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提高领导水平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决策水平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不断提高党的决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对于如何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理论界一直非常关注,并围绕坚持决策原则、优化决策机构、完善决策程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

一、坚持决策原则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目的是规范决策行为,避免因个人专断、暗箱操作等导致决策失误,以确保决策能广泛吸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客观规律。专家学者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坚持一定的决策原则,这是民主决策机制的基础。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关键是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在一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是决策主体依据自身需求,对复杂的社会利益进行调整的过程。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决定了我们党在决策时能够也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指向。在进行党内决策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力求使决策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在决策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方面要体现“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让多数人参加,在决策结果上反映多数人意愿;另一方面要体现“集体决策”原则,党的各级委员会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防止个人专断。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原则。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党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内决策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因此,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必须坚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原则,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民主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二、优化决策机构

决策机构是民主决策机制的载体,决策原则需要依托这个载体才能体现,决策程序需要依托这个载体才能运作。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就我们党的党内民主决策而言,党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是党内的基本决策机构。优化决策机构,关键是要平衡好内部成本和外部风险两个要素。内部成本即决策成本,主要指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所付出的物质、时间、精力等成本;外部风险主要指决策结果指向的受众所遭遇的风险。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一方面,参与决策者的规模与决策成本成正比,即参与决策的人越多,内部成本就越大;另一方面,参与决策

者的规模与外部风险成反比,即参与决策的人越少,对决策主体以外的人的利益与需求的代表性就越小,外部风险就越大。比如,党代表大会决策虽然可以更好地体现民主,但内部成本较高;常委会决策可以降低决策的内部成本,但外部风险较大。因此,优化党内决策机构,关键是正确处理并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各自在决策中的作用,有效平衡决策的内部成本与外部风险。这是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关键。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优化决策机构,当前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

提高党代表大会的权威。我们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可见,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在党内生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党内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优化决策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在党内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其决策权处于虚置状态。相对于全委会和常委会来说,党代表大会决策的内部成本较高。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增强代表的广泛性;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和办法;继续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党代表大会的权威。

发挥全委会的决策作用。从参与决策者的规模来看,全委会介于党代表大会与常委会之间,是一个能够有效平衡决策内部成本和外部风险的决策机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以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第2页

策作用”。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一方面,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全委会召开的次数;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全委会决策的范围,一些重大问题可以逐步由人数较多、人员结构较为全面的全委会来决策,在保证决策效率的同时充分体现党的集体决策制度的优势,体现党内决策的民主性。同时,应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以保证常委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完善决策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决策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与决策的民主性、决策结果的风险性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决策机构的成员应由选举产生。这是因为,在决策过程中,决策主体的个人利益和偏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决策的公正性,而选举可以强化决策主体与选举者之间的权力授受关系和利益相关度,能够对决策主体的决策动机和行为形成制衡,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所以,选举不仅是决策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决策的外部风险。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因此,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比如,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增强代表广泛性;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等等。

三、完善决策程序

决策程序是指决策需要经过的一系列环节和步骤,这些环节和步骤是民主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关节点。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决策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决策风险,保障民主决策机制有效、有序运转。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完善决策程序,使决策的整个过程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当前应该着力抓好以下

几方面工作。

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全面准确的信息。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是确保民主决策的前提。为此,应完善调研制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调研结果的可信度;拓宽信息收集的方式和途径,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网络和反映平台。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还应对决策进行咨询论证,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步骤。一是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充分发挥具有专业背景的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作用。这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二是建立多种方案比较制度。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决策,应当提出多个决策方案,对不同决策方案的利弊进行客观公正的论证。三是建立决策方案社会公示制度。对于能够公开的决策方案,应规定社会公示的具体程序和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健全决策讨论决定机制。在决策咨询论证之后,还应对决策进行讨论决定,以防止少数人独断专行。建立健全决策讨论决定机制,主要应明确讨论范围、议事规则、表决方式等。比如,在讨论决定前,应把有关材料提前送到相关人员手中,确保参与决策者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充分讨论;在讨论决定中,参与决策者应进行投票表决,必要时可以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主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时,应暂缓决定,通过进一步沟通协商、修改完善决策方案来达成一致。

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在民主决策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民主决策前、决策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还需要对决策后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问题的决策及时纠错改正。为此,可以建立对执行的跟踪和反馈制度,实行执行过程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决策成效的根本标准。

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可以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坚持原则、尽职尽责。应从制度上明确决策失误、执行失误的界限,细化责任认定;明确决策失误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标准;明确如何启动和由谁来实施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中国网 | 时间: 2006-08-02 09:44:16 | 文章来源:法治政府网 作者:杨海坤李兵 内容摘要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的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针对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改革探索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化对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的理论认识,并以正确的理论认识指导行政决策实践,最终建立健全保证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 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律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的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目前已经建立和正在探索过程中的行政决策机制适时总结经验,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理性思考,从理论高度深化认识,从而指导行政决策实践,使之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首先必须深化理论认识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作出重要、重大决定的行为。[1]在我国,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法律,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做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具体来说,行政决策将形成政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划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对象、特定事件、特定问题所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行政决策通常具有针对性、目标性、裁量性、优化性、可实施性等特点,[2]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3]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化。[4]这些高屋建瓴的意见是指导我们建立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落实十六大报告的重要文件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之一,并进而提出“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的具体任务,足以说明行政决策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历史经验教训反复昭示,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是源头上的失误,一般而言,它比执行失误具有更大的危害性。[5]行政机关由于其权力行使的

机关党支部民主议事决策制度

机关党支部民主议事决策制度 一、机关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参加。会议由书记召集主持,书记不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 二、会议的议题由书记确定,或由书记委托副书记确定,会议召开的时间、议题,一般应在会议召开两天前通知到各委员,会议有关材料一般应同时送达,凡未列入会议议题的不研究讨论,不搞临时性动议。 三、议事范围: ①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保证上级党委指示的贯彻实施。 ②对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作出决策。 ③研究分析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情况和机关党的 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指导群团组织工作。 ④讨论决定干部奖惩。 ⑤需要会议决定的其它事宜。 四、支部委员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讨论干部问题时,应在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委员因故

不能参加会议,应在会前请假,其意见可用书面形式表达,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根据议题内容指定。 五、会议进行表决时,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委员的书面意见不能计入票数。会议决定每个事项的,应逐项表决,推荐升干部和决定干部的奖惩事项,应逐个表决,表决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方式。 六、会议应有专人记录,并将记录存档作为依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以党支部名义上报或者下发的文件,由书记或书记委托副书记签发。 七、支部委员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方案,有的问题应提出两个以上可供比较的方案。二是方案提出后应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召开支部委员会要充分讨论,进行表决。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 一、决策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开发区的议事规则和程序,保证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保证决策事项实施有效监督。 (二)科学决策原则 重大事项决策前应当调查研究,必要时可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民主决策原则 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必要时可进行听证和公示,班子成员对议题要明确表态,表决意见和理由等情况要做会议记录。 (四)依法决策原则 重大事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有关条例条规进行决策。 二、决策范围 1、根据上级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意见和工作部署。

2、讨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3、研究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重要目标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相关的推进措施和重要事项。 4、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计划,研究确定拆迁、安置方案,以及研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间题 5、讨论决定有关重要的先进评选、表彰、奖励事项。 6、讨论决定报请上级审批的重要事项 7、讨论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 8、办理上级部门交办的重要事项 9、其他需要提交研究的重要事项 三、决策程序 凡属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当经过如下程序:议题的提出深入调査研究一一充分听取意见一一基本形成共识一一待庄乡三套班会议决定 (一)议题确定 重大事项决策议题由班子成员提出,党委书记确定。 (二)议题讨论 与会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表意见。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意见。遇有特殊紧急情况,来不及召开会议讨论的,经党委书记同意后,可酌情当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法律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中国网| 时间:2006-08-02 09:44:16 | 文章来源:法治政府网 作者:海坤兵 容摘要 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的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针对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改革探索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化对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机制的理论认识,并以正确的理论认识指导行政决策实践,最终建立健全保证科学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 行政决策科学法律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的建 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目前已经建立和正在探索过程中的行政决策机制适时总结经验,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理性思考,从理论高度深化认识,从而指导行政决策实践,使之充分体现科学化、化和法治化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机制首先必须深化理论认识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作出重要、 重大决定的行为。[1]在我国,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法律,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做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具体来说,行政决策将形成政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划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对象、特定事件、特定问题所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行政决策通常具有针对性、目标性、裁量性、优化性、可实施性等特点,[2]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3]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化。[4]这些高屋建瓴的意见是指导我们建立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落实十六大报告的重要文件将“科学化、化、规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之一,并进而提出“建立健全科学行政决策机制”的具体任务,足以说明行政决策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历史经验教训反复昭示,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是源头上的失误,一般而言,它比执行失误具有更大的危害性。[5]行政机关由于其权力行使的广泛性,使得行政决策成

议事决策制度

议事决策制度 1、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议题由党组织书记、成员提出。无议题不开,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2、会议议题由党组织书记审定后提前两天通知党组织成员,围绕研究的事项做必要准备。会议的有关材料应同时送出席会议人员。特殊原因或不宜提前送达的,可在会场分发。 3、党组织书记根据议题适时主持召开会议,非紧急情况不搞临时会议。党组织书记较长时间离开机关,会议由受委托的党组织成员主持,会后向书记汇报,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 4、会议议题按急缓和重要程度排列,研究的问题需要有关科室参加时,该科室负责人届时列席会议。 5、党组织班子讨论重大问题,事先要充分酝酿。讨论决定干部问题,会前书记要与所涉及干部的主管党组织成员沟通。 6、党组织班子会议应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班子成员参加方能举行,讨论干部问题时必须全体班子成员到会。班子成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要提前向党组织书记请假,并可用书面形式表达意见。 7、党组织班子会议研究决定事项时,赞成者超过应到会成员的半数为通过。 8、党组织班子会议讨论多个事项,应逐项进行。 9、对应由党组织班子会议决定的事项,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召开党组织班子成员会议时,书记可与有关党组织成员临时处

置,事后应及时向党组织班子全体成员报告。 10、提交党组织班子会议研究的议题,有关科室会前要做好准备,并经主要领导审核把关后方可提交,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为提高全区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路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全区中心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广泛集中集体智慧,实现重大事项决策向科学民主转变,把群众意见、专家咨询、领导决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㈡决策原则 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一切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在推进改革和发展实践中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形成科学决策新机制。求真务实,把实践作为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二是群众路线原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对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学习心得 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实现科学进展是一场观念、利益、制度、能力的深刻革命。实现科学进展,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科学进展的重任,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先完成自身能力素养的革命,特别是要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增强学习力,实质上算是提升领导科学进展的能力。学习科学进展观,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办法,以历史眼光、世界视野,全面准确地去“解读”科学进展观,深入领略它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学习中考虑和解决好“什么原因要进展”、“什么是进展”、“怎么样进展”、“怎么评价进展”等基本咨询题,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识,从而把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执政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学习科学进展观,也使我们迫切地感到,必须习惯新形势的要求别断补充新的科技、经济、文化知识,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进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环保,以及进展金融、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等各种新的经济形态,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注意引领或妨碍一具地区、一具单位别断提高学习力,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团队,形成推动科学进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辩证统筹的思维力 恩格斯曾赞扬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漂亮的花朵”。树立和降实科学进展观,首先要确立与之相习惯的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挑选。 增强思维力,很重要的一点,算是进一步提高辩证、统筹思维的能力。科学进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鲜亮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必须辩证地理解和考虑,才干掌握其要旨,更好地指导实践。 增强思维力,还应以开阔的视野观看形势,进行战略思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进展,差不多把一隅一地的进展同全国乃至世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善于在进展变化中,把握好“天下大势”,随势而动,趋利避害,才干把握自身进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科学民主的决策力 增强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树立科学精神,最重要的算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增强决策力,必须树立民主的作风。在重大决策中更好地尊重民意、发扬民主,是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决策本身的“正当性”所在。应更加科学地设计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把各种决策问机制和公众的民主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并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广泛而便捷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 四、敢为人先的制造力 科学进展观揭示了进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世界观和办法论。要把这一科学创新的理论成果变为现实实践,需要有很强的制造力。 要有捕捉进展机遇的眼光。机遇随时可能都会有,关键是可以敏锐地发觉它。在推动科学进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要善于从形势的进展变化中、从经济社会自身进展规律中捕捉机遇,善于从各种政策、信息中捕捉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觉和哺育有利因素。善于发觉机遇是制造力的最高境地。 要有敢闯敢试的胆量。降实科学进展观,没有现成可循的实践形式,今后也别可能惟独一种或几种模式,而只能是从别同地点、别同领域的实际动身,以创新的胆量和蔼魄,大胆地试验,科学地论证,形成适合自己的进展思路、模式和路径,如此才有在科学进展的道路

2012年1月领导科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实施领导的领导方式是( A ) A.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B.科学领导 C.集体领导 D.专家式领导 2.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C ) A.领导者如何有效领导 B.领导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D.领导者如何履行职能 3.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是( B ) A.领导者与领导者的关系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C.领导者与环境的关系 D.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能晓之以理,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指挥方式是( D ) A.命令 B.示范 C.压制 D.说服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 ) A.民主集中制 B.中央集权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6.单方案选择在决策学中被称为( B ) A.布里丹选择 B.霍布森选择 C.阿利森选择 D.伊斯顿选择 7.现代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模式是( D) A.理性决策模式 B.渐进决策模式 C.综合决策模式 浙00320# 领导科学试题第 1 页共8 页

D.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8.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称为( B ) A.风险决策 B.追踪决策 C.经验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9.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系统是( B ) A.决策信息系统 B.决策中枢系统 C.决策智囊系统 D.决策监督系统 10.危机决策也称为( C ) A.风险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常规决策 D.有限理性决策 11.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被称为( D ) A.实践型人才 B.创造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 D.理论型人才 12.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这属于人才使用原则中的( A ) A.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B.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C.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D.合理流动,适才所用的原则 13.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德、考能、考勤、考绩和考廉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 C) A.考德和考能 B.考能和考勤 C.考绩和考廉 D.考能和考绩 14.居于领导者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首位的是( A) A.理论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浙00320# 领导科学试题第 2 页共8 页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为加强民主管理,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体现决策的制度化、责任化,以达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适用范围 公司下列重大决策事项适用本意见: (一)公司经济和发展计划、经济调节和公司治理的政策措施; (二)公司预算; (三)涉及公司投资的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布局和专项计划; (四)国有资产处置的重大事项; (五)关系公司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 (六)关系公司员工切实利益的重大事项; (七)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八)公司职权范围内的其他重大决策事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决策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基本原则 总的要求是: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一)坚持科学决策。以科学的决策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式,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使决策符合集团公司和国家有关规定。

(二)坚持民主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公众参与、集体决策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形成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拓宽集体参与决策的渠道,体现和反映集体的要求。 (三)坚持依法决策。实现决策权依法有据,决策行为和程序依法进行,对违法决策依法追究责任。 (四)坚持效率原则。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确定合法程序,完善内部决策规则,提高行政决策效率,防止久一步决。 三、确定决策事项 (一)公司经理可以提出拟决策事项; (二)提出的拟决策事项是否进入决策程序,由经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确定。 四、拟制备选方案 (一)决策事项提出人或者批准人,应当明确指定承办决策事项的部门或者人员组成专门班子(以下统称承办单位)进行科学论证,收集信息,拟制方案。 (二)决策事项确定后,承办单位应当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就决策的事项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获取和掌握系统的决策信息。 (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承办单位应当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者研究、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论证。必要时可就决策事项成立咨询专家组。

学校民主议事制度

学校民主议事制度 【学校民主议事制度范本一】 为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水平,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1、学校重大事项的范围: 1)学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法规,以及上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决议、指示的意见、措施和办法。 2)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原则和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3)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 4)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素质教育重大事项以及教研科研重大事项。 民主评议充分肯定了我校党员群体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及本校开展的创优争先活动中作出的奉献,对陶宜寿校长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和课程开发管理中的教育创造、马青书记民主团结的工作作风,卢光明、赵贵帮两位老师高质高效的数学教学,祁燕老师教书育人、踏实工作的敬业态度给以高度评价,同时全体党员也衷恳地接受广大群众提出的希望,进一步关心群众,关注民生,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如对一部分教师上、下班路途遥远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对多年来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一定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等。民意投票测评和党员互评投票测评结果8位党员均获优秀。 5)学校机构设置,调整。 6)学校重大人事问题的决定。含中层领导干部的推荐和聘用,学校教职工的调配。 7)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8)学校年度财务预、决算。含重大财务收支项目及重大经济活动。 9)学校重大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预算、工程验收,重要设备、器材的购置和变动。 10)教职工的奖惩。含各种奖励方案的制定以及各种先进的选举。 11)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12)其他应由领导集体议事决定的事项。

领导科学决策理论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

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局实行党组班子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一、决策的形式和规则 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是党组会议。根据会议内容或需要,党组会议可邀请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列席。 二、决策的范围和内容 1、讨论和研究中央、省、市、县和上级人事部门的指示、决议和决定贯彻落实事项。 2、讨论和决定本局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事项。 3、讨论和决定局各科室、中心负责人的配备、任免、考察、培养等事项。 4、讨论和决定本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经费开支等事项。

5、讨论和决定局各科室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6、党组认为有必要提交讨论和研究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确定决策议题的原则和程序 1、党组会议讨论的决策,必须符合上述规定的范围和内容。 2、凡须提交党组会议的讨论事项,事先向党组书记或分管领导汇报,由书记审定同意后列入议题,再提交党组会议讨论。对需决策事项事先要作充分准备,并拟定提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供讨论参考。 3、未经党组书记审定同意和未作充分准备的议题,不列入党组会讨论和研究。 四、决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召集和主持,也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和主持。讨论问题时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实行民主集中制。 2、议题内容由会议主持人提出或指定专人汇报。决策议题应逐项汇报、讨论,一事一议,事事有结论。

3、在充分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会议主持人应综合讨论情况,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并作出相应的决定。对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慎重考虑;对问题的看法或意见差距较大时,应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或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或将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汇报,请求裁决,但必须议而有决,决而必行。 4、对重大决策应认真作好记录,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严禁对外泄露会议讨论经过。 五、决策的实施检查 1、党组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由党组书记或会议主持人指定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进行贯彻落实,并做好检查、督办工作。 2、重大决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应及时沟通情况,并积极主动妥善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党组书记或分管领导汇报,提请党组会议专题讨论。 3、凡按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应受上级领导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为健全完善单位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转变党政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根据校党委《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制度建设的通知》,特制定本细则。 一、科学民主决策的范围 (一) 重大事项的决策 采取党团联席会议、团务会议或专题会议等形式决定。重大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决定的方案和意见; (2)单位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 (3)重大改革方案与改革措施; (4)党建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计划; (5)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规划与方案; (6)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 (7)人员的奖惩和奖酬金发放规定; (8)单位管理制度的建立与修订; (9)人事安排; (10)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事项; (11)涉及单位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二) 一般事项的决策 由决策承办部门或所属单位负责人提出意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二、基本原则

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 坚持科学决策 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规律。 (二) 坚持民主决策 切实做到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主管部门决策相结合,体现和反映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三) 坚持高效决策 凡列入需要决策的事项,必须明确责任和时限。防止扯皮和拖拉。 (四) 坚持公开决策 除规定应当保密的内容外,决策的内容应进行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三、决策程序 需由党团联席会议、团务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研究决策的重大工作事项, 按决策事项提出、决策准备、决策确定及决策实施四个步骤进行。 (一) 决策事项的提出 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由各科室提出,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 (二) 决策事项的准备 由分管领导提出的决策事项,准备工作由与决策事项相关的科、教研室承办,各科室应根据工作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决策事项的意见。决策事项涉及其它部门的,应充分协商;协商未果的,由分管领导进行协商。如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 必须如实、明确、具体地列举有关不同意见。凡未经认真研究或充分协商的问题不得上

民主议事制度.

民主议事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提高有章理事水平,现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订村级民主议事制度。 一、议事原则 村重大问题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在民主决策过程中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 二、议事程序 第一步,由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议事内容; 第二步,召开村班子负责人办公会议和村“两委”班子会议讨论; 第三步,召开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党员意见; 第四步,根据议事内容和职责权限,提交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或决议。 三、村级民主议事范围、内容 下列事项必须经村“两委”班子会议、村党员大会审议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或讨论决定: (1)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村庄建设规划; (2)村级财务预算安排和决算情况; (3)村集体经济大额资金的使用和投资方案;

(4)村级5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立项、资金安排及承包方案; (5)村集体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的租赁、承包、出卖等处置方案; (6)土地征用方案和征用、征收土地各项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方案; (7)宅基地的安排、使用方案; (8)村级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土地征用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等福利事业方案; (9)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的制订、修改; (10)村民代表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或讨论决定的村务执行情况、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四、会议召集 (1)村级“两委”班子会议或全体党员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召集。 (2)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 (3)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或1/3以上的村民代表、1/10以上村民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4)村民代表会议的主要议题和需要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村民委员会应事先告知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有对议事

领导干部应增强八种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9376158.html, 领导干部应增强八种能力 作者:耿彦华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06期 摘要:学习是共产党的宝贵经验,通常到事业发展的转折阶段或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 都强调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全党水平,激发全党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党的事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建党兴党的重要方略。 关键词:维持;增强;素质 一、持续学习能力的增强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提高学习能力,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责任。在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踏踏实实学习,并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完成我们党的执政使命。 二、增强战略思维的能力 战略思维作为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战略思维成熟与否,战略思维能力强弱与否,不仅时刻影响着领导干部观察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判断情况的准确度,而且直接制约着领导干部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和领导绩效。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谋划长远眼界欠缺、统筹协调观念欠缺、定性定量分析水平欠缺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战略思维能力欠缺。战略思维作为一门科学,只有牢牢把握其对象的全局性、空间的前瞻性、过程的规律性、方法的系统性,才能在工作实践、思维训练和沉思省悟中不断提高。 三、增强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古人认为:决策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依赖于正确的决策。邓小平同志强调: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领导干部在决策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审时夺势,着眼全局考虑长远。古人讲不谋合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第二,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广泛掌握决策信息,决策行为依法进行,实现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凭经验决策,“拍脑袋”决策,很容易贻误时机,甚至造成重大的决策失误。第三,善于决策、果断决策、及时决策。善于决策体现科学,果断决策体现魄力,及时决策体现效率。在决策中要权衡利弊,做到科学决策。 四、增强沟通协调能力

科学决策制度

科学决策制度 为保证政协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尽可能地减小决策失误,特制定本制度。 一、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分析原则。在决策时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决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内容,避免做出顾此失彼的决策。 2、信息准全原则。掌握准确全面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比较、选择,作出科学决策。在决策时,要重视收集信息,注重调查研究,准确全面地掌握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 3、科学预测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通过已有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对事物的未来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测。 4、切实可行原则。决策要符合经济合祘、技术合理、方案合法等要求。 5、对比选优原则。决策时要拟出两个以上不同的方案并进行分析对比,选出最佳的方案。 6、集中决策原则。充分采用行政领导集体的决策方法和发挥咨询参谋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 7、民主决策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发扬民主作风,以保证决策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二、决策应遵循的程序 1、明确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和确定问题。

2、确定目标。要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的环境条件,确定必须达到或希望达到的结果。 3、拟定方案。要根据目标性、可行性和独立性的原则,拟定两个以上的方案供选择。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是行政决策的关键步骤,要认真组织抓好确定选择方案的标准和组织专家评选方案两项工作,使选择方案工作扎实可靠。 5、实施方案。要通过动员组织力量,加强监督检查等步骤抓好实施方案工作。 三、决策的具体方法 1、先拟出需要决策的问题和方案。 2、根据需要将拟定的决策问题和方案提交讨论,广泛听取意见。 3、根据广泛听取和收集的意见修订方案。 4、根据决策内容将正式修订方案提交讨论,以多数赞成通过,并作出正式决定。.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加快健全以下制度:(一)依法决策制度。决策的合法性,是决策的第一要件。违法决策、越权决策,决策的合法性就无从谈起。对于重大决策,必须实施决策者资格审查制度和依法备案制度。对已经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进行复查,与现行法律法规有抵触的,要及时修正或撤销。现在,在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决策中流行的“一支笔”审批等现象,有一些明显不合法,必须加以改变。 (二)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领导决策活动的前提、依据和基础性环节,贯穿于决策活动的始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不应有决策权。要把不深入调研不决策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在进行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制度。 (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调查研究制度的经常化、制度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是对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受理机构、处理方式等作出规范。这项制度有助于党政机关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群的思想动态、活动趋势。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是要把各级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完善提案议案制度。二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联系不同社会阶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发挥信访作为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作用。四是发挥大众传媒表达群众意愿、交流社会信息、执行社会监督的功能。五是完善社情民意调查网络,不断整合和培养民间调查力量。 (四)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决定重大事项,保证决策层每一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集体内部充分讨论才能作出决策,有的还要经专家和研究机构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平等讨论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特别注意倾听少数人的意见。建立投票表决制度,按表决意见形成会议决议。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作出决策,要坚决杜绝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五)专家咨询制度。现代社会是分工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现代社会又是信息社会,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决策者不可能样样精通。为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一要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作用。二要加强党政机关内部研究机构建设。三要重视培育和发展民间咨询机构。此外,在进行专家咨询过程中,要保证专家组成的全面性,尤其是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应改变现在一些重大决策很少经过人文社会科学论证的状况。还要保持专家咨询的独立性。杜绝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不良现象出现。 (六)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公开的本质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护。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凡属重大事项,除重要机密外,属于党内的,应向党员公开;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应向社会公开。完善决策公开制度,一是决策事项要公开。凡是需要领导机关作出选择或者决定的事务,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二是决策依据要公开。决策的规定,包括有关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规定都要公开。三是决策结果要公开。 (七)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这既是决策公开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行政决策质量的保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社会公示的范围

浅谈领导科学决策论文

浅谈领导科学决策 【摘要】: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的动态过程,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科学决策能力,成为对现代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科学决策的意识、全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至关重要。错误决策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错误决策也无可避免的受到其自身素质、决策机制、权力运用、决策方法、利益诱惑、个人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远见卓识的伟大领袖人物。如近代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凭借集体和个人的智慧、经验、才智等做出许多科学的、卓有有效的判断和决策,他们博学多才、多谋善断、处惊不乱、稳若泰山等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光辉典范,是我们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领导科学科学决策提高途径 一、科学决策的内涵 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根本是实事求是,决策的依据

要实在,决策的方案要实际,决策的结果要实惠。科学决策具有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科学的决策过程是决策领导、专家与实际工作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决策的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决策过程。 参与科学决策的主体一般有以下五个:决策领导,决策助手,决策专家,学科专家,实际工作者和广大群众。 二、科学决策的基本特征 科学决策有自己的内涵,同样也有自己的外延。这些外延就是其基本特征: 1、科学决策是一种系统决策。科学决策从组织体系上讲由三个主要系统组成,即决策主体系统、决策智囊支持系统、决策信息辅助系统。决策主体系统包括主要决策者和其他决策人员。决策智囊支持系统包括决策研究部门、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决策咨询专家团。决策信息辅助系统包括决策信息搜集、整理、分析部门。 2、科学决策是一种团队性的群体决策。科学的决策分为确立目标、获取信息、设计方案、评价比较、方案选择和方案实施以及方案反馈等阶段。这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因此,科学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过程。 3、科学决策是一种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制度是保障决策科学的有效方法。科学决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程序化决策。为什么这么讲呢?程序化决策实际上是一个班子或一群人的协同决策。在程序的每道关口都有人或从技术上或从经济上或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把关,到最后决策,实际上是几种方案中的

关于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情况的汇报

关于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情况的汇报 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在全局性大事、要事的研究和谋划上,放在重大决策、重点部署的推进落实上,放在重要问题的解决上,有效保证了市委、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直以来,满洲里市委、市政府注重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使市委、政府的决策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统筹兼顾、高效务实的决策制度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为切实提高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办公厅下发了《中共满洲里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厅发〔XX年〕87号),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对市委、政府的决策事项进行了科学分工,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市委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度,明确和落实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建立和健全了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工作协调机制,要求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要严格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按规定应由常委会议事决策的事项,必须由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无权做出决定。凡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多个部门职能和权力的事项,必须经过充分协调会商,确保市政府决策的顺利执行。以上规章制度的制定从行政决策的范围、权限、程序、效能、反馈、评价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我市行政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为推进我市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XX年和XX年年,市委共召开了36次常委会议,政府共召开97次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议题包括: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换届选举,完善财政体制,干部任免,“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招商引资,大额资金使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扎煤公司退休职工工资问题,XX年我市重点工作、国庆节期间有关工作部署,XX年年建设任务安排及城市基本建设项目、造林绿化、城市新功能区规划,XX年年中国北京—满洲里国际青年节,俄罗斯中国年筹备,工业重点项目,查干湖旅游景区项目及扎赉诺尔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全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及出口加工园区环境污染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区XX年年弱势群体脱贫,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筹建,解决南区居民饮用水、成立满洲里市航空产业发展管理局等重大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始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充分保证了决策层每一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重大决策的实施和召开常委会的过程中,要求人大和政协领导同志列席会议,同时,市委定期向市人大、政协通报工作、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重大项目的实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都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研究咨询机构论证评估,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参与重大决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实行决策责任制,落实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