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至第三章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至第三章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至第三章

选择题

1.细菌的测量单位是

A. nm

B. μm

C. mm

D. cm

E. pm

2 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A. 巴斯德

B. 柯赫

C. 吕文虎克

D. 别依林克

3.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形态各种各样,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4.以增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是

①细菌②酵母菌③霉菌④病毒

5放线菌的形态是

①单细胞②多细胞③单或多细胞④非细胞

6.菌苔是微生物培养特征

①固体平板②固体斜面③液体表面④明胶穿刺

7.适宜于微碱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为

①放线菌②霉菌③酵母菌④病毒

8.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 二分裂方式繁殖

D. 有细胞壁

9.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核质 D.细胞壁 E.菌毛

10.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性有关的是

A. 中体

B. 核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E. 质粒

11.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A. 磷壁酸 B. 脂多糖 C. 肽聚糖 D. 外膜E. 脂蛋白

12.细菌的细胞膜成分不.包括

A. 胆固醇

B. 磷脂

C. 蛋白质

D. 脂蛋白

E. 脂类

13.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

①无色②红色③黑色④紫色

14.酵母菌属于

①病毒界②原核原生生物界③真菌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

15.杀灭芽胞最可靠方法是

A. 煮沸

B. 紫外线杀菌

C. 化学消毒剂

D. 过滤除菌

E. 高压蒸气灭菌

16.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热原质

D. 侵袭性酶

E. 维生素

17.仅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组分是______,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分是______

A.细胞膜

B.磷壁酸

C.外膜

D.中体

E.核糖体

18.内毒素的毒性基团是

A.类脂A B.核心多糖 C.特异性多糖 D.磷壁酸 E.粘肽

19.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

A.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 B.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 C.裂解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20.抵御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21.与细菌粘附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22.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 E.核质

23.对鞭毛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C.某些鞭毛与细菌致病有关 D.根据鞭毛的有无、位置、多少,可进行细菌鉴别 E.以上均是

24. 对细菌芽胞描述错误的是

A.均为G+菌产生 B.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C.不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物质 D.对外界抵抗力强 E.一个芽胞发芽只生成一个菌体

25.G-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是因为

A.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其外侧有外膜覆盖 B.细胞壁含有类脂A C.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D.细胞壁含脂多糖 E.以上均可

26.对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菌毛比鞭毛细短而直 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C.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D.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E.细菌的耐药性可通过性菌毛传递

27.细菌芽胞与高度耐热性有关的特有化学组分是 A.核酸 B.肽聚糖 C.磷脂 D.多糖 E.吡啶二羧酸

28.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可用于

A.解释发病机理 B.鉴别细菌菌型 C.选择用药 D.确定诊断 E.以上都不是

29.革兰染色法使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30. 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___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

体(d)原生质球31. 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

37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霉菌D. 酵母菌D. 单细胞藻类38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 形态各种各样 ,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39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A. 革兰氏阳性杆菌

B. 球菌

C. 螺旋菌

D. 产甲烷细菌

40 细菌细胞中的P素贮藏颗粒是:

A. 羧酶体

B. 淀粉粒

C. 聚-β-羟基丁酸

D. 异染粒

41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源贮藏颗粒是:

A. 异染粒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 羟基丁酸

42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质粒

43 细菌芽胞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A. 聚–?- 羟基丁酸

B. 2,6- 吡啶二羧酸

C. 氨基酸

D. 胞壁酸

44 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杆菌)在形成芽胞同时 , 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

A. 孢囊

B. 伴胞晶体

C. 核蛋白质

D. 附加体

45 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

A. 脂多糖

B. 脂蛋白

C. 磷壁酸

D. 核蛋白

46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47 细菌的鞭毛是:

A. 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

B. 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

C. 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

D. 细菌的繁殖器官

48 细菌的芽胞是 :

A. 一种繁殖方式

B. 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 一种运动器官

D. 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49 E.coli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

A. 氢键

B. 肽键

C. 甘氨酸五肽

50 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A. 肽键

B. 甘氨酸五肽

C. 氢键

51 细菌的细胞核是 :

A 裸露的 DNA 分子 .

B D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

C R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

52 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的氨基

酸排列顺序为 :

A. L- 丙氨酸—L- 谷氨酸—DAP —D- 丙氨酸

B. L- 丙氨酸—D- 谷氨酸—DAP —D- 丙氨酸

C. L- 丙氨酸—D- 谷氨酸—L- 赖氨酸—D- 丙氨酸

D. L- 丙氨酸—D- 谷氨酸—DPA —D- 丙氨酸

53 E.coli 肽聚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

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 :

A.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赖氨酸 -D- 丙氨酸

B.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鸟氨酸 -D- 丙氨酸

C.L- 丙氨酸 -D- 谷氨酸 -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D- 丙氨酸

D.L- 丙氨酸 -D- 谷氨酸 -L- 二氨基丁酸-D- 丙氨酸

54 下列细菌中能产芽胞的种是 :

A. Bacillus subtilis

B. Staphlococcus aureus

C.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

E.col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