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气火灾案例剖析

四川电气火灾案例剖析
四川电气火灾案例剖析

1.1 案例一

2006年11月14日10时43分,一老式居民住宅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400平方米,火灾造成15户居民住宅不同程度烧损。起火建筑为砖木结构三层,底楼9个房间,二楼7个房间,三楼5个房间。发生燃烧后,整栋建筑除底楼东南侧和西南侧两个房间未发生燃烧外,其余房间均过火燃烧,二楼、三楼楼板部分被烧穿,三楼屋顶局部坍塌。火灾原因为底楼西侧后门过道内南墙配电板上的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导线绝缘层和周边的可燃物。火灾造成1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10万元,善后处理造成民事纠纷。

火灾原因分析:1.配电板上私接、乱拉电线;2.电线老化有的已经裸露在外;3.保险丝采用铜丝代替;4.配电板采用木质材料。

1.2 案例二

2007年6月4日18时29分,一老式居民住宅楼发生火灾,经消防官兵奋力扑救,火势在短时间内被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2万元。起火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东西联体坐北向南的围合老式居民住宅楼,建造于四十年代初,距今已半个多世纪,建筑结构差、耐火等级低。发生火灾的是底楼东面第二户的南、北两个房间和北房间西侧的一个灶间,北间作为布料仓库。该起火灾原因为底楼北房间的电气线路过负荷发热引起火灾。

火灾原因分析:1.在同一时间内同时使用微波炉、空调、电水壶和洗衣机等大功率电器设备;2.配电线路未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装设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3.在墙式固定插座上设置连环托线板;4.托线板电源线采用花线。

1.3 案例三

2007年10月21日14时56分,一居民住宅楼三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0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39020.20元。该建筑为四层老式砖木结构,沿街面呈“一字形”,三楼共住16户居民,住宅的隔墙采用木板分隔。发生火灾后,6户住宅基本烧毁,10户住宅受高温烟气流影响,部分烧损。火灾原因为302室住宅内床与沙发交界处的移动拖线板上电源线插头接触不良产生电弧和电火花引燃周边可燃物。

火灾原因分析:1.移动托线板距离可燃物太近,容易造成电弧和电火花引燃;2.墙角、缝隙处的电气线路容易受小动物侵扰啃咬,造成电气线路松

动或绝缘层破损,容易发生短路和接触不良。

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名典咖啡语茶厅“12.12”火灾案例剖析2007年12月12日17时许,东莞市樟木头镇名典咖啡语茶厅因空调机电源线破损短路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过火面积368平方米,烧毁家具、电器等物品,直接财产损失28万元。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起火建筑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254平方米。该建筑首层、二层为名典咖啡语茶厅,建筑面积394平方米。三至六层为住宅。名典咖啡语茶厅于1999年开始营业,设有一部疏散楼梯,宽1.2米,配有4公斤ABC干粉灭火器5个,2 公斤BC干粉灭火器5个,顶棚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装修,墙面采用砖墙刷乳胶漆,地面铺设水磨石、瓷砖,一层设有固定座位41个,二层设有固定座位66个,共有员工36人。该单位由东莞市消防支队第五大队监管。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起火单位于1999年4月20日注册登记为“东莞市樟木头名典咖啡语茶厅”,东莞市公安消防支队樟木头中队1999年 3月30日在其注册登记的申请表上签署了同意申办的意见。东莞市公安消防支队第五大队曾于2004年4月1 5日对该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经复查合格。

三、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2007年12月12日17时7分,东莞市樟木头消防中队接到樟木头镇怡安街33号的“名典咖啡语茶厅”火灾报警,立即出动3辆消防车、21名指战员赶往现场。在赶往火场的途中,发现起火建筑上空滚滚的浓烟,中队指挥员立即向大队值班领导汇报。中队于17时12分到达现场。此时,一楼火势燃烧猛烈,产生大量的有毒浓烟,火焰和浓烟不断通过一楼楼梯和贯通一楼、二楼的两个中庭向二楼上窜,整个二楼被浓烟笼罩,部分玻璃窗已被明火烧坏。根据现场情况,中队指挥员经过组织火情侦察,得知二楼有人员被困,马上成立三个救人小组,在水枪掩护下进入二楼包房实施救人。在全力搜寻被困人员的过程中,17时16分第二小组人员在二楼第一包房救出1名男性被困人员。随后第二小组在二楼第二包房相继救出16名被困人员。在救人小组的全力搜救下,于1 7时 21分将17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经过努力,大火于1 7时

23 分被全部扑灭。

四、火灾教训分析消防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 一 ) 消防监督管理存在问题。东莞市樟木头中队随意在该咖啡厅工商注册登记申请表上签署消防意见,缺乏法律依据,且执法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

( 二 ) 起火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经调查,该咖啡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无人组织防火巡查,无人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无人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处于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火灾前,该场所一直存在鼠患,在现场勘查中发现多部空调机内部线路有被老鼠啃咬的痕迹。对此该场所电器维修人员只是简单处理,缠上胶布,而没有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事故隐患。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该场所管理人员及电器维修人员没有检查排除故障,而是要求员工冒险强行合闸,使电气设备带病工作,以致引起火灾。火灾发生时,咖啡厅的员工没有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在二层的部分被困员工和顾客不懂得逃生自救,而是躲在包房坐以待毙,以致最后被烟熏窒息死亡。

( 三 ) 室内装饰物品增大火灾荷载。由于临近圣诞,该咖室内装饰物品增大火灾荷载。啡厅在场所内不同位置摆放了多棵塑胶圣诞树,并悬挂了大量PPC塑胶装饰品,一方面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另一方面装饰物品在燃烧过程中分解出大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的气体,通过中庭等连通部位迅速向二层蔓延,在短时间内造成人员窒息丧失逃生能力。第一出动力量不足。

( 四 ) 第一出动力量不足。樟木头镇公安消防中队共有6 辆消防车(1辆水罐车、1辆泡沫车、l辆抢险救援车、1辆干粉二氧化碳联用车、1辆24米高喷车、l辆50米云梯车),邻近的公安消防中队距樟木头镇4至5公里。该起火建筑属商住两用和人员聚集场所,只调集了3辆辖区中队的消防车,没有加强第一出动力量,直接影响了救人灭火有效进行。

浙江温州市温富大厦“12.12”火灾案例剖析

2007年12月12日8时27分许,温州市人民西路1 7 3号温富大厦裙房一楼“朵朵鲜”园艺有限公司吊顶内照明线路短路发生火灾,造成21人死亡,过火面积1270平方米。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该大厦地下1层、地上28层,总建筑面积29304平方米。地下室为自行车和摩托车库、1至3层为商业用房、4至28层为住宅。其中,1层设有服装专卖店、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朵朵鲜园艺有限公司、金榜美发店、克丽缇娜美容院和温州晚报广告部;2层设有艺苑舞厅和中国银行员工食堂;3 层设有奥成贸易有限公司和开泰百货办公室。该大厦设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物业管理单位为温州市鹿城区物业管理总公司温富大厦管理处。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温州市温富大厦于1996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通过了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自2002年1月被鹿城区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纳入重点单位进行监管,大队先后对该单位检查9次,并下发了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

三、起火及扑救经过

12日8时27分,温州支队接到温富大厦裙房一楼发生火灾报警后,迅速调集广场路等10个消防中队33辆消防车, 270 余名指战员赶赴现场投入灭火战斗。同时,迅速成立了火场指挥部,并启动了温州市政府重大火灾应急救援预案。主管中队到场后,即迅速展开强行进攻,积极抢救人命,堵截火势向主楼扩大蔓延。同时,从楼外搭设消防梯抢救2层被困人员,并强行攻入裙房2、3层营救和疏散人员。支队领导到场后,迅速成立了火场指挥部,果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根据现场参战力量,分成三个战斗段,实施救人、灭火和疏散群众。二是成立侦察、救人、供水、通信、保障和医疗等 15个小组并迅速开展工作,负责抢救疏散大厦主楼和裙楼的被困群众。三是根据到场力量和火场情况,采取灭火与救人同时进行的战术措施,一方面灭火救人、一方面控制火势蔓延。四是在疏散、抢救被困群众的同时,又利用消防云梯开辟了高空救生通道。五是组织力量加强火场供水,保持整个火场供水不间断,确保内攻近战供水需求。六是破拆二楼窗户和广告牌实施排烟,降低现场烟气浓度,为有效实施救人灭火创造条件。七是加强现场通信,确保信息畅通。经过全体消防指战员近1个多小时的奋勇扑救,楼内人员得到有效转移,险情全面消除,有效地将火势控制在一楼“朵朵鲜”园艺有限公司范围内,没有造成火灾蔓延和新的人员伤亡,并成功救出113人、疏散98人,保护了二、三层裙楼及主楼和地下一层的安全。

四、火灾教训分析

( 一 ) 舞厅现场工作人员组织、引导疏散不力。

火灾发生后,艺苑舞厅工作人员未及时有效地组织、弓l导舞厅内人员疏散。舞厅内跳晨舞的多为中、老年人,自我逃生、保护意识淡薄,多人还返回火场取衣物,导致死亡。自动消防系统未发挥应有作用未发挥应有作用。

( 二 ) 自动消防系统未发挥应有作用。火灾发生时,大楼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将固定消防设施控制系统置于手动状态,致使消防设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灭火救援工作有待加强。

( 三 ) 灭火救援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对扑救此类火灾的特点、预案、措施熟悉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在战斗中存在火场慌乱现象。个别参战官兵在救援中未按要求佩戴防护手套,导致受伤情况发生。破拆排烟的手段单一,缺乏特种破拆工具。火灾报警迟,燃烧速度快,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气体。

( 四 ) 火灾报警迟,燃烧速度快,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气体。由于起火点位于吊顶内,发现晚,报警迟,消防第一出动力量到场时火势已到达猛烈燃烧阶段。该公司名义为“花店”,但实际已成为经营园艺、绿化和装饰品的综合型商店,火灾荷载大。店内销售大量易燃可燃绢花、干花和仿真塑料花等饰品,燃烧时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烟气。同时,温富大厦一、二层外墙上均设立了大型户外广告牌,高温烟气被广告牌遮挡,向上部的二层艺苑舞厅内扩散,迅速侵入舞厅,造成舞厅内19人窒息死亡。

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1 2·25"火灾案例剖析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因配电室电缆沟内电缆短路弓I起火灾,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2名消防官兵轻伤,烧毁建筑面积5714平方米,直接损失821.9万元。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辽源市中心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 9 4 7 年6月,占地面积6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该医院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环廊园林门诊楼和一座综合楼组成。医院共有职工735人,床位686张。火灾当日登记入住病人235人,当日值班医务人员79人,另有陪护、探视人员约100人。该单位有室内消火栓89个,并有深水井、地下储水池等其它消防设施。各区之间均设有防火卷帘,环廊园林门诊楼与二层“通廊”接合部设有喷淋水幕。火灾前因供电故障,使建筑消防设施供电中断无法正常启动。单位北侧东吉大路有地下消火栓1处;南侧为辽源市净水厂,有2个储量为5000 立方米的水池;距该单位700米、1400米各有1处消防水鹤。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当地消防部门2001年6月18日对该医院旧楼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堵塞,2003年9月23日对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不足,2004年3月16日对其存在的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不足、灭火器材种类不全、新楼疏散通道被占用、新楼水喷林喷头被遮挡、新楼和门诊楼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故障等问题分别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经复查合格。

三、起火及扑救经过

12月15日16时10分左右,辽源市中心医院突然停电。16 时30分许,该院值班电工手动启动备用电源后,配电箱发出“砰··砰··”响声,随后发现浓烟和明火,在自行扑救无效的情况下,16时57分,该院副院长李明明拨打了火灾报警电话。 16时57分,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调派市区龙山、特勤、西安、电厂公安消防中队、辽源矿物局专职消防队,东辽、东丰两县公安消防中队共26辆消防车、123名指战员赶赴现场。总队接到报告后,及时调集邻近的长春、四平、通化三市公安消防支队共 20台消防车、100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增援。 17时2分,辖区龙山中队到达现场,三区顶层火势已突破屋顶,二区、三区之间的“通廊’’和四区三层、四层火势燃烧猛烈,大部分房间窗口向外喷火,中部房间窗口内已有火光,窗口玻璃爆裂,浓烟滚滚;一区、二区的三层冒出浓烟,东侧综合楼也有大量浓烟,一区北侧出口有大量人员向外逃生;四区西侧三层、四层多个窗口和三区三层与“通廊”的连接处北侧窗口以及三区与四区之间三层“通廊”的顶部平台有数十人呼喊“救命”,有人已从四区三层、四层窗口跳楼,四区二层有人利用床单向下逃生,情况万分危急。中队指挥员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救人,同时出水枪保护窗口处浓烟中的被困人员,控制火势,配合救人行动。 17时8分,特勤中队全部力量和支队指挥员到达现场。此时,整个医院已被浓烟笼罩,一区中部房间起火、二区火势已突破屋顶,猛烈燃烧,贯通各区域的“通廊”及三区、四区的火势已连为一体,并迅速向其他方向蔓延。支队立即成立了火场指挥部,将现场划分为6个作战区域,并成立3个救人小组,实施救人。 17时25分,三区和附近“通廊’’顶部屋架坍塌。17时 30分,二区和附近“通廊”顶部屋架坍塌,一区三层闷顶火势猛烈。 19时2分,通过询问医务人员得知:建筑内部可能还有人员被困;三区东侧二层手术间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进口手术设备和二区、三区之间一个与“通廊”

连通的三层建筑内一层存放有C臂X光机等2000多万的进口精密仪器受到火势威胁;一区东侧一层门诊部内有16台螺旋CT机,1台核磁共振治疗仪和1台普通螺旋CT机(价值约2000多万元),一区二层西侧透析室内大量透析设备,受到火势威胁。火场指挥部经过详细研究决定:各救人小组在水枪掩护下,继续深入内部实施救人。同时,调整力量控制火势蔓延,保护一区东侧综合楼和一层门诊室、一区二层西侧透析室、三区东侧手术室、二区和三区之间建筑内的精密仪器设备。 21时许,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21时,长春支队10辆消防车、60名指战员赶到现场。火场指挥部命令所有车辆为前方水枪阵地供水,同时组成搜救小组,准备进入现场搜救被困人员。23时许,大火被彻底扑灭。

四、火灾教训分析

( 一 ) 消防监督执法不到位、执法水平低。

2005年10月21 日,该分局监督员在对该医院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在装修施工中,将部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临时拆除的问题,虽然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是复查时,由于单位提出延期复查申请,所以未出具《复查意见书》。此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低,对消防技术标准不掌握,不能结合实际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一名大队长和一名监督员因此受到行政处分。

( 二 ) 报警晚,失去了疏散抢救人员和控制火势的最佳时机。

当晚16时30分许火灾发生,在自救无效的情况下,副院长李明明于16时57分才打电话报警,前后延误20多分钟,丧失了扑救初起火灾、抢救和疏散人员的最佳时机。特别是由于起火部位位于建筑中心部位的中间层“通廊”中部。发生火灾后,火势迅速沿“通廊”、楼梯、各种竖向管井、孔洞和闷顶等向东西和南北方向呈立体蔓延,使各区建筑短时间内迅速起火燃烧。加之医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探视人员多,疏散抢救难度大。在火灾扑救上存在着警力不足、内攻不力。

( 三 ) 在火灾扑救上存在着警力不足、内攻不力。

一是警力不足,内攻救人灭火较晚。发生火灾时部队正值复退、新训阶段,实有官兵167人,其中,辽源市区四个消防中队仅有70名官兵。在火灾的扑救中,由于报警时间晚,第一批消防力量到达现场时,人员较为集中的3区、4区建筑火势已突破窗口和屋顶,达到猛烈燃烧阶段,大量人员被困,而且已经有人跳楼。由于警力不足、救援力量较为分散,最初的现场救援行动忙乱,内攻救人灭火乏力。

二是器材装备量少质弱。发生火灾时,辽源市区4个公安消防中队共有18辆消防车和80具空气呼吸器。由于作战时间长,个人防护装备不足,移动式空气充填泵和针对抢救高危病人所需的肢(躯)体固定气囊、救生担架、自动呼吸复苏器、手提式婴儿呼吸袋等救生器材缺乏,不能保证救人灭火的需要,加之通信器材不足,影响指挥作战。医院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 四 ) 医院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辽源市中心医院属于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但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十分混乱。院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没有对消防安全工作做过专门部署,没有按照《消防法》的要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没有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定期消防安全培训,虽然制定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但既没有公布也没有向有关部门备案,更没有组织过演练,保卫科长承认,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用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2005年4月,该院在对配电室及相关电气设备改造过程中,违规采用槽钢代替电缆沟,且多根电缆共用同一“电缆沟”,没有安装固定支架,造成电缆之间相互重叠、交叉、挤压,最终是电缆短路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辽宁省沈阳市汽车配件中心市场“4.6”火灾案例剖析

2007年4月6日8时左右,沈阳市汽车配件中心市场因电气短路引燃汽车配件纸质包装等可燃物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5067 平方米,死1人,直接财产损失3807.7万元。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沈阳市汽车配件中心市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213号甲,1992年动工建设,1995年3月18日投入使用。市场建筑为9 层商住楼,地下1层至4层局部为市场,4层局部至9层为居民住宅,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市场共有298个档口、 265个业户、 246个库房,主要经营和存放轮胎、塑料保险杠、各种垫圈、包装材料、汽车内饰商品等汽车配件。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沈阳市汽车配件中心市场1、 2层使用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 3、4层未设防火分区,市场整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及火灾应急照明。消防水池(500 m) 。泵房设在地下1层, ),消防水箱(20 m 。设在屋顶水箱间。设有室内消火栓26个,配置干粉灭火器600 余具。该市场1、2层设有机械排烟系统,3、4层设有自然排烟窗。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火灾发生时,屋顶的消防水箱无水,出水管、稳压泵阀门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压力表指 3 3 针全部指向“零”。

二、火灾扑救情况

2007年4月6日8时37分58秒,沈阳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调集6个中队、25辆消防车、90名官兵前往扑救。支队、总队接报后,先后调集本市公安、企业专职消防队和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盘锦等6个公安消防支队的160辆消防车、 1000多名消防官兵, 500多名公安干警、 300名武警官兵,80多辆环卫、市政洒水车和工程机械车前往增援。 8时45分,辖区中队南市中队和北陵中队到场后,汽车配件中心市场西侧北部3楼浓烟滚滚,大火已猛烈燃烧,三楼大部分空间已充满浓烟。经侦察火场内有人员被困。第一到场消防力量在控制火势蔓延的同时,立即组织1个救人小组,在水枪掩护下,从西侧北门进入3楼强攻救人,成功将疏散楼梯旁3名被困人员救出。 9时左右,支队及总队指挥员到场,此时大火燃烧异常猛烈,三楼东北角、西北角都已突破外壳。市场内储存的大量易燃、可燃物资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迅速从窗口翻卷而出,市场上部居民楼被浓烟包围,楼内居民受到严重威胁,立即成立火场指挥部,并组成了23个救人小组,利用疏散楼梯、登高车、软梯等,进入着火市场、居民楼,通过呼喊、敲门等方式,全面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救出44人,疏散95人。 11时15分左右,三楼大火更加猛烈,并通过北侧竖井向四楼蔓延,火场情况更加复杂严峻。指挥部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对市场三、四楼“凹”形建筑实施强攻近战,全力堵截控制火势的发展。 18时40分左右,由于燃烧时间过长,建筑东侧北部、西侧北部二楼、三楼、四楼外墙裂痕不断增大。同时,大火已在北侧通过楼板预留孔洞等途径蔓延到地下室和一楼、二楼,如不迅速采取措施,整个市场将形成一至四楼的立体燃烧。特别是深入三楼、四楼的内攻阵地由于高温,浓烟,仓库自身障碍较多,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受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内攻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三楼、四楼大火又迅速向南蔓延。面对复杂多变的火场形势,指挥部将三、四楼内攻阵地撤出,并确定“重点保护地下室、一楼、二楼和外汇商品大楼,从外部进攻并逐渐深入消灭三楼、四楼大火”的作战指导思想,掌握了灭火战斗的主动权,于4月7日7时将大火彻底扑灭。

三、火灾教训分析

( 一 ) 消防监督执法不力。

该市场地处市中心,属大型公众聚集场所。该市场1995年3月未经消防验收投入使用,此后沈阳消防部门多次进行监督检查,虽发现并指出建筑防火分区超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工作、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违章用电、堵塞疏散通道等

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等问题,但一直没有依法予以处罚并采取措施督促整改。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素质不高,检查没有发现消防水箱没水,出水管、稳压阀门全部处于关闭状态等火灾隐患。单位消防责任制不落实。

( 二 ) 单位消防责任制不落实。

市场管理部门重效益、轻安全,没有根据实际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混乱,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违章用电、货物乱堆乱放堵塞疏散通道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市场内8部楼梯有4部被封堵,自动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保养,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商户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不会扑救初起火灾。火灾扑救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 三 ) 火灾扑救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六熟悉”、实战演练不扎实。辖区消防力量对该单位内部结构、用途和变化情况不熟悉,灭火预案制定后实战演练缺乏针对性、实战性,对大型商(市)场灭火战术技术对策和措施的研究不够,灭火救援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二是缺少有效的强攻装备。在内部强攻近战中,由于内部物资仓库犬牙交错,缺少有效的内攻装备,内外攻阵地无法快速形成统一合力,快速破拆清除内攻障碍,打通进攻通道,实施有效内攻。另外,由于储存仓库错综复杂,燃烧猛烈,外攻效果差,没有实施A类和高倍数泡沫等内攻措施。

三是内攻作战人员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不高,导致战斗效能不佳。近年来,受衡阳大火的影响,加之部队高喷车等特种车辆的配备,部队在合理科学条件下的内攻近战传统有所削弱。在这起火灾扑救中,建筑长时间受大火直接烧烤,特别是建筑出现两处裂痕后,参战官兵在强攻近战中都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内攻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