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白降丹的临床治验及烧炼工艺

自制白降丹的临床治验及烧炼工艺
自制白降丹的临床治验及烧炼工艺

经方大师胡希恕:漫谈治脑病的经验!.docx

经方大师胡希恕:漫谈治脑病的经验! 小编导读 涉及脑病的中医病证很多,临床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呕 吐、昏迷、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郁证、不寐、耳鸣、 耳聋、痉证、痿证等。现代医学可见于脑肿瘤、脑血栓、脑 出血、癫痫、脑积水、脊髓灰质炎、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 经性头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胡老用经方治疗有不少 独特经验,今从治验看其一斑。 脑病繁烦何其多治疗首推大柴胡 翻一翻胡老的经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疗脑病中,使用 最多的方剂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通过这些病案分析, 可看出胡老治疗脑病的特点。 例 1 (脑梗死)崔某,男, 66 岁,首都机场患者。初诊日期1966 年 3 月 5 日:两周前病发脑梗死,出现左半身不遂,麻 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血压 190/120 毫米汞柱。与大柴胡汤合桂枝 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丹皮 三钱,茯苓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 4 月 1 日:上药服 6 剂,走路已轻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 3~ 4 行,血压 160/ 100 毫米汞柱。仍宗前方,大黄

减为二钱。三诊 4 日 8 日:左半身不仁明显好转,唯左臂尚 不遂,血压 150/ 96 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按:以上是 胡老治疗脑病的病案,无论是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都有用大 柴胡汤的机会,当然其前提是,当患者出现其方证时才能应用。惊狂缘本于亡阳桂枝救逆理应当 例 2 (癔病)王某,女, 26 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 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时有喉 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此为寒饮上犯,治以温化降逆,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半夏四钱,茯苓四钱,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结果:上药服三剂,心慌、喉中痰 鸣减轻。服六剂,纳增,睡眠好转。再服 10 剂诸症皆消。 眩晕并非肝阳亢里外寒热更疯狂 例 3 (高血压)赵某,男, 53 岁,病案号 154112。 初诊日期 1965 年 12 月 6 日:发现高血压已20 多年,常头痛头晕、失眠,于 1965 年 4 月 2 日来门诊治疗。前医以平肝 潜阳、活血益气、滋阴养心等法治疗半年未见明显变化。近一 月常头晕、失眠、烦躁、易怒、心慌、鼻衄、大便干,左半身 麻木,血压 170/ 130 毫米汞柱,舌苔黄,舌质红,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最新文档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一说到自制教具,很多老师会认为那是在实验教学器材还不十分完善的改革初期。在那个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很多老师努力创造条件,自制教具,以达到设想的教学效果。那是一批让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特别是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各校科学实验室配备已经十分完善,很多学校都严格按照部颁标准来配备,制作自制教具还有必要吗?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很多实验现象只需上网搜索,很容易找到相关视频,有必要麻烦地制作自制教具吗? 事实上,我们的实验室配备标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参照着中学物理实验室,在原有的小学自然教学器材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各校科学实验室配备十分完善,但是作为第一线教师应该明白,实验室中真正能用起来很称手、效果很好的实验器材并不是很多。怎样的教具才是适用的教具,教师是最清楚的。 一、自制教具的设计原则 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具或学具,是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的必要补充。 自制教具,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我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自制教具不追求结构的复杂,只是需要新颖的创意,良

好的效果。 自制教具,是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教学经验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活动,是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产生的。设计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育性: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 自制教具要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用稿)》的基本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要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自制教具要符合学生探究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提到的受水型水钟(见图一),如果仅让学生通过图片是很难理解这个水钟的工作原理的。 但是如果要复原这么一个水钟,使其能精确测量时间也是不必要的。教学时教师只要做出模型来,学生就能理解这个水钟的工作原理了。这个教具的教育意义就大于实际计时的意义,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科学性: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 自制教具的本意是对实验仪器的填漏补缺以及功能的改进 完善,其初衷和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但如果自制设计发生了科学性谬误,那么无论用于演示还是分组实验,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从而削弱甚至毁灭他们的科学信仰。 六年级上册小缆车实验中,计时始终是个难点,学生不能做到同步,也就得不出正确的科学数据。使用这套装置(见图二),

《吴门治验录》之经方治验:陶君仁应用黄芪建中汤的验案

《吴门治验录》之经方治验:陶君仁应用黄芪建中汤的验案老中医陶君仁所使用的黄芪建中汤的组成是由黄芪、饴糖、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内以饴糖、饴糖(饴糖断缺,常以麦芽代之)为主,甘温以补虚运中,复入甘草、红枣,更增和胃健脾,益气养阴之效,桂枝之辛温佐绵黄芪走表通里,芍药之酸寒配甘草,入里敛营,主治虚劳证之偏于阳虚或阴阳两虚者。“劳者温之”,“虚者补之”之意,合甘酸辛味于一炉。甘温相得建中补虚,甘酸相须和里敛阴,甘酸辛合,更可生阳。扶其不足,调其偏胜,益阴配阳,相得平衡,俾脾运健而中气振,饮食增而津液旺。其制法慎密,配伍精当,咸属仲景虚劳之要方。 一、阳虚发热 证见形寒发热,神疲力乏,面?无华,渴喜饮热,动辄气短,舌淡苔白,脉细且数。盖营卫、气血之源在于脾,欲和营卫,固腠理,扶正气,振中阳,惟甘温建中一方。伴中气得从健运,从阴引阳,阳引阴,阴阳调和,阴火自平。治方:“劳者温之,甘药调之”之意,宗甘温除大热之法。 病例一:章xx,男,13岁。 西医诊断:血吸虫病发热。病情摘要:畏寒怯冷,日哺发热38℃-39℃之间,黎明热退净,胃纳尚可而精神不振,入睡或有盗汗,精神萎顿,舌淡无华,苔白腻,舌觉甘淡乏味,脉微细促数,不耐重按,肌肤干枯,形体消瘦,肝脾肿大,腑行时溏,粪检血吸虫孵化阳性,服氯霉素十天寒热未退。投黄芪建中加枳术丸、党参四剂,从扶中运

脾,益气消痞,盗汗略收,精神略振,惟形寒发热未平,继守原方服至七剂,寒热得退,复服十五剂,体温未见升高,胃纳锐增,精神振旺。 体会: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之源。受纳腐熟和运化水谷。素居卑湿,寒湿浸渍,脾胃困惫,旋运乏力,营卫元由化生,不克偕和,致寒热经还或类疟状。阳虚则阴无以长,演成气阴俱耗之局,故脉数而促,形瘦盗汗,病久人血,由积成症。 二、虚黄 《金匮〃黄疸病脉证篇》:“男子黄,小便自利,可与虚劳小建中汤”。属于虚劳范围的萎黄证,须与湿热发黄之黄疸相鉴别,小建中汤方冠以“虚劳”两字,寓有深意。虚黄非湿热所致,乃劳倦内伤,气血不足,故小便自利,皮肤枯黄无泽,而目睛不黄,为鉴别重点。 病例二:杨x,男,43岁。 西医诊断:钩虫,贫血虚黄症。病情摘要:前年夏日松土锄草,返家澡后密布红瘰,搔痒难忍,约经二时自隐,旬日后又复咳嗽气喘,咽喉奇痒,服中药而愈。嗣后,渐觉四肢软弱,精神倦怠,全身肤色萎黄不泽,肢体虚浮,头晕耳呜,大便或溏,胃纳不减,而体力渐衰,不耐劳动。脉细软,舌胖淡无华,苔白,面色萎黄,目睛不染。方用黄芪建中合入附子、干姜,急以温脾补虚,助阳建中,所谓阳生阴长。连服十二剂,体症大为改善,舌质稍淡红,肌肤色泽明朗,继用西药驱虫,中药仍予黄芪建中,以温中益气,祛寒化湿而收功。

(精选)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太阳和一、教具名称:“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二、教材实验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一课“太阳和影子”一课,本课有三个活动,分别达到以下目的:1.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2.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3.模拟太阳视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高度时教材设计的是叠拳法,拳头数就是太阳的高度,叠拳法由于学生本身主观性和拳头大小的差异,实验结果不统一,误差比较大。 观察太阳的位置时原有教具是在底盘前端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四周标明东、南、西、北方向,物体再放另一处,分隔开来,个人觉得不如把物体放在中心,四周注明东、南、西、北方向比较符合学生平常的认知经验,也比较形象直观,不管好生、差生一眼能看明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的的规律,教材设计2个活动,活动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由于场地不能专有,实验记录得不到保证,另外受到时间、课程设置的限制,实验并不顺利。原有教具干脆没有活动1只测量影子的长度。我认为活动1很重要,影子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每一节下课,把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画下来,进行比较,更能直观的得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规律。至于活动2.每到课间话画出白纸上铅笔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完全可以在活动1的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合二为一!为了方便学生还可以集成电子表和温度计。 教材设计了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的规律,教材设计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实际是竹篾不容易找到,而且易变形,时间一长就发黄干枯,又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我用四号钢筋弯成半圆状代替竹篾,不用铁丝是因为够粗才不易变形,可重复使用,手电筒也选择扁平的,尽量放大模拟的空间! 为了方便教学,更简单易行的解决本课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我把书上的三个活动整合成了“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与工具 木料底座一个,长短不一的铝合金管三根(根据实际需要),四号钢筋一根,可充电手电筒一个,带孔尺子一把(孔要能够套进铝合金管),量角器一个,带坠指针一个,电子表一个,温度计一个。 2.制作过程 ①先在木料底座中心打一孔(孔要正好能够套进并固定住铝合金管),两侧中心各钻一小孔(固定铁丝用);②再将短铝合金管插入底座中心孔;③将剩下的两根铝合金管钻孔,用螺帽把量角器一起固定住,并用线系坠子当指针用,为避免缠绕影响准确性,线一头系小铁圈,再把小铁圈套在螺帽上;④最后将相交的两根铝合金管短的一根插入底座铝合金管。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所以我固定在底座后侧阴影处,根据我校学生自有电子表很少的实际情况,我又加了个电子表,固定在底座右上角。 3.装置图(略) 四、教具使用说明 做第一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先调试底座的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一致,然后转动铝合金管对准太阳(以阳光通过铝合金管照在纸屏成圆形带杠光斑为准,这里为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光的行进”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埋下伏笔,根据铝合金管在底座上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太阳的位置,读出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是太阳的高度。 做第二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拿掉相交的铝合金管,太阳照耀下,底座上铝合金管会产生影子,调整固定在底座上的套尺,,方便准确的读出影子的长度,避免了错误测量方法产生错误,也可以分时段用粉笔画出不同时间的影子方便比较。 做第三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把带手电筒铁丝两端插入底座两侧小孔,调整铁圈的倾斜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 五、效果分析

仙方活命饮在肛肠科中的应用_宋玉柱

仙方活命饮在肛肠科中的应用 宋玉柱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肛周脓肿直肠脓肿肛窦炎 仙方活命饮是治疗痈疡初期的著名方剂,出自5校注妇人良方6,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活血的功效。肛门、直肠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大多通过手术方能根治,但如果中医药治疗方法得当,往往能够避免手术或缩短病程。肛窦炎是引起肛肠外科疾患的主要感染灶,为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笔者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肛肠感染化脓性疾病,取得很好的效果。 肛周脓肿(肛痈) 某男,23岁,1999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因肛旁反复肿痛不愈4个月入院。4个月前出现肛门疼痛、坠胀,并出现肛旁肿块,病程中便次有时增多,大便不带血。曾在我院肛肠科门诊及多家医院抗炎治疗,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但停药后肿块增大,疼痛反复,如疼痛较剧时可出现畏寒发热症状。患者每当出现肛门肿痛时,即在家自行静滴抗生素,如此反复数月不愈,肿块既未消散,也无溃脓。入院查体:体温正常,BP135/90m mH g,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血常规示:WBC6.8@109/L, N0.51,血沉5mm/h。肛门检查:胸膝位2点肛旁可触及约2.5cm@2.0cm硬性肿块,有条索状物伸入肛内,压痛明显。入院诊断:肛周脓肿(肛痈),证属热毒蕴结。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投仙方活命饮,处方:金银花30g,香白芷10g,防风9g,浙贝母6g,赤芍10g,当归尾12g,炒皂角刺9g,炙穿山甲9g,天花粉9g,制乳香、制没药各6g,陈皮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服至6剂,肛旁肿痛基本消失,条索状硬结无触及,再投6剂巩固疗效。住院12d,住院期间每日静滴氨苄青5.0g,环丙沙星0.2g。出院时肛旁肿块完全消失,肛门无疼痛,出院带药5剂。随访5年,未再复发。 按肛周脓肿是肛门腺感染、化脓蔓延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的脓肿,以肛周局部红、肿、热、痛继之化脓为特征,中医称之为肛痈。5外科正宗#脏毒论6指出:本病凡属实证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引起湿热内生,热毒结聚而成。或因感染毒邪,瘀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败肉腐而成。凡属虚证者,多因肺、脾、肾三脏亏损,湿热下注肛门所致。临床上根据脓肿的成熟程度分早、中、后3期,中医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对应为消、托、补三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肛周脓肿一般成熟期多在7d左右,但部分患者由于抗炎时期较晚,如肛门肿痛在3d左右才开始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剂量不足,往往会出现肿块既不消又不溃的现象,即使肿块消退,不久脓肿还会复发。仙方活命饮主治痈疡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对痈疡脓未成者,用之可使消散。根据笔者经验,肛周脓肿发病的前3d开始使用仙方活命饮疗效最好,可以达到根治,避免肛瘘的形成;病程超过3d,即使肿块没有消散也会及早溃脓,不会出现长期既不溃脓又不消肿的局面。本例系肛周脓肿反复发作4个月之久,为不正规使用抗生素所致,其实内口已成,西医保守治疗只能控制其发展,需通过手术切除内口或切开挂线方可治愈。而本例通过内服仙方活命饮,使肿块渐消直至痊愈,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体现本方神奇之功效。 直肠脓肿(肠痈) 某男,37岁,2004年8月11日初诊。因肛门坠胀疼痛伴发热10余天入院。患者于10d前出现肛门坠胀疼痛,并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2d前来我院肛肠科门诊求治,当时指诊未触及直肠肿块,拟/直肠炎、肛窦炎0给予静滴抗生素治疗,患者症状无好转,并出现肛门坠胀加重,小便难解,伴畏寒发热,故再入院求治。入院查体:体温37.6e,BP130/75mmH g,营养良好,痛苦面容,心肺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舌淡,苔薄黄,脉弦滑。血常规示: WBC6.8@109/L,N0.78,肝肾功能正常。肛检:外观正常,无红肿热痛,直肠指检距肛门约6cm以上,右后壁可触及肿块,质中硬,范围约5.0cm@3.0cm大小,无明显隆起,黏膜表面光滑,肛管直肠灼热。入院诊断:直肠脓肿(肠痈),证属热毒壅盛。于是在肛门局麻下予直肠壁脓肿切排术,常规消毒,用注射器穿刺脓肿中心部位,抽出约5m l脓液后,在肛门镜下用手术尖刀片刺入肿块,弯钳伸入切口钝性分离,结果未排出脓液,再经多次穿刺,也未能抽出脓液,只好术口放置凡士林纱条,结束手术。治则:清热解毒,托毒溃脓。投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金银花30g,黄芪15g,桃仁12g,当归12g,穿山甲12g,皂角刺12g,陈皮9g,丹皮9g,浙贝母9g,延胡索15g,白芷9g,防风6g,红藤30g,败酱草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时体温正常,肛门坠胀减轻,前方去白芷、防风,加熟大黄15g,嘱其正常排便。6剂时患者诉排便后肛门坠胀明显减轻,身体轻松,自见大便中有较多脓液,换药中见脓肿已溃。再投5剂,患者睡眠饮食均正常,大小便易解,肛门无坠胀疼痛,指诊直肠肿块消失。住院期间每日静滴氨苄青5.0g,环丙沙星0.2g,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本例患者的病位在直肠,因位置较高,病程较长,经长期抗炎无效,给明确诊断带来了困难。入院时虽穿刺有少量脓液,而脓肿大部分尚未成熟,即使已作切开并抗炎治疗,也难以在短期内奏效。本例处在脓肿不消、成脓不易的阶段,投仙方活命饮加红藤、败酱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大黄泻肠中湿热瘀结之毒,延胡索消肿止痛;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加黄芪在于托毒排脓,使毒随脓泄,腐祛新生。 # 226 #CJT CM,Jun.2005,Vo l.17,N o.3

小学语文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应用

小学语文自制教具的设 计与应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语文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应用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就是要读好书,识好字,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教育都是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想学的是什么,怎样去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具与教学效果紧密相关。运用合适恰当的教具,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尤其如此。 一、小学语文自制教具的设计原则 1.凸显主题,利于教学 教具的设计要能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凸显主题;要有利于语文教学方式向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教授《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八颗星星(七颗金黄色的,一颗红色的),并在星星的背面粘上双面胶。讲解课文中爷爷说的话:“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我先让孩子们看课本上的插图,找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位置,然后,让同学上黑板贴图,贴出北

斗七星和北极星。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积极踊跃,兴致高昂。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造价低廉,易于操作 自制教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造价低廉。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做材料,做成有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教具和学具,解决了教学仪器缺乏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充实了教材的建设,也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化。 重要的是,自制教具要易于操作,方便使用。教具要在适当的时机能够立马用上,简便易操作,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材质坚固,易于保存 自制教具弥补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自制教具能够长时间保存,反复使用就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可以丰富校内资源,补充教具学具。 二、自制教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阶段,也是儿童主动阅读、下作的坚实基础。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交流会上谈到:必须肯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

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医案医话】 犀角地黄汤临床治验举隅 田永明 1 李玉会 2 范丽 1 摘要:犀角地黄汤始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凉血散血之剂,实一剂良方、名 方。但近年来囿于部分成见, 主要是寒温门户之思维定式,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并累经犀角禁售之劫,其应用有所偏颇、局限,笔者认为该方临床应用可遍及多个学科,即使换犀角为水牛角,亦可获一定疗效,今试撰文结合病例以 图正之。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血热;凉血;中医药疗法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8.01.051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8)-01-0115-02作者单位:1.项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河南项城466200);2.项城市中 医院医政科(河南项城466200) 犀角地黄汤来源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组成: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 三两, 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不须加也。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又欲求救于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瘀血溢于肠间,血色久瘀则黑,血性柔润,故大便黑而易也。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生地黄去积聚而补阴,白芍去恶血、生新血,牡丹皮泻血中伏火,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轻剂以调之也。 我们目前的方剂学将其临床应用定位于:黄色肝萎缩、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等属血分热盛者,其中传染病、急重危症、晚期疾病者多,而目前的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多为现代医学的阵地。累世良方,升华于温病经典,荣幸列于方剂教材,幸大哉,然不幸亦大哉!临床应用中,怀寒温学派之见者,目之为温病一方,遗弃不用者不少;科班出身者,囿于教材,冠一高名:忽略犀角地黄汤作为一首重要方剂,在治疗疑难 顽疾中,有其独特的优势[1] 的事实,而将此诚治疑难、急危重症之应该广泛推广的古良方、名方束之高阁,且该方又遭遇犀角禁售之劫,若一剂良方从此成为传说,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临床应用中,遵照药典悉将犀角改为水牛角,在常见病中,亦获一定疗效,不揣寡陋,希翼与方家共赏。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肌衄”“发斑”范畴,其病因 病机多由于外感六淫,饮食劳倦,禀赋不足,脾胃亏虚, 以致热伏于内,毒蕴于中,壅遏脉络,迫血妄行,血从肌肤腠理溢出 [2] ,舌质红、苔黄,脉数,法宜活血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舌苔厚腻可加薏苡仁、白芷,咽痛加金银花、 桔梗,鼻塞加藿香、龙胆草、辛夷。杨某,男,10岁,冬日来诊,因平素学习任务繁重,过食辛辣,偶感风寒,出现斑疹初起色鲜红,逐变为紫 暗,散在分布,压之不退,作痒,双下肢多见,基本对称,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给予水牛角15g ,生地黄、赤芍药、牡丹皮、蒲公英各10g ,白茅根、生槐花各10g ,秦艽10g ,草果30g ,薏苡仁30g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药渣添开水煮15min ,熏洗、 泡脚,配合抗过敏西药,注意饮食调护、勿劳累,7剂下肢关节疼缓解,皮疹见消退, 30剂皮疹未见明显反复,再巩固30剂后痊愈,改为2天一剂持续1月后,停药观察。2逆经 女性逆经,亦称倒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来潮前1 3天或正值行经时,出现周期性的衄血,以鼻出血最为常见,临床多见于20 35岁的年轻女性[3] 。 赵某,女, 28岁2016年5月27日初诊。症见鼻衄, 经量多8年,加重2周,伴周身乏力、口舌生疮、舌质暗、苔黄燥裂、脉沉数有力,查血色素90g /L 、血小板107?109/L ,凝血功能正常。辨症属血热迫血妄行。治以清热凉血、散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15g ,生地黄30g ,牡丹皮10g ,白芍10g ,泽泻10g ,炒栀子10g ,大黄碳6g ,三七粉5g ,地榆炭10g ,日1 剂,水煎服,5剂显效。连服,42剂,衄血未见复发。3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属“骨痹” “虚劳”“血证”等范畴[4] , 症可见高热不解、鼻衄等出血症状,口干、气促、· 511·光明中医2018年1月第33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8.Vol 33.1

仙方活命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占新辉,王微,符思

220 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12 Dec .,2014 仙方活命饮出自明代陈实功《校注妇人良方》, 卷24中论述为:“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前人称本方为“疮疡 之圣药,外科之首方”[1] 。本方由金银花、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穿山甲、浙贝、天花粉、甘草、皂角刺、防风、白芷组成,煎服时加酒1碗,原用以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然而,历代医家不拘泥以此,将其运用于不同的疾病,拓展了仙方活命饮的临床应用范围。现代研究认为其对妇科、男科、皮肤科、口腔科、肛肠科、消化系统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均有较满意的疗效。笔者通过查询中国知网近十年关于仙方活命饮的临床研究,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1?妇科疾病1.1?慢性盆腔炎 杨柳芽[2]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原因为湿热内蕴于下焦,从而导致气机失调,热伤血络,湿聚成瘀,主张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其运用仙方活命饮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的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痊愈19例,显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刘文碧[3]则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为法,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7%。杨永峰等[4]研究,只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而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治愈42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治愈率61.76%,有效率36.76%,总有效率98.52%。 1.2?乳腺增生病 张斌[5]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为气郁、痰凝、血 瘀,其运用异病同治原理,将主治疮疡肿毒初起的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本病,治疗36例患者,痊愈11例(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稳定半年未复发者),显效9例(乳房肿块缩小大于一半,其他症状明显减轻),有效14例(乳房肿块变软,缩小小于一半,其他症状减轻),无效2例(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总有效率 为94.44%。宫少波等[6] 认为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化火、痰凝乳络,其采用加味仙方活命饮治疗48例患者,治愈17例,好转27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口服乳康片,46例中治愈13例,好转23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7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仙方活命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占新辉1,2 ,王微1,符思1 (1.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探讨近十年来仙方活命饮及其加减对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 依据。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中查阅近十年有关仙方活命饮的相关文献,从仙方活命饮对妇科、男科、皮肤科等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仙方活命饮在治疗上述疾病中均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仙方活命饮对妇科、男科、皮肤科、口腔科、肛肠科、消化系统疾病及周围血管病有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今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220- 03 收稿日期:2014-05-21 作者简介:占新辉(1989-),男,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通讯作者:符思(1957-),男,北京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Xianfang Huoming Yin ZHAN Xinhui 1,2 ,WANG Wei 1,FU Si 1 (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of China-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China;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ast ten years' clinical researches on Xianfang Huoming Yin and its modified decoctions on treating disease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ten years in CNKI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y,male division,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so on,the research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Xianfang Huoming Yi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had more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Conclusion :Xianfang Huoming Yin has clinical value of dynecology diseases,dermatology diseases,stomatology diseases,male division,anorectal diseases,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which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future to better serve the clinic. Key words:Xianfang Huoming Yi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81

自制教具与小学科学课教学(20201126082302)

自制教具与小学科学课教学 运用自制教具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光和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把自制教具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科学实用的教具,能够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准确把握学生心态,激发学习兴趣,使一个个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问题,通过教具的改革,让学生在简单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完整地感受科学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体验,为学生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奠定科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和影》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源,第二部分是影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有初步体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教师要指导学生实际地观察、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从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课,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但他们对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关系,对物体影子大小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关系等问题,认识比较模糊。特别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不变量,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 二、教学过程 本着整合教学资源、改善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探究有效性的宗旨,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立足创新,使实验教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年级的学生对手影是非常感兴趣的,笔者就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用手影游戏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在实践中加深对影子的认识。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影子产生条件的实验,突出本课重点,笔者设计制作了光影观测仪,它是由一个有刻度的底板、一个可以活动立放的白屏和一个可以用于放置手电筒的支架组成的。这样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玩他们喜欢的手影了。在玩手影的过程中,学

放血疗法临床治验举隅

放血疗法临床治验举隅 【摘要】放血疗法是中国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方法简便、高效、经济,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运用放血疗法治疗痤疮、带状疱疹、软组织拉伤等常见病症,疗效满意。此法适应证很广,但需辨证施治、灵活掌握针刺深浅,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关键词】放血疗法;病案 放血疗法,又称刺络法、刺血法,此法由来已久,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其方法简单,疗效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者所重视和推广。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此法令笔者在工作中受益匪浅,特将临床常见病例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毒虫叮咬例1,女,19岁,战士,2008年5月6日就诊。主诉:前一晚左小腿外侧被毒虫叮咬后,痛痒难忍。检查发现:叮咬处有一核桃般大小的硬结,局部红肿、灼热。遂给予刺络放血治疗:常规消毒红肿硬结,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硬结处快速散刺3针,深约2分,即在此处拔一火罐,吸拔出浊液污血,留罐5~10min。起罐后,痛痒顿消,一次而愈。

1.2 背阔肌拉伤例2,男,19岁,战士,2008年6月22日就诊。主诉:前一日体能训练做引体向上时不慎拉伤右上臂,疼痛难忍,手臂活动受限。查:腋后侧有一拳头大的包,质软,压痛明显。诊断为背阔肌拉伤,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或撒裂,致使局部瘀肿疼痛。给予刺络拔罐,隔日1次。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散状后刺放血,深约3~4分,并在针处拔罐。留罐10min,使暗红色瘀血尽血。经此治疗,肿痛顿减,手臂活动自如。次诊,在包块四周以1.5寸毫针围刺并加电,选择疏密波,留针20min。如此5次治疗后痊愈。 1.3 痤疮例3,女,22岁,干部,2007年11月20日就诊。主诉:两颊、额头弥漫大小不等的丘疹、脓疮1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断:痤疮。月经后1周,取其大椎、肺俞,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每穴点刺三下,深约2分,立即加以拔罐,留罐5~10min,出血5~10ml,5日1次,5次1个疗程,并嘱其每日用温水洗脸,勿用化妆品,忌食辛辣食物。复诊时丘疹、脓疮消退,再以上法治疗2次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1.4 麦粒肿例4,男,32岁,干部,2007年11月5日就诊。主诉:左眼肿痛,多眵发痒2天。查:左眼下睑内红肿,有一绿豆大硬结,色鲜红,周围充血。诊断:麦粒肿。选穴:耳穴:眼点、耳尖穴。穴位常规消毒,以一次性采血针分别点刺两穴,并立即挤压,出血3~5滴。以酒精棉球消毒针孔,干棉球压迫止血。次日复诊患眼仅有微痛,红肿明显缩小,同法治疗1次后,诸症皆愈。

彭万年经方治验三则

彭万年经方治验三则 王庆华。戚沁园,陈春元。毕小丽.徐小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关键词:经方;疑难杂病;治验;彭万年;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P1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08)04一0606—02 彭万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医术精湛,遣方用药匠心独具。善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海内外求诊者甚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特撷其要,实录临证数案,以飨同道。 1活用四逆散治疗肝邪虫积胁痛 梁某,男,38岁。主诉:发现肝吸虫病半年余,伴胁肋痛。现症:诉半年前于外院发现肝吸虫病,现口干口苦,腹胀,余无不适,无恶心呕吐,纳可寐可,二便调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挟痰湿,肝脾失调。治以调肝健脾,兼以攻补。疏以四逆散加味:太子参209,白术309,云苓309,柴胡lOg,枳壳159,赤芍209,丹参159,槟榔159,田七片 (先煎)lOg,茵陈159,淮山药209,炙甘草89。每日I剂,水煎服,共7剂。 二诊:前症好转,无肝区不适及腹胀等症,舌淡红偏黯苔白,脉略数。本虚之象已现,小柴胡汤化裁以和解少阳,加强行气散结之力。处方:党参209,白术209,茯苓209,柴胡69,黄芩159,枳壳159,槟榔159,薤白159,法半夏129,赤芍159,香附159,淮山药209?炙甘草89。继服7剂。1周后,根据患者全身症状及舌脉象,守原方酌加调补脾肾之药物,攻补兼施,除邪祛瘀,补益脏腑。服药7剂后,患者诸症如失,精神好。检查肝吸虫项目多次,结果连续呈阴性。随访数月,未见复发。 按四逆散证仅出现在《伤寒论>少阴证辨证论治篇的第318条里,“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 心痛由气滞和血瘀,眩晕由肝阳上亢导致,因此在治疗上应用3个治则共同组方治疗本病,实际本方由清脑汤合宽胸化瘀汤组成,清脑汤是在多年临床防治高血压病中总结的处方。本方前六味药为原方,可以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用时可将钩藤后煎,这样疗效更好。由于本例病人大便轻度秘结,故应用瓜蒌,方中剂量可以根据病情增减,菊花可加至509,白蒺藜可加至259,草决明可加至509,夏枯草可加至509,地龙可加至509,钩藤可加至509,丹参可加至25—509等应结合临床病情灵活应用。 本例经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RV,>2.5mV,,I-、r3,V.,V,倒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脏病性。经按本方临床加减治疗2月余,眩晕脑胀,胸闷心痛消失,Tv3,V4,V5转为低平,血压140/90mmHg。 案4朱某,女64岁,退休教师,就诊时间:1975年10月11日。患多梦失眠,心悸已廿余年。近月余感胸闷心痛,阵阵发作,胸闷呼吸不畅,体虚乏力,口淡无味,每于失眠和劳累后加重。查: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辨证分析:本病由思虑过度,志郁气结,损伤心脾,耗伤营血,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而心悸多梦失眠。经脉涩滞,心脉不畅而致胸闷心痛。脾失健运,气血不充则体虚乏力,口淡乏味。治法:补血养心.宽胸理气,活血化瘀。选宽胸化瘀汤合归脾汤加减。处方:党参209,黄芪209,白术209,茯神 收稿日期:2007一ll—ll 作者简介:王庆华。女.山东沂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伤寒论(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的研究)。 159,柏子仁159,枣仁159,夜交藤209,甘草lOg,陈皮159,枳壳159,清半夏159,瓜蒌209,薤白159,丹参209,赤芍159,桃仁159,红花159,川楝子159。每日1剂,5-'s-2次服用。 按本例心痛胸闷,虽由气滞血瘀而发,但在营血虚损时,血脉涩滞,尤会使心脉瘀阻。所以在应用宽胸化瘀时,同时配合归脾汤,以恢复中焦脾的运化功能,“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只有在营血充足时,方能气畅血络疏通,“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心气心血充足,神方守舍,心痛胸闷心悸不寐会更快缓解,甚至消失。 本例经心电图检查Ⅱ、III、AVF导联S—T下移。T波倒置。诊断为冠心病不典型心绞痛及神经官能症。在治疗中,第二诊后,党参加为259,黄芪加为259,酸枣仁加至259,夜交藤加为259,丹参加为259。经治疗1月余后睡眠明显好转,心绞痛基本消失,经复查心电图检查Ⅱ、11I、AVF导联S—T段,T波基本恢复正常。 结语:心痛症总体治疗思路是宽胸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因为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痛者不通,通者不痛”概括本病是由气血阻滞引起。所以疏理气机,调畅行气是恢复气统血行是基础。而活血化瘀则是疏通经络,恢复心脉冠心循行的关键。在这一认识上,经多年临床实践,创制宽胸化瘀汤加减进行治疗。60年代末主要用原方治疗,至70年代而根据兼症的不同,结合不同治法相互配合。总之,要以病人的病症为主辨证用药,千万不能以药为主,用于不同的症。但是诊断心痛确切,则治疗心痛的主体宽胸化瘀汤基本不能变,只有这样在临床上会取得更好疗效。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太阳和 一、教具名称:“太阳和影子”三合一实验装置 二、教材实验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一课“太阳和影子”一课,本课有三个活动,分别达到以下目 的:1.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 2.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3.模拟太阳视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高度时教材设计的是叠拳法,拳头数就是太阳的高度,叠拳法由于学生本身主观性和拳头大小的差异, 实验结果不统一,误差比较大。 观察太阳的位置时原有教具是在底盘前端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四周标明东、南、西、北方向,物体再放另一处,分隔开 来,个人觉得不如把物体放在中心,四周注明东、南、西、北方向比较符合学生平常的认知经验,也比较形象直观,不管好生、 差生一眼能看明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的的规律,教材设计2个活动,活动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由于场地不能专有,实验 记录得不到保证,另外受到时间、课程设置的限制,实验并不顺利。原有教具干脆没有活动1只测量影子的长度。我认为活动1很重要,影子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每一节下课,把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画下来,进行比较,更能直观的得出同一物体在 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规律。至于活动 2.每到课间话画出白纸上铅笔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完全可以在活 动1的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合二为一!为了方便学生还可以集成电子表和温度计。 教材设计了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的规律,教材设计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实际是竹篾不容易找到,而且易变形,时间一长就发黄干枯,又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我用四号钢筋弯成半圆状代替竹篾,不用铁丝是因为够粗才不易变形,可重复使 用,手电筒也选择扁平的,尽量放大模拟的空间! 为了方便教学,更简单易行的解决本课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我把书上的三个活动整合成了“太阳和影子”三合一实验装置。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与工具 木料底座一个,长短不一的铝合金管三根(根据实际需要),四号钢筋一根,可充电手电筒一个,带孔尺子一把(孔要能 够套进铝合金管),量角器一个,带坠指针一个,电子表一个,温度计一个。 2.制作过程 ①先在木料底座中心打一孔(孔要正好能够套进并固定住铝合金管),两侧中心各钻一小孔(固定铁丝用);②再将短铝 合金管插入底座中心孔;③将剩下的两根铝合金管钻孔,用螺帽把量角器一起固定住,并用线系坠子当指针用,为避免缠绕影 响准确性,线一头系小铁圈,再把小铁圈套在螺帽上;④最后将相交的两根铝合金管短的一根插入底座铝合金管。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所以我固定在底座后侧阴影处,根据我校学生自有电子表很少的实际情况,我又加了 个电子表,固定在底座右上角。 3.装置图(略) 四、教具使用说明 做第一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先调试底座的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一致,然后转动铝合金管对准太 阳(以阳光通过铝合金管照在纸屏成圆形带杠光斑为准,这里为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光的行进”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埋下 伏笔,根据铝合金管在底座上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太阳的位置,读出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是太阳的高度。 做第二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拿掉相交的铝合金管,太阳照耀下,底座上铝合金管会产生影子,调整固定在底 座上的套尺,,方便准确的读出影子的长度,避免了错误测量方法产生错误,也可以分时段用粉笔画出不同时间的影子方便比 较。 做第三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把带手电筒铁丝两端插入底座两侧小孔,调整铁圈的倾斜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 阳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 五、效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