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传染病科目常考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传染病科目常考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传染病科目常考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传染病科目常考知识点

1.传染病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功能。

2.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最少。

急性携带:3个月。

潜伏期病原体一般不被排除体外。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4.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甲类:城镇2h内上报,农村6h内上报。

乙类:城镇6h内上报,农村12h内上报。

丙类:城镇、农村均24h内上报。

5.乙肝病毒为DNA,其余均为RNA.

甲、戊主要为粪口感染,乙、丙、丁主要为输血血制品。

乙肝病毒有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丁型为缺陷病毒,必须有乙型存在。

戊型显性成人多见,隐性儿童多见。

6.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5~7天,甲肝此期传染性最强),黄疸期,恢复期。

慢性肝炎:超过半年,迁延性(趋势好转)、活动性(症状明显)。

重型肝炎:急性(10天)。有肝臭、扑翼样震颤、胆酶分离(胆红素增高而转氨酶不高)等。

淤胆型肝炎(毛细胆管型):较长时间梗阻性黄疸。

7.HBsAg(表面抗原):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表面抗体):保护性。

HBeAg(e抗原):传染性。

抗HBe(e抗体):复制减弱,传染性低。

HBcAg(核心抗原):复制活动,传染性。

抗HBc(核心抗体):IgM、高IgG现症,低IgG过去感染。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135

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145

8.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RNA),鼠类为传染源,有季节性。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的凝血机制异常引起出血。临表:三痛征(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酒醉貌),搔抓样出血点,大量蛋白尿,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防鼠灭鼠最关键。

9.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RNA),猪为传染源,蚊虫(三带喙库蚊)传播。临表:高热,抽搐,呼吸衰竭,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用于早期诊断。

10.艾滋病: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潜伏期平均9年。

11.伤寒:伤寒杆菌内毒素,2~4周排菌量最大,粪口感染。好发于回肠末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具特征。临表: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中性粒、嗜酸性粒均↓。肥达反

应抗O≥1:80,抗H≥1:160.1~2周首选血培养,3~4周首选粪培养,4~5周首选肥达反应。首选喹诺酮。

12.复发:退热后。

再燃: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

13.霍乱:霍乱弧菌O1群、非O1群(O139)、不典型O1群(无致病性)。外毒素(霍乱肠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接触、消化道传播,水为媒介。吐泻期、脱水期、恢复期。先泻后吐,米泔样大便,腓肠肌痉挛,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细菌镜检和培养确诊。补液治疗关键。

14.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痢疾、福氏(最多见,B群)、鲍氏、宋内,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急性:普通型(畏寒发热、稀水样便→黏液脓血便)、轻型、重型、中毒性(休克型、脑型、混合型);慢性:≥2个月。传染源: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临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培养检出痢疾杆菌确诊。首选喹诺酮。

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脑膜炎奈瑟菌G-,人是唯一宿主。临表: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普通型最常见,前驱期(上感期)、败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脑脊液检查确诊,瘀点涂片早期诊断。首选青霉素。

16.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鼠类和猪,直接接触病原体传染。流感伤寒型最常见,肺弥漫性出血为无黄疸型主要死因,肾衰竭为出血型主要死因。临表: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软),三体征(眼红、腿痛、淋巴大),第1天即可腓肠肌疼痛。钩体后发症:后发热、

眼后发症(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显微凝集试验诊断。首选青霉素G,赫氏反应: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呼吸加快,持续30min~1h.

17.疟疾:疟原虫,传染源:患者和携带者,传播媒介:雌性按蚊(我国中华按蚊)。发作机制:裂殖体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子孢子导致感染,配子体导致传播。间日疟:最常见,在红细胞内增殖周期(间歇期)48h,寒战高热、大量出汗。外周血涂片确诊。

18.日本血吸虫病:寄生于门静脉系统,虫卵引起病变在大肠壁和肝脏。急性:嗜酸性粒显著增多,肝大伴压痛。晚期:巨脾型(最常见)、腹水型、结肠肉芽肿型、侏儒型。异位常在肺、脑。粪便检查确诊。首选喹诺酮。

19.囊尾蚴病:猪带绦虫幼虫,人是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患者为传染源,经口感染。脑囊尾蚴病最常见,癫痫型最常见。囊尾蚴结节。首选阿苯达唑。眼囊尾蚴病手术。

20.梅毒:第一期:传染性最强,硬下疳;第二期:广泛对称性梅毒疹;第三期:梅毒性树胶肿,心血管梅毒。首选青霉素,易发生吉-海反应。

21.淋病:G-双球菌,主要侵犯黏膜,性接触传播,发病率首位。最早期:淋菌性尿道炎。分泌物涂片检查。首选头孢曲松,妊娠期禁用氟喹诺酮和四环素。

22.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接触感染,浆液性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培养最敏感最特异,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最常用。红霉素治疗。

23.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凹空细胞,醋酸白试验阳性。

24.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2,核苷类药物最有效。

执业医师模拟考试题 传染病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传染病学模拟试题) 考试日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考试成绩: 一、A1型题(共 20题,每题分。每题只能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不得分) 1 恙虫病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 斑疹 B 丘疹 C 焦痂 D 淋巴结肿大 E 肝脾肿大 2 流脑最常见的皮疹是 A 玫瑰疹 B 瘀点瘀斑 C 疱疹 D 斑丘疹 E 脓疱疹 3 伤寒发病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是 A 粪便培养 B 肥达氏反应 C 血培养 D 尿培养 E 玟瑰疹刮取液培养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一种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炭疽 C 麻疹 D 伤寒 E 艾滋病 5 霍乱的病理变化为 A 肠粘膜有炎症性改变,表浅溃疡 B 肾有变性及炎症性改变 C 肝、脾肿大 D 胆囊无胆汁 E 以上均不是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 过高热 B 昏迷合并肺炎 C 反复惊厥 D 严重后遗症 E 中枢性呼吸衰竭 7 艾滋病患者血中哪一种细胞减少最明显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CD4+ T细胞 D CD8+ T细胞 E B细胞 8 中毒型菌痢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A 急性微循环障碍 B 严重吐泻导致脱水 C 电解质严重紊乱 D 代谢性酸中毒 E 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 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血小板减少 B 凝血因子减少 C Ⅹ、Ⅻ因子减少 D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E 维生素K吸收障碍 10 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 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 抗HBs为自身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D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E 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是保护性抗体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确诊的有力依据是 A 典型临床表现 B 有瘀点瘀斑 C 流行季节 D 细菌培养或免疫学试验的阳性结果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布鲁氏菌病诊断依据

布鲁氏菌病诊断依据: (一)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有流行地区居留史与病畜接触史,进食未严格消毒的乳制品及未煮熟的畜肉史。 (二)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如有睾丸肿大疼痛,神经痛,则基本可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 2.细菌学检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均可做细菌培养。因牛种菌初分离困难。要求严格的环境,故各种标本采集两份,一份用含肝浸液的肉汤做培基,在CO2孵箱中培养;另一份放一般环境中孵育,培养时间不得短于2周。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标本较血液标本阳性率高。有人建议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血液接种到鸡胚卵黄中可获较高阳性率。 3.免疫学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传染病的假阳性率可达30%以上,如兔热病该凝集效价升高;注射霍乱疫苗的人90%可呈假阳性;接种布鲁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价也增高。诊断时要注意分析。另外由于抗体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则可出现

患者血清低稀释度为阴性,高稀释度反为阳性的所谓前带现象。因此做该实验时应增大患者血清稀释范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16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ist):用于测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不全抗体可阻断完全抗体与抗原的凝集反应,使凝集试验呈假阴性。Coombs试验是使不完全抗体与不可见抗原结合的复合物通过抗人球蛋白血清结合成块,直接可见。故凝集试验阴性者可作此检查。1:160以上为阳性。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320为阳性。此法比凝集法敏感100倍,特异性也好。目前又发展有Dat-ELISA、生物素一新合素ELISA法检测,特异性更好。 (5)皮肤试验:为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发生在起病20天以后。其方法是以布鲁氏菌抗原作皮内试验,阴性有助于除外布鲁氏菌感染。阳性仅反映过去曾有过感染。接种疫苗也可呈阳性,所以对无症状的阳性者可视为本病病人。 (6)其它实验检查:琼脂扩散,对流电泳、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及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均可应用。 (四)特殊检查 并发骨关节损害者可行X线检查;有心脏损害可做心电图;有肝损伤做肝功能检查。对于肿大的淋巴结必要时可做淋巴结活检,镜下看有无特异的肉芽肿。有脑膜或脑病变者可作脑液检查及脑电图。脑脊液变化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者,应当注意。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题型说明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题型说明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题型说明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采用A型题(One Best Answer最佳选择题)和B型题(Matatching Question配伍题)两大类型。其中A型题又分为四类,即A1、 A2、 A3、 A4型题。B型题又分为两类,即B1、 B2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暂不采用B2型题。以下就各种题型分别说明并举例。 一、 A型题 (一)A1型题(单个的最佳选择题) 每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其余均不完全正确,要求选出正确的那个答案。例:有些物质如钴、 锌、 铅、 硒等动物致癌试验已有阳性结果尚无人群资料,它们属于 A.确认致癌物

B.职业致癌物 C.可疑致癌物 D.近似致癌物 E. 潜在致癌物 (二)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每道试题前面有一个叙述性主体(简要病历)作为题干,后有五个备选答案,要求选出最正确的一个答案。 例:“1990年某地肺癌的发病率与该年该地区该人群吸烟的暴露程度上存在剂量——反应的正相关联系”。据此研究结果不能进行病因推断的原因是 A.是间接联系 B.无特异性 C.调查时间短 D.无法确定前因后果的联系 E.重复调查可能不存在该联系 (三)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此种类型共用题干,题干为一个病情案例,然后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每个问题都与案例有关,但测试点不同,问题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问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要求选择出最佳答案。 例:男性,30岁,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急救同时送人医院,急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不久出现体温升高伴有肌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历年必考知识点汇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历年必考知识点汇总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检测孕妇尿中雌三醇含量可判断胎儿是否宫内死亡)。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体重=宫高×腹围+200g 29.甲状腺是胎儿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 30.胎盘:羊膜(最内层),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母体部分)。 3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属蛋白质类激素是一种糖蛋白,合体滋养细胞合成,8~10周达高峰。 雌激素:10周后胎盘合成,雌二醇为非孕妇100倍,雌三醇为1000倍。 32.脐带含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 33.羊水来源:早期:母体血清;中期:胎儿尿液;晚期:肺也参与。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虫媒病毒B组中的一个型,病毒颗粒呈球形。 乙脑病毒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受感染的动物如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陷阱考点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4.发病季节夏秋 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夏秋季(7、8、9三个月内)。 小结:基础部分重要考点 1.主要传染源:猪 2.病原:乙脑病毒

3.传播途径:蚊叮咬 4.发病季节:夏秋季 以毒攻毒,蚊子咬猪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临床分期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四期,即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初期: 病程第1~3日。起病急,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可出现精神倦怠或嗜睡,少数患者可出现颈项强直及抽搐。 高热头疼 极期:三大严重症状 病程第4~10日。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炎的症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 关于乙脑哪项正确A.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 三大严重症状B.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C.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 D.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E.高热、脑膜刺激征、 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 『正确答案』B#FormatImgID_5##FormatImgID_6#高热、抽搐和 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高帅富抽疯了 1)高热:体温常达39~40℃以上,可持续7~10日。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嗜睡、昏睡或昏迷,昏迷越深,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常见考点总结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常见考点总结 (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年两试”常见考点汇总/总结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经开通,大家是不是已经顺利通过考试了呢?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于8个地区(天津、海南、云南和上海、福建、广西、吉林、贵州)作为“一年两试”试点考区,预备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年两试”的考生朋友不妨跟随百通世纪小编再对这些考试中的常见考点做一次复习吧! 关于“适应证”的考题 1.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是瘢痕性幽门梗阻 2.放置宫内节育器适应证为剖宫产后半年 3.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共同的适应症是支气管哮喘。 4.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是溃疡病出血。 关于“并发症”的考题 1.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是胰腺假性囊肿 2.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是感染和电解质紊乱 3.在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中,较常见的是胰腺假性囊肿 4.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腹胀,腹泻。 5.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晚期并发症是肾功能衰竭。 6.输血后7~14天发生的输血并发症是迟发性输血反应。

7.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是胃排空延迟。 8.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不包括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 9.属于骨折早期并发症的是骨筋膜室综合症。 关于“禁忌”的考题 1.对敌百虫杀虫剂中毒的患者,洗胃忌用2%-3%碳酸氢钠溶液 2.肝昏迷时患者灌肠或导泻时禁用肥皂水3。 3.禁忌使用洋地黄的是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4.肾结石行体外冲击碎石主要禁忌症输尿管狭窄。 5.腰穿的禁忌有后颅窝占位病变。 关于“表现”、“特点”、“特征”、“典型”等方面的考题 1.结肠癌的早期表现为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 2.夏柯三联症是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变化是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堆积 4.门脉性肝硬化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再生结节及假小叶的形成 5.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是进食后疼痛可缓解 6.单纯左心衰的典型体征是双肺底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7.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现是发绀 8.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是进食后疼痛可缓解 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典型皮肤损害为面部蝶形红斑 10.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典型体征是心包摩擦音 11.内痔早期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12.上尿路结石的典型症状是活动后绞痛并有血尿 13.食管癌的典型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 14.念珠菌性阴道炎典型的白带是凝乳块状 15.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 16.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是T4下降,TSH 升高 17.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呈双向传导 18.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是相对于突触传递易疲劳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知识点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知识点 一、水电解质 1.细胞外液阳离子Na内液为K、Mg 2.细胞外液阳离子C1、HCO3、蛋白质,内液阴离子HP04蛋白质 3.HCO3和H2CO3重要缓冲对20/1 4.等渗缺水、缺水缺盐、急性央、外科最常见、呕吐、不口渴常伴代谢酸中毒 5.低渗缺水,缺盐慢性缺水、补经系明显小于135为轻小于130为中,小于120为重 6.高渗缺水,缺水、口渴为主,轻仅口渴中度极口渴,皮肤弹性差,眼凹尿少比重高,重度有神经系 7.低钾碱中毒,尿呈酸性标反常性酸性尿 8.代酸呼吸加深加快酮味PH小于7.35HCO3下降伴严重缺水 9.代碱浅而漫伴低钾PH大于7.45 10.外科病人水2-2500钠4.5钾3-4克 二、输血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最常见,血压不降,寒战2小时体温升高以 2.输血反应:酱油色血红蛋白尿发热低血压 3.过敏反应:与血液质量有关,寻麻疹

4.循环超负荷:快速大量输入年老心肺衰 5.传播病毒最大危险:白细胞 三、休克 1.中心静脉压5-10,血压低血容量不足 2.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血容量不足 3.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心功能不全血容过多 4.中心正常血压正血管过度收管 5.中心正常,血压低,心功不全血容量不足要补液试验,250等渗盐血压高中心不变示血容不足,如血压不变中心高于心功能不全 6.感染休克激素用到10-20倍 7.急性失血输血:在晶胶扩容主要输红细胞 8.休克轻度:口渴20%800以下 9.中度休克:淡漠口渴苍白发冷70-90800至160020-40% 10.重度休克:模糊水冷40%1600以上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急性肾衰:高钾高镁高磷低钠,低氯 2、透析:尿素氨大于25,肌酐大于442甸大6.5氨左旋多巴不用脂肪乳剂 五、围期 1.胃肠道术前1-2流质术前12时禁食,术前4时禁水,禁烟2周,3天前抗菌 2.Ⅰ清洁(甲切)Ⅱ污染(胃大切)Ⅲ污染(阑切) 3.甲良好、乙红肿硬结血肿未化脓丙化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 一、总论 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外环境 感染后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 显性感染――最易识别 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 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 四、流行过程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征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六、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二、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1、甲肝(HA V)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 1、甲、戊型 传播途径:粪-口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四、病原学检查 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 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 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 三、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病机: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 DIC,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低 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 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四、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分期:潜伏期一般为1---2周 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 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 损害的表现。 2、低血压休克期:热痛病情反而加重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 染、休克 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检查: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 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特异性抗 体IgM阳性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 四、艾滋病 一、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 三、病理: 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 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 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四、分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期 五、检查:抗-HIV阳性,CD4总数<0.2或(0.2-0.5) 六、治疗:主要是抗病毒 抗病毒指征:CD4+<0.35 或HIV-RNA水平>5000拷贝或CD4+ 下降速率>每年0.08 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病原学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有包膜的RNA病毒 室温:尿中存活10天,痰及粪便5天,血液15天,物体表面2-3 天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SARS患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 3、易感人群青壮年为主,儿童发病率低于成人。 三、病理: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结) 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和肺泡损伤。主要病理特点:透明膜形成, 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四、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无上呼吸道卡 他症状。 分期:早期,进展期,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五、检查:血象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0.9 CD3、CD4、CD8 明显降低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原学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属 奈瑟菌,革兰染色阴性。病菌在体外能形成自溶酶我国以A群为 流行菌株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 2、传播途径:飞沫 3、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 三、病机和病理 1、病机:抗荚膜多糖抗体是主要的杀菌抗体,有群特异性。 引起脑膜炎和暴发性脑膜炎的物质主要是:内毒素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是细菌系列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引起 2、病理:血管内皮损害,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坏死和出血, 中性粒细胞浸润,有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病变以软脑膜为主。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 (一)普通型 1、上呼吸道感染期; 2、败血症期:皮肢粘膜瘀点瘀斑,早现于眼结膜和口腔粘膜。 3、脑膜炎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二)暴发型――多见于儿童高热、瘀斑、休克、呼衰 1、败血症休克型:高热,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清 亮,细胞数正常或增加。血培养(+) 2、脑膜脑炎型:中毒症状+精神症状+昏迷 3、混合型 五、诊断: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脑膜刺 激征(+)血WBC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特异性荚膜抗原+ 脑脊液涂片镜检 六、治疗:1、普通型:首选----青霉素2、暴发型:大剂量青霉素 钠盐。不宜应用磺胺预防――可用磺胺类 七、伤寒 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革兰阴性,有鞭毛,能活动。 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体表(Vi)抗原。 二、流行病学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伤寒杆菌的Vi抗原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伤 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 2、病理: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特征性病变――伤寒细胞 病变部位——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慢性带菌者常见的带菌部位:胆囊 四、表现 (一)临床分期 潜伏期3-42天,平均12-14天 1、初期(侵袭期):第1周,起病缓慢 2、极期:2-3周。高热,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 大,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易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3、缓解期: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警惕肠穿孔肠出血 4、恢复期:第5周后。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第后第2-4周。 (二)类型 1、普通型 2、轻型 3、暴发型 4、迁延型:病程5周以上。可伴有慢性血吸虫病 5、逍遥型:起病轻,突然性肠出血或肠穿孔。 6、顿挫型:起病急,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 7、复发与再燃 (三)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伤寒的第一次菌血 症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五、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 消失。 2、病原学: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受病程及合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小。 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 尿培养:第2周后阳性 胆汁培养 3、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病后第4周。 六、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2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容,相 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细 菌培养阳性。 七、治疗抗菌首选——氟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 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 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八、细菌性痢疾 一、病原学: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属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最常见 产生外毒素能力最强的是:志贺痢疾杆菌 在外环境中自下而上能力最强的是:宋内痢疾杆菌 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是:福氏痢疾杆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 3、易感人群:儿童,次之为青壮年。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微循环障碍和脑水肿是中 毒型菌痢的主要病理基础。 2、病理: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浅表溃疡形成。病 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 四、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急性典型(普通型):急性发作的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 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粪便镜检WBC>15个/HP;粪 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急性非典型(轻型)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高热,全身中毒为主;中枢神经系 统症状,呼衰,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 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 五、检查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六、治疗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中毒型:山莨菪碱→改善 微循环障碍 九、霍乱 一、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菌 体有鞭毛,活动极活泼。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暴发流行)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三、病机和病理: 1、病机:侵袭力和内毒素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重要的病因物质 2、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四、表现 (一)分期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 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 2、脱水虚脱期 3、恢复期(反应期) (二)分型:轻型,中型,重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轻型 五、检查悬滴检查――初步诊断。细菌培养抗体滴度呈4倍 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 六、治疗1、补液――治疗的关键 2、抗菌――减少其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首选氟喹诺酮类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1-80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答案:B) A.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B.三叉神经痛 C.症状性癫痫 D.面肌抽搐 E.典型偏头痛 2.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药物治疗首选(答案:E) A.地西泮(安定) B.乙琥胺 C.苯妥英钠 D.苯巴比妥 E.丙戊酸钠 3.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药物是(答案:C) A.咖啡因麦角胺 B.英明格 C.苯噻啶 D.小剂量阿司匹林 E.消炎痛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最长应在(答案:C) A.6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5.腰穿的禁忌证(答案:D) A.脑动脉硬化 B.神经系统变性病 C.急性脊髓炎 D.后颅窝占位病变 E.神经系统炎症 6.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状态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此现象是(答案:D) A.功能性幻觉 B.内脏性幻觉 C.假性幻觉 D.反射性幻觉 E.原始性幻觉 7.急性脑病综合征常见于(答案:D)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精神发育迟滞 D.监护病房中的垂危病人 E.心身疾病 8.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一般没有(答案:A) A.意识障碍 B.情感障碍 C.感知障碍 D.思维障碍 E.行为障碍 9.谵妄状态的主要特征为(答案:A) A.意识障碍,且昼轻夜重 B.幻觉 C.记忆减退 D.错觉 E.注意涣散 10.药物依赖是指个体对药物产生(答案:D) A.精神依赖 B.躯体依赖 C.耐受性增加 D.精神和躯体依赖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点慢性胃炎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点:慢性胃炎B/A型胃炎的鉴别(TANG原创)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大纲无,教材有) 又位 病因 名于

义的检查项目是 A.腹部B超 B.消化道钡餐 C.胃镜检查 D.大便隐血试验 E.胃液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反复上腹部不适,伴有反酸暧气,考虑胃部疾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就是胃镜检查。 2.关于慢性胃窦胃炎,不正确的是 A.引起恶性贫血

B.消化道症状多见 C.可同时存在溃疡 D.血清壁细胞抗体多为阴性 E.常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窦胃炎其实就是说的B型胃炎,也就是多灶萎缩 性胃炎,不会引起恶性贫血。 消化性溃疡 ( 一) 概述——概念: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1.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2.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 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①上皮前——黏液和碳酸氢盐(HCO3-); ②上皮细胞; ③上皮后——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流。 ④前列腺素E――保护细胞、促黏膜血流、增加黏液及HC03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保护细胞、促进上皮再生。 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胃酸/ 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 侵蚀——溃疡形成 (1)Hp 和NSAIDs ——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已知的主要病因。

(2) 胃酸 ——过度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作用——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1.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 A.暖气反酸 B.恶心呕吐 C.节律性上腹痛 D.无规律性上腹痛 E. 粪便黑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节律性上腹痛。 2.胃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及胃底 D.胃小弯近贲门处 E. 胃窦小弯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胃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窦小弯侧。 3.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进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 B.呕吐物量大 C.呕吐物内含大量宿食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报名要求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报名要求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和分数线公布,有更多的考生开始进入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时段,为帮助广大考生,中域教育搜集整理了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报名要求,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2015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要求: 1.临床医学专业能否报考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考试? 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者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获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2.报考试用期截止日期及试用期证明有效期。 (1)报名时考生应当提交与报考类别相一致的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 应届毕业生报名时应当提交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证明,并于当年8月31日前提交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 考生报考时应当在与报考类别相一致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试用时间或累计(含多个机构)试用时间满1年。

(2)现役军人必须持所在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方可报考。 (3)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当年有效。 3.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有效身份证件的详细说明: (1)中国大陆公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台港澳地区居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台港澳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2)外籍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护照。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速记7

生理学 1.跨膜转运:小分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大分子:出胞/入胞。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取决于浓度差和通透性,不耗能量。举例:O2、CO2、N2、H2O、乙醇、尿素、甘油。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不耗能量。经通道:相对特异性,无饱和现象,速率快,离子通道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有静息、激活、失活三种状态(K+通道无失活),导通有开放、关闭两种状态。举例:K+、Na+、Cl-、Ca+.经载体:化学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有饱和现象,速率慢。举例:葡萄糖(红细胞、普通细胞摄取)、氨基酸、核苷酸。 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耗能。原发性:钠泵:Na+、K+-ATP酶,维持细胞膜内外Na+、K+浓度差,使静息、动作电位幅度增加,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一个细胞所获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转运,哇巴因是特异性抑制剂。钙泵:Ca2+-ATP酶。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钠泵分解ATP的能量,举例:葡萄糖(肠腔内、肾小管吸收)、单胺类、肽类递质、碘的摄取。 2.兴奋性:机体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特征:产生动作电位。 阈值: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衡量兴奋性最好指标。 阈电位: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阈下刺激只引起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对K+通透性最大,对Na+通透性小,细胞膜对K+、Na+的通透性是静息电位主要决定因素。Cl-电化学驱动力最小,Na+电化学驱动力最大。K+膜内为膜外的30倍,Na+膜外为膜内的10倍。 离子的平衡电位:Ex=60lg(【X+】0/【X+】i)。【X+】0:膜外浓度,【X+】i:膜内浓度。静息电位接近于Ek(Ek为负,ENa为正)。 动作电位:升支(Na+内流),锋电位,降支(K+外流)。“全或无”现象,传导不衰减。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 局部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感受器电位、发生器电位。以电紧张传播。 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沿郎飞结的跳跃式传导。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兴奋性=0,锋电位)→相对不应期(兴奋性逐渐恢复,负后电位前期)→超长期(兴奋性轻度>正常,负后电位后期)→低常期(兴奋性轻度<正常,正后电位)。 3.极化:静息状态下外正内负。 超极化: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方向变化。 去/除极化: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方向变化。

执业医师传染病题库

住院医师规范化传染病学题库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 第一章总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 决于: A. 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 表现是: A. 机会性感染 B. 潜伏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E. 病原携带状态 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 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4. 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

现,此种情况是: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重复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机会性感染 5. 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6.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 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 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 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 协助诊断 B. 确定检疫期 C. 追踪传染来源 D. 预测流行趋势 E. 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8. 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A. 隔离期 B. 传染期 C. 最长潜伏期 D. 最短潜伏期 E. 平均潜伏期 9. 可作为传染病检疫与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的是: A. 传染期 B. 隔离期 C. 潜伏期 D. 前驱期 E. 免疫期 10.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水电解质 1.细胞外液阳离子Na 内液为K、Mg 2.细胞外液阳离子C1、HCO3、蛋白质,内液阴离子HP04 蛋白质 3.HCO3 和H2CO3 重要缓冲对20/1 4.等渗缺水、缺水缺盐、急性央、外科最常见、呕吐、不口渴常伴代谢酸中毒 5.低渗缺水,缺盐慢性缺水、补经系明显小于135 为轻小于130 为中,小于120 为重 6.高渗缺水,缺水、口渴为主,轻仅口渴中度极口渴,皮肤弹性差,眼凹尿少比重高,重度有神经系 7.低钾碱中毒,尿呈酸性标反常性酸性尿 8.代酸呼吸加深加快酮味PH 小于7.35HCO3 下降伴严重缺水 9.代碱浅而漫伴低钾PH 大于7.45 10.外科病人水2-2500 钠4.5 钾3-4 克 二、输血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最常见,血压不降,寒战2 小时体温升高以 2.输血反应:酱油色血红蛋白尿发热低血压

3.过敏反应:与血液质量有关,寻麻疹 4.循环超负荷:快速大量输入年老心肺衰 5.传播病毒最大危险:白细胞 三、休克 1.中心静脉压5-10,血压低血容量不足 2.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血容量不足 3.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心功能不全血容过多 4.中心正常血压正血管过度收管 5.中心正常,血压低,心功不全血容量不足要补液试验,250 等渗盐血压高中心不变示血容不足,如血压不变中心高于心功能不全 6.感染休克激素用到10-20 倍 7.急性失血输血:在晶胶扩容主要输红细胞 8.休克轻度:口渴20% 800 以下 9.中度休克:淡漠口渴苍白发冷70-90 800 至160020-40% 10.重度休克:模糊水冷40% 1600 以上

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3~4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可疑何种毒物中毒(D) A.二硫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一氧化碳 E.氮氧化物 2.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首选措施是(A) A.使用阿托品 B.使用解磷定 C.吸氧 D.人工呼吸 E.输液 3.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作何种处理(D) A.体内排尘处理 B.服用治疗矽肺药物 C.脱敏治疗 D.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异常 E.不需任何处理

4.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C)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苍白色 E.青紫色 5.与振动病发病率高低有密切关系的振动参数是(A) A.频率 B.操作方式 C.接触振动的时间 D.工作体位 E.工作环境的气温 6.在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哪一种状况和条件是错误的(A) A.接触毒性大的毒物,就一定会中毒 B.挥发性毒物,吸入中毒危险大 C.接触一定剂量的毒物,可能会中毒 D.毒物浓度与作用时间是中毒的必须条件 E.个体感受性是中毒难易的重要条件 7.女性,23岁,织布厂挡车工两年。近2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可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B)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听力损伤 D.噪声性耳聋 E.永久性听阈位移 8.某纺织女工,30岁,接触棉尘6年,近几个月,每逢厂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日的下班前有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热症状,该工人所患疾病可能是(C) A.感冒 B.支气管炎 C.棉尘病 D.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E.肺结核 9.从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角度,判断下列哪一种做法是错误的(A) A.施药时使用浸酸液纱布口罩,防止吸入中毒 B.施药时穿长袖衣、长裤、使用塑料围裙、鞋套、鞋盖等及防护口罩 C.配药和检修施药工具时戴胶皮手套 D.污染的工作服用碱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 E.施药前用肥皂涂抹皮肤,减少药剂经皮吸收 10.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E) A.矽肺 B.水泥尘肺 C.铝尘肺

临床执业医师2017年真题-(6)

[真题] 临床执业医师2017年真题-(6) A1型选择题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关于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 A.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B.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C.人群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着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D.经济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及促进人类健康水平同步 E.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群收入的绝对水平并不能决定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一个社会中收入的公平性决定了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第2题: 符合早期胃癌诊断条件的是 A.肿瘤仅限于胃窦 B.癌未累及肌层 C.肿瘤直径小于0.5cm D.黏膜皱襞消失 E.肿瘤直径小于1cm 参考答案:B [解析] 癌组织未累及肌层的胃癌均为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第3题: α-酮酸可转变生成的物质是 A.CO2和H2O B.营养必须脂肪酸 C.维生素A D.营养必须氨基酸 E.维生素E 参考答案:A

[解析] α-酮酸可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α-酮酸的去路包括:①生成非必须氨基酸;②氧化成CO2和H2O,生成ATP;③转化成糖和脂类化合物。 第4题: 用酒精给高热患者擦浴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散热 B.辐射散热 C.不感蒸发散热 D.传导散热 E.对流散热 参考答案:A [解析] 酒精的沸点低,蒸发快,可以通过蒸发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属于蒸发散热。①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临床上更为常用的冰袋降温属于传导散热。②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③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④不感蒸发是指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形式。 第5题: 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法定单位是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E.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务院卫生计生部门的新闻发布人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5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第6题: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不含有的组分是 A.FMN B.CoQ C.Cyt c D.Cyt b E.Cyt 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