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梅珍生

摘要: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如果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可以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包括对于礼的外在形式与礼的本质两个方面,“礼后”而成人的人性锻造价值,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完成的内容,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儒学;礼与仁;理想人格

在现有的研究中,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为人们把握孔子思想提供一个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以此就教于方家。

据统计,《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七十五条,以至常见有孔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说法。由于“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位,《论语》一万一千柒百零五个字中,仁字就有一百零五个,据此不少人又断言孔子之学就是仁学,孔子及其门人所追求和实行的,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但是,我们若从探寻人的本质以及礼的本质问题入手,重新审视仁与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就可以发现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而从礼的本质看,仁与礼在不同程度上又代表了礼的两个层面,即礼之文和礼之质。在孔子那里,礼通常指礼文,而仁则是礼之本或礼之质。他追求礼的文质统一,就是为了在把握礼的本质中再现人的本质。

一、礼之文的层次

孔子作为周礼的向往者,他首先是一个注重礼的形式即“礼之文”的人。他对礼文的重视,为同时代人所侧目。春秋时,“讥礼文烦碎者盖始于晏婴,其沮齐景公封孔子,以为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咩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1]对礼文的过分重视,甚至成了他仕途受阻的主要原由。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的举手投足,对礼的遵循跃然纸上。他的种种中规守矩的行为,既符合礼制的要求,也是特定礼意的显现。如: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寝不尸,居不容。

席不正,不坐。

以上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官员身份所特有的举止,一类是平时居家时的举止。为了生动形象,记述中使用了许多后世极为少见的形容词,但礼仪举止细致入微部分又远非文字所能传神。其中有些举止仪容经历了古今流变,如“揖”、“趋”等,需要稍作疏解。其他一些具体举止,诸如走路时循着一条直线;乡宴结束时,要等老年人先行;国君召唤,不等车辆驾好立即先步行;路遇穿孝服者或双目失明者,即使再熟悉、再随和,也要改变神态;睡觉时不直躺着;不在门的中间站立,进出时不踩门槛等等。这种种行为范式,正展现了孔子对礼的践履。对礼的仪节的遵守,是孔子慎待“礼之文”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礼之文”作为节文度数之详,遵从它,至少使人们从形式的层面上,遵从了礼的要求,而这也守礼的基本要求。“《檀弓》以直情径行为夷狄之道,是则丧虽主哀,祭虽主敬,苟无礼物威仪以将之,哀敬之情亦无所显示矣。夫七介以相见,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礼有摈诏,乐有相步,皆为温藉重礼也。礼之失则或专重仪文而忘其本意。”[2]一定的礼物、威仪,正是崇礼、重礼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形式,人们的哀敬之情就无法为他者所知晓。

在具体的仪节意义上,孔子作为“圣之时者也”,他对周礼并不是一味采取顽固保守的态度,相反,他对于周礼某些形式方面的变革还是赞成的。如: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

“麻冕”是一种礼帽。按照传统礼制的规定,这种帽子当用麻布料织成。孔子时代的人却用丝料,这样较为节俭,孔子认为可以接受这做作法。“拜下”,指臣子给君主行礼的方法,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再磕头。可是流行的作法是人们免去了堂下的磕头,直接升堂磕头。孔子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即使违反时兴的作法,他也要按老规矩办。可见,孔子对周礼损益的认可是有一定标准的。这就是在不违反尊尊等级原则的前提下,对礼作些修改未尝不可,但若违反了礼的核心精神,就坚决不予认同。

在礼中,除了“揖让周旋”的礼容、动作层面的内容外,孔子尤为注重的是作为制度规则层面的“礼之文”。杜佑《通典》卷七十四《宾礼》序称,自古至周天下封建,故盛朝聘之礼,重宾主之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礼数服章,皆降杀以两。它们作为常行之典,必用之仪,在揭示“礼之质”方面的意义,并不是人人所共知的。如关于告朔之礼,《八佾》中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告朔”作为体现天子权力的礼制,是指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历书的内容包括该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那一天,因之称“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种祭庙行为叫做“告朔”,听政叫做“视朔”,或“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

事”罢了。所以,子贡认为不必留此形式,不如连羊也不杀。孔子则以为尽管这只是礼的残存形式,但是比什么也不留还是要好些,因为“我爱其礼”的礼,正残留在这种告朔的形式之中。

孔子之所以不是礼的形式主义者,在于他深知礼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于礼的形式方面的变迁,主张采取顺应与随俗的态度。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认为礼的发展规律就是因、损、益。周礼正是因循夏殷之礼,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还有部分不适应周人的生活习惯而遭淘汰即“损”。周礼作为后来者,综合了夏殷两代的长处,即是“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是孔子从社会文化制度的层面上来赞赏周代的“礼之文”。

孔子匡地被围,处境危急,但他却对自己肩负的文化使命充满自信。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这里的文,就是指礼乐制度,朱子注谓:“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3]这里孔子所论的“文”,同样是从制度层面着眼的。

礼文作为礼中静态的规定,它有待于人的践履,并且是有待于人们用发自内心的感情去践履,而不仅仅是作表面文章。因而单纯地重视礼文有可能使礼日益形式化、工具化,使礼越来越沦为空洞没有意义的形式,而任何形式化的东西都会沦为统治者装饰自己而束缚他人的工具。正是对礼的形式化的警觉,孔子从来就不是孤立地看待“礼之文”,尽管他主张爱礼存羊,但在对待礼的主导倾向上,他更强调“礼之文”与“礼之质”的统一。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他认为礼并不是玉帛之一类的“礼之器”所能完全涵盖的,玉帛的奉献仪式,并不足以代表礼的本身,礼自有其真精神。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就是他从否定的界域,将仁之于礼的本质意义彰现了出来。他痛心于讲究仪式时代的那种为礼的形式而形式的作法,对“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论语·八佾》)等种种违反礼学精神的举止,他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从礼的本源意义上讲,宽政是为官之本,恭敬是为礼之本,哀戚是举丧之本,而现实中却是不宽,不敬,不哀,一切礼仪都沦为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由此,如何克服礼的形式化危机,使礼真正地体现出人的本质与价值,切近人的真情实感,这是促使孔子反思礼的本质以及思考“礼之质”与“礼之文”关系的重要出发点。

二、礼后说

在礼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孔子与子夏所讨论的“礼后”说,是对礼文与礼质关系的第一种表述: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后一句在现存《硕人》中不见,或恐遗佚。从字面的意思上看,是说漂亮的脸笑起来多么美,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多么媚,恰如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孔子把这几句概括为“绘事后素”,子夏由此悟出“礼后”的道理。

何谓“礼后”?何晏《论语集解》中引郑玄的说法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因朱熹一反这种传统的解说,致使人们对“礼后”之意众说纷芸。朱熹以为“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4]以“绘事后素”的后素为后于素,即以忠信为人之质,礼为人之文。他将礼后讲为人的肉身及其内在品质与礼乐文化的关系。韦政通沿此思路也认为,孔子以“绚”喻仁之质,以“素”喻礼之文,子夏竟然能由这个比喻中领悟“礼后”的道理。礼后者,质先礼后,因仁为礼之本,而礼使仁表现为行为。[5]

清代学者凌廷堪在《论语礼后说》一文中,对朱熹的说法作了深入的辨析,他以为“诗云‘素以为绚兮’者,言五采待素而始成文也。今时画者尚且如此,先布众色毕,后以粉勾勒之,则众色始绚然分明,《诗》之意即《考工记》意也。子夏疑五采何独以素为绚,故以为问,子以绘事后素告之,则素以为绚之理不烦言而解矣。子夏礼后说,因布素在众采之后而悟及之者也。盖人之有仁义礼智信五性,犹绘之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也。礼居五性之一,犹素为白采居五色之一也。”“五性必待礼而后有节,犹之五色必待素而后成文。”[6]他以为礼后,在于“礼为五性之节”是内在的,它与仁义智信并列,但又彰现、规约五性。因而,它揭示的是作为人性的礼与仁义智信之间的关系。但礼无论是作为外在的节文,还是作为人内在的本性,都对人的其他各方面特征,具有彰现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则是不争的事实。《曲礼》中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揭示了礼对道德仁义的彰现功能;孔子的“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孟子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则表述了礼对人的感情的约束功能。礼的节文,事实上,是包括了彰显与约束的统一。

从形而上的观点来看,礼后正是对人的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由内(人的德性)而外(礼文)态势的描述。它是说人之为人的本质或礼所彰现的道德仁义,比礼的外在形式更具有优越性、或先在性。所以,子夏的礼后之“后”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也不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而是一种功能上的先后。

三、文质彬彬

孔子的文质彬彬的论断,对礼之质与礼之文的一体性作了更为明确的揭示。《论语·雍也》中,孔子将文质关系分疏为三种形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引包咸注:“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7]邢昺解文质为“文华质朴。”朱子《论语集注》解野,与包咸意同,解史则谓“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礼记·仲尼燕居》则称:“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这是以野为有质无文。《荀子·礼论》谓“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在荀子看来,文质两缺,就是野。彬彬,朱子《论语集注》谓“犹斑斑,物相杂而适均之貌。”由以上诸家解可知,质胜文则如野人,化外之民,忠直朴实而无文;文胜质则如史官,但知文书誊传,而缺乏忠厚之质。文质彬彬,就是血肉之躯的人内在德性与外在礼文的统一,这是君子必具的条件。对于这种君子风度,清代学者阮元在《威仪说》中作了阐发,现代学者嵇文甫也以《周代贵族的风度》为题作了阐述,认为商周人以威仪讲性命之学是一种古义,因为“商周时代,是贵族最得势的时代。当时的文化,也全是贵族文化。那班贵族们养尊处优,君临于一般胼手胝足‘粗鄙近利’的野人之上。他们什么生产事业都不用参预,他们唯一的事务,唯一的修养,就是修养威仪。”[8]这种修养“威仪”的传统在诗经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小雅·都人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大雅·烝民》)

由此,我们很可以想见周代贵族雍容揄扬的风度。这种可望不可即的威仪,正是一般小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的心理基础,这里所描绘的一般性特征的都人士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仲山甫,正是文质彬彬的典范君子。

讲究个体的威仪,用威仪来彰显“出言有章”、“柔嘉维则”的君子之德,不仅仅是诗人所表达的理想,更是那个时代所共有的文化心理。阮元引《左传》上刘文公的话,正揭示了讲究文质彬彬,追求礼之文与礼之质(内在于君子的人格)相符之于人的重大意义:

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仪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之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左传》成公十三年)

在这里,“君子勤礼,小人尽力”,正是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以“动作礼仪威仪之则,以定命”的不同形式,只是孔子已将君子泛化为一种道德品格的概念,而不象刘文公那样仅将它作为标识贵族阶层的特征。孔子讲求“为仁由己”,“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因而是成为君子,还是成为小人,主要在于人们如何处理礼之文与礼之质的关系问题。对于文质两个方面,在礼的践履中,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不是表现为野的形态就是表现为“史”的形态。也就是说礼之文与礼之质的关系,首先是作为规范的礼文与道德实践主体的人的关系。所以,《论语·八佾》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人之质,人的内在德性,无仁以为质,就不可能有忠厚之心,那种仪式意义的“礼之文”就无任何价值可言。由此,我们也难以指望这种没有“仁心”的人去践履礼乐。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人若是不仁者,那么,孔子的判断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有论者称约是约之以礼,乐是以乐乐心,[9]这是很有见地的。

事实上,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不仁者,无忠厚之心,其行为自然不能长久地符合礼乐要求。《礼记·礼器》有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这也表明人的德性与礼的仪则之间构成一种正向关联,忠信之人,与不仁者是两种迥异的类型。所以,孔子始终强调人的德性的完善要借助于礼的节文,在《学而》篇中,孔子的教诲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弟、信、爱、仁这五种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努力去实践它是第一要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即学礼,礼作为外在于人的规范,可以起到显现德性的作用。正是礼之文之于人具有外在性,所以,通过主体的人来彰现的礼之质与礼之文并不总是文质彬彬的,也不总是若合符节的,理所当然地会出现“文胜质”或“质胜文”的两种倾向。

在一般人观念中,我们若强调礼之文仅是外在于道德实践主体人的,礼文之于人的意义,就是居于次要位置的,礼之质(即人在礼的践履中所彰显的种种德性),则具有优先性。其实不然,《论语·阳货》因礼之文的缺失,对人德性的种种损害作出了不同的分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谓学,与前面所提到的学文一样,均

是指学礼。“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圣人舍礼无以为教也,贤人舍礼无以为学也。”[10]“礼之外,另无所谓学也。”

[11]“学”即是学礼,或者说至少包括学礼,这并不是一种想当然的臆说,即使诉诸《论语》的文本本身,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即证。《论语·泰伯》中,孔子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依然是讲人的德性若没有礼文的彰现,就会显得暗然无光。因而仁、知、信、直、刚、恭、慎诸种德性只有限定在适度的范围内,才有可能使它们得以彰现,而不致于因其过度膨胀而出现愚、荡、贱、绞、乱、狂、劳、葸等有违君子风范的行为。这一切德性的实现只有借助于礼。人们在不知礼的情况下,学礼;在礼怠惰的情况下存礼,使礼之文与礼之质(人的德性)得以相互彰现与制约。“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这种文质符合论在《礼记·礼器》中表为礼的两种不同功能。礼之质与礼之文自礼产生之日起便相互依存。“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这里的礼之本也即是礼之质,它使人的形象得以树立起来,所谓“无本不立”就是这个意思。徐复观先生在对“立于礼”的阐释中,以为“所谓立,乃是自作决定,自有信心,发乎内心的当然,而能适乎外物的合理趋向,亦即是自己能把握自己而又能涵融群体的生活。要达到这种生活,只能靠情与理相谐,以得情理之中的礼的修养。”[12]徐复观的这种现代疏释,与“无本不立”的精神是遥相契合的。相反,礼“无文不行”,虽然是讲礼仪规则中所含蕴的交往理性,与单纯的礼仪规则有所区别,但它却不能离开礼仪规则,正是这种礼文的引导,才使得人在周旋揖让这类动作层面的仪礼得以实现。

尽管礼之文被赋予了义理的内涵,但它的实践品格却在“无文不行”中得以完成。礼之文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交往语言,既是一种交往的指引,又是践履礼的人对自我理解的不断证实和更新的过程。所以,杜维明先生指出,礼像语言一样,是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一个人若不能逐渐知晓礼的“语言”,就不能成为他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者。人的成长依赖于创造性地适应共同体所共有的既定价值。礼,作为人类相互交往的一种非语言方式,在儒家文献中受到特别重视,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对生命形态的共时性的承诺,而且包含着对生活传统的历时性的承诺。[13]

礼之质与礼之文还存在相互限定、彰现的关系。这种相互彰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礼的本质规定的不同层次的概念思辨中。《礼记·儒行》讲仁的实现形式时指出:“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这都阐明了礼之质“仁”对礼之文的依赖。文质之间的这种相互彰现关系,在棘子城与子贡的对活中,也得到清楚地表现。“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论语·颜渊》)在棘子城看来,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仁)就可以了,不必计较外在的仪容(礼仪),子贡认为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仪容同样重要。如果将虎豹和犬羊两类皮毛的文彩去掉,两类皮革的外在表现形式就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了。这就是说外在文彩是呈现内在本质不可缺少的条件[14]。质与文,仁与礼是合一的,不可分割的,礼之文不能没有礼之质的浸润,礼之质也不能没有礼之文的呈现与表露。同样,在孔子看来,礼之文与礼之质是一体的,是相依相即,不可分离的。所以,“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忠,与人敬。’”(《论语·子路》)见大宾,承大祭本身就是礼的描述,仁就是以

行礼之心来显现的;而居处恭,执事忠,与人敬这些人际之间的规范同样满足了礼的要求,也是仁心的体现。因而,文犹质,质犹文,仁和礼是可以相互阐释的。

尽管礼之质(即孔子所言的“仁”)与礼之文具有一种相即相依的关系,但仁所依赖的载体有两种:一是人的内在德性,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人,会在自身的进退揖让、洒扫应对中将仁德彰现出来,即使是一个没有任何教养的野人,他在仁德的指引下,也会使其行为天然地表现出与礼的精神相符合,这里表现的是动态意义上主体人的德性与礼的规范之间的实践关系。仁的另一种载体纯为礼的规定或节文所含蕴,也就是脱离礼的实践意义,单纯从礼的外在规范中,静态地可以发现礼的规定中所蕴含的精神是否体现了“仁”的原则。比如“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因此,子要为父母居三年之丧的礼制,就体现了“仁”的价值。相反,宰予以为三年之丧为期太久,以为一年就可以了,被孔子斥为“不仁”。“不仁”的礼之文,无代不有,在后人对前人的审视中更是如此,在人生实践中,依据人们的认识程度会随时对之进行修正、损废。作为外在规范的礼之文所透露的仁与不仁的区别,正如现代法学中良法与恶法的区别。这是礼的仪节与其内在精神的关系,它是一个静态的实存的制度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杜维明讲“仁主要地不只是一个人际关系的概念,它是一个内在性(inwardness)的原则。这种内在性意味着‘仁’不是一个从外面得到的品质,也不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政治力量的产物。……‘仁’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并不是由于‘礼’的机制从外面造就的,而是一个更高层的概念,它赋予‘礼’的意义。”[15]可以说这仅是阐明了实践意义上的礼之文与人的内在德性“仁”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作为含有“仁”的精神的礼之文,对于人的动作行为的规范、或定命,同样具有牵引人向“仁”的功能,即从外部内化‘仁’的功能,这可以从“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16]的良苦用心中可以得到印证。所以,一方面仁可以赋予礼的内容,使得道德主体践履礼不徒具有仪节的意义;另一方面,仁之于道德主体的人,并不天然地具有内在性,否则孔子就不会感叹:“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17]礼就是补救这种过与不及流弊的理想手段。所谓“仁有数,义有长短大小。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18]陈澔对“率法而强之”所释,就是“率循古人之成法而勉强行,此为求仁之事。”古人之成法,善莫若礼,依礼而行,正是求仁的捷径。所以,体现了“仁”的精神的礼之文,对于现实中种种过与不及的行为,具有矫正的作用,同样它对于人也具有内化仁德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礼之文与礼之质“仁”的关系中,仁作为礼的价值源泉和内在规定是超越一切时空的,具有绝对性,礼之文则是相对的。因而,承续传统,因革损益传统,开出新说是礼仁关系的重要指向。仁作为创生原则,是内在原则,是价值之源,是依据;礼是建构原则,是外在规约,是制度化、行为化的象征,[19]根据仁的原则,不断调整完善人伦规范乃至外在社会制度,使之更加有助于人性依中道原则发展,是礼之文与礼之质关系的根本要求。

四、仁为礼之质

如何保持或维护礼之质呢?孔子的求“仁”是其根本。据考定,在孔子之前,《诗》《书》中便已出现仁。《尚书·金縢》中有“予仁若考”,意为:我仁顺于祖上,多才多艺,可恭奉鬼神。这里的“仁”字取“仁顺”之意。《诗经·郑风·叔于田》的“洵美且仁”与《齐风·卢令》的“其人美且仁”的“美且仁”(华美且仁慈)都是赞颂猎手姿容与德性的歌词,有“仁

爱”、“慈爱”之意,郑笺与朱子注即取此意。《国语》里“仁”字出现二十四次,大体用为“爱”的意义。除了“爱”的意义外,还将其引申扩展为“保护百姓”、“有利国家”、“剪除无道者”、“立有道之人”等意义。《春秋左传》中有三十个“仁”的用例,不仅有“爱”的意思,还有“孝”的意思。[20]孔子深化了仁的内涵,拓展了仁的意义界域,尤其是他将“仁”作为礼乐之道予以概括,这是前所未所有的。

当孔子将仁作为对礼乐精神的概括时,仁即是礼之质,仁获得了形上的本体意义:仁是礼乐之中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道,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凝聚在“仁”之中。由于“仁”的内涵极为博大精深,故二程在解释“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时说,“计利则寓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21]仁之道大在于它在孔子那里,已被赋予了统领诸德的“专言之仁。”(《程氏易传》)仁是诸德统一的最高概括,而其他的德目从属于“仁”之下。所以,范寿康在《中国哲学史通论》中指出,“他以‘仁’对诸德的统领关系,代替了从前的‘仁’和诸德的并列关系。这应说是孔子的创见。但是,孔子并未完全抛弃前此那种‘仁’与诸德的并列关系。”这也显示出了仁的思想新旧夹杂的特征。但统领诸德的“仁”在礼的框架下,使得干枯的形式之礼即礼之文,获得了活泼泼的生机。牟宗三先生指出,“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22]这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通,这种以道德生命为感通的对象,使得规范人我关系的礼才有可能达到文与质的统一。

一般地说,作为礼之质的“仁”,包括了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博爱原则。这种博爱原则是调适人际关系的内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根本义,所以《论语·学而》篇又指出:“泛爱众而亲仁。”这也就是“博爱之谓仁”在礼的规范下而表现出的一种道德情操,仁并不是脱离礼的抽象、普遍之爱,而是体现在人我的具体交往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语言方面。“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一般人以为这是孔子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而随病发药的。其实仁者的言语迟钝,并不是一种天然的迟钝,而是自我节制的结果。这种语言的自我节制是礼的一种要求。“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在子夏那里,慎于言,主要表现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所以,孔子认为可以从言语的多寡,来判定人的仁德的多少。孔子告诫颜渊为仁的纲领,其中就有“非礼勿言”(《论语·颜渊》)的要求。从孔子自身的实践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因为“刚毅木讷近仁”,相反,“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因此,在人我关系中,抑制语言噪音,就可以减少伤害他人的可能性,所谓“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言出于身,加乎民;行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克制自己,依礼而言,依礼而行,对他人的爱也就可以洋溢于普通人的庸言谨行之中。

第二,作为礼之质的“仁”,还包括等差原则,它是对普世之爱的限定。由于孔子的“仁”包含着作为血缘的亲疏关系,所以,他的“仁者爱人”与墨子的“兼爱”是大异其趣的。尽管墨子也提倡“仁”,所谓“兼即仁矣”(《墨子·兼爱下》),但“兼”与“别”是相对立的,兼则无别。“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别非而兼是。”(《墨子·兼爱下》)因而墨子反对儒家对人作人我、远近、亲疏的区分,提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这就与有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把仁作为与亲者关系的起点,并以

此推己及人是大不相同的。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之说,最恰当地表现了儒家在道德实践中所体现的“仁爱”扩张过程。

在礼的规范中,仁所具有的两个层次的爱,使得依泛爱众只能是仁而行礼,是主体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旦道德主体选择了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就可使人生境界不断向上提升的空间得以扩大,使人的尊严得以显现。依仁而行礼,正是道德主体在践礼的实践中确证仁为自己的生命本质的过程。仁作礼的本质与作为人的生命的本质,在道德实践中得以合一,同时它又借助礼之文使人的尊严得以显现。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在此,孔子虽然开启了为仁由已的内在探索之路,但他还没有追问仁之于人的身心关系,仁作为“无以尚之”(《论语·里仁》)之德,是内在我们的身心,还是依存于社会的交往关系中呢?这两者都有可能。事实上,在孔子的“仁远乎哉”(《论语·述而》)的提问中,仁的安顿之处还是不定的,这开启了孟子将作为礼之质的“仁”内置于心的思路。

而等差之爱的仁作为礼之本质,则要求在人的社会交往中依礼而显仁,礼作为规范的意义施之于社会政治实践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实际上,恭、宽、信、敏、惠这五者就是依礼而规范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这种依交往关系而建立的外在性规范,它具有表演性,既可能使礼之质逸出礼之文,使礼之文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又可能使它成为一种符合人性的社会规范。对于前一种倾向,在孔子时代多有所见,这也是孔子所担心的一个方面。“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外在规范与其所显示的真情实感相较,礼之质更具有本原的意义,而不是象不少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强调“俭的节用而爱人”的节约精神。其实,奢和俭是礼之文之于礼之质的过和不及的两种状态,“宁俭”与“宁戚”都是相对于仅有仪节意义的礼之文来说,是一种不得已的作法。在没有繁饰缛文的礼之文下,礼之文方面的俭朴,反而有助于礼之质“仁”的显现;而悲戚的情感,正是仁通过人的感性经验得以表现出来的绝好方式。因此,孔子这里对礼之本的回答,只是回答了礼之文与礼之质在礼的践履中谁更具有优先性的问题,而并没有直接回答礼之本为何。正是礼之文所具有的表演性或装饰功能,当然也含有人际交往中节制人性的功能。所以,荀子从强调礼之文对性恶的抑制角度,同时,又从礼的表演性(重饰)角度,对孔子的礼学作了异于孟子的继承。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 【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2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仁”110次,而“礼”仅出现75次,有些学者就以此为根据,认为在孔子以前是礼中心主义,而到了孔子这里就成了仁中心主义了。笔者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仅从字数上来证明太过于肤浅。仁、礼在孔子这里是并列的关系,而没有谁先谁后的次序。因为孔子要高扬仁还是和礼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孔子对周代的礼制是推崇备至的。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在《论语·阳货》里又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而又有文采,已涉及社会的 3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孔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 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应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或,最初指的是,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仁义、中庸之道,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他主张的“礼”,则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礼的思想: 礼属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又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要恰当,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

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他又主张回复到周礼社会,以达到拯救春秋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理想。企求建立一个互敬互爱、人人各得其志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种想象的理想社会曾令中国文人崇尚近千年。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了,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还是逐渐演变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而“礼教”则成为了这一封建统治工具的最高形式。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礼”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时可以说儒家文化起初的“礼”和后来的“礼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2.仁的思想: 仁就是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爱人包括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以人为本。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为深远。孔子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而孔子首开私学,弟子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仁礼思想评价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仁礼思想评价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

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 对与礼的思想实质,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摘要] 本文指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并介绍了“仁”的七层含义。 [关键词] 孔子仁仁爱仁德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关于“仁”,按孔子的阐述,应有七层意思: 1、作“关爱”解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意思说,“仁”指的是“关爱人”。要做到关爱人,就必须树立仁慈之心。 2、作“爱大多数人”解 “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意思说,广泛地关爱大多数人,这就接近于仁了。换句话说,就是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关爱,而且对人民大众也要关爱。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孔子这里讲的“汎爱”,也就是后来西方资产阶级讲的“博爱”。不过,孔子的这一“博爱”观,要比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博爱”观,早了两千三百多年。 3、作“能爱人,能恨人”解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礼记·大学篇》)。“好”“恶”二字皆读去声。 按照宋代儒家学者朱熹的解释:有私心之人是善恶不分,爱憎不分;只有无私心的人,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才能爱憎鲜明,才能懂得热爱好人,憎恶坏人。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爱与恨”,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爱恨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2页)。孔子时代的爱恨观,自有孔子时代的阶级烙印。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孔子的学生子路,对“爱与恨”的认识有些模糊,跑去问孔子:“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道:“还不行。” 子路便又道:“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 二年级学号:姓名: 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 1."《中庸》引孔子曰: “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 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克己复礼为仁”; 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8."“刚毅、木讷近仁”; 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问: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他指出,那岂止是仁!一定是连尧舜都颇难做到的圣!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和宣传“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之仁并不局限于亲人之爱,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应该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爱亲人、众人,这是孔子仁之主旨。 仁是理性的爱。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就是其“仁”的理性内涵。孔于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人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将心比心,把人最天然本质的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最终及于全社会。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推演。 孔子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这话正反映了孔子主张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 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 引言: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地仁和礼思想 谷晓洁英语系1302班2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地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地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要求. “礼”地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地“礼”是西周地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地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地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 “仁政 他人” “爱人:“ “ 复礼” 思想. 所谓“ “仁”” ”. ”念,“ 果说,孔子地“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地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地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地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地.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地,因此儒家地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地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地道理地“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孔子作为这将要没落中的一员,看在眼里,非常反感这种变化。于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带着一班贵族,奴隶主的子弟,以保住、恢复周礼制度为目标,周游列国,到处劝说、谋官力求施展自己的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就是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第一:正名思想。孔子提出“正名”乃是当时为政的首要任务(《子路》),要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亦即恢复君主等级制的传统秩序,各人均在自己的等级地位上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尤其强调各级君主首先要模范遵行。这就是孔子礼学思想的要义。 第二:强调道德教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只要统治者作出表率,自觉地遵守礼制,人民就好治理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举贤才。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吸收一些庶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 第四: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是认为仁德作为一个人的美好素质,是行礼的基础;如果缺乏仁德,必不能真正行礼。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具备了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论语》记载: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备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致侮(恭则不侮);待人要宽厚些,支使百姓,却使百姓不怨恨,以团更多的人(宽则得众);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信则人任焉);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敏则有功);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惠则足以使人)。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社会,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为孔子在面对经济、政治、道德、思想等各个方面遭到破坏时,积极寻找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个理论就是后来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中的“仁”学。“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本文试从“仁”的内涵,体现以及它的施行主体来阐释这一仁学思想。 一、仁的内涵—爱人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仁学体系。关于仁的概念,在春秋以前就以出现,到孔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内涵。《论语》中出现表述“仁”字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对仁最简洁地回答。当立志于仕途的学生子张问“仁”的含义时,孔子则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并解释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合对仁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始终脱离不开仁的角色对象——人。所以,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孔子仁学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围绕着爱人,孔子提出了血缘亲情爱、友爱。 血缘亲情爱,就是以“孝悌”为本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务本》)正是体现了孝悌为仁的根本所在。而孝悌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孔子十分重视这种血缘亲情的爱,对宰我的“三年之丧”的辩解提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病也!”对宰我放弃对父母的三年之丧称之为“不仁”。由此可见,孔子心中的亲情之爱就是最基础的仁。 孔子把这种血缘亲情爱推之于一切人,就是他的友爱——“泛爱众”。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缘”(《论语·颜渊》),孔子将仁的思想扩及到“家国同构“的概念中。樊迟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在联系 【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畴了。在哪个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

浅谈仁的思想

浅谈仁的思想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后人学习借鉴的重要来源。在这里仅以我个人浅显的知识面来认识下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关于儒家仁的思想有很多个思想家的观点,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谭嗣同的关于仁的观点,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人才辈出的晚清,谭嗣同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追思和仰慕的。谭嗣同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其以身殉道的生命实践,亦在于其思想的超前性和锋利性。集其思想于大成的《仁学》,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潮流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思想来源具有广泛性,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加之刚过而立之年即罹难,未及对《仁学》书稿及其思想进行打磨和拓展,因而“仁学”还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

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 其次,思想形式具有神秘性,“仁学”思想带有神秘和虚无的色彩,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以太”解释世界的本原;二是用佛法作为理想的归宿。所谓“以太”,即物理学中的的音译。当时西方的物理学家认为光的传播必须有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即是“以太”,它弥漫在宇宙之中,太阳和其他星球的光依靠这种媒介才传到地球上来。因此,“以太”是一个物质概念。谭嗣同取借和扩延了这个概念,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近代中国,佛学根于其“一人不成佛,即誓不成佛”的理念,常常以出世为入世,宏发其济世救人之悲愿。在世之愕愕,亡国灭族的大危机面前,“念佛救国”、“念佛致用”之声不绝于耳。谭嗣同对佛学也倍加推崇。 再次,思想实质具有儒学性,谭嗣同的“仁学”从思想形式而言,内容烦杂,兼有中西,并且反对礼教纲常,但就其实质而言仍没有摆脱传统儒学的范畴。谭嗣同反礼教而不反孔子。他相信儒学内部的仁和礼两个方面并不是一体不分的,儒家的礼教在发展中变质为专制君主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孔子思想的精义是仁学,孔子的仁学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平等相通的思想。谭嗣同认定:“方孔子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而且,谭嗣同的仁是兼容了孔子之仁,墨子之兼爱,佛之慈悲,基督之博爱甚至格致家所谓爱力、吸力在内的大杂烩,其形虽杂,其魂却守一。“仁以通为第一义”,“通”的内容有四义:中外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