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反应条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反应条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有机反应条件小结(学生分组完成,并互相补充完整) 1、与X 2(卤素单质)的反应 2、稀硫酸 3、浓硫酸 4、氢氧化钠 5、水浴加热 6、特殊的催化剂 二、应用: 例1: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并填写空白: A NaOH C Br CCl E NaOH G H C H ②浓醇溶液⑤⑦浓醇溶液⑨足量催化剂 ?→?????→?? ??→??????→?????? ? 2 4 8102 ①稀NaOH 溶液△ B D F H ③乙酸乙酸酐 ⑧乙酸乙酸酐 ?→ ????→????→ ???④ 400℃⑥稀NaOH 溶液 (1)写出图中化合物C 、G 、H 的结构简式:C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数字代号,错答要倒扣分)________。 例2、已知: α-溴代肉桂醛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高效防霉、除臭剂,合成它的路线如下: α-溴代肉桂醛

请回答: (1)写出反应类型:② ,⑦ 。 (2)C 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经反应⑦得到的有机产物除α-溴代肉桂醛外,还有可能得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 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 (5)C 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属于酯类的有 练习: 1、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 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O H 2 CH 3CH 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了一 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请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F 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组成的环状结构。 (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 2、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韵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 人的结构简式: A ,C : (2)D 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三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微波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2005年第13卷合成化学 Vol .13,2005 第1期,1~5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 m istry No .1,1~5    ?综合评述? 微波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3 张先如,徐 政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所,上海 200092) 摘要:简述了微波有机合成的机理和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波促进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30篇。关 键 词:微波;有机合成;综述中图分类号:O62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511(2005)0120001205 Appli cati ons and Advances of M i crowave i n Organ i c Che m istry ZHANG Xian 2ru, XU Zheng (I nstitute of M icr oelectr onic,School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 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 Abstract:I n this paper,the p rinci p les and characters of m icr owave synthesis were intr oduced,the recent app licati ons of m icr owave irradiati 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synthesis were summarized,and the p r os pect of m icr owave synthesis were expected with 30references .Keywords:m icr owave;organic synthesis;revie w 微波应用于有机合成的研究始于1986年,Gedye 等 [1] 通过比较常规条件与微波辐射条件下 进行酯化、水解、氧化等反应,发现在微波辐射下,反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快,而且有的反应速度加快了几百倍。这是微波有机合成化学开始的标志。在至今的几十年中,微波促进有机反应的研究已发展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 化学(M icr owave -I nduced O rganic Reacti on En 2hance ment Che m istry ),即微波促进有机化学,也称 微波诱导催化有机反应化学。1 微波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原理 对于微波的作用原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微波诱导有机合成反应速率或产率的提 高在于微波的致热作用和过热作用[2,3]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微波作用下存在着其独特的非致热效应。前者认为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有着本质的区别:微波加热的本质在于材料的介电位移或材料内部不同电荷的极化以及这种极化不具备迅速跟上交变电场的能力。微波中的电磁场以每秒数亿次甚至数十亿次的频率转换方向,极性电介质分子中的偶极矩的转向运动来不及跟上如此快速的交变电场,引起极化滞后于电场并且极化产生的电流有一于电场相同的相位分量,导致材料内部摩擦而发热,即所谓的“内加热”。可见微波加热是电场能量深入到物料内部,直接作用于物质分子使之运动而发热,有可能在某些物质(如催 3 收稿日期:2004207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2045) 作者简介:张先如(1975-),男,汉族,安徽淮北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Tel .021*********,E 2mail: zxr119@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

绿色化学中的微波有机合成

学校代码: 11059 学号: 1303023020 Hefe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课题名称:绿色化学中的微波有机合成 年级专业: 作者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2016年5月4日

绿色化学中的微波有机合成 摘要:众所周知,有机化学特别是有机合成化学是一门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上,它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传统”的合成化学方法以及依其建立起来的“传统”合成化学工业,对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往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治理、停产、甚至关闭,人们为治理环境污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世纪90年代初,化学家提出了与传统的“治理污染”不同的“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通过研究和改进化学化工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以至消除副产品或废弃物的生成,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绿色化学”的目标要求任何一个化学的活动,包括使用的化学原料、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晶,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应该是好的。本文仅以微波辐射有机合成为例,向读者展示有机合成绿色化学。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微波辐射;可持续发展 自1970年英国Harwell实验室使用微波炉装置成功地处理了核废料以来,微波辐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Gedye和Giguere等首次报道了微波辐射技术用于有机合成以来,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均取较大新进展,正向传统的化学方法提出挑战。近年,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不仅有效地提高反应转化率、选择性,而且体现出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受到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微波辐射作用机理、特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一、微波辐射简介 微波的频率大致在300MHz-300GHz,即波长在100cm至1mm(100cm-0.1c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因而只能激发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微波作用下的反应速度比传统的加热方法快数倍甚至上千倍,具有操作方便、产率高及产品易纯化等优点,因此微波有机合成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目前,微波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

微波辐射计技术手册

地基多频段微波辐射计 技术手册 (HSMR) 长春市海思电子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0月

目录 1 技术概况 (1) 2 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 (4) 3.1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 3.2 接收机通道的测试 (7) 3.2.1噪声系数(A) (7) 3.2.2 接收机线性度测量(A) (7) 3.2.3 接收机灵敏度测量(A) (8) 3.2.4 接收机中频带宽测试(A) (9) 3.2.5 接收机工作频率测试 (9) 3.2.6系统抽样进行环境试验 (10) 3.3 设备检验 (10) 3.3.1 常规检验 (10) 3.3.2 交收检验 (10) 4 标志、保管和运输 (10) 5 软件技术条件 (11) 5.1 软件平台 (11) 5.2 软件功能 (11) 6 微波辐射计电缆连接标识 (12) 7 系统电磁兼容 (13) 8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13)

9 系统接地要求 (14) 10 探测环境条件要求 (14) 10.1探测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10.2探测场地的要求 (15) 10.3工作室要求及设备安置 (15)

1 技术概况 微波辐射计是宽频带、高增益、高灵敏度的被动微波遥感仪器,能够在很强的背景噪声中提取微弱的信号变化量。通过接收被测目标自身的微波辐射获取相应的物理特性,经过有效的数据反演进行定量分析。 本套产品的微波辐射计主要包括7个频率的仪器,在微波频率划分上分别是L、S、C、X、Ku、K和Ka,具体设计对应频率为1.4GHz,2.65GHz,6.6GHz,10.65GHz,13.9GHz,18.7GHz,37GHz。其中1.4GHz和2.65GHz为双极化天线,6.6GHz,10.65GHz,13.9GHz,18.7GHz,37GHz为喇叭天线,可以旋转机身转换极化测量,以求对岩石加载过程中微波多个频率点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单极化接收各波段微波辐射计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微波辐射计接收通道原理框图 双极化微波辐射计利用双极化接收天线同时接收目标的微波辐射信息,由线性极化分离器分别获取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息,经两路接收通道进行处理。 数字控制单元完成射频开关的控制,并将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串行通讯送到主计算机。 L、S波段属于微波遥感应用频率的低端,极易受到其它电磁辐射源的影响,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许广帅 (化工学院化工一班) 摘要:由于有机溶剂易使酶蛋白变性、失活或抑制其反应,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概念:酶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随着酶学研究的进展。经过近十年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只要条件合适,酶在有机溶剂中是完全能够起催化反应的。1985年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召开了“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随后又组织了“有机相中的酶催化讨论会,引起了与会科学工作者扳太的兴趣。近年来。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应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催化反应。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使得这种合成与转化在合成化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 关键词:酶、有机溶剂、生物催化剂、催化反应 Abstract: Because the organic solvent is easy to make enzyme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inactivation or inhibit the reaction, therefore, for a long time, form a concept: enzyme rea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olution. Try to avoid using 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nzymology.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research, people found. As long as conditions are right, enzymes in organic solvents is fully capable of catalytic reaction. In 1985 European biotechnology federation held a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atalyst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n organized\" seminar on enzyme catalysis in the organic phase,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the scientific workers pull too. In recent years.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or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are highly specific, makes the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synthetic chemistry has great theory valu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Key words:Enzyme, organic solvents, catalysts, catalytic reaction 1 前言 酶除作用于天然底物外,还可作用于与其底物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非自然催化,从而构戚了一个特殊的化学合成新锈域。通过酶催化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脱氢、还原、脱氨、羟基化、甲基化、环氧化、脂化、酰胺化、磷酸化、开环反应、异构化、侧链切除、缩合以及卤代等反应。由于酶催化较化学法催化具有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微波催化有机合成化学反应

Journal of Microwave Chemistry 微波化学, 2018, 2(3), 70-7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journal/mc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10.12677/mc.2018.23011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Catalysed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 Ming Liu1, Wenxiang Hu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2Jingdong Xianghu Microwave Chemistry Union Laboratory, Beijing Excalibur Space Military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Oct. 11th, 2018; accepted: Oct. 30th, 2018; published: Nov. 6th, 2018 Abstract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in organic reactions were reviewed.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synthetic ether reaction,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s reaction, saponification reaction, condensation reaction, asymmetric ring reaction, ring-opening reaction, coupling reaction, and synthetic heterocyclic compound reaction, etc. Keywords Microwave Irradiation, Organic Synthesis, Microwave Synthesis 微波催化有机合成化学反应 刘明1,胡文祥2* 1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2北京神剑天军医学科学院,京东祥鹄微波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11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30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6日 摘要 微波有机合成化学是一门颇具特色的有机化学分支,具有反应迅速、产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在有机合成中已广泛用于酯化反应、合成醚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皂化反应、缩合反应、成环反应、开环反应、偶合反应、硝化反应、消除反应、Knoevenagel反应、重排反应、类Reformatsky反应、烷基化反应、*通讯作者。

微波辐射计应用场合与任务

目录 1微波辐射计应用场合与任务 (2) 2微波辐射计组成与关键技术 (3) 3微波辐射计研究热点与趋势(星载微波辐射计) (7) 4关于微波辐射计发展的思考建议 (9) 参考文献 (10)

微波辐射计(英语:microwave radiometer,缩写为“MWR”)也称为“微波辐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亚毫米级到厘米级波长(频率约为1-1000GHz)的电磁波(微波)的辐射计。微波辐射仪能接收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在一定频率上强烈辐射的微波,经过一定的转换方法,得到大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气象要素分布,并且还可以探测到云状、云高以及目力无法观测到的晴空湍流。此仪器携带方便,可增加探空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度,能观测到大气的连续变化,不致漏掉范围较小但变化剧烈的天气系统。微波辐射计是一款被动式微波遥感设备,微波遥感起步晚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但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器而言,微波辐射计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可见光遥感只能在白天工作,红外遥感虽可在夜晚工作,但不能穿透云雾。 微波辐射计主要用于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闪电、强降雨、雾、冰冻及边界层紊流。对于短时间内生成或消散的中小尺度天气灾害,虽然只是地区性的,但部分事件危害性较大。在目前中尺度天气现象监测过程中,探空气球和天气雷达是常用的手段。探空气球会受到使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天气雷达资料基本局限于降雨过程无降水时的欠缺;在离地面5公里范围内卫星遥感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被动式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出现,填补上述研究方法监测方面的空白,是其有效的补充手段。微波辐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在几乎各种环境条件工作,非常适合于自动天气站。用于反演完整的大气廓线,反演数据和原始数据全部保存。提供完备的顾客定制或全球标准算法。主要应用如下:对流层剖面的温度、湿度和液态水,天气和气候模型研究,卫星追踪(GPS,伽利略)湿/干延迟和湿度廓线,临近预报大气稳定性(灾害性天气检测),温度反演检测、雾、空气污染,绝对校准云雷达,湿/干延迟改正VLBI技术。 微波辐射计是用微波进行遥感,从而对地物进行探测的微波接收机,在探测大气、海洋、植被和土壤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而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作为微波辐射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所有的驱动及控制功能,对时序及精度要求十分严格。由于系统对可靠性要求较高,故采用单片机作为220 GHz微波辐射计数控单元的核心,通过精确的时序控制,实现了数据采集、天线控制、状态提取、串口通信等功能。同时,该数控单元具有功耗低,采样精度高,接口简便等特点。微波辐射计,是利用被动的接收,各个高度传来的温度辐射的微波信号来判断温度、温度曲线,是一款被动式地基微波遥感设备,微波遥感起步晚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但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而言,微波辐射计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可见光遥感只能在白天工作,红外遥感虽可在夜晚工作,但不能穿透云雾。微波辐射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微波热辐射的高灵敏度接收机。通过测量天线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反演被观测目标的亮度温度;测量的物理量为亮度温度(K)。工作原理:辐射计天线接收的辐射能量来自地面物体的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根据瑞利-金斯公式,物体发射的功率与温度成正比。物体的发射特性用辐射测量亮度温度表征。表征微波辐射计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温度分辨率(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角分辨率)。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限制条件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限制条件 1.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合成烃类 与活泼氢(HOH、HX、醇、酚、硫醇等)反应: 与卤代烃反应偶联: 可以用来制备烃类,但用饱和卤代烃进行反应, 往往产率不高, 若用活泼的卤代烃, 如烯丙型、苯甲型卤代烃( -卤代烃)与格氏试剂反应则产率较高, 是合成末端烯烃的一个方法:也可以与硫酸酯、磺酸酯等发生偶联: 格氏试剂还可在亚铜盐或银盐等的催化下自行偶联,制取对称烃,产物保持原有构型: 2.合成醇类 格氏试剂与拨基化合物可进行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类化合物。一般由甲醛和格氏试剂反应可制得伯醇;与其他醛类的反应产物则为仲醇;与酮和醋等进行的格氏反应可制得叔醇。 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比原格氏试剂增加两个碳原子的伯醇:

酰卤与格氏试剂反应, 首先生成酮, 在RM gX 过量的情况下, 进一步反应生成叔醇:如果控制RMgX 的用量, 在低温下反应, 且增加酰卤或格氏试剂的空间位阻, 则可避免反应继续进行, 从而得到酮. 酯与格氏试剂反应, 先得酮, 因为酮与RM gX 的反应活性大于酯, 因此酮与RM gX 继续反应, 得叔醇。这种叔醇的特点是有两个相同的烃基: 3.合成酸类 与二氧化碳反应: 与酸酐反应: 4.合成醛类、酮类 与氰或氢氰酸反应,腈可与格氏试剂反应. 其加成产物亚胺盐不再进一步反应, 经水解得到酮或醛: 2. 格氏试剂制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所用的卤化物中不能同时存在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氨基等,因为格氏试剂可以被活性氢分解。 2. 制备格氏试剂的反应物不能是邻二卤代烷,否则将发生脱卤反应, 如:

光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光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沈晓峰150110113 化学师范10 摘要21世纪, 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发展一种高效能技术, 用于取代那些对环境 有害的耗能过程。在光催化的有机合成中,通过优化反应环境可以实现对某种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 从而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节能的途径, 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绿色有机化学技术。 1.引言1972 年, Fujishima和Honda[1]发现TiO2单晶电极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将水分解为 氢气和氧气, 光催化技术的序幕由此揭开. 光催化领域的开拓瞬时点燃了科研工作者们对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热情.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光解水制氢这一体系, 而是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 有关光催化的研究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 大多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降解水和空气中污染物等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 太阳能的转化以及界面电子转移等电化学过程上。尽管如此, 将光催化用于特定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 传统的有机合成不仅步骤繁琐, 而且所使用的氧化剂通常是一些具有毒性或者腐蚀性的强氧化剂。光催化反应将太阳光引入有机合成体系,无论从节能的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 都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太阳能是一种完全可再生的资源; (2)光化学激发所需要的条件比热催化所要求的条件要温和得多; (3)光化学激发为人们设计出更短的反应历程提供条件, 从而将副反应的发生减小到最小程度。 2.光催化原理光催化是光化学和催化科学的交叉点,一般是指在催化剂参与下的光化学反应。半导体材料之所以具有光催化特性,是由它的能带结构所决定。半导体的晶粒内含有能带结构,其能带结构通常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价带(HD<8351KD3=,RS)和一个空的高能导带(E93=7E5693KD3=,>S)构成,价带和导带之间由禁带分开,该区域的大小称为禁带宽度,其能差为带隙能,半导体的带隙能一般为"+!!(+"8R。当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带隙能的光照射催化剂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同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即生成电子/空穴对。由于半导体能带的不连续性,电子和空穴的寿命较长,在电场作用下或通过扩散的方式运动,与吸附在催化剂粒子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被表面晶格缺陷俘获。空穴和电子在催化剂内部或表面也可能直接复合[0]。因此半导体光催化关键步骤是:催化剂的光激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迁移和俘获,光生电子和空穴与吸附之间表面电荷迁移以及电子和空穴的体内或表面复合[%]。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低是其难以实用化最为关键的因素。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取决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而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电子和空穴在催化剂表面的俘获过程;表面电荷的迁移过程。 非半导体光催化的过程更为复杂,以金属有机物催化剂为例,主要包括激发活化、配位络合、能量传递和电子传递。激发活化是指吸收光子能量后克服催化剂和反应物形成的活化能垒的过程,根据激发状态可将光催化分成多种类型,如反应物被光激发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引起的催化反应、由激发的催化剂所引起的催化反应等。配位络合对光催化是极有利的,反应底物络合于催化剂分子的空配位上形成络合物,能量传递与电子传递从分子间方式变为 分子内传递,减少了激发能的损失,提高了传递效率。光催化反应中,由于分子间的碰撞而

微波合成仪操作规程

微波合成仪 Parr反应釜主要用于物料的水热反应、水热转化及各种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制备。本设备釜体为纯钛材质,最高承受温度300℃,最高承受压力12.5MPa,不适用于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体系的水热反应。 一、操作流程 (1)实验前,检查并确保热电偶、压力传感器、冷却水电磁阀等部分连接正确,釜头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釜头密封垫圈完好。 (2)加入反应物料,物料体积不得超过反应釜容积的2/3(即1.2L),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应尽量减少反应物料体积以确保安全。 (3)装上釜体,使釜体与釜盖吻合,拧紧固定螺丝。紧固螺丝时,应均匀、对称、逐步的拧紧密封螺栓,使其达到一致的应力状态,过松和过紧都是不允许的。同时应定期向螺栓螺纹处涂少量高温防咬油以保证螺栓的正常使用,延长其工作寿命。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磁力搅拌器及压力传感器冷却水(如有冷却水电磁阀也应同时打开其水源),并注意观察保证冷却水接口及冷却水套无泄漏。 (5)依次打开电源控制总开关、搅拌马达电源开关,缓慢调节转速旋钮至适当搅拌速度。然后设定好反应温度,按加热键并选择Ⅰ、Ⅱ档进行加热(Ⅰ为半功率,Ⅱ为全功率)。 (6)实验过程中如需采样,应缓慢旋开液体采样阀进行采样以免发生危险,实验结束后应通过进气阀进气来吹扫采样探底管以保证探底管清洁(通常不建议实验过程中采样)。 (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键,根据实验需要磁力搅拌器可继续搅拌以促进冷却。如果通冷却水来加快釜体冷却,则需注意冷却水出水铜管温度很高,身体及仪器其他管线要远离铜管以免烫伤或发生其他危险。 (8)等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常温后,关闭磁力搅拌器、冷却水、显示屏、控制器总电源。然后取下釜体,取出物料,并清洗反应釜。 二、注意事项 (1)本仪器为高温高压贵重仪器,只允许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严禁非专业人员靠近、触摸反应釜,以免烫伤或发生其他危险。 (2)禁止在带电、带压情况下对反应釜进行维护、拆卸等工作。 (3)原则上仪器开启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注意观察反应釜温度、压力的变化,超过反应釜最高承受温度和压力时应立即关闭仪器电源,打开冷却水。 模板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总结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总结 1.连接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桥梁 烃通过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转化为卤代烃,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转化为醇或酚,进一步可转化为醛、酮、羧酸和酯等;醇在加热条件下与氢卤酸反应转化为卤代烃,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转化为烯烃或炔烃。 如: ―→醛或羧酸。 2.改变官能团的个数 如: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Br 2 CH 2BrCH 2Br 。 3.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如:CH 2BrCH 2CH 2CH 3――→NaOH 醇,△CH 2==CHCH 2CH 3――→HBr 。 4.对官能团进行保护 如在氧化CH 2==CHCH 2OH 的羟基时,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常采用下列方法保护: CH 2==CHCH 2OH ――→ HBr ――→ 氧化 ――――――→①NaOH/醇,△ ②H + CH 2==CH —COOH 。 典例分析 1.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乙烯――→Cl 2 ①1,2-二氯乙烷――――→480~530 ℃ ② 氯乙烯――→聚合 聚氯乙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答案 H 2C==CH 2+Cl 2―→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解析 由1,2-二氯乙烷与氯乙烯的组成差异可推知,1,2-二氯乙烷通过消去反应转化为氯乙烯。 2.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A ――――→Cl 2,光照 ① ―――――――→NaOH ,乙醇,△ ②

――――――→Br 2的CCl 4溶液③B ――→ ④ (1)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环己烷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3) +2NaOH ――→乙醇 △ +2NaBr +2H 2O 解析 由反应①可知:A 和Cl 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 ,可推知A 为 。 在NaOH 的乙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 。 在Br 2 的CCl 4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得B :。的转化应是在NaOH 的 乙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3.立方烷( )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 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 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A 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

苯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 苯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鹏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7期 苯炔作为有机化合物中活泼的中间体,反应活性高,在低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反应。苯炔是指缺失两个氢原子的去氢苯,它主要包括三种结构,分别为l,2-去氢苯、l,3-去氢苯、l,4-去氢苯(图1),但一般情况下仅指1,2-去氢苯及其杂环类似物。它参与的反应大致分为 三类:周环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其中周环反应就可以大概分为四种,主要包括D-A反应;[2+2]环加成反应;l,3-偶极环加成反应;1,4-偶极环加成反应;苯炔参与的ene反应。苯炔的亲核加成反应分为多种,最主要的是:与氮和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反应。苯炔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主要是通过钯催化反应制备多环芳基化合物。 1 周环反应 1.1 Diels-Alder反应 苯炔中碳碳三键的亲电性很强,在周环反应中可以转化成环戊二烯、呋喃、吡咯、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等,然后再与其他试剂发生加成反应。Snieckus等先用邻硅基芳基磺酸酯生成了中间体苯酰胺苯炔,再将苯酰胺苯炔与呋喃反应,最后得到了产率为63%的环加成的产物。同样,氨基甲酸酯苯炔也可以与呋喃发生Diels-Alder反应,并且生成与其相似的产物,且产率 为79 %,比上述苯酰胺苯炔与呋喃反应的产率都高。 Buszek等人发现,二卤素取代的吲哚,会在叔丁基锂的乙醚溶液中失去卤素原子生成苯 炔的衍生物,然后衍生物与呋喃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也会生成萘的衍生物。Guitián小组将 苯炔与两分子的呋喃发生反应,苯炔会与呋喃发生两次Diels-Alder反应的串联过程,然后选 择性的得到了多芳环衍生物,再将多芳环衍生物经过酸化等简单操作,最终合成了大稠环芳烃。李健等以CsF为催化剂,将苯炔在60℃条件下与亚甲基吲哚酮发生反应,在这种反应方法下可以生成含有萘结构的吲哚酮,这种方法在以后制备含萘结构吲哚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25卷 第11期 2009年6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 ol.25 N o.11 Jun. 2009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赵彦龙1,于文辉2 (1.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2.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甘肃兰州730060) 摘 要:微波辐射是促进化学反应的一种绿色技术,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波辐射;有机反应;绿色化学;传导和对流 中图分类号:0621 微波作为一种传输介质和加热能源己被广泛应 用于各学科领域,如,食品加工、药物合成、橡胶和塑 料的固化等[1]。与常规加热方法不同,微波辐射是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体系加热,不需热传导 和对流,没有温度梯度,体系受热均匀,升温迅速。 与经典的有机反应相比,微波促进可缩短反应时间, 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减少溶剂用量甚至可无 溶剂进行,同时还能简化后处理,减少三废,保护环 境,故被称为绿色化学[2]。按反应类型就近期微波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作简单综述。 1 成环反应 Lee等[3]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的苯 基二氢三嗪化合物,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反应时 间有所降低,产物纯度都相应增加。 George等[4]第一步采用Ylides反应生成中间 体,利用[3+2]的周环反应,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 成了多种吡啶烷,发现比传统加热方法产率高。 田桂芬[5]等在高压条件下,醋酸铵为催化剂, 乙醇为溶剂,在微波促进下芳醛、5,5-二甲基-1, 3-环己二酮(达米酮)、乙酰乙酸乙酯三组分一步 合成了2,7,7-三甲基-3-乙氧羰基-4-芳基 -5-氧代-1,4,5,6,7,8-六氢喹啉。 2 开环反应 Goverdhan等[6]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相转移 催化剂实现了环酯与环醚的开环反应,反应时间较 短,产物的纯度得到了提高。 3 氧化反应 Moha mmad等[7]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在1m in内 用次氯酸钙将一些苄醇氧化成相应的酮或醛,根据 与羟基相连的侧基的不同,产率有所不同。 4 酰胺化反应 Doris等[8]利用微波在溶液中通过两步法合成 N-酰基二氢嘧啶,第一步在微波下实现酰基化,第 二步在微波下除去杂质,反应时间从几小时降低到 几分钟。 Krishna等[9]利用微波辐射,在水溶剂中一步法 使伯醇和伯胺类化合物直接酰基化,反应时间较常 规法大大减少并且产率有所提高。

微波有机合成化学最新进展

微波有机合成化学最新进展 罗 军,蔡 春,吕春绪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摘要:从反应装置、合成实例、反应机理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概述了微波技术近年来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参考文献67篇。 关 键 词:微波;有机合成;反应装置;机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O62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11(2002)01-017-08 Recent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induced Organic Reaction Chemistry LU O Jun, CAI Chun, LU Chun-x u (Schoo l of Chemical Eng ineering o f Nanjing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T echnolog y,Na njing210094,China) Abstract:T he application of microw ave in o rganic sy nthesis w as review ed w ith67references. Keywords:microw ave;o rganic synthesis;equipm ent,mechanism;rev iew 微波作为一种传输介质和加热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早在1969年,美国科学家Vanderho ff[1]就利用家用微波炉加热进行了丙烯酸酯、丙烯酸和 -甲基丙烯酸的乳液聚合,意外地发现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加热会使聚合速度明显加快,这是微波用于有机合成化学的最早记载,但当时却没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Gedye 及其同事[2]研究了在微波炉中进行的酯化反应,才使得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应用,这是微波有机合成化学开始的标志。在后来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逐渐发展成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M ORE化学(M icrow ave-induced Organic Reactions Enhancem ent Chemistry)即微波促进有机化学,也可叫做微波诱导催化有机反应化学。 与传统加热相比,微波加热可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可以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2],同时由于微波为强电磁波,产生的微波等离子体中常可存在热力学方法得不到的高能态原子、分子和离子,因而可使一些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得以发生[3]。 微波有机合成反应装置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密封反应器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常压反应器和连续反应器,并具有了控温、自动报警等功能。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 1 微波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实例 到目前为止,微波加快有机合成反应类型众多,根据以前的文献以及相关书籍可知至少有40种以上。这里将例举一些在以前的综述中没有出现的应用例子以及以前已有例举但由于近来研究文献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1.1 烷基化反应 2000年Chatti及其同事[4]研究了O-烷基化反应,在KOH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用微波加热于125℃反应5min便可得98%的气谱产率,而在常规加热下,相同条件仅得13%。 — 17 —  合成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收稿日期:2000-10-30 作者简介:罗军(1975-),男,汉族,四川资中人,于199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后免试就读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被批准直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医药、农药以及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微波辐射计定标

Comparison of Calibration Techniques for Ground-Based C-Band Radiometers Kai-Jen C.Tien,Student Member,IEEE,Roger D.De Roo,Member,IEEE,Jasmeet Judge,Senior Member,IEEE, and Hanh Pham,Student Member,IEEE Abstract—We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to calibrate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s for soil moisture studies,external(EC),tipping-curve(TC),and internal(IC).We describe two ground-based C-band radiometer systems with similar design and the calibration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Florida and Alaska using these two systems.We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alibration curves during the experiments among the three techniques and evaluate our calibration by com-paring the measur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s(T B’s)to those estimated from a lake emission model(LEM).The mean absolute difference among the T B’s calibrated using the three techniques over the observed range of output voltages during the experiments was1.14K.Even though IC produced the most consistent calibra-tion curves,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calibration techniques were not signi?cant.The mean absolute errors(MAE)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LEM T B’s were about2–4K.As expected,the utility of TC at C-band was signi?cantly reduced due to transparency of the atmosphere at these frequencies.Because IC was found to have a MAE of about2K that is suitable for soil moisture applications and was consistent during our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t could augment less frequent calibrations obtained using the EC or TC techniques. Index Terms—Calibration,microwave radiometry,soil moisture. I.I NTRODUCTION G 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measure upwelling terrain emission in ?eld experiments for hydrology,agriculture,and meteorology [1]–[7].The total-power radiometer is of the simplest design compared to other designs such as Dicke and noise injection[8] and[9].The stability and consistenc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utput voltage and the antenna temperature,i.e.,system gain and offset,are critical for radiometer operations.The system gain is highly sensitive to?uctuations in the physical tempera- Manuscript received June5,2006;revised September29,2006.This work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s ESS Graduate Student Fellowship(ESSF03-0000-0044)and in part by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K.-J.C.Tien and J.Judge are with the Center for Remote Sensing,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32611USA(e-mail:ktien@u?.edu;jasmeet@u?.edu). R. D.De Roo i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Oceanic,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48109USA(e-mail: deroo@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 H.Pham i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48109USA(e-mail: hpham@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 Color versions of one or more of the?gures in this paper ar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7473726.html,. Digital Object Identi?er10.1109/LGRS.2006.886420ture inside the radiometer requiring frequent calibration during radiometer operation for reliable and accurate observations. Many calibr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i-crowave radiometers for spaceborne and airborne[10]–[16] and ground-based radiometers[17]–[21].In general,calibration techniques include observations of radiometer output voltages for cold and hot targets with known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8],[9].For radiometers operating at low frequencies away from the water vapor and oxygen absorption bands,such as C-band(6.7GHz),commonly used cold targets are liquid nitrogen or the sky.Hot targets include microwave absorbers or matched loads inside the radiometers.For a C-band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the conceptually simplest cal-ibration technique using a microwave absorber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s a hot target is called“external calibration”(EC). Another widely used calibration technique that utilizes the sky measurements at different angles to calculate the optical depth of the atmosphere and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of the sky is called“tipping curve calibration”(TC)[18],[19],[21].Either EC or TC can be used exclusively,or TC could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estimate of the sky measurement for EC.Both techniques are inconvenient to perform frequently for long-term soil moisture studies using ground-based C-band radiometers. Moreover,the utility of TC at C-band might be hampered by the high atmospheric transparency at low microwave frequencies [8].Another technique,“internal calibration”(IC),uses an internal matched load as the hot target.Thi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for spaceborne microwave radiometers,e.g.,SMMR [10],TMR[13],[14],and JMR[15],airborne radiometers [16],and ground-based radiometers[17].Unlike EC and TC, IC can be performed faster than gain?uctuation.Also,IC is neither sensitive to operator technique,to weathering of the delicate microwave absorber,nor does it require any additional hardware exclusively for the purpose of calibration.However, IC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losses in the antenna and trans-mission lines before the internal switch used to observe the matched load. In this letter,we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IC and validate it using EC and TC for long-term observations of soil moisture using two ground-based C-band radiometers.Our analysis is re-stricted to horizontal polarization(H-pol)because of its higher sensitivity to soil moisture than vertical polarization(V-pol)[8]. We describe two ground-based total-power radiometers with similar design: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C-band Microwave Radiometer(UFCMR)and the C-band unit on the Truck Mounted Radiometer System3(TMRS-3C),as well as the calibration experiments conducted under signi?cantly different 1545-598X/$25.00?2007IE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