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物品清点本

抢救物品清点本
抢救物品清点本

抢救物品清点登记本

科别

年度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

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

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

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

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5、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

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

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

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

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

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

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

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

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抢救室物品清点登记

日期2015

品名基数 A P N A P N A P N A P N A P N A P N A P N 氧气装置 1

吸痰装置 1

开口用物 1

气管插管用物 1

气管切开用物 1

麻醉咽喉镜 1

简易呼吸囊 1

电筒 1

血压计 1

听诊器 1

输液用物 1

输血管 2

输液管 2

头皮针 2

留置针 2

3M胶布 2

输液贴 2

棉签 2

50 ML注射器 2

30 ML注射器 2

10 ML注射器 2

2 ML注射器 2

无菌手套 2

氧气袋 1

扳手 1

电插座 1

心肺复苏硬板 1

签名

备注:1.氧气装置:氧气表一套、吸氧管2条、面罩1个、吸氧卡1张。

2.吸痰装置:负压表一套、吸痰管2条、镊子2把、玻璃接头2个、换药碗2个。

3.开口用物:开口器1个、舌钳1个、压舌板1个、口咽通气管2个。

4.气管插管用物:气管导管2条(成人、小儿各1条)、导子2条、牙垫2个、10 ML注射器1个、布胶布1块。

5.输液用物:茂康碘1瓶、75%酒精1瓶、止血带1条、砂轮1个。

6.气管切开用物:气管切开包1个、气管套管1个。

抢救车药品、物品摆放平面图

备注: 1、虚线內物品根据科室需要准备;

2、心肺复苏硬板放在抢救车后面。

车 盖 血压计 1 听诊器 1 电 筒 1

盒、瓶装药品摆放区

输血管 2 50ml 注射器 2 输液管 2 20ml 注射器 2 头皮针 2 10ml 注射器 2 留置针 2 5ml 注射器 2 3M 胶布 2 棉 签 2 输液贴 2 无菌手套 2

开口器 1 舌 钳 1 压舌板 1 口咽通气管 大小各1 电插板 1 扳 手1

呼吸囊 1 止血带 1 砂 轮 1 酒精、茂康碘 气管切开包 1 气管套管 1 气管插管用物 麻醉咽喉镜 1

气管导管 大小各1 导 子 大小各1 牙 垫 2 10ml 注射器 1

布胶布 1 吸痰用物 吸痰管 2

吸痰包 1

吸氧用物 吸氧管 2 吸氧卡 1 氧气袋 1 负压表1 吸氧表 1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 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10.放置于取出药品原则:左放右取(以药盒正面标识名称确定左右方向)。 11.护士长经常检查抢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清点核查1次并签全名。 12.每次配置一本《抢救车使用说明书》。

抢救车管理规范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保证随时应用。 二、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本,放于抢救车旁,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数量。 三、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四、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3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 五、抢救必备物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七、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八、抢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抢救药品登记本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应急灯、除颤仪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并进行测试检查性能完好状态。 2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抢救车管理,确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规范如下: 1、抢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等。 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原则上同种药品同批号。 4、抢救车实行“三统一”:抢救车平面图统一、抢救药品应知应会统一、急救药品一览表和登记检查本统一。 5、抢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6、抢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抢救车管理制度》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 8、抢救车实行封车管理须做到: (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两人签名。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抢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使用后补充完整再封车。 (4) 急救车实行专人负责,责任人须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状态、封条状态、签名)。护士长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5)班班交接, 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双人核查签名。

《抢救车使用制度》

《抢救车使用制度》 1.根据科室需求,各抢救药物及物品保持一定数量,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各药物分别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专人负责保管。 3.使用规范的药物标签,所放位置标识清楚。 4.设立抢救车药物、物品清点本。每班交接班时必须清点、登记、签名。每班必须测试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并在专用登记本上记录功能状态。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5.抢救车上必备的药品及物品按医院统一编号排序,定位、定量存放,保证取用方便。每位护士熟悉编号、药品剂量、作用、使用方法。药品用后随时补充。 6.抢救病人时所用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7.负责人每周要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有否存放过多、缺少、过期、变质等现象。 8.如发现抢救药品或物品遗失,及时上报保卫科、护理部,科室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9.病房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由护士长负责每周检查、清点后贴上封条,每班需检查封条是否完整,否则需及时查明原因。如果抢救病人时取用后需值班护士及时补充、清点后重新贴上封条。 第二篇:抢救车管理制度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物品一律不外借。 2、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由各楼层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负责管理。

3、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后值班护士签名。 4、抢救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时检查,抢救药品在失效前1个月到药房更换。 5、抢救结束后,由当班护士对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进行及时清点,由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补充、核对后签名。 6、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新三连:盐酸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利多卡因50mg呼吸二连:尼可刹米0.375g山梗菜碱3mg 第三篇:抢救车管理制度抢救车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设专人负责抢救车管理,保持清洁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即第一治疗室或重病人集中收治房间内进门处,不得随意挪动更换。 2、设置抢救车物资卡,表明药品、物品放置位置及名称、剂量及数量,并按卡放置。 3、护理人员应熟悉抢救车备用药品、物品、仪器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用法用量。 4、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做到“四定”(定种类、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三无(无过期、无失效、无变质)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5、抢救车上的药品、物品只限抢救时使用,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 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

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xx-6-6)。 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10.放置于取出药品原则。左放右取(以药盒正面标识名称确定左右方向)。 11.护士长经常检查抢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清点核查1次并签全名。 12.每次配置一本《抢救车使用说明书》。 第二篇:抢救车管理制度1、抢救车物品一律不外借。 2、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由各楼层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负责管理。 3、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后值班护士签名。 4、抢救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时检查,抢救药品在失效前1个月到药房更换。 5、抢救结束后,由当班护士对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进行及时清点,由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补充、核对后签名。 6、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抢救车里的急救药品速记

抢救车里的急救药品速记 大多反应抢救药物难记,特编写速记口诀: 一肾二异三阿托 四洛五可六利多 七多八阿九西地 十尿一去地氨钙 简摘药物作用、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一、肾上腺素(1mg/ml/支) 1、药理作用: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2、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面色苍白,心慌,头痛,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量过大注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 4、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 二、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 1、药理作用:为拟肾上腺素药,对β1与β2受体都有很强的作用,对α受体无作用,加快心率。 2、适应症: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抗休克与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

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禁与碱性药物合用。甲亢,洋地黄中毒,心肌炎患者禁用。舌下含服应咬碎。 三、阿托品(0.5mg/ml/支) 1、药理作用:抗胆碱药,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消除心脏传导阻滞,可解除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2、适应症: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胃肠道,胆绞痛,散瞳,有机磷农药中毒。 3、注意事项:心动过速,青光眼者禁用。 四、洛贝林(3mg/ml/支) 1、药理作用:本品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适应症:用于新生儿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 3、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特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呼吸麻痹,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心悸。 五、可拉明(0.375/2ml/支)又名尼可刹米 1、药理作用:本品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质血管运动中枢和脊髓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2、适应症:中枢性呼吸麻醉药和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新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