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

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下文简称新教材)终于在2001年走进了中学课堂。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正如所有改革的初始,新与旧之间总会产生摩擦与碰撞,新教材在带来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实验版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

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初一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数学中充满了美,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

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三、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

3.利用新教材中多次出现的一题多解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过程

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思考方式的共性,最终上升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高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方法和思想。如第三章"a能表示什么"一节中,有一题是通过火柴棒摆正方形来研究正方形个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答案虽然一样,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如讲"水位变化"这一节时,在引导学生探讨完例题后,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寻找与例题相似的数据处理问题,像股票的涨跌、潜艇的沉浮等。由学生自行设计数据表格、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给出评价,做成一个小型的数学报告或数学论文。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的研究,学生既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如,讲到"可能性"这一节时,可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彩票中奖率进行研究,比较各种形式的彩票中奖率的高低。

6.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中学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激励式、探究式、发现式、情趣式等优秀的教学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逐步形成有新教材特色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

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数学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实用性等等。

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如,在初一数"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讲解几何体的各种要素,有条件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程制作课件。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如,初一数学"绝对值"这一节中的"试一试",教材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能表示数,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自己从书中其它章节找答案、找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悖于新教材的宗旨。我们应当选择第二种方法,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法改革中,我们还应防止矫枉过正,避免走进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的误区。

研究表明,课程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教师切实有效的实施。在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教师眼里,教学并不是一项普通的工作,而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真正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广大园丁的努力配合下,新教材必将如新世纪第一缕和熙的阳光,照耀着我国教育较为欠缺的创造性快快成长,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四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准确认读378个生字。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使用钢笔练习书写正楷字,做到端正、规范。 3?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指定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学习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美诗文不少于10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4?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6)完成课内习作8次,小练笔4次。 5?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并能简要转述。 (2)能用普通话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论新形势下加强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论新形势下加强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加入WTO面临的激烈国际金融竞争和挑战,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按照国际标准加强金融队伍建设,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研究建立中国金融从业资格证书制度。银行家培训上岗、持证上岗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为现实,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我们唯有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创新思维,不断超越自己,把知识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银行家。为此,必须把培训学习切实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农业银行的实际,对加强培训与学习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一)抓好培训与学习,是金融同业竞争的客观需要。 培训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学习、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它强调的是,人作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创造利润的源泉;以增强人的能力和技能的投资是最重要的资本投资。同时,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竞争变成了掌握先进知识、运用先进知识,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快鱼吃慢鱼”取代了“大鱼吃小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因此,说到底,银行与银行的竞争,就是银行家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的竞争,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快慢的竞争。 (二)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行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重要保证。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将成为这一时期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调和主旋律。21世纪的金融进步和发展,也是一个与金融创新相生相伴,并在不断扬弃中走向完善的进程。以创新促发展、促改革,是我们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增强竞争能力,在参与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的战略选择;是真正办好现代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所谓创新,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知识和先进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从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新思维、新方法去开展工作。但是必须看到,在整个社会和金融同业都在大力实施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措施,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 象山三中化学教研组董亚娣 一,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个学分,36学时. 2.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 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我们浙江省是这样统一安排的:高一全体学生共同 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目 前浙江省学业考试制度设想如下:高中化学实验考查时间定为高一第二学期末,考查内容为《化学1》和《化学2》必做实验内容;高中化学学业考试时间定为高二第一学期末,考试内容为前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 高考到底怎么考,到现在专家们也没有一个说法,具体未定. 3. 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我们浙江省的高中化学采用的是苏教版的,国内有三种版本,还有人教版和山东版. 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苏教版《化学必修1》包含四个专题: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物质,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其专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其顺序的编排,体现了由具 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通过专题一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专题二,三,四则 是关注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来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 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 再者,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六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六 从上述要求看,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其基本步骤为: (1)导情。这一环节需要教者根据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如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像展示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初读。这一环节是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目标,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探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动地迈向最近发展区。形式主要采用自由轻声读,保证全员参与,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或回过来读读,力争全体学生都有自读自悟的时间。 (3)读评。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指名读→师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展示自读的成果,并在评价中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交往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评价中校正学生读中的偏差,激发学生读的自信心。 (4)再读。在学生自我感知,互相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再读,使学生原有的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全达到读通的要求,其形式主要采用指名读或小组、集体齐读或两者交叉进行。 在具体实施以上步骤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想读、有信心地读,并且在读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竞争意识,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2)教师在这过程中是一个"引领者";、"参与者";,与学生同喜同忧,同思同悟,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3)指名读时,不必专请"优生";读,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中下等学生读,可能会暴露问题,但教学正是这样一个经历不会到会的过程。 (4)在初读前提出的朗读要求,或小黑板出示,或口述等,都必须非常明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时有据可依,在评价时有章可循。 (5)注意读后的评价与矫正,要以"欣赏性";、"鼓励性";评价为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被评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人。 2?读懂。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切己体察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 其基本要求为: (1)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展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其基本操作形式为:

从高中历史新教材谈教学理念的更新

从高中历史新教材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历史教材的更新 传统历史教材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编写的,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而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体现了纲要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体验与感情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任何教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 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为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新思维营销培训(活雷锋老拉)考题答案版

新时期营销的新思维三字经:真诚+“绕” 具体理解为:站在客户的角度和立场去真诚的为客户着想,不要试图强势扭转客户的想法,同时再采取“绕”的方式实现我们的营销目的。 很多经纪人在营销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站在自己要营销客户的立场和角度去大利诱之去忽悠客户,以为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把客户搞定,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现这样做其实效果很差。现在的客户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在股市上已经遭受了很大的伤害,对于资本市场他们是恐惧和非常谨慎的,一味的大利诱之不仅不会让他们认可商品市场反而会让他们产生警惕心理,经过长期下跌历练的他们在心智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幼稚了。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才会发现很多准备进入渤海商品市场的投资者往往不会一上来就入大资金,而是非常的谨小慎微,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小资金操作看看到底能不能赚钱。这样的情况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就是因为这些人在股市上已经是亏损惨重,很多人确实没有太多的钱,而且亏怕了,对于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很胆怯的,不敢一上来就拿很多的钱做,生怕再大亏。 针对客户的现状我们的营销思路必须要与时俱进,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充分的尊重人性,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感。我们首先要承认客户的上述谨小慎微的思想就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本身并没有错。因此,我们一上来就要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对他表示我们的赞同和理解,这样就会让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感和好感,感觉我们确实是在为他着想,这样,客户才容易放松警惕和容易听得进去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话。 举例: 有的客户就是想入两三万资金试试看。这样的客户绝大多数并不是没钱,而是谨小慎微,在股市里面亏怕了,生怕在商品市场上再出现亏损。这就是他们的心结。并没有错,人之常情,换了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们不试图否定他的想法,他只要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请记住任何想强势扭转他的想法的念头都是愚蠢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迎合他的这种想法:叔叔,您的这个想法我很理解,人之常情,换了我也会这样。(这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和立场)您要真想用这个资金去操作商品的话,您觉得您是自己做胜算高还是跟着老师后台做赢面大呢?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说跟着老师后台做最好。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绕他:您也认为加入老师后台更好一些是吧。其实加入老师后台并不需要您付出什么的。老师后台的服务是五星级服务的一部分,是不收费的。有资金门槛的限制也是为了保证服务品质不下降才设的。其实,您想想您按照要求入金30万,您并不需要用30万操作的呀,一开始您先用一部分资金小试牛刀即可,这完全是您说了算,同时,您就得到了老师团队的后台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变革,寻找适合教学实际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政治课的特点,政治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与时俱进 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当今世界,跟上时代的脉搏,用最新的事实、时事以及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去说明问题,证明课本原理。作为一位政治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思维要活、观念要新,跟上时代。(2)多读书看报,关注新闻。世界变化之陕,不读书看报就会落伍,就无法使教学素材做到随时更新,满足学生的胃口。(3)读书看报要及时做好摘抄记录。人总有遗忘的时候,要及时记录储存信息以备后用。 二、要深入挖掘新知识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厚的理论功底,知识面要广。作为教师这一行业,面对的是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时期的学生,学生的问题千姿百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有较广的知识面,是做好一个教师的基础,也才能为课堂上的“深”奠定基础。教师还要有研究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学习,做学者型的教师。

时代在发展变化,政治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改革,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适应教材的更新变化,钻研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本讲透讲深。还要理解国家政策,具有较强政治敏感度。政治的教学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对国家政策的宣传、贯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要联系实际,切忌空洞的说教 既要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多接触社会,多观察生活,密切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从而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有大量生动的素材,使学生感觉到学得“实”。其次,贴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要多与学生接触,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融入学生,老师还要有广 泛的兴趣爱好。比如关心时政大事,留意各类体育、娱乐信息,上网、听流行音乐,关注身边的民情小事,这样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有话可说。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8380515.html,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作者:温儒敏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9年第11期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要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还是教学观念要更新。要理解新教材“新”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变化,有什么学理支持。建议大家备课时,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因为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编写的,如果说有创新,那是新课标要求之下的“新”;如果说新教材存在某些缺失,可能是课标的精神“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新的初中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但也显然接受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某些新理念。我们把新教材和新课标结合起来研究,才知道教材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和创新,这些变化、创新是源于哪些理论、政策的要求。这样,我们对于如何用好新教材,站位就会高一些,而不至于“只见樹木,不见森林”。 一、如何理解“学习任务群” 按照新课标要求,新教材是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因为“学习任务群”对于单元教学的“任务”比较集中而且清晰,我们的教学就不必面面俱到,同时也努力避免“同质化”。老师备课应当根据“学习任务群”所提示的“任务”去组织教学,把握某个单元或者某一节课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每个单元教学有哪些“干货”,做到心中有数,这将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也是为了减少灌输式讲解,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这对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会有帮助。 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应当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备课就不能满足于准备好讲稿,而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某种学习情境下带着某些“问题”(课题)去读书、思考和探究。老师要转变角色,由主要担负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不是讲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讲授,而是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安排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课多讲一点,有些少讲一点,都可以,但都力求围绕自主学习的“任务”去设计。教材“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方式是新的,和以前常见的习题不太一样,备课要运用“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读书和思考的“活动”。 其实,课标对各个任务群的教学功能、目标都有要求,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提

2020新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2020新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2020新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新教师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紧握时代脉搏,紧跟改革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新教师如何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呢?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新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新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一 都说头三年是新教师的黄金时期,在参加工作前,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个个都告诉我要好好抓住头三年的时间。因为学习认真、工作努力的话,这段时间能够让我形成属于我自己的教学风格。三年一过的话,教学思维形成一个模式就很难改变过来的。所以在此本人结合个人专业的特点,现制定个人的三年进修计划,以作鞭策。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发向,要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多下苦工。要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技能,掌握本学科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力争成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带头人。 2、积极参加省、市、区内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把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使之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别具一格。 3、经常走出去聆听名师、特级教师的观摩课以及各种研究课,吸取他们的精华,吸取新的教学信息,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敢于开拓创新,多

写案例、教育日志、论文,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经常反思、总结,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教学科研。 二、理论学习方面 1、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修个人学历,多看课外书,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书籍的学习,丰厚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摸索教育规律,使教学更加严谨,科学。 2、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行一举都会成为学生模拟的对象。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做一个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标兵、改革的先行者。 3、要不怕上课,不怕失败,多次尝试,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安排的教育教学研讨或对外交流活动中积极承担教育教学观摩、示范课任务。 4、写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撑点,使教学实践提高到理论的层面,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升华。 三、思想方面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工作充满热情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在工作中要做到不斤斤计较,工作中任劳任怨。还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如:、《中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生电脑报》、《电脑迷》等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方面的报刊杂志,以此

新教材新理念新实践──人教版《英语新版》试教总结

新教材新理念新实践 ──人教版《英语(新版)》试教总结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基础教育外语教材建设工作也正在谱写新的辉煌篇章。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丰富多彩的新教材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在我们一线教师看来,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教材多样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有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去品尝各种风味的“蛋糕”;同时,每一次教材的变化,都会使教师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会有新认识、新提高。作为天津市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我们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研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指导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提高自觉性和针对性,最终用好新教材。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教版的《英语(新版)》在我市已经试教了整整两个学年,两年来,围绕教材试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照新课标理念,领会新教材特点 新课程倡导教材的多样化,其核心思想是实现教材编写和使用的针对性,最终提高教材编写的整体质量。作为已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课标实验教材,《英语(新版)》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翻开人教版《英语(新版)》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素材、别具匠心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多元的评价手段、富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都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英语(新版)》在保留原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强调语言运用;突出教材实用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又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进一步体现了发展和创新。 (一)内容真实自然,富有时代气息 《英语(新版)》的语言难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内容素材风趣、幽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乐于接受。首先,在话题的选择上,教材中涵盖的大量话题都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从动物、玩具到学习用品,从衣食住行到学校生活,从游戏到网络,从艺术到科幻,从身边的朋友到明人明星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花精力去控制课堂秩序,因为学生的热情很高,容易自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 新学法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 ——在新课标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中历史教师胡淑颖053200 新课标全面实施以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现在的历史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1、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新课标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上,就是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转为更加注重人文性。 这方面的变化体现在新课标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标对这一要求作出了详细而宏观的展望与规定。具体到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例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节时,在教材的各个部分都要注意扣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中心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从注重知识到注重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做出相反的、独道的判断。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过去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就是教师讲得好,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好。现在,更看重教师的“教”如何引起学生的“学”,教师是否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 1、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整个一节课只听见老师一个人讲,就这样老师还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学生没听懂。结果,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教学效果也不好。新课标实施之后,教师的角色变为“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目的”“历史意义”“评价”等,有的结论学生不理解,有的甚至持反对意见。那么,老师在讲解时就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考、回答。 3、注意各学科的综合联系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一)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1.终生教育思想。终生教育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考虑启蒙教育阶段的特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必求多,基础教育阶段只能做基础教育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为人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是学会学习。 2.学习化社会思想。学习化社会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加强学科的整合,提倡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开发、建设、利用校园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大众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内容难度应予以控制,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课程应具有弹性,关注人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4.主体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 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人选择到自己学习的入门方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方法,应该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教材 新亮点(柳琏讲座)

新教材新亮点 ——谈部编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编写新意 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柳琏 试教试用总体效果: 1.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让语言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2.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文文体多样,导学功能清晰。选文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童趣十足,可以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重积累,重运用,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4.体现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和生活延伸,能够发挥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作用,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总体特点: 选文精美,聚焦“语用”,明晰语文知识和能力点,增强语文学习趣味性、实践性。 各版块特点及教学建议: 一、入学教育: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快乐 我是中国人——身份认同——骄傲 我是小学生——角色认同——自豪 我爱学语文——角色认同——快乐 教学建议: 1.观察、认同事物与发展语言结合。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3.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二、归类识字——依托生活经验,体现低幼衔接 ●识字分流,多识少写

●认300字,写100字 ●放缓坡度,减轻负担 ●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乐趣 1.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 结合识字学习新偏旁,结合写字学习新笔画,全册笔顺跟随。 重视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2. 识字方法——字理识字,如《日月水火》、《日月明》; ——事物归类识字,如《小书包》、《国旗》; ——传统蒙学,如《三字经》; ——反义词识字《大小多少》,儿歌识字; ——看图识字,《口耳目手足》; 3.编排特色: 从编排的顺序来看,放在拼音之前,不用拼音拼读,而是用“口耳相传”,低幼衔接,保护学生兴趣,高频字,熟识度高的字先学,学了拼音后,再正音。 从编排的内容来看,文化内容丰富,识字方法多样。 从教学方法来看,以专注地倾听,听读中识字,借助学生已知,互教互学。 (变换语境来复现巩固) 4.教学建议 ●准确把握识字目标 ●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 ●提倡在语境中学习运用 ●分类指导,突破难点 ●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切实做好写字指导 一年级写字指导要和书法指导有区别,以正确为主,在此基础上抓整洁、美观;抓整洁,不用橡皮,不错不擦。 三、汉语拼音——融入故事情境,增强实践运用

最新的企业员工培训计划2020

最新的企业员工培训计划2020 满足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讲,企业员工培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目的: 1、长期目的,即满足企业长期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 培训活动; 2、年度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年度经营对人力资源需要而采取 的培训活动; 4、个人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 由企业提供的培训。 因此,企业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就必须根据这四个方面的需求来进行策划,其最重要的一步:需求调查,即根据培训的不同目的,展开培训需求调查。 对于企业长期培训计划,需向总经理一级的领导进行调查,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与总经理面谈的方式,确 定相应的培训目标。 a、对于满足年度经营计划需要的项目,要向各部门调查,以面 谈和分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方式,确定各部门通过培训来配合和 推动的项目。 b、对于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项目,要向各级管理者和他的 下级进行调查,以分析绩效评估表、进行技能项目需求调查表、重 点人群的抽样面谈的方式,确定员工岗位技能差距和重点的技能培 训项目。 c、对于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项目,要向各级管理者和他的 下级进行调查,以分析绩效评估表、进行技能项目需求调查表、重

点人群的抽样面谈的方式,确定员工岗位技能差距和重点的技能培 训项目。 d、对于个人职业生涯需求的培训项目,需向员工及其管理者调查,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表、管理者与下级面谈结果的方式,确定 培训方式。 在根据需求来进行调查后,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步骤: 第三步:明确方案涉及的培训项目;评估现有的培训资源;人手、 资金、课目、师资等;确定培训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确定培训工作 的重点。 需要考虑到:由企业内部资深员工作为培训导师开展企业内训是 最省钱的方法,其针对性也非常强,但存在不能引入新思维新观念,新技巧,员工间太熟悉,学习激情调动不易等毛病.如果邀请外部专 业培训机构来培训,在费用成本上将加大,而培训机构师资的质量,效果监控上难度相对加大.如何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及考查师资力量 将成为重点.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当培训计划是在为企业经营和业务发展提高帮助,是在为管理者提高整体绩效时,培训将发挥出最大的 作用。 一、金淼内衣服饰有限公司销售新员工培训 小组会议讨论重点: 1、新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制作; 2、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目的 1、使员工尽快的了解公司的基本状况; 2、使员工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重心; 3、使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新标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新标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响泉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阶段总结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已经两年了,目前,新课程实施已在各实验区和各实验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我校是榆中县新课程实施确定的重点实验校之一。由于起步早、工作实,两年来,在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和课程实施与评价诸多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现将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观念——课改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材。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日常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观念,改革才有动因、动力。一所学校,只有在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全体师生才有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当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2001年3月由教育部颁发,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校园,学校把更新观念作为新课改的第一要务来抓。其一是校长自身观念更新;其二引领师生群体观念更新。学校借助两条途径实现观念更新。 a、学习理论: 2001年起,学校分期分批组织教师首先参加了省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之后,学校设立“教师大课堂”,校长、主任、教师都是学生,又是讲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解读新“课标”,对基础教育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负有重大使命的理解,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思考。举办《我对新课改的理解》等演讲,形成对新课改的理性认识和追求,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动力。进行观念的“洗脑”,转变教育观、端正学生观;转变教师观,促进多校化教学观的形成。 b、反思实践: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观看光盘,并组织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这突破口)的诊断,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两年来,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给教师创设新课程学习的平台,排除了我校教师观念转变中的障碍和心理阻力,把学校群体观念带进了新课程。 二、管理——不是控制和协调,而是开发和促进。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材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 最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语文教学并没有因这种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向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究竟何在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这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很多问题……我只想说一点意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因此,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加速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进程。而加速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进程的根本是师范中文系教材建设的改革。 长期以来,高校师范中文专业一直存在着忽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课程的设置未能充分体现鲜明的师范性特点,教材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中学教学脱节,学生职业意识淡薄,不重视师范类课程的学习和师范生技能的训练,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教学工作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发后,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中学全面展开:体现全新教学理念的新课程标准相继公布;各种实验教材陆续出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改革遍地开花……这一切使得师范中文系教材与中学教学之间

原有的脱节现象日益加剧,这主要表现为: 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教材内容无法形成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优势,无法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各类文学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是培养师范生的文学素养的;语言学课程是培养他们言语学素养的;写作学课程是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法”是培养他们的语文教学技能的。从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看,过去高校师范中文专业课程中的语言学、语文教学法、写作学等课程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语言学课程中对言语静态结构描述的理论知识体系已无法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表明,这些言语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基本上没有多大用处。语文教学法本来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一门专业课程。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法课程在教育科学理论与语文学科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的联系上严重脱节,基本上变成了一般课程论、教学论的演绎、例证,让人觉得“有理而无用”。以其中的作文教学法为例,对兴趣作文教学、成功作文教学讲得津津乐道,可是,当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调动起来后,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呢?这时,教材和教师均感到无能为力了。这就是说,脱离汉语听、说、读、写自身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只依靠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空头理论,是不能形成语文教学法课程的科学体系和有效性的教学内容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法是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语文教学改革,向原有的高校师范中文专业

应该如何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法

应该如何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法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它是小学语文坚守与突围、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我市是xx年秋季学期被定为湖北省23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老师们深切体会到: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新教材,肯定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只有运用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教学好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大家一致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教学好新教材的关键。 一,看一看,激发兴趣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教师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学生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老师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必须仔细读课文后才知道。 二,听一听,整体感知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课文之前总是要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配乐范读后,让学生想象晴朗的夜空中弯弯的月儿的形状,并要求学生把

生活知识联系起来,再回过来读一读课文,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有书本知识拓展到生活知识,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三,问一问,调动思维 思维是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问才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老师问,学生回答;有时学生问,老师点拨;有时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阳光》一课时,首先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正在发光的太阳”后,接着老师问:阳光可以使万物生机勃勃,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我们就没有吃的,会饿死的。等等就这样,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同时学生也就很快把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弄明白了。 四,读一读,深化感悟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探索,在读中感悟。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平平搭积木》一课的第四、五自然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反复自由朗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后问: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甲说,我知道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学生乙说,通过反复读课文我知道了平平非常有爱心。学生丙说,奶奶听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得人住,一定很高兴的。老师追问道: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他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从图上奶奶的表情看出来的。从学生的发言说明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