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 第三章 3.2

3.2受压构件

3.2.1受压短柱的承载力分析3.2.2 轴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3.2.3 偏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

砖砌体受压截面应力分析图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可靠度指标,砌体规范仅以全截面受压或大部分截面

受压(拉应力较小)的压区应力图作为破坏模型(e / y ≤0.6)。

h /2

h

σc 0

N u0

N u1

e 1

y σc 1

y y

全截面受压部分截面受压

e/y <0.6

0.6

e/y >0.95σl 2

N u2

e 2

y

σ12

N u3

e 3

σc 2

σc 3

N u4

e 4

σc 4

(a)

(b)

(c)

(d)

(e)

3.2受压构件

3.2.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规范规定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的适用条件e ≤0.6y )

fA

N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φ—高厚比β和轴向力偏心距e 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可以计算或查表;

f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截面面积,对各类砌体应按毛截面计算。

e N

N

e N

e N

e N

e e N

e

e i

3.2受压构件

3.2.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2

1

11112112o e h ??=

??????

++- ???????

φ—高厚比β和轴向力偏心距e 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2

11o ?αβ

=

+e —轴向力偏心距;

h —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φ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α—与砂浆的强度有关的系数;f 2≧5MPa 时,取α=0.0015;

f 2=2.5MPa 时,取α=0.002;f 2=0MPa 时,取α=0.009 。

2

1112e h ?=

??+ ?

??

3

β≤3

β>

3.2受压构件

h —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y —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柱截面的y 值和h 值

h

y

N (a)

h

y

N

(c)

h y

N

(b)

y

(d)

N

T 形截面轴心受压时,y 应取y 1和y 2中的较小值,T 形截面取h T

y

(e)

N

y 1y 2

3.2受压构件

h

H o

β

γβ=T

o

h H β

γβ=β—构件的高厚比

对于矩形截面:对于T 形截面:H 0—受压构件计算高度,可以查表;

h —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h T —T 形截面折算厚度,可近似按h T =3.5i 计算;γβ—不同砌体材料的高厚比修正系数,可查表;i —截面回转半径。

高厚比修正系数

砌体材料类别

γβ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 1.0混凝土及轻集料混泥土砌块

1.1蒸压砖,蒸压灰砖,细料石,半细料石 1.2粗料石,毛石

1.5

I

i A

=

3.2受压构件

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轴向力的偏心距e按内力设计值计算,并不应超过0.6y,y 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当e>0.6y时,可采取修改构件截面尺寸的方法;

3.2受压构件

当梁或屋架端部支承反力的偏心距较大时,可在其端部下的砌体上设置具有中心装置的垫块或缺口垫块,中心装置的位置或缺口垫块的缺口尺寸,可视需要减小的偏心距而定。

(a) 缺口垫块(b) 中心装置垫块(c) 中心装置

第三章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3.2 受压构件

本节结束!

砌体结构 第三章 3.3

3.3局部受压 3.3.1 砌体局部受压的特点 局部受压:——轴向力仅作用于砌体的部分截面上。局部均匀受压:——砌体截面上作用局部均匀压力,如:承受上部柱或墙体传来压力的基础顶面; 砌体结构局部受压图N 钢筋混凝土柱

3.3局部受压 3.3.1 砌体局部受压的特点 局部受压:——轴向力仅作用于砌体的部分截面上。 局部均匀受压:——砌体截面上作用局部均匀压力, 如:承受上部柱或墙体传来压力的基础顶面; 多层砌体结构中的墙梁或钢筋混凝土过梁支座处; 支座处设置有中心传力构造装置的桁架(或屋架 和大跨度的梁)支座处。 (a)中心局压(b)边缘局压(c)中部局压(d)端部局压(e)角部局压 局部均匀受压

3.3局部受压 3.3.1 砌体局部受压的特点 局部不均匀受压:——砌体截面上作用局部非均匀压力,如:支承 梁或屋架的墙柱在梁或屋架端部支承处的砌体顶面。 N L h c b c σm a x θa a 00.4a 0 局部不均匀受压

3.3局部受压 3.3.1 砌体局部受压的特点 A0——影响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A l——砌体的局部受压面积。 A0 A l 影响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3.3局部受压3.3.1 砌体局部受压的特点 组别砖柱尺寸 (mm) A截面实 际面积 (mm2) A l 局部受 压面积 (mm2) f 试验值 (N/mm2) γf 试验值 (N/mm2) γ 提高 系数 Ⅰ365×365×71013322532400 3.188.14 2.56 365×365×72213286032400 3.187.40 2.33 Ⅱ495×497×149024601560000 2.80 6.08 2.17 487×497×150024203960000 3.097.89 2.55两组局部均匀受压试件的试验结果 套箍强化作用和应力扩散作用.

砌体结构 第六章 部分 6.5

6.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设计 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孔洞中配置竖向钢筋,在水平灰缝或在凸槽砌块中配置水平钢筋并在配筋孔洞中灌实混凝土(形成芯柱),以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墙体称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6.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设计 配筋砌块剪力墙(均匀配筋砌块砌体)

6.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设计 配筋砌块砌体

6.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设计6.5.1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一、房屋高度的限制:《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0.1.2 按本章规定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不宜超过表10.1.2的规定。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2 房屋的高度超过表内高度时,应根据专门的研究,采取 有效的加强措施。 最小墙厚 最大高度(m )6度7度8度190mm 544530 表10.1.2 配筋砌抉砌体剪力墙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6.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设计 二、抗震等级的划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0.1.3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和墙梁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表10.1.3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表10.1.3 抗震等级的划分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高度(m) 678 ≤24>24≤24>24≤24>24抗震等级四三三二二一 注:1 对于四级抗震等级,除本章规定外,均按非抗震设计采用;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 确定抗震等级; 3 当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为底部大空间时,其抗震等级宜按表中规定 适当提高一级。

第三章-砌体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砌体工程与脚手架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脚手架与垂直运输设备 一.填空 1.砌体结构施工中,常用的垂直运输机械有塔吊、——和————。(井架;龙门架) 2.当井架高度不大于——m时,设缆风绳一道;超过该高度时,每增高——m增设一道,每道4根,与地面夹角为——。(15;10;45°) 3.龙门架是由两组——和——组合而成的门式起重设备。其起重高度一般不超过——m。(格构式立杆;横梁;30) 4.砌筑用脚手架的步距,应符合墙体——的要求,一般为——m。(可砌高度;1.2~1.4) 5.脚手架按搭设位置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外;里) 6.在砌筑清水墙时,不应使用————排脚手架。(单) 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和脚手板等构配件组成。(钢管;扣件;底座) 8.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与水平横杆是依靠特制的————来连接的。(碗扣接头) 7.脚手架按用途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主体结构用;装修用) 9.钢管扣件式外脚手架按搭设方法分为分————和———两种搭设方案。(单排;双排) 10.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以防脚手架的横向失稳或倾覆,并能可靠地传递——荷载。(连墙件;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砌筑240墙用脚手架,一步架高度以()较为适宜。 A.1.5m B.1.2m C.1.6m D.1.0m [解析]脚手架的每次脚手架搭设高度称为“一步高”或步距。该高度应满足墙体“可砌高度”的要求,以保证砌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般为1.2~1.4m较为合适。(B) 2.碗扣式脚手架杆件,作为脚手架垂直承力杆的是()。 A.横杆 B.斜杆 C.顶杆 D.立杆 [解析](D) 3.为了防止整片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外倾,脚手架还需设置(),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 A.连墙杆 D.小横杆 C.大横杆 D.剪刀撑 [解析]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杆,以防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将风荷载传给建筑物。(A) 4.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一端支承在墙上,另一端与()连接。 A.连墙杆 B.大横杆 C.斜杆 D.立杆 [解析]单排脚手架是沿墙外侧仅设一排立杆,小横杆一端与大横杆连接,另一端支承在墙上。(B)5.下列垂直运输机械中,既可以运输材料和工具,又可以运输工作人员的是()。 A.塔式起重机 B.井架 C.龙门架 D.施工电梯 [解析]建筑施工电梯是人货两用垂直运输机械,其他几种机械均不得运送人员。(D) 6.既可以进行垂直运输,又能完成一定水平运输的机械是()。 A.塔式起重机 B.井架 C.龙门架 D.施工电梯 [解析](A) 7.固定井架用的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A.30° B.45° C.60° D.75° [解析](B) 8.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钢管一般采用()的焊接钢管。

砌体结构 第三章 3.4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 3.4.1 轴心受拉构件工程实例:圆形水池或筒仓 P P P P Ⅰ Ⅰ ⅡⅡ Ⅲ Ⅲ受拉砌体的几种破坏形式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3. 4.1 轴心受拉构件工程实例:圆形水池或筒仓t t N f A 式中: N t ——轴心拉力设计值; f t ——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A ——构件截面面积。 砌体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 3.4.2受弯构件工程实例:过梁、地下室墙体、 带壁柱的挡土墙 (a)沿齿缝截面破坏(b)沿块体与竖向灰缝截面破坏(c)沿通缝截面破坏砌体构件弯曲受拉的三种破坏形态 过梁的受弯破坏(沿齿缝截面) 新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提高了块材最低强度等级,沿块体与竖向灰缝截面破坏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此没有必要再予考虑。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3. 4.2受弯构件 工程实例:过梁、地下室墙体、 带壁柱的挡土墙 tm f 式中: M —弯矩设计值; f tm —砌体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W —截面抵抗矩,对矩形截面W =bh 2/6; V —剪力设计值; f v —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b 、h —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z —内力壁,z =I /S 当截面为矩形时取z =2h /3; I 、S —截面的惯性矩和面积矩。 tm M f W ≤ 受弯构件的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计算:v V f bz ≤

3.4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3. 4.2受弯构件工程实例:过梁、地下室墙体、 带壁柱的挡土墙 tm f h b z 233z 111223h I bh bh bh ??=+= ???z ()2 h S bh =z z 2/3z I S h ==

砌体结构 第六章 部分 6.3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通过合理抗震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在9度和9度以下地震区内建筑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当包括: 1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强度验算; 2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措施 抗震措施是为了弥补抗震验算中的不足或无法计算的部分,因为抗震计算目前还很不完备或严密,抗震构造措施更是用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要求。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 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地震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多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水平振动时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宜采用底部剪力法。 多层砌体房屋地 震作用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 当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高宽比不超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制时,由整体弯曲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大。因此,可不做整体弯曲验算,而只验算房屋在横向和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影响下,横墙和纵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抗剪能力。 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当抗震横墙间距不超过限值要求时,认为: 横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横墙承担; 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纵墙承担。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1 计算简图 ⑴将水平地震作用在结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验算; ⑵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 ⑶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 G n F n + F n F i G i G j H i H j F Ek G i——集中于质点i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 i包括第i层楼盖自重和作用在该层楼面上的可变荷载,以及该层上下层墙体自重的一半。

第四章砌体结构

第四章 砌体结构 一、选择题 1.一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490mm ×620mm ,弯矩沿截面长边作用,该柱的最大允许偏心 距为( )。 A . 217mm B .186mm C .372mm d .233mm 2.一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490mm ×620mm ,柱的计算高度为5m ,承受的轴向压力标准值 N k =160kN ,弯距设计值M =20 kN ·m (弯矩沿长边方向)。该柱用Mul0蒸压灰砂普通砖和 M5水泥砂桨砌筑,判断该柱受压承载力关系式中右端项与下列各项最接近的是( )。 A .214.3kN ; B .228.0kN , C .192.9kN ; D .205.2lkN 。 3.一圆形砖砌水池,壁厚370mm ,采用Mul0绕结普通砖和M10水泥砂桨砌筑,池壁单位高 度承受的最大环向拉力设计值为N =55kN ,下列与池壁的受拉承载力最接近的是( )。 A .70.3 kN ; B .56.2kN C .162.4kN ; D .59.7kN 。 4.局部受压的说法正确是( )。 A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非局部受压面积提供的侧压力和力的扩散的综合影响; C .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限值为γ25.1 D .对空心砖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0.1=γ。 5.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有:L 3。 A .上部荷载的影响; B .梁端压力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和压应力图形的完善系数 C .局部承压面积; D .a 、b 及c 。 6.在进行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叙述 A .由荷载标推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B .应由荷载设计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求得, C .大小不受限制, D .不宜超过o .75y 。 四、问答题 1.简述砌体受压时,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变化截面应力变化情况。 2.影响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对偏心距有何限制,当超过限值时如何处理?

第三章砌体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砌体工程与脚手架复习题及答案第一节脚手架与垂直运输设备 一.填空 1.砌体结构施工中,常用的垂直运输机械有塔吊、——和————。(井架;龙门架)2.当井架高度不大于——m时,设缆风绳一道;超过该高度时,每增高——m增设一道,每道4根,与地面夹角为——。(15;10;45°) 3.龙门架是由两组——和——组合而成的门式起重设备。其起重高度一般不超过——m。(格构式立杆;横梁;30) 4.砌筑用脚手架的步距,应符合墙体——的要求,一般为——m。(可砌高度;1.2~1.4)5.脚手架按搭设位置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外;里) 6.在砌筑清水墙时,不应使用————排脚手架。(单) 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和脚手板等构配件组成。(钢管;扣件;底座)8.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与水平横杆是依靠特制的————来连接的。(碗扣接头)7.脚手架按用途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主体结构用;装修用) 9.钢管扣件式外脚手架按搭设方法分为分————和———两种搭设方案。(单排;双排)10.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以防脚手架的横向失稳或倾覆,并能可靠地传递——荷载。(连墙件;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砌筑240墙用脚手架,一步架高度以()较为适宜。 A.1.5mB.1.2mC.1.6mD.1.0m

[解析]脚手架的每次脚手架搭设高度称为“一步高”或步距。该高度应满足墙体“可砌高度”的要求,以保证砌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般为1.2~1.4m较为合适。(B) 2.碗扣式脚手架杆件,作为脚手架垂直承力杆的是()。 A.横杆B.斜杆C.顶杆D.立杆 [解析](D) 3.为了防止整片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外倾,脚手架还需设置(),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 A.连墙杆D.小横杆C.大横杆D.剪刀撑 [解析]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杆,以防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将风荷载传给建筑物。(A) 4.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一端支承在墙上,另一端与()连接。 A.连墙杆B.大横杆C.斜杆D.立杆 [解析]单排脚手架是沿墙外侧仅设一排立杆,小横杆一端与大横杆连接,另一端支承在墙上。(B)5.下列垂直运输机械中,既可以运输材料和工具,又可以运输工作人员的是()。 A.塔式起重机B.井架C.龙门架D.施工电梯 [解析]建筑施工电梯是人货两用垂直运输机械,其他几种机械均不得运送人员。(D)6.既可以进行垂直运输,又能完成一定水平运输的机械是()。 A.塔式起重机B.井架C.龙门架D.施工电梯 [解析](A) 7.固定井架用的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A.30°B.45°C.60°D.75°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砌体、块体、砂浆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哪项措施使砌体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得以复兴? 答:1950年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块体向高强、多孔、薄壁、大块等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了配筋砌体,才使砌体结构能用于地震区,使砌体结构得到了复兴。 3.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什么? 答: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4.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对于其应用有何意义? 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 4)砖墙和砌块墙体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和保温性能。并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2)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3)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砖、石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4)粘土砖需要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5.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得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砌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如下: 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 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 第二章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 1.极限状态设计法与破坏阶段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极限状态设计法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将概率论引入结构的设计,可以定量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水平。 2.砌体结构的功能要求是什么?试述极限状态的种类和意义?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在线测试第03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牛腿中配置纵筋可防止牛腿发生 A、弯压破坏 B、剪切破坏 C、弯压和斜压破坏 D、局压破坏 2、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h确定时应满足 A、构造要求 B、地基承载力 C、抗冲切承载力 D、A和C 3、排架柱截面的控制截面为 A、上柱底截面 B、牛腿顶截面 C、基础顶截面 D、A+B+C 4、单独基础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有 A、冲切破坏 B、受弯破坏 C、A+B D、剪切破坏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 A、吊车梁顶面 B、吊车轨道顶面 C、牛腿顶面 D、排架柱顶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单层厂房承担的荷载有 A、屋盖荷载 B、风荷载 C、吊车水平荷载 D、吊车竖向荷载 E、地震荷载 2、牛腿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有 A、弯压破坏 B、斜压破坏 C、剪切破坏 D、局压破坏 E、冲切破坏 3、牛腿截面尺寸应满足 A、构造要求 B、承载力要求 C、斜截面抗裂要求 D、强度要求 E、配筋要求 4、基础高度h的确定应满足()条件 A、抗冲切承载力 B、抗剪承载力 C、地基承载力 D、构造要求 E、刚度要求 5、在确定排架的计算简图时,所作的基本假定为 A、柱下端固接于基础

B、柱下端铰接于基础 C、屋架铰接于柱顶 D、屋架固接于柱顶 E、屋架为刚性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基本假定,排架各柱顶的水平位移总是相等的。 正确错误 2、排架柱的抗剪刚度是指柱顶产生单位侧移时,在柱顶所施加的水平力。正确错误 3、牛腿的高主要满足构造要求即可。 正确错误 4、单层厂房中支撑可设置也可不设置。 正确错误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吊车梁顶面 正确错误

砌体结构 第三章 3.2

3.2受压构件 3.2.1受压短柱的承载力分析3.2.2 轴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3.2.3 偏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 砖砌体受压截面应力分析图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可靠度指标,砌体规范仅以全截面受压或大部分截面 受压(拉应力较小)的压区应力图作为破坏模型(e / y ≤0.6)。 h /2 h σc 0 N u0 N u1 e 1 y σc 1 y y 全截面受压部分截面受压 e/y <0.6 0.60.95σl 2 N u2 e 2 y σ12

3.2受压构件 3.2.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规范规定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的适用条件e ≤0.6y ) fA N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φ—高厚比β和轴向力偏心距e 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可以计算或查表; f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截面面积,对各类砌体应按毛截面计算。 e N N e N e N e N e e N e e i

3.2受压构件 3.2.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2 1 11112112o e h ??= ?????? ++- ??????? φ—高厚比β和轴向力偏心距e 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2 11o ?αβ = +e —轴向力偏心距; h —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φ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α—与砂浆的强度有关的系数;f 2≧5MPa 时,取α=0.0015; f 2=2.5MPa 时,取α=0.002;f 2=0MPa 时,取α=0.009 。 2 1112e h ?= ??+ ? ?? 3 β≤3 β>

砌体结构 第六章 部分 6.2

6.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6.2.1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随着房屋高度和层数的增大,地震作用也将增大,因而,房屋的破坏将加重。 措施:限制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

6.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 的规定。 房屋类别最小墙厚 度(mm) 烈度 6789 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 多层砌体普通砖 多孔砖 多孔砖 小砌块 240 240 190 190 24 21 21 21 8 7 7 7 21 21 18 21 7 7 6 7 18 18 15 18 6 6 5 6 12 12 — — 4 4 — — 底部框架抗震多排柱内框架240 240 22 16 7 5 22 16 7 5 19 13 6 4 — — — —表7.1.2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6.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注: ①房屋的总高度: 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 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高度处; ②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 ③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但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降低3.0m。 ④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6.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2 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 的规定降低3m ,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 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的房 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1~~3

第一章绪论 1.砌体、块体、砂浆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哪项措施使砌体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得以复兴? 答:1950年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块体向高强、多孔、薄壁、大块等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了配筋砌体,才使砌体结构能用于地震区,使砌体结构得到了复兴。 3.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什么? 答: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4.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对于其应用有何意义? 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 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4)砖墙和砌块墙体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和保温性能。并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2)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3)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砖、石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4)粘土砖需要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5.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得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砌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如下: 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 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 第二章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 1.极限状态设计法与破坏阶段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极限状态设计法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将概率论引入结构的设计,可以定量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水平。 2.砌体结构的功能要求是什么?试述极限状态的种类和意义? 答:砌体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大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前者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合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后者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 3.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承载力设计公式中如何体现房屋安全等级不同或房屋的设计 使用期不同的影响?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以答:在计算公式中引入了结构重要性系数

砌体结构 第四章 4.3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 将一块块的砖从地面往上叠砌,当砌到一定的高为什么要验算墙、柱的高厚比?度时,即使不受外力作用这样的砖墩也将倾倒。若砖 墩的截面尺寸加大,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显然也要加 大。若砖墩上下或四周边的支承情况不同,则其不致倾倒的高度也将不同。 混合结构房屋中,砌体结构及其构件必须满足承 载力计算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在《砌体 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验算主要包括三个问题: 一是允许高厚比的限制; 二是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三是哪些墙需要验算高厚比。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 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及理论校核得 到墙、柱允许高厚比值,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6.1.1采用 表 6.1.1 墙、柱允许高厚比[b ]值 这是在特定条件下规定的允许值,当实际的客观条件有所变化时,有时是有利一些,有时是不利一些,所以还应该从实际条件出发作适当的修正。砂浆的强度等级 墙柱M2.52215 M5.02416≥M7.52617 注:1 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3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

4.3 墙柱高厚比验算 4.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允许高厚比的影响因素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拉接墙的间距; 支承条件; 砌体类型; 砌体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构件重要性(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砌体截面型式(如:是否开洞); 构造柱截面及间距; 房屋使用情况(有无振动荷载)。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6章在线测试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6章在线测试

————————————————————————————————作者:————————————————————————————————日期: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第06章在 剩余时间:59:02 线测试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砌体承受弯、剪、拉作用时,主要依靠 A、砌体间砂浆的粘结力 B、砌体本身的强度 C、砌体尺寸的大小 D、砌体的形状是方形或长方 2、砌体抗压强度 A、用水泥砂浆砌筑比用相同强度的混合砂浆砌筑时 B、随块材厚度的加大而降低 高 C、随砂浆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D、随块材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3、计算砂浆和块体间的粘结强度时 A、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考虑 B、仅考虑水平灰缝 C、仅考虑垂直灰缝 D、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不考虑 4、砖的强度等级确定是根据 A、抗压强度 B、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D、抗剪强度及抗折强度 5、砌体抗压强度有时可高于砂浆强度等级,其原因为 A、单块砖处于非均匀状态 B、竖向灰缝的应力集中 C、砖和砂浆的交互作用 D、弹性地基板作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配筋砌体结构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结构的统称。 A、网状配筋砌体柱 B、水平配筋砌体墙 C、配筋砌块砌体

D、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E、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 2、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结构的统称。 A、砖砌体 B、砌块砌体 C、石砌体 D、配筋砖砌体 E、配筋砌块砌体 3、砌体受拉、弯、剪时,可能发生的破坏形态 A、沿齿缝截面破坏 B、沿水平通缝破坏 C、砖被压碎 D、沿竖向灰缝和块体破坏 E、砂浆压碎 4、砖砌体的抗压强度与砖、砂浆的抗压强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砖的抗压强度恒大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B、砂浆的抗压强度恒大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C、砌体的抗压强度随砂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D、砌体的抗压强度随砖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E、砌体的抗压强度随砖抗折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5、砂浆的强度等级确定砌体的 A、抗压强度 B、轴心抗拉强度 C、抗剪强度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绪论1.砌体、块体、砂浆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哪项措施使砌体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得以复兴? 答:1950年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块体向高强、多孔、薄壁、大块等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了配筋砌体,才使砌体结构能用于地震区,使砌体结构得到了复兴。 3.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什么? 答: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4.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对于其应用有何意义? 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4)砖墙和砌块墙体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和保温性能。并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2)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3)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

限制;砖、石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4)粘土砖需要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5.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得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砌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如下: 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 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 第二章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 1.极限状态设计法与破坏阶段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极限状态设计法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将概率论引入结构的设计,可以定量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水平。 2.砌体结构的功能要求是什么试述极限状态的种类和意义 3. 答:砌体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大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前者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合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后者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

砌体结构 第三章 3.5

3.5配筋砖砌体构件 3.5.1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 网状配筋砌体是在砌筑时,将时先制作好的钢筋网片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在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摩擦力和砂浆的粘结作用,钢筋网片被完全嵌固在灰缝内与砌体共同工作。这时砖砌体纵向受压,钢筋横向受拉,因钢筋的弹性模量很大,变形很小,可以阻止砌体在受压时横向变形的发展,防止了砌体因纵向裂缝的延伸过早失稳而破坏,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受压承载力。

3.5配筋砖砌体构件 3.5.1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 ←当在砖砌体上作用有轴向压力时,砖砌体在发生纵向压缩时,同时也产生横向膨胀变形,如果能用任何方式阻止砌体横向变形的发展,则构件承受轴向压力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网状配筋又称间接配筋。间接配筋一般有网片式和连弯式两种。 ←砌体和这种横向间接钢筋的共同工作可一直维持到砌体完全破坏。

3.5配筋砖砌体构件 网状配筋砖砌体的受压 破坏特征 第一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单块砖内出现第一批裂缝,此阶段的受力特点和无筋砌体相同,但出现第一批裂缝时的荷载约为破坏荷载的60%~75%,较无筋砌体高。 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裂缝数量增多,但裂缝发展缓慢.纵向裂缝受到横向钢筋的约束,不能沿砌体高度方向形成连续裂缝,这与无筋砌体受压时有较大的不通。 第三阶段:当荷载接近破坏荷载时,砌体内部分砖严重开裂甚至被压碎,最后导致砌体完全破坏.此阶段一般不会像无筋砌体那样形成1/2砖的竖向小拄体,砖的强度得以比较充分的发挥。 无筋砖砌体的受压 破坏特征 第一阶段:从砌体受压开始,当压 力增大至50%~70%的破坏荷载时: 在砌体内某些单块砖在拉,弯,剪复合作用下出现第一批裂缝。在此阶段裂缝细小,未能穿过砂浆层,如果不再增加压力,但块砖内的裂缝也不继续发展。 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当压 力增大至80%~90%的破坏荷载时: 单块砖内的裂缝将不断发展,并沿着坚向灰缝通过若干皮砖,在砌体内逐渐接成一段段较连续的裂缝。若此时荷载不再增加,裂缝仍会继续发展,砌体已临近破坏。 第三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 则砌体中的裂缝迅速延伸,宽度增大,并连成通缝,连续的竖向贯通裂缝把砌体分割成1/2砖左右的小柱体(个别砖可能碎)而失稳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