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吴家培,郑建华,沈玉利

【摘要】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边讲边练、层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开放网络教学等改革教学方式,并以学生评价交流反馈机制和能力主导的学生考核制度为综合考核方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有显著效果。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10(000)021

【总页数】3

【关键词】程序类课程;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应用型

1 程序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明确目标和要求是“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1]”。对于高校而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就是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这些能力的获取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然而,当前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课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实验课教学时间短、很难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里练习理论课所有的知识点;2)教学方法单一,单纯将纸质课本复制粘贴到PPT上,制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挥[3],导致理论课效果较差;3)实验与理论课分离,导致学生在实验课时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效果不理想;4)考核方式单一,多数以笔试为主,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