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

个人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

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法国

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

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

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

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

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

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

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凝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的卫城(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他的大脑里完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

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

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

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

------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

美的结合。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

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

看似简单的模式。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

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

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他主张用传统的模式来为现代建筑提供模板。他曾经申明,传统一直是他真正的主导者,因此,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不止从2 、3种角度,而是从4种角度考虑的,但后来他对自然界的领

悟使其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自然是美妙的,那新鲜的

空气、明媚的阳光,还有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使

勒·柯布西耶感觉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

今机器时代的发展。在所有的建筑都作为“机器时代的

机器”时,人们也开始重视房屋的基本功能。他的目标

是:在机器社会里,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土地情况重新

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中要考虑到阳光、空间和绿色植被

等问题。

1911年,勒·柯布西耶在书中如是写道:“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在傍晚时分的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到清晨,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与影充分的融合。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

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他的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1926年公布于众。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在考察整个城市中的伟大建筑、宽敞的空间、树木和雕像等方面时,他都充满了激情。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 海湾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他丰富多变作品和充满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塞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理论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出生于瑞士,1917年定居巴黎,1922年与堂兄在巴黎开设建筑事务所。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大师中著书立说最丰富的一个。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这本著作虽然出版于1937年,但其中不少文章是他早就已经撰写出来或已经发表了的,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内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柯布西耶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他指出:"……在近50年中,钢铁与混凝土已经占统治地位,这说明结构本身具有巨大的能力,对建筑艺术家来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如果要与过去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

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个人生平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贝瑞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底层架空:主要层离开地面。独特支柱使一楼挑空。

屋顶花园:将花园移往视野最广、湿度最少的屋顶。

自由平面:各层墙壁位置端看空间的需求来决定即可。

横向的长窗:大面开窗,可得到良好的视野。

自由立面:由立面来看各个楼层像是个别存在的楼层间不互相影响。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芳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勒波拉特尼埃(L’EPLATTENIER 1874-1946)。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柯布移居法国。1930年柯布加入法国籍。

1920年改用笔名勒·柯布西耶,并同奥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诗人、画家、雕刻家等人共同出版了《新精神》杂志。

1923年柯布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汇集出版,书名定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范·德·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在位于南法他自己的小别墅附近游泳,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著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完全可以被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所替代。这正是在一个科学蓬勃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设计理念的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中,柯布西耶已经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建筑。从独具特色的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柯布西耶,在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应有的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更倾向于表现主义。朗香教堂是个具有创意性和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他与其说是一座建筑,更不如称其为一件艺术品更为贴切。如果你们去过那里,就会惊讶地发现,教堂内部的墙面,几乎没有一面是直的,大多都以弯曲的流水线为主,甚至有部分墙面还是倾斜的,这让整座教堂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最大的特点是,教堂的墙面上,被镂空了大小不一的窗户,用玻璃镶嵌,当阳光投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氛围与情调。这也难怪朗香教堂被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 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有革新意识。柯布西耶建筑风格也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格,对学院派的建筑思想具有一定力度的冲击。 从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风格和特点。在他初期设计的建筑作品中,萨伏依别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建筑,室内、室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横窗是其唯一的点缀。但是他紧紧地抓住了建筑学的三个要素,阳光、空气和草地。在这个时期,他虽然尚未完全挣脱古典主义风格对其的影响,但已经较完美地将古典、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 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 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 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 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 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 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我们知道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沦为不同宗主国的殖民地,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产业革命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很小。解放后,我国长期推行传统计划体制,其旧城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计划分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城市结构特点。我国真正意义的产业革命(相当于英国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尚处于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城市更新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解放初期直至70年代,我国为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依靠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指导下,一直以生产性建设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工业生产,项目集中于城市新区。由于当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市问题太多,而且能力十分有限,对旧城的政策只能是“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所谓旧城改造主要是着眼于改造棚户和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https://www.360docs.net/doc/8b7829052.html,/arc618/blog/item/35d6422b6af04193023bf6ad.html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水平长窗 自由立面 这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从我手上的资料看,柯布西耶和他的伙伴皮埃尔.让纳雷提出这些原则是在1926年,那一年柯布39岁,已是83年前的事。 新建筑五点,或说现代建筑五原则,学校里背过、考过,工作后不考了,差不多忘了,十几年后有一天想起来,才忽然有一点点理解它讲的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做的,还算不上现代建筑,汗颜。 80多年了,现在谈的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建筑,谈五原则是不是过时?是的,技术和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不能否认,许许多多的发展进步都是建立在现代建筑精神的基础上的,五原则的背后正是现代建筑精神。在相对抽象的精神之外,五原则是个具体的坐标,参照它能够判别一个建筑是否从手法上摆脱了桎梏,进入现代的领域。而手法上摆脱桎梏,从反映了从精神上脱离蒙昧。也许五原则在西方已经过时了,那是因为它以渗透在几代建筑师的血液里,不言自明。但在中国,它还太超前,恐怕真正懂得它的中国建筑师还很少。 若说我们现在的多数建筑甚至没有从手法上进入现代,恐怕很多人不同意。那么这里结合五原则的条目试解之: 底层架空:让实用空间远离地面的阴冷潮湿,把地面留给花园和交通空间,这是底层架空的意义。柯布的着眼点,首先是技术上的可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是实现目的带来的人性化的意义(居住摆脱阴暗潮湿,更好的享受阳光);第三,缓解地面层通常空间紧张的矛盾;最后,才是新颖的形式。 底层架空的做法现在不具有普遍性了,因为柯布的时代是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而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商业成了城市的血液,商业需要地面做容身之处。这是柯布没有看到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出发点,实际上是针对解决问题,非常务实的。 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的意思,也要放在当时去看。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屋顶为坡面的阁楼层,里面是储藏间和佣人的住所。柯布想说的是,首先在新的排水技术、新的结构形式下,屋顶不再有做坡形的必要性,可以是平的(从这个角度,把“屋顶花园”的说法换成“平屋面”亦未尝不可)。其次柯布认识到屋顶也是好的空间,有最好的阳光和视野,应该加以利用;此外,屋顶的绿植、覆土可以缩短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反差,在技术上不容易产生裂缝。所以这个屋顶花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花园,也融合了多层次的思考。正如柯布所说,技术的原因,经济的原因,舒适的原因,情感的原因,要求我们采用平顶式屋面。 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列于建筑五点之前两项,定义了现代建筑的形象特征。从简单的建筑逻辑看:这样处理带来的轻巧的形式感、入口的空间感,还有打破沉闷的天际线,弥补了减去装饰之后的枯燥感,都不失为很好的手法。但如今的情况发展了,它们不再具有普适性意义,但是自由平面就不同了。 自由平面:基于框架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墙不参与承重,因此平面与古典建筑大

勒柯布西耶个人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 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富蘭克·勞埃德·賴特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又譯做柯比意。 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築、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築》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築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後。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築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父母從事鐘錶製造,少年時曾在故鄉的鐘錶技術學校學習,對美術感興趣,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奧古斯特·貝瑞處學習,後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彼得·貝倫斯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築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建築而聞名,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裡工作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和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思潮。 他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和民間建築。 勒·柯布西耶於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雜誌《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筆名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寫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後來他把其中發

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

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甚至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之一。别墅在设计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图是用这种简约的、工业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价的平民住宅,没想到老百姓还没来得及接受,却让有亿万家产的年轻的萨伏伊女士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它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巴黎人很喜欢这幢“从不同角度看都会获得不同印象”的房子,一位法国商人T·Pormee说:“我从未见过其它的建筑,能够像它一样用如此简单的形体给人巨大的震撼和无穷的回味。”

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它也可能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勒.柯布西耶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同时,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学。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 底层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 屋顶花园: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 横向的长窗: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 自由立面: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

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 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

勒柯布西耶个人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 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富蘭克〃勞埃德〃賴特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又譯做柯比意。 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築、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築》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築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後。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築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父母從事鐘錶製造,少年時曾在故鄉的鐘錶技術學校學習,對美術感興趣,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奧古斯特〃貝瑞處學習,後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彼得〃貝倫斯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築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建築而聞名,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裡工作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和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思潮。 他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和民間建築。 勒〃柯布西耶於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雜誌《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筆名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寫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後來他把其中發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勒﹒柯布西耶 一、个人信息: Le Corbusier,1887~1966,瑞士 原名夏尔· 爱德华·让纳雷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 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 1908~1909,到巴黎在著名建筑师佩雷处工作(佩雷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 到柏林德国著名建筑师贝雷斯处工作(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他曾在地中海一带周游参观古代建筑遗迹和地方民间建筑。 1917,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 布西耶 1920,与新派立体主义画家和诗人合编名为《新建筑》的综合性杂志1923,将文章汇集出版《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 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 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Paris) 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1950~1955 朗香圣母教堂 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 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 1953~1954 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 1965 卒于法国 著作:《走向新建筑》 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 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现代生活要求并等待着房屋和城市有一种新的平面”,而“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在建筑形式方面,他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他说“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辨识”。 他同时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强调一个建筑师不是一个工程师而是一位艺术家。他在书中写到:“建筑艺术超出实用的需要,建筑艺术是造型的东西”。他并且说建筑的“轮廓不受任何约束”,“轮廓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它需要有造型的艺术家”;并说,“建筑师用形式的排列组合,实现了一个纯粹是他精神创造的程式。”这些是他在书中表述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特点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水平长窗 自由立面 这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从我手上的资料看,柯布西耶和他的伙伴皮埃尔.让纳雷提出这些原则是在1926年,那一年柯布39岁,已是83年前的事。 新建筑五点,或说现代建筑五原则,学校里背过、考过,工作后不考了,差不多忘了,十几年后有一天想起来,才忽然有一点点理解它讲的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做的,还算不上现代建筑,汗颜。 80多年了,现在谈的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建筑,谈五原则是不是过时?是的,技术和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不能否认,许许多多的发展进步都是建立在现代建筑精神的基础上的,五原则的背后正是现代建筑精神。在相对抽象的精神之外,五原则是个具体的坐标,参照它能够判别一个建筑是否从手法上摆脱了桎梏,进入现代的领域。而手法上摆脱桎梏,从反映了从精神上脱离蒙昧。也许五原则在西方已经过时了,那是因为它以渗透在几代建筑师的血液里,不言自明。但在中国,它还太超前,恐怕真正懂得它的中国建筑师还很少。 若说我们现在的多数建筑甚至没有从手法上进入现代,恐怕很多人不同意。那么这里结合五原则的条目试解之: 底层架空:让实用空间远离地面的阴冷潮湿,把地面留给花园和交通空间,这是底层架空的意义。柯布的着眼点,首先是技术上的可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是实现目的带来的人性化的意义(居住摆脱阴暗潮湿,更好的享受阳光);第三,缓解地面层通常空间紧张的矛盾;最后,才是新颖的形式。 底层架空的做法现在不具有普遍性了,因为柯布的时代是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而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商业成了城市的血液,商业需要地面做容身之处。这是柯布没有看到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出发点,实际上是针对解决问题,非常务实的。 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的意思,也要放在当时去看。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屋顶为坡面的阁楼层,里面是储藏间和佣人的住所。柯布想说的是,首先在新的排水技术、新的结构形式下,屋顶不再有做坡形的必要性,可以是平的(从这个角度,把“屋顶花园”的说法换成“平屋面”亦未尝不可)。其次柯布认识到屋顶也是

柯布西耶的思想及作品

柯布西耶的思想及作品 摘要: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是对当代生活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是毕生充满活力,永无休止进行创造的设计大师、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他最有效地充当了前后两大阶级的旗手:20年代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后来更广泛的有机建筑阶段。论文主要从勒·柯布西耶的生平简介、建筑规划理论、杰出作品分析来对勒·柯布西耶的思想进行归纳,最后阐述了勒·柯布西耶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勒·柯布西耶机器现代建筑矛盾 引言: 不谈及勒·柯布西耶,就无法理解20世纪的建筑。他不仅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个人建筑作品,而且赋予我们许多形、思想、城市发展的构想和对历史的思考。没有其他的建筑师能在那个时代掌握如此多层面的问题。勒·柯布西耶是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城市主义者和作家,甚至是一位反思人类现代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给形于思想并反映时代精神,用一种普遍性的论调来阐述他的发现和智慧。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些伟大的发现已经成为我们传统的一部分。二十世纪的建筑师很少有人不参考他的例子,而且有许多人只是简单地模仿他的一些发现便获得荣誉。沃特·格罗皮斯说的也许是正确的:“勒·柯布西耶创造了新的价值尺度,这足够丰富后代的建筑师了。” 勒·柯布西耶反对表面的复兴和物质性的功能主义,他以崇高的精神对待建筑。他抓住了古老人类关于艺术的本质,唤起了莱特所宣称的:“所有伟大建筑所具有的内在法则和规律。”勒·柯布西耶认为新事物最好同时应与历史相联系。他既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又是一个现代主义者,他感到在他的时代,建筑的纯化必须源于它的根源。在勒·柯布西耶的整个建筑生涯里,坚持不懈地把象征赋予他的时代和技术,在“基本”的秩序中感受自然和传统。勒·柯布西耶认为:历史是他“仅有的真正的大师”。他在历史上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寻求共同的主题,把它们综合在一起,通过变形以适合自己的需求。他不断地对宏伟的和谦逊的建筑勾勒草图,目的是从中得出一些本质的、显著的特征,然后使这些印象浸入他

柯布西耶作品

柯布西耶作品: 共15件 萨伏伊别墅 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居住区 瑞士柯布西耶中心 邱奇邸 马赛公寓单元 郎香教堂 库鲁切特住宅 加歇别墅 德国维森霍夫住宅展第14、15号住宅工厂主联合建筑 奥泽方工作室及寓所 吉野特住宅 新精神展览馆 普拉内克斯住宅 écluse de Kembs-Nifer 阿尔瓦阿尔托作品:共5件 玛利亚别墅 珊纳特赛罗城镇中心 珊纳约基市政府中心 Hochhaus 家具 赖特作品:10件 Dana-Thomas House Martin House 古根海姆博物馆 流水别墅 罗宾住宅 唯一派教堂 赖特作品1 赖特作品2 赖特作品3 赖特作品4 密斯作品:共10件 巴塞罗那德国官 柏林美术馆新馆

范斯沃斯住宅 wolf house 湖滨住宅 朗格住宅 Group of Three Court Houses 吐根哈特住宅 伊利诺理工学院 Brick Country House 路易康作品:共7件 特林顿浴室 印度管理学院 孟加拉国首都 玛格丽特艾修里克住宅 费舍住宅 菲利普艾克赛特大学图书馆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安藤忠雄作品:共13件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住吉的长屋 小莜住宅 伊东邸 4X4住宅 lee house nakayama house Nihonbashi house 芝加哥的住宅 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 福特沃斯现代美术博物馆 成羽町 博塔作品:共4件 圆厅住宅 Chiesa a Seriate Santo Volto教堂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作品:共4件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德国博物馆 贝聿铭作品1 贝聿铭作品2 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共4件美术馆2010 博物馆 某别墅 某文化馆 库哈斯作品:2件 巴黎艾瓦别墅 波尔多住宅 迈耶作品: 共10件 史密斯住宅 Douglas House Rachofsky House Rickmers House Weishaupt Forum 加利福尼亚海滩别墅 迈耶巴塞罗那艺术中心 千禧教堂 萨兹曼 theAthenaeum 卒母托作品:2件 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 某建筑 斯蒂文霍尔作品:共3件Planar House StevenHoll别墅 y house 扎哈哈迪德作品:共4件 扎哈作品1 扎哈作品2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9/4/2016

成员介绍 指导老师:祁丽艳 小组成员:项凯潮 201203212 张怿譞 201203209 郑鲁飞 201203211 班级:城规122班

目录1 理论分析 1.1大师简介 1.2光辉城市理论 2案例分析 2.1 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2.2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 3总结

1.1大师简介——柯布西耶 PICTURE 勒·柯布西耶(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国建 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路德维格·密斯凡特罗以及弗兰克·洛依德·赖 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1910 加入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 1923 发表《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社会已经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特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1927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计竞赛一等奖。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年代不详佛莱别墅(Villa Fallet)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1.1.2 大师生平 1.1.3 柯布西耶主要作品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xxxx城市规划 xx规划平面图 昌迪加尔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 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主脑是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商业中心犹如人的心脏,博物馆、大学区与工业区分别放在城市的两侧,似人的双手,道路系统构成了骨架,建筑物像肌肉一样贴附其上,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遍及全市。(如图1)(图解: 1、行政中心 2、商业中心 3、接待中心 4、博物馆与运动场 5、大学 6、市场 7、绿带与游憩设施 8、商业街) 勒·柯布西耶采用了他早年规划中特有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昌迪加尔的总平面不是棋盘方格,横向街道呈微弧度线型,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00mXl200m的标准街区,在这样一

个基本框架中布置了纵向贯穿全城的宽阔绿带和横向贯穿全城的步行商业街,构成了昌迪加尔总平面的完整概念。 在每个街区中,纵向的宽阔绿带里布置有诊所、学校等设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横向步行商业街上布置了地段商店、市场和娱乐设施,其余部分开辟为居住用地,以环形道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居住街坊。 行政中心是昌迪加尔的核心与标志,由秘书处办公楼、议会大厦、总督官邸和最高法院组成。前三者布置在进入行政中心的主干道左侧,最高法院远离它们,布置在右侧,加之雕塑、水池、步行广场和坡地、草地,构成了均衡而又极为精致的平面(如图2)。(图解: 1、议会 2、各部办公楼 3、首长官邸 4、最高法院 5、游泳池 6、xx 7、雕塑) 在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充分汲取了印度传统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以极为娴熟的构图手法表达了新与旧、民族与国际相互统一和谐的设计思想。为了抑制秘书处办公楼的巨大体量,他就使它远离主干道,并以端头朝向城市,因此,当人们进入行政中心时,可以从最有利的视角看到议会大厦富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这样,在穿过整个行政中心时,人们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的构图之中。 1950年8月31日梅亚的主要副手马太·诺维斯基(Matthew Nowicki)遇空难逝世,使梅亚自觉不能承担任务而请辞。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市 一、勒?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原名查理斯?加纳特,1887年出生在瑞士境内的一个以制作业为主的小镇。柯布耳朵祖先是14世纪的法国移民,1923年他取用了法国祖先勒?柯布西耶这个名字,在建筑作品上用勒?柯布西耶署名,在绘画制作上用加纳特署名。 柯布14岁在家乡的一所为制表工业镶嵌表壳而设的高级技术艺术学校学习,他的教授艾拉提尼尔是打开他艺术世界大门的导师,艾拉提尼尔鼓励学生对待建筑应如同对待雕塑和绘画一样懂得去欣赏。柯布在他的家乡度过了青年时代,这所艺术学校对他的前半生有重要影响。 19岁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代表,曾为艺术学校托管人建造了一栋别墅,这次经历使得他首次找到机会走出瑞士去旅行,1906年柯布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呆了不少时间,意大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奥地利他接触了瑟夫?霍夫曼的新艺术派运动的学说,当柯布20岁时,曾为约瑟夫?霍夫曼工作过,柯布很欣赏并尊重他这种坦率无华且不要表面虚假装饰的主张,但他不满那种把机械艺术当做小布垫式的张贴在建筑上面的做法。 1908年柯布首次访问巴黎,这是促成他自身风格的定型时期。柯布并不是要探求立体派艺术的魅力,而是侧重于探求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如何忠于新时代和新技术的设计思想。他最崇拜当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师阿古斯特?派洛特,认为他是伟大的忠实于表现技术的革新派的支持者,柯布到派洛特哪里工作了15个月。他得出结论,他所处的时代的紧迫任务是解决高层建筑的结构问题,轻型框架和不受限制的灵活的平面布置问题。看到派洛特那种几根细柱所支撑的空透的高层建筑,产生了底层“架空”的构思一年,或称鸡腿柱托着的高楼。架空的底层可以取得自由流动的空间,这个构想后来发展到柯布的建筑作品当中。派洛特这栋建筑给柯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派洛特作为一位清醒的工程师所未能达到的期望后来都被柯布大胆的实现了。 柯布23岁时在彼得?拜伦斯工作室中工作了5个月。可不从产品设计中学到了很多,他坚定了“创造工业化摩登建筑风格和艺术产品的美学是以时代为基础的,某些工业产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装饰品”的信念。 在柯布等人的努力下,功能主义建筑在世界上诞生了。直到今天,功能主义和理性分析还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 所属分类:艺术 添加摘要 1887-1965年),是对当代生活影响最 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 巨人,是毕生充满活力,永无休止进 行创造的设计大师、建筑大师和艺术 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他最有效 地充当了前后两大阶级的旗手:20年 代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后来更广泛的有 机建筑阶段。 他是20世纪最多才多艺的大师:建筑 师、规划师、家具设计师、现代派画 家、雕塑家、挂毯设计师,同时他又 是多产作家,出版有50多部专著及无 数文章。 ? 1 简介 ? 2 理论 ? 3 建筑作品 ? 4 生平 ? 5 主要建筑作品与论著 ? 6 参考资料 勒·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艾都阿德·吉 纳瑞特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是他出生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 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 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 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凝土。

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 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 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 的启示。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 雅典的卫城(Acropolis),但他还是 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 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他的大脑 里完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 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 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 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 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 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 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 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 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 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 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他主张用传统的模式来为现代建筑提供模板。他曾经申明,传统一直是他真正的主导者,因 此,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不止从2 、3种角度,而是从4种角度考虑的,但后来他对 自然界的领悟使其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自然是美妙的,那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还有 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使勒·柯布西耶感觉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 时代的发展。在所有的建筑都作为“机器时代的机器”时,人们也开始重视房屋的基本功能。 他的目标是:在机器社会里,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土地情况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中要考 虑到阳光、空间和绿色植被等问题。 1911年,勒·柯布西耶在书中如是写道:“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 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 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在傍晚时分的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 到清晨,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与影充分的融合。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 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应 该一如既往地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 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他的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 1926年公布于众。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敞开的建筑物正面以及带形窗。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

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 王天娇2011012372 黄怡笑2011012380 祁微微2011012375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瑞士/法国 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1907年(20岁)先后到达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 1908年(21岁)在法国巴黎到Auguste Perret(1874-1954,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学习。Perret使柯布西耶的艺术欣赏喜好改变,由激昂的新艺术走向严肃的古典主义。 1910年(23岁)在德国到Peter Behrens(1868-1940,德国艺工联盟的最主要核心,包豪斯的前身)建筑事务所工作,同时在那里工作的Mies/Gropius,他们互相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如果巴黎是艺术之都,德国乃不视为一伟大的生产王国。”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1911年(24岁)开始他个人三次游历欧洲的Grand Tour(壮游),其行经的路线从中欧到君士坦丁堡,再从君士坦丁堡到意大利,最后才回到他自己的家乡瑞士。在壮游的历程中,柯布西耶开始逐步建构他的建筑思想。他认为现代建筑必须要向古典主义(特别是米开朗基罗、巴洛克风格之前)的建筑学习,满足简单的生活机能即可,不必再加上琐碎的、颓废的、装饰的、贵族的美学风格。 1914年(27岁)Dom-Ino System 住宅,特别是“构架结构”(Frame Architecture)的思想:将墙跟结构分离,墙不再跟结构产生关系。因为这样子的关系,形成了他自由平面(Free Plan)的想法,柯布西耶认为透过“墙柱分离”才能产生自由化的建筑。 1917-1928年(30-41岁),革命的英雄时期:回到巴黎,以新的的构筑方法,如"Dom-ino"为基础,着手大量产生的工业居住建筑。 32-37岁,四部巨著《迈向(新)建筑》《道德都市论》《现代装饰艺术》《现代绘画》

勒.柯布西耶作品一览

勒.柯布西耶作品一览 作者:不详 来源于:中国建筑图库网(建筑图库下载|建筑资料下载|图库下载|资料下载) 发布时间:2005-7-17 23:50:58 作品欣赏 萨伏伊别墅是什么样呢?著名建筑 师崔恺用这样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它:“那 一天小雨,当我们推开院门穿过绿篱,亭亭玉 立的白色小楼便静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绕过架空的门廊,走进宜人的门厅,循坡道而 上,在屋室中徘徊,空间在流动,视线在流动; 别致的楼梯,多变的隔断,浴室的躺衣,厨房 的壁柜,室外的条案,室内的家具,以及白色、 黑色、蓝色、绿色,一切都是那么质朴、简单, 一切又都是那么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不要说 70年前,就是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毫不落 伍和逊色,这才是大师!” 巴黎萨伏伊别墅 20世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鼎盛时期,建筑师们在这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在浩如繁星的作品中,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以其独特的魅力,长久地为人们所钟爱。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由现代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并于1930年建成。 马赛公寓大楼 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充分地体现了 勒·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宅群和城市联合在一起的想法。1945年反法西斯联军迫近 柏林,勒·柯布西耶应当时任法国战后重建部长之邀,设计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 该项目直接由政府拨款,并且没有固定建造地点的限制,4个放置在马赛风景中心带 的地点都可考虑。当然,设计与建造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Andre Wogensc ky , 柯布西耶的一位关系密切的合伙人所说“冗长的会议和讨论、刻板的工作方式、 政府官员愚蠢的想法,批评和攻击几乎摧跨了这个项目。” 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 米长,56米高,24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 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 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 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 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 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 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 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