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资源配置 (2)

四、隧道缺陷整治原则 (3)

五、整治措施 (5)

六、安全保证措施 (11)

七、事故及事故救援 (15)

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及行业标准;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赣龙铁路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

4、赣州公务段敲击检测问题库;

5、《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缺陷整治方案研讨会议纪要125号》;

6、《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缺陷整治方案专家评审会意见》

(二)编制原则

1、坚持确保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原则;

2、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2014年7月11日~10月15日,赣州工务段隧道检查组对我隧道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共发现712条问题,其中A类问题554条、B类问题158条,其中衬砌空洞8条,衬砌空响145条,砼掉块、止水带外露247条,衬砌裂纹101条,施工缝错台50条,露筋6条,流白浆29条,衬砌漏水11条,蜂窝麻面83条,衬砌杂物7条,其它问题4条。

三、资源配置

(一)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表

(二)人员

设置隧道专项整治班组1个,计划作业人员35人,其中安全人员4人、技术人员2人。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安全、质量意识教育。

(三)材料

1、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

2、细骨料

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2%。

3、外加剂

掺加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4、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外观A、B组分均匀,无分层,初始黏度(mPa·s):低黏度型≤30、普通型≤200,可操作时间(min)>30,抗压强度(MPa)≥40,抗拉强度(MPa)≥10,粘结强度(MPa):干燥基层≥3.0、潮湿基层≥2.0,抗渗压力(MPa)≥1.0。

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min)≥20、终凝时间(min)≤24;抗折强度(MPa):7d≥2.8、28d≥4.0;抗压强度(MPa):7d≥12、28d≥18;潮湿基层粘结强度(28d,MPa)≥1.0;抗渗压力(MPa):一次抗渗压力(28d)≥1.0、二次抗渗压力(56d)≥0.8;冻融循环50次无开裂、起皮、脱落。

四、隧道缺陷整治原则

针对我单位检查存在的问题,按照“赣龙铁路砼缺陷处理方案专家意见”及后期下发的“

隧道缺陷整治处理方案图”,确定如下处置原则:

1、隧道二衬拱顶空洞、空腔及空音

(1)二衬结构为素砼、存在环向空洞的:对空洞凿成倒梯形,周边砼凿毛,水平方向植筋后,灌注砼(砼标号较原设计提高一个等级)并预留注浆孔洞,浇注完成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填充注浆。

(2)二衬结构为素砼,且二衬厚度大于0.2米的空腔:空腔周围有裂纹的,须进行凿除处理;没有裂纹的对空腔进行填充注浆处理。

(3)检查中发现有空音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钻孔检查,处理方法视砼厚度及空腔规模按上述空洞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隧道二衬裂缝

(1)对于独立的单条裂缝以及边墙裂缝当缝宽大于0.3毫米时,采用针孔注环氧树脂浆液处理。

(2)对于钢筋砼二衬,当缝宽大于0.3毫米时,采用针孔注环氧树脂浆液浆液处理。

(3)拱部素砼环形裂缝。

当拱部裂缝造成砼独立成块,先钻孔进行探测,二衬砼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空腔的,凿除后比照空腔处理原则。

3、露筋

针对隧道部分地段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情况,理论上不影响结构强度,但对砼耐久性有影响,建议参照其他高铁处理同类问题的措施,可对砼采用耐久性补强措施,对保护层厚度不足地段混凝土内表面进行凿毛,刮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遍,用量不应小于1.5kg/m(2),且涂抹厚度不应小于2.0mm。

4、砼掉块、止水带外露

松散砼和施工缝处中埋止水带外侧薄层砼有掉块风险的,须全部凿除,与二衬结合部位打磨平顺;对已剥离外露的止水带,进行切除处理;施工缝处原修补、松散混凝土,要求凿除,并对凿除部位打磨处理,确保无松散、易掉骨料外露。

5、衬砌漏水

采取“拱部以堵为主、边墙以排为主,防、堵、排、截相结合”的原则,应结合隧道衬砌裂损、衬砌背后注浆等进行综合整治。

6、流白浆

采取先打磨处理,再外表刮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层。

7、施工缝错台、蜂窝麻面

严禁装修,进行打磨处理。

8、衬砌杂物

杂物凿除,回填微膨胀混凝土,表面在刮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层。

9、其它问题

回填微膨胀混凝土,表面在刮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层。

五、整治措施

1、空洞处理

(1)凿除、切割二衬厚度不足范围内的二次衬砌,并对空洞周边松散层进行凿除,边缘应修整平齐,圆顺,不得留有尖角;凿除混凝土时,缺口应内宽外窄,形成倒梯形,凿除至切口处衬砌厚度满足设计厚度。切口表面应粗糙,但结构应致密,不得留有松散、气泡、裂隙等结构,然后采用钢丝刷清理后用水冲洗,并在施工期间保持壁面洁净。凿毛标准为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糙面。

(2)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隧道的防排水系统,对损坏的防水板进行重新修复、焊接,确保防水板与初期支护密贴。

(3)在空洞四周二次衬砌中部环、纵向植入^16钢筋,环、纵向间距20cm,植入深度按30cm、50cm交替布置。植筋采用A级锚固剂锚固。

(4)可结合悬吊回灌混凝土的模板要求,在凿除后的空洞范围打设R25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度5.0m,间距60~80cm,模板拆除后锚杆可作为锚固嵌补混凝土的作用。每根锚杆在靠近防水板与二次衬砌内侧外包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5)在既有二次衬砌混凝土切口面刮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遍,用量不应小于 1.5kg/m2,且涂抹厚度不应小于 2.0mm。

(6)在衬砌表面铺设模板,模板处预留灌料孔,两端用锚栓固定,每块模板固定用锚栓不少于4块,锚栓采用M16×200型膨胀螺栓,锚固深度20cm,使用双螺帽紧固,并进行拉拔实验,当模板长度较长时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固定模板。

(7)通过灌料孔灌入C35微膨胀混凝土,并采用插入式震捣器捣固。封口模板做特殊设计,在靠近顶端预留30×30孔洞,该处设活动板,利用孔洞浇筑最后一块板。孔洞部位采用传统

"刹尖"方式封口。封口处预埋一根R25N 注浆管,待两天后对孔洞部分进行压力注浆。

(8)混凝土强度达到C35后拆除防护模板,并对表面打磨处理,在新混凝土表面并向既有混凝土四周延伸20cm 范围内刮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遍,用量不应小于1.5kg/m 2,且涂抹厚度不应小于2.0mm 。

(9)模板螺栓应距离切口部位适当距离,防止引起原衬砌开裂和崩落。

2、隧道空腔处理措施

隧道二衬结构为素砼的,当二衬厚度大于0.2米的空腔且没有裂纹需回填注浆地段

(1)在不密实位置每1.5m 设置一个钻孔点,每处不少于3个钻孔点。

(2)安设直径42mm 马牙扣形钢花管,钢花管顶端距空腔顶面不大于2cm 。

(3)在管口安设灌浆嘴,从低到高灌注注浆材料,灌浆压力0.1

0.2MPa,施工过程中应逐步增加注浆压力,直至高端钻孔冒浆为止,然后拆除灌浆嘴,封闭低端孔口,从相邻高端钻孔处继续向内灌浆,直至所有钻孔灌浆完成,最后一处灌浆时,应适当增加压力至0.5MPa左右,当继续加压不再进浆时结束注浆。

(4)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水泥选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中细砂,粒径不大于2.5mm,使用前应过筛。砂浆配合比:水灰比(重量比)0.6:1~1:1,灰砂比1:1~1:2.5。现场可根据试验进行调整。注浆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用秒表记下注入和流出时间,据此确定注浆量、注浆压力,检查管路设备运行情况。在未进行注浆试验前,注浆压力可参照如下进行:初压为0.1~0.2MPa,终压为0.4~0.5MPa。在注浆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注浆参数。

(5)浆液凝胶时间:2~5分钟。如不满足,注浆过程中可适当添加一定数量的速凝剂。

(6)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后稳定10分钟,注浆孔不进浆或很少进浆,即可结束注浆。

(7)封孔作业:停泵后立即封闭孔口阀门,拆卸和清洗管路,割除外露钢管,待浆液凝固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保证封孔后结构不渗、漏水。

2、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轴线分左右逐段压注,由两端向中央,由左向右,由低处向高处依次注浆。

(2)注浆是一项连续作业,不得任意停泵,以防堵塞管路。

(3)注浆时应时刻注意注浆压力、衬砌变形观察和储浆筒的浆液下降情况。若注浆时间较长而不升压,可能浆液流窜太远,应缩短浆液凝胶时间或停注,若跑浆严重,可间歇注浆。

(4)注浆期间应有专人记录浆液消耗量,注浆时间及注浆压力等数据。因注浆地段的二次衬砌厚度一般不足10cm,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5)注浆后,应设置检查孔,检查注浆效果。

(6)注浆前应先进行钢带加固,利用锚杆钻孔记录衬砌背后空洞大小,对10cm左右的空洞地段可利用R25N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来注浆回填,但要确实回填效果。

3、隧道裂缝处理措施

1、对于独立的单条裂缝以及边墙裂缝当缝宽大于0.3毫米和钢筋砼二衬缝宽大于0.3毫米时,采用针孔注环氧树脂浆液处理。

2、采用贴嘴注环氧树脂方法进行整治,具体措施:

(1)把裂缝两边各3cm宽范围内衬砌表面刷洗干净,清除松动砼块,沿裂缝间隔20~30cm贴一处胶带;

(2)刮涂J-1快干型封缝胶两道,封缝胶固化后揭除胶带,安设灌浆嘴;

(3)灌注环氧树脂,待树脂固化后,拆除灌浆嘴并清理表面封缝胶;

(4)沿裂缝走向在两侧各20cm范围内的基层表面涂布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次,用量不应小于1.5kg/m2,且涂抹厚度不应小于2.0mm。

4、砼掉块、止水带外露

松散砼和施工缝处中埋止水带外侧薄层砼有掉块风险的,须全部凿除,与二衬结合部位打磨平顺;对已剥离外露的止水带,进行切除处理;施工缝处原修补、松散混凝土,要求凿除,并对凿除部位打磨处理,确保无松散、易掉骨料外露。

5、衬砌漏水

采取“拱部以堵为主、边墙以排为主,防、堵、排、截相结合”的原则,应结合隧道衬砌裂损、衬砌背后注浆等进行综合整治。

1、拱部大面积渗漏水:采取衬砌壁后注浆、边墙结合环向施工缝凿槽埋管引排的措施。

2、环向施工缝渗漏水:采取接触网吊柱上方“以堵为主”、接触网吊柱下方“以排为主”的整治原则。接触网吊柱上方渗漏水采取灌浆堵水的措施,接触网吊柱下方渗漏水采用凿槽埋管引排的措施。

3、衬砌表面湿渍:采取衬砌表面设置刚性防水层的措施,涂抹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层。

4、单个漏水点:采取凿楔形洞,填充速凝型无机防水堵漏剂处理,外表刮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