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详细版

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详细版
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详细版

名词解释

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细胞系: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为细胞系,由原先存在于原代细胞中的细胞世系所组成。

连续细胞系:如果可以连续培养,则称为连续细胞系,可培养50代以上。

细胞融合:指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脂质体:人工制备的连续脂双层的球形脂质小囊。

整合蛋白:又称内在蛋白、跨膜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

膜周边蛋白:又称附着蛋白,这种蛋白完全外露在脂双层的内侧或外侧,主要通过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的极性头部,或整合蛋白亲水区的一侧,间接与膜结合。

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

膜的不对称性: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是指细胞质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包括种类和数量的不均匀。

脂筏: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通道蛋白:是一类横跨质膜,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分子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运动吗,从质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

糖萼:细胞被包括细胞质中的整合蛋白、某些膜脂以及从质膜伸向外侧的短的糖链,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糖,所以称为糖萼。

蛋白聚糖:是由糖胺聚糖以共价的形式与线性多肽链接而成的多糖和蛋白复合物,它们都能够形成水性的胶状物。

结构蛋白:如胶原和弹性蛋白,它们赋予细胞外基质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黏着蛋白:如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它们促使细胞和基质结合。

细胞外基质:在多数组织中,细胞要向细胞外分泌一群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在细胞外交织连接成网状结构,将这种结构称为细胞外基质。

细胞识别: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分子的认识和鉴别。

细胞黏着:相邻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某种方式黏合在一起,组成组织或与其他组织分开,这种黏合的方式比较松散。

细胞连接:细胞间建立长期的组织上的联系通常需要较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链接。细胞链接是细胞间的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在结构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的胞质部分及质膜外细胞间的部分。

细胞通讯: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接收通讯信息的机制,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性反应。

信号转导: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第二信使:由细胞表面受体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

受体: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够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信号级联放大:从细胞表面受体接受外部信号到最后做出综合性应答,不仅是一个信号转导过程,更重要的是将信号逐步放大,称为信号级联放大或级联反应。G蛋白:即GTP结合蛋白,它能与GTP或GDP结合。

鸟苷酸交换因子(GEF):与失活G蛋白结合的GDP被GTP替换后,G蛋白就会转变成活性状态。GEF是促进GDP从G蛋白上解离的蛋白因子,一旦GDP被释放,G蛋白很快就会与GTP结合,因为细胞中的GTP浓度很高,所以GEF能够激活G蛋白。

刺激型受体:接受刺激型信号后通过G S来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抑制型受体:通过G i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质中cAMP的水平。刺激型G蛋白:G s蛋白,接受了刺激型受体的信号后,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质中cAMP的浓度。

抑制型G蛋白:G i蛋白,接受了抑制型受体的信号后,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减少cAMP的产生。

信号趋同:指不同的信号分子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但是最后的效应物是相同的。

信号趋异:同一信号与受体作用后在细胞内分成几个不同的信号途径进行传递。

翻译后转运:由于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必须等蛋白质完全合成并释放到胞质溶胶后才能被转运,所以将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翻译后转运。

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它们进行翻译的同时就开始了转运,主要是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转移。

导向信号:由于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与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信号序列不同导致运输机制的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它们,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信号统称为导向信号。

信号肽:组成信号序列的肽。

保守性寻靶:前体蛋白在N端的基质导向序列引导下采用与线粒体基质蛋白同样的运输方式,将前体蛋白转运到线粒体基质,在基质中由转运肽酶切除基质导向序列后,膜间间隙导向序列就成了N端的导向序列,它能够识别内膜的受体和转运蛋白,引导蛋白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膜间间隙,然后由线粒体膜间间隙中的转运肽将膜间间隙导向序列切除。

非保守性寻靶:首先在线粒体基质导向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但是疏水的膜间间隙导向序列作为停止转运序列锚定在内膜上,从而阻止了蛋白质的C端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然后通过蛋白质的扩散作用,锚定在内膜上的蛋白质逐渐离开转运蛋白,最后在转运肽酶的作用下,将膜间间隙导线序列切除,蛋白质释放到膜间间隙,结合血红素后,蛋白质折叠成正确的构型。

氧化磷酸化:在活细胞中伴随着呼吸链的氧化作用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ATP的形成过程。

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5类膜结合细胞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殊的胞吞作用,主要是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在质膜上形成凹陷,当特定大分子与凹陷部位的相应受体结合时,凹陷进一步向胞质回缩,并从质膜上箍断形成有被小泡。

分子马达

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的纳米系统。生命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肌肉收缩、物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等,追踪到分子水平都是来源于具有马达功能的蛋白质大分子做功推送的结果,因此它们被称为分子马达或蛋白质马达。

KDEL信号

是一种分泌蛋白,运输方向由高尔基体到ER,类型为COPI被膜小泡,位于高尔基体的KDEL受体内。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蛋白羧基端的一个四肽序列:Lys-Asp-Glu-Leu-COO-,即KDEL信号序列。

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作为主要成分的网质结构,主要有三种蛋白质纤丝构成,包括微观、微丝、中间纤维。

微管组织中心

存在于细胞质中决定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结构叫做微管组织中心。

踏车现象

踏车现象又称轮回,是微管组装后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现象。

核纤层

在核质相邻的核膜内表面有一层厚30~160nm的网络状蛋白质,叫核纤层,对核被膜起支撑作用。

核定位信号

核定位信号是另一种形式的信号肽,这种信号肽序列可以位于多肽序列的任何部分。一般含4~8个氨基酸,作用是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核孔复合体

核孔是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形成的结构,它可以从核膜中分离出来,被称作核孔复合体。

分子伴侣

是由不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家系,它们介导其他蛋白质的正确装配,但自己不成为最后功能结构的组分。

顺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本质上说是一段DNA序列,存在基因序列的上游或者是下游,来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而反式作用因子实际上是一些可以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发生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

异染色质:在有丝分裂完成后,大多数高度压缩的染色体会变成间期松散状态,大概有10%在整个间期仍然保持高度压缩状态,将这种染色质称为异染色质,而回复的称为常染色质。

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Karyotype)。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生长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

中心体循环:在细胞中具有复制—分离—复制的过程。

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配对的过程。

顶体反应:就是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雄性融合:(?)

雄性原核:精细胞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后,包装紧密的染色质开始解旋。精子的细胞核解体形成小的囊泡,并立即与细胞核脱离,形成没有核被膜的精子染色质,但很快形成新的核被膜,此时称为雄性原核。

细胞决定: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这时细胞内部已发生变化,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

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每个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问答题

1简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共性。

细胞的共性(结构,功能)

细胞结构共性:细胞都具有选择性的膜结构,都具有遗传物质,都有核糖体

细胞功能共性:细胞能够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细胞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细胞都具有运动性2 试述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3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细胞培养后选出需要的细胞群进行体外或体内培养,既得到单克隆抗体。

4 试述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状态。

5 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动物细胞中ATP驱动将Na输出细胞外同时将K输入细胞内的运输。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组成亚基胞质侧可结合ATP,α内部可结合3个Na+,2个K+ ,每水解一个ATP,运出3个Na+,输出2个K+。能运送Na+出膜K+入膜

6去垢剂的种类及提取膜蛋白的方法。

去垢剂是一种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双亲媒性分子,它们具有极端性和非极性的碳氢链,当它们与膜蛋白作用时,可以用非极性同蛋白质的疏水区作用,取代膜脂,极性端指向水中,形成溶于水的去垢剂—膜蛋白复合物,从而使膜蛋白在水中溶解、变性、沉淀。

7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8 试述细胞基质的组分及组装方式。

蛋白聚糖、结构蛋白和黏着蛋白组成,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10比较黏着斑和半桥粒。

11试述受体的种类及结合信号分子的特点,介导跨膜信号转导的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

12细胞内有哪些钙库,在哪些生理过程中启动?

13信号终止的方式有哪些。

信号分子的水解,受体钝化,受体减量调节,磷酸酶在细胞中的解除作用。

14 简单比较PKA和PKC途径。(系统信号传导机制)

15 RTK与哪些特殊的结构相连。

配体结合结构域,蛋白激酶机构域,催化结构域

16简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磷脂的合成、脂肪酸链去饱和、脂肪链延伸;

内膜: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质运输;

膜间间隙:核苷的磷酸化;

基质:丙酮酸氧化、TCA循环、脂肪的β氧化、DNA复制、RNA合成、蛋白质合成

17简述电子传递链的方向。

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的主要组分包括:①黄素蛋白;②铁硫蛋白;③细胞色素;

④泛醌。它们在膜表面形成四个复合体,称为复合体Ⅰ(NADH脱氢酶复合体),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复合体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复合体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NADH依次经过复合物Ⅰ、辅酶Q、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气。FADH2经复合体Ⅱ、辅酶Q、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气。由于前者的生成ATP量大于后者,所以前者称为主电子传递链,后者称为次电子传递链。

18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在遗传上的共同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有自己的DNA,它的生长的增殖受核基因组和自身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两套系统相互调节,核基因组的调控占主导地位。

18试述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功能。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蛋白→进入内质网腔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进入高尔基体Cis面膜囊→磷酸转移酶识别溶酶体水解酶的信号斑→将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在1~2个甘露糖残基上→在中间膜囊切去N-乙酰葡糖胺形成M6P配体→与trans膜囊上的受体结合→选择性地包装成初级溶酶体.

功能:主要功能是消化作用,还具有自溶作用,即某些即将老死的细胞是靠溶酶体列级释放溶酶体的酶将自身消化。另外,溶酶体的酶还可以释放到细胞外,对细胞质基质进行消化。

19简述内质网的种类及功能。

(光面)糖原分解释放游离葡萄糖,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脂的合成与运转,肝细胞的解毒作用,肌收缩的调节(粗面)蛋白质的转运。

20 信号假说的内容

1ER(内质网)转运蛋白质合成的起始2信号序列与SRP(信号识别颗粒)结合3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上4SRP释放与蛋白质转运通道的打开5SRP释放,蛋白质合成重新开始,并向内质网腔转运,无需能量驱动6信号肽酶切除信号序列7蛋白合成结束。

该假说认为蛋白质首先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后,N端的信号序列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使肽链延伸暂停,

防止新生肽N端损伤和成熟前折叠;直至信号识别颗粒与内质网膜上的停泊蛋白(SRP受体)结合,返回重复使用,肽链又开始延伸;信号肽将肽链引入内质网膜,内质网腔面的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肽链继续延伸至完全合成。

21 简述网格小泡的形成机制

先形成网格被膜小窝——在胞吞过程中,吞入物先与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网格蛋白装配的亚基结合上去,使膜凹陷成小窝状。

披网格蛋白的形成——通过出芽方式形成小泡,为披网格蛋白。

批网格小泡形成之后——脱去网格蛋白外被,变成无被小泡。

22 微管、微丝有什么相同点,和中间纤微有什么不同

23使用秋水仙碱为什么能形成多陪体?

秋水仙素影响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但无微

管牵引,不会进入两个细胞,从而停留在一个细胞当中,形成染色体加倍。

24为什么说中间纤维蛋白是肿瘤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

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中间纤维,因此可用中间纤维蛋白抗体来鉴定肿瘤的来源。如乳腺癌和胃肠道癌,含有角蛋白,因此可断定它来源于上皮组织。大多数细胞中含有一种中间纤维,但也有少数细胞含有2种以上,如骨骼肌细胞含有结蛋白和波形蛋白

25简述染色质到染色体的组装过程。

从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螺线管—超螺旋管—染色体

26简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细胞周期限速机制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周期蛋白。

G1期,G2期,分裂中期

27简述细胞分化的两个决定因素。

细胞质对细胞分化的诱导

细胞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诱导

28简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过程。

首先出现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成为约180bp-200bp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网络)

细胞变圆,染色质凝聚,分块,胞质皱缩(书)

29简述癌发生的遗传机制

原癌基因突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去

30试述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分布的规律?

细胞内:K+,Cl-,Mg2+;

细胞外:Na+,Cl-,Ca2+。Na+,K+,Cl-的电荷少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提出 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切细胞产自于已存在的细胞 意义:对细胞与生物有机体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明确的科学理论的概括,把动植物等生物有机体在细胞水平上统一起来。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细胞的基本共性: 1、相似的化学组成 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 3、相同的遗传装置: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系统 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原核细胞主要代表:支原体、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质膜、细胞核、细胞质 主要功能:选择性的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 2、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DNA与组蛋白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装配成染色质,继而在细胞分裂阶段形成染色体 3、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网架系统。分为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与中等纤维等构成的网络体系。核骨架:包括核纤层和核基质。)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把这种现象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的体积受什么因素控制? 答:与各部分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细胞功能有关;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胞的核与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细胞的“比面值”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及细胞内物质交流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功能上的共同点:都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都能进行分裂;都能遗传 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有细胞膜;都有DNA和RNA;都有核糖体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常用简答题详细答案.docx

细胞生物学复习-简答题 第三章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极其生理意义 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主要由膜脂双层的动态变化引起,质膜的流动性由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两个方面组成。 膜质分子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翻转运动、左右摆动 膜蛋白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 生理意义: 1、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 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2、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 不对称性: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膜脂、膜蛋白和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 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 生理意义: 1、保证了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2、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胆固醇:相变温度以上,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则阻碍晶态形成。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不饱和脂肪酸链越多,膜流动性越强。 3、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使膜流动性降低。 4 、卵磷脂 / 鞘磷脂:比例越高则膜流动性越增加(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膜蛋白:镶嵌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小 6、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细胞外被作用 1、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的糖萼 2、决定抗原 3、许多膜受体是糖蛋白或糖脂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应答、信号传递 RER和 SER的区别 存在细胞形状结构功能 RER在蛋白质合成囊状或扁平膜上含有特殊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 旺盛的细胞中囊状,核糖核糖体连接蛋饰加工(糖基化,酰 发达。体和 ER 无白,可与核糖体基化,二硫键形成, 论在结构上60S 大亚基上的氨基酸的羟化,以及 还是功能上糖蛋白连接新生多肽链折叠成三 都不可分割级结构) SER在特化的细胞泡样网状结脂类和类固醇激素合 中发达构,无核糖成场所。 体附着肝细胞 SER解毒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集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集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集 一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 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三、选择题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 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 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 c、19世纪的最后25年 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组织培养b、

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四、判断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5、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6、细胞学说的建立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 1 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 1、生命活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2、1665,Robert Hooke,Leeuwen Hoek。 3、Schleiden、Schwann,基本单位。 4、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5、细胞来自细胞。 6、Schleiden、Schwann,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 7、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三、选择题1、B、2、C、3、C、4、D。 四、判断题1、× 2、× 3、√ 4、× 5、× 6、×。 二细胞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细胞 2、病毒(virus) 3、病毒颗粒4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生物学复习全资料1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一、名词解释 1.古核细胞:也称古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 2.含子:是基因不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不出现在成熟的RNA分子中,在转录后通过加工被切除。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都有含子。在古细菌中也有含子。 3.外显子:指真核细胞的基因在表达过程中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二、简答 1.真核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 (2)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3)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2.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 (2)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3)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4)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 (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中的关系并说出证明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最有说服力) 认为病毒是细胞的演化产物的观点,其主要依据和论点如下: (1)由于病毒的彻底寄生性,必须在细胞复制和增殖,因此有细胞才能有病毒 (2)有些病毒(eg腺病毒)的核酸和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癌基因 (3)病毒可以看做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六)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五部分 简答题 1. 根据光镜与电镜的特点,观察下列结构采用那种显微镜最好?如果用光镜(暗视野、相差、免疫荧显微镜) 那种最有效?为什么?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是后者有细胞器,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 5. 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6. 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 7.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8. 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9. 受体的主要类型。 10. 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1. 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12.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13. 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14. 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15. 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到内质网的主要过程。 16. 简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与O-连接之间的主要区别。 17. 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相适应? 18. 简述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19.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20. 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线粒体与叶绿体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22. 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崩解和装配过程。 23.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24. 染色质的多级螺线管模型。 25. 染色体的放射环模型。 26. 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7. 肌肉收缩的机制。 28. 纤毛的运动机制。 29. 中心体周期。 30. 简述C.D.K1(MPF)激酶的活化过程。 31. 泛素化途径对周期蛋白的降解过程。 32. 人基因组大约能编码5万个基因,而淋巴细胞却能产生约107-109个不同抗体分子,为什么? 33.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4. 溶酶体膜有何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5. 何为信号肽假说的? 36.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37. 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38. 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9. 简述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40. 简述减数分裂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

春2周细胞膜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膜脂;膜蛋白;膜糖。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脂筏模型。 3.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不对称性;流动性(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1.脂质体(liposome):当脂质分子被水环境包围时,自发聚集,疏水尾在,亲水 头在外,出现两种存在形式:球状分子团、形成双分子层,为防止两端尾部与水接触,游离端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 2.细胞外被(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质膜中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表面延 伸出的寡糖链构成的糖类物质。 3.脂筏(lipid raft):膜双层含有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微区,微区中富含胆固 醇和鞘脂,其中聚集一些的特定种类的膜蛋白。由于鞘脂的脂肪酸尾部比较长,这一区域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称脂筏。 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 1)脂类: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构成细胞膜主体,与膜流动性有关。 2)蛋白质:可分为在蛋白和外在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如物质运输、信 号转导等。 3)糖类:包括糖脂和糖蛋白,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起作用。 2.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1)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流动性大)。 2)脂肪酸链的长短(短链流动性大)。 3)胆固醇的双重调节(相变温度以上降低,相变温度以下提高)。 4)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比值高的流动性大)。 5)膜蛋白的影响(膜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差)。 6)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离子强度。 春3、4周细胞膜系统、囊泡转运 1.细胞膜系统的概念、组成。 2.粗面质网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折叠装配;蛋白质的糖基化;蛋白质 的胞运输。 3.滑面质网的功能:参与脂质物质的合成运输;参与糖原代谢;参与解毒;参与 储存和调节Ca2+;参与胃酸、胆汁的合成分泌(质网以葡萄糖-6-磷酸酶为标志酶)。 4.信号肽假说:新生肽链N端有独特序列称为信号肽,细胞基质中存在SRP能 识别并结合信号肽,SRP另一端与核糖体结合,形成复合结构,然后向质网膜移动,与质网膜上SRP-R识别结合,并附着于移位子上,然后SRP解离,肽链延伸。当肽链进入质网腔时,信号肽序列会被质网腔信号肽酶切除,肽链继续延伸至终止。 5.高尔基体是高度动态、具有极性的细胞器,以糖基转移酶为标志酶,主要功能 有:糖蛋白合成;参与脂质代谢;是大分子转运枢纽;加工成熟蛋白。 6.溶酶体酶的形成:①在质网中合成、折叠和N-连接糖基化修饰,形成N-连接 的甘露糖糖蛋白,运送至高尔基体;②溶酶体酶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加工时甘露糖残基磷酸化为甘露糖-6-磷酸(M-6-P),为分选重要信号;③溶酶体酶分选并以出芽方式转运到前溶酶体。 7.溶酶体以酸性磷酸酶为标志酶,主要功能为:细胞的消化作用;细胞营养功能; 机体防御和保护;激素分泌的调控;个体发生和发育的调控。 8.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又称微体,特点:①有尿酸氧化酶结晶,称作类 核体;②模表面界面可见一条称为边缘板的高电子致密度条带状结构。以过氧化物酶为标志酶。主要功能:清除细胞代谢所产生的H2O2及其他毒物;对细胞氧力的调节作用;参与脂肪酸等高能分子物质的代谢。 9.三种了解最多的囊泡:①网格蛋白有被囊泡:来源于反面高尔基体网状结构和 细胞膜,介导蛋白质从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向胞体、溶酶体和细胞膜运输;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过程中,介导物质从细胞膜向细胞质或从胞体向从溶酶体运输;②COP Ⅰ有被囊泡:主要产生于高尔基体顺面膜囊,主要负责回收、转运质网逃逸蛋白返回质网及高尔基体膜蛋白的逆向运输;③COP Ⅰ有被囊泡:产生于粗面质网,主要介导从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转运。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 学简答题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 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 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 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 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 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 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 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 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 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 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 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 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 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 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 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 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 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 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 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 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 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各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调控。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相关的概念、细胞的基本共性;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细菌与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细胞工程的主要成就以及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4)细胞质膜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模型、膜蛋白的种类及跨膜方式、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功能、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5)物质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基本过程及特征;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的过程及异同。 (6)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酶的定位和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和ATP 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运送与装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起源。 (7)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质基质的涵义、主要功能;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高尔基体的极性及其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溶酶体的发生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差异;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 (2)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组成细胞膜的组要化学成分就是什么?这些分子就是如何排列的? 膜脂、膜蛋白、膜糖类。膜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极性头部朝向内外两侧,非极性尾部相对排列位于膜的内部;整合膜蛋白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外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膜的内表面;膜糖类就是分布与细胞膜外表面的一层寡糖侧链。 2.生物膜的两个显著性特征就是什么? ①流动性:膜脂与膜蛋白都就是可运动的。②不对称性:膜的内外两层的膜脂种类、分布不同;整合膜蛋白不对称镶嵌,外在膜蛋白在内表面;膜糖类分布在外表面。 3.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被动运输其转运方向为顺浓度梯度,不消化代谢能。 (2)主动运输需要消化细胞的代谢能,但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包括离子泵与协同运输。①离子泵本身具有ATPase活性,在分解ATP放能的同时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协同运输在动物细胞就是借助顺浓度转运Na+,即消耗Na+梯度的同时实现溶质的逆浓度转运,就是间接地消耗ATP。 4.以钠钾泵为例,简述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 ①在胞质侧结合3个钠离子;②水解ATP,本身磷酸化;③构象变化,钠离子转移到胞外侧,释放钠离子;④结合胞外2个钾离子;⑤去磷酸化;⑥构象变化,钾离子转移到胞质侧,释放钾离子。 5.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膜外侧LDL受体与LDL结合;②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③内陷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④有被小泡脱衣被,与内体融合;⑤内体酸性环境下受体与LDL分离,返回膜上。、 第五章细胞信号传导 1.cAMP信号通路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主要2条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的前半段就是相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识别结合胞外信号分子,导致G蛋白三聚体解离,并发生GDP与GTP交换,游离的Gα-GTP处于活化状态,导致结合并激活效应器蛋白。但两条通路的效应器并不相同,因此通路后半段组成及产生的细胞效应存在差别:(1)c AMP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就是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cAMP,进而活化蛋白激酶A(PKA),导致靶蛋白磷酸化及一系列级联反应;(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就是磷脂酶C(PL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IP3与DAG,DAG锚定于质膜内侧,IP3扩散至内质网,刺激内质网释放Ca2+,至胞质Ca2+浓度升高,DAG与Ca2+活化蛋白激酶C(PKC),并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 2.试述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机制 细胞膜与内质网膜上均有Ca2+泵与Ca2+通道,①Ca2+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胞质中的Ca2+转运至胞外或内质网腔,使静息状态下胞质Ca2+浓度极低(10-7摩尔浓度);②当信号分子与Ca2+通道蛋白特异结合(如内质网上的Ca2+通道蛋白与IP3结合、突触后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与乙酰胆碱结合),会引起Ca2+通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 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 学简答题集锦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细胞生物 学形成与发展 经历的阶段 (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 时期:细胞学说的 建立掀起了对多种 细胞广泛的观察和 描述的热潮,主要 的细胞器和细胞分 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 用实验的手段研究 细胞的特性、形态 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 兴起和细胞生物学 的诞生:各个学科 相互渗透,人们对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 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 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 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 有什么特点,膜脂 有哪些运动方式,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 因素有哪些? (1)膜脂既具有分 子排列的有序性, 又有液体的流动性; 温度对膜的流动性 有明显的影响,温 度过低,膜脂转变 为晶态,膜脂分子 运动受到影响,温 度升高,膜恢复到 液晶态,此过程称 为相变。(2)膜脂 的运动方式有:侧 向扩散、旋转运动、 摆动运动、翻转运 动,其中翻转运动 很少发生,侧向扩 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 因素:脂肪酸链的 长短和饱和程度, 胆固醇的双重调节 作用,卵磷脂/鞘磷 脂比值越大膜脂流 动性越大,膜蛋白 与周围脂质分子作 用也会降低膜流动 性。此为环境因素 (如温度)也会影 响膜的流动性,温 度在一定范围内升 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 类及其各自特点, 并叙述膜的不对称 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 外在蛋白、膜内在 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 水溶性蛋白,分布 在膜的两侧,与膜 的结合松散,一般 占20%-30%; 膜内在蛋白属于 双亲性分子,嵌入、 穿膜,是膜功能的 主要承担者,与膜 结合紧密,占 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 共价键与脂分子结 合,分布在膜两侧, 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 结构和功能有很大 差异,称为膜的不 对称性,这种不对 称决定了膜功能的 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 固醇数目分布不均 匀,糖脂仅分布于 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膜蛋白:各种膜蛋 白在质膜中都有一 定的位置。膜糖类: 糖链只分布于质膜 外表面。 3.比较说明单位膜 模型与液态镶嵌模 型有哪些不同点 单位膜是细胞膜 和胞内膜等生物膜 在电镜下呈现的三 夹板式结构,内外 两层为电子密度较 高的暗层,中间是 电子密度低的明层, “两暗夹一明”的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得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得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与分子水平得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得规律得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得发现与细胞学说得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得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得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与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就是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得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得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得结构特点。 1)、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得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简述DNA得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得主链由位于外侧得间隔相连得脱氧核糖与磷酸组成,

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6.蛋白质得结构特点。 以独特得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得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得顺序决定,就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得结果。一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得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得高级结构。二级结构就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得折叠方式a-螺旋与β-片层。在二级结构得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与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得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得四级结构。 7.生物膜得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就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就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得尾部得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得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得脂肪链尾。 9.膜蛋白得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得主要特性就是什么?膜脂与膜蛋白得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得主要特性:膜得不对称性与流动性; 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与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与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得饱与程度,不饱与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得长短,脂肪酸链短得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得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得流动性起稳定质膜得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得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得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得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得流动性产生一 定得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得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得连贯主体,她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得有序性,又有液体得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得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得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忽视了膜得各部分流动性得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得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得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得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得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与侧面得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得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得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与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六、论述题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试论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容。 答: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三个水平(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容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涵盖九个方面的容: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⑼细胞信号转导。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 2、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为70S和 80S 。 9、细菌细胞表面主要是指细胞壁和细胞膜及其特化结构间体,荚膜和 鞭毛等。 10、真核细胞亚显微水平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是生物膜结构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 三、选择题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B ) A、80S B、70S C、 60S D、50S 3、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 C )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都不对 8、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B )。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膜上 D、类核区 7、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组成。(√)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能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 答:支原体的的结构和机能极为简单: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进行蛋白质合成的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这些结构及其功能活动所需空间

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 简答题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 (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与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与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与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别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就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与饱与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 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就是膜功能的 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 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 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与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 层的非胞质面。膜蛋白:各种膜蛋白在质膜中都有一定的位 置。膜糖类:糖链只分布于质膜外表面。 3、比较说明单位膜模型与液态镶嵌模型有哪些不同点 单位膜就是细胞膜与胞内膜等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的三 夹板式结构,内外两层为电子密度较高的暗层,中间就是电 子密度低的明层,“两暗夹一明”的结构叫做单位膜,单位 膜仅能部分反映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与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以及蛋白质与脂双层的镶嵌关系。认为膜蛋白与膜脂均能 产生侧向运动,膜蛋白有的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 分子层。该模型能解释膜的多种性质,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 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如何维持膜的相对完整。 第四章细胞连接、细胞黏附与细胞外基质 1、什么就是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有哪些类型 细胞表面可与其它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结合的特化区称为 细胞连接。分为紧密连接、黏着链接与通讯连接。 紧密连接的特点就是细胞膜之间连接紧密无空隙,一般 位于上皮细胞间。 黏着链接中,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有黏着带:分布于上 皮细胞,黏着斑: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与中间丝有关的有 桥粒:分布于心肌与上皮,半桥粒:分布于上皮细胞基底部。 通讯连接分为缝隙连接与突触,缝隙连接几乎存在于所 有类型的细胞之间,突触仅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用来传 到兴奋。 2.什么就是细胞外基质,叙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细胞外基质就是指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 白质与多糖类大分子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1)纤维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胶原就是细胞外基质最 基本成分之一,就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刚性及抗 张力强度最大。 (2)糖胺聚糖与蛋白聚糖:透明质酸就是唯一不发生硫酸化 的糖胺聚糖,就是增殖细胞与迁移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 要成分,透明质酸向外膨胀产生压力,使结缔组织具有抗压 的能力;蛋白聚糖见于所有结缔组织与细胞外基质及许多 细胞的表面,可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可视为细胞外的激素 富集与储存库,有利于激素分子进一步与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完成信号转导。 (3)层粘连蛋白与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就是个体细胞外基 质中出现最早的蛋白,对基膜的组装起到关键作用。纤连蛋 白主要介导细胞黏着,也能促进巨噬细胞与其它免疫细胞 迁移到受损部位。 3、叙述黏着带与黏着斑的区别 粘着带就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粘着连接,而粘着斑就是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连。 ①参与粘着带连接的膜整合蛋白就是钙粘着蛋白,而 参与粘着斑连接的就是整联蛋白,即细胞外基质受体蛋白; ②粘着带连接实际上就是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钙粘着 蛋白与钙粘着蛋白的连接,而粘着斑连接就是整联蛋白与 细胞外基质中的粘连蛋白的连接,因整联蛋白就是纤粘连 蛋白的受体,所以粘着斑连接就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结合; 第五章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1、以Na+-K+泵为例说明细胞膜的主动转运过程 Na+-K+泵又称Na+-K+ATP酶,由α与β两个亚基组成,均为 穿膜蛋白。在α亚基的外侧(朝向胞外)有两个K+的结合位 点,内测有3个Na+的结合位点与一个催化ATP水解的位点。 工作中,细胞内的Na+与大亚基上的Na+位点相结合,同时 ATP分子被催化水解,大亚基改变空间构象,使3个Na+排除 胞外,同时K+与α亚基外侧面相应位点结合,α亚基空间结 构恢复原状,将2个K+输入细胞,完成循环,每次循环消耗 一个ATP分子,3个Na+出胞,2个K+入胞。 第六章胞质溶胶、蛋白酶体与核糖体 1、核糖体有几种,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核糖体分为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 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就是游离核糖体,主要合 成细胞本身所需的结构蛋白。附着在内质网膜与核膜表面 的就是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外输性蛋白质。 第七章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1、内质网有哪些类型,在细胞中的作用就是什么 内质网主要由脂类与蛋白质组成,就是单层膜结构,分为 粗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主要呈囊状,表面有核糖体附着,主要功能就 是合成、加工修饰、分选转运一些蛋白质,提供核糖体附着 的支架。 光面内质网不合成蛋白质,就是脂类合成与转运的场所, 并参与糖原的代谢,就是细胞解毒的场所(肝细胞),SER特 化成肌质网可作为肌细胞储存钙离子的场所。 2、叙述高尔基体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高尔基体就是一种膜性囊泡复合体,由扁平囊泡、小囊 泡、大囊泡组成。 高尔基体就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就是胞 内物质加工合成的主要场所,参与糖蛋白的加工合成、蛋白 质的水解加工、胞内蛋白质分选与膜泡定向运输的枢纽。 3、简述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 ①核糖体阶段:合成并转运分泌蛋白;②内质网阶段:运 输并粗加工分泌蛋白;③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分泌蛋白以 小泡的形式脱离粗面内质网并移向高尔基复合体与其结合; ④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分泌蛋白进一步在高尔基复合体内 进行加工,并以囊泡的形式释放到细胞质基质;⑤储存与释 放:释放时,囊泡浓缩发育为分泌泡,与质膜融合,释放到体 外。 4、以肝细胞吸收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过 程 肝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合成生物膜时,细胞合成LDL受 体并分散嵌入细胞膜,当LDL与受体结合后,细胞膜向内凹 陷形成有被小窝。LDL受体集中在有被小窝内不断内陷,进 入细胞,脱离细胞膜形成有被小泡。 有被小泡脱去网格蛋白被摸与其它囊泡融合形成内体, 内体内LDL与受体分离,受体返回细胞膜,LDL被溶酶体酶 降解。如果游离胆固醇过多,LDL受体与胆固醇就会暂停合 成,这就是一个反馈调节的过程。 5、叙述信号肽假说的内容 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N端含有一段信号肽,该信号肽一 经合成可被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结合,通过 信号肽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脂双分子层进入内质网腔或 直接整合在内质网膜中。 信号肽具有决定蛋白质在胞内去向或定位的作用。 第八章线粒体 1、为什么说线粒体就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即mtDNA),存在线粒体核糖体,通 过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可以进行mtDNA的复制转录翻 译。 然而mtDNA的信息量少,只能合成近10%的线粒体蛋白, 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仍依靠核基因组进行编码,再转运 进线粒体中;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的许多酶仍依 靠核基因编码合成。 故线粒体就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 2、线粒体的半自主性有哪些体现 线粒体有自己的mtDNA,就是动物细胞质中唯一含有DNA 的细胞器。有自己的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系统,供mtDNA 复制转录翻译。遗传密码相较其它细胞有差异。有自己的 物质转运系统,指导线粒体蛋白运输进线粒体,不与细胞质 交换DNA与RNA,也不输出蛋白质。 3、画图显示线粒体的结构,并表明各部分名称(答案略) 4、说明线粒体基粒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基粒又称ATP酶复合体,由头部、柄部、基部组成; 头部又称偶联因子F1,具有酶的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 生成ATP;柄部就是一种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质,能抑制 ATP的合成;基部又称偶联因子F0,起到连接F1与内膜的作 用。 5、叙述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 线粒体内膜就是完整的、封闭的,内膜中的电子传递链就 是一个主动转移氢离子的体系,电子传递过程像一个质子 泵,将氢离子从内膜基质泵至膜间隙,由于膜对氢离子不通 透,形成膜两侧的浓度差,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并释放出能 量,驱动结合在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DP磷酸化合成 ATP。 第九章细胞骨架 1、何谓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有哪些类型与功能? 细胞骨架就是指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细胞骨架的多功能性依赖于三种蛋白质纤维,分别为微管、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修订稿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四章细胞膜和细胞表面 1.组成细胞膜的组要化学成分是什么这些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2. 膜脂、膜蛋白、膜糖类。膜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极性头部朝向内外两侧,非极性尾部相对排列位于膜的内部;整合膜蛋白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外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膜的内表面;膜糖类是分布与细胞膜外表面的一层寡糖侧链。 3.生物膜的两个显着性特征是什么? ①流动性: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可运动的。②不对称性:膜的内外两层的膜脂种类、分布不同;整合膜蛋白不对称镶嵌,外在膜蛋白在内表面;膜糖类分布在外表面。 3.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 (1)被动运输其转运方向为顺浓度梯度,不消化代谢能。 (2)主动运输需要消化细胞的代谢能,但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包括离子泵和协同运输。①离子泵本身具有ATPase活性,在分解ATP放能的同时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协同运输在动物细胞是借助顺浓度转运Na+,即消耗Na+梯度的同时实现溶质的逆浓度转运,是间接地消耗ATP。 5.以钠钾泵为例,简述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 ①在胞质侧结合3个钠离子;②水解ATP,本身磷酸化;③构象变化,钠离子转移到胞外侧,释放钠离子;④结合胞外2个钾离子;⑤去磷酸化;⑥构象变化,钾离子转移到胞质侧,释放钾离子。 6.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膜外侧LDL受体与LDL结合;②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③内陷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④有被小泡脱衣被,与内体融合;⑤内体酸性环境下受体与LDL分离,返回膜上。、 第五章细胞信号传导 1.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是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主要2条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的前半段是相同的:G 蛋白偶联受体识别结合胞外信号分子,导致G蛋白三聚体解离,并发生GDP与GTP 交换,游离的Gα-GTP处于活化状态,导致结合并激活效应器蛋白。但两条通路的效应器并不相同,因此通路后半段组成及产生的细胞效应存在差别:(1)cAMP 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是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cAMP,进而活化蛋白激酶A(PKA),导致靶蛋白磷酸化及一系列级联反应;(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第一个效应器是磷脂酶C(PLC),活化后产生第二信使IP3和DAG,DAG锚定于质膜内侧,IP3扩散至内质网,刺激内质网释放Ca2+,至胞质Ca2+浓度升高,DAG和Ca2+活化蛋白激酶C(PKC),并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 2.试述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机制 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均有Ca2+泵和Ca2+通道,①Ca2+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胞质中的Ca2+转运至胞外或内质网腔,使静息状态下胞质Ca2+浓度极低(10-7摩尔浓度);②当信号分子与Ca2+通道蛋白特异结合(如内质网上的Ca2+通道蛋白与IP3结合、突触后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与乙酰胆碱结合),会引起Ca2+通道瞬间开放,使胞质Ca2+浓度迅速升高,产生细胞效应。 3.总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与基本特征 组成:①配体即胞外信号分子;②受体: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③第二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