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 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 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 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 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 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套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静电小实验 ②三原色陀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部教案

课题: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

武威第十九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武威第十九中学 科目物理 年级八年级 教师杨开和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科物理教学 2.4.6.8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8月27日每周 2 总授课节数 32 考试次 4 周时间预定进度备注起讫 1 8月27日8月3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9月3日9月7日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 3 9月10日9月14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复习测试

4 9月17日9月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5 9月24日9月28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 6 10月1日10月5国庆放假 7 10月8日10月1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复习测试 8 10月15日10月19温度熔化和凝固 9 10月22日10月26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本章复习 10 10月29日11月2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1 11月5日11月9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12 11月12日11月16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 13 11月19日11月23光的色散本章复习测试 14 11月26日11月30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15 12月3日12月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与眼镜 16 12月10日12月14望远镜与显微镜本章复习测试 17 12月17日12月21质量密度 18 12月24日12月28质量的测量密度与社会生活 19 12月31日1月4日期终复习 20 1月7日1月11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学年度教学目的 教育教养

本学年旨在启蒙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提高学生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并能用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度过每一个课堂四十五分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2.每一位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比如:雨、雪、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教案.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要想学好物理,应当做到不仅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要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得学好什么。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 §11—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运动的描述”这个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普遍存有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有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理解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性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这个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

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水平。 三.说学法: 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理解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运动的世界》。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联系到本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观看完毕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实行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本环节设计四个探究过程,将教材的知识点一一展开)讨论探究①: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静止的物体真的不动吗?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理 教案(八年级上册) 2016—2017学年

目录 科学之旅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2 第三节声的利用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第五节光的色散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第三节密度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1实验[演示] 课本图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图4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理 教案(八年级上 册) 2016—2017 学年

目录 〒、【.、、/. 、〉?/ ? 科学之旅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2 第三节声的利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三节密度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课本图 1 实验[演示]课本图2 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图4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问导学〗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 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 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实验[演示] 课本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题】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时】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学器材】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习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学习有关测量的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会遇到各种测量,如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力的测量、电流电压的测量等等,而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许多测量仪器的示数都是以长度的示数为基础的。因此,本课学习长度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长度的测量 1、学习长度的单位: 教师举例说明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不用测量工具,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小个同学用手臂为标准测量黑板的长,得

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学生看书上介绍鲁班统一测量标准:木工尺的故事。 教师强调: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各种测量都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单位,国际上统一的单位制度叫国际单位制。 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换算关系: 例题:进行下列单位换算:0.05千米= ______米, 20米= ______千米, 500厘米= _____米, 0.12米=______毫米,60毫米= _____米, 800微米=_____米, 6000纳米=____米.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规格:量程:刻度尺所能测量的范围(刻度尺最大的示数)。 分度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线。 放置:对齐、放正、紧贴。 读数:正视,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录:数字和单位。 记录的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没有估计值时记零。) 训练读数和记录,由测量值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 例:书上图1-2-6;导学与测评上例题 4、刻度尺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例:测篮球场的长和宽,应该选用量程为30米的皮尺。 测物理书的长和宽,应该选用量程为30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 测课桌的高,应该选用量程为1米,分度值为1厘米的刻度尺(米尺)。(二)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精确,读数时的估计, 3、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少。 4、减少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汇总

(共29套122页)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教案汇总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某个事件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通过活动, 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 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甲、乙两幅图, 请不用测量比较甲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 比较乙图中中心的两个圆的大小。 请你回答: (1)你实际估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2)请再实际量一量, 看看你有何发现?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长度的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10~13的内容, 独立思考并完成: 1.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观察图中的刻度尺, 回答问题: 在使用刻度尺前, 我们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反映了它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决定了它的测量精确程度。 4.观察下图A、B两种读数方法中, 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 铅笔的长度为 4.00cm=0.040__0m。

知识板块二时间的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13~14的内容, 独立思考并完成: 5.国际单位制中,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符号为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6.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 甲表的分度值是1__s, 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__h;乙表的分度值是1__min, 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2__h。 归纳总结: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 知识板块三误差 自主阅读教材P14的内容, 独立思考并完成: 7.有关误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测量时, 只要遵守操作规则, 就可以同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 B.读数时, 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 C.测量时, 误差不可避免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 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 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 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 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方案完成教材P12的实验, 总结归纳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答:使用前三“看”:一看量程, 二看分度值, 三看零刻度线; 使用中两“要”:刻度尺一要紧靠被测物体, 二要与物体边沿平行; 读数时三“注意”:一注意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二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注意数据要带上单位。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教师:

目录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4. 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4. 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4. 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4 尝试科学探究 4. 4 升华和凝华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4. 5 水循环与水资源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5. 1物体的质量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5. 2探究物质的密度测量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5. 3密度的应用 第三章光和眼睛5. 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3.1光世界巡行 5. 5点击新材料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奇妙的透镜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3.8揭开色彩的奥秘9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 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全册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完整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上册)

初级中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爱学习,对学习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指导思想: 从这一个学期开始,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所以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从兴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虽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看似难度降底了,但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学生涫习的难度反而增加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己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