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关键词:电信级以太网;以太网技术要求;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技术应用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电

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几种典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并分析了电信级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1、电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1.1业务标准划分

EPL(以太网专线):具有两个UNI接口,每个UNI仅接入一个客户的业务,实现点到点的以太网透明传送,基本特征是传送带宽为专用,在不同用户之间

不共享。

EVPL(以太网虚拟专线):具有两个或多个UNI接口,每个UNI接口接入

一个或多个客户的业务,实现点到点的连接,基本特征是UNI-N接口或传送带

宽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

EPLAN(以太网专用局域网):具有多个UNI接口,每个UNI仅接入一个客户的业务,实现多个客户之间的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连接,基本特征是传送带

宽为专用,在不同用户之间不共享。

EVPLAN(以太网虚拟专用局域网):具有多个UNI接口,每个UNI可以接

入多个客户的业务,实现多个客户之间的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连接,基本特征

是在EPLAN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用户共享传送带宽的功能。

1.2服务质量(QoS)

服务质量(QoS)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呼叫与连接建立的速度,包括端到端延迟(End-to-endDelay)和延迟变化(Jitter);另一方面是网络数据的吞吐量,吞吐量的主要指标可以表明可用的带宽大小,吞吐量

决定着网络传输的流量,与带宽、出错率、缓冲区容量和处理机的能力等因素

有关。

早期的以太网在局域网内主要承载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的特点是对时延不

敏感,TCP的重传机制又可以容忍以太网上少量数据包的丢失,因此不需要差

异化的服务质量保证。但对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由于其需要承载综合业务,

这种不区分流量类型的Besteffort服务难以保证业务的质量。电信级以太网实现QoS有IntServ(集成业务体系结构)和Diff-Serv(区分业务体系结构)两种方法,通常使用后者,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流分类、映射、拥塞控制和队列

调度。

1.3电信级可靠性

传统的以太网使用链路聚合和生成树协议进行保护,链路聚合耗费大量的

线路和端口资源,不适合城域网,生成树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在链路出现故障时的恢复时间都在秒级,远远大于电信级要求的50ms。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可以

采取一定的手段保证业务倒换时间小于50ms,如采用MPLS或弹性分组环(RPR)等技术。

除了网络级保护,节点设备也采用了冗余技术,如双处理器架构的高端交

换设备,提供主备倒换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很快倒换,倒换时间一般在毫

秒级,不影响用户业务。

1.4网络安全

对于电信级以太网来说,保证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非法进入其系统造成设备和网络无法正常工作,以及

某些恶意的消息影响业务的正常提供。

传统以太网的安全问题已经通过VLAN技术划分虚拟网段得到解决。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网络经常遭受蠕虫等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全网瘫

痪的案例时有发生,合法用户的有效带宽、用户的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因

此在建设电信级以太网时,必须考虑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比较常见的以太

网安全解决方案是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或者过滤数据库来过滤非法数据;端口镜像技术可以将任一端口的输入输出流量复制到指定端口输出,帮助网络

管理者监控网络的数据内容;一些高端的网络设备具有强大的应用感知和网络

级自动免疫能力,能够一定程度地自动感知并过滤不安全的数据流。

1.5以太网的管理

电信级以太网能够提供完善强大的网管,并能提供端到端的统一网管能力、集群管理能力、堆叠管理以及可视化图形管理。除了常规的配置、监控、用户

数据采样分析等,完善的网络管理还能自动发现网络故障,并能及时恢复,能

够自动发现新加入的业务节点,能够配置端到端的业务;网管还能够测量端到

端的性能,实时掌控网络的运行情况。

2、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用

2.1宽带流量汇聚

低成本、高可靠的二层的以太网汇聚;汇聚DSLAM、FTTH和LAN等宽带接

入流量,以及软交换中AG和3G等接入层流量;统一的以太汇聚网络,减少运

营商投资成本。

在宽带接入网汇聚层,可以采用电信级以太网设备直接提供以太网接口作

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优化数据业务传送,提高带宽利用率,增强组网灵活性,提供对业务的保护;同时利用增强型以太网的二层交换/汇聚功能,可以节省汇聚节点的业务端口,有利于降低网络成本。

在宽带接入网接入层,可以采用增强型以太网设备完成对大客户以及软交换中AG和3G等流量的可靠接入。利用增强型以太网设备,配置灵活,业务接口丰富,低成本,并具有完善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的特点,可以考虑替代部分传送网络设备,降低总体网络成本。

2.2大客户专网或接入应用

商业用户或专网用户ARPU值较高,是运营商重点开发的对象。基于电信级以太网设备可以开展视频、数据、语音等综合业务,并可采用电路仿真方式提供TDM业务的接入。

在解决大客户专线业务的初期,汇聚层可利用电信级以太网设备组成GE环网,从而完成大客户的TDM、以太网专线业务的接入、承载和调度,使网络支持的业务从2M电路到以太网专线可以平滑过渡,保证用户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如图中所标示的,在用户业务量不大时,可通过N×E1、155M、FE/GE等接口将业务直接上联到城域网中已有的MSTP传输网上,或通过FE/GE等接口直接上联到城域网的汇聚层交换机或多业务路由器。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后期还可通过下放千兆环网、上拉万兆环网等方式将多业务分组承载网络进一步向地市、县和城域延伸,最终形成提供覆盖完善的多业务分组化大客户承载网。

用户末端覆盖和业务接入方面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既可在业务种类单一时采用光纤连接方案,也可像图中所示的在业务种类复杂时采用N×E1、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EPON等技术作为末端接入。大客户接入点的不确定性,决定多种网络拓扑形式并存的现状。

采用电信级以太网设备组建的网络在结构、容量、管理和发展上均以满足大客户业务的开展为基准,提供丰富的业务种类和可定制服务,并构成"业务发展-网络完善-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大客户业务管理方面:可通过基于SNMP的网络级管理系统,负责专线的业务配置、管理以及内部专线业务的监控。

在业务营销上也是非常有利的武器,由于其能提供以太网透传、以太网VLAN、TDM仿真等业务,而且建网成本较低、用户侧设备非常节省,因此对运营商和客户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2.3中小城市的基础数据承载网

随着网络的不断融合和新业务(如Triple-play等)的涌现,现有城域网逐渐向层次化和分组化的方向进行演进。因此,未来的城域网是业务驱动的网络: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灵活有效地实现业务提供。其中,城域承载网作为运营商提供业务的基础平台,需

要具备新的特性和功能,不断提高用户的体验质量,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

需求,降低用户离网率,提高ARPU值等增值收益。

在逐步演进的过程中,在中小城市可以考虑将原有的SDH接入层仍然保留,作为A平面,另外新建电信级以太网网络作为B平面。新建网络主要完成对原

有网络业务分流和新业务承载。具备灵活的拓朴提供和业务保护及控制能力,

可采用FE、GE、N×GE、10G和N×10G方式平滑升级。

结束语

为了能够满足未来几年NGN和3G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国内各大运营商都在不断改造原有城域网络或重新组建新的城域网络,力求做到为新业务提供有充

分质量保证和带宽保证的网络平台。由于新业务对数据网络的QoS和SLA要求

日益增长,新的数据承载网络需要能够实现电信级保护、服务质量保证和TDM (时分复用)能力支持等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并已成为下一代城域网发展的方向。然而,还应看到,目前电信级以太网

技术所提出的QoS、可靠性等并不能完全解决以太网所有的问题,为了真正实

现具备电信特征的以太网业务,仍然需要在技术标准化、成熟度方面多做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信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DOC)

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参考题目 来源: 来源不限.. 科研生产实际自拟其它状态: 可选状态结束状态状态不限.. 列表按默认题目导师专业来源部门限选已选结束日期降序升序排列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系秦刚电子信息工程[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1] 电缆隧道车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4004 张海宁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已接受0人] 可选报 [2] 电动扭矩扳手设计还没有人选报!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3] 便携式水分数据采集仪设计与实现4018 王鹏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4] 基于WIFI的嵌入式图像监控系统--图像存储模块4023 张峰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5] 无线气压测量系统—接口及显示单元设计4015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6] 基于Creator/V ega的试验水槽仿真模型的实现4031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7] 靶场试验环境的虚拟现实场景建模4016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8] 便携式热敏电阻测温缆数据采集仪设计4015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9] 多路高精度计时及延时控制器通信接口设计4032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10] 多路高精度计时及延时控制器人机接口设计4019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11] 多路高精度计时及延时控制器设计与实现4032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12] 水下激光靶目标检测器设计与实现4029 雷斌专业方向不限[需要1人] 已结束浏览详情

通信工程的论文.doc

通信工程的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促进了通信工程进一步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移动通信中智能天线的原理及应用 1 前言 天线在移动通信中有效地实现了收发信机和电磁波传播空间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通信对器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天线变应运而生。智能天线是一种安装于基站的双向天线,它通过一组带可编程电子相位的固定天线单元获取针对覆盖的方向,同时能够获取基站和手机之间各链路的方向特性,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随着4G技术的发展,智能天线技术更是成为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中的热点。 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及实现 智能天线通常包括多波束智能天线(Switched Beam Antenna)和自适应阵智能天线(Adaptive Array Antenna)。智能天线技术主要基于自适应天线阵列原理,天线阵收到信号后,通过由处理器和权值调整算法组成的反

馈控制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分析该信号,判断信号及干扰到达的方位角度,将计算分析所得的信号作为天线阵元的激励信号,调整天线阵列单元的辐射方向图、频率响应及其它参数。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合成和指向,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跟踪信号变化,对干扰方向调零,减弱甚至抵消干扰,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载干比,改善无线网基站覆盖质量,增加系统容量。 多波束天线利用多个并行波束覆盖整个用户区,每个波束的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宽度也随天线元数目而确定。随着用户在小区中的移动,基站相应选择不同的波束,使接收信号最强。自适应天线阵列一般采用4~16天线阵元结构,阵元间距为半个波长。天线阵元分布方式有直线型、圆环型和平面型。自适应天线阵列是智能天线的主要类型,可以完成用户信号接收和发送。该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识别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并在此方向形成天线主波束。自适应天线阵列中,各天线元的放置形式可有多种,相邻天线元间距为一特定值。在接收信号到达天线阵时,每个阵元上的信号经过不同的加权,然后再叠加产生一个输出信号,加权系数和叠加可以根据不同的准则。 为了使智能天线具有良好性能,应根据具体的电波传播环境,选择相应的智能算法。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改善能力,提高系统性能。 3 智能天线的优点 智能天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明显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容量: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档号:专业代码: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系别工程技术系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x 学生班级10通信技术(1)班 专业名称通信技术 校内指导教师xx 校外指导教师xxx 实习单位xx 2013年4月26日

档 2013年4月26日 目录 一.实习单位介绍 (3) 1.广东超讯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 二. 实习岗位及主要内容 (4) 1.实习目的 (4) 2.思想和纪律表现 (4) 3.实习岗位(管线割接员、管线,设备录入员) (4) 4.岗位要求及主要工作内容 (4) 三. 实习的主要过程 (5) 1、 autoCAD 以及 zwCAD的使用和看竣工图纸 (6) 2、管线割接 (7) 3、做管线割接方案传输设备工程搬迁、割接工作流程 (8) 4、做管线割接方案 (12) 5、OLT (13) 5、施工现场查勘 (14) 四. 实习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6) 附录 (16) 顶岗实习记录表及顶岗实习考核鉴定表················

一、实习单位介绍 1.XXXXX股份有限公司 XXX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中国最早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网络维护、网络优化的公司之一,现已成长为集通信软硬件、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 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除在广州设有总部外,还在北京、广州、深圳、广西、 江西、四川、甘肃、内蒙古、海南、湖南、贵州等地建立了省级分公司及研发中心。 公司具备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甲级资质、通信网络代维甲级资 质,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安全生产企业、ISO(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资格认证。 成立至今,公司已经在通讯行业建立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和用户支持群体,并逐渐成为通信技术服务规范的发起者和倡导者。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提供专业、优质的一体化服务。我们的合作伙伴有:中国移动、中国 电信、中国联通。 公司践行“每一比特都精雕细琢”的企业宗旨,秉承“客户、 员工、社会、资本共同获益”的经营理念,自主开发,勇于创新,致力于成为最 优秀的通信技术服务商。 超讯成立于 1998 年,是中国最早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网络维护、网络优化的 公司之一,现已成长为集通信软硬件、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除在广州设有总部外,还在北京、广州、深圳、广西、江西、四川、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

摘要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s inform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dynamic field, especiall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Internet, network Communication makes people in the passing information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has reached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degre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s a very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s also one of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h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knowledge, can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esign, manufacture, operation, and in the department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defence industry engag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fter graduation can be engag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levision,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intelligent instru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research,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design, technology impor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ork。 关键词: 前言: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前进,广阔的经济前景离不开通信的发展。近几十年,全球通信迅猛发展,走在时代前沿。目前,现代通信已由原先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步深入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如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等的不断进步,以及卫星电视广播网、分组交换网、用户电话网、国际互联网络等通信网的建设,通信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在现代社会,通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是生产力,就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决定作用。当然在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时,不能片面地夸大技术的作用。技术不能简单的、直接的、唯一的决定社会生活。技术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当今的高技术,它对社会经济、对社会生活质量、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都有其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最高意义上的革命。他在评价近代技术的社会作用时说,蒸汽、电力和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列宁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技术进步“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力,前进的动因”。 而通信技术在对社会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作用。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使人类进入了虚拟时代、数字时代。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虚拟性激发了人们创造能力的巨大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还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比如:过去人们要上邮局寄信,现在在家发个E-mail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无线通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比较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1]。 根据爱立信的研究显示,截止到2010年7月份,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50亿,并且仍在以每日约200万用户的数量增加。而这其中,移动宽带用户数量也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会超过34亿(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3.6亿)[2]。在国方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通信业运行状况报告显示,首先是在用户规模上,截止到2011年4月份,我国全国移动用户数量已达到了8.9亿户,其中3G用户数量为6757.2万户;然后是业务收入方面,移动通信收入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70.63%,而固定通信收入所占的比重仅为29.37%,并且在逐年下降。 这些数据无不清楚的表明,无论是在国还是国际上,无线通信都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也早在2002年,全球的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固定用户数量,移动通信成为用户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些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才能日新月异,热点前沿技术才能层出不穷,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1.2 技术背景概述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3G、TD-LTE-Advanced、WiMax、UWB、Wi-Fi以

及RFID等几大技术热点。其中,UWB(超宽带)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运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并且RFID还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日后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i-Fi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线局域网的相关问题,可以在公共场所提供方便的“热点”接入;3G则是如今蜂窝通信技术的主流,在全球围也已经大规模的商用,技术日趋成熟,可以说今后十年无疑将会是3G移动通信系统正兴的时期,而到了十年以后则将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3]。而LTE-Advanced和802.16m 正是国际电信联盟在最近才刚刚为新一代移动通信(即4G)确定的国际标准,而其中的LTE-Advanced就包含了我国提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TD-LTE-Advanced,它是LTE-Advanced的TDD(时分双工)分支。 针对目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群体的不同需求,抓住这次无线通信技术的浪潮,结合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需求的无线通信体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 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第一讲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方面的内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压缩感知理论框架、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领域和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陈老师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这些先进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相关理论在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郑州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 第二讲未来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 穆晓敏讲课的主要内容有:当前频谱利用现状、静态频谱分配的瓶颈及解决方案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工业4.0、

DT时代等相关内容。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式产品 文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文老师所创建公司研发的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最早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军事、户外运动、人体检测等。苹果手表、微软手环和谷歌眼镜是当前最热门的智能穿戴设备,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像小米手环等。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电话,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第四讲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通信技术类论文投稿范文(两篇)

下面是两篇通信技术类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这种高质量的传输方式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论文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光纤通信在电力传输损耗的解决措施,分析了光纤通信在电力传输中产生损耗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通信电源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摘要】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高质量传输方式,其已经在不同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在电力通信领域、智能交通领域、广播电视领域以及互联网领域光纤通信都不可或缺。现文章主要针对光纤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开展论述。 【关键词】光纤通信;智能交通;电力行业 光纤通信技术的使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不论是传输质量,传输容量还是传输速度都得到了改善。光纤通信质量轻、损耗低、安全可靠、抗干扰性强,在不同领域都已经普及应用,特别是在服务与生产行业的应用十分普遍。 一、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是将光作为信息的承受载体,将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1]。光纤作为一种新型的传输介质,其损耗相对于同轴电缆或导波管来说要低出许多。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光纤通信的容量要对于微波通信来说要大出几十倍。如图1所示为光纤结构图。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拥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通信容量较大。光纤通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传输速度与质量相对于其他电缆与铜线来说拥有显著的优势。光纤通信技术利用光源调制的特殊性、调制的方式以及光纤是色散特性使得明显改善了光纤通信的质量。同时,光纤通信在运用时中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光纤通信的效用,显著提升其传输容量。 第二,传输损耗较低。一般石英光纤损耗大约在0-20dB/km左右,这一水平的传输损耗远远低于其他介质[2]。因此,可以判断石英光纤损耗是一种明显的低消耗材料。在跨度更多的无中继距离传输中可以显著减少损耗。伴随着中继站数量的不断减少,系统的成本与复杂性得到了降低,光纤通信在长途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降低经济成本。 第三,保密性良好。光纤通信中的广播可以提升光波导结构的各项效果。光纤通信技术能够将信号完整的封存在光波导结构当中,有可能泄露的射线都将被不透明包皮吸收。这一方式不会导致光波泄露,同时光纤在传输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串音干扰,光纤通信的内容将拥有较高的保密性。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2.1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工作主要是为对电网进行日常运营管理,以保证电网能够正常顺利运作。在电网工作中电力通信是其中的技术基础,其能够为电网正常提供电力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应用提供充分的保障。光纤通信技术一般是在电力通信的架空、地埋等不同方式来敷设光缆,从

通信类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选题与任务书填写---李文海 毕业设计工作讲座---毕业设计选题与任务书的填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有下述三个方面的作用 ·总结:对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检验与总结 ·培养: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1.目的 (1)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3)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进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使学生的科

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水平、独立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2)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3)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4)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1)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 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 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QAM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Achievement Of QAM System 学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林龙 学号:671068014 指导教师(职称):郭常盈(讲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4月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AM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工程专业林龙 [摘要]正交振幅调制QAM是一种相位和振幅联合控制的数字调制技术。它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移动通信领域而且在有线电视传输、数字视频广播、卫星通信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深入研究QA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及性能参数,实现QAM调制解调系统的Simulink仿真及性能分析;详细分析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实现差分脉码调制的Simulink仿真及性能比对;基于上述理论构建模拟信源QAM传输系统,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及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QAM数字传输系统可以实现模拟信号良好的传输。 [关键词] 数字传输;正交振幅调制;差分脉码调制;建模仿真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QAM System Commun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Lin Long Abstract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is a joint-controlled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of phase and amplitude. It is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field, but also in other fields, such as wire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field,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tc...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QAM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hen simulates the whole 16QAM system and discusses performances of system by the simulink toolbox.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n digitalizing analog signals, then simulates the DPCM system and contrasts performances of system. At last, this paper designs a QAM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nalog sources, then simulates the whol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omparing performances of system. The simulation shows analog signals can be transmitted correctly in the system design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igital transmission;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model and simulate

2021年电力通信技术论文

电力通信技术论文 1.1是SDR技术 所谓SDR就是软件无线电技术,这种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比较常见,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此种技术拥有以下几种优势: 1.1.1A/D与D/A转换技术 此种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为它能够实现高速信号的转换,在实现高速通信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无线转换器原件的使用量,为制作数字元器件提供方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1.1.2短距无线电技术能够通过铺设更为广泛的宽带实现无线通路 这样一来其机动性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机动性提高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就是此种技术能够支持不同的频段,这样一来使得技术的应用范围就更为广泛。 1.2.3此种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

对于软件无线电技术来说它的模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软件的升级开发出更多的服务与技能,重要的是这种升级能够适应复杂的实际操作要求,开放性使其具有无限的升级可能,这也是其被广泛应用并被认可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软件本身能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改进技术,很多时候这种改变是根据不通使用条件下的用户的要求而改变的,可以说,这种技术更“亲民”更为用户着想,在客户满意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1.2就是DSP也就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这项技术是近代以来电力系统不断完善升级的结果,可以说它代表了当今电力通信技术的最前沿的技术,此项技术实现的前提是无线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21世纪是通信技术的时代很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因为通信技术能够给所有社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所以近年来可以用飞速来形容此项技术的发展,当然这也就为DSP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可靠、准确、快捷和安全不仅仅是普通人的要求更符合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技术的要求,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幅员辽阔电网覆盖的地域广泛,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人文条件极为复杂,如何通过及时的、准确的通信来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稳定成为每一个电力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电力信息的体量十分巨大,编码译码又要求速度,VLIW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

_移动通信论文_4G技术

移动通信设备论文 论文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 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除了能提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拥有的各种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外,还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在用的大多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还不太成功,但已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设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1.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1.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细心的你是否留意到,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鸽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伊妹儿(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那么让我们来多了解一下这个年轻而又略显“神奇”的专业吧。 1.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198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正式命名了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并定义了该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涉及通信技术、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以及各种信息的传输、储存、变换、处理、检测与显示技术与系统等。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2.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传输、交换、网络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设计开发能力。 2、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3、计算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4、了解通信技术发展动态、学习通信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 5、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6、创新意识、国际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信产业链及毕业生就业方向: 当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通信这个行业的时候,会发现通信是个极其庞大

对通信工程的认识论文

1、通信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1.1通信工程改变工作方式 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在当前信息量剧增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很多公司都引进了文字处理机、传真机的现代通信终端。通信技术在对文秘工作方式产生的影响最大。秘书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进行各种形式的通信交流,比如编写文件、收发资料、通知安排会议等。美国对近百万个办公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秘工作中有接近一半的工作是可以规范化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系统、电子笔记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智能电话机、远距离视频会议等先进的办公设备,能使文秘工作变得简单有效。 1.2通信工程改变社会管理 利用种类繁多的通信工具及时地收集准确、有效的资料,并进行分析预测,能提升公司领导人的管理效率,对社会活动的方向、规模和进程进行准确的调控。社会的各个方面会因为通信工程的发展而联系的更加紧密,通信工程将各个社会活动粘结在一起。企业通过建立发达的通信网络,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对企业的计划和发展进行调控。管理权限的分散,让各分支机构有更多的权利。同时,通信工程的发展,也能加强管理者对各分支机构事物的控制。因为管理中掌握着信息网络,他们能从信息数据中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通信工程对管理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往,在信息不流畅的环境中,掌握更多信息、掌握更新信息的人就越有可能支配他人,然而在信息交流方便的当今,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先进的沟通交流工具,不仅能增加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还能增加参与社会活动的人数,能促进管理的民主化。 2、通信工程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光纤电视等媒体事业的发展,通信工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现在电视节目或者新闻播报中,都有实时连接采访报道的场面,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信息。通信工程在卫星发射等涉及到国防的科研项目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神州八号的发射过程中,采用通信跟踪技术,为大家提供了及时的报道。通信工程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这让我们可以预见通信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信工程在未来应当向远距离、大容量方向发展。最近几十年通信工程的发展表现为计算机和网络,它们能迅速地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传遍全球。企业的管理者,运用通信工程技术,开始“以秒行事”,能有效地规划单位的发展。通信工程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了我国企业、政府、群众之间交流速度、沟通质量,实现了我国各个领域全球化的目标。 3、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 通信行业目前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通信工程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没在新时期通信工程的发展中,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创新技术。 3.1在未来的发展中,通信工程应当运用速度更快的云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为人们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实现城市的无线发展。比如让人们通过手机玩互动游戏、参加手机视频会议和手机观看电视节目等,这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加快了城市信息化进程,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国内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3.2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逐渐加强在光传播方面的技术运用,主要是通过运用未来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够科学、规范地对通信工程进行管理,提高它的质量。所谓光通信,就是加快接点的转换速度,让信息以光的速度进行传播,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3加强通信工程与IT行业的合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IT技术在网络上进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南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南 (摘自网络)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领域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还包括:电气工程及自动化(080601);自动化(080602);电子信息工程(0806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05);电子科学与技术(080606);生物医学工程(080607)。 二、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1、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数据通信传输问题的研究; (2)信号及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 (3)通信系统仿真方面的研究; (4)通信新技术方面的应用; (5)通信电子电路或微机接口方面的研究; (6)通信方面的软件开发,网络层协议研究等; (7)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 2、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6)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善于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挖掘新知识,具有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和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具有独立观察,分析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勇于置疑,具备开展科学创新活动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地把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分类 (1)数字通信与网络交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原理、通信组网与程控交换、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电磁波与电磁场; (2)信号及信息处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 (3)电子电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DSP原理及应用、EDA技术、混合集成电路; (4)计算机应用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应用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 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结合所学专业 毕业论文主要用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论文题目不能脱离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而本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探索或研究,毕业论文就写了这方面的内容。这只能算是工作总结,但不能算是一篇毕业论文。 工科学生学习的专业往往和他们从事的工作有较紧密的关系,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验经验和感性认识,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可以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新的认识,他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原来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工具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 2、内容要新 工科论文除了具有理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性。工科各学科发展非常之快,往往教科书刚进入课堂,内容就已经落后了。待学生毕业时,所学知识可能几近淘汰,所以学生选题要注意所用知识不能陈旧,要能跟上学科的发展。 3、题目要大小适当,难易适度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华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选讲 论文题目先进制造与现代通信技术 学生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班 学生姓名(学号)魏鑫钰 0423 完成时间2016年11月30日 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通信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科学技术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了,有人曾经认为传统制造业已经是“夕阳工业”了,但很明显的就是到现在为止,这些工业都还没有正是走向衰落。走进当今的制造业工厂,企业,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了到它之所以还存在的原因,那就是现代各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业又重新恢复了他当年的地位,即使不能占领产业的一大份额,但起码不至于衰落。所以,传统的机械制造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制造需求了。所以先进制造技术的出现便可以弥补这一项空白,使生产达到空前的繁荣。 因此,国家也认识到了制造业的 潜力和当前的瓶颈压力,决心鼓 励和支持制造业以实现制造业的 蓬勃发展,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 国智造。如果中国的制造能在这 个阶段与电子信息技术有机的结 合起来,中国的制造就会取得以期的成就。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与特点一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制造业(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现代通信技术)、 自动化控制理论技术(自动化技术生产设备)、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生命科学及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中产品设计、制造、管理(检测)、销售、使用、服务(售后服务)以及对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这样一个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竞争能力,取得(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理想经济技术综合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而电子技术中的现代通信技术又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了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现代制造中的很多关键环节就会瘫痪,因此我就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在过去10年中,香港制造业中大约有80%~90%的厂家把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独资或与内地合资开办了4万多个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00万人。香港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从来料加工装配中每年获取数百至一千亿港元的利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国际和大陆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重新认识香港和内地的这种低层次的合作和优势互补。例如,如何利用国内的智力资源、专业人才及企业大量剩余的生产能力?如何发挥香港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和制造企业规模较小这两大特点?如何减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纵观全球迅猛发展的高科技,电信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通信技术正发生着百年未遇的巨大变化。因特网上的通信量正在以爆炸性的速度持续增长。而语音通讯业务也将成为主流。文章综合分析了通信技术发展由来、发展过程、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做了全方面概述) 【关键词】(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语音通信等。) 一、19世纪通讯技术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军事通讯技术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电报的运用和电话的发明上。 1.发明电报机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洲先后出现了商用电报机。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发明家是英国的高斯、韦伯和美国的莫尔斯。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作出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电磁指针电报机。此后不久,另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库克和伦敦高等学院的教授惠斯登发明了新型电报机,并取得第一个专利。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的发明,把电报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他用一套点、划符号代表字母和数字(即莫尔斯电码),并设计了一套线路,发报端是一个电键,该电键把以长短电流脉冲形式出现的电码馈入导线,在接收端电流脉冲激励电报装置中的电磁铁,使笔尖在不断移动的纸带上记录下电码。经过不断改进,这套电报系统于1844年达到实用阶段,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首次建立了电报联系。 2.电报机应用 由于战争比人类任何其它活动都更加依赖于当时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因此电报一经出现,便立即引起了军界的关注。1854年,英军第一次在战争中采用了电报。海底电报约于1851年开始用于多佛和加莱之间,然后发展到一方面用于伦敦和巴黎之间的远距离电报通讯,另一方面则用于协约国克里米亚战争的瓦诺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