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单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A组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2015·浙江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某品种桂花在济南和杭州开花多年平均日期分别是8月27日和9月5日(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2014年锋线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4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

A.南北皆旱

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

D.南涝北旱

2.2014年杭州地区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及原因( )

A.偏迟气温偏高

B.偏迟气温偏低

C.偏早气温偏低

D.偏早气温偏高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锋面雨带的移动时间,7、8月份锋面雨带应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图示雨带7月中旬南移,到达长江流域,南移的早,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短,在南方停留的时间长,容易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D对。第2题,根据材料,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说明气温太高了不利于开花,A、D错。结合前面分析,杭州地区降水天气多,气温偏低,所以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可能偏早,C对,B错。

答案 1.D 2.C

(2015·辽宁大连七校上学期联考)右图是“北半球1 000百帕等压面分

布的高程示意图”,其中a、b、c、d的高程分别是1 000m、1 020m、1 040m、

1 060m。读图回答3~4题。

3.M处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4.当该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长江流域时,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重庆地区主要为晴热少雨天气

B.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

C.东北华北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东南沿海多狂风暴雨恶劣天气

解析第3题,根据该等压面的高程变化可知,该等压面中心向上凸起,四周向下凹陷;据此推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因此,M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从中心向外且垂直于过M的曲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M处风向向右偏转到和过M的曲线平行,为东北风。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图表示高压中心,每年7、8月份,我国长江流域受其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此时重庆地区高温多雨、长江中下游高温干旱、东北华北地区多锋面雨、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天气。

答案 3.A 4.B

(2014·河南濮阳模拟)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3年12月13日13时和14日7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图,完成5~6题。

5.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对流强

B.风力小,湿度大

C.气压高,气温低

D.风力大,气温高

6.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变,则F城降雨大约出现在( )

A.14日17-18时

B.14日20-21时

C.14日22-23时

D.15日0-1时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b地等压线非常稀疏,表明风力很小,该地又处于沿海位置,空气湿度较大,在静风条件下空气中的颗粒物不易扩散,易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第6题,一般锋面控制下会出现降雨天气。图中锋面位置在13日13时和14日7时分别约位于45°N和35°N,而F城大约位于25°N,依此移动速度,约再经过18小时锋面会到达F城,即15日1时左右会出现降雨天气。

答案 5.B 6.D

(2015·山东烟台模拟)读“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7~8题。

7.此刻,①地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8.下列能表示②地至③地之间气象要素变化的是( )

解析第7题,①地位于低压中心西侧,风由高压吹向低压,且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故吹西北风。第8题,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由②地至③地所经过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由疏到密、再变疏,即风速先增大、后减小。气温主要受地形、纬度、海陆位置影响,题目中未体现,故A项错;由②地至③地气压逐渐减小,在图中也没有云量相关数值,故B、D两项错。

答案7.B 8.C

二、非选择题

9.(2015·湖南株洲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选择字母)

A.30<P<31

B.39<P<40

C.40<P<41

D.44<P<45

(3)此时,西安吹________风。

(4)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________、________。

(5)图示东部地区有世界最典型的________气候,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地周边气压低,中间气压高,故应该为高压中心;乙处周边气压高,中间气压低,应该为低压中心,从气流分布看应该为气旋。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图中甲处气压值为大于1 035百帕低压1 040百帕,乙处气压值为大于1 000百帕小于1 005百帕,则两地气压差值为大于30百帕小于40百帕,故选B。第(3)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故西岸吹偏北或东北风。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虚线处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如果冷锋活动出现在春季,天气干燥,会形成寒潮、沙尘暴、旱灾等灾害性天气。第(5)题,图中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沿海,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1)高气压气旋(2)B (3)东北(或偏北) (4)寒潮、沙尘暴、干旱(5)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2013·山东济南模拟)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风向。比较M、N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3)在图乙中画出875百帕、900百帕、925百帕、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解析第(1)题,判断M地风向要根据其所在半球位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近地面等条件确定,而风力大小关键看等压线的疏密。第(2)题,由A天气系统符号看,其为冷锋,当北京受其影响时将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第(3)题,画图时将气压相等的点连结成闭合状态即可;由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第(4)题,当冷锋强烈时可形成寒潮,带来大幅度降温或沙尘暴天气;而海上低压强烈发展则成为台风。它们对人类生产既有不利影响,又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

答案(1)西北风。M地比N地风力更大。原因:M地等压线比N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3)画图略(将各数值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低气压或气旋。

(4)

B组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2015·河南洛阳高三期中测试)读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图2中能正确反映乙—丙一线天气系统的是( )

图2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弯曲方向和“在北半球,某地风向为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向右偏转30°~45°”规律可知,甲地此时吹西北风,C正确。第2题,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此时北方冷空气主动向南部暖空气流动,应该为冷锋,而且乙地位于冷空气一侧,结合选择项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冷锋,乙地位于冷气团一侧,A正确。

答案 1.C 2.A

(2015·河南郑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刻因热力原因形成的5 000米等高面与对应近地面间的垂直气压差等值线,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读图回答3~4题。

3.F点风向是( )

A.东风

B.东北风

C.西南

D.西风

4.此后,来自甲地的气团使乙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解析第4题,气压差越大,说明其地面为高压。所以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上空为高压,其近地面为低压;乙地上空为低压,其近地面为高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高空,结合等压线可知,F点风向是东风,A正确。第4题,甲地气团为冷气团,乙地气团为暖气团,根据题目信息“来自甲地的气团使乙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可知,甲地冷气团主动向乙地暖气团移动,所以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冷锋,C正确。]

答案 3.A 4.C

(2015·湖南湘中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乙处吹偏北风。读图,完成5~7题。

5.读图可知( )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B.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C.图示锋面为暖锋

D.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6.图中甲地6日20时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部

7.7日15时,甲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晴空万里

D.大风降温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虚线为锋面,说明气压中心为低压,乙处吹偏北风,根据风的形成判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A错;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分

析,图示锋面为冷锋,C错;根据图中纬度分析,该区域位于温带,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错,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图中MN的线速度相同,但M的纬度高于N,说明M的海拔高于N,故B正确。第6题,因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所有6日20时甲地受气压影响,经判断风向为西南风,所以选项C正确。第7题,根据图中比例尺,锋面移动速度和方向分析,该锋面为冷锋,而7日15时,甲地受冷锋影响,会出现降温、大风、降水等天气,因此选D项;阴雨连绵受暖锋影响,A错;台风影响下狂风暴雨,B错;高压影响下多晴天,C错。

答案 5.B 6.C 7.D

(2014·浙江嘉兴第一学期期末)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 )

A.暴风雪

B.沙尘暴

C.雾霾弥漫

D.风和日丽

解析第8题,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第9题,图中虚线范围主要位于冷锋锋后,如果被抬升的暖气团水汽充足,可能有大风、阴雨天气。但是4月份春旱严重,水汽含量很少,降水困难;冻融后的地表土壤疏松,大风易引发沙尘暴。

答案8.A 9.B

二、非选择题

10.(2015·山东济南2月教学质量检测)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

(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第(2)题,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第(3)题,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了亚洲高压,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可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D地1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

答案(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

考查角度一锋面与天气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回答1~2题。

1.(原创)此时,昆明( )

A.气温日较差大

B.以阴雨天为主

C.降水量较大

D.气压较贵阳高

2.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

A.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C.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解析第1题,图中昆明与贵阳之间有一个准静止锋,昆明处于暖气团控制下而以晴天为主,气温日较差较大。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则贵阳多阴雨天气。第2题,图中显示昆明所在的云南省海拔较高,该准静止锋受地形阻挡难以到达而多晴朗天气。准静止锋长期位于图中位置附近,会使贵州冬季长期受冷气团控制而多低温阴雨天气。

答案 1.A 2.A

考查角度二高压与天气

中央气象台2014年12月8日8时发布寒潮预警。受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下图为2014年12月4日8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3.(原创)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天气情况是( )

A.甲地为西南风

B.乙地风力最弱

C.丙地为晴朗天气

D.丁地气温回升快

解析乙地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12月份甲处为高压,吹偏北风,丁地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降低,丙处受高压影响,以晴天为主。

答案 C

考查角度三低压与天气

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于7月18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是2014年首个北上台风。读图,回答4~5题。

4.台风“麦德姆”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5.关于台风“麦德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华东部分地区遭受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

B.加剧了黄淮等地前期旱情和高温

C.台风在台湾台东登陆时风向为东南风

D.此季节我国雨带位于江淮地区

解析第4题,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C正确。第5题,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华东部分地区受其影响遭受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A正确。大风和降水缓解了黄淮等地前期旱情和高温,B错。台风在台湾台东登陆时风向为西北风,C错。此季节我国雨带位于华北和东北地区,D错。

答案 4.C 5.A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气团、锋面的概念和分类;说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概念。 (2)读简易天气系统示意图,能绘制简单的锋面、低压、高压系统示意图。 (3)分析锋面过境的天气特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4)举例说明生活中天气系统的实例 (5)能在锋面气旋示意图中低压槽的两侧画出风向,判断锋面的类型,分析低压槽附近的天气特征。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锋面的形成及天气特点、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2)难点:锋面气旋的读图分析。 【知识链接】 1.什么是气团? 2.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哪些? 3.什么是锋面?锋面可分为哪些类型? 4.观察锋面示意图,说说冷暖气团的位置。 5.什么是低压系统?低压系统又叫做什么? 6.什么是高压系统?高压系统又叫做什么? 【学习过程】 一.锋面系统 请绘制简易的冷锋、暖锋图,标出锋前、锋后。 请读冷锋、暖锋示意图,思考: 1.锋面为什么不与地表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锋面附近常伴有什么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常伴有这些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表归纳冷锋与暖锋的不同点。 二、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 我画的北半球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 我画的南半球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全国通用)

第三单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 (2015·江苏地理,9~10)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第1题,根据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可知,此时江苏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不易遭受冻害;青海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浙江沿海5月基本无低压气旋,无台风袭击,故A、C、D项错误;重庆位于冷锋过境处,易形成降水,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B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看出江苏在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而过境前后气压应该由高到低再变高,故B项正确。 答案 1.B 2.B (2015·新课标Ⅱ,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第3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自18~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19时。故选C。第4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交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错。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B对。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强,C、D错。 答案 3.C 4.B (2011·天津文综,10~11)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6.据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第5题,此题考查的是寒潮在我国发生时的路径情况。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第6题,此题考查的是冷锋对天气的影响。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c图中的北京和d图中的杭州相同,冷锋还没有到达,被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常见的天气系统_学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学案 1.了解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 2.分析说明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判读简易天气图,并对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 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一、锋与天气 1.重要概念 (1)气团: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天气。 (2)锋面: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______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______,自地面向高空______一侧倾斜。 (3)锋线:______与地面相交的线。 (4)锋:一般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分类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压(气旋)与天气 (1)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四周气压。 (2)低压槽:从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低空_____,高空______。 (4)垂直气流:以_____为主。 (5)天气状况:容易带来_____天气。 2.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四周气压。 (2)高压脊:从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低空辐散,高空______。 (4)垂直气流:以_____为主。 (5)天气状况:多_____天气。 冷锋 暖锋 【问题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对比上面的锋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2、如何判断锋前和锋后? 3、冷、暖气团位置如何?锋面的倾斜方向? 4、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5、根据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后的气压变化,画出冷锋、暖锋过境 前、过境后温度的变化曲线? 暖锋 冷锋 暖锋 冷锋 例1:读图回答: 1、该锋面属于冷_锋,锋前是__暖______气团 2、该锋面的降水位于锋__锋后____(前、后) 3、若锋面在24小时后到达A 地,则A 地在 未来48小时内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探究二】: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表格画出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示意图,回答 以下问题: 1、北半球受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2、北半球受反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时 间 升高 时 间 升高 前 前 后 后 升高 升高 A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教材第42页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连日大风……铁甲如冰”,这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 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彤云压阵……云势越重……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 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已没过马膝”,此时降雪过程已经停止,说明冷锋已经过境,天气转好。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快,一是天气过程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雪” 为证。 2.教材第44页活动 (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 (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 (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 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 1~2题。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 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解析:依题意,该诗句的大意是:夏日的晴空,忽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

吹云散,雨过天晴,应是阵雨天气,多与冷锋有关。 答案:A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 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 D.影响范围很小 解析:每年6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移至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 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导致该地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诗句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正 是梅雨季节。 答案:C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4日,受飓风“英格丽德”和热带风暴“曼努埃尔”影响,墨西 哥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多地受灾严重。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 4.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狂风⑤暴雨⑥沙尘暴 B.②⑤⑥ A.①②④ D.①③⑤ C.②④⑤解析:飓风是气旋的一种,中心是低气压,对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 答案:3.C 4.C 下表是北京市2015年11月2—5日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5~6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考纲下载: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纲解读: 1.理解常见天气系统的结构、特点 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天气系统的类型,知道我国典型天气现象的成因。 夯基础: 一.锋面系统 (一)知识衔接: A 冷气团_____而_____,湿度较_____;暖气团_____而______(相对而言),湿度较_____。 B 受单一气团控制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锋面附近天气比较复杂,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等天气。 C一般而言,某地如果气温升高,气压会______,反之,气温降低,气压就______。 (二)冷暖锋与天气 归纳思考: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 1.看箭头和锋面坡度 2.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3.看天气符号 4.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三)准静止锋与天气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比如我国的 天气和 天气。 典例分析: [例1] (2011·天津高考)下面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 .a →c →b →d B .b →c →d →a C .c →b →d →a D .d →a →c →b (2)据图中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 A .a —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 —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 —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 —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夯基础: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系统 (一)主要概念 1.气旋和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的描述 2.低压或高压是对天气系统 的描述 (二)作图 分别作出南北半球图中四点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风向用实线箭头)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___气团主动向___气团方向移动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部分)

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要求 5年考情预测热 度 考题示例考查点 锋与天气 锋面、低压、高压 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Ⅲ2015课标Ⅱ,4—5,8分冷锋与天气★★☆ 高、低压与天 气Ⅲ 2018课标Ⅲ,37,24分锋面气旋 ★★★2019天津文综,3—4,8 分 高低压中心与气温、降水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 要原因及危害Ⅱ 2018课标Ⅱ,37(1),8 分 龙卷风成因 ★★☆2019北京文综,7,4分台风特征与天气 分析解读近五年课标卷对本讲内容多次考查。命题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多提供天气要素图或区域图,考查获取信息、运用天气系统知识解释具体天气现象、气象灾害的能力。由于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仍会是命题关注点。 【真题探秘】

【考点集训】 考点一锋与天气 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摸底测试,7)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 B 2.(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摸底测试,8)乙地将会出现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 A.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 B.阳光明媚 C.大风、降温、降雪 D.雷电交加 答案 C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是某月4—6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3.(2018黑龙江哈尔滨三中十月月考,11)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冷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暖锋 答案 B 4.(2018黑龙江哈尔滨三中十月月考,12)4—6日期间,该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 A.5日的深夜 B.6日的深夜 C.5日的日出前后 D.6日的日出前后 答案 D

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

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25_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课题常见天气系统课型新授课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2理解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的特征 (3)(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 学习 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学习 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一、锋面系统 1、什么是气团? 2、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稳定少变。根据气团温度与它到达地区气温的对比,可分为和。 3、冷气团控制下,温度、湿度、气压;暖气团控制下,温度、湿度、气压。 4、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亦称,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由于,,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暖气团在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等天气。 5、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和暖锋。冷锋是指的锋,暖锋是指的锋。 6、对比分析,总结冷、暖锋特点。 气团运动天气变化锋面符号降水位 置 实例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冷锋 暖锋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丙 甲乙

1.高、低气压 (1)高气压:等压线呈____曲线,中心气压____。 (2)低气压:高压线呈____曲线,中心气压____。 2.气旋 (1)中心气压:__气压。 (2)气流运动方向 水平方向:北半球__时针旋转,南半球__时针旋转,气流____;垂直方向:气流作____运动。(3)对天气影响:____天气。 3.反气旋 (1)中心气压:__气压。 (2)气流运动方向 水平方向:北半球__时针旋转,南半球__时针旋转,气流____;垂直方向:气流作____运动。(3)对天气影响:____天气。 4.读教材图2.21“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完成下列图表。 天气系统低压系统(气旋) 高压系统(反气旋) 气压状况 气压梯度力方向 气流流向北半球南北球 天气状况 平面示意图(北半 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典型的天气 三、课后作业 1.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江苏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精练含解析

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备考篇提纲挈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锋面与天气 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命题情境以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为 主,考查频率较高,难度适中;题型以选择 题为主,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与反气旋,尤 其是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突出对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 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 养 复习备考时联系最新天气 形势,学会分析寒潮、台风 等与锋面、气旋和反气旋 等天气系统的关系 气旋与反气 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锋面与天气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分析影响该地区2日至4日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台风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冬季大气环流平均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此季节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风气流在昆明与贵阳之间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则昆明( )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风和日丽 D.晴热干燥 答案 C 知识2 气旋与反气旋 2018年9月16—17日,受台风“山竹”的影响,常熟、海门、深圳三地出现特大暴雨。下图为2018年9月16日23时中国部分地区气象要素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常熟、海门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长江的两岸,水汽充足 B.受江淮准静止锋的长时间控制

C.副热带高压强盛,夏季风强 D.受低压槽影响,冷暖气流交汇 答案 D 2.此次台风( ) A.缓解江苏伏旱旱情 B.增大广东地质灾害风险 C.引发四川暴雨洪涝 D.扩大山东盐碱土地面积 答案 B 知识3 锋面气旋 下图为2018年4月1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四个城市以晴朗天气为主的是( ) A.无锡、长沙 B.石家庄、哈尔滨 C.石家庄、无锡 D.长沙、哈尔滨 答案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所示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 B.丁所示天气系统是反气旋 C.此时无锡的风向为偏北风 D.甲—乙所示天气系统可能给我国北方带来沙尘天气 答案 D

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案

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能力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描述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认识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实例。 【考点扫描】 【思考讨论】 (1)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锋面都倾斜向哪个气团?为什么? (2)冷锋、暖锋的主要降水区分别在哪儿?为什么? (3)冷锋过后气温、气压怎样变化?为什么? (4)暖锋过后气温、气压怎样变化?为什么? (5)为什么暖锋的雨区比较宽广而冷锋的雨区比较狭窄?

【思考讨论】 (6)气旋控制下为什么易形成阴雨天气? (7)反气旋控制下为什么易形成晴朗天气? 3、锋面气旋 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 。 [如图] 气流水平运动一般锋面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又位于北半球, 所以气流为逆时针辐合。 在北半球来自北方的空气为冷气团,南方的为暖气团,又气流 逆时针辐合可知OA 为冷锋,OB 为暖锋。 【思考讨论】(8)锋面气旋雨区的分布位置? 【过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5小题) 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 .暖气团均在锋面以下 B .锋面均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C .锋面均向冷气团一侧移动D .过境时均可能伴有云雨 2.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旋中心气压低,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B .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反气旋气流下沉辐散 C .气旋过境时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D .气旋的气流是由四周逆时针流向中心,反气旋的气流 是由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 读我国东部某地5月3日至7日前后几天天气 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3—5题。 3.引起这次天气变化过程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4.此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 .气流被迫下沉形成 B .空气对流上升形成

2019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备考练案

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 旋”。下图为美国东部 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降雪量( ) “炸弹气旋”格雷森( 3 .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A .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 . D 2 . A 3 . 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 示区域的东南部,A 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 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 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 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 、单选题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 “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 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 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 24百帕。该类 图例 ii 国界 -Ji 等降雪英寸 1 英 J =2.54W|£ A .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 .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A . 生成于热带洋面 B 属于温带气旋 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① 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 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 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 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 B 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C 正确; 7

D 错误。故答案选 C 项。 2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 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 3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 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 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 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 容易形成锋面, 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 4 .从14时到20时,合肥 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答案】4. C 5 . C 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 C 对,A 错。 5 .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 A 错。冷锋降水在锋后,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 B 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 ,C 对。20时黄山位 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 D 错。 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 B 项。 B 项。 黄 III.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A .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解析】4 ?读图,从14时到 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 F 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也时 佔州 I0I7.5 ? 102 020 J0[.i “悻川寸U 讣冏 20时 O 1017.5

最新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3 常见天气系统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技能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读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联系实际天气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重点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2)难点:锋面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锋面气旋的形成和判读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锋与天气 一、自主阅读,掌握概念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首先通过阅读课文41页,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气团的概念:。 2.气团的分类:、。 3.单一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 4.锋面的概念:。

5.锋线的概念:。 6.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 二、讨论分析,掌握重难点。 锋面系统的分类:

三、知识拓展:准静止锋 很少移动或移动缓慢的锋叫准静止锋。它的两侧冷暖气团往往形成"对峙"状态,暖气团前进,为冷气团所阻,暖气团被迫沿锋面上滑,情况与暖锋类似,出现的云系与暖锋云系大致相同。由于准静止锋的坡度比暖锋还小,沿锋面上滑的暖空气可以伸展到距离锋线很远的地方,所以云区和降水区比暖锋更为宽广。但是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连阴雨天气。 时间原因特征 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贵阳到昆明带连续阴雨绵绵的 天气 江淮准静止锋夏半年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的长期 阴雨绵绵的天气 华南准静止锋 4、5月份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 变而成 华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 云贵高原东部海拔较低处,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西部海拔较高处,仍受 西南暖气流控制。冷暖气流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的地带相接触,势均力敌,移动缓慢, 形成了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贵阳经常在静止锋笼罩之下,多阴雨冷湿天气, 因此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而昆明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之下,碧空如洗,多晴朗温 暖天气。昆明冬季不冷,夏季因海拔较高而不热,所以被称为四季如春的“春城”。 不过一旦下雨,气温就显著下降,所以又有“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说法。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例如,通过对冷暖气团特殊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冷暖气团和冷暖 锋 2.提问法:例如,通过问学生“前两天的天气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起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生动,方便地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学生也能更 加直观地学习。 4.板书笔记法:通过板书,能让学生更加清晰本内容的学习思路,清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ppt、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教师版版)

第二章《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教师版) 学生用时120分钟共2页2013年12月22日 编制:徐爱秋审核: 方孝华 [目标定位] 1.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2.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3.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读。 4.学会分析气压场图,结合实际分析天气变化剧烈。 学生活动区教师备课区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①________一侧倾斜, 其上侧一定是a②________。 (2)锋面两侧③______、湿度、④_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⑤______变化剧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⑥____,气压较⑦____。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⑧______、⑨________、降温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⑩______,气压?______,天气转好。 (2)暖锋 过境前:?________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天气?________。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北半球)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 (低空) 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气流?________ 下沉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________天气 我国典型 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的?______ 长江流域7、8月份 的“?______”; 冬季的寒潮;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高压脊:从?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21______________天气。 3.低压槽:从○22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23____________天气。 【问题思考】 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答:前者是指春季暖锋过境后气温逐渐回升的现象,后者是指秋季冷锋过境后气温逐渐下降的现象。 2.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假如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上海的天气一定晴朗干燥吗? 答: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气旋,应是暖性反气旋,在其西部及西北部,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会出现升温和云雨天气,因此上海可能吹东南风,出现湿热多雨的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过 境 后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 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学生版)

《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学生版) 学生用时120分钟共2页2013年12月22日 编制:徐爱秋审核: 方孝华 [目标定位] 1.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2.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3.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读。 4.学会分析气压场图,结合实际分析天气变化剧烈。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①________一侧倾斜, 其上侧一定是a②________。 (2)锋面两侧③______、湿度、④_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⑤______变化剧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⑥____,气压较⑦____。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⑧______、⑨________、降温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⑩______,气压?______,天气转好。 (2)暖锋 过境前:?________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天气?________。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北半球)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 (低空) 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________ 下沉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________天气 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的?______ 长江流域7、8月份的“? ______”;冬季的寒潮;北方 秋高气爽的天气 2.高压脊:从?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21 ______________天气。 3.低压槽:从○22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23 ____________天气。 【问题思考】 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2.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假如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上海的天气一定晴朗干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