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族当代翻译理论及其发展

试论藏族当代翻译理论及其发展
试论藏族当代翻译理论及其发展

10--康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汇总

康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 摘要: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中独具地方特色的奇葩。它尽显康巴汉子的粗犷、豪放、英姿飒爽的特点及康巴姑娘婀娜多姿、温婉端庄的特性。历史悠久而又极具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了它的创造者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康巴藏族服饰民族特点丰富多彩 在藏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可把藏区分为三大方言区,即卫藏方言区,主要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卫藏地区;安多方言区,即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川西北阿坝州等地,也包括甘孜州的丹巴和色达的部分地方;而激昂康巴方言的人,主要分布在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云南迪庆等地,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康巴地区,而居住在康巴地区的人就是康巴人。“康”这个字在藏语中是以古地名而形成,大约形成于唐代吐蕃时期,是有边境之地的含义;而“巴”则是人的意思,所以居住在边地的康区人称“康巴”。而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所创造出的美与智的结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饰不再只是以一种物质文明的体现而存在,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是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途径,解读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因为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差异,康巴服饰与卫藏、安多地区的服饰均有一定的差异,独具地域特色,俗称康装。 康装因康巴人直爽而豪迈的性格,形成了飒爽而豪美、英武而粗犷的特色。它古朴中蕴含着豪放,庄重中却又显得极具华贵;它以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饰中独树一帜而又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藏区人民的喜爱,正如一首古老的民歌所传唱那样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 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 贡觉装饰要我讲,项珠三串胸前抛; 我岁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 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 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儿绕满腰; 我虽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 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满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 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岁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 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盘发额前飘; 我岁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 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最新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精品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为主体。从藏族服饰佩戴搭配的特点与审美的运用可以去了解研究藏族服饰配件所蕴藏的民族信仰和传统遗留痕迹及其现实意义,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藏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 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服饰色彩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藏族在服饰色彩上有着自己的喜好,服饰的色彩多是由藏蓝、纯白两色构成。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穿着藏蓝或白色服饰的藏族人,把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构图之中。藏蓝、纯白两色的选择,对于高寒的西藏来说,不仅是最佳的色彩搭配,同时也反映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藏族服饰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普遍使用纯度极高。 (二)服饰纹样 藏族的图纹也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很有特点。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和其的影响,藏族的图纹都带有宗教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藏族服饰上的纹样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藏族图纹一部分来自原始的图腾,如“十”字纹和“乐”字纹、水波纹等,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是工字纹、回字纹等这种图纹,这类图案就带有中原特色,大气又带有气势。还有一部分取自藏族的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青莲花、菩提叶等,这类图纹神秘、威严。 (三)服饰中的数字 藏民族也通过数字等比较简单的象征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藏族人崇尚奇数,把奇数看作吉祥数[4],在奇数中特别崇尚 “3”“9”“13”等,如藏族人辨别瑟珠:“瑟”上小圈称为眼,单眼较双眼价值高,五眼、七眼、九眼的瑟珠被视为珍品。饰物中若能达至“9”数,则会让佩者分外满足,,被看成灵验的护身物。这是因为“9”是一种神圣的数字。108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吉祥数字。由于数字的特殊属性可以互渗,108作为9和12的公倍数而具有特殊的力量。因而在青海牧区,妇女有辫发108根的习惯。康南稻城姑娘下着五彩百褶裙,其折皱多至108道,为当地农区特有的盛装。 (四)佩饰 藏族佩饰纹样是藏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藏族佩饰以其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这些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严密的藏族佩饰装饰体系。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二、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一)神性和人性的高度融合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从形态而言,藏族服饰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层面和具体的世俗观念层面。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矛盾对

藏族谚语

藏族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藏族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快乐的白昼短暂,痛苦的黑夜漫长。 2、学者的翅膀是知识,骑手的翅膀是骏马。 3、没套嚼子的马嘴巴硬,没有学问的人口气大。 4、雄鹰的翅膀不是窝里变硬的。 5、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 6、水源浊,河水难清。 7、近邻不可断,远亲不可疏。 8、要知雪山高低,你就得爬上去;要知朋友心地,你就得长期相处。 9、与其临时找骆驼,不如骑现成的牛。 10、诚心的礼物不在大小,伤心的言语不在多少。 11、一线缺口,往往酿成巨大水灾。 12、不理家务事,不知生活难。 13、黄金的嘴巴,利斧的心肠。 14、清风无法用绳子拴住,流水无法用双脚踩断。 15、酒虽是粮食的精华,暴饮则会成毒汁。 16、说话要诚实,办事要公道。 17、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

18、人间有装水的瓦罐,世上无锁话的木枷。 19、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 20、吹走羽毛的是风,鼓动人心的是言。 21、使大家高兴的是积德,使父母愉快的是孝敬。 22、鲜花虽然静静开在草原上,它的香气还是飘向四方。 23、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 24、花石山上有雪山,白雪上面还有天。 25、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26、脚走的路是手修的。 27、心地要向海螺一样纯洁,行为要向箭杆一样端正。 28、想吃上酥油,先要喂好乳牛。 29、一嘴蜜,一肚脓。 30、路靠人走,地靠人种。 31、盐巴水不解渴,漂亮话不顶用。 32、云再高也在太阳低下,月光再亮也晒不干牛粪。 33、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了。 34、野牛的后代,没有一个秃顶。 35、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36、事不懂向老人请教,看不见到高处了望。 37、射击时能瞄准靶子是英雄,说话时能掌握分寸是智者。 38、小鸟翅膀软,总想攀硬枝。 39、不看自己头上的犄角,反笑别人头上的茅草。

常用英语谚语

常用英语谚语学习 A 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 (讽刺那些恶习难改的人或是提醒他人注意防范坏人。) A fault confessed is half redressed.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关于原谅、宽容。) A fool’s haste is no speed. 急急忙忙,想快反慢;欲速则不达。 (不可急功近利,做事要稳妥。) A guilty conscience needs no accuser. 多行不义必自毙;做贼心虚。 (用于规劝他人向善。) 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ot felt. 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很轻松愉快。)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到手的才实在;把握现在,不要空想未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去强求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 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 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比喻有牺牲、奉献精神的人,如老师。)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 穷则思变。 (讲逆境、困难。) A fair death honors the whole life. 死得其所,流芳百世。 (对伟人评价。)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 (劝告的话不中听,但往往是正确的。)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 A word spoken is an arrow let fly.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信守诺言。) Although the sun shines, leave not your cloak at home. 未雨绸缪。 (事前做好准备、防范措施。)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好景不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离别时互相劝慰的话语。) A crooked stick throws a crooked shadow. 上梁不正下梁歪;曲杖生曲影。 (说明榜样的重要性。)

藏族服饰审美分析1.7部分 昌都服饰

1.7昌都服饰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昌都以金沙江为界限,与四川藏区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接壤。西南西北分别与那曲,林芝相邻。北与青海玉树藏区交接。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昌都成为连接藏、青、滇、川的枢纽。气候以寒冷的为基本特征,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差异性特点,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山脉河流南北纵向排列有利于暖湿气流的南北输送,峡谷高差悬殊,生活在这里的人被称之为康巴人,高山林密的险境使得这里的人强壮魁梧而健美。湍急的河流幽深的湖泊,赋予康巴人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表现在康巴的服饰艺术之上。康巴为农牧结合区,服饰也以农牧为分化点。农区以氆氇,哔叽,布为衣料。牧区以耐寒的动物毛皮为衣料。如今社会发展,农牧区没有太大区别,一般都喜好穿锦缎绣花袍,都有镶边的习惯,有黑色毛呢,彩条氆氇,袖口处有时也会镶嵌赖毛,狐,虎,等动物毛皮。 这里的藏靴分两种,松巴鞋和嘠洛鞋。是康巴人平时喜欢穿的。松巴鞋以牛皮做底子,鞋面是氆氇或黑色布料,鞋帮有红蓝绿等个色彩绣。鞋腰后面开有10-15厘米的口子,腰高至腿肚,一般用牛毛捻的绳纳鞋底,夏季穿用。嘎洛鞋也是用牛皮做底子,鞋帮用三层氆氇黏制而成,鞋尖如船上翘,跟和尖都用黑皮包缝,斜面用黑牛皮和丝线镶边,鞋筒也是氆氇质地拼接而成,形成竖立的条纹状,后腿度也是又开口,加染色羊皮加固,甚是受欢迎。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总结,康巴男女装束以昌都最为典型,女子其主要标志是梅朵头饰,以银、青铜铸造并镀金,中间镶嵌红珊瑚。在康巴妇女服饰中有些物品被不断放大,如胸前的卡乌,显得比别的地方浑厚,康巴女子的背饰是一大特色,用珊瑚,琥珀(蜜蜡)层层叠叠堆砌,很像某种神话传说中的海神。女子在头顶也有单独的一个蜜蜡,中心镶有红色珊瑚做装饰,也是女子成年的代表。相对于女子康巴的男子服饰就显得很简单了,主要标志就是红艳艳的英雄结,狐皮帽。藏袍色彩追求大气,以红色做底,彩色氆氇镶边。肥大粗犷。衬衣多为纯洁的白色。康巴汉子强悍彪壮,喜欢显示自己男人的雄威,刀枪是他们常有的配饰。

关于藏族服饰介绍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奶茶,喜欢吃用青稞粉制成的糌粑和牛羊肉。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眼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用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裳。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眼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文化特征。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眼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

藏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文化 1、藏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理念的结合点 紧张的现代生活导致了人们长期的心理压抑制与情感失衡,这必然唤起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自由与人情味的本能渴望。 服装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具个人化的创造活动。正如时装设计大师迪奥所说:“在这个机械化的社会里,服装将是个性与独立性的最后隐匿之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服装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是迎合了人们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 1.1崇尚自然:受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响,藏族人民具有归依自然、顺天而行的生活准则。他们用取自自然的原料制作服饰,从大自然的启示中寻找服饰的色彩和图案……这种热爱自然、与自然一体的生态观念和藏族服饰所散发的拙朴、自由、平和的自然情调正迎合了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审美取向和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1.2关注生命:藏族人民将自己与自然融汇于生命的共同体中,与宇宙众生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哲学观正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藏族服饰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生命的力量与热度.邦典与饰边上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语汇的运用,恰是生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

2、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 无论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多么复杂,但具体到每套服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现将藏族服饰作叙述如下。 2.1藏衣:藏衣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 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 农区的服装有藏袍、藏衣、衬衫等。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一般比人的身高要长,把腰部提 起,腰间系上腰带(带子颜色以红、蓝为 多),既是腰带,又可当作装饰。男女的 藏袍都是大襟服装,男式以黑、白氆氇 为料,领子、袖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 绸子,女式藏袍大多以氆氇、毛料、呢 子作料,腰间都有红、雪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藏式衬衫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用有色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就行了。男女衬衫也有区别。在颜色上,女的用印花绸布作衬衫,男的用白色绸作料为多。男式衬衫多高领,女式衬衫多翻领。藏族衬衫的特点是袖子要比其他民族服装的袖子长四十公分左右,长出部分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藏族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花色多,女性一般要围一块帮典(围裙),其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明,是藏族妇女喜爱的衣物之一,也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藏族服饰

浅谈藏族服饰色彩 李倩 【内容摘要】: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中,穿衣又是列在第一位的。服饰色彩更是服饰审美规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宗教习俗、地域环境是服饰色彩规律形成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此浅谈一下藏族服饰与服饰色彩的搭配规律。 【关键词】: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色彩色彩搭配审美特征 前言 青藏高原,那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古朴淳厚的民风里糅合着一个民族的沧桑历路。格桑花开遍每一个角落,伴随着酥油茶和羊肉的芬芳,温暖了每一个到来的人。这片位于地球之巅的高天厚土,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民族,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一样独特、一样灿烂的文化。而藏族服饰正是这百花园中鲜艳夺目的一枝。藏族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既有高耸入云的群山,终年不化的晶莹雪岭,又有水草丰茂的辽阔草原,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额 茫茫无边的原始森林,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及多 形态的自然环境,这也就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服 饰和服饰色彩观念。 一、藏族服饰颜色的象征意义 色彩是服饰美的灵魂。在服饰的外在形象 中,色彩与形态是吸引注意力的主要部分,尤其 是鲜艳的色彩,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远远超过事 物形态本身。 藏族服饰大胆地运用红与绿、黑与白、红与蓝、黄与紫等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的搭配,使服饰色彩明快而又和谐。藏族饰品的显著特点,是广泛地应用金银、珠宝、象牙、

珊瑚等饰物进行装点,与服装色彩相映生辉呈现出粗犷而华丽的美感,藏族服饰表现在色彩等方面的规律,也是由众多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成。藏族妇女发饰中,常缠入鲜红和翠绿、粉红和天蓝等对比色丝绒、毛线,相互映衬。 在藏地,各地服饰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色彩的选择和认同上却很一致,这就是藏地八色:白、黑、红、黄、蓝、绿、金和银。 1、白色是吉利和祥瑞的象征,是善的化身,它代表纯洁、温和、善良、慈悲、吉祥,藏族服饰中,白色是常见的颜色之一,男女多着白色上衣、白羊皮袄、白麻布衫、白羊毛褐衫。 2、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种种贬义的指涉。 3、红色代表火,被看成力量的象征,在藏地提到红色自然会想到袈裟,而袈裟之所以是红色则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藏族认为,黄色是大地的本色,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黄色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5、蓝色,藏区的蓝色中我们最熟悉 的是所谓的“藏蓝”或“藏青”。蓝色 是蓝天和湖泊的色彩,它显得神秘而高 远。 6、绿色,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 民色彩”,是草原的颜色,寓意为生机和活力,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

藏族谚语集锦

藏族谚语集锦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藏族谚语集锦 1、不看自己头上的犄角,反笑别人头上的茅草。 2、聪明人靠自己的事业,傻瓜才靠虚妄的幻想;聪明人喜欢知识,愚蠢者喜欢装饰。 3、路靠人走,地靠人种。 4、脚走的路是手修的。 5、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 6、肤浅的人容易为一点小捷而狂喜,但也最容易刹那间灰心丧气。 7、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爱情。 8、养育子女不应吝惜奶汁,为众人做事不应吝惜气力。 9、静止的石头常生苔藓,流动的河水永远清洁。 10、学者的翅膀是知识,骑手的翅膀是骏马。 11、没套嚼子的马嘴巴硬,没有学问的人口气大。 12、热壶里倒出的奶茶是热的,诚实人说出的话是真诚的。 13、如果心是近的,再遥远的路也是短的。 14、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 15、野牛的后代,没有一个秃顶。

16、雄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 17、云再高也在太阳低下,月光再亮也晒不干牛粪。 18、奶头子大的乳牛,是有奶挤的好牛;有根据的话儿,是受听的好话。 19、与其临时找骆驼,不如骑现成的牛。 20、品质很坏的人,学问再深也无用;根茎很毒的花,花朵再美无人采。 21、心地要向海螺一样纯洁,行为要向箭杆一样端正。 22、骆驼的颈项就是再长,也够不到山那边的草;兔子的前腿就是再短,一样能够一蹦八根垅。 23、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 24、因其小,失其大。 25、只要想办法,冰雪也能点着。 26、事不懂向老人请教,看不见到高处了望。 27、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经典的英语谚语100句(实用)

励志英语谚语100句 1.有志者,事竟成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The longest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3.积少成多 .Every little helps. 4.满招损,谦受益 .Pride hurts,modesty benefits. 5.世上唯有贫穷可以不劳而获 .Nothing is to be got without pain but poverty. 6.伟业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lt in a day.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今难买寸光阴 .Lost years are worse than lost dollars. 8.自助者天助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9.欲速则不达 .More haste,less speed. 10.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One minute on the stage needs ten years practice off stage. 1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12.酒好不怕巷子深 .Good wine needs no bush. 13.成功源于勤奋 .Industry is the parent of success. 14.英雄所见略同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15.熟能生巧 .Practice makes perfect. 16.静水流深 .Still waters run deep. 17.滴水穿石 .Little stone fell great oaks.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The membrance of the past is the teacher of the future. 19.君子之交淡如水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2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Take time while time is,for time will away. 21.集思广益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22.未雨绸缪 .Provide for a rainy day. 23.真金不怕火炼

藏族谚语(乡城县)

藏族民间谚语 1 大山可化尘埃, 滴水可积大海。 2 甘为弱小穿布衣,安分守己食粗粮。 3 若享最大的食, 得担最终的活。 4 秋若不知积藏, 春来无食可享。 5 不曾扶助人, 何来帮己者。 6 利病之药不甘甜,利行之言不动听。 7 荒地变沃土, 功在老耕牛。 8 嘴和双手的言行,身与颈项要撑住。 9 做事要求成果, 为人要求清正。 10 人靠人方成人, 水融水方成海。 11 一个白点鸡蛋, 也要对半分享。 12 做事不能像水磨, 顶盘转时底盘停。 13 世上无完人, 林中无直树。

14 长者为尊, 教鞭为戒。 15言与行需一致, 意和愿要合一。 16 远行靠双脚, 盘缠靠青稞。 17 犹如快刀断绳, 事应当机立断。 18 鲜肉一起吃, 酥油一起享。 19 跳神面具需威严, 世间为人要正直。 20 远方的亲朋, 不如身边的近邻。 21 糌粑需揉好再吃, 话语要想好再说。 22 莫看怎么说, 要看怎么做。 23 人心各有一志, 无志就成空壳。 24 欲强先得扶弱, 欲富先得劳作。 25 言不信,计不从。 26 誉如明镜终生相随, 食似宾客过夜即无。 27 言不可过多,要顾听者。 食不宜过量,要看肠胃。 28 忠言是金

谎言是毒 29 富裕时节俭为君子之道, 困窘时忍耐为贤者之风。 30 道理讲给明事者, 施舍给予饥饿者。 31 不爬险峻坡, 何至平坦地。 32 舞锅庄需齐踏步, 唱欢歌要齐亮嗓。 33 真理像山谷般深远, 虚妄如山鼠般短尾。 34 不懂装懂是祸, 知而无用是祸。 35 行善一生, 得福一世。 36话要心平气和 37 贤者宿营处,柴茶留后人 38 为人要清白,刻玛尼要清晰 39父说能当背绳 母说能当桶带 40话一句比一句真, 马一匹比一匹快。 41言长易失,绳长易断 42善心要需利众, 言论要能公正。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浅谈藏族服装的服饰特点1

浅谈藏族服装的服饰特点 肥腰大袖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其服饰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记载和考古发现,藏族服饰的这种基本特征大约远在战国以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浓厚的高原民族特点。 男女皆爱饰物 各地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较多,有银、金、珍珠、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琥珀等。运用广泛,有头饰、发饰、鬓饰、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造型美观,多为自然形状。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男子普遍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 配色大胆精巧 藏族服饰的另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构图上。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她们常用十字纹样的花领袍和靴上作装饰,给人以“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的联想。她们大胆地运用红与绿、

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明坑邙又和谐的艺术效果,配色十分大胆、精巧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帮典一一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族服饰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

藏族俗话

一无所能的人很少,全知全能的人更少。 不翻越险峻的高山,到不了广阔的平原。 不经困难事,哪得香甜食。 口虽大,在鼻下;河虽大,在桥下。 听口气比玉龙的吼声还大,看行动如虚幻的彩虹飘渺。 不经一苦一乐,不知苦乐之别。 如果没有尝过一次酸甜,会把甜的当成酸的。 河谷平原的长短,不走三步不明;大河流水的深浅,不到河中不知。 内部吉祥和睦,对外办事必成。 一个人做不成事,一根柴燃不起火。 单线难织布,独木不成林。 一百个朋友也嫌少,一个敌人也嫌多。 不迈步履,不能遍游四洲;不积滴水,不能汇成大海。 敌人来了,一齐拔刀;朋友来了,共同端碗。 一心二用办不成事,一针二尖缝不成衣。 雪鸡洁白尾巴黑,老熊乌黑胸口白。 虎的斑纹在外,人的斑纹在内。

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 嘴如想吃,手须干活。 要成大事,须有恒心。 真理象山谷深又远,谎言象田鼠尾巴短。 聪明太过分,往往变愚蠢。 弯过头了要折,拉过劲了会断。 看水的流向划桨,听鼓的节拍跳舞。 看糍粑口袋的高矮吃饭,看水流险夷的情况过河。杀敌用武器,擒贼须巧计。 大鹏不能用网捕,老虎不能用绳拴。 刀鞘切不动肉。 眼太高不长智,穗太高不结实。 没有嚼子的马嘴巴硬,没有学问的人口气大。 骄傲的山梁上,存不住知识的水。 没有意义的话语,象不能鼓风的风箱。 话太多会乱,线太长会断。 吼声虽数白狮子大,看门还得靠小黑狗。

时机来时不抓住要后悔,灾难来时不躲避要遭殃。谎话是老爷说的,惩罚却落到仆人头上。 自己若不创造幸福,别人就会使你痛苦。 狮子与狗斗,虽胜也是输。 狗须主人管,铁须钳子夹。 结成群的狗,能咬死野牛。 贼偷独户,狼叼孤羊。 连捉虱子的本领都没有,却在商量捕捉羌塘的野牛。遇纠纷好言相劝,破衣衫用线缝补。 肉上加油,锦上添花。 如果兔子能驮载,还养驴子干什么? 山羊再壮也撞不倒柱子,公鸡再肥踩不垮房子。 拣了青稞粒,丢了糍粑团。 老人的智谋,胜过青年人的力气。 有眼不用,等于脸上长条缝。 依靠大家就是能人,节制饮食就是医生。 瘦死的野牛要九条牦牛驮,撑死的老鼠顶多一握大。

100条常用英语谚语大全.doc

100条常用英语谚语大全 我们的英语谚语简单精妙,十分值得我们学生去记诵,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100条常用英语谚语大全,欢迎阅读。 100条常用英语谚语大全一 1. Time flies.时光易逝。 2. 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 3.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无情;岁月易逝;岁月不待人。 4. Time tries all.时间检验一切。 5. Time tries truth.时间检验真理。 6. Time past cannot be called back again.光阴一去不复返。 7. 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past.光阴一去不复返。 8. No one can call back yesterday; Yesterday will not be called again.昨日不复来。 9. Tomorrow comes never.切莫依赖明天。 10. 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11. The morning sun never lasts a day.好景不常;朝阳不能光照全日。 .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圣诞一年只一度。

13. Pleasant hours fly past.快乐时光去如飞。 14. Happiness takes no account of time.欢娱不惜时光逝。 15. Time tames the strongest grief.时间能缓和极度的悲痛。 16. The day is short but the work is much.工作多,光阴迫。 17. Never deter till tomorrow that which you can do today.今日事须今日毕,切勿拖延到明天。 18. Have you somewhat to do tomorrow, do it today.明天如有事,今天就去做。 19. To him that does everything in its proper time, one day is worth three.事事及时做,一日胜三日。 20. To save time is to lengthen life.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21. 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 22. Take time when time cometh, lest time steal away.时来必须要趁时,不然时去无声息。 23. When an opportunity is neglected, it never comes back toyou.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一过,永不再来。 24.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晒草要趁太阳好。 25.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民族服饰文化

民族服饰文化 一、藏族服饰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服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筒靴,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 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 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

常用英语谚语及名言警句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不善始者不善终。 A bad thing never dies. 遗臭万年。 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不会撑船怪河弯。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A boaster and a liar are cousins-german. 吹牛与说谎本是同宗。 A bully is always a coward. 色厉内荏。 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ot felt. 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 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A cat has 9 lives. 猫有九条命。A cat may look at a king. 人人平等。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 A constant guest is never welcome. 常客令人厌。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 穷则思变。 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 逆境出人才。 A fair death honors the whole life. 死得其所,流芳百世。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 知音难觅。 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A fox may grow gray, but never good.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得朋友难,失朋友易。 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 需要之时方知友。 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 没有十全十美的朋友。 "After you" is good manners. "您先请"是礼貌。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善始者善终。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藏族服饰

期末论文 姓名:李开枝 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课程名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任课教师:白永芳

迪庆藏族服饰 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可以作为美学问题来研究,藏族服饰的美学特点更为明显,服饰产生于人类生活,它是一定时代、一定场所人们的社会活动现象。所以,服饰必然同社会问题、宗教问题、经济问题、产业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抛去民族、民俗、地理和历史条件,那么藏族服饰的艺术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差异性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迪庆州下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2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个自治县。境内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千人以上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6种。在我看来,各地区藏族服饰的区别在女子服饰上才会看出其存在着差异性,男子服饰各个藏区要想找出差别还是件难事,就从女子服饰开始领略其差异性。 一、女子服饰 (一)德钦县 德钦县,是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759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6万人。德钦县有着美丽稀奇的自然风光,充满藏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古朴剽悍的民风民俗使人们对这里无比神往。从古至今,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的中外游客,把这里誉为“雪域圣地”、“歌舞之乡”,生活在这里的藏民族也被称为"生活在诗中的民族"、"生活在神话中的民族"。那德钦县因为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当地的民俗民风等原因,小区域的藏族也同样具有差异性。 1、德钦县城 德钦县城地形为河谷地形,按理来说应该气候温和,但由于受白马雪山的影响,夏季昼夜温差不大,属于凉爽的气候,而冬季则寒冷。就德钦县城的藏装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