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植物配置

浅析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植物配置
浅析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植物配置

浅析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植物配置Analyses the Huaxi wetland park miles north square beach plant configuration

刘彦卿Liu Yanqing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10663)

摘要: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下简称花溪湿地公园)于2009年3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批准成为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我国现有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共计30处,其中绝大部分位于东部省份,目前西南地区尚无一处。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城市湿地公园,获得国家的批准和大力支持。花溪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串联起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三个景区[1]。

十里河滩景区在湿地过渡开垦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借鉴、推广价值,基于对花溪十里河滩全面详实地调查,从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角度探讨成功经验与不足。

关键词: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湿地植物配置

Abstract:

"Country of guiyang city capital huaxi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huaxi wetland park). In march of 2009, the national housing and rural construction were approved five group of countries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our country's existing national city wetland park in total 30, and the majori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rovince, at present there is no one place in southwest. Guiyang state capital huaxi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in southwest application to be the first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obtain state approval and support. The huaxi wetland park to take up as a link, and connect to li river, the huaxi park, los flat to PingQiao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took three scenic spot.

Li river scenic spot in the transition of reclamation in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cension has typical reference, the promotion of value, based on the flower brook li comprehensive detailed survey beach, from the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beautify the design Angle discusses the success experience.

Keywords:wetland park; Li river case; Wetland plant configuration

前言: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兴建湿地公园,单是中国建设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有30处之多[2]。“贵阳市花溪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9年正式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本文通过对花溪湿地公园建设中所采用的植物进行研究,分析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北广场的植物的配置形式(包括工序和技术要求)和生态景观效果。总结和归纳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旨在能够为西南地区即将建设湿地公园的地区或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花溪湿地公园后期补种和管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1 城市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和功能

1.1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中将城市湿地公园定义为: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的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

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3大特点,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3]。

1.2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上通常把它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在城市中的表现形式,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具有调节环境、美化景观的巨大功能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可以归纳为: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美化城市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4]。其中净化水质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它是利用植物的化学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以及填料的物理作用,吸收或者分解污水里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使污水得到深度净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贵阳市花溪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花溪河中上游饮用水区域的水质,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2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

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时,应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5]。

2.1以生态理论指导为原则

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研究分析湿地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确定合理的景观功能分区边界和大小,提出更好的动植物保护方式。而水文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则从微观角度分析揭示湿地系统的演变方式和方向[6]。

2.2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7]。要坚持生态优先,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灾害。

2.3协调规划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应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但一些服务性建筑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又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和可持续发展,应严格控制建筑物的规模、数量,并尽可能采用自然生态化的设计方式,使建筑尽量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之中,与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另外还应结合当地历史和文化,使设计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

2.4适度利用原则

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对湿地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体现湿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首先要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湿地植物多为湿生或沼生植物,自然古朴,具较高观赏价值。同时选择湿地植物时还要考虑其经济价值。其次,利用湿地开展适度的休闲与游览活动。城市湿地公园是现代人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而修建的。如何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游人休闲娱乐的需要也是湿地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包括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湿地净化程序参观和湿地动植物识别等。

3 研究地(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概况

3.1研究地地理区位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处贵阳市花溪城区,东抵大将山脚,西邻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区,北至花溪区与小河区的边界。2009年12月,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式设立,这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公园主要包括花溪公园、洛平至花溪平桥观光农业带、花溪十里河滩、大将山山体公园等景区。

新建的十里河滩景区,其范围北至龙王村道路、南抵牛角岛,西起花溪大道、东至大将山,沿途紧挨花溪大道。规划总用地609公顷,其中湿地部分219公顷,山体公园部分390公顷。十里河滩景区以花溪河为纽带,集山地、水文、生物以及人文景观为一体,主打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牌。景区内目前已经建成的大景点20余处,小景点近百处。主要的景点有:玉环摇碧、蛙鼓花田、月潭天趣、溪山魅影、水乡流韵、葱茸彩地、花圃果乡、溪边问农、梦里田园等[8]。

3.2研究地概况介绍

十里河滩景区北面入口主要分为只有的花溪河河东岸“民俗广场”和花溪河西岸“北广场”两个部分(以下统称北广场)。两个广场之间只有一桥之隔。根据本人所在实习单位“贵州丰绿园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致“贵阳市林业绿化局”的《关于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北广场施工土地面积的报告》中得知:北广场原设计施工土地面积约为为143388㎡。现已落实施工土地面积为131098㎡。

4 研究地建设采用植物统计概况

4.1研究地植物分类计数简介

据个人不完全统计,花溪十里河滩北广场建设中所采用的植物(包括大小乔木、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不包括建设前原有植物)共计约六十余种。其中选择采用不同季相的色叶、色花、色果植物。使北广场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有丰富的色彩感和层次感。提升湿地公园入口的整体面貌。

4.2研究地植物列表

植物列表如下:

编号植物名拉丁名规格数量或面积

01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d12cm42株

02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 d7-8cm247株

03 樱花Cerasus subhirtella (Miq.) Sok d7-8cm41株

03 樱花Cerasus subhirtella (Miq.) Sok. d10cm349株

03 樱花Cerasus subhirtella (Miq.) Sok. d12cm66株

04 桂花Laurus nobilis Linn. d10cm30株

04 桂花Laurus nobilis Linn. d14cm4株

05 柳树Salix matsudana Koidz d10cm445株

06 红枫Acer palmatum Thunb d7-8cm9株

07

香樟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d10cm

734株

07 香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18-20cm9株

(Gamble) N

07

香樟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d20-25cm

6株

07

香樟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d30cm

11株

08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 d10cm150株08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 d14cm106株

08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 d30cm6株

09 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d10-12cm210株09 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d15-16cm133株

10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W. C. Cheng d10-12cm

855株

10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W. C. Cheng d14-16cm

370株

11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d12cm143株

11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d14cm81株

12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Linn.) Rich d14cm440株

13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Link d4-5cm74株

14 紫薇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4-5cm877株

15

碧桃

Amygdalus persica Linn. var. persica

f. duplex Rehd d8cm

174株

16

花石榴

Punica granatum Linn. cv.

Flavescens Sweet d8cm

70株

17 白玉兰Michelia alba DC. Syst. d10-12cm50株

18 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 d12-14cm35株

19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d12cm31株

20

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 8-10杆/丛,3㎡/丛

2250㎡

21 楠竹Phyllostachys arcana McClure d5-6cm H5-6cm,9杆/㎡2460㎡

22

棕榈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d10cm

27株

23 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inn D1.0 H1.8m403株

24

丛状四季桂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

Lour. Cv. Semperflorens D1.5 H1.8m

38株

25

红叶石楠

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

var. notabilis (Schneid.) Rehd. D1.5 H1.2m

452株

26

海桐

Pittosporum kwangsiense

Chang et Y an D2.0 H1.5m

5株

26

海桐

Pittosporum kwangsiense

Chang et Y an D1.5 H1.2m

184株

27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 D1.5 H2m120株

28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 D1.5 H1.8m120株

29 黄花槐Sophora xanthantha C. Y. Ma D1.5 H1.8m335株

30 龟甲冬青Ilex venulosa Hook. f.D1.0 H1m110株

31 火棘Pyracantha crenulata (D. Don) D25 H30cm,36株/㎡105㎡

32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H50cm,21株/㎡1473㎡

33 杜鹃Rhododendron xiguense Ching H0.3m,25株/㎡175㎡

34

琴丝竹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l ex H2.5m,25株/㎡

155㎡

35

黄花美人蕉

Canna indica Linn. var. flava

Roxb 3-4芽/丛,9株/㎡

1020㎡

36 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3-4芽/丛,25株/㎡2065㎡

37 黄花鸢尾Iris bloudowii Ledeb25株/㎡1678㎡

38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3-4芽/丛,16丛/㎡

740㎡

39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inn8-10芽/丛,9丛/㎡420㎡

40

细叶芒草

Achnatherum pekinense

(Hance) Ohwi

15-20芽/丛,1丛/㎡

510㎡

41

狼尾草

Pennisetum sichuanense S. L.

Chen et Y . X. Jin

H80cm3-4芽/丛 16丛/㎡

800㎡

42

矮蒲苇

Cortaderia selloana (Schult.)

Aschers. et Graebn

H1.0-1.5m ,16丛/㎡

926㎡ 43 矮香蒲 Elsholtzia pygmaea 5-6芽/丛,11丛/㎡ 610㎡ 44

八宝景天

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Miq.) H. Ohba

3-4芽/丛,25丛/㎡

400㎡

45

花菖蒲

Iris ensata Thunb. var. 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

3-4芽/丛,25丛/㎡

360㎡

46

花叶芦竹

Arundo donax Linn. var.

versiocolor Stokes

3-4芽/丛,6丛/㎡

1500㎡

47

马蔺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

3-4芽/丛,9株/㎡

660㎡ 48 鼠尾草 Salvia cavaleriei Lévl 16株/㎡ 2086㎡ 49

河芒

Oryzopsis henryi (Rendle)

Keng ex P . C. Kuo

3-4芽/丛,4丛/㎡

2060㎡ 50 吉祥草 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 49株/㎡ 605㎡ 51 葱兰 Zephyranthes candida Lindl.Her

50株/㎡ 1000㎡ 52 马蹄金 Dichondra repens Forst 播种4g/㎡ 280㎡ 53 白三叶 Trrifolium repens L 播种4g/㎡ 25132㎡ 54

山草坪

Themeda japonica (Willd.)

Tanaka

播种4g/㎡

58782㎡

55 火星花

播种4g/㎡ 花区共计73629㎡

56 紫茉莉 Oxybaphus himalaicus Edgew

播种4g/㎡ 57 玉蝉花 Iris ensata Thunb

播种4g/㎡ 58

千鸟花

播种4g/㎡

59 柳叶马鞭草V erbena tenera Spreng 播种4g/㎡

60 金叶苔草Carex remotiuscula Wahlenb.播种4g/㎡

61 绣线菊Spiraea schneideriana Rehd. 播种4g/㎡

62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播种4g/㎡

63 臭菊Tagetes patula Linn播种4g/㎡

64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 播种4g/㎡

(注:编号相同为同属同科同种植物,花卉植物区因相互交错而无法准确统计各种类的种植面积)

5 研究内容:植物配置的工序和技术要求

5.1 植物配置的工序

5.1.1大小乔木和灌木类

主要工序包括:

5.1.2 地被和水生类 主要工序包括:

按设计种植 按实际种植

更换后补种

未种的存放

浇水、草绳缠

修剪、整形 覆盖遮阴网、

扶正、做支撑三脚桩

催根发芽、吊点滴保证存活

死亡植物更换补种

场地挖穴、到苗计数、查看损伤及更换

对已种植或还未当天能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

观察记录存活率和景观效果

起苗、运输

选苗、平整场地同时进行

5.2 研究地植物配置的技术要求 5.2.1 湿地公园绿地植物理想选择:

a.—生长表现好,如:易生长、病虫害少、易管理,管理粗放等。

b.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适应栽植地立地条件。

c.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d.不宜成片栽植刺槐、黄金槐、香花槐、火炬树、侧柏等绿化先锋树种。

e.应以大规格乔木为主。重点地段及重要景观树落叶乔木规格不应低于胸径15cm 、分枝点2.7m ;一般地段乔木胸径不应低于10cm 。

按设计种植 按实际种植

更换后补种

未种的存放

浇水(地被) 扶正(水生类)

覆盖遮阴网(地被)

设立保护线防止践踏

设置水流缓冲带(水生类)

死亡植物更换补种

场地挖穴、到苗计数、查看损伤及更换

对已种植或还未当天能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

观察记录存活率和景观效果

起苗、运输

选苗、平整或改造场地

5.2.2 湿地公园公园绿地植物推荐种类:

银杏、楸树、悬铃木、白蜡、臭椿、合欢、马褂木、苦楝、栾树、榉树、槲树、三角枫、毛白杨、大叶女贞、朴树、椴树、五角枫、樱花、灯台树、国槐、水杉、柳树、流苏、广玉兰、黑松、白皮松、雪松、冷杉、龙柏等,碧桃、天目琼花、海桐、锦带、耐冬、紫荆、紫薇、木槿、日本女贞、海棠、法国冬青、石楠、榆叶梅、芦苇、菖蒲、矮香蒲、再力花、迎春、荷花、莲花、白艾草、唐菖蒲、花叶芦竹、千屈菜、鼠尾草、水葱、泽泻、旱伞草、芡实、鸢尾等各种乔、灌木和水生植物[9]。

5.2.3 湿地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以乔木为骨架,复层配置,栽植密度合理。各类型乔木栽植密度应符合表下列要求:展型(宽冠):胸径(cm) 10~20cm ,最小栽植间距(m) 4~6m。

直立型(窄冠):胸径(cm) 10~20cm ,最小栽植间距(m) 3~5m。

b.注重物种多样性,丰富绿地景观。每1000m2绿地,乔木栽植种类不应少于5种;灌木不应少于5种;常绿树不应少于3种;落叶树不应少于7种;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不应少于3种,栽植面积不应少于总栽植面积的10%。

c.新建绿地乔木应占总栽植面积的60%以上,大规格苗木应占总栽植数量的80%以上;林下不得裸露地表,应配置地被或草坪;乔、灌、草配置面积比例不低于6:3:1。

d.公共活动广场应控制绿地率35%~40%,绿化覆盖率45%~60%,成片绿地乔木应占80%以上,乔、灌、草配置面积比例不低于5:3:2;集散广场应控制绿地率25%~30%,绿化覆盖率35%~45%,乔、灌、草配置面积比例不低于7:2:1。

e.已建成以大面积铺装和草坪为主的广场,应补栽大规格乔、灌木,达到植物配置面积比例要求。

f.水生植物注意营造自然效果和亲水景观区的植物选择,还应尽量避免夹带侵入性植物如:水葫芦、睡眼莲等。

6 研究实例剖析:北广场植物配置实例剖析

6.1 湿地公园北入口区植物配置

花溪湿地公园公园北入口(即北广场)简单大方,并在入口处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和自行车存放点,周围种植大量琴丝竹和樱花树。整个入口以广场为中心。更多是为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因而没有大片的种植区,比较明显的就是靠近路旁的几棵桂树和造型优美的时令花卉的木质或石质的摆花花坛。配合公园的名称的大型石刻以及台阶环绕式的青石板铺装广场。整个入口给人清新明朗亲近之感。(见图1)

(图1.十里河滩北广场入口处)

6.2北广场西岸的女儿墙以及河岸边坡区植物配置

为使以石材为基础材料建设的广场更富有灵性和生机。在靠近河岸的女儿墙墙角。放置了色彩艳丽的暖色系时令花卉。花坛采用摆花而不直接种植花卉植物的原因是:在季节变化和重大节日庆典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更换花卉。以达到“一年四季有花开,年年岁岁盛似春”的效果。(见图2)

在靠近河岸的栈道上方的边坡上,采用以雪松为高层;以红继木、樱花、桂花为中层;以海桐球为下层;以草坪为地被;琴丝竹和夹竹桃为边角的配置形式。既有效的将喧闹道路和景区栈道河岸一分为二。又能为被遮挡的河对岸景区增添一份神秘色彩的趣味性。真是“一举两得”的美观实用的良好配置形式。(见图2左上方)

(图2.女儿墙以及河岸边坡区)

6.3 北广场西岸游客服务中心后方绿地

该绿地紧挨花溪大道,在入口的左方服务中心之后。为了使来往车辆中的人们能够最直观的感受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所以此地的选用了紧凑型的植物配置模式。同时也将此地原有建筑未能拆除的烂尾墙进行遮挡。该地选用高大的雪松为主体。中层景观选用桂树、樱树、红继木等。地被为移植型高羊茅草坪。展现出阡陌纵横、层层叠叠的效果。(见图3)

6.4北广场东河岸花卉景观片区植物配置

从北广场(河西岸)通过桥后到达民俗广场(河东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

暖色调的花海。在花海前方有片绿化用地。该地只种了少数的小型乔木。没有灌木。

地被也只有播种后生长起来的草坪。和后面的花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配置模式即

将花卉景观突显出来。又不会使主体密密麻麻的花卉景观显得太满。从而让整个景观

效果游刃有余。(见图4)

花卉是一个湿地公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十里河滩北广场东岸的花卉景观区

是主要以粉色、桃色、玫红、白色、橙色的等颜色的非洲菊为其主体。搭配少量其它

的野花和银杏等小乔木为辅。体现出整个花海生机盎然、美不胜收的景观效果。远观

好似“众绿丛中一片红,美若桃花源记中”。近看则又似“众花喜放齐争艳,远近高

低各不同”。如此的景观效果使人流连忘返。(见图5)

(图4.花卉景观前方植物配置形式)

6.5 北广场东岸园路植物配置

(图6.园路边分带前沿植物配置)

湿地公园北广场东岸的园路属于二级园路。供游人步行或骑自行车观赏。如果身处桥上的位置观看。整个桥左方路边分带是以种植一串红等花卉为景观前沿,(见图6)女贞和海桐为景观中区。桂树和银杏为景观后区。整个景观呈现一种空间上升趋势。使其景观效果一目了然。如这种处于空旷的广场地带,不宜营造“柳暗花明有一春”的景观效果。给类型的植物配置都应按照空间上从低至高的植物配置形式。使景观效果能够直观就能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园路中分带的构建主题是随园路的弧形趋势,种植花卉搭配海桐球营造弧形色块。再配合左右两边的园路边粉代和花海等景观。整个景观突显错落有致。彼此呼应的景观效果。使游人感受到色彩的“和谐之美”和整体园路景观的“自然之美”。此外,在园路尽头的现代亭以及现代亭附近的自然山体和植物景观。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主题再次升华。以我个人感官而言真是可以形容为:

“清风拂面群鸟鸣,漫步花海美无尽”。(见图7)

(图7.园路中分带色块和园路远方现代亭植物配置)

7 研究结果与分析:失败和不足的实例剖析和建议改进措施

7.1实例剖析和建议

在参与工作的工程中,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情况,向领导反应情况的过程中。领导也教会我们怎样基本解决负面问题。而我的目的就是要深入研究怎样最好的因地制宜解决绿化种植的负面问题。

研究结果如下:

7.1.1 实例现象:

北广场花溪河东岸(民俗广场)非洲菊的种植区种植面积较小,而因为人工播种误差而导致播种密度过小。因此当非洲菊花期来到时。远距离观赏能很好的体现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但当近近距离观赏时。则显得花丛密度过小,挤挤攘攘。

建议改进措施:

a.施工人员对非洲菊种子生长能力,花期整体效果和单位面积内的播种量没有仔细研究。再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前就进行草率施工。改善措施:施工人员应针对不同的种子向上级或种子出售方咨询该种子种植相关的要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b.花色不一的非洲菊,在北广场东岸种植地区整体过多。单独种植面积大多数又太小。改善措施:应多配植多种花期时间不同季节、植株高度不同的植物。用以改善整体景观的季节效果。

7.1.2实例现象:

北广场花溪河东岸(民俗广场)建有三个现代亭。其中中间位置的现代亭周围的银杏移植到广场后生长状况不佳。少数出现濒死现象。导致场地出现近距离观赏过于空旷的弊端。

建议改进措施:

a.银杏起苗时,须根被全部截掉。主根被截掉过多。球包太小。移植后导致后期生长根部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改善措施:针对种植地的不同状况调整移植植物根部球包的大小。保证存活率。

b.银杏种植地周围场地砂石过多,地平下20-30公分左右有过多的大型块石。难以去除完全。只能加铺10公分左右的种植土。因此土壤环境不佳也是导致银杏生长不佳的一

大因素。改善措施:应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进行该地的绿化种植。保证景观效果。

c.移植时期正值夏季丰水期。但因气候异常,半月余不见雨水。日晒过于强烈,而导致干旱。只能用小型抽水泵抽取河水进行灌溉。并且加盖遮阴网。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生长存活需求而导致出现少数濒死现象。

改善措施:在起苗、存放、运输过程中都要进行水分补充。请示上级调用水车。大型水泵进行灌溉支援。

7.1.3实例现象:

北广场花溪河西岸自行车停放处北面临时绿化用地上。是以草坪平铺再搭配种植大小乔木的方式进行的绿化。但是该地种植草坪与琴丝竹出现移植后大面积枯黄死亡现象。在冬季观赏弊端效果不明显。当春季来临,植物新陈代谢周期变短。生长加速大地新绿的时候。枯死的弊端就会明显显现出来。而且该地临近花溪大道。将严重影响公园整体在群众眼中的形象。也会间接影响到施工方的声誉。

建议改进措施:

a.该地原是一块附近居民排污用的废弃荒地。场地上杂草丛生,凹凸不平。经过填挖方后稍有改观。但种植条件仍然不理想:砂石过多、可供种植的土壤层稀薄贫瘠、深浅不一、积水淤泥众多等。改善措施:针对该现象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绿化种植。在工程预算能力范围内适当填埋种植土20—30公分。改变场地种植土壤的条件。保证植物种植的存活率和景观效果。做好湿地公园北段的“门面”。给公园效果和群众影响加分。

b.该地铺种的草坪和琴丝竹是从别地移植而来。草坪规格是30×30cm.厚度在5-7cm 之间。竹子规格是胸径Φ3-5cm.高度200-250cm.在移植工作前期。草坪与竹子原生长状况优良不均。良莠不齐。在起坪(起苗)、捆扎、存放、运输过程当中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再加上天气干旱炎热。而导致运输到该地进行种植时就出现部分枯黄现象。后期水分又补给不足。从而直接导致草坪和竹子后期大量枯死。琴丝竹的起苗根部球包过小。与民俗广场银杏的状况相同。根部短期内无法恢复补给能力。导致植株枯死。改善措施:在起苗、存放、运输过程中都要进行水分补充。请示上级调用水车。大型水泵进行灌溉支援。针对种植地的不同状况调整移植植物根部球包的大小。保证存活率。另外枯死的植株应在春季旅游高峰前进行更换。以进一步改善不良的景观效果的状况。

8 研究总结和结论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极大丰富了城市公园类型,而且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0]。凭借其独特的植物景观,城市湿地公园正逐步使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无穷魅力。作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植物景观营造,是一项综合了诸多学科领域知识和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实践[11]。本人坚信,在广大景观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技术必将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营造出更加优美而生态的植物景观。

花溪湿地公园充分发掘了当地的水生、湿生植物资源和引进不同地区的优良种类,利用它们来美化城市环境和创建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开发具有贵州自身人文历史特色的湿地植物景观。值得充分借鉴。水生、湿生植物在其生态保护和景观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同时花溪溪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做到了按陆生、湿生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巧妙运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兼顾美学特性,以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环境幽雅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现今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模式,不论规划理论,还是功能应用,都不够完善和成熟。[在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以更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将成为湿地景观规划的重要课题[12]。在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即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又要以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为核心。

参考文献:

[1]俞青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四川环境,2007,26(5);57-59.

[2]黄洁琼,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初探[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2-6.

[3]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4]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5);5-8.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摘要(summary):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中对于湿地公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的植物进行研究,从而更好 的进行植物的配置,在景观上达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更大的景观效益。这次 我们通过对七桥翁湿地公园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发现湿地公园的植物在配置方 面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与在其他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从湿地植物的配 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方面对起进行分析。 关键词(key words):湿地公园植物规划配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构成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从景观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独特与富有观赏性的。无论是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都具有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显然湿地植被是动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元素、生态学金字塔的基础、生物网和食物链中关键性的链环和物、能流入口,是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的骨架,而湿地植物的季象、外貌、结构、生态、动态、类型,则以植物种类成分,及湿地植物为基础。因此,如何利用湿地植物的潜能,使其景观、生态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是植物景观配置中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植物规划 植物造景就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规划原则:在当地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城镇绿化种类、比例、古树名木、历史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可着手进行植物规划。 具体要求就是: (1)在满足园林绿化综合功能的基础上,要兼顾各绿地类型及城市性质进行规划 (2)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3)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给人工栽培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4)快长树—慢长树,常绿树—落叶树相结合 植物的配置就是为了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从而实现人化的生存环境,一个和谐的环境。植物的规划不仅单纯的是植物的规划与配置,更多的是和环境的融合,和周围景观的协调,和设计者思想的融合,只有这些方方面面都结合为一体才能称为具体意义上的植物设计规划。 2. 配置特色 七桥翁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 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

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 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人性化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 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 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 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 ①抗冻、抗热能力 ②抗病虫害能力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 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菖蒲:【拉丁学名】 Acorus calamus Linn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 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 种植方法: 以根茎分株繁殖。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种植密度:10株/㎡。 梭鱼草【拉丁学名】Pontederia cordata

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特点教学提纲

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设 计特点

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特点 【摘要】湿地具有非常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加快,许多湿地逐渐被城市建筑所包围,面积急剧减小,破坏日益严重。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湿地公园的建设趋势日趋明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湿地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还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急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结合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特点,对湿地生态核心的保护以及恢复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域,营造了良好的植物空间环境。与此同时,还结合了植物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园林、水面、堤岸等等环境类型,对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设计效果。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设计特点 .、八、- 刖言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生态景观会议,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以及社会效益。近几年来湿地的其他自然资源和功能也逐渐的被人们发掘出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科研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市湿地的功能包括为城市居民提供水源,做好防洪排涝的工作,调节城市气候,保证城市生存环境的质量,为动物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栖息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所以建立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方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城市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公园类型,他的独特景观能让居民感受到独特的湿地魅力。

1湿地公园的概述 1.1湿地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到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个过渡过程,在湿地的生态系统当中,水生植物占据着较大的优势,并且长期处于水淹没的状态。对于湿地最为广泛的概括定义为天然或者人工修筑的,具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或者具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咸水的水体。与此同时,随着不断的变化,湿地的范围也被逐渐扩展到邻近湿地的河流和海岸、岛屿都属于湿地的范畴。 1.2湿地公园 我们并没有给予湿地公园一个明确的定论,只是将它区别与自然保护区以及一般意义的公园。湿地公园既有多样化的物种同时也具有生态旅游和教育的功能。湿地公园的占地面积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在湿地当中无论是原有的还是进一步延伸的景观都应该以自然湿地作为基础,避免人工大规模的改造工作1.3湿地公园植物空间营造在对湿地公园进行相关的空间设计和营造之前,我们需要对湿地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进行整体的空间规划,设定合理的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遵循和谐、统一的生长规律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并且要体现出美学的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湿地公园的植物空间建设,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按照区域植物的功能进行分级的控制,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配合周边各项主要的要素,在结合人类的审美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形式。 2湿地公园建造案例 淮河两岸距南京主城区12mk"公园地处秦淮河南北长4080m,东西宽3500m, 总面积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简介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简介很多人都知道十里河滩是贵阳非常宝贵的城市湿地。早在1959年陈毅元帅游花溪时曾欣然赋诗赞美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一直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对保护十里河滩生态环境十分重视。2009 年 12 月 4 日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以十里河滩为主体的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它是我国首个以高原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距贵阳市中心12公里,公园包含花溪公园、洛平观光农业带,大成山、十里河滩及孔学堂。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集结了山地、水文、生物及人文景观、国学文化,兼具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免费开放式景区。2014年8月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花溪区的主要旅游景区。 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南起牛角岛,北至龙王村,西邻花溪大道,东抵大成山,南北长约6.5公里,总规划用地609公顷,其中湿地219公顷,山体公园390公顷,一期总投资7.81亿元。十里河滩景色诱人,景区内秀峰环抱,河水回曲,鱼戏碧水,鹭翔浅滩,河中沙洲绿岛千姿百态,跌水深潭相间展布。 十里河滩景区的核心是“五区三脉”,有五条主题游览线路。“五区”,即由南至北的湿地游赏区、湿地科普区、

花圃展示区、生态核心区、民俗文化体验区。“三脉”指的是,大成山山林生态轴(林脉),原住民民俗体验轴(地脉),花溪河高原湿地轴(水脉)。 十里河滩景区2010年3月启动规划建设,自2011年9月6日向广大游客开放以来,接待游客逾1500万人次,湿地公园也是外地游客考察调研学习的重点对象。景区主要入口有六处,您可分别从位于花溪的南广场、牛角岛、水乡流韵乡梦桥、玉环摇碧乡土桥和位于西站的竹韵广场等入口进入景区欣赏湿地美丽景观,了解相关科普知识。 十里河滩景区由南到北,主要景点有20处,是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好去处。您可漫步凌波叠翠、桃花春屿领略乡间野趣,游走玉环摇碧观赏映日荷花,在蛙鼓花田、月潭天趣体验自然生机,亦可观溪山魅影、鹭羽凌波,品水乡流韵、绣水浮径,感受花圃果乡的美好。在乡野闲情寻旧线找回乡村的记忆,在生态科普学习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手绘大地体验线感悟珍惜自然、妆扮自然的乐趣,在定格浪漫拍摄线将幸福的时刻变成永恒,在泌心怡神健行线吐纳自然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在这里,春赏桃花、夏赏荷花、秋赏菊花、冬赏梅花,美不胜收,总让人流连忘返。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文献综述

学科代码: 2120904010 学号: 082018010017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国内湿地公园植物的主要配置形式 学生姓名:刘彦卿 指导教师:赵建华 专业:园林 年级:2008级 2011年1月26日

现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兴建湿地公园,单是中国建设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有30处之多。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城市湿地公园,获得国家的批准和大力支持。花溪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串联起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三个景区。城市湿地公园的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3大特点,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在城市中的表现形式,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具有调节环境、美化景观的巨大功能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可以归纳为: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美化城市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时,应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研究分析湿地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确定合理的景观功能分区边界和大小,提出更好的动植物保护方式。而水文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则从微观角度分析揭示湿地系统的演变方式和方向。在城市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湿地公园绿地植物理想选择: a.—生长表现好,如:易生长、病虫害少、易管理,管理粗放等。 b.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适应栽植地立地条件。 c.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d.不宜成片栽植刺槐、黄金槐、香花槐、火炬树、侧柏等绿化先锋树种。 e.应以大规格乔木为主。重点地段及重要景观树落叶乔木规格不应低于胸径15cm、分枝点2.7m;一般地段乔木胸径不应低于10cm。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刘璐颖 学号: 161413150 指导教师:陈玉兴 2015年 11 月 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161413150刘璐颖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 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汇总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因此,科学的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和景观的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概述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目前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 4 类: (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香蒲、黄菖蒲、燕子花、慈姑、芦苇、灯心草、蒲苇等。 (2)浮叶植物。浮叶植物是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3)漂浮植物。漂浮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于水里,如满江红、水鳖、浮萍等。 (4)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整个植株全部没于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等。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色、闻香、还能赏姿,并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荷叶青翠而洁净,叶型如伞,大而美观。荷花淡雅清香,气质高贵。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与碎石相配以增加景观效果。芦苇丛植于水边,微风轻拂,哗哗作响,体现了动和静集合。 (2)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上: ①直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②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 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改善水质外,还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等生态功能。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 (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 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所选植物根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4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1.1.5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1.1.6 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1.7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1.8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2 指导思想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基本原则 1.3.1 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 1.3.2 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 1.3.3 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4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1.4 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基本概念 2.1 湿地的定义 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3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2.4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1 系统保护的原则 3.1.1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3.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 (2010-04-13 13:32:08) 转载▼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 杂谈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2、水景中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配置时要考虑到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处理功能统一协调。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位的要求,同时能充分发挥各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2.1 水边与驳岸的植物配置 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尤其在自然水体景观中应用较多,所以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水边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2.2 水面植物的配置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观赏和教育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一湿地及湿地公园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主题公园设计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 (二)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与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 转载▼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 杂谈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6T11:23:11.8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张文 [导读] 摘要:湿地公园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形势,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提供体育娱乐及自然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调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呈现城市景观特色。 身份证号码:35042819900722xxxx 摘要:湿地公园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形势,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提供体育娱乐及自然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调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呈现城市景观特色。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景观设计 一、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结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遵循循环规律 湿地公园的主要载体是水,水作为湿地公园的本源,必须对湿地公园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湿地公园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需要对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设计,遵循湿地循环规律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 (2)以综合整治为基础预留发展空间 城市湿地公园最主要功能主要表现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应该说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所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后续发展,要坚持以综合整治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开发、设计、建设、恢复等一系列的方案,从而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下更多的空间。 (3)植被演替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且本身其植被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好其丰富的植被资源,让其整个生态更加具有价值。应该充分地结合其生态系统的植被演替规律,优化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生态景观的设计要求,有效促进不同群落的结构能够稳定在其生态系统中发展。 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1)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所谓植物景观所指的是借助大自然中的植被以及群落等元素,通过人工设计让其能够产生美的感受和联想。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应该充分地结合其公园的生态特征,通过人工设计让其植物元素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配合着城市湿地公园的水与地貌特征来进行景观设计。在其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搭配,并且植物所具有的个体特性以及群落所具有的线条美等进行融合,以不同类型的构图设想设计出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空间。这样的一种景观设计理念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让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2)打造具有乡土风情的植物景观 通常情况下,城市湿地公园基本都是位于城市近郊或者乡村。在进行其景观设计时,应该利用好其湿地现有的水系以及地貌特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历史,选择当地特有的植被来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景观。比如:我国著名的西溪湿地公园,就是选择了当地的柿树、河柳、旱柳等植被,来对其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而且在其公园的中还有1个河塘,其两侧生长的植物在景观设计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对于整个浏览线路会产生影响的一些植被,经过优化后,保留了原来的地貌特征,只是合理化地对一些水岸曲直的植物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在对西溪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景观的人为干预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减少。由于减少了人为干预,促进了其生态环境中的植物群落通过自然的演化,形成了具有极赋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给游客们带来了清新与美的享受。 (3)打造具有农家特色的植物景观 正如前面所说,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可以借助当地的农家风情以及当地的农家植物来设计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其公园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将当地农家特色的建筑以及农家文化进行了融合。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选择性地将具有农家特色的传统植物元素考虑在内。采用了单一品种的片植以及混合物种片植的方法,让其植物景观更加体现出农家特色。其主要选择搭配的植物主要以桑树、香椿、泡桐、木芙蓉、桃、枇杷、梨、茭白、菱角、芦苇等植物,为其湿地公园增添了许多的植物元素,同时也为其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4)打造具有趣味植物景观 对于趣味植物景观而言,是希望在湿地公园中以较为鲜艳的花、果等来吸引游客的兴趣。在都市生活常居的人们,希望能够在在节假日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所以在进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游客对野趣的需求心理,设计具有趣味植物景观。同样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在其公园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针对性地对浏览线路进行了设计。在主要游览的线路中,设计人员刻意地种植了具有趣味性的植物,并且保持了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花卉。给游览者打造了一条生态型花卉游览路线,而且其植物的搭配,也使得其游览路线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且产生色彩以及线条上的变化。不仅让游览者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能够让其接受到植物知识的教育。在西溪湿地公园中,主要搭配的趣味植物主要以紫云英、毛茛、白三叶、阿拉伯婆婆纳等为主。这也是结合了当地的特色,让其能够为整个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增添不少色彩。 三、湿地公园水生植物与湿生植物景观构成分析 (1)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分析 水这个载体本身就是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水中生长的植物自然也成为了景观打造的一个重点。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划分。通常水生植物可以分为挺水型、浮水型、漂浮型和沉水型4个种类。无论选择那一种植物种类,都需要坚持所选择的水生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原则。通过合理化的搭配来打造水生植物景观,让其植物所具有的线条以及色彩能够与整体的景观融合,通过一段时间与其自然生态的融合,实现自然水景的稳定。比如:西进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选择,多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为主,在岸边搭配了耐湿性较强的乔灌木为景观辅助,让其不同类型的植物以不同色彩、不同花期、不同形状来向人们展示其和谐性的植物景观。让游览者能够体会到一丝清新与宁静。对于水面较大的区域,可以以睡莲、荷花、芦竹等水生植物来对其水面进行点缀,让植物在

花溪周围旅游资源分析

花溪区旅游资源可行性分析 花溪区地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含小碧乡)。 旅游环境 1、自然地理特征 花溪区有由水、森林、气候构成的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花溪区处于长江、珠江分水岭和南明河上游,有大小河流55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全区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03%,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常年气温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工业污染很小,大气质量很好。 2、交通状况 调查区内交通条件优越。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和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溪大道直通贵阳市中心区,312国道和101省道贯穿全境,建设不久的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花溪二道、国宾大道和正在进行的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将使花溪的交通转换实现质的飞跃。 4、人文环境 花溪区有优越的文化资源。全区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有景物景观81个。其中,自然景观56个,人文景观25个。花溪区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景区中以花溪风景、天河潭、镇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游最为有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一、旅游资源疏理 1.自然旅游资源:这里主要是集中于花溪公园、十里河滩、天河潭等自然为主的景点。包含了山地景观、喀斯特洞穴、局部构景河段、自然泉流、舒适气候、风景林、古树名木、自然地标景段等。 2.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以青岩为代表,包含了遗址、遗迹、军事防御体系遗址、宗教建筑群、名人陵墓、传统民居群、历史街区、田园、独立聚落、历史纪念地(物)、殿堂、楼阁、石塔、牌坊、碑、古桥、古井等,构成了一个小而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