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春有格习题(含答案)

青春有格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观点①正确;“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观点②正确;观点③正确;“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观点④正确;观点①②③④正确,所以选D。

2.有位哲学家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行己有耻”,就要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根据所学,做到“行己有耻”需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需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等,所以排除③,正确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要做到“行己有耻”需要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在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这些时代楷模

①传承着“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②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③没有缺点和不足,具有完美的人生

④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结束学业,投身社会实践

②服务社会,参加公益活动

③传承美德,学会艰苦奋斗

④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3. B

4. D

【解析】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认识,根据所学,追求“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向榜样学习,题文中的时代楷模传承着“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等,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正确答案选B。

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向榜样学习的认识,根据所学,向榜样学习,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等,①结束学业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观点错误,②③④观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D。

5.青春就像一首歌,只有品格才会识谱哼唱;人生就像一本书,只有规则才会写就辉煌。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

B.树立法律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C.磨砺坚强的意志,增强自控能力

D.青春可以肆意放纵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青春的正确认识。“品格”体现的是我们要有坚强的意识、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等,C观点正确;“规则”是指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而不能肆意放纵,A、B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所以选择D答案。6.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告诉我们,自省有利于

①检视自己的不足

②发扬自己的长处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保持健康的心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省的正确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自省有利于我们检视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所以①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与题不符;故选B。

7.云南小伙崔庆涛在工地上拌着砂浆,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枣庄女孩王心仪被北大

录取,写文章感谢贫穷感动网友;陕北农户培养出“一门四清北、五子皆才俊”……欢笑伴着泪水,辛劳伴着收获,“寒门出贵子”的暖心事例启示我们

①培养坚强意志,自强不息

②勇于面对挫折,乐观向上

③志存高远,学会感恩

④坚定信念,刻苦拼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干中这些成功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子们,不畏贫穷,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说明他们志存高远、意志坚强,自强不息,勇于面对挫折,乐观向上。“文章感谢贫穷感动网友”体现出有感恩之心。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8.近日,一位杭州妈妈写的一封信在朋友圈刷屏。孩子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想要父母帮他买套房,结果被妈妈拒绝。“妈妈为什么拒绝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终归是要自己飞翔的……”这里的“妈妈”希望“孩子”要

①服务社会奉献人民

②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正视压力从容面对

④自立自强勇担责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克服依赖、走向自立的相关内容。依据题文描述,“妈妈”希望孩子自立,希望自己的孩子理智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服务社会的内容,①与题无关;故选B。

9.《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下列行为符合材料所提及的道德准则的有

①经常主动在校园里捡拾垃圾

②自习课时安静地自学

③在家长的监督下认真完成作业

④班干部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慎独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做人要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①是自觉保护环境;②是遵守纪律;③是缺乏自立的表现;④班干部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不符合慎独的要求,所以①②观点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10.据心理疏导师介绍,现在要求整形的孩子绝大多数有追星心理,有的要整形成某明星一样的嘴巴,有的要整形成某明星一样的眼睛……对青少年追星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追星要理性

②追星是为了寻求刺激

③追星可以不计一切代价

④盲目追星会迷失自我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追星族的认识,根据所学,我们要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但不能盲目追星,追星要理性,不能不计代价,盲目追星容易迷失自我,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①④观点正确,②③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对于追星族要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明星身上的优点和和长处,也要认识到盲目追星的危害。

11.《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羞耻之心

②树立底线意识

③增强自控能力

④尊重自我需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应该去做。说明我们要有知耻之心,要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树立底线意识,有知耻之心,要知廉耻,懂荣辱,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不做,做一个止于至善的人。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应遵守道德和法律。故选A。

12.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这告诉我们,在生活、学习中

A.要自尊不要虚荣

B.维护自尊要有度

C.懂自尊必要知廉耻

D.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自尊要适度相关知识。题干表述了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自尊要适度。B是正确的。A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阐述虚荣的内容,排除。C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阐述知廉耻的内容,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卢梭在年轻的时候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陷女仆偷窃。他将这件事记录在自传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表达了内心的不安。这表明,羞耻之心

A.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B.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C.在行动之后,改正错误D.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要求。依据教材,“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

效果与影响。材料中的卢梭是在事后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反省自己的行为,故D符合题意。A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观点错误,排除。本题答案为D。

【点睛】

本题是理解型选择题,在具体的案例中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解答本题要判断出卢梭的行为是在行动前,行动中,还是行动后。很显然是在行动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14.2016年4月20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举行“飞扬的青春”之卓越艺术家讲坛,讲坛由国家级艺术家同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以他们自身的历程激励学生努力让青春有格。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

①遵守基本规则,不逾越基本界限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与人为善,专做大事

④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青春时期应该具有的品格和操守,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遵守基本的规则,不逾越基本界限;要具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做到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止于至善”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1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不为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③要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④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

明,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①④观点正确。②③是“止于至善”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16.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 要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和“至善”追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所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

17.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其心愧耻,若挞于市”。意思是说,真正学会做人,要从知耻开始。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 )。

①看看自己的人格

②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尊严

③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④不做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事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知耻与自尊的正确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做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我们要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尊严,不做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事情。所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

二、多选题

18.俗话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

A.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B.检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C.能够自省,做到慎D.端正自己,超越自己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慣,经常不断检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改正缺点,能够自省,做到慎独,端正自己,超越自己。ABC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三、简答题

19.纵观历届全国道德模范,平凡如尘,却是道德高地的“大腕儿”:无论是日复一日的坚守,还是关键时刻的扶择,他们秉承道德,坚定信念,演绎着“中国好路人”“好爹娘”、好少年、好军人、好司机、好干部……

这些平民英雄是星星点点的道德闪光点,被网友誉为中国“美德范儿”,温暖身边人,感染全社会。随着好人好事、主流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好人现象”引发了“好人效应”,个体自发行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一个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模范的身先士卒,从一座城市的好人频出到一个社会的崇德尚善,越来越多的城市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向善不再只是个人的追求。

(1)真善美的“星星之火”竟能燃成“燎原之势”,这其中包含了哪些道理?

(2)“至善”是一种追求。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名“善者”。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一名“善者”?

【答案】(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①“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遵守社会规则和基本准则;②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③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⑤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至善”追求。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分析题干可知,真善美的“星星之火”竟能燃成“燎原之势”,体现了榜样的作用,所以应从“榜样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有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等。

(2)本题考查止于至善,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青少年”角度分析追求至善的具体行动。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遵守社会规则和基本准则;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等。

20.青春一个多么耀眼的字眼!青春的目光能看到远处的美丽胜境;青春的听觉能感受到遥远的哲理呼唤;青春的脚步能使青年人在热望里远足;青春的眼神能调查未来的文明前景。某班准备召开以“青春飞扬”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对青春的渴望是怎样认识的?

(2)青春的探索需要力量。飞翔的力量有哪些?

(3)青春的探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有哪些?

【答案】(1)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

(2)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和自强。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3)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于“青春”的认识,从青春不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身体变化,青春更多的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等角度回答。

(2)青春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需要培养自立、自信、自强、坚强的意志等品质,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3)青春的探索需要友情,平等、尊重、真诚,需要理解、宽容、关爱、帮助,更需要道德的约束和法律底线。青春的探索需要的规则,我们主要从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

有所不为、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等方面具体进行回答。

21.2018年9月2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9月份“中国好人榜”,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后黄村黄青华、张五红夫妇光荣上榜。

2014年,黄青华的父亲因病去世,黄青华一个人带着母亲来到漯河市区,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妈妈。带母打工期间,来漯河走亲戚的张五红认识了黄青华,两人不久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五红跟青华学着给老人喂饭、穿衣、洗澡,一起照顾老人。婚后,五红又带着丈夫和婆婆到湖南打工。不料,老人的病症加重,饮食也不习惯。为了婆婆身体着想,一家人又回到了漯河。从2018年4月份开始,五红在家里一边照看婆婆一边做卤菜,青华则每天出摊售卖。夫妻俩不仅以孝心赢得了乡邻的敬佩,还以淳朴的人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亲情中原,孝行天下”主题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中国好人”黄青华、张五红夫妇身上的哪些美好品质令人感动?(两个方面即可)(2)身为中原儿女,你将怎样坚持至善追求,为家乡增光添彩?(三个方面即可)【答案】(1)孝老爱亲;勇担责任;淳朴等。(两个方面即可)

(2)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以“贤”为榜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影响环境,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三个方面即可)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孝老爱亲、勇担责任、止于至善等相关知识。

(1)题干要求概括黄青华、张五红夫妇身上的美好品质,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再用合适的词语准确概括出优秀品质。根据题干内容,“五红跟青华学着给老人喂饭、穿衣、洗澡,一起照顾老人” “夫妻俩不仅以孝心赢得了乡邻的敬佩,还以淳朴的人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体现了他们孝老爱亲、勇担责任、淳朴等。

(2)分析题干可知,题干要求从“青少年”角度分析怎样做到止于至善,要从具体行动来作答。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以“贤”为榜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等。

22.七年级(1)班召开《青春无悔》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与吧。

活动一阅读感悟

阅读下列诗歌,一起感悟青春的美好,一起为青春喝彩。

青春是一场炽热的火焰,映红了我的脸和我的心; 青春是一场艰险的山海关,抉择着一个人的成败存亡;

青春是一场清爽的沐浴,焕发着迷人的香甜; 青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问候着彼此的温暖。

活动二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学习的人。听听名人青春时期的故事吧。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中央电视台《创业榜样》节目发表了《致青春》演讲,他说:青春其实跟三个“想”有关,叫做理想、梦想和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青春就开始成熟了。当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你就会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奋斗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活动三

青春一去永不再来/青春的我们是家长的希望/青春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书写无悔青春.

(1)探究一:在你的眼里,青春是什么样的?

(2)探究二:听了俞敏洪的演讲,你有什么感想?

(3)探究三:请写下你的青春宣言

【答案】(1)在我的眼里,青春是美丽的,我可以踏着青春的节拍,快乐地迎接每一天。青春充满激情,我有“初生牛不怕虎”的精神,敢于面对各种挑战。青春是多梦的季节,青春的梦多姿多彩

(2)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只有为理想、梦想和思想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为社会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唔会的青春回忆(3)我要爱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去学习、去探索。我要增强责任感,莫让年华付水流。迈出青春第一步,珍惜青春每一步,给自己留下一个无悔的青春

【解析】

【详解】

(1)本问考查对青春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不大。根据所学知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充满激情、青春是多梦的季节。等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2)本问考查对青春无悔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依据题文描述,俞敏洪在演讲说:青春其实跟三个“想”有关,叫做理想、梦想和思想。这就告诉了我们,青春应该奋斗,应该为着理想打拼。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找到材料与教材基础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青春的感悟。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青春的旋律“奋斗”“努力”“拼搏”“学习”“奉献”等,能说明为理想而打拼就可以。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3.材料:为增强同学们的知耻之心、懂得知耻的意义、掌握知耻的方法,七年一班准备开展一次有关知耻的主题探究活动,现请你参加。

(1)请帮助设计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方式:

(观察分析)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考试作弊;满口脏话却不以为然;把抽烟、喝酒、打架当作“酷”……他们也知道不对,可还是明知故犯、“前赴后继”。(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活动反思)

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不仅要了解自身的优点,还要了解自身的耻辱所在。这对个人至关重要,对国家和民族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培养羞耻心的意义?

【答案】(1)“知廉耻,懂荣辱”;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手抄报等。

(2)部分同学不能明辨是非,没有羞耻心。

(3)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有尊严地生活着。

【解析】

【详解】

(1)①题文中的主题探究活动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耻之心、懂得知耻的意义、掌握知耻的方法,所以活动主题可围绕知耻的相关内容确立。②活动形式可采用黑板报、手抄报的布置,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本问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文中的部分学生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没有做到知耻。

(3)本问考查培养羞耻心的作用,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从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的选择理由;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等角度组织答案。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回答本题,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二者相结合得出问题的结论。设计活动主题,应注意主题内容的针对性和宣传性,力求做到言简意赅。

2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一位客人将有6万多元的皮包遗忘在一家面馆里。“真没想到,这么多钱还能原封不动地回来。”失主回忆道。当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那家面馆时,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皮包好端端地放在面馆货架上。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

6万多无现金,相当于全家人辛苦经营一年的收入,更何况家里还有借款。“那是客人的东西,我们哪能动!”店主这样说,“自己挣的钱花得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来面馆吃面,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1)请简要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2)材料中店主的言行体现了“止于至善”的什么要求?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材料,谈谈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答案】(1)诚信,友善

(2)“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3)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吸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解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店主能够物归原主,体现了诚信的品质和与人为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和友善的要求。(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店主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做到自省和慎独,表明“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榜样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从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完善自我的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变得更加美好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5.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结合漫画说一下,什么是行己有耻?

(2)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已有耻的人?

【答案】(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解析】

【详解】

(1)首先,需要我们清楚,“行己有耻”的意思。根据课本内容,“行已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漫画中,“学术造假”是可耻的行为,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情。据此进行回答。

(2)如何做才能“行己有耻”,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首先,需要我们清楚,“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这

样,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就需要懂得哪些是“耻”的行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是前提;其次,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我们还要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我们还要树立底线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最后,“行己有耻”不是体现在一件事情上,而是要求能持久的努力,需要我们磨砺坚强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等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点睛】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向我们说明了珍惜青春、让青春年华闪光等内容,既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二者相结合得出问题的结论。

四、分析说明题

26.以下是初中生姗姗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好朋友迷上了网络游戏,有一天硬拉着姗姗的手说:“走,到网吧陪我玩会儿,否则你就不是我的朋友。”

(1)姗姗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姗姗上学迟到,正好在校门口被政教处老师撞见,老师询问她姓名,她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隔壁班的张华。

(1)姗姗的举动违背的传统美德是_______权。

(2)姗姗侵犯了张某的

情境三:在升国旗仪式上,姗姗故意改变国歌中某段曲调来引起大家的关注。班主任老师批评了她。

(1)姗姗应该

(2)理由:

【答案】情境一:(1)婉言拒绝并劝说朋友不要沉迷网络游戏

(2)朋友要讲究原则(学会抵制不良诱惑);明易是非,学会正确选择等等。

情境二:(1)诚实守信

(2)姓名(人格尊严)

情境三:(1)虚心接受批评,认真唱国歌

(2)维护国家尊严是公民的文务(国歌关系国家尊严)

【解析】

【详解】

本题为情境分析题。需紧扣题意、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情境一中面对朋友的

邀请进网吧,姗姗应该予以拒绝,并积极劝说朋友不要沉迷游戏。理由从交友也要讲原则、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选择等方面来回答。情境二中姗姗上学迟到,被老师询问姓名时,谎称自己是隔壁班的张华。这一做法是撒谎欺骗老师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违背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从法律角度侵犯他人姓名权,冒用他人姓名。情境三中姗姗故意改变国歌中某段曲调来引起大家注意的行为是对祖国的不尊重,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面对老师的批评应虚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认真唱国歌。理由从维护国家尊严是公民的法律义务的角度来回答。

27.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观察下边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行为,突破了我们青春探索的什么底线?

(2)作为同龄人,你想对漫画中的同学说些什么?

(3)自我反思,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准备不做哪些事情?各举一例。

学习中:

生活中:

(4)“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结合学习,谈谈在“止于至善’的过程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答案】(1)行已有耻。

(2)要有知耻之心,要学会判断是非善恶,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此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行己有耻在生活中、学习中各举一例。

(4)只要学生围绕学习,任意从“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善于自我反省”等方面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青春有格。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1)解答此问分析漫画考试作弊是一种缺乏行己有耻表现。

(2)此问考查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据教材知识,要有知耻之心,要学会判断是非善恶,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此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行己有耻在生活中、学习中各举一例。

(4)此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践行行己有耻行为在生活中要做到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善于自我反省,等等。

【点睛】

漫画解答需要做到,分析漫画寓意,通过看漫画标题、画面、语言文字、标注以及夸张之处解读漫画的内涵,了解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日晚八点,《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为一个弘扬正能量、传扬真善美的大型晚会,感动中国无疑是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在这里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几位感动中国人物。

(1)阅读材料,村民黄大发和消防英雄杨科璋分别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达到上述精神境界?

【答案】(1)黄大发:乐于奉献、善良等。杨科璋:舍己为人、敬业奉献等。

他们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追求,具有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并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等等。

【解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逐一找到与教材

知识的结合点。材料中黄大发带领群众开凿出“生命渠”,一心为了人民,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杨科璋在大火面前,把保护人民财产放在第一位,体现了舍己救人和敬业奉献精神。(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追求“止于至善”的认识,根据所学,从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9.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最终推选出爱岗敬业、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崇义友善、孝老爱亲5类共计10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和2个“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群体”,该推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孝老爱亲”的具体行动。

(2)你怎样向榜样学习,有“至善”的追求?

(3)请谈谈你对“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行为的认识。

【答案】(1)节假日尽量与父母长辈共度;常跟父母长辈做交心的沟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和父母长辈一起锻炼身体等。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3)①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②普通人也可以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等。

【解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孝老爱亲的具体行动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积极

与父母沟通交流、帮助父母做家务、感恩父母、给予父母必要的精神慰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追求止于至善的认识,根据所学,从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以修身为本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行为,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奉献中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其次,结合所学,从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我们要敢于书写生命的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五、辨析题

30.张明同学家境贫寒,但为了不让同学们瞧不起,在自己十五岁生日时,悄悄向他人借了100元钱,买来五个大蛋糕,请全班同学吃。

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既能维护自尊,又能得到他人尊重,还能让自己的发展更好。

【答案】判断:错误。

理由:①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护的心理。张明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借钱买蛋糕请同学吃,这样做是不尊重、不爱护自己的表现。

②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张明片面追求表面的荣耀和光彩,会使自己陷入虚荣心的误区,因此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张明同学尽管家境贫寒,却还借钱请全班同学吃蛋糕,这是贪慕虚荣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自尊,其做法是错误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应该从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虚荣的关系、张明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再接着分析虚荣的危害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