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所有练习

第一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所有练习
第一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所有练习

第一、二节模型、符号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符号就是字母,字母就是符号

B.符号就是字母和图形

C.符号可以是字母和图形

D.字母和图形就是符号

2.关于模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图像都是一个模型

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C.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D.模型只有抽象的,没有具体形象的

3.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 ( )

A.分子有质量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很小

4.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C.由于分子的运动,空气中各种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氧气和氮气化合形成空气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5.下列物质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 ( )

A.空气 B.海水 C.碘盐 D.二氧化碳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下列物质:①氧化镁;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海水;⑤二氧化碳;⑥氧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惟一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分子变化的结果

10.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分子 D.氧分子和碳分子

11.氨气变成液氨是由于 ( )

A.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分子问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组成发生了变化 D.分子运动停止了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下列说法:①氧气的体积是由氧分子的大小决定的;②分子只有加热时才运动;③液态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④因为液态氢和氢气的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⑤V1毫升水和V2毫升酒精混合得V毫升溶液,则V1+V2=V;⑥气体受压,体积变小,是因为受压时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小的缘故。

其中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

14.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的碳单质一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

大分子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

15.下列物理量的符号中错误的是()

A.F表示力

B.m表示质量

C.V表示体积

D.M表示米

16.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所在数量级可能是多少米()

A.10-8

B.10-9

C.10-10

D.10-11

二、简答题

17.盛有开水的杯中,会看到不断冒出“白气”,有人说这种“白气’’就是水蒸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是水蒸气,又是什么?

18.有人说氢气+氧气???

→点燃

水,因此,水应该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三节 原子的结构模型

一、选择题

1.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的构造,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他们使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并用实验来校正模型。其中提出“分层模型”的科学家是 ( )

A.汤姆森

B.卢瑟福

C.玻尔

D.道尔顿 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A.分子和原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电子和中子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再分

D.是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4.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有质子和中子

B .原子中没有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原子核是由 ( )

A .质子和电子构成

B .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电子和中子构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6.已知A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B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质量数 D .原子的电性

7.19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他发明的激光光谱技术,使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形成

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8.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则该原子 ( ) A .一定失去电子 B .一定得到电子

C .可能失去电子,也可能得到电子

D .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9.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 (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分子

C.同一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1994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433 B.161 C.272 D.111 11.下列粒子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

12.某原子M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a ,核内中子数为b ,其核外电子数是 ( ) A.a-b B.a+b C.b-a D.b+a

13.某微粒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和16个中子,该微粒是 ( )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14.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的带电量为2/3基元电荷,d 夸克的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

B.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

C.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

D.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 二、填空题

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空: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

(4)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

(5)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 (6)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___________;

(8)氢原子中不含的是___________。

2.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它的原子核里有____个质子,它的原子核里带_____个单位的正电荷。

3.在一个水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核、有______个核外电子。

4. ______、______和______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5.氕、氘、氚三种原子的______数相同,互为____________。

6.完成下列表格:

微粒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0

氦原子 2 2 2

氮原子7 7

硫原子16 16

镁原子12 12 12

镁离子12 12 10

三、简答题

1.铀-235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而铀-238却不能,请问二者是什么关系,它们属于同种元素吗?每个原子中各有多少个中子?(铀的核电荷数为92)

2.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请你指出道尔顿原子学说中与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的事实不相符的地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选择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2.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

A.铁元素 B.生铁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试判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 )

A.碳、氢两种元素 B.只有碳元素 C.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氧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硅 B.铁 C.铝 D.钙

5.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的是( )

A.氧气 B.水 C.铁 D.氯化钙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铁粉、硫磺粉

B.水银、氧化汞

C.二氧化碳、氧气

D.水蒸气、冰

7.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

B.单质、化合物

C.化合物、单质

D.纯净物、化合物

8.下列关于元素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相等的原子的统称叫元素

C.元素既论种数,也可计个数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一定相同

10.一个氯酸钾分子中含有 ( )

A.三个氧元素 B.三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三个氧原子

11.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 )

A.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毫升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1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二、填空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I.原子;Ⅱ.分子;Ⅲ.元素。

(1)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________;

(2)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________;

(3)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________;

(4)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碳________的总称。

3.二氧化碳是由碳________和氧________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有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五种粒子,在电解水的反应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构成水分子的粒子是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当水变成水蒸气时,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

5.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建议限制能导致人体摄入铝元素的各种应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受限制的应用可能包括: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7.在横线上填写“构成”或“组成”

(1)镁由镁元素__________,镁由镁原子直接__________

(2)氧气由氧元素__________,氧气由氧分子__________,一个氧分子有两个氧原子__________

(3)水由氢、氧两种元素__________,水由水分子__________,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蚂蚁分泌出一种酸叫蚁酸,蚁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则由此推断:蚁酸分子可能由哪几种原子构成?

2.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学生说:“这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一化学变化,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你认为这位学生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⑴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⑵镭核带的电荷量是多少

⑶若镭原子显中性,它的核外有几个电子

第五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 银 AG

B 铜Cu

C 锌 Zn

D 硅 Si

2.下列符号表示氧原子的是()

A 2O

B 2O2

C CO2

D O2

3.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A O、H、Cl

B Al、Fe、Zn

C H、P、Si

D Hg、N、Au

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铜

B.铝、银、氩

C.氖、钠、硅

D.镁、锰、锌

5.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下方的元素是()

A.H

B.N

C.O

D.Si

6.下列元素归类不同于其他三种的一项是()

A.Li、Na、K

B.F、Cl、Br

C.He、Ne、Ar

D.O、Fe、H

二、填空题

1.⑴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2H+

b H2O

c 2CO

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③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⑵以H为字头的元素符号如He、Hg等。请你写出分别以B、C、M、N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每空写出一个即可)

B C M N

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4个二氧化碳分子

(2)3个钾原子

(3)8个二氧化氮分子 (4)7个氮原子

(5)1个氢分子

3.填表:

元素符号Ne F Ar S Au Ag Ba Fe

元素名称硅氯铂钙碘锰铝

4.现将常见的一些元素编三句话,请把元素符号写在元素名称后面的空格上。

碳_________,氢_________,氧_________,氮_________,氯_________,硫_________,

磷_________,钾_________,钙_________,钠_________,镁_________,铝_________,

铁_________,锌_________,硅_________,氟_________,钡_________,锰_________,

铜_________,汞_________,银_________。

5.依据元素周期表填表:

原子序数 6 20 11 元素名称硅

元素符号Mg Ar

元素种类

周期二三四

族ⅤA ⅥA ⅠB

6.指出下列各项分别取决于原子结构的什么部分:

(1)核电荷数_________;(2)原子序数_________;(3)元素种类_________。

7.写出微粒符号表示的意义:

(1)“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2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

1.2N2表示 ( )

A.4个氮原子 B.2个氮分子 C.氮气 D.氮元素

2.SO2的读法是 ( )

A.氧化硫 B.硫化氧 C.二氧化硫 D.硫化二氧

3.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的写法是 ( )

A.5O2N

B.O5N2

C.N2O5

D.N2O5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5.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铜2毫克、锰1毫克,这里所标的各种成分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6.一个高锰酸钾分子中含有 ( )

A.四个氧元素 B.二个氧分子 C.四种氧元素 D.四个氧原子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

A.白磷、石灰水 B.煤、氯酸钾 C.镁条、五氧化二磷 D.雨水、白磷

8.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它的化学式是C60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是化合物 B.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C.它是混合物 D.它是纯净物

9.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为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O2和O3是同种单质 C.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D.O2和O3性质相同

10.下列关于离子符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表示由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B.Na+表示有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C.Ca2+表示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D.Al3+就是一个铝原子,其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也有13个电子

11.粒子符号:

(1)“H”表示__________(2)“2H”表示__________(3)2N2________(4)NO2________(5)2NO2________

12.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___元素。13.用化学符号填空。

(1)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2)3个钾原子__________(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4)7个氮原子__________

(5)1个氢分子__________(6)2个钙原子__________(7)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8)4个铝离子__________

(9)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10)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14.观察并对下列离子符号归类

①Mg2+②H+③Fe3+④Zn2+⑤Cl-⑥OH-⑦CO32-

阳离子__________ 阴离子__________ 酸根离子__________(填序号)

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合价

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SO2 B.Al2(SO4)3 C.H2S D.Na2SO3

2.在NO、NO2、N2O、N2O3、N2O5、N2O4、NH3、N2、HNO3、Na2NO2、NH4Cl十一种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共有( )

A.11种 B.6种 C.7种 D.8种

3.某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 x O y,若M的化合价不变,则此金属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MCl B.M x Cl y C.MCl x D.MCl2y x

4.某元素R与氢、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 x R y O z,其中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 )

A.+(x+y+z)

B.+2z x

y

+

C.+

x y

z

+

D.+

2z x

y

-

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3 C.+4 D.+5

6.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水(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绝对值相同,则D的化合价为 ( )

A.+4 B.+2 C.-2 D.-3

7.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Fe)都可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 )

A.+2,+3 B.+2,+2 C.+3,+3 D.+3,+2

8.下列各物质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2x y

z

-

的是 ( )

A.H y-2x R z B.H y R z O x C.H x R y O z D.H y R x O z

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 n XO2n-1,则元素X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2n+2) B.+(3n+2) C.+(3n一2) D.+(2n一1)

10.某元素R无变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有关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R2NO3 B.RPO4 C.R(OH)2 D.NaRO2

11.写出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

氧______,氢______,铝______,锌______,镁______,钾______,钙______,硫______,铜______

12.判断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加以改正。

水(H2O)______,氧化钡(Ba2O)______,氧化铜(CuO2)______,氧化铝(Al3O2)______,氯化铝(AlCl2)______,氧化钙(CaO)______ 13.⑴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2+

b H2O

c 2CO

d +2

Ca e 2H+

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④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⑤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14.锌与硫化合,生成白色的物质。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生成物的化学式是ZnS、Zn2S中的哪一个。

15.硫酸铵是常用的氮肥。已知铵根(NH4)的化合价为+1。硫酸根(SO4)的化合价为-2价。据此写出它的化学式。

16.计算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一氧化氮(N0) (2)二氧化氮(NO2) (3)硝酸(HNO3) (4)氨(NH3)

17.已知下列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写出它们氧化物的化学式。

+2 +4 +2 +5 +2 +2

Ba S C N Mg Ca

18.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显+2价或+3价,因此FeO可写成氧化物形式FeO·Fe2O3,或盐的形式Fe(FeO2)2,它属于偏铁酸盐。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那么Pb3O4也可以写成________或_________。

19.探究题:

谁能组成更多的物质。

(1)在桌上摆一些一元和五角硬币,一元代表氧原子,五角代表氢原子。

(2)将两个五角硬币靠拢摆放代表氢气分子。

(3)将一个一元硬币和两个五角硬币靠拢摆放代表水分子。

你能组成多少种物质?谁组成的物质种类最多?

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 12;N 14;Fe 56;S 32;Cl 35.5 Na 23;K 39;Mn 55;Al 27;P 3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相对原子质量是()

A.一个原子的质量

B.某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C.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和某种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D.某原子与一种碳原子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2.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原子核中的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5

B 16

C 1

D 31

3.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08

B.1.33

C.108克

D.1.33克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b

B. b/a

C. 12b/a

D. 12a/b

5.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0

B. 17

C. 18

D. 32

6.下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 NO2: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 2NH3: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 O2: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

D. 2Ca(OH)2:相对分子质量=2[40+(16+1)×2] =148

7.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 计算所含SO42-的质量分数

C. 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 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8.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32

B. 16

C. 23

D. 46

9.在石油产品中有一种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A,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A的化学式为()

A. CH2

B. C2H4

C. C3H6

D. C4H8

10.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分子数也相同,则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A 1∶1

B 11∶7

C 2∶3

D 7∶11

11.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如右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

B 碳

C 氮

D 氢

12.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6∶9∶8

B 12∶8∶9

C 2∶3∶6

D 1∶3∶4

13.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12克铁元素,则它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 3.80

B 6.95

C 10

D 3.04

14.某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若该金属与氯元素结合,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已知金属在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A.2

55

N M

-

B.

2

55

M N

-

C.17.5

M N

-

D.17.5

N M

-

二、填空题(16题每格1分,其余每格2分,共36分)

15.填表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O 8 8

Na 11 23

S 16 16

Fe 30 56

16.根据下列分子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⑴NaCl ⑵KMnO4⑶5CO2⑷Al2(SO4)3

17.日常用的食醋中含有一定量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它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有个原子。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醋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8.A和B都是仅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两种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都是7∶16,但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两倍,则A的化学式是,B的化学式是。

19.已知H n RO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用KCl和KH2PO4固体配制钾元素、磷元素、水的质量比为78∶31∶10000的植物生长营养液,所耗用的KCl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设计、探究题(共22分)

21.(5分)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地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知道哪些信息?(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请写出五点。

22.(5分)某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的化肥厂,为谋取利益,打出“本厂生产的优质碳酸氢铵,属国际首创,含氮量全球最高,达到20.1%”的广告。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广告的荒谬之处。

23.(8分)某地1000千克化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 1080元;NH4NO3 810元;NH4HCO3 330元。试列式计算:

⑴CO(NH2)2相对分子质量

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现用10000元采购上述化肥中的一种,要想购得的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最多,你应该购买哪一种?

24.(4分)已知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其中R质量分数为70%。求:

⑴R的相对原子质量;

⑵32克该氧化物中含有R元素多少克?

一二节

参考答案:

A组 1C 2D 3C 4C 5D 6A 7C 8C 9C 10A 11B 12A 13C 14D 15D 16C

17.不对。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

18.不对。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保持氢气和氧气化学性质的分子已改变成为了水分子。

三节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C 7D 8C 9D 10D 11A 12A 13D 14B

1.(1)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原子、离子 (3)原子 (4)原子核、质子(5)电子 (6)分子、原子、中子 (7)原子核(8)中子

2:19 19 3:3 10 4:分子原子离子 5:质子(核电荷)同位素 6:略

1.互为同位素,属于(质子数相同)铀-235有143,铀-238有146

2.核外电子、质子、中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3. (1)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2)原子在结构上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3)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占空间很小

四节

参考答案:

一、 1A 2 A 3 A 4 C 5 C 6C 7D 8D 9C 10D 11D 12D

二、填空题1:N、O、Al 2:(1)Ⅱ (2)Ⅲ (3)Ⅲ (4)I 3:元素元素碳原子和氧原子

4: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水分子水分子 5:(1)铝制炊具和食品、饮料的包装材料 (2)用氢氧化铝(AI(OH)3)制备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3)用明矾[KAl(S04)2]净水或做油炸食品的添加剂 6:1、5 34678 367 2

7(1)组成,构成(2)组成,构成,构成(3)组成,构成,构成

三、1:碳、氢、氧元素

2.不对。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不变化的,粒子轰击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一定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元素不能用化学反应来制取。

3(1)88、138 (2)88 (3)88

五节

参考答案:

一、1-6:AABBD

二、1:c a b 2:Ba Ca Mn Na

2: 4CO2, 3K, 8NO2, 7N, 1H2

3略4略5略

6(1)质子(2)质子(3)质子

7(1)一个碳原子;碳元素;(2)2个碳原子

第六节

参考答案:

化学式1.B 2.C 3.C 4.B 5.C 6.D 7.A 8.C 9.C 10.C 11.(1)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2个氢原子 (3)两个氮分子(4)二氧化氮一个二氧化氮分子(5)两个二氧化氮分子 12.碳、氢氧 13略 14(1)1234 (2)567 (3)57

化合价 1.B 2.C 3.D 4.D 5.B 6.A7.A 8.B 9.C 10.D 11略 12略 13略14-17略18.(2PbO)·PbO2、Pb(PbO2)2 19略

第七节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C;

6、D;

7、C;

8、C;

9、B;10、D;11、A;12、A;13、D;14、A;15、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近似相对原子

质量

O 8 8 16

Na 11 12 11

S 16 16 32

Fe 26 26 26

16、⑴58.5;⑵158;⑶220;⑷342;17、3;8;40%;6∶1∶8;18、NO2;N2O4;

19、A-16m-n;20、149∶272;21、⑴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⑵每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⑶偏二甲肼属于有机物;⑷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⑸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2∶7等;

2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不可能达到20.1%,说明了广告的荒谬。

23、⑴60;⑵35%;⑶购得的化肥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别为:4321千克,4321千克,5439千克,应购买NH4HCO3;24、⑴56;

22.4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4.科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 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5.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l(NO3)3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7.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 合理的是() A. B. C. D.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 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A.a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9.已知微观粒子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 夸克 π+π-u d 带电量+e -e + e - e - e +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 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实验: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 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 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 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 :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课题: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 2.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不同和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A .世博会会徽 B .眼球结构 C .地球仪 D .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 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 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 和 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联系: 是由 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 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 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 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电荷的____相等,____相反,整个原子______。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构成 (3)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 ____数 = ____数。相对原子质量=____ + ____ 4.元素:具有相同 数( 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 原子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 9、 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浙教版 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浙江衢州)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浙江杭州)2.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 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浙江湖州)3.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浙江嘉兴)4.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浙江绍兴)5.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浙江温州)6.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浙江绍兴)7.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浙江温州)8.随着分子、原子研究技术的提高,科学家可以利用原子来“组装”分子。 若用这种技术组装成脱氧核糖分子(C5H10O4),则该分子中不含有的原子是() A.氯原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 (2010.浙江嘉兴)9.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A.NaSiO2 B.Na2SiO3 C.NaSiO3 D.Na2SiO4 (2010.浙江绍兴)10.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 A.铌酸锂是一种氧化物 B.铌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综合A测试卷(含答案)

科学八年级(下册)测试卷(九)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卷A)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若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2.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3.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08 B.1.33 C.108g D.1.33g 4.在5H2O和5H2SO4中,一样多的是()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元素 D.氢元素质量分数 5.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D.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6.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 C.K(OH)(氢氧化钾) D.HSO4(硫酸) 7.下列关于元素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Si B.太阳上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 D.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8.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 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9.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 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根据如图所示汞元素部 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00.6 C.汞原子中的中子数可能是82 D.汞原子中的电子数一定是80 10.近年,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下,第一次制得了七氧化二氟,它在高温下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下列 有关七氧化二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氟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7 B.七氧化二氟属于氧化物 C.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微粒构成,但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12.某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2 B.3:2 C.5:2 D.2:5 13.下列化学符号不正确的是() 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2+ D.4个氢原子:2H2 14.金属元素R为+2价元素,其氧化物中,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6 C B 6g C.24 D.24g 15.氢元素有3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依次为0、1、2。这3种原子与金属锂形成的氢化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 纳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空气的成分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得到银白色液体和一种气体,而且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 闭容器里减少的体积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反思】 2.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人】 ××同学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集气瓶中压强减小。 【实验操作】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将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 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液体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反思】 ⑴实验时,需要加入过量的红磷,为什么呢? ⑵实验时,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对氧气含量的测定会有什么影响? ⑶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说明这种气体有什么性质? 3.空气的组成 2

【例1】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 和 _____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 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的78%,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21%。 【例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例3】 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 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汽水 C.液态氧D.雪花 【例5】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 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 C.氧气D.稀有气体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 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 资源。 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教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科学课题第2章复习 课时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 2 自备教师周月聪备课时间 4.16 教学目标1.了解以及区分模型和符号2.掌握微粒模型3.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4.元素符号和名称5.化学式的书写6.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微粒模型 2.化学式的书写3.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难点 1.掌握微粒模型 2.化学式的书写3.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第一节 1、模型 (1)模型的作用: 用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帮助人们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 (2)模型类型: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 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 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 4、数学公式 2、符号 (1)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1)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科学符号 速度_____;暖锋_____;电流_____;…… 单位符号 电阻单位Ω;温度单位℃;质量单位㎏;… 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代表模型的是______ A.地球仪; B. t; C.ρ; D. 细胞模式图; E.地图; F. S=vt; G. W.C.; H. O2 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 禁止吸烟易燃物品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前三节

化学前三节概念题 1.表示氧原子,用“() A、、 2.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 温度(不超过 3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 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C、氯化钠是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氯化钠是由氯分子和钠分子构成 5.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为() A、 80 B、128 C、 208 D、 288 6.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7.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A、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 8.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9.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是其中的两种 D、以上说法都错 1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12.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质子的质量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14.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小,分子大 B.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 C. 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 D. 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 1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 D、1个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16.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2.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3.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子有间隙,原子没有间隙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如碳原子的半径和质量的数量级分别为-----------() A. 10-8米,10-27千克 B. 10-8米,10-26千克 C. 10-10米,10-27千克 D. 10-10米,10-26千克 5.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A. 汤姆生 B. 卢瑟福 C. 道尔顿 D. 玻尔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某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C.136 D.222 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电荷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8、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i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9、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 mg 、镁65mg、锌1.5 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10、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氧碳氢氮 B.氧硅铝铁 C.氧铝氮铁 D.氮氧铝铁 11、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12、不同元素之间肯定不相同是:(1)核电荷数(2)电子数(3)质子数(4)存在形态 ( ) A.(4)B.(1)(3) C.(2)(4)D.(1)(4) 13、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4、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原子的------------------------------------() A、核外电子总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浙教版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五节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中文名称规则。 2.熟记常见元素的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 3.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夯实基础巩固 1.请按照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判断,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 B.铜Cu C.锰mn D.锌ZN 2.目前已发现的元素达112种,所以很多元素都是由第一个大写字母带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的。下列各组元素中,其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铁 B.铝、银、氩 C.氖、钠、硅 D.镁、锰、锌 3.化学符号中常见表示法有“3Al”“I2”“S2+”“”等,化学符号中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数字意义是不同的。“2H”表示的意义是()。 A.只能表示两个氢元素 B.只能表示两种氢元素 C.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氢元素,又表示两个氢原子 4.查找下列元素符号所对应的元素中文名称,判断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5.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之一,元素符号通常用该元素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附上作为该元素的符号。 6.以H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有He、Hg等。请你写出分别以B、C、M、N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每空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以字母B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C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M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N开头的元素符号。 7.填写并强记下表中元素的中文名称及符号。

能力提升培优 8.大序号的元素大多都是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1982年,德国的达姆斯塔特用高速铁离子轰击铋靶,一个星期后,一个第109号元素的原子诞生了,而且存在了0.005 s。后来定名为“Mertnerium”,中文名为“”。其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是()。 A.Mt B.mt C.mT D.MT 9.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10.中国对某些化学元素名称在统一规范前曾有其他叫法。其中“矽”元素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 A.锡、Sn B.铝、Al C.氧、O D.硅、Si 11.元素符号前是否带上数字所表达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不同种类的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N”既可以表示,又可以表示,而“3N”只表示。 (2)金属、稀有气体、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磷)等一些元素的单质,其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单质。请写出“Cu”符号所表达的三层意思:①;②;③。 12.在前一课时中,我们曾学习了元素的分布及某些元素的性质、作用等相关知识。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有关元素符号: (1)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 (3)一种呈黄色固态的非金属单质。 (4)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等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13.请根据初中科学学习阶段所要求的30多种元素的名称进行分析,按要求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1)除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外,常温常压下其单质为气体的元素有。(2)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非金属元素有。 (3)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金属元素有。 (4)常温下为固体的非金属有。 中考实战演练 14.【泰州】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A.Ni B.NI C.N D.Na 15.【滨州】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练习(一)

八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练习(一) 一、选择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是其中的两种 D.以上说法都错 2.水蒸气变成水,水分子主要改变的是() 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水分子本身质量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小 D.水分子变小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4.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质子的质量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D.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5.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 ) A.26 B.30 C.56 D.4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 分子、原子、粒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9.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10.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森 B.卢瑟福 C.波尔 D.牛顿 11.质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A.原子 B.夸克 C.电子 D.中子 ”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1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4.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C.氯化钠是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