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其首要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血浆中的甘油酯90%~95%是甘油三酯。饮食中脂肪被消化吸收后,以甘油三酯形式形成乳糜微粒循环于血液中,乳糜微粒中的80%以上为甘油三酯。进食后l2h,正常人血中几乎没有甘油三酯,恢复至原有水平。

参考值:TG水平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国人成年人的合适TG水平≤1.69mmol/L(150mg/dl);>1.69mmol/L为TG升高。

血清TG分为4个水平:

(一):大于等于5.64mmol/L(500mg/dl)为极高;

(二):2.26mmol/I,~5.63mmol/L(200~499mg/dl)为升高;(三):l.69mmol/L~2.25mmol/L(150~199mg /dl)为临界范围

(四):<1.69mmol/L(150mg/dl)为合适水平。

临床意义:

(1)甘油三酯升高:现在认为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该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其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2)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方法学:化学法已被淘汰,由酶法代替。酶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并能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大批量标本检测。

高血脂的意义

高血脂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

总胆固醇(TC):

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

高于5.72mmol /L (200mg/dl)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 3.12mmol/L (120mg/dl)正常;

高于3.64mmol/L(140mg/dl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于1.04mmol/L (40mg/dl)正常;

低于0.91mmol/L(35mg/dl)异常;

甘油三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

高于1.70mmol/L(150mg/dl)异常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

有遗传性倾向的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乌贼、鳝等。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每日45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红或188毫升的啤酒。对于已有高血脂症的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一方面要进行慢跑等适度运动,通过运动,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也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尽管通常能通过合理调节饮食、运动、药物方法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但这些方法对一些具有顽固性、家族性高血脂的病人有时往往起不到治疗作用。

近来,医学上已出现全血直接吸附血脂系统,采用全封闭式一次性血路管及自体血净化回输,从血液中直接将过多有害血脂去掉。

还可以用于预防高血脂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并能改善冠心病、脑梗塞病变部位的微循环。但是这也不能看做一劳永逸,如不注意运动、不注意饮食调节及结合其它辅助性治疗,血脂又会涨到原来的水平。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2408 规格:100管/96样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不仅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呼吸底物。 测定原理: 用异丙醇抽提取TG,KOH皂化TG后水解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过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醛,在氯离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缩合生成黄色物质,在420 nm有特征吸收峰,其颜色的深浅与TG含量成正比。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水浴锅、可调式移液枪、双蒸水 试剂组成和配置: 试剂一:液体60mL×2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三:液体6mL×1瓶,4℃保存。 试剂四:液体2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五:液体6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六:液体6mL×1瓶,4℃避光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1mg/mL标准甘油三酯溶液,4℃避光保存。 TG的提取: 1、组织中TG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即TG待测液。 2、细胞、细菌中TG的提取:先收集400-500万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加1mL试剂一,超声波破碎1min(强度20%,超声2s,停1s),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即TG 待测液。 3、血清(浆)样品:直接测定。 测定操作: 1.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420 nm,蒸馏水调零。 15μL,置于新的Ep 管。 3.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第1页,共3页

甘油三酯高、患者饮食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 2、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因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各种原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甘油三酯高,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则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从而会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 高甘油三酯治疗以药物为主,中药类降血脂药在降甘油三酯方面的作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做用,如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因为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而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西药和保健品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如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但需注意的是,他汀类与贝特类两种降脂药物不能联合应用,否则会有一定几率产生横纹肌溶解的严重并发症。②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③鱼油制剂,如多烯康胶囊。④抗氧化制剂:如:虾青素、叶黄素、CoQ10、花青素、葡萄籽、灵芝孢子油等,以虾青素最强。

高甘油三酯者:蛋黄,鱼籽,蟹黄等是否该吃?过去的看法:不能吃,过去的看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的脂肪(其实有色卵子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有价值的天然色素成分,如蟹黄和鱼籽以及野生的蛋黄都含有一定的虾青素、叶黄素、b-胡萝卜素等,这些都是很强的抗氧化剂。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这时,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经相当严重了。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人体损伤都很严重。如果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发生脑卒中、中风;发生在眼底,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肾脏,可引起肾衰;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研究表明,甘油三酯高的后果还包括一点,它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甘油三酯偏高的诊断及检查方法

甘油三酯偏高的诊断及检查方法 甘油三脂(甘油三酯),又称脂肪,是由食物脂肪与肝脏合成的,它是血液中血脂最重要的一种!它们不溶于水,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甘油二酯与第三个脂酰CoA分子作用生成甘油三酯,起催化作用的酶为甘油二酯转酰基酶,是衡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诊断标准 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0.9毫摩尔/升。 检查项目: 血脂四项检查 检查高血脂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血脂四项,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如果总胆固醇在3-5.2mmol/L属于正常;高于6.2mmol/L就是高血脂了;在5.2~ 6.2mmol/L为临界高血脂甘油三酯只要在1.7mmol/L以下就为正常;高于2.3mmol/L就为高血脂;在1.7~2.3mmol/L之间为临界状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高于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3.12mmol/L,否则就不正常。 脂蛋白检查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常规分析 项目参考值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 [3.9-10×10^9/ L] 儿童 [5-12×10^9/L] 新生儿 [15-20×10^9/L ] ●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伤、传 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后、 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减 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 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 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 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淋巴细 胞(LYMPH%)[0.2-0 .4] ( LYMPH#)[0.08 -4×10^9/L] ●增多: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风疹、腮腺炎等)、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 咳、结核等)、白血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肾移植术后等。 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 胞可相对增多。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 免疫缺陷病、严重化脓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单核细 胞(MONO%)[0.03-0 .08] ( MONO#)[0.08- 0.9×10^9/L]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肺结核)、某些白血病(如粒细胞 缺乏症的恢复期等)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中性粒细胞(NEUT%)[0.5-0. 7] (NEUT#)[2-7×1 0^9/L] ●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如汞、铅等的外源性中毒以及尿毒症等内源性中毒)、恶性肿瘤、 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等,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 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氯化锂等。●减少: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疟 疾、流感、布氏杆菌病、麻疹、抗癌药物治疗、化学药物中毒、X线及镭照 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 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重度感染、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过 敏性休克、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嗜酸细 胞(EO%)[<0.07]嗜 酸细胞计数 (EO#)[<0.5×10 ^9/L] ●增多:最常见于寄生虫病(如肠道钩虫感染、肠外血吸虫等感染)、变态 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 皮炎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直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某些恶性 肿瘤(如肺癌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急性期)、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 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减少:临 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 期等)等。 嗜碱细胞(BASO%)[<0.05] BASO# [<0.03×10^9/L ]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等。 红细胞(RBC)●增多:见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

降低甘油三酯的8种方法

【图】降低甘油三酯的8种方法 1降低甘油三酯的8种方法脂肪主要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脂肪细胞和血管里。当你吃高脂食品,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升高了。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也能转换成甘油三酯作为能源储备起来。和胆固醇一样,高甘油三酯也会导致心脏疾病。虽然药物能够降低甘油三酯,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才是是降低甘油三酸脂最好的方法。1、少吃糖“当你吃了过多的糖,身体会将多余的热量转换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大卫福雷德(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心脏病专家)说:“糖果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只增加甘油三酯。少吃糖果、含糖饮料、饼干和糕点,避免这些高脂肪的食品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如果你每天吃2000卡路里热量,你吃的糖应小于40克每天(约10茶匙)。2、少吃精制食品碳水化合物是大多数人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来自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精米和精面粉。这些精细食物更容易转化为糖。福雷德博士建议:“选择全谷物食品可以帮助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全谷物食物包括糙米、全麦面包和全谷物。为了帮助降低甘油三酯,少吃过于精细食物,以粗粮和全谷食物为主。3、纤维降低甘油三酯食物纤维不被消化的所以很有饱腹感,可以让你少吃东西,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蠕动,这有助于把食

物有效地转化为能量。全谷食物、水果和蔬菜富含纤维。“高纤维不但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能减少饱和脂肪的吸收。”福雷德说。4、吃健康脂肪,少吃饱和脂肪另一种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方法是吃健康脂肪。“Omega -3脂肪酸降低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 Omega-3脂肪酸来自鲑鱼和鲱鱼、橄榄油和营养品。”福雷德说,“饱和脂肪主要来自肉类,应限制在每日总热量的7%以下。另外,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少于 200毫克。”5、反式脂肪的危害反式脂肪危害心脏,提高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在食品标签上,你会看到氢化油,反式脂肪是植物油加入氢的结果,这能够延长保质期。反式脂肪也能使一些烘焙和煎炸的点心味道更好,但是非常不健康,特别是对于高甘油三酯患者。每天反式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1%。检查购买食物的标签:如果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和氢化油,还是放回去吧。6、少喝酒“酒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将增加你体的甘油三酸酯。”福雷德说:“它也会影响你的肝,干扰脂肪代的能力。即使是适度饮酒(每天妇女喝一杯酒,男性喝两杯)也可以提高甘油三酸酯水平。”7、运动降低甘油三酯“有规律的运动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特别是高甘油三酯的人。运动会代糖和能量,降低了血液中糖和身体中的甘油三酸酯。”福雷德解释。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的适度运动。8、控制你的体重超重会降低你的新代能力,多余的糖和碳水化合物将导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尿液分析仪参考值 尿胆原(URO): 参考值;正常人为弱阳性(+-) 临床意义:1. 正常人为弱阳性反应。2.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3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及肝实质病变如肝炎等。 附注: 本实验干扰较多,例如甲醛防腐剂,亚硝酸盐大于0.05g/L,可减低反应灵敏性,出现假阴性。尿胆原不稳定,很快氧化为尿胆素,不与试垫反应,故尿液样本不新鲜会出现假阴性。胆红素(BIL):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在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在溶血性黄疸的尿中,一般不见胆红素。 附注:尿中含有维生素c或亚硝酸盐而降低灵敏度,或尿液不新鲜或暴露于阳光而呈假阴性。酮体(KET);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1.严重为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患者酮体呈强阳性反应。2.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以可呈阳性反应。3.急性风湿热,结核病,败血症,急性胃炎伴有严重脱水。麻醉后,中毒性休克等,以可呈阳性。 附注:酮体试垫对温度十分敏感,暴露于室温内湿度中数小时即可失效,故操作时必须于取回试条后立即将试盒盖紧。试垫退色不可在用,同时尿样本应新鲜,如有细菌繁殖可使乙酰乙酸转为假阴性。 隐血(BLD):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含游离血红蛋白的尿称为血红蛋白尿,隐血实验呈阳性。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体内大量溶血时,尤其是血管内溶血,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当超过1-1.35g/L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等。 附注:试垫检出功能可因尿比重上升或蛋白质增加而减弱,维生素c增加以影响隐血检出,当其含量大于0.57mmol/L(10mg/dl)或尿液以甲醛防腐者,均可出现假阴性。在试垫出现绿色斑点,提示为完整红细胞所致。 蛋白(PRD): 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尿蛋白除了功能性体位性之外,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粘蛋白,IgA,糖蛋白等)及假性蛋白尿(混入脓血等)。病理性蛋白尿是肾病一个早期而易被忽视的指标,阳性可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蛋白质定性多为±—++,定量常在0.2g/24h.不超过1.5g/24h)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毒性物质引起肾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肾移植,本周蛋白,妊娠与妊娠中毒症,膀胱炎等。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阳性,其中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庆大霉素,氯丙,嗪,灰霉素,干扰素,利福平,黄胺类,可的松非激素消炎剂射线造影剂等。可造成测定的干扰或排泄蛋白增多。

甘油三酯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虽然多数医院的血脂检验单中将甘油三酯正常值设定为<1.7 mmol/L,但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界值为>2.26 mmol/L。甘油三酯界于1.7-2.26 mmol/L之间时称为“边缘升高”,此时不宜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而在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或心血管病患者中,甘油三酯升高(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构成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血脂异常表型。因此,在关注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性以及强调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基石地位的同时,亦应充分重视对TG增高等其他类型血脂异常的筛查和干预。 研究表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TG水平,并使患者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迄今关于通过药物干预降低TG水平与心血管获益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论证。一些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单独应用贝特类药物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降低高TG和/或低HDL-C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风险。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原则如下: 对于由明确原因(如酗酒、肥胖、糖尿病、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所致的继发性高TG血症患者,应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对于降低TG水平、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等)、以及改善患者心血管预后具有肯定效果。高TG血症患者的治疗策略

常见化验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009-05-10 19:41 常见化验检查得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口测定 红细胞计数(简写RBC) 1、正常值 男性:400?550 万/mm3 (4、0—5、5X1012/L) 女性:350?500 万mm3 (3、5_5、0X1012/L) 新生儿:600?700 万mm3 (6、0—7、5X1012/L) 2、临床意义:红细胞讣数最常用得就是做为检查贫血得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 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与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岀现红细胞增多。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如:妊娠中、后期得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血红蛋口测定(简写Hb) 1、正常值: 男性:12?16 克(120—160g/L) 女性:11 ?15 克(110—150g/L ) 新生儿:17?20 克(170—200g/L ) 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讣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得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讣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口细胞总数(简写WBC) 1、正常值

成人:4000~10000/mm3 (4—10X10g/L ) 6 个月至2 岁婴儿:11000?12000/mm3 (11—12X10g/L )新生儿:15000?20000/mm3 (15—20X10g/L ) 2、临床意义: (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就是检查体内感染得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就是化脓性感染。在急性大出血、严重得损伤与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还有白血病与某些恶性肿瘤,口细胞均有增多。此外,在某些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以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寒冷、饱餐或淋浴之后等等。 (2)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临床上最常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等)、伤寒,疟疾等。在某些中毒、长期接触放射线、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得药物、抗癌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得减少。 口细胞分类讣数(简写DC) 1、正常值 嗜中性粒细胞(简写\) 杆状核:3?5% 分叶核:55?63% 嗜酸性粒细胞(简写E):l?3% 嗜碱性粒细胞(简写B) :0?1% 淋巴细胞(简写L):25?35% 单核细胞(简写M): 3?8% 2、临床意义: ⑴嗜中性粒细胞得增多或减少与白细胞总数得临床意义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得增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或其她过敬性疾病,如:食物过敬、接触过敬、药物过敬等、寄生虫病如蛔虫病以及某些皮肤病等。减少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伤寒,或在使用某些激素得治疗期间。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放疗、化疗后得病人。 (4)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或某些特殊急性传染病。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血液病或急性感染得恢复时期。

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属中性脂肪,人体储存了大量甘油酯,其首要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血浆中的甘油酯90%~95%是甘油三酯。饮食中脂肪被消化吸收后,以甘油三酯形式形成乳糜微粒循环于血液中,乳糜微粒中的80%以上为甘油三酯。血中乳糜微粒的半寿期仅为l0~15min,进食后l2h,正常人血中几乎没有乳糜微粒,甘油三酯恢复至原有水平。参考值:TG水平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我国人的TG水平显著低于欧美白人。国内李健斋等根据北京市人群的调查,中年男女的TG平均水平约为95mg/dl (1.07mmol/L)和90mg/dl(1.02mmol/L),老年男女分别约为l05mg/dl(1.19mmol/L)和120mg/dl(1.36mmol/L)。应注意TG水平的个体内与个体间变异都比TC大,人群调查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前瞻性研究分析显示高TG也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见于代谢综合征。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国人成年人的合适TG水平≤1.69mmol/L(150mg/dl);>1.69mmol/L为TG升高。NCEP-ATPIll文件将血清TG分为4个水平:≥5.64mmol/L(500mg /dl)为极高,2.26mmol/I,~5.63mmol/L(200~499mg/dl)为升高,l.69mmol/L~2.25mmol/L(150~199mg/dl)为l临界范围,<1.69mmol/L(150mg/dl)为合适水平。临床意义:(1)甘油三酯升高:现在认为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该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其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2)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方法学:化学法已被淘汰,由酶法代替。酶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并能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大批量标本检测。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如果甘油三酯超过了正常值。并伴随头晕、胸闷、气 短肢体麻木等症状,就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等... 请来详细了解下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甘油三酯高和大家熟知的高胆固醇都是高血脂的一种,对人体的损害属于隐匿但危险的类型,直接损害就是加速全身动脉硬化,最终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梗、肾衰等严重疾病。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而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遗传性甘油三酯高我们暂不讨论,来看看继发性甘油三酯高怎么回事。因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各种原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甘油三酯高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了。为什么不良生活习惯也能成为甘油三酯高的原因呢?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则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另外,饮酒可以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甘油三酯高怎么回事?排除了

疾病和遗传,就要从饮食习惯上找原因啦!了解了甘油三酯高的原因,就要注意健康饮食了,不要忽略身体敲响的警钟。属于高甘油三酯型高血脂!建仪你吃西药!要吃贝特类降酯药.还要调整饮食结构:1.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油,奶油,花生等;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松花蛋等;3.少吃高热量食物,如面粉,大米,巧可力,白糖,油脂等.4.多吃降脂食物如玉米,燕麦,洋葱,大蒜,茄子,芹莱,木耳,海带,香菇,鱼等.5.可经常用山楂,菊花,绞股兰泡水喝.6.要加强锻练或减肥. 平时注意合理运动,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等。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口服:绞股蓝总甙片和辛伐他丁片治疗. 在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动物的脑、肝、肾、鸡蛋黄、鸭蛋黄、鹅蛋黄、松花蛋、虾子、蟹黄等食物,胆固醇含量很高,应控制食用量。以人们常吃的鸡蛋为例,每个蛋黄约含有320毫克胆固醇,每天只吃一个鸡蛋为宜;如果不是血脂过高,也不必只吃蛋清不吃蛋黄。控制纯糖和脂肪有利于降低甘油三酯。含胆固醇较低或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比如谷类、瘦肉、鸡鸭肉、鱼类(尤其是海产鱼)、海参、海带、薯类、香蕉等食品,以及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应在日常膳食中适量增加。摄入牛奶、豆类或其制品还可补钙,也有利于控制胆固醇。喝茶,尤其是绿茶也有降血脂作用。已经发现,大蒜有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强胆固醇分解、

甘油三酯偏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甘油三酯偏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三酯增高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值比正常值偏高。如果只是甘油三酯增高,而其它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称为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高是血脂高的一种,其形成与遗传、疾病、饮食习惯多方面因素相关。 甘油三酯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遗传或先天性,二是继发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有关。 食疗方法 单纯的甘油三酯增高,一般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为首选,并长期坚持;其次是消除恶化因素;最后考虑药物治疗。饮食和药物疗法的目的都是延缓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饮食疗法,最主要的是调节饮食结构,限制总热量摄入,尽量少吃动物脂肪,减少糖的摄入量,适当补充蛋白质。宜食瘦肉、鱼类、鸡、鸭肉(去皮)、牛奶、豆类及豆制品,还有芹菜、大蒜、洋葱、香菇、蘑菇、木耳、苹果、桔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甘油三酯高的药物都为处方药,需要到医院开处方,遵医嘱服用。 用于甘油三酯高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药 顾名思义,此类药降甘油三酯的基本原理就是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水解。很多人问甘油三酯高用什么药时,医生都会推荐这类药物,典型代表为贝特类降脂药,如非诺贝、苯扎贝特、吉非贝齐(诺衡)等;以上皆为口服药物。 阻止脂质在体内合成 这类药物和前一类药物不同,降血脂的基本原理变成了阻止脂质在体内合成。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是烟酸类药物。常用的烟酸类药物有烟酸、烟酸肌醇、阿昔莫司等,也是都为口服药。 医院还经常应用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是以降胆固醇为主、同时也降甘油三酯的药物。

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GPO-PAP法)产品技术要求lideman

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GPO-PAP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试剂(R):5×80mL; 2×80mL; 7×60mL; 5×40mL; 3×400mL; 2×100mL;1×20mL;4×80mL;4×100mL;624测试/盒:208.8mL;7×61mL; 1100测试/盒:【4×80mL】; 1100测试/盒:【5×40mL】; 校准品(选配):1×3mL。 1.2主要组成成分 1.2.1试剂组成 表1 试剂组成

1.2.2校准品组成:单水平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缓冲液中添加甘油,定值范围:(1.5~3)mmol/L。稳定剂<0.1%。 注:校准品浓度具有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标签。 2.1 外观 液体单试剂:浅粉红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37℃、(505nm±10%范围内的)波长、1cm光径条件下,用去离子水或(生理盐水)作为样品加入试剂测试时,试剂空白吸光度小于0.1 ABS。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2.28mmol/L时,吸光度变化范围为(0.05-0.30)。 2.5 线性 在[0.05,11.4]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8。在(5,11.4]mmol/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测定结果[0.05,5]mmol/L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50 mmol/L。 2.6 重复性 变异系数CV应小于5%。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小于6%。 2.8 准确度 用国际参考物质(SRM909)作为样本进行检测,测量结果与参考物质靶值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9 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含校准品),在2℃~8℃下有效期为18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检测其外观、试剂空白、分析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应分别符合2.1、2.3、2.4、2.5、2.6、2.8的要求。 2.10 校准品的溯源性 校准品溯源至国际参考物质(SRM909)。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 ?5.5 X 10 的12 次方/L(400 万-550 万个/mm3) 女:3.5 ?5.0 X 10 的12 次方/L(350 万-500 万个/mm3> 新生儿:6.0~7.0 X 10 的12 次方/L(600 万-700 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男:120 ?160g/L(12-16g/dL)。女:110 150g/L(11- 15g/dL)。儿童:120 ?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X 10 的9 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X 10 的9 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丄疾』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舌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 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 是白色的肥肉部位。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 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 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被分解 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从甘油 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 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 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 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 2、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也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 因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各种原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甘油三酯高,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

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则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从而会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 高甘油三酯的治疗 通常,对于仅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另外还要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 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阶段,在饮食方面,应该减少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饮酒。每日摄入的脂肪应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控制在7%以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而言,少量饮酒也可以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明显升高,所以要限制饮酒。 肥胖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利用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上升,导致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减轻体重可以使肥胖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以使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因此,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也应进行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合并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时,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用烟酸或烟酸的衍生物,如乐脂平。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极度升高的患者,可以使用纤维酸衍生物或烟酸来治疗。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二氧化碳总量 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一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0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正常参考值】 24 ~ 32 mmol/L

甘油三酯代谢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常见病因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饮酒、肾病综合征及服用某些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三苯氧胺、抗精神病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等。少见的原因包括肢端肥大症、糖原累积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先天性或获得性脂肪代谢障碍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许多代谢性疾病、某些疾病状态、激素和药物等都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这种情况一般称为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一)、糖尿病: 依据最简单分型方法可将其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不同类型糖尿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机理不同。在未控制的IDDM及酮症患者中, 由于重度胰岛素缺乏常伴有显著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是由于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抑制, 使CM在血浆中聚积的结果。通常NIDDM患者胰岛素水平高于IDDM 患者, NIDDM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常引起内源性胰岛素过度分泌以补偿原有的胰岛素抵抗, 这种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因其对脂蛋白脂酶的激活作用明显减弱而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二)、肾脏疾病: 虽然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最常伴发的血脂异常是高胆固醇血症, 但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不少见。肾脏疾病时的血脂异常发生机理主要是因VLDL和LDL合成增加, 但也有人认为可能与这些脂蛋白分解代谢减慢有关。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此症常合并有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升高。这主要是因为肝脏甘油三酯酶减少而使VLDL清除延缓所致, 并可能同时合并有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ien, IDL)产生过多。 (四)、肥胖: 在肥胖患者中, 由于肝脏过量的合成载脂蛋白B因而使VLDL的产生明显增多。此外, 肥胖常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共存。腹部肥胖者比臀部肥胖者甘油三酯升高更为明显。 (五)、脂肪营养不良(脂肪代谢障碍): 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 其特点是身体某一特殊区域的脂肪减少并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它可能是由于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减少或肝脏合成VLDL增加所致。 (六)、高尿酸血症: 大约有80%的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反之,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亦有80%有高尿酸血症。这种关系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如过量摄入单糖、大量饮洒和使用噻嗪类药物。 (七)、糖元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I型): 这种疾病是以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为特征, 患者对低血糖很敏感。当低血糖症发生时, 为补充能量的需要而动员脂肪组织, 则自由脂肪酸的浓度和VLDL中的甘油三酯成分增加。 (八)、异型蛋白血症(paraproteinemias): 这种情况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多发性骨髓的患者, 由于异型蛋白抑制血浆中CM 和VLDL的清除, 因而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常规各项检查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0.0~0.1 ×109/L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分子量 设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的酸为X分子量为 a 所以甘油三酯的分子量就为92+3a-3×1892是甘油的分子量,-3×18是脱去三个水的分子量

什么是甘油三酯 [1]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化学组成 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

白形式运输。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的3%)和游离甘油(FG)。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被TG含量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RL),也称残粒样脂蛋白(RLP)。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提示,TRL在AS病因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用于AS病变早期。 分解代谢 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在这一系列的水解过程中,催化由甘油三酯水解生成甘油二酯的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受许多激素的调节称为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受体作用,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上升,进而激活cAMP依赖蛋白激酶,将HSL磷酸化而活化之,促进甘油三酯水解,这些可以促进脂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lipolytic hormones)。胰岛素和前列腺素等与上述激素作用相反,可抑制脂动员,称为抗脂解激素(antilipolytic hormones)。 脂动员生成的脂肪酸可释放入血,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脂酸白蛋白运输至其它组织被利用。但是,脑及神经组织和红细胞等不能利用脂肪酸,甘油被运输到肝脏,被甘油激酶催化生成3-磷酸甘油,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或用于糖异生。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