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案美丽的丹顶鹤3_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丹顶鹤。

3.学习生字“遥、却、所、之”,掌握字形、字音、字义。理解词语“嘹亮、嵌着”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由《识字5》引出小动物过冬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

一、图片导入,了解名字由来。

1.咱们课上飞来了一位客人,它也要到南方去过冬。瞧,(出示丹顶鹤图片)你认识它吗?(出示词语:丹顶鹤)指名读词语。

2.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丹顶鹤”吗?

3.学生自由表达之后出示: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1)指名学生读。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丹”是什么意思吗?(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鲜红鲜红。(请学生读好这个词。)

(4)这鲜红鲜红的头顶就像——(引读)嵌着一颗红宝石。(师评价:呀!丹顶鹤的头顶不但红,还红得发亮呢!)

(5)(出示:嵌着)你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教师指图:丹顶鹤的头顶像嵌着一颗红宝石。(出示图片:宝石戒指,草莓蛋糕)在这幅图上是_______上嵌着________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小的东西卡在大的东西上就叫做“嵌”。

(6)再读这句话,记住它名字的由来。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丹顶鹤有关的课文(教师边说边补充完成题目)齐读题目。

过渡:【丹顶鹤头顶上有一抹亮丽的红色,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走近“仙鹤”。

1.出示自读要求:1.完整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找一找,丹顶鹤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交流,出示:(仙鹤)。你从哪儿发现的?出示: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1)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意思就是——神仙外出的时候都喜欢带上丹顶鹤。(预设:若学生不理解,就引导看图体会。)

(3)所是这课的生字,谁会给他组词?(学生自行组词)预设:A、学生组类似于“派出所”这样的词,师:这个所意思不一样了,它表示一个地方,你还知道什么所?【预设:学生假如说不出,教师补充小朋友们要去方便的地方叫作()所,人们看病的地方叫作()所,人们住的地方叫作()所,人们聚会的地方叫作()所,警察叔叔办公的地方叫作()所。(厕所、诊所、场所、会所、住所)】

B、它除了表示地方,还可以当作量词,比如:(出示:一所)什么?(预设:引导华罗庚实验学校就是一所(学校)。

多么神奇的“所”字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4)要想真正和所交上朋友还得会写它。看字形:左右结构,宽窄差不多,所以写在竖中线的两边,不过右边的竖撇要靠近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脉

(一)丹顶鹤的活动

1.冬天快要到了,天越来越冷了,所以——出示并引读第1小节: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1)听!(播放丹顶鹤的叫声),这就是丹顶鹤的歌声,你觉得这声音怎样?(学生描述:声音很响亮)师:像丹顶鹤的歌声这样响亮而清晰,就叫“嘹亮”。指名读好嘹亮。师:你看,课文在第一小节就先为我们介绍了丹顶鹤的——生:歌声,让我们还没见到它就先听到了它的歌声,可见,它的歌声是多么的嘹亮啊。板书:歌声。

(2)它们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出示:遥远。)遥远就是——生:很远。师:一个很远还不是遥远,这遥也是远的意思,这里连用两个远,那应该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吧。谁能来读出很远很远的感觉。这遥长得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摇)又有什么不同?(关注走之儿)

(3)教师范写“遥”,重点指导写好走之儿(想写好走之儿,老师可以教大家一个小儿歌:点要高高,横要短短,弯要小小,捺要长长,学生书空,描一个,写一个。

2.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飞来,飞到哪儿去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找,丹顶鹤飞到了哪儿?(再次自读课文,用心读好刚才学过的句子。)

3.学生交流,出示: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红色字体显示:黄海之滨)(1)(出示地图)看,这就是黄海。丹顶鹤每年都会飞到这——“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来过冬,你图,保护区就在黄海的——(岸边)那你能猜猜“滨”是什么意思?是的,滨就是水边的意思。之就是“的”的意思。黄海的岸边就是——(学生齐读:黄海之滨)

(2)出示地图(跟前面的用同一幅地图):每年冬天到来之前,丹顶鹤都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到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来过冬,这里就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出示:第二故乡)他们要飞越的路程大约有2200公里,需要飞将近30天,难怪第一小节说那是——(引读)“遥远的北方”。

(3)在这里,丹顶鹤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出示第4小节后半部分,指名读。指导读准“无忧无虑、度过”。)丹顶鹤们就在这儿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板书:生活

(二)丹顶鹤的外形

【过渡: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些丹顶鹤。】

1.你觉得他们长得怎么样?是啊,你看(出示:第二小节)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1)教师边引导这段话:丹顶鹤有一身——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它的头顶——你发现这段话为我们描绘出了丹顶鹤的——(样子)老师想送给你一个更准确的词:板书:外形。

(2)老师根据这段话画了一只丹顶鹤,(出示:画的丹顶鹤图,全身都是洁白的,脖子和翅膀边儿也是洁白的)老师画得对吗?哪里不对?(脖子和翅膀边儿)应该是什么样的?(黑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的黑的)是的,这脖子和翅膀边儿应该是黑的。(边说边将图片上丹顶鹤的脖子和翅膀边儿涂成黑色。)红色字体突出“却”,师:丹顶鹤身上的羽毛绝大部分都是洁白的,这一个“却”就告诉我们它的脖子和翅膀边儿是特别的,跟其他地方不一样。【预设:(指着刚才回答问题还没有坐下去的学生)他现在就是很特别的,小朋友们都坐着,他却站着。老师发现班上的小女孩大多数都是长头发,她——(引学生说:却是短发。)】

(3)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特别的:出示田字格“却”。右边的偏旁叫“单耳”。你怎样记住这个字呢?(学生自由记忆字形)。谁能将它的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摆一摆)指名上黑板

演示。师小结:左右结构的字不但要注意宽窄,还要注意高低,这个却就是“左高右低”。左边的竖高高的,右边的竖低低的,这样高低错落才会好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4)请大家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在脑海中画出丹顶鹤的外形。

(三)丹顶鹤的姿态

2.课文除了写到了丹顶鹤的外形,还写了丹顶鹤的什么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三小节。

(1)这一小节里面有一个长句子,我还想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出示: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2)你能从这图上找一找,哪一只丹顶鹤是在“引吭高歌”,哪一只是在“展翅飞翔”吗?(3)这句话是在写丹顶鹤的什么呢?教师小结板书:姿态

四、借助板书,整体了解课文

1.看着老师的板书说说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丹顶鹤的哪些方面。

总结:是啊,那为什么说丹顶鹤是美丽的呢?歌声、外形、姿态和生活都美在哪呢?下节课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丹顶鹤“之”美。

五、书写生字“之”

1.出示生字“之”。这个字读——“之”。你别看它笔画简单,要想写好看可不容易。你觉得要特别注意写好哪个笔画呢?该怎么写?(1.点在竖中线。2.横往上斜。3.撇要稍长,捺也要长。)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3.【机动环节】讲评作业。

六、作业设计:

今天课上读了课文,学习了4个生字,要想真正掌握它们,课后还得再练习一下,所以有个小作业留给大家。

1.继续练习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小节。

2.书写生字:遥、却、所、之。和同学交流一下,谁写得最好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