phil--高考地理热点问题)《-长江经济带》

phil--高考地理热点问题)《-长江经济带》
phil--高考地理热点问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时事热点:2015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就意味着,这份江北新区的发展蓝图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这份方案明确了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描绘了它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还明确了用地、财税等政策红利。

解读:南京江北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会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对沿江经济、文化、环境、聚落产生重要影响。长江也是中考地理的常考内容。涉及长江的水文特征、沿江的省级区划概况及重要城市、水利水电、运输方式等,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应举一反三,全面的、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自主诊断]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 )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

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不仅包括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以及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和生态用水等,还包括向北方地区跨流域调水。

[合作探究·攻重难]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沿北纬30°中国地势剖面。

【思考交流】

1.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市、区)?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

提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区)。北侧支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南侧支流主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

2.流域内有哪些地形类型?据上图分析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提示: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在上游河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大峡谷,陡然降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3.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提示: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并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归纳总结]

1.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开发条件

发展现状

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①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

中游地区农业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

生产基地

工业

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

②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

业基地

下游地区农业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M之乡、丝绸之乡工业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

读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图,完成(1)~(3)题。

(1)该工业地带的能源优势是( )

A.煤炭B.石油

C.水能D.太阳能

(2)图中的钢铁工业基地②的突出区位优势有( )

A.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B.资源、能源丰富

C.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

D.市场巨大

(3)水利枢纽③的首要目标是( )

A.发电B.防洪

C.灌溉D.旅游

(1)C(2)B(3)B[第(1)题,长江流域地势起伏大,径流量大,水能蕴藏量大。第(2)题,②是位于雅砻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攀枝花,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钢铁工业中心。第(3)题,③是三峡水利枢纽,它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区域经济发展

1. 武汉生产的200台重型机械销往上海,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内河运输

D. 航空运输

C

2. “东方之星”游船从江苏南京搭载400多名旅客前往重庆,于2015年6月1日深夜在湖北监利翻沉,船上400多人遇难,获救的只有12人。事故发生后,李克强总理亲自到湖北监利指挥救援工作。关于这次救援面临的困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B.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长江的含沙量较大

C. 长江6月份已经进入汛期

D. 长江6月份处于枯水期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A项正确;长江流域

水土流失严重,长江的含沙量较大,B项正确;长江流域5、6月份降水多,6月份长江已经进入汛期,不是处于枯水期,C项正确,D项不正确。

3. 长江沿江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下列著名旅游地与其所在省的连线正确的是()

A. 张家界——湖北省

B. 南岳衡山——湖南省

C. 神农架——江西省

D. 庐山——湖北省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游三省的旅游资源。张家界在湖南省,A项不正确;南岳衡山在湖南省,B项正确;神农架在湖北省,C项不正确;庐山在江西省,D项不正确。

4. 长江沿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这一农业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是()

A. 水稻、花生

B. 水稻、油菜

C. 水稻、甜菜

D. 小麦、油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长江经济带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A项中的花生不正确;B项正确;C项中的甜菜不正确;D项中的小麦不正确。

5. 2014年5月,湘、鄂、赣三省308家旅行社结成中三角旅行社联合体大联盟,共同打造一体化旅游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_____高铁;B. _____铁路。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请你分析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大学和科研单位多,高科技人才多。

(3)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南昌的保护长江志愿者为了实地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决定从南昌出发,乘船到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等地考察。从南昌到长沙依次经过了____江、______湖、____江、______湖、_____江。

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为长江流域及其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交流】

1.资料A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草原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源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草场退化。

2.资料B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湖泊面积不断减小,蓄水能力降低,调节功能减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3.资料C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森林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滥伐森林。

4.A、B、C三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后果有哪些?

提示: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积,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洪涝灾害多发。

[归纳总结]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之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

应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上游①水土流失、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频繁、生态破坏;②水

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

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

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③建设三峡工程

中游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

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

围湖造田、湖泊萎缩、

河床抬高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

搞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

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

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沙功能

下游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读图,完成(1)~(3)题。

(1)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c,由此可知a处比c处( )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

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

(2)关于甲、乙两个区域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土地荒漠化B.乙——水土流失

C.甲——大气污染D.乙——水体污染

(3)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③加强经管、依法治水等④严禁排放工业用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D(2)B(3)D[第(1)题,发电量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a水电站位于c水电站

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c,故落差大。第(2)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主要问题是生态恶化;乙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3)题,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恶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有关,因此要加强经管、合理布局产业、减少沿江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用水要达标排放。]

[课堂·小结]

基础练习

题组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2.长江干流流经我国的( )

①地势三大阶梯②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③三大自然区④三个温度带和三类干湿地区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A2.A[第1题,长江大的支流自西向东分别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第2题,长江干流只流经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未流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经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两个温度带;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三类干湿地区。] 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长江经济带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流域有5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②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的重要分布地区

③长江流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甘蔗、长绒棉分布基地

A.②③B.③④

C.①③D.①②

4.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

②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③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仅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A4.C[第3题,成都平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故①错误;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长绒棉分布在新疆,故④错误。第4题,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的环渤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题组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6.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5.C6.D[第5题,“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第6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题组3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的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②大气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针对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部山区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中部地区需进行石漠荒山治理

C.水质总体较好,不需治理

D.应大开发大保护

7.C8.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严重。第8题,石漠化荒山治理主要是在西部山区;长江水质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水污染呈加剧趋势,需要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热点练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时提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据此并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是因为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影响长江运能大小的水文、水系特点是( )

A.多支流、多峡谷、多湖泊

B.落差大、含沙量小、不结冰

C.水量大、江阔水深

D.汛期长、多宽而浅的“U”形谷

[解析]多支流、多湖泊对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有利,但多峡谷不利;含沙量

小、不结冰对航运有利,但落差大不利;汛期长说明水量大、水位高的季节有利于航运,但宽而浅的“U”形谷不利于通航;所以水量大、江阔水深的水文、水系特点是影响长江运能大的主要因素。

[答案] C

2.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其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长江航运中心 B.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C.传统工业基地 D.甘蔗、花卉生产基地

[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沙、南昌,读图可知,只有武汉是长江航运中心和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三个城市附近都不适合种植甘蔗;三个城市都是所在区域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答案] B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图中Ⅰ轴沿长江分布,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等铁路线分布;Ⅱ轴经过江南丘陵,地势有一定起伏;M区为长江三角洲,该区域能源供给较少但需求量大,需要从外区调入;N区传统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

[答案] A

4.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解析]N区经济发展水平较M区低,在廉价劳动力方面有优势,且该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大力承接M区域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转移。

[答案] D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5.上世纪九十年代,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上海市的城市规模,增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B.缓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城市中心区带来的巨大压力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发展新兴产业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和城市区位分析,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城市新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减轻对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答案] B

6.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质灾害频繁多发B.自然资源贫乏

C.交通不便D.劳动力素质低

[解析]“成渝实验区”位于西部山区,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畅;地质灾害和自然资源属于自然因素。

[答案] C

7.武汉是“武汉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B.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C.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D.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解析]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位于京广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位于中部经济地带。

[答案] B

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9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淡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

(1)图示区域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南昌、长沙和__________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在上游地区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4)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5)比较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解析](1)图示区域为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重要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主要包括南昌、长沙和武汉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在上游地区毁林

开荒,陡坡垦殖,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相似,主要从交通、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协作条件、政策扶持、地价、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同时注意与产业转移地区的相互位置关系。(4)根据材料可知,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黄金水道的价值更突出。(5)长三角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率高等。川渝地区的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价廉,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等。所以长三角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积极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赢。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武汉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位置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等。

(4)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量大;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5)长三角:工农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率高等。(任答2点)

川渝地区: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价廉;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等。(任答2点)

长三角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积极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赢。

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

201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200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北方干旱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

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专题

20XX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 知识点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1.知识概述: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首先确立其所在的区域位置,只有首先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才能在高考中做到得心应手。 2.知识要求: (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如喜玛拉雅山在30o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o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o: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oE东侧)、莫斯科(30o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

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这个世界。那么你知道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整理的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一) (一)坎昆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在此之前,11月20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布,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地表气温为摄氏14.73度,是130年来地表气温的最高值。德国地球危机研究所也发布类似数据:2019年前9个月除创下130年来最高地表气温外,还在多个地区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区域最高气温。俄罗斯创下摄氏37.8度的气温记录,巴基斯坦创下摄氏53.5度的气温记录,美国洛杉矶的气温一度达到摄氏45度。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 主要考点: 1: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 2:极冰融化与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对世界世界贸易,生态环境的影响(清华自主招生地理试题) (二)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也门、约旦、沙特、巴林、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内部原因: 1.高失业率,联合国最近发表一份阿拉伯国家发展报告称,2019年阿拉伯国家总体失业率高达14.4%,远高于同期全球6.3%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部分阿拉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 2.政治腐败,埃及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以及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个人丧失职业道德和操守。此外,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没有仔细甄别也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3.贫困问题,阿拉伯国家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贫困率为28.6%-30%之间,埃及为41%、也门高达59.9%。据此推算,大约有6500万阿拉伯人生活在贫穷中。另外,贫富分化现象也较严重。 4.经济衰退,一些阿拉伯国家拥有巨额石油收入,掩盖了其经济体本身存在的漏洞。这些收入大多投资于外币资产和境外以及国防和军队,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规模较小,这加剧了阿拉伯国家经济衰退。 主要考点 1:中东北非石油资源特点、战略位置

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国家:1. 欧、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2. 大、亚:印度尼西亚3. 非、亚:埃及(西奈半岛)4. 南北美:巴拿马5.

欧、北美:丹麦(格陵兰岛)6. 大洋洲、北美洲:美国(夏威夷)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2、大洋①面积排序(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 度经线)——南极半岛 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 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 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 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 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 度经线北冰洋——跨360 度经度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高考地理考前 热点问题梳理

高考地理考前 热点问题梳理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河流径流量小;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 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1.通读课本目录。从整体上调整知识结构,进一步清晰知识脉络。2.强化读图训练。每天浏览地理图册一至两页,加深对世界重要地区经纬度、地形的认识,联想该地发生的重要事件。3.每天做一套文综题,严格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连续用时,以保证思路连贯性,以便调整生物钟,培养考试习惯。4.归纳答题技巧,并坚持有意训练,争取做到少失多得。5.关注热点。从地理学原理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如发生地点、人文规律性、发生事件的地理原因等。 问答实录 问: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区位地理? 答:在解答有关区位地理的题目时,考生往往会因在区位判断上出现偏差和对区位背景不熟悉而失分。最后阶段复习区位地理首先应通读教材,对书本中和老师上课所提及的重要区位进行全方位温习。熟悉区位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如农业、城市、交通、旅游等方面内容。同时,多看区位图,要能根据经纬网和区位地形判断出大致区位。在会认图的同时,也应学会对不同区位做对比,对其分布的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问:复习自然地理时是不是应特别注意计算能力的训练?

答:很多考生因为计算不熟练而导致对自然地理的恐慌,这是不值得的。我们在复习自然地理的时候,不应只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训练。考生在复习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时更应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掌握,适当配以须计算的题加以训练。 问: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应怎样着手最后阶段的复习? 答:地理成绩历来是考生文科综合成绩的分水岭。对知识点掌握不太牢的考生来说,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从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入手,各个击破。如果各大知识块掌握程度相当,我建议从自然地理入手,逐个击破知识漏洞。同时,尽快把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重新排序组合,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 问:复习中应如何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答: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应该学会把关注的热点话题放到所在的这个区域,分析这个地区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特色,分析事件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地理因素。同时注意区域的切换,除了关注热点的发生地,还要关注该区域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中哈石油建设、目前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的自然灾害问题,都应成为我们关注和分析的热点。问:如何解答地理学科的主观题? 答:读图、读题干、读材料、读数据是关键。审题时应穷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侧重主干知识,重视图表和热点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地理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一轮复习是否到位,是否扎实,将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的好坏。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 一、更应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10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极地地区 综合题

极地地区习题 1.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 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 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 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 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 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 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 名称。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 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1. (1)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2)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地势平坦广阔,气候适宜,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后3点答对其中任意2点即可) (3)主要差异: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比泰山站低;长城站建在南极大陆外缘的乔治王岛上,泰山站建于南极大陆的内部;长城站靠近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大陆。(或泰山站距离中国较近;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位于东半球) (4)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地势高,气温低;被冰雪覆盖的陆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造成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低。 (5)南极地区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体验和观赏极昼、极光现象;饱览南极奇特的冰原景观;踏足南极点;近距离接触、观看南极野生动物(企鹅、鲸鱼等);参观南极科学考察站,缅怀人类南极探险史。(答对其中任意4点即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专题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目标定位]高考中,虽然有关世界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注给出或以文字材料给出,地理空间定位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区域地理事物的熟练掌握和快速熟练准确的定位仍不失为解决世界区域综合试题的一把利剑,且能使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因此学生应掌握读图获取有关区域的位置、区域特征及人类活动等相关信息的能力,然后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再用合理的地理术语科学表达。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例1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回答(1)~(3)题。 (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②B点附近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河注入海洋③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3)关于上图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B点所在国家地广人稀②B点、D点所在国家都有大牧场放牧业③C点所在国家金刚石矿产丰富④A、B、D所在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反思归纳】 由图中经线可知,60°E经线大致与____________一致,为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A 点位于俄罗斯,地广人稀;B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其附近____________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湾。A点所在的乌拉尔山脉西侧为________平原,东侧为______________平原,都为平原地形;C点位于________盆地,金刚石矿产丰富,为热带雨林气候;D点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其西侧位于________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________坡,降水少,D点位于阿根廷,不是世界小麦出口国。 二、根据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定位 例2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中国疆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类型则不一。以下是中国三大丘陵、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四大高原知识点: 三大丘陵 [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三大平原 四大盆地 [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 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 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大高原: [补充]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 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 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 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 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 等都是着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 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 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农业(教师版)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农业(教师版)【高考命题剖析】 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农业区位因素是区位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粮食问题等的考查。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载体,或者以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能分析和评价某地农业的发展前景或提出治理措施。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方式灵活,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从能力上看,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考查运用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 农业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强调了粮食生产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利用农业区位知识分析中国粮、棉、油等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能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2.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分析方法,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条件,阐释某地的农业区位因子; 3.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粮食生产仍需要重点关注。 4.结合“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分析掌握我国主要粮食问题和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主要的农林牧基地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 核心考点一、农业的区位选择 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 1.农业的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区域定位的奥秘及口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试题】下图为两区域海陆轮廓图(阴影部分为海洋),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夏季近海洋流自南向北流 B.N海区盐度比M海区低 C.P所在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D.Q所在大洲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2)将图中P、Q所在国进行比较,两国相似之处是 A.都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B.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D.二战前都是人口大量迁出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等可以确定,左图为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地区,右图为亚马孙河入海口地区。(1)M地处索马里东部沿海,夏季受印度洋北部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南向北流;N区域靠近世界盐度最高海区——红海,盐度较高;P所在的非洲大陆为非洲板块;Q位于南美洲,面临热带雨林被破坏的生态危机。选A。 (2) P、Q所在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选C。 【归纳总结】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突破口,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点等才容易与其他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第二部分[要学习网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1)口诀法记忆经纬线上的地理事物:许多区域地理试题往往给出某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要求同学们通过对经纬度的分析判别该区域名称和地理特征。例如,知道某个城市在35°N的大陆西岸,就容易展开联想并推断出它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最美,宜于游览等。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把重要的纬线、经线作为重点之一,熟悉这些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地理事物,从而形成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粗略定位。 下列歌诀、顺口溜易于记忆,可帮助同学们掌握重要经纬线(3条特殊的纬线、7条重要的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3°26′N: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 0°纬线:刚果苏门前,亚马加里面。 23°26′S: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 20°W: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东部穿。 0°经线:零度经线不列颠,伊比利亚几内亚。 20°E: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的海巴尔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盆地好望穿。 40°E: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 60°E:北乌拉尔山,南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海。 120°E:兴安渤海台湾海,澳大利亚西部穿。 180°经线:白令海中,新西兰东。 (2)绘图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许多地理事物很难直接辨认出来,但其周围有我们熟悉的典型地理事物,这时就可以将这些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目标事物与这些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定位。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绘制图形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 【热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 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 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 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 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 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 风能: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 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 沼气: 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 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 地热能: 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 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 (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高考地理历年考题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教师专用

图1 中国区域地理以及区域治理专题(教师专用版) (2012年重庆卷)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 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 .林海雪原 B .奇山秀水 C .椰风海韵 D .大漠孤烟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南多北少 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A .固原 B .中卫 C .银川 D .石嘴山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 图4

5.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6.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7.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 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 C.湖泊水D.冰雪融水 9(12年山东)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地理十大热点

2015年高考十大热点问题【《当代中学报》泄漏天机】 在高考命题中,地理的重点集中在本年度的重要热点问题及其发生地区。近年来,高考命题十分注重运用热点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设计全新的情境,考查热点地区有关的地理特征或者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准确预测2015年高考命题的具体区域和热点问题,并且对这些区域有关的自然、人文特征进行综合复习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命题者十分注重运用热点材料设置的背景,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所学知识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者以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作为背景资料和具体的区域图为切入点,但也不是刻意去追求知识与热点的结合,而是采取更加隐性的方式创设试题情境,使试题既立足于学科教材之上,又游离于教材之外,正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2015年高考应重点关注以下十大热点问题: 一、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贸易和交流网络,“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中国-南亚-东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一带一路”的意义: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区域合作,走向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中国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未来态势看,建设“一带一路”既有利于我国西部开发,实现产业升级,又使沿海地区更加便利地开展全球贸易;既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又开拓了国际市场,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热点案例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5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专题学案 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目标定位]高考中,虽然有关世界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注给出或以文字材料 给出,地理空间定位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区域地理事物的熟练掌握和快速熟练准确 的定位仍不失为解决世界区域综合试题的一把利剑,且能使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因此学生应掌握读图获取有关区域的位置、区域特征及人类活动等相关信息的能力, 然后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再用合理的地理术语科学表达。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例1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回答(1)~(3)题。 (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②B点附近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 河注入海洋③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④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3)关于上图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B点所在国家地广人稀②B点、D点所在国家都有大牧场放牧业③C点所在国家金刚石矿产丰富④A、B、D所在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 【反思归纳】 由图中经线可知,60°E经线大致与____________一致,为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A 点位于俄罗斯,地广人稀;B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其附近____________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湾。A点所在的乌拉尔山脉西侧为________平原,东侧为______________平原,都为平原地形;C点位于________盆地,金刚石矿产丰富,为热带雨林气候;D点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其西侧位于________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________坡,降水少,D点位于阿根廷,不是世界小麦出口国。 二、根据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定位 例2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考点一世界热点区域的判定 区域热点主要涉及区域内发生的、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事件。从高考复习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看,值得关注的区域热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类型: (1)地缘政治敏感区:中东、中亚、印度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中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等。(2)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巴矛盾、阿以争端、车臣问题、巴尔干半岛、北爱尔兰等。 (3)自然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地震、海啸等)、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气象灾害如洪水(南亚孟加拉)、台风和飓风(东南亚、美国、孟加拉国等)、干旱(非洲)等。 (4)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急剧减少、极地的臭氧空洞、非洲与中亚草原的土地沙漠化、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核电站的核泄漏、沿海赤潮等。 (5)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中东石油的运输路线、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的运输路线、中缅、中哈、中俄输油管线的建设等。 (6)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

(7)探险旅游活动区:伦敦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地,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地区,极地探险、海洋科考所到之处等。 考点二中国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1.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长迅速;我国高耗能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油价上涨;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等核电站。);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沼气、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2.中国热点地区 (1)长株潭经济区 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大城市。有高速公铁路和水运联通,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各具优势。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

高考地理冲刺——世界区域地理考察 20XX年高考 (20XX 年高考海南卷)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 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B.②附近C.③附近 答案: C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答案:B D.④附近D.寒流的影 自2(20XX 年高考海南卷)0 世纪60 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8~10 题。

3.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 .劳动力价格较低 B .技术水平较高 C .消费市场较广 D .资金较雄厚 答案: A 4.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研发能力 D .环境质量 答案: B 5.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 .甲国的环境质量 C .乙国的就业率 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答案: D (20XX 年高考新课标卷 )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 爱。 目前, 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 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 )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6 分) (2 )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 分) (3 )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 分) 答案:(22 分)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产业集聚的相关知识。 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主要是 为了促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红木资源。 由图可以看出凭祥地处 边境便于红木进口, 同时公路、 铁路相通交通便利。企业集聚会产生集聚效益,诸如便于信 息交流、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形成市场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⑴据材料信息“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 越南 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的提示, 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 从而提高原材 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红木加工企业增多,为越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同时 也对越南的红木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2) 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市场、原材料、工业基础、技术、政策等,结合材料信 息,凭祥靠近红木资源丰富的越南, 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凭祥,交通便利, 红木家具广受人 们的喜爱, 在我国市场广阔,凭祥是中越边境较大城市,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凭祥成为 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3) 根据第 (2) 问凭祥作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 接 近家具厂, 节省运输费用,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 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工业企 业集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成成本,产生规模效益。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

高三上学期地理工作总结

高三上学期地理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高三上学期地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三上学期地理工作总结(1)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高三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落实。 首先,“地理是副科”这种思想仍在影响着地理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灾高中所有科目都要参加高考,都应给予重视,开学的一周我都在给学生分析同时提出在地理课堂上的要求,经过一周的师生互动,在高三的一年里效果明显。 但鉴于学校地理课安排少这一现象,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花在地理上的精力并不是很多,所以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基于此,我认真安排课程进度,以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引导学生,尽量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课后,我积极找学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为下学年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同时,鉴于必修一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总让学生在接触地理时就产生了地理难学的心理。在本届教学中,我放弃了教材的安排,先上必修二,虽然课本是要求学生借来的,可上下来的效果要比过去几届学生好,学生普遍认为地理很好学,所以在接下来上自然地理时就容易了很多。 其次,在高三,从补课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进入第一轮的复习,自己根据自己的总结和向老教师请教的结论制定了自己的复习计划,但

因为自己毕竟经验很少,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不懂得把新老教材穿插;不知道拓展历年高考题目;不能很好的把握高考考纲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改正,为下一届毕业班的复习提供了方向。 第三,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这在高三的教学中我都有特别强调过,高三复习过程中也不忘强调,尤其是让学生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柱状图等,并能从图上获取到准确的信息。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在教学工作中,我十分重视每课时的备课。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既有教参上的资料,也有来自网上和老教师的资料,为的就是把每节课备的更全面,有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我能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也有了教学上的干劲。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认真总结,如果某节课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好的反应,课后我一定会认真反省和查找,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然后把这一特殊情况写在教后记中,在下节课的复习中及时弥补。 除了新讲授的知识外,我还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 总之,在过去的这一学年中,我尽我的所能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收获的同时也曾出现过问题,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坚信: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