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练习题

气象灾害练习题
气象灾害练习题

一、基础梳理

气象灾害练习题 5.其他气象灾害:大风、冰雹、、雪灾、、龙卷风、雷暴、

1.气象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是指因

而导致的灾害。一般来说,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和

2.干旱

①概念:指长期或无降水。②危害:干旱可导致

干枯死亡,使河流、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困难,局部地区的。③分布: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区。

3.洪涝:

①洪水灾害:指由于、

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水位急涨、水量猛增,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它会危害农业生产、破坏房屋和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

②雨涝灾害:指由大雨、暴雨或等使低洼地区

、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

,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主要分布在沿河、、

地区。

4.热带气旋

①概念:指发生在热带洋面的。②危害: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形成、、

,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和。③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

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海地区和东部海岸。

、连阴雨、冻雨、雨雾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气象灾害的是( )

A.地震

B.风暴潮

C.干旱

D.泥石流

2.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 )

A.副极地低压B.反气旋C.气旋D.赤道低压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4.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

A.欧洲北海沿岸B.美国东海岸

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D.南亚印度洋沿岸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

C.20°

D.15°

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四个区域中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材料一

2000年8月,在我国东南沿海刮起了强热带风暴,称为“玛莉亚”,尽管她姗姗来迟,却从正南袭击了我国福建和广东一带,并带来了大暴雨和10级以上的强风,使当地出现了洪涝灾害,仅韶关市的损失就超过了3亿元,难怪人们称这位美国小姐为“温柔杀手”。

材料二

2000年入夏以来,因受下沉气流的影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出现了“热浪”,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超过35℃,有的地方高温持续天数达45天,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少有的炎热夏季。完成8~9题。

8.表示“玛莉亚”登陆时的气流运动形式是(B )

9.这次“热浪”来自()

A.太平洋的赤道低压B.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

C.印度洋的赤道低压D.印度洋的副热带高压

10.台风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主要分布于()

A.冬春季节B.夏秋季节C.夏季

D.冬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5天。持续高温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阅读上述材料并读下列四幅气流形成图,判断13~16题:

11.如果该图是等压线图,而且甲地气压值大于乙地,则该天气系统是A.北半球的反气旋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台风D.南半球的反气旋13.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

A.a B.b C.c D.d

14.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常易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其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

12.如果甲地气压值小于乙地,气压中心在北太平洋西岸上,该天气系统带来的影响是

A. 让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寒潮

B.

使我国西部地区受到湿润气流的影响

C.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台风,带来暴雨和狂风

D.

是我国东部地区受到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

2006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及其以南地区,高温日数普遍多于常年同期,特别是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及湖北西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8-

A.a B.b C.c D.d

15.材料中罕见的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是

( )

A.准静止锋长期控制该范围,从而造成湿热的高温天气

B.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天气晴朗和高温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大范围内普遍高温

D.受台风影响,从西太平洋带来大量湿热的空气形成高温天气

16.若此后有一股势力一般的冷空气南下,将对我国的天气造成的影响是(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降雨天气

C.给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D.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17.下列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的是( )

A.2008年“5·12汶川地震”

B.2009年8月袭击福建、台湾的“莫拉克”台风

C.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

D.1987年5月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18.干旱和洪涝灾害都易发生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北非

D.澳大利亚大陆内陆地区

下图是某大陆35度纬线的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判断19~21题。

19.图中乙处年常年干旱的原因是()

①终年受高气压控制②位于背风坡③地处大陆中心各方向距海远

④地形闭塞⑤受寒流影响⑥终年盛行由陆到海的风

A.①⑤B.①②C.②④D.③⑥

20.根据水循环原理,图中甲处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1.对图中乙处影响最小的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沙漠化D.盐碱化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

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22~24题。

22.台风中心最接近该地的时刻是()

A.14时B.16时C.19时D.22时

2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由台风引起的()

A.特大暴雨B.海啸C.风暴潮D.狂风

24.在22时,该地出现的风向是()

A.东风B.东北风C.偏南风D.偏北风

25.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 )

A.气旋B.反气旋C.锋面气旋D.冷锋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8月10日下午17时25分“桑美”台风在

镇江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成为建国以来登陆我国

大陆的强度最大的台风。给浙江、福建造成严重的

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的85%为气象灾害,

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如右图所示。

(1)试描述台风眼地区的天气状况,并分析其成

因?

(2)台风“桑美”是50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请举出两个减轻台风

危害的非工程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