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参考标准

通风参考标准
通风参考标准

风速标准:

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6、2、6 有毒有害物质被吸入排毒罩口的过程,不应通过操作者的呼吸带,排毒要求的控制风速在0、25~3m/s之间,常用风速为0、5~1、5m/s。管道风速采用8~12m/s。

AQ 4214-2011 《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6、10 a) 局部通风应控制焊接电弧附近的风速,吸尘罩控制点的控制风速应为0、5~1、0 m/s。

6、10 c)使用固定式排烟罩时,有毒气体、粉尘等不经过操作者呼吸带,排放口的风速以1、0 m/s为宜。

AQ/T4274-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2016年3月1号实施)

AQ4211-2010家具制造业手动喷漆房通风排毒设施技术规程

工业通风第四版

36页

40-41页

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胡传鼎

30页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

125页

126页

128页

136-138

通风设施及构筑物使用管理规定

通风设施及构筑物使用管理规定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

通风设施及构筑物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确保通风设施构建规范,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特制定本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职责划分 1.通风科负责井下通风设施及一通三防各类构筑物的设计,确定风门类别、构建位置、风门尺寸、预留孔洞等。风门构建完成后负责组织验收,确保通风设施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通风队负责依照通风科出具的通风构筑物设计组织施工。并配齐通风设施工,通风设施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通风设施工配备标准表 二.通风设施施工质量标准 (一)永久密闭挡风墙 1. 设施墙体使用不燃性材料构筑,墙厚不小于0.5m。 2.设施5m范围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 3.设施统一编号,每道设施有规格统一的施工说明及检查维护记录牌; 4.距全风压巷道口不大于5m,设有规格统一的瓦斯检查牌板和

警标,距巷道口大于2m的设置栅栏;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5.所有导电体在密闭处断开(在用的管路采取绝缘措施处理除外); 6.设施内有水时设有反水池或者反水管,采空区密闭设观测孔、措施孔,且孔口设置阀门或者带有水封结构; 观测孔、措施孔、反水管孔,高度依次为:1500、1000、300,垂直墙体,上下一条线,外露长度均为100,且放置水平,四周用灰浆填满捣实,保证不松动、不漏风,施工后在螺丝上抹黄油,加封端盖。 4. 墙体周边按规定掏槽,墙体与煤岩接实,四周有不少于0.1m 的裙边,周边及围岩不漏风;墙面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者抹面或者喷浆,抹面的墙面1m2内凸凹深度不大于10。周边设100×10裙边,裙边整齐不漏风。 5.密闭应设观察孔、注浆孔,有水的应设排水孔,管孔位置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密闭墙体上安设观察孔、灌浆孔,内部有水时,还要放排水管孔,观察孔、灌浆孔、排水孔,高度依次为:1700、1400、400,垂直墙体,上下一条线,外露长度均为100,且放置水平,四周用灰浆填满捣实,保证不松动、不漏风,施工后在螺丝上抹黄油,加封端盖。如果进行甲烷抽放,必须预埋抽放管,高度距顶板300、距帮200。 6.砌墙时要上尺上线,墙面平整光滑无裂缝。 7.灰浆按1:3配料,掺和均匀,和灰需垫风筒布,灰浆和好后呈半流体状,严禁有生灰、干灰。

通风设施施工标准及验收制度样本

通风设施施工标准及验收制度 公司所属各部门、队组 为进一步严格制度, 规范井下各类通风设施和倾斜高抽巷的施工, 切实抓好设施质量管理, 夯实矿井”一通三防”安全基础, 推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健康发展, 按照”所有工作量必须经过验收把关”及”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特编制《通风设施施工标准及验收制度》, 内容如下: 一、防突风门施工设计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以及防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能有效防止风流逆转,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特编制防突风门的设计及构筑技术要求。 ( 一) 防突风门的设计 1.每组防突风门构筑至少2道, 2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米,距掘进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米, 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 如小于70m时应设施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2.防突风门的门框采用不小于100×100mm的坚实木质结构。门框要包边沿口, 有衬垫, 四周与门扇接触严密。 3.防突风门的门扇规格为: 过车风门为1700×1400mm; 行人风门为1400×1200mm; 其厚度均为不小50 mm, 采用坚实的铁板, 保证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上距上、下500 mm处分别用一对80mm 的槽钢横梁加固。 4.防突风门的墙体厚度为厚度不得小于800 mm, 下厚根据现

场巷道高度按墙面与垂直线成5度的夹角进行计算和施工。 5.需要安设调节风窗的地点, 调节窗的回风侧安设防逆流档板, 档板采用厚度为不小于50 mm的坚实木质结构, 周边大于调节风窗内边缘100 mm。安装方式为下倾斜均力吊挂( 一旦发生突出时, 气体冲击能够自动关闭) , 放炮时人为将挡板放下。 6.跨刮板运输机构建防突反向风门时, 过刮板运输机的通道 必须设置在风门墙体下部, 刮板运输机槽上平面不高于巷道底板, 距刮板运输机通道上平面不高于0.2m, 刮板运输机两帮间隙不大于50mm。风门墙体刮板运输机通道必须安装防逆风装置, 采用防逆流铁挡板, 铁档板厚度不小于5 mm, 周边大于通道100mm以上, 安装方式为下倾斜均力吊挂( 一旦发生突出时, 气体冲击能够自 动关闭) , 放炮时人为将挡板放下, 并用虚煤或砂袋封堵严实, 严防漏风。 7.经过风门墙体的风筒必须是同直径的铁风筒或骨架风筒, 铁风筒内必须设防治逆流的装置( 逆止阀) , 铁风筒铁板厚度3~5mm, 逆止阀铁板厚度不小于5mm。 8.通车的风门必须设置底坎, 门扇低端距离轨面高度不大于20mm, 风门下部设挡风帘, 墙体的所有管孔必须用水泥砂浆封堵 严实。 9.风门墙体的排水沟采用低于巷道底板的反水沟, 深度根据 风压大小来构筑, 不的漏风。 10.防突反向风门必须设置在掘进工作面进风侧的合理位置,

通风设施构筑施工标准校正版

通风设施构筑施工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我矿通风设施构筑标准,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 AQ 1044-2007)、《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 1055-2008)制定本标准: 一、适应范围及定义 1、本标准适用于山西忻州神达惠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设施构筑工作。 2、定义 ①风桥:是为了解决两条巷道平交时通风风流不能混合时设置的桥形巷道,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巷道在另一个巷道的上方或者下方跨过去,风流不混合。 ②风门:用指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要在行人或通车的巷道内设置的一种控制风流的设施。 ③密闭:用于切断连通巷道中的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构筑物。 ④调节风窗:就是在密闭上开一个面积大小可调节的窗口来调节通过的风量的装置。 ⑤测风站:用以测量通过风量的、表面光滑、断面规整的一段平直巷道。 ⑥引风硐:是联接主要通风机装置和风井的一段巷道。

⑦防爆门:是安设在装有主要通风机的排风门井口的特殊密闭井盖,在正常通风时它被用来隔离地面大气与井下气流。当井下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时,防爆门被爆炸的气流冲击而打开,起到泄压作用以保护主要通风机。 ⑧防火门:防止井下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设施。 二、通风设施用途、分类 矿井通风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井下风流,即为保证风流按拟定的路线定向、定量流动而设的构筑物。通常把引导、隔断和控制风流的构筑物称作通风设施。 1、根据通风设施用途的不同,分为引导风流设施、隔断风流设施和控制风流设施。 2、根据通风设施构筑服务年限分类不同,又分为永久通风设施和临时通风设施两大类。 ①永久通风设施包括:永久风门、永久调节风门、永久风桥、永久密闭等。 ②临时通风设施包括:临时风门、临时调节风门、临时密闭等(服务期为3-6个月)。 三、通风设施构筑位置 通风设施位置的有关规定: 1、风桥:为避免串联通风,水平交叉的进、回风巷应设风桥,将进风流与回风流隔开。 2、风门: ①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应设无压风门或不少于2道正向和反向风门,防止人员通过及反风时风流短路。

通风设施构筑标准

郑兴中兴(巩义)煤业有限公司 通风设施构筑标准 一、风门构筑标准: 1、风门类型及规格 风门的构筑要依据巷道的断面及运输要求确定具体风门类型。构筑过车行人风门,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6m,构筑过支架风门,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10m。正、反向风门均要设置齐全,构筑防突风门,间距大于4m,第二道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 2、风门构筑位置的选择 ⑴车场构筑风门位置的选择 风门前后5m内无曲线巷道,巷道断面较小。顶帮围岩稳定、牢固,且无淋水的单轨道区域内,且距道岔不少于8—12m。 ⑵片盘构筑风门位置的选择 风门应避开曲线道,前后无变坡,巷道支架齐全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⑶联络小川、峒室构筑风门位置选择 风门前后5m内支架齐全,巷道底板平整,顶帮完好、牢固,且无淋水之处。 3、风门墙体构筑标准 ⑴构筑风门必须开帮、拉底、掏槽,要回掉墙体处棚子,开帮、拉底、掏槽要见硬顶、硬帮、要与煤岩接实,煤巷深度不少于500mm,岩巷不少于200mm,槽宽比墙厚大于400mm,掏槽后除去浮煤、悬矸,保证槽平角直。 ⑵风门墙体厚度为500m,风门墙体要用要用砖、料石或混凝土建筑,墙体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灰沙比例符合标准,墙体必须上满灰浆,用砌刀捣实,墙体四周与围岩或煤体接触严密,墙体平整光滑,凹凸不超过10mm,通墙拉线不超过30mm,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墙体四周要有不少于100X10mm的裙边,裙边整齐不漏风。 ⑶通车风门必须设置底坎,底坎任一侧应超过墙体500mm,车场风门底坎厚度不小于300mm,其它地点底坎不少于250mm,上面与轨道面相平,靠轨道内沿设50×50mm轨槽,底坎中间夹料石,用灰沙灌满。 ⑷墙体施工时,门头上每侧要各加一块厚度不小于150mm的过木,过木长度应比门宽200mm,过木面应与墙面保持一致,合页桩预埋在风门墙体中,施工后风门对角线相交,且长度相等。 ⑸风门墙体需留设调节窗时,调节窗要设在门梁上方。调节窗材质为100mm厚木板,当巷道断面受限制时,也可留在风门两帮,施工时应将带有窗扇的孔放在进风侧,安装时应将窗框放置水平,正框突出

通风设施施工质量标准

通风设施施工质量标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通风设施施工质量标准㈠永久密闭(包括永久挡风墙)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墙厚根据用途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确定,要求顶部总厚度为1.5—2.5米:井筒和巷道高度超过3米的地点闭墙为2.5米,上下山和已采区闭墙为1.8米,采面顺槽闭墙为1.5米。闭墙两面用料石或砖等不燃性材料构筑,墙体厚度不小于0.5米,墙中间用黄土层层夯实。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2、墙体周边要掏槽(岩巷、锚喷、砌碹巷道除外)掏槽深度不小于0.3米,见硬底硬帮,要与煤岩接实,四周要有不少于0.1米的裙边。 3、闭墙内外有积水时,前后墙要有一定高度的水泥抹面,闭墙底部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发火危险的采空区密闭要设观测孔、措施孔、孔口封堵严密。 4、墙面平整(1米内凸凹不大于10毫米,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无重缝,无空缝,无漏风。 5、闭墙前5米内支架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6、闭墙前无瓦斯积聚。 7、闭墙前应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和检查牌。(挡风墙可以只设说明牌) ㈡临时密闭(包括临时挡风墙) 1、用料石或砖构筑临时密闭时,要求顶部总厚度不小于0.5米,墙体厚度不小于0.3米,中间用黄土或煤粉充填并捣实,墙体要抹面或勾缝,做到墙面平整,无漏风。 2、用木板构筑临时密闭时,要按巷道断面打立柱,木板条采用鱼鳞式搭接,自上而下压茬钉在立柱上,压茬宽度不小于15毫米,用石灰加黄泥或水泥加黄泥浆满抹或勾缝,无裂缝,无漏风。 3、密闭要设在顶帮良好处,四周掏槽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4、密闭前5米内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5、闭墙前无瓦斯积聚。

通风构筑物施工常规安全技术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通风构筑物施工常规安全技术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通风构筑物施工常规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随着口孜东矿矿建进尺的延伸,2011年口孜东矿井下巷道将有几次较大的贯通,为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需对通风系统进行适量调节,增加部分通风构筑物(风门、挡风墙等),为确保通风构筑物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二、施工质量标准: 1、每组风门应分别设置两道,风门的门框和门轴要向关闭的方向倾斜800~850,使风门能借助自重而关闭;立风门框时采用4根4米长的2寸水管、采用“八字”型交叉分别固定两边风门框,并用双股8#铁丝将支撑架捆绑在风门框的顶端;“八字”型交叉架下端用手镐在底板上挖一深度不少于200mm的地槽,其下端深入地槽内以防止滑动。用木板固定时,必须用4寸铁钉将门框钉牢固。挂门扇时应由不少于5人操作,并有专人观察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时人员分别抓牢门扇的边框,把门扇竖起并挂到门框的铰联上;挂门扇时人员应相互配合、注意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2、风门墙及挡风墙垛厚度不少于0.6m,瓦石要纵横压茬,木质门板要错口接缝,木板厚不少于40毫米,门框厚度不少于150毫米,过门梁嵌入墙体的深度不少于300mm,风门墙外面要用1:1-1:2的水泥沙浆抹面,抹面厚度不少于100mm,应分两次抹、并适当洒水养护,墙面要平整(1米内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沟缝除外),无裂缝、重缝、空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确保不漏风,并抹不少于100mm的裙边。 3、风门墙抹面后,并养护在3天以上方可挂门扇,挂风门及关闭投入使用时,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方可进行。 第 2 页共 7 页

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 (2020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 一、施工、作业或使用地点 全矿井下 二、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期限 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三、编制内容 为了进一步搞好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更好的提高通风设施构筑质量,减少漏风,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提高系统的防灾和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相关规定要求。现编制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和技术操作要求如下: 四、准备工作 1、每次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贯彻本措施,并签字备

查,否则严禁入井作业。 2、每次施工必须由队(班)干部跟班作业,安排清楚当班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及其它注意事项,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并负责当班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规格、断面了解清楚,并掌握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确保安全施工。 4、严格遵守井下材料运输、提升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5、装运材料要有专人负责。各种材料装车后均不能超过矿车高度、宽度(高不超过料车顶部0.2米、宽不超过2米,运砖时严禁露出矿车),装车要整齐,两头要均衡。 6、料车入井前必须与矿调度室及有关单位联系,运送时应严格遵照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7、施工人员随身携带的小型材料和工具要拿稳,利刃工具要装入护套,材料应捆扎牢固,要防止触碰架线;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照入井检身制度要求穿戴整齐,劳动保护齐全。 8、地面和井下装卸笨重材料时要互相照应,靠巷帮堆放的材料

通风设施(风门)建筑标准

轨道大巷通风设施(风门)建筑设计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提高矿井抗灾能力,鑫旺煤业通风防突科依据《规程》、《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鑫旺煤业矿井的实际情况,特制订鑫旺煤业通风设施副井东大巷(风门)建筑设计。 要求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及连体加固必须制定专项设计,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一、因通风系统调整需要在副井东大巷构建一组,风门建造的设计如下: 1、风门门框设计要求: 门框采用不小于10号槽钢(型号100mm ×48mm ×5.3mm )加工而成,和墙体接触的左右两侧要有至少3个同规格加强装置砌入墙体内。如图: 2000 加强装置 (采用10号槽钢) 单位:mm 2000 1400 400 100 200 1100

2、风门设计要求: 风门采用钢结构,钢板厚度不小于8mm ,四边用不小于50mm 角铁包边加固,并在门板上用不小于50mm 角铁加焊“十”字加强装置,和门框接触的一面加装皮带。正、反向风门均要设底坎,风门和四周直接硬接触严密,起到防逆风作用。如图: 固定皮带 角铁 1500 合页120 100 绳眼 1100 500 2000 单位:mm 3、风门墙设计要求: 风门、风窗、挡风墙墙体采用砖、水泥、沙砌筑或混凝土砌筑,水泥掺沙比例要合理,风门四周掏槽深度不小于0.2m ,墙体厚度不小于800mm,风门倾斜85°、墙体凹凸不大于10mm/m 2 。所有建筑正向风门的地点必须同时建筑反向风门。建筑风门墙时,使用工字钢当作过梁,并密集排放。风门墙体刷红土、勾缝、描缝、门扇刷蓝漆、挂牌管理、说明牌内容贴字、门板周边加装皮带,并用螺丝固定等。

通风的意义

矿山通风的意义 矿山通风在机械的或自然的动力作用下,将地面新鲜空气连续地供给矿山作业地点,稀释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调节矿内气候条件,创造安全舒适工作环境的一门工程技术。矿山通风目的控制污染物的浓度和空气温度,使之达到安全卫生标准,以保障矿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矿山的安全卫生标准,各国均有具体规定。 按矿山类型,矿山通风可分为地下矿矿井通风与露天矿通风两种。 地下矿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地下开采的矿井必须具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可靠的通风动力设施和风 流控制设施,以保证将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连续供给井下各采掘作业面,并将污浊 空气从矿井中排出,达到防止矿内大气污染,创造安全舒适作业环境的目的。每一 矿井至少应有一个可靠的进风井和回风井。按进风井与回风井的相对位置,通风系 统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中央对角混合式三种不同布置型式。矿井通风动力分自然 的和机械的两类。现代矿井多用机械通风。矿用扇风机按用途分为主要扇风机(简 称主扇)、辅助扇风机(简称辅扇)和局部扇风机(简称局扇)。主扇用于全矿通风, 其工作方式有抽出式、压人式和压抽混合式三种;辅扇安装于风量不足的分支风路中,用以增加风量;局扇用于无贯通风流的独失巷道通风矿井通风构筑物是引导风流、遮断风流和调节风量的重要控制设施。采掘作业面一般有两种通风方法。能够 形成贯穿风流的采掘作业面,多用主扇造成的总风压进行通风。独头的采掘作业面,需用风筒或风障引导风流,通常借助局扇的动力进行通风。供给矿井的风量,应满 足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同时爆破的炸药量、各作业面的排尘风速以及柴油设备和 放射J胜氧及其子体等因素对风量的要求。加强日常的通风检查与管理工作是保证 良好通风状况的重要手段。 露天矿通风 露天矿通风以新鲜空气稀释和置换露天矿采场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使 污染的大气得以净化的技术露天矿大气质量受采场小气候制约。当气候条件有利时,自然风流能及时冲淡和排出污染空气;当气候条件不利时,采场空间出现风流停滞 现象,造成大气污染危害露天矿可利用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这两种通风方式。

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作业或使用地点 全矿井下 二、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期限 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三、编制内容 为了进一步搞好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更好的提高通风设施构筑质量,减少漏风,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提高系统的防灾与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相关规定要求。现编制通风设施构筑安全技术措施与技术操作要求如下: 四、准备工作 1、每次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贯彻本措施,并签字备查,否则严禁入井作业。 2、每次施工必须由队(班)干部跟班作业,安排清楚当班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及其它注意事项,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并负责当班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规格、断面了解清楚,并掌握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与施工要求,确保安全施工。 4、严格遵守井下材料运输、提升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5、装运材料要有专人负责。各种材料装车后均不能超过矿车高度、宽度(高不超过料车顶部0、2米、宽不超过2米,运砖时严禁露出矿车),装车要整齐,两头要均衡。 6、料车入井前必须与矿调度室及有关单位联系,运送时应严格遵照运输

部门的有关规定。 7、施工人员随身携带的小型材料与工具要拿稳,利刃工具要装入护套,材料应捆扎牢固,要防止触碰架线;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照入井检身制度要求穿戴整齐,劳动保护齐全。 8、地面与井下装卸笨重材料时要互相照应,靠巷帮堆放的材料要整齐,不得影响运输、通风与行人。 9、人力运料过煤眼时要注意安全,不准用刮板输送机或皮带运送材料。 五、密闭施工 (一)密闭施工要求 1、密闭施工位置应选择在顶帮坚硬、未遭破坏的煤岩巷道内,尽量避免设在动压区。 2、施工地点必须通风良好,只有当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施工。 3、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由外向里逐步检查施工地点前后5米的支架、顶板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且有一人处理、一人监护,处理不完必须及时打上临时支柱。 4、施工前,必须待封闭巷道材料回收结束,并拆除密闭位置前后5米金属、管路、缆线、铁道等易导电物体,并检查确认待闭巷道内人员全部撤出。 5、拆除密闭地点支架时,必须先加固其附近巷道支架;若顶板破碎,应先用托棚或探梁托住,再拆棚腿,严禁任何人空顶作业。 6、掏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掏槽前先将锚网剪掉,剪网人员站在锚网完好处作业,防止掉块伤人,掏槽自上而下进行,防止片帮伤人,掏出的煤、矸等物要及时运走,巷道应清理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标准版)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筑必须严格按照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矿井通风设施建筑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二条永久性通风设施与临时性通风设施一般按服务期限6个月和使用地点为界设置。服务期限超过6个月(包括6个月)的为永久性设施,不足6个月的为临时性设施。 第三条矿井永久性通风设施必须要有施工设计,其内容包括:设施位置、规格、施工顺序、辅助性设施和装置,并绘制设施位置和周边巷道的局部关系平面示意图、设施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第四条施工防火密闭时,墙体必须设置观察孔、措施孔和放水孔(内低外高的除外)。 第五条通风科要成立通风工程质量验收组,对通风设施质量进行验收把关,不符合设计的工程要坚决推倒重建,验收合格的工程要填写验收记录,存档管理。矿井通风设施进行统一编号管理。 第六条通风科负责对通风设施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工程验收组

冷却构筑物分类 1

冷却构筑物分类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降低水温的设备或构筑物称为冷却设备或冷却构筑物,也可称为循环水冷却设施。 按水冷却方法,分为自然冷却法和机械冷却法;按循环水是否与空气直接接触,可分为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 统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简要分述以下: 1.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密闭循环,并交替冷却和加热,不与空气直接接触。其主要设备为密闭式冷却塔, 基本原理是依靠向被冷却的水管喷洒水滴,由被冷却水管表面水膜的蒸发而把热水传至管壁的热量带走, 流动空气与管壁的接触也起到了对流散热作用,从而使管内的热水得到冷却。 密闭式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介质洁净、冷效高、噪声低。适用于要求介质洁净的电子、食品、医药和空气污染严 重的冶金(如安敬马鞍山钢铁公司)、纺织和矿山等单位。因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相对来说,用的较少,故 这里不作进一步介绍。 2.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根据需要降温的热水与空气接触的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水面冷却构筑物 (水库、湖泊、海湾、河道、人工冷却池),喷水冷却池和冷却塔(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等。 这里对水面冷却构筑物的冷却池(含喷水冷却池)、河道冷却、海湾冷却作概要介绍,重点论述 冷却塔。敞开式冷却设施见图2-1。

3.影响水面冷却的因素 水面冷却是利用与空气接触的水体表面,通过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来降低水温。但主要是蒸发散热, 其次是对流传热,辐射散热很小,有时忽略不计。 水面冷却构筑物包括热水排放口、取水口和冷却水面。设计水面冷却构筑物时,应考虑热水排入对环境的影响 和冷却水体的综合利用,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不应用于水面冷却;江、河、湖泊、水库等地面水 水体的环境水温变化,应符合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的规定。 影响水面冷却的因素为: (1)水域范围内的地貌、水文、水面面积、水源、几何形状、生态。 (2)气温、相对湿度、水面综合散热系数、风向、风速、自然水温等。 (3)热水排水口与取水口工程平面布置、形式、尺寸及设计深度。 (4)排入水域的热负荷。 (5)外水注入、排放的水量与温度。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doc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房间及重要条件参数 3 换气量( m/h) 或换气次数 ( 次/h) 房间名称其他参数正常通风事故通风不工作时 变、配电房L=Q/*(t p -t s)), 或 5~8 次 /h 配电室3~4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不少于 5 次/h 制冷机房 L=*,4~6 ≥ 12 氨制冷机房 3 按 183m3 /确定,不应小于 34000m 3/h 设首层燃油 3 6 锅炉间、直燃气 6 12 燃机房设半地下或半地下室燃油、燃气 6 12 设地下或地下室燃油、燃气12 12 锅炉间、直 油库 6 油泵间12 燃机房配 地下日用油箱间 3 套用房 燃气调压及计量间 3 12 洗碗间 按每间500m3 /h 选取 厨房中餐厨房40-60 次/h 西餐厨房30-40 次/h 职工餐厅厨房25-35 次/h 采用燃气灶具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6 12 3 或地上密闭厨房 电梯机房10(或 5-15 《技措》) 清水泵房 4 软化水间 4 污水泵房8-12 中水处理机房8-12 蓄电池室10-12 换热站6-12 通风空调机房2-4 洗衣房生产厂房按20-30 次/h ,当有局部通风设施时,全面 排风取 5 次/h,补风2-3 次/h ;辅助用房为15 次/h 。 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10-15 住宅卫生间及开水间5-10 吸烟室10-15 实验室 按通风柜处 风速计算 暗室≥5 医院手术室 不宜小于 200m3 /h 通风机房≥1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 3 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主机间 6 12 3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建筑物内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主机间12 20 3 <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 20 3 主机间 6 12 3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独立设置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主机间12 20 3 <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 20 3 备注 最小新风量应≥3 次 /h 的换气次数,或≥ 5%的送风量 G-制冷剂充注量 ,Kg 排风机为防爆型 最小新风量应≥ 3 次 /h 的换气次数 房间高度可取 4m 房间高度可取 4m 按《民规》 6.3.7 条 按教材 P340 《技措》 4.5.1 《技措》

通风设施构筑标准

三、通风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范 (一)风门构筑标准: 1、风门类型及规格 风门的构筑要依据巷道的断面及运输要求确定具体风门类型。构筑过车行人风门,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6m,构筑过支架风门,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10m。正、反向风门均要设置齐全,构筑防突风门,间距大于4m,第二道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 风门类型如下图: 图1 风门门型如下图:

图2 2、风门构筑位置的选择 ⑴车场构筑风门位置的选择 风门前后5m内无曲线巷道,巷道断面较小。顶帮围岩稳定、牢固,且无淋水的单轨道区域内,且距道岔不少于8—12m。 ⑵片盘构筑风门位置的选择 风门应避开曲线道,前后无变坡,巷道支架齐全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⑶联络小川、峒室构筑风门位置选择 风门前后5m内支架齐全,巷道底板平整,顶帮完好、牢固,且无淋水之处。 3、风门墙体构筑标准 ⑴构筑风门必须开帮、拉底、掏槽,要回掉墙体处棚子,开帮、拉底、掏槽要见硬顶、硬帮、要与煤岩接实,煤巷深度不少于500mm,岩巷不少于200mm,槽宽比墙厚大于400mm,掏槽后除去浮煤、悬矸,保证槽平角直。 ⑵风门门框扎底厚度为1100mm,封顶厚度为900mm,风门墙体要用要用砖、料石或混凝土建筑,墙体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灰沙比例符合标准,墙体必须上满灰浆,用砌刀捣实,墙体四周与围岩或煤体接触严密,墙体平整光滑,凹凸不超过10mm,通墙拉线不超过30mm,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墙体四周要有不少于100X10mm的裙边,裙边整齐不漏风。 ⑶通车风门必须设置底坎,底坎任一侧应超过墙体500mm,车场风门底坎厚度不小于300mm,其它地点底坎不少于250mm,上面与轨道面相平,靠轨道内沿设50×50mm轨槽,底坎中间夹料石,用灰沙灌满。 ⑷墙体施工时,门头上每侧要各加一块厚度不小于150mm的过木,过木长度应比门宽200mm,过木面应与墙面保持一致,合页桩预埋在风门墙体中,施工后风门对角线相交,且长度相等。 如下图: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07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编写人:xxxxx 审核人:xxxxx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 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

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标准

贵州峄兴矿业有限公司 兴仁县兴利煤矿 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标准 编制:揭连东 总工:张学远 矿长: 任良龙 2017年3月19日 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标准

矿井通风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井下风流,即为保证风流按拟定的路线定向、定量流动而设的构筑物。我们通常把引导、隔断和控制风流的构筑物称作通风设施。 根据通风设施用途的不同,分为引导风流设施、隔断风流设施和控制风流设施。 引导风流的设施主要有风硐、风桥等; 隔断风流的设施主要有防爆门、防突门、风门、密闭等; 控制风流的设施主要有调节风窗等。 根据通风设施构筑的服务期不同,又可分为永久通风设施和临时通风设施两大类。 永久通风设施包括:永久风门、永久调节风门、永久风硐、永久风桥、永久档风墙(俗称永久密闭)。 临时通风设施包括:临时风门、临时调节风门、临时风桥和临时档风墙(俗称临时密闭)。 通风设施位置的有关规定: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应建筑永久性档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应设不少于2道正向和反向永久性风门,防止行人及反风时风流短路。与采空区连通的所有巷道(包括风眼、

溜煤眼),必须建筑永久性挡风墙。行人、行车巷道,采区之间联络巷,采区进、回风巷联络道,应根据通风设施服务时间及作用,建永久性或临时密闭及永久性或临时性风门(包括调节风门)。为避免串联通风,水平交叉的进、回风巷应设风桥,将入风流与回风流隔开。主要运输巷中应设永久性自动风门,经常行人风门应自动闭锁或专人看护。斜巷不应设风门。超过6m长的盲巷及废弃的巷道均应设密闭(永久或临时)。 一、密闭(永久性和临时性密闭) 密闭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用于进风与回风巷之间的联络道的密闭;用于采空区、旧巷的密闭;用于火区的防爆墙。 施工质量要求: 总体原则是以不漏风为准,一般选用砖、沙、水泥等不燃性材料(临时性密闭可用木质材料)。 施工时的具体要求如下: 密闭墙体厚度不得小于500mm(临时性密闭采用木质材料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采用鱼鳞搭接),煤巷中四周掏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吸烟室10-15 实验室 按通风柜处 风速计算 暗室≥5 医院手术室 不宜小于 200m3/h 通风机房≥1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 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3 建筑物内 P≤ 主机间612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312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363<P≤ 主机间1220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20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203 独立设置 P≤ 主机间612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312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363<P≤ 主机间1220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20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203 水管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系统类别、设备名称试验压力检验方法条目号 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 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 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同时在 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 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 降不大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 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然后在工作压力倍 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连接处不得渗 漏。(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 6.2.1 采暖系统蒸汽、热水 采暖系统 水压试验 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同时在 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 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 降不大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 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然后在工作压力倍 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连接处不得渗 漏。(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 8.6.1高温热水 采暖系统 试验压力应为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 加. 塑料管及 复合管的 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作水压试 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

通风设施技术标准

矿井通风设施技术标准 一、永久通风设施 永久密闭 1、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2、密闭前5米内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3、施工密闭前要开帮、掏槽、挖底,普通密闭墙其槽深不小于200mm;砌碹巷道要先破碹后掏槽,槽深不小于300mm;防火密闭墙其槽深不小于500mm;见硬帮、底与煤岩接实。 4、矿井密闭墙厚度不小于0.8m,防火墙顶部厚度不小于1.2m。 5、密闭墙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燃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要设观测孔、注浆孔,孔口封堵严密。 6、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检查牌和检查箱(入排风之间的挡风墙除外)。 7、墙面平整(1m长度,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墙面四周要抹有不少于0.1m的裙边。 永久风门 1、每组永久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m。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需设风门时,必须安装两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 2、风门能自动关闭,风门不能同时打开。 3、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 4、风门墙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0.5m,严密不漏风。 5、墙垛周边要掏槽,见硬帮、硬底与煤岩接实。 6、墙垛平整(1m长度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重缝、空缝。 7、风门水沟要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要设底门坎,电缆、管路孔要堵严。 8、风门前后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风桥 1、永久风桥用不燃性材料构筑。

2、桥面平整不漏风。 3、风桥前后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4、风桥上、下不准设风门或调节窗。 5、风桥通风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4/5,并成流线型。坡度小于30度。 6、风桥两端接口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填实。 永久调节风窗 1、用不燃性材料构筑。 2、调节风窗必须使用调节板实现风量可调节,并要灵活、可靠。 3、风窗前后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4、调节风窗的调节位置要设在上方。 测风站 1、主要进、回风巷道均要设立固定的测风站。 2、测风站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前后10m内无风流分支点和汇合点,巷道无拐弯,无障碍物。 3、测风站断面要规整。 4、测风站要有明显标志,站内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5、测风站要有测风记录牌板,牌板上记明测风站的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测定日期及测定人等项目。所有记录内容要填写清楚、齐全、及时。 二、临时通风设施 临时密闭 1、密闭设在顶、帮完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接实。 2、密闭前5米内支护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 3、密闭四周接触严密,木板密闭应采用鱼鳞式搭接,密闭墙面要用灰、泥抹面或勾缝,确保不漏风。 4、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和检查牌。 5、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临时风门 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米。 2、风门能自动关闭。 3、风门设在顶、帮完好处,前后5米内支护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无淤

通风设施施工标准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1、一般管理规定 ⑴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道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 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⑵密闭、风门、风桥等通风设施的位置应选择在顶帮坚硬、未遭破坏的煤岩巷 道内,尽量避免设在动压区。 ⑶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不得设置风流控制设施。 ⑷通风设施施工时应注意: ①有水通过风门墙、挡风墙等通风设施墙体时,应设水沟,底部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过墙体的管路孔要封堵严密不漏风;通过墙体的电缆孔要安设电缆套管,封堵严密不漏风,电缆孔管的长度要适宜,不得过长或过短,电缆撤除后及时用回撤电缆套管并用水泥封堵;风筒穿过墙体时,必须在墙上安设与软质风筒同直径的硬质风筒,并连接严密不漏风。 ②在轨道运输巷道中施工风门、测风站等通风设施,平巷运输有车辆通过时,要设专人指挥来往车辆;在架线巷道施工时,要提前向调度室申请架空线停电时间,停电施工前要挂好“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停电牌,设好临时接地线,并保护好架空线后方可施工;斜巷施工风门、测风站等通风设施时,应停止绞车运输。 ③在有电缆线、管路处施工时,要妥善保护电缆、管路,防止碰坏。需移动高压电缆时,要事先与机电部门取得联系。 ④掏槽只能用大锤、钎子、手镐、风镐施工,不准采用放炮方法。 ⑤在立眼或急倾斜巷道中施工时,必须配带保险带,并制定安全措施。 ⑥砌墙高度超过2米时,要搭脚手架,保证安全牢固。 ⑦施工前要检查施工地点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施工地点必须通风良好,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⑧施工前要外向里逐步检查施工地点前后5米的支架、顶板、巷帮的支护情况,支护完好方可施工。 ⑸所有通风设施前后5米内巷道要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⑹通风设施竣工后,要由分管通防管理人员验收,凡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 必须整改至合格。

通风的一般规定

建筑物通风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但下列情况下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 1、散发大量余热、余湿; 2、散发烟味、臭味以及有害气体等; 3、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 4、人员停留时间较长,且房间无可开启的外窗。 机械通风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当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全面排风。 机械通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用的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要求(包括送风参数、使用时间等)不同的房间,宜独立设置通风系统。 2、散发大量余热、余湿、臭味以及有害气体的房间,一般不应与其他房间合用系统;当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应采取防止该类气体进入其他房间的技术设施。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1)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或腐蚀性加剧; 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时; 4)放散强烈异味或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4、当周围环境较差且房间空气有清洁度要求时,房间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正压,排风量宜为送风量的80%~90%;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一定的负压,送风量宜为排风量的80%~90%。 5、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管道的室内段宜为负压。 6、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或加热措施。 机械通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排风口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风口应直接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 (2)进、排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3)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经过的地方 (4)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进风、排风口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 (5)排风管道的排出口高空排放时,宜高出屋脊,排出口的上端高出屋脊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a 当排出无毒、无污染气体时,宜高出屋面0.5m; b 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有毒气体时,应高出屋面3.0m; c 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有毒气体时,应高出屋面5.0m; (6)直接排入大气的有害物,应符合有关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排放要求和标准,不符合时应进行净化处理。 (7)进风、排风口的噪声应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 (8)进风、排风口的风速一般可按表选取 进风、排风口风速(m/s) 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房间,其通风换气量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 人员所需新风量应不小于同类型房间的空调所需新风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