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美学思想差异

浅谈中西美学思想差异
浅谈中西美学思想差异

浅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异同

08广电张小杰 44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在三百多年前的18世纪在西方世界就较早地形成了具有学科性质的逻辑严整的美学。他们对美的本质、审美有了刻意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美学”这一概念,但是广泛地、深入地探讨美学问题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却从未不间断过。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有美无学”的状况。因此总的来说对有关“美”的理解、对自然、生活现象的“审美”无论是西方还是中方都有各自的独到的研究。这也引起了诸多中西方美学家们对寻求跨文化美学思想异同的极大兴趣。到了20世纪50年代,甚至掀起了西方美学界重建美学体系的热潮。中国学者们从美学从西方输入中国始就感到了中西美学比较对寻求跨文化间的共同的美学思想规律的重要意义。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就是寻求中西美学异同的翘楚。本文将主要通过从实体与虚体的宇宙观、以及形、神在诗画艺术上的体现两大方面比较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异同。

一、从宇宙观看美学思想差异

“有”和“无”给中西方文化带来了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宇宙观的差异。通样从中西方宇宙观的差异上我们就不难看出中西方在美学思想的差异。“有”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西方人把“存在”作为宇宙的本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存在。以存在和“有”作为认识的世界对象。并且把稳定的、不变的、恒常的作为存在的根本。这就是“实体论”。“实体论”的思想影响了西

方美学史“本体论”阶段中杰出的美学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实体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即实体是由质料加形式所构成的,美在于事物体积的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的明确”是美的形式特征。确定事物是否美,必须依据量(体积大小)的原则和秩序(把事物各个不同的因素、部分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的原则。

除了本体论阶段外,认识论阶段的美学思想也可以找到“实体论”的身影。该阶段的古典美学认为:美具有实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美学应当以客观的美为研究对象,探索美的本质和规律。总之西方人的这种以“实体论”来认识美的本质和审美就是来源于他们认为客观世界的宇宙观。认为对宇宙的认识可以用一套概念系统表达出来,这套概念系统是明晰的具有一定逻辑一致性的。

中国人的宇宙观与西方人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这从老子的“道生”思想就不难看出。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源,万物均中“道”演化而来,即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点出“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令人捉摸不透的,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道”是可以阐述出来的,但是能被阐述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中国人这种“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宇宙观与西方人对宇宙的认识可以用一套概念系统表达出来的宇宙观上的南辕北辙就势必导致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差异。

老子崇尚自然为美,排斥人为之乐、有声之乐,推崇“淡兮其无味”的音乐风格,倡导自然、无为、体现道之精神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庄之道一

脉相传,庄子以无为虚淡为合天德,标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认为宇宙太空的广漠虚廓,无始无终默然有序地运行,不有意为之而形成了至高无上的自然美品格,这种品格使天地成为美的极致、成为众美之源。总之道家的这种美学思想已经超脱出物质本身的形貌,将“美”、以何为美的鉴定升华到了对天地万物“神格”的感悟上,他们的美不再是西方人那种可观的外在美,更多的是对内在的心性美、品格美。

总的说来,中国古典美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哲学,这也就造成中西审美趣味的不同。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美的最高境界。

二、从诗画艺术看中西美学思想差异

“模仿”学说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在的《诗学》中提出:艺术的模仿是再现“应当有的事”,认为模仿自然是一种求知的认识活动,处于求知的目的,人们把自然模仿下来,创造为艺术。从而提升了艺术的地位,使艺术高于自然。《诗学》中提出的“诗歌中悲剧色彩来源与生活,但这种悲剧却能引起人们的怜悯或恐惧达到“净化”的效果印证的就是艺术模仿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美是以现实世界为蓝本,模仿的越惟妙惟肖就越美。“模仿自然”学说除了在诗歌之外,在西洋画也中同样有所体现。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

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

与西方人关外在的形貌不同,艺术并非起于模仿,而是心与物片刻交感的宁馨。中国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更多是“神似”。力求通过有限的笔墨传达“韵外之旨”、“味外之味”的效果。绘画艺术把“气韵”作为第一原则,讲究的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有妙境”,整幅画卷上往往留下大片的空白,以虚无体现宇宙的空灵意境。诗歌同样是如此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诗歌的形式上讲究的都是心与物的交融。大诗人陆游就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歌艺术上的寒江独钓、流泉飞瀑、幽亭古刹等等美的题材,诗人们很少对其外形上做过多的描述,更多的是表达人物处在静谧的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感悟。形式上更是不拘泥与特定的规格,大词人辛弃疾放言“文章体制本天成,模宋规唐徒自苦”。

对宇宙自然不同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方对美的不同认识。西方人较为喜欢去反映自然之美,去刻画外在的形式美,而中国人则更为喜欢去靠近自然、融入自然,感悟内在的神韵美。

上诉两点的阐述尚不能表达中西美学思想差异之万一,中西美学思想上的差异给两地带来的影响也远非两点所能体现。但是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是造成美学思想差异根本原因是可以肯定。毕竟,哲学美学是美学的理论基础。当然除了哲学之外,文化、宗教也是造成美学思想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

《成电讲坛——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听后感 XXX 28063040XX 5月6日,很荣幸的去听了曾繁仁教授所开讲的成电讲坛,临听后感觉颇为受益。 曾繁仁教授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任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山东省教委副主任、山东大学校长,现为山东海天软件工程专修学院名誉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教授近年来一直潜心于美学教学和研究,尤其在西方美学史和当代美育理论领域用力甚深,学识深湛,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 今天曾教授做客电子科大,就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质和如何欣赏艺术的无比魅力,与艺术作为人生的伴侣这两点展开了对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演讲。在听曾教授讲座之前,我对于美学的认识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以为美学就是那些艺术家们所研究的东西,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以及认为作为一名工科类的学生,这些美学以及与艺术有关的东西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其实美学就在身边。 首先,曾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美学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类的审美,以及人类对现实和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然后曾教授就中西美学的不同作了深层次比较。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古希腊的“求知”哲学的对比,《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所谓的“中和位育”之道了,它从从人心与宇宙的同一性出发,揭示了人类心灵本身的澄明与博大,勉励每一位社会中的个体,从中正平和的人道入手,至诚无止,自强不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并立,而共博厚共高明共悠久的至高境界,"中和"是灵魂,它统摄"中和位育"精神的上上下下,而"位育"则是"中和位育"精神的终极目标。而西方的崇尚的“黄金分割”哲学,却是揭示的和谐之道,道法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 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和“中和之道”。“中和”本来是先秦思想的重要概念,它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实是春秋时期的“乐”论。我们从《礼记·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保合太和”之自然生态只美,《易经》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故有“农为本,商为末”的说法,因而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太平只天下大宏愿,老百姓个个平安无事,就是天下太平。 “元亨利贞”四德之吉祥安康之美,《左传》襄公九年载:穆姜释随卦卦辞,读“元、亨、利、贞”,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赋予道德规范的涵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子夏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认为乾卦“四德”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物生而通顺,能使万物和谐,并且坚固而得其终,宋程颐在所著《易传》中,依据孔说,将此四字解释为“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以元亨利贞为天道生长万物的四种德行。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作者:许果, 梅林 作者单位:许果(重庆邮电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重庆,400065), 梅林(重庆邮电学院,外语学院,重庆,400065) 刊名: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19(6)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7条)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 1994 2.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966 3.桂保美国的智慧:实用与理想的变奏 1993 4.苏永青环球商旅应酬术 1992 5.陈良旋跨文化差异研究与国际交往 1997(01) 6.杨春苑中美文化差异述论 1998(03) 7.冯玮日本民族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于桂敏.白玫.苏畅.YU Gui-min.BAI Mei.SU Chang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 2.杨雁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 3.许佳佳.成东.Xu Jia-jia.Cheng Dong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赵燕霞.Zhao Yanxia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 5.李昕辉.LI Xin-hui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期刊论文]-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4,25(4) 6.张俊丽.李冬梅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对比[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8(3) 7.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8.王新灵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28) 引证文献(7条) 1.冯霞中西方传统价值观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9(10) 2.赵海良.颜翠英.申彦霞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国际商务口译的作用[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8) 3.彭端英群体取向及其交际方式辨析[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9) 4.李星中西社交称谓词映射的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3) 5.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6.彭端英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影响[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06(1) 7.赵佳小议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时间观[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8(7)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阅读附答案

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阅读附答案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 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两者都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 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

中西方艺术审美方式之差异

浅 谈 中 西 方 艺 术 审 美 形 态 之 异 同 姓名:陈昊 学号:20114150302 班级:111503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诸多文化各自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其普遍的事实基础,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起就产生了民主制度,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一个不变的宇宙观,不变的政治制度,不变的伦理信条,不变的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而中西方人艺术审美方式的差异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个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1、散点透视与中国艺术审美何为散点透视,即是中国人在审美时采取的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观照方式。中国人审美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进行审美,而是在来回走动中进行审美,在人走动的同时,视觉也在移动,在人游动中进行审美,即所谓的“步步移”、“面面看”,如中国的山水画。散点透视在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审美造型格局、从而将画家从精确描绘客观对象的追求,拉到了写心的自由王国。画家从“如实描绘”的圈子中走出,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一只能走到“写意”的领域,精神的表现提到了第一位,这是合乎逻辑的进程。中国画走向了这么一条路,完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必然归宿。玄学精神的浩盛与科学精神的不足。使文人以‘道”心看待世界,艺术美学的精神受哲学思想的制约,形成了与西方焦点透视不同的中国散点透视的艺术审美方式。

2、焦点透视与西方艺术审美西方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方式。中国人认识事物,只有上升到了天道,才算从根本上把握了该事物,由此产中了远近俯仰的审美方式;而西方人认识事物必须将这一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这种思维方式终于导致了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的产生,在艺术审美领域就形成了焦点透视。中国人用散点透视的远近俯仰来寻找客观对象的气韵,而西方人以寻找最佳的视点来认识和表现事物最美的方面。 3、体悟与中国艺术审美在对艺术审美的问题上,远近俯仰仅仅讲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传统的艺术审美还有一个由外而内的审美方式。中国画来讲,中国画的传统是直追玄理,它不是以科学的知识培养艺术家对于“物”的结构的把握,而是以玄理陶冶画家的主观“悟性”,画家将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现象混融一体,与其说是画山水、花鸟,倒不如说是画心。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将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画家每以皮、肉、骨、血论画,天地万物与画家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这种世界观注定要强调悟性的培养,因而.艺术审美必然是“神会”、“会心’、“迁想”、“得意”,这就是体悟的功夫,“悟”的必然结果是“忘形”、“忘形”才能“得意”,所谓“得意充象”,“得意忘形”。 4、认识与西方艺术美西方文化是实体的文化,中国艺术审美是要具体悟出艺术的神韵。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是要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西方艺术审美首先要求对对象定性,以理性的精神反映自

中西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R·威尔金森在《东方和西方:“深刻”之概念》一文中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比较了东西方思想体系中的美学观念,结果我所发现的大多是体系中的差异……但是当我比较东、西方思想体系中蕴涵‘美学深度’概念的各个观念时,我所发现的却只是体系中的共同点。因而似乎存在着某种真正跨文化的经验。”这种所谓的“美学深度”,就是对于“深刻”的追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味外之味”的偏爱。所以,他坚信“存在着某种跨越文化界限的东西,某种仅仅属于全人类的东西,某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我们从事美学研究,不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么?不然,美学何以为“学”? 王国维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些说法,并非出言愚远,而是用心良苦。 20世纪的中西文化比较,大多是在中西对立中作出的。所谓中西对立,就是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所说的“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近来又受发源于西方并迅速席卷中国古典美学全球的“后”学的推波助澜。我们知道,“后”学以解构“西方中心主义”为理论鹄的,很多学者也自觉跟进,以为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之所以在20世纪陷入困顿,是因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压迫。我们撇开这种观点的火药味不论,只分析其理论偏颇。 审美的观念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哲学家有自己一套系统的审美价值,平民百姓同样也有着自认为实在的审美习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些都表明审美的品位与态度是有差异的,各阶层不同、国与国不同、古与今不同,同样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异同。再此重点思考两者的差异,以一种客观而平静的心态去审视与思考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美学的存在永远不是现成的,西方美学也不是。不然,今人做什么?美学“永远存在于解读与诠释之中。换言之,存在于建构之中” 美学思想审视,自己感觉不能仅仅局限于“美学”这个概念上,而应从中西方的古典文化中去升华出美学思想,这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显得更为必要,因为中国古典美学并不像西方古典美学一样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美学理论体系,但这决不表明中国的古典美学就不存在,相反其将美学的思想融汇于中国古典文化中去了,不是外在的概念化和形而上学而是一种“内化”,将中国古典美学凝于各种神话故事;凝于民间的通俗文化;凝于各种经书史论中。 可以从人类文明起源的神话来探讨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神话往往被塑造成气氛庄严、凝重、远离人间烟火的形象,多种“神的系统”交错在一起,异名同格或同名异格的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神话中神的性格在不同的地方被描述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并且整个神话系统缺乏完整的“神的谱系”诸神各自独立互不相关。与此对应的是西方古典文化中的神话,特别是欧美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中的神话,则显得更为形象和人性化,具有一定的“神的谱系”,神的性格在不同的地方差异不大,这也显示出希腊的文化精髓是神人同形同性。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2010.04 李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 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 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 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 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审美存在着中西差异这包括东西方社会存在不同的 认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审美情操是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 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 【关键字】中国审美西方审美差异原因分析 一、审美含义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 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 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 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因此审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诸如时 代背景、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 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 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审美所涉及的范围广阔,有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基于此审美 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是我们精心烹调的菜肴,可以是摄像机随意扫射后的一张照片, 也可以是大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张张画卷。 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 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 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二、中西方审美差异体现 1、中国审美 中国的审美观可概括如下: 1)“以和为美”――证实辩证和谐的文艺观; 2)“以意为源”――推崇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3)“以形为义”――表现自然美的形体地位; 4)“以思为最”――追求唯心主义的哲理感。 2、西方审美 1)“以形为最”――强调万物客观的准确性;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作者:張法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1997年2月二次印刷 目錄: 引言中西美學比較:緣起、內容、意義 一、比較潮流的興起 二、本在范式衝撞中的美學 三、中國美學走向現代型態的意義 四、中西美學比較:方法、內容、意義 第一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有與無 一、實體與虛空:西方宇宙模式 二、氣與有無相生:中國宇宙模式 第二節形式與整體功能 一、形式:西方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二、整體功能:中國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第三節明晰與模糊 一、明晰:西方文化的理論特色 二、模糊:中國文化的理論特色 第二章中西美學的整體比較 第一節中西美學的存在型態 一、中西美學型態的顯與隱 二、中西美學的具體存在型態 第二節中西美學理論的結構方式 一、西方美學理論的四種結構方式 二、中國美學理論結構的兩大代表 第三節中西美學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二、中國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第三章和諧: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中西和諧的不同起源 一、中國文化”和”的起源

二、西方文化和諧的起源 第二節中西和諧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和諧的基本特徵 二、西方和諧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中西和諧的美學表現 一、整體: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一 二、空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二 三、時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三 第四節中西美學和諧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悲劇:中西文化內在困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悲劇意識的定義和中西型態 一、悲劇意識產生的條件 二、悲劇意識的定義 三、文化性質與中西悲劇意識的型態 第二節保存與毀滅:中西愛情悲劇意識 一、抗爭與毀滅:西方愛情悲劇意識 二、追求與保存:中國愛情悲劇意識 第三節護禮與求真:中西悲劇意識的不同側重 一、毀滅與崇高:護禮的軌跡 二、知曉與跌落:求真的軌跡 第五章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審美凝結第一節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開 第二節西方崇高的諸型態 一、伯克的崇高理論 二、康德的崇高理論 三、布拉德雷的崇高理論 四、凱瑞特的崇高理論 五、朗吉孥斯的崇高理論 六、西方崇高理論的動態結構 第三節中國崇高理論的諸型態 一、人物的崇高:大 二、建築的崇高:台 三、高山大河的崇高:樂 第六章荒誕與逍遙:中西文化自由極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抗爭、自由、荒誕 一、從抗爭到自由 二、從自由到荒誕 第二節退隱、逍遙、夢幻感

正文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价值主流。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2、竞争意识 在重视个人培养、强调个人独立和崇尚自我实现的美国,竞争是其基本价值观之一。社会鼓励其成员竞争,人们也以积极的态度踊跃地参加。他们相信竞争不仅推动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整个美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的竞技场,人人都为了获得自己的所需而努力拼搏并击败他人,有些人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中华民族是个倡导重义轻利的民,注重道德修美,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中庸之道“深人民心。”“君子优道不优贫”,“君子不言利”等思想使我们中国人把物质利益放在了次要地位。传统的价值观不鼓励人们竞争。个人太突出,必定打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注重“和”。 3、自立意识 中国是个典型的大家庭社会,人们喜欢依赖父母及朋友,古语说:“在家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的青年人更是如此,特别是独生子女们,更有几辈人的娇宠,现在许多青年人的自理能力是很差的。在美国,成年公民(以十八岁为界)都倾向于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社会对个人的抉择权予以普遍承认与尊重。其教育体制总是鼓励青少年学会自立并授之以相应技巧。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意识,父母要求孩子自小学会自立。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尽量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要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仍呆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神圣而绝对的真理,只能由“先知”按照上帝启示,被“先验发现”出来,而不是“经验发明”出来。西方人生观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完成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 2)人对“变化”的态度 东方人求变,当你面对不断变化发展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想有所成就,却感觉迷茫无助之时该如何选择?在进与退、输与赢的关口,你当然会选择“进”与“赢”。如何追求到“变”这一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为你释疑解惑,拓展成功的思路,打开胜利的大门,让你顺利走向“赢”的彼岸。“求稳思维”指的是在面对危机或者该出击的情况下犹豫不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开拓精神不够或者错失良机。干事创业需要积极稳妥、周密审慎、老成谋国。3)动与静 中西文化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文化的

“心”与西方文化的“行”。正如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重视内在修养而西方文化重视外在知识。修身必要养心,而知与行需并驾齐驱,从而构成了中西文化对于世界的不同相处方式。西方人把人与自然看做是分离的两个世界,他们有别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于中国文化中“道”与“仁”从天而降,贯注下来,与万物同一的境界,而抽象出概念、逻辑、上帝等形而上的悬空体,纵使人们奋力的跳跃也无法真正的触碰高高在上之物。 4)人之天性观 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这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东西方文明的看法是截然不同。圣经认为,亚当与夏娃当年在伊甸园中偷食果,人类从此就肩负着原罪。西方文明认为人之初是性本恶,圣经的原罪说,就是西方文明性本恶的权威证明。三字经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通俗易懂,这种通俗易懂,就是中国文明性本善的世俗诠释。西方文明崇尚性本恶,所以西方社会中的都是恶人,本文把这个结论称之为“恶人假设”。 5)人际关系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观念,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集体主义通常指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对。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如18世纪评论家狄德罗所说:“在我们的画作中都有着构思上的弱点,思想性的贫乏。”下面将从造型、色彩及构图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中西方绘画在写意与写实上的美学差异。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美学偏于平面性,而西方绘画美学偏于立体性。中国的绘画由工艺装饰(青铜器、陶器纹样)发展而来,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平面特征。陶器上的纹样多是图案化、美化后的物象,因此中国绘画常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意味,也历来不竭力追求再现对象,而是满足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具有意象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仍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思想体系”。中西美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有学者认为西方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之上的;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之中的,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差甚远。在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社会风气引导下,西方美学家形成了喜欢用缜密精确、高度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学,十分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在论证方法上,西方美学家也十分推崇抽象思维,擅长逻辑分析,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喜欢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美学命题和结构。而中国美学则是在感性直觉中体现出理性的思辨,是一种更加接近于艺术思维方式的个人体悟,是一种具象的抽象。它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口]。因此,人们常常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美的规律。其论证手段是直觉感悟,而不是推理判断。由于中国美学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手段,因此中国美学很少有西方那样完整的美学体系和关于美学的宏篇巨著,许多美学观点只是散见于各种随笔和杂感之中。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叽“,甚至西方美学家鲍桑葵居然武断地认为中国、日本,甚至整个东方都“没有关于美的思辨理论机”,这种观点显然是过激的。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风格迥异。但是只要我们对二者稍加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面对许多重大美学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和看法非常接近,甚至很多观点中国人提出的时间比西方人更早。这种现象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了。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 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中西美学对比

美育中西美学对比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 [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 [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从比较中寻求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领悟中国文化的实质.进而在当代学人的眼中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象的同时与西方绘画互补长短,逐步走出传统发扬传统。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在我们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西方画家的作品,欣赏课的知识要点和具体的讲授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参考形式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形神绘制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的脑海中理清教学脉络,更清楚传授知识的要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对待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时,能从美学的本质上以艺术的共同规律做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而寻求跨文化的共同规律.会对学生认识我们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也表明它们的外部世界不同,它们心理结构也不同.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希腊是一个世界,中世纪是一个世界,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以毕加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艺术与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有明显差异。泰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中说过:"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但是尼采却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其“日神说”与“酒神说”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绘画画同时包含自己的弱点,失去了对空间的追求。以无为本,气的宇宙。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

对比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对比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姓名: xxx 学号: 123456789 班级: xx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的存在产生家庭观念,家庭观念是家庭变化的先导。家庭观念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以及法律观念。在任何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家庭观念上呈现出诸多差异。 1. 中西方家庭结构差异 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家庭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家庭。现代中国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 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延伸家庭微乎其微,此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同居家庭等形式。人们越来越注重“核心家庭”,而对三代之外的直系血亲关系和两代之外的旁系血亲较为淡漠。 2. 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由于中西方家庭结构不同,家庭观念也截然不同。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也流传了很多美好的风俗习惯,在这文化与习惯中就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中,家庭观念的稳固流传为维系社会的安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孕育了很多经典美德,例如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等,这些传统的家庭观念对中国社会秩序也曾起到了很大的维系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大 新市场营销法则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食品餐饮营销建筑房产营销消费品营销 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原始的家庭单位受到一定破坏,个人成长经历中传统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原先几世同堂的现象已经是很少存在,取而代之往往是下代人的自立门户,家庭的单位已不像以前可能直接代表一个家族。不过,中国的家庭观念还是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家庭观念依然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 在中国家庭中,一直奉行敬老的传统。老人们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格外的尊敬。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子女成长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继续依赖父母。 从历史上来讲,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的,家族意识也较强烈,例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先是姓,再是名,名中往往还有一个同一辈分的人统一采用的用来标志辈分的字,姓作为家庭乃至家族的标志,中国人把他放在最前面,代表自己的名放在后面,在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在中国人眼里,家庭是远远高于自己的,先有家庭,后有了自己。 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认真。西方的社会的根基在个人,西方文化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赞扬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发展。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这么多依赖性,子女中学毕业后就不在家里住,年轻人以独立自主为荣。而父母老了以后也不以子女为依赖,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双方没有这么多义务与责任,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平等。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赵燕霞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分 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85(2008)11-0020-03各国价值观差异,造成各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将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一、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1]。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2]。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 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 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