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

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
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

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

新中国建立五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向有打算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而后又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这两次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会计改革,专门是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本文拟就我国五十年来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进行评述,并就如何进展现行企业会计规范提出我们的意见。

一、1949—1978年: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为了加大中央对全国经济的调控,新中国在会计建设方面的第一个重大举措便是着手建立统一会计制度。1950年7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个统一会计制度《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机构统一会计制度》开始施行①,而后,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燃料工业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贸易部、农业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合作事业治理局和出版总署等部门的统一会计制度也连续颁布施行。统一会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会计规范建设成果,它在中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统一会计制度能在如此之短的时刻内完成制定和审批工作并予以颁布施行,本身确实是一项了不得的成果,它为新中国整顿会计工作、建立会计工作秩序提供了依据;其次,统一会计制度一直是我国解放后五十年来会计规范建设的基础,如它规定的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从凭证到账簿再到会计报告的会计工作流程等一直沿用至今,统一会计制度虽未明确讲明所采纳的记账法,但从它的会计科目讲明、账簿格式和分录举例来看,它是主张采纳借贷记账法的,而借贷记账法也一直沿用至今;最后,统一会计制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成本运算表是四种要紧会计报表之一,在打算经济体制下,会计信息要紧供上级主管部门使用,并不向社会公布,故不存在成本保密咨询题。

由于各种缘故,1950年统一会计制度的实行并不十分理想②。苏联专家马卡洛夫认为,统一会计制度存在着本质上的缺点,它不适合于监督打算完成那个任务,……阻碍了苏联先进体会的采纳①。因此,1952年开始施行《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方法》和《国营企业提缴折旧基金及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些会计制度力图克服1950年统一会计制度末能注意与打算配合的这一弱点,它不仅注意运用将实际数与打算数进行比较这一普遍适用的方法,而且将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及其项目分类方法的设置也从有利于监督打算完成这一任务动身进行变更。因而,它们得到了广泛的好评。1952年年底,财政部连续颁布施行了国营工业企业、国营企业建设单位和国营包工(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国营供销企业、农业企业、商业、铁路、交通等企业的会计制度在此之后也连续颁布施行。这些制度改变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分部门制定的状况,实现了会计制度按照国民经济分类的统一制定。

为了进一步学习苏联,财政部于1955年对1952年的国营企业会计制度作了完全的修改,并于1956年1月开始施行《国营工业企业差不多业务标准账户打算》和《国营工业企业差不多业务统一会计报表》。前者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将账户分为30类,后者包括14种会计报表。这两大方面的变化,充分表明会计核算业务全面学习苏联先进体会的进一步进展,同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会计形式的最后消灭②。此后,财政部于1956年2月颁布了《中央主管部所属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标准账户打算及会计报表格式草案》,1957年9月颁发了《地点国营工业企业差不多业务简易会计制度》,1957年12月颁布了《地点公私合营企业差不多业务简易会计制度》。如此,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企业规模、所有制的具体情形分不制定,克服了所有企业适用一套会计制度的“一刀切”的现象。

1958年中国开始进入“大跃进”的时代。在“左”倾错误思想的阻碍下,以“完全放权、大力简化”为原则,当时的会计制度受到了普遍的指责。尽管其中不乏有许多合理意见,如会计报表太复杂、会计科目数量过多、会计程序冗繁等,但最终结果依旧会计制度遭到废止。直到1959年8月,财政部为贯彻中央提出的加大经济核算的精神,颁布了《关于国

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若干规定》;1961年11月,国务院批转同意试行财政部拟定的《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它们旨在建立会计秩序,加大会计工作,健全会计机构,充实会计人员,其内容涉及对财产和资金的会计核算、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会计制度制定和执行、会计人员职责等。1962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国营企业会计凭证、账簿的格式和使用方法(草案)》以及国营工业、建设单位等会计制度。1963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第一次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会计人员的任免和奖惩作出具体规定,这对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充实会计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1966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试行《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草案)》,该草案充分体现了精简的精神,将会计科目删并为26个,会计报表减为6种。至此,“大跃进”时期被废止的会计制度重新得到建立。

从1966年起,中国开始经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在这十年间,企业会计制度遭到空前的浩劫。尽管财政部于1973年12月颁发了《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则(草案)》,并附发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但它们离1 966年之前的会计制度已有专门大的差距。

1949—1978年间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这30年的曲折经历,给下一时期的会计规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留下了宝贵的体会。“经济更加展,会计越重要”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会计尽管遭受到空前的浩劫,但会计工作如何讲依旧坚持了下来。综观这一时期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它具有如下特点:(1)企业会计规范都属于行政制度,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企业会计规范经历了由分部门制定到按照国民经济分类的统一制定,由所有企业适用一套会计制度到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过程;(3)企业会计规范的内容由单独的会计业务核算规范进展到会计业务核算和会计人员职责的规范。

二、1978-1992年:有打算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它是社会主义中国交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会计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①。为了迅速复原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它是在修订1963年《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个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0年9月18日,财政部开始施行新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而后又分不颁布了国营供销企业、国营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会计制度。这些企业制度从加大经济核算要求动身,在1973年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必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其中,会计报表要紧复原了生产费用表,该表实行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流淌资产和流淌基金、专项资产和专项基金三段平稳,它充分反映了打算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为国家调拨资源、测算国民经济总值服务的职能。此后不久,轻工业部、农垦总局、水利部、机械部、电力部、商业部等都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形制定了会计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职员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治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其目的在于“持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改善经营治理素养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至此,应经济建设需要的企业会计制度,从规范会计业务、明确会计人员职责和加大会计基础工作等三方面着手,不仅再一次得到复原,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大。

然而,企业会计制度事实上专门难发挥作用。会计数字不清、账簿不全、违法乱纪、贪污舞弊等已成为严峻的社会现象。忠于职守的会计人员往往遭到打击报复,因而许多会计人员舍弃职守,舍弃监督,甚至同流合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全国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并于1985年5月1日开始施行。《企业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咨询题作了明确规定,它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形,着重解决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加大会计监督这两个突出咨询题。《会计法》作为会计的差不多法,它的颁布施行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财政部于1982年12月颁布了《国营对外承包企业示范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1983年3月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同年4月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1985年4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两项会计制度经修订后正式颁布施行。这两项会计制度吸取了大量的西方会计实务中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与以往的会计制度形成本质的区不。这种转变的全然缘故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职能首要的不是为国家调控全国经济服务,而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用以沟通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与外方。1992年5月,《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颁布施行;同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它们在更大范畴内吸纳了国际会计惯例。上述会计制度的出台为下一时期我国会计规范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1978-1992年是我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其间的进展同样验证了“经济更加展,会计越重要”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综观这一时期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它具有如下特点:(1)企业会计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两个层次,并开始向体系化方向进展;(2)企业会计规范的内容在保留并加大原先的会计业务核算和会计人员职资规范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3)企业会计规范开始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

三、1992—1999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从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的会计发生了重大改革,它不再按所有制、行业和部门进行区分,并采纳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会计要素分类法、会计等式和会计报表体系,实行国际会计惯例中的慎重性原则、制造成本法、资本保全原则等。《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差不多上实现了由打算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财政部连续颁布了工业、商品流通业、建筑施工业、房地产业、

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对外经济合作业、旅行饮食服务业、农业等行业会计制度;同时,财政部公布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至今已正式施行了9项具体会计准则。如此,《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差不多上得到了确立与体现。

1993年12月29日,修订后的《会计法》颁布施行。这次修订要紧是因为1985年《会计法》的部分内容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而,1993年《会计法》将会计的作用改为“爱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突出了法律对社会公众利益的爱护,并将其使用范畴由国营企事业单位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①同时,1993年《会计法》针对当时造假账、假报表咨询题愈演愈烈的具体情形,要求单位领导人“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正确、完整”,并明确了违法责任人、执法人,区分了违法程度,减小了违法的可能性②。

为了满足股票市场进展的需要,证监会于1993年4月22日公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治理暂行条例》,对公司申请公布发行股票和申请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时应披露的会计信息以及上市公司在期中、期末所应披露的会计信息作出了差不多规定。证监会从1996年6月12日开始公布《公布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至今已公布了7号,它们是对《股票发行与交易治理暂行条例》的具体化。1993年12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它要求公司须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然后须经审查验证,并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往常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1998年12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施行,它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作了差不多规定。至此,我国已差不多上建立起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为股票市场的健康进展奠定了基础。

还应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再一次强调会计基础工作;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颁布施行,它是对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的提升。

总之,1992-1999年是我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的重要进展时期,是企业会计规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综观这

一时期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它具有如下特点:(1)企业会计规范突破所有制、行业和部门的界限;(2)企业会计规范由法律规范和准则制度规范两个层次构成,包括专业性规范和有关性规范两大部分内容;(3)企业会计规范开始形成以《会计法》为统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则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是企业会计规范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四、关于加大我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的若干意见

五十年来的企业会计规范建设,尽管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如何加大我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下文就其中几个重要咨询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我们的意见。

(一)有关《会计法》咨询题从世界范畴来看,会计法律规范一样散见于其他法律规范之中,世界各国并不单独制定专业性法律《会计法》,其缘故在于会计行为作为企业行为之一,与企业其他行为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企业任何行为的规范,都将会涉及到企业会计行为。笔者认为,有关法律规范尽管已涉及到企业会计,但它并不能代替会计的专业性法律,缘故有二:(1)企业会计的某些内容,如会计治理体制、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等,是无法纳入到其他有关法律之中的;(2)有关法律规范能够涉及部分会计核算及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但这些规定关于会计人员来讲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因此,制定专业性法律——《会计法》是完全必要的。以《会计法》为统领是我国企业会计规范的一大特色,不仅应该坚持,而且应使其持续得到加大。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咨询题,应该讲,它与《会计法》本身及其执行不无关系。因而,修订《会计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咨询题考察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样有两类:一类是政府机构;另一类是民间机构。由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能否得到实施,还取决于其能否得到政府的认可或支持。从这一角度看,由哪类机构制定会计准则并无本质区不。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政府机构制定的,专门多人认为这不恰当,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其关键在于制定人员的构成和充分程序的运用。而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来讲,最重要的咨询题在于在借鉴世界各国已有的会计准则

研究成果时,如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究的咨询题,有待于会计学界的进一步研究。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并存的咨询题,专门多人认为,既然西方国家会计规范体系中没有行业会计制度,中国也应废止行业会计制度。早在1995年4月我们就认为,按照中国的国情及会计实践,行业会计制度不应废止①,而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行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其缘故在于:(1)具体会计准则只对必需的会计政策(包括备选会计政策)作出规范,不涉及各行业的账户设置、使用和账务处理,这些咨询题仍要借助于行业会计制度。(2)行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并非简单重复。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既包括通用业务准则,也包括专门行业、专门业务、专门经营方式准则,它是跨部门、跨行业的横向会计规范;而行业会计制度则是针对某一行业的特点,规定这一行业中每个企业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编制会计报告等,它是一种纵向会计规范。(3)行业会计制度的存在并非否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作用。行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处理会计实务的直截了当依据,而具体会计准则是行业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只有通过具体会计准则对行业会计制度的约束,才能使不同行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认为,行业会计制度的存在将使会计准则得到更好的执行,当前最重要的是,随着会计准则的颁布,应持续修正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使两者在实践中珠联壁合,协同一致。

(三)有关会计委派制咨询题按照现代企业理论,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托付——代理关系,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缺乏必要的鼓舞和约束机制,经营者就有可能作出违抗所有者利益的情况。可见,“内部人操纵”实质上是托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咨询题,它是由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因此,能够如此认为,只要在托付——代理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操纵”咨询题就会存在。而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的企业组织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故“内部人操纵”现象必定也普遍存在。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以各种方式使经营者获得自主经营权,其结果是,“内部人操纵”在提升劳动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主动作用,同时,它也带来

了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从会计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会计行为深受“内部人操纵”的阻碍,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实际上差不多上由企业来决定的,其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联。在这种情形下,会计人员实际上已成为企业内部人之一,会计必定成为内部人实行操纵的工具。同时,我国企业外部监督,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等,普遍存在监督不力咨询题,它也是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缘故之一。而会计信息在托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在于评判治理当局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形。企业内部人为了表明其已完成受托责任,在缺乏有效外部监督机制的情形下,必定会挥动会计这一工具,使其产出符合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可见,会计信息是按照企业内部人的需要而不是按照客观事实产生的,其失真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可见,我国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①是在“内部人操纵”、会计成为内部人实行操纵的工具以及外部监督不力等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

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有关会计规范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咨询题时并没有达到预期成效的情形下而产生的一项制度创新。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的身份,将作为“内部人操纵”工具的会计变为监督“内部人操纵”的力量。从实质上看,会计委派制是政府对企业实行监督,会计不再是“内部人操纵”的工具,而是代表政府的监督,因而,它对治理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咨询题具有重大意义。

(完整版)2018年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继续教育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考试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中,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的人员是()。 A.总会计师 B.董事长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在公司制企业中,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法律地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对错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有效范围的是()。 A.在本单位有效 B.在本地区有效 C.在全国有效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对错 答案解析: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为3年以上。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有()。 A.月度 B.季度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较高要求,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主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显得十分重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目前会计工作的重点。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会计工作环境复杂、职业道德建设意识淡薄以及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改进建议,即加强对会计人员制约道德的重视、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明确会计工作环境,树立合理的会计工作理念等。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诚信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以迅猛的势头不断发展,市场变化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会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会计工作,并且将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等理念彻底贯彻落实,从而推动我国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影响着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应当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合理应对。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职业道德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常常与财务打交道,因此其面临着较多的诱惑,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抵挡诱惑,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会计人员道德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目前部分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缺乏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只专注 于专业知识的储备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对从业道德和相关政策与规 定缺乏正确解读,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疏漏。 另一方面,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弄虚作假,试图通过不 正当手段牟利,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制约了我国会计工作的进 步。 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李意敏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历年进行的全国物价、税收、财务大检查和对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重点亏损企业的审计情况来看,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会计陈报问题,这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够完备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备程度是指形成和维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机制的完善程度。这一机制的要素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教育等。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仅有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而对于适用其他会计人员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只是散见于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中;会计正常教育和继续教育尚无足够的职业道德内容,机制尚未有效形成[9]。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有学者将道德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纵阶段,人们关心的是眼前利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二是顺从阶段,人们承认并遵循社会或有影响的团体所界定的标准;三是觉悟阶段,人们不限于顺从已有的社会规范、法律和权威,而是自觉地按照高水平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以《中国证券报》“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可信”的调查为依据,我国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目前尚处于放纵阶段。 3.道德环境欠佳 用心理学“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理论分析我国会计人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得不承认我国目前尚未具备用以支撑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环境[8,12]。在现实生活中,公司上市的操作、腐败、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缺乏透明度,有些政府部门搞特权等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诱发会计人员采取不道德行为。会计人员要么坚持道德而被淘汰,要么为坚持标准而道德堕落。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权利监督和制约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原来行政性、指令性会计管理体制已被打破,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还未建立和运行。体制转轨过程中,客观存在许多无法控制的空隙,其结果是经营者利用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监督不力,进行会计操纵,从而导致造假行为[10]。产权“虚置”,导致国企产权代表与真正所有者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他们更关注政绩、声誉及影响,对会计信息的关心主要基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编造和虚构会计信息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选择具有行政色彩,由政府人事部门任命和委派,董事长、总经理独揽大权,经营者权力被不断强化,“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会计行为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经理人员的利益偏好,会计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正确财务报告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经理人员直接操纵的工具[9-11]。于是,会计舞弊、人为调节利润及合谋进行虚假陈报等问题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法人治理结构中激励与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属于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应具有的职称是()。 A.具有初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B.具有中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C.具有高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2.下列各项中,属于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证监会 C.国资委 D.财政部 A B C D 答案解析:财政部主管全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3.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进行规范的制度是()。 A.内部牵制制度 B.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C.财产清查制度 D.稽核制度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会计账簿装订要求的是()。 A.对于活页账簿,去除空白页 B.一般每月装订一次 C.不同格式的活页账不得混装 D.会计账簿的封口处要加盖有关印章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是()。 A.内部牵制制度 B.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C.定额管理制度 D.稽核制度 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软件核心模块的是()。 A.账务处理模块 B.报表模块 C.成本核算模块 D.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应收/应付款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规定的是()。 A.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 B.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 C.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 D.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 A B C D 答案解析:《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六条至第十四条对会计软件进行了规范。 8.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年以终了可以由会计机构保管的最长期限是()。 A.1年 B.2年 C.3年 D.6个月 A B C D 答案解析:单位会计机构可临时保管一年。最长不超过三年。 9.下列各项中,属于总分类账簿采用的格式是()。 A.订本式 B.活页式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理念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理念 标语,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理念 久经酝酿的《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方案》于日前正式出炉。为汇聚各方智慧参与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天津邮政微信订阅号《企业YOU文化》栏目将分期从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人力资源理念、廉洁从业理念八个方面征求您的意见和建议,请您投上宝贵的一票! 一、经营理念 【理念定义】 经营理念是邮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指导企业经营工作的依据和原则。经营理念解决的是经营方向、战略、市场、效益等问题,回答了“企业做正确的事”,表明了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思路、经营战略、业务模式、业务组合等。 【方案及阐释】 方案一:重客户市场求质量效益 【阐释】 “重客户市场”强调企业经营必须以“客户”和“市场”为着眼点,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要以敏锐嗅觉和快速行动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思路、谋划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手段,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忠诚度,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求质量效益”强调经营过程要追求品质和效率的统一,经营结果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企业积累财富,为员工谋取福祉。 方案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 【阐释】

企业是为客户服务的。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经营要始终以提升客户价值为导向,在经营战略和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系和操作体系,从而实现“为企业创造效益”的目标和回馈社会的责任。 方案三:客户至上战略引领精细高效合作共赢 【阐释】 “客户至上”,是企业经营的着眼点,强调企业一切经营活动要围绕使客户满意、超客户体验、让客户忠诚的中心。“战略引领”,是企业经营的方向标,要站在时代前沿,确保战略谋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精细高效”,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要求,要追求细节,精益求精,力求高效、提升效益。“合作共赢”,是企业基业长青的要义,要处理好企业内外关系,平衡短期与长久利益,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二、服务理念 【理念定义】 服务理念是邮政企业针对客户需求,明确企业在服务客户过程中所倡导或者追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态度,可以为企业及员工的服务工作提供标准和指导。 【方案及阐释】 方案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阐释】 这是邮政原有“八字”方针的传承与延续,邮政业态不断丰富,服务却是永恒的主题,“八字”方针亦有其新的时代内涵:“迅速”指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服务要做到高效快速;“准确”要求在服务的每个环节做到精确,规避差错;“安全”要求做到邮件安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方便”指通过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愉悦的服务。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和答案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 1、甲企业2010年年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 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8 100 B.8 700 C.5 700 D.5 100 A B C D 2、某企业2008年4月1日从银行借入期限为3年的长期借款400万元,编制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时,此项借款应填入的报表项目是()。 A.短期借款 B.长期借款 C.其他长期负债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A.已销商品收入 B.原材料销售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D.股票投资所得收益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不应在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列示的是()。 A.对外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 B.对外捐赠支出 C.对外出售商品成本 D.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成本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支付给提供劳务人员的工资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A B C D 6、甲企业201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5 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2 0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5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余额为500万元,“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为300万元。该企业201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3 000 B.225 C.2 750

财会〔2010〕10号--关于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关于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持续趋同路线图的通知 财会[2010]10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应对金融危机、响应 G20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已成为各国共识。为此,我部制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现予公布。希望有关方面按照路线图的要求,结合我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出贡献。 附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财政部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附件下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pdf 载: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持续趋同路线图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 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5 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在此背景下,中国响应G20 和FSB 倡议,在现有基础上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2005 年,中国财政部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 上,集中力量制定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期间,IASB 多次派专家与财政部会计司团队一起工作。2005 年11 月8 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与IASB 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IASB 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为IASB 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2 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2009 年11 月4 日,IASB 发布了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4 号——关联方披露》,基本消除了与中国关

中国邮政快递业分析

中国邮政快递业分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邮政,一方面受到了以计算机、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冲击的压力,传统邮政业务急剧下滑;另一方面国际快递业老大的加入使得我国邮政先前市场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邮政业必需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拥有实物运输网、邮政金融网和综合计算机网的中国邮政加入现代物流业就是顺应时代的选择。 二、我国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优劣势分析 (一)我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1.网络优势中国邮政集实物运递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于一身,这是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是目前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中国邮政系统还拥有自己的物流网,在参与和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有一个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络与一支训练有素的投递队伍,在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上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邮政企业拥有庞大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资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中国邮政已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中国邮政”的服务品牌和企业信誉,已在广大用户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邮政参与并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优势和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其它从事和想要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获得的。 2.专业优势中国邮政具有天然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属性,从本质上说,中国邮政提供实物信息传递的服务,而这种服务与现代物流所提供的服务是基本一致的,既然邮政在专业的处理环节上,与现代物流业有天然的一致,那么邮政发展现代物流就比别的行业或企业就具有更大的优势。 3.品牌优势中国邮政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其优良的服务已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优良品牌意味着邮政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而这些服务品质正是物流服务本质上所要求,而其他企业难以达到的,因而品牌将成为中国邮政发展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代表政府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企业,百年邮政的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信誉优势明显,客户选择邮政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一方面对供方来说有安全感,减少资讯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借助邮政良好的声誉及深入人心的品牌优势增强需方的交易信心,促进业务的发展。因此,品牌和信誉是邮政介人物流市场的一大优势和资源。 4.政策优势国家已把信息化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以培养,邮政业作为信息化产业的一个部分,也得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扶植,国家给予邮政“8531”政策,并将物流运输平台为第一内容的“电子邮政”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不仅如此,原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也给予中国邮政以技术上的支持。 (二)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 1.信息系统方面中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及金融网络虽已初具规模,但仍未能真正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研究 2 企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3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 浅议企业税收筹划 5 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 6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7 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性研究 8 论某玻璃公司内部会计控制 9 宝钢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0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某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11 某公司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研究 12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健全内部控制的启示 1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4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15 某会计师事务所防范独立审计风险策略研究 16 某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7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 18 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19 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 20 纺织外贸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以某纺织品公司为例 2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3 某化工公司负债经营研究 24 会计职业道德的理性思考 25 某某公司问题研究 26 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27 小微企业筹资:困境与出路 28 基于EV A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 29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30 谈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31 成本管理在餐饮企业的运用实践 32 某变压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33 某纺织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及管理研究 34 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研究 35 某公司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36 现行税制下的个税筹划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山东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论文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作者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办学形式函授 办学地点新疆会计干部培训中心 指导教师 成绩

中文内容提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我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实行会计职业道德与健全法律法规相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会计失信的收益大于成本,现有体制使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强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强化服务。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诚信建设,建立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诚信教育、实施诚信工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经济秩序的维护、经济顺畅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在保证。本文对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失范监督机制诚信建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life appeared a large area, continuo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seriously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impair the stat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does have a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ccounting system itself for many reasons, but I think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of anomi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must create a good mor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mprove the accountants code of ethics,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he accounting discipline and oversight mechanis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umming up, the accounting staff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s the country's finan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nomic order, maintain,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major issue is the inherent risk prevention to ensure the accounting. In this paper, China's curr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nomi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ethical building way. Key words:accounting ethics the law accounting measures

邮储银行企业文化

邮储银行企业文化

企业BUM中国邮政未来的发展蓝9.目标追求?5企业和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方?理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屋篥团公司党组确立的邮政中长期发展战e目标.?K7全系统员工的理想和共识.A ?中国夢?在邮政企业的A休展规? 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就理S累紧S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B8布牢固闵立和S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履行邮政SS?务和特殊S务义务■深入实86 ?-休两IT经发展战18、信《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e和以人为本的人才S邮战e.滉化企业改$,推逬转型升级?扩大开放合作?加帙创新发晨?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債社会时?中9邮政S实现文化理念先进.治理结构輯学■运Sff理高效?坝《效越领先、核心能力凸显、夷争优势矣出? 服务品质一流?S在世界》2S中形成S大的影《力?在企业规損效益及影响力堤升的同时?让企业员工收益与企业效益⑥步》长-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将中圍邮政打ifi成为国家信??社会満员工自園际领先的世界一流邮?企业。

核心价值现整中国tt政的价值取向■長非标准.星企业行为的价flifiS. ?用户至上、员工为本'《明了中国邮政对外以用户为中心■対内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廉思想■是企业行为的S本9循? 用户fi企业的88务对皺,殂企业存在的■础? ■用户至上?就ftS把用户价《作为企业行为的出发点?《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价tt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満定用户鶴求.持缤》升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是对tf政企业多年形成的?用户《亲人” ?进步?与像同步"?珍情S -刻、用心毎一步?等价值理念的集中療括和优秀传承。 员工ft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企业flSfi的财富.?员工为本?報ft?始终£持发展依SIS工.发展成累与员工共享的价值理念。tf改企业要S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用明?的目标和宏伟的事业》励人.用良好的杨质保障和文化环?关愛人.用多维的成长机会和发展平台成就人,将员工个人K业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统-S不斷漱发员工的枳极性.主动性和创遗性.增强企业》緊力和向心力,形成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 一、引言1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介绍 三、国外快递公司对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影响 (一)国外著名快递公司的优势 1.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2.国际网络建设比较完善 3.具有灵活的定价策略 4.服务质量具有优势 (二)国外快递公司的发展对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启示 1.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2.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3.突出核心优势,促进全面发展 4.加大信息投入,提高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 四、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民营快递公司的优势 (二)民营快递存在的问题

五、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势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优势 1.具有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 2.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赢得了顾客的普遍信任 3.邮政储蓄建立的绿卡金融网,为网上交易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六、中国邮政快递(EMS)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 (二)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有限并且缺乏商业技巧(三)品牌意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服务价格较高,缺乏灵活性,吸引力较差 (五)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七、中国邮政快递(EMS)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经营体制,政企分开,各得其所 (二)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实行专业经营 (三)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建成完善的品牌体系 (四)调整价格体系 1.变均一资费为差级资费,实行企业自主定价。 2.实施积极的资费优惠政策

(五)提高服务质量 (六)尝试新型服务方式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快递业发展迅猛。中国邮政(EMS)作为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经营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如遍布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便利的绿卡金融网等。但是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政企不分,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乏,服务价格较高并且缺少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随着中国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物流企业纷纷登录中国,凭借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抢占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和部分国内快递市场,而且还在迅速扩张。同时,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突起,其较低的定价和便捷的服务使其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日渐增大,成功抢占了部分国内同城快递市场。这些都给EMS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民营快递公司的抗衡中,我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用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指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是对财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道德关系的概括与反映。《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下降问题备受关注,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会计信用建设中,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财会人员所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既是贯彻执行《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端正思想,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举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涣职,更不得搞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偶尔发生失误,必须速查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忌患得患失,做到悟尽职守。 2.熟悉法规,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

2014年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试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 A.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 B.直接由国务院管理 C.由国资委管理 D.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A B C D 答案解析: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因此,答案D正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每年更换会计账簿的是()。 A.总账 B.日记账 C.多数明细账 D.备查账簿 A B C D 答案解析: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备查账簿可以连续使用。 3.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是()。 A.各单位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 B.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C.会计师事务所 D.地方财务部门 A B C D 答案解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总会计师条例》 A B C D

答案解析: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选项A属于会计法律,选项B、D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5.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叫()。A.内部牵制制度 B.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C.定额管理制度 D.稽核制度 A B C D 答案解析:答案D符合本题的表述。 6.下列账簿记录错误中,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的是()。 A.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出现错误,账簿记录随之出现错误 B.记账凭证无误,账簿记录出现金额错误,且错记金额小于正确金额 C.记账凭证出现金额错误,且错记金额小于正确金额,使账簿记录随之出错 D.记账凭证出现金额错误,且错记金额大于正确金额,使账簿记录随之出错 A B C D 答案解析:答案A和D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而答案C应采用补充登记法。 7.下列各项中,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 A. 及时性 B. 谨慎性 C. 实质重于形式 D. 可靠性 A B C D 答案解析: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经济实质已具有自有资产性质,因此应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8.下列有关原始凭证填制要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种凭证连续编号 B.阿拉伯数字不得连笔书写 C.凭证中5002.00元的大写金额写为伍仟零零贰元整 D.有关人员签章齐全

中国邮政业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邮政业发展趋势展望 一、中国邮政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邮政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邮政行业通过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全行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高。邮政企业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快递业又成为中国经济的“黑马”,整个行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邮政事业迈出新的步伐。从我国邮政业2013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邮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2013年,按邮电分营前同比计算,中国邮政集团完成业务总收入达2547亿元,同比增长12.34%。其中,邮政企业完成收入1055.8亿元,同比增长8.37%;速递物流公司完成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2.68%;邮储银行完成收入1440.2亿元,同比增长13.7%;中邮保险完成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55.2%。从发展情况来看,邮务类板块实现创新发展,速递物流板块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板块实现健康发展,邮政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2.邮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国邮政加快构建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到目前为止,累计建成22.2万个便民站、12.5万个分销直营店和加盟店、10.5 万个村邮站和6455座信息化报刊亭,设立2.5万个社区委办代投点、3.2万个国内小包自提点,布放ATM(CRS)3.5万台。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邮政的服务领域从传统邮政服务拓展到信息传递、物品流通、文化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便民服务以及惠农服务、普惠金融服务等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邮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充分发挥了邮政在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快递服务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快递市场共有8000余家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公平竞争,呈现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合、多层次服务共生的快递市场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快递行业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2006年到2012年,快递业务量由10亿件增长至57亿件,翻了两番半,年均增幅达到33.7%。2013年快递服务在前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又实现飞速发展,快递业务量累计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调查报告 以会计信息失真为突出现象的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犹如一个无底的黑洞,吞噬着会计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面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状,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切实的策略。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社会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养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是指会计职业规范的缺乏或者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旧有的会计行为规范模式在一定程序上被否定或遇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失落。近年来,会计界议论较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真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事实表明,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具体表现如下: 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论丧,主动违法犯罪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 2、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欠 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表现是: (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围绕这一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篇一: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第二讲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第四讲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第六讲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第八讲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讲解 第十讲 篇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2011 试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章数和条数是(六章一百零一条)。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布的时间是(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七日)。 3、当前,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会计法》 )。 4、 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 应当 (填制完毕) 。 5、实行代理记账的单位,代理的范围可以是(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 6 代理机构为委托单位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签章是(委托单位和代理机构 共同签章)。 7、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8、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对移交工作的监督(很有必要)。 9、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可以担任本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 10、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交给接替人 员)。 11、可以对企业的总会计师进行提名的是(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 12、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 13、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原则上(两年一次)。 14、移交人员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时,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 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15、 没有条件设置会计机构, 只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单位 (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 16、定期对批准设立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的 是(财政部门)。 17、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 18、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称为(会计凭证的保管)。 19、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的业务,应编制(付款凭证)。 20、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二 1 / 11

中国邮政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邮政业的发展现状

一、前言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邮递(寄递)服务,既包括满足社会普遍需求的寄递(邮递)服务,也包括多层次、多样化的快递等竞争性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邮政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邮政业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定位,正确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邮政业发展的关系,加速推进整个行业向现代邮政业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中国邮政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旨在把中国邮政享有的地理优势、庞大资源与覆盖全国的邮递网络等转化为独特的经营优势,以便邮政行业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邮政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邮政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国邮政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据统计,2013年邮政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业务收入96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快递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7.4%;从业人员达百万人。为适应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我国邮政业正向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业迅速发展。 1、业务规模增长,效益稳步提升 2013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函件69.5亿元;包裹9103万件;报刊160.4亿份;物流业务量534万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和外部支持,西部各省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网初步呈现东中西部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2、网络建设加强,结构、功能优化 目前,国家邮政服务网络以实物处理网为节点,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为连接,以营业网和投递网为终端,以信息网为支撑组成。网络内部按功能划分存在三个业务处理网:普通邮件网、快递(航空)邮件网,物流集散网。截止2013年底,国家邮政服务网络拥有邮政局所、代办点合计6万处,其中电子化局所3.6万所。拥有一、二级邮区中心局77个,区域物流集散中心8处,专用邮政运输飞机12架,各类邮政汽车5.7万辆。该网络拥有一个联接全国236个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