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地球教案教学设计

05地球教案教学设计
05地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

太阳

用灿烂的阳光, 描绘白天的画卷。月亮

用柔和的月光,

讲述夜晚的故事。

......

仰望苍穹的人啊,

从未停止过

对它们的

探寻与思索。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里面提到了哪些事物?

3.教师引导: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吗?

学生答:地球。

教师问:大家知道,白天照亮地球,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是太阳。

教师问:那同学们知道每天晚上给地球送来月光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是月亮。

4.教师引导:大家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与地球密切相关的月球和太阳了解吗?又了解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板书课题:5地球

二、探索

活动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同学们现在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识你做的吗?

2.出示课本第14页的几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

预设:

这四种观点具有典型性,涵盖中外不同认识: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课本这样编写实际上暗含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

4.交流讨论: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古人是怎么认识地球和宇宙的?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古人的这些宇宙观,哪些地方和现在人们的日常观察相一致,哪些地方与日常观察不一致?

预设:

盖天说是中国早期的宇宙模型,其合理部分为符合观察,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是大地的方和天空的圆之间如何结合;

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超越了人眼所见;

张衡的浑天说和现代宇宙观最接近,但是难以解释日月星辰的周期运动现象;

亚里士多德的推测是有依据的,解释也是合理的。

5.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而船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学生思考,尝试解释原因。预设:

因为地球是圆的,因此当帆船回港时,总是比较高的船帆先进入人们的视线,而比较低的船身后进入人们的视线,船离开岸边,正好相反。

6.出示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这一推断以及旁边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阅读旁边的文字,想一想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为什么能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预设:

发生月食时,阴影边缘总是圆弧形,而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阳光,因而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7.教师相机补充古人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另外一些证据资料:古代牧羊人向南方行进,会看到南部天空总是会出现一些新的星座,而北部天空则有些星座落到地平线以下;向北方行进则相反,南部天空的星座会落到地平线之下,北方天空的地平线上会看到一些新的

星座。

8.教师小结: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古人的一些宇宙观,知道古人因为科学条件的限制,对地球以及宇宙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随着人们观察的深入,古人逐渐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活动二: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现象

1.教师引导:古人在岸边看到帆船离港时,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帆船返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这种现象是生活在海边的古希腊人最先观察,并且记录下来的,据说古希腊人根据这个推测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究一下。

2.出示课本第15页上面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本次探究活动的材料、方法及要求。

3.全班交流

活动材料:海面演示仪、小船、观察记录表等。

方法:

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

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点:

用模型小船在平面上模拟帆船进港、出港时,观察者要平视海面,开船者的速度要控制好,不要太快。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同学们在做这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比较模型小船在平面上与曲面上航行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要求进行模拟实验,并且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

5.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预设:

实验现象: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实验结论: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

6.教师小结:刚刚大家通过模拟帆船进港出港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古希腊人的推测,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活动三: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经过

1.出示航海家麦哲伦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学生答:麦哲伦。

教师问:大家知道麦哲伦的有关资料吗?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麦哲伦的资料。

教师小结:麦哲伦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上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学生自由读一读,进一步了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故事。

2.引导: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究竟经过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模拟实验在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3.出示课本15页下面的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要求。

4.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本次模拟实验的要求:

①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②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行路线的主要停靠点。

③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面小旗,并用棉线将小旗按航行路线连起来。

5.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并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面小旗,然后用红色的线按航行的路线将小旗连接起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模拟实验的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6.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小红旗连线情况,观看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想一想,麦哲伦的航海路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预设:

在地球仪上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后,你会发现:当取下连接小旗的棉线时,棉线呈环状。这是因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7.教师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再一次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明了浑天说、盖天说

等等都是错误的。

活动四: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

1.教师引导:大家现在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2.出示课本16页上面的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再读一读旁边的相关文字,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行星?

预设:

地球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转动;自身不发光,并且质量足够大,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行星。

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知道,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

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4.出示课本16页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引导: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大家想一想,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进一步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预设:

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围绕太阳转动。并且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因此蓝色是地球的主要颜色。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活动五:在气球上粘贴陆地板块贴纸

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这是一个地球仪,模拟了地球上海洋、陆地的分布情况。

学生分别说一说地球仪上海洋和陆地的位置。

2.再出示一个蓝色的气球,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蓝色气球,再看一看地球仪,想一想蓝色气球和地球仪的相同之处,然后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这个蓝色气球上。

3.教师提供地球陆地板块贴纸,提醒学生注意分清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一定要找到相应的位置。

4.学生分小组活动,对照地球仪在气球上贴上个陆地板块贴纸。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5.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贴好的蓝色气球,再将它与地球仪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组贴的最好,最与地球仪吻合。

6.讨论交流:刚刚我们对照地球仪,在气球上粘贴了各个陆地板块的贴纸,通过这个活动。请大家比较一下各个大陆的分布情况,并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预设: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要大得多,所有陆地面积加起来,也没有海洋的面积大。

在陆地面积当中,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相关知识,知道古代对于地球的认识有盖天说、浑天说等等,人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接着通过模拟帆船进港活动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活动,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最后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了地球是太阳系当中的一颗行星,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绝大部分,陆地仅仅是一小部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有关地球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一些地球的有关知识。

一、选择题

1.一杯水在变凉的过程中,降温速度是()。

A.均匀的

B.先快后慢的

C.先慢后快的

D.没有规律的

2.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A.露

B.霜

C.雨

D.雪4.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性能是()的快。

A.深色

B.浅色

C.一样快

5.水和沙比较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正确的是()。

A.水吸热快散热快

B.沙吸热快散热快

C.水和沙吸热散热一样快一样慢6.丹顶鹤的跳舞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交配

C.筑巢

D.育雏7.下列植物中,( )是靠水流传播种子的。

A.苍耳

B.莲蓬

C.野果

8.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A.自体传播

B.动物传播

C.风传播

9.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C.轻、带翅或绒毛10.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A.椰子、油菜花

B.蒲公英、苍耳

C.苍耳、鬼针草

11.下列动物中和猫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鸭嘴兽

B.狗

C.乌龟

12.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

A.3

B.2

C.4

13.下面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A.蝴蝶

B.乌鸦

C.蝌蚪

14.我们知道昆虫利用气管呼吸,蚕的气管在()。

A.口部

B.触角的顶端

C.胸部和腹部两侧

D.头部

15.对于蚕蛾的描述,下面正确的是()。

A.蚕蛾有口器,也吃东西

B.蚕蛾有口器,但不吃东西

C.蚕蛾没有口器,所以不能吃东西

二、填空题

1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17.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________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________保持水平。18.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________变成的。

19.________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20.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_______。

21.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制造出________。

22.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用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 23.像猫、狗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________。24.蚕宝宝是从________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

25.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________。

26.用________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27.被称为“________”的蚕丝,可以制作服装、服饰品和美术品。

28.蚕蛾是从________羽化出来的。蚕蛾有________对翅膀,________只脚。

29.蚕的天敌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30.蚕宝宝的家要________,桑叶要________,不能带有水迹。

三、判断题

31.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32.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3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34.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5.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6.种子细小、轻,能轻易被弹射到远处,是弹射传播的有利条件。()

37.蚕茧都是白色的。

38.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39.为防止蚕宝宝感冒,所以要把蚕房的门窗关闭。

40.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

四、解答题

41.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且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42.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43.在做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44.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45.为什么说蚕结茧后6~7天为采茧抽丝的最佳时机?

46.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解答】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热水变凉的规律。

2.A

解析:A

【解析】【解答】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分析】本题考查冷却后的变化。

3.B

解析:B

【解析】【解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霜。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A

解析:A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5.B

解析:B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6.A

解析:A

【解析】【解答】丹顶鹤的跳舞行为是为了求偶。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界不同的动物求偶方式不同,有鸣曲求偶的,有跳舞求偶的,有赠送礼物求偶的。

7.B

解析:B

【解析】【解答】A、苍耳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莲蓬利用水流传播的,符合题意。

C、野果也是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8.B

解析:B

【解析】【解答】番茄成熟后掉到地上,遇到牛羊等踩烂后带到附件的草地上,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发芽,属于动物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

9.B

解析:B

【解析】【解答】番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属于弹射传播,轻、带翅或绒毛属于风传播,故而选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

10.C

解析:C

【解析】【解答】油菜花属于弹射传播,椰子属于水传播,蒲公英属于风传播,故而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的具体种类。

11.B

解析:B

【解析】【解答】猫和狗是胎生,乌龟是卵生,而鸭嘴兽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低等哺乳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2.C

解析:C

【解析】【解答】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13.A

解析:A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与蚕属于同类动物,符合题意;

B.乌鸦属于鸟类,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C.蝌蚪是青蛙的幼虫,属于两栖动物,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4.C

解析:C

【解析】【解答】蚕的气管在胸部和腹部两侧。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气管位置。

15.C

解析:C

【解析】【解答】蚕蛾没有口器,所以不能吃东西。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身体。

二、填空题

16.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

传热方式称为“对流”。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

解析: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7.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

解析: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18.水蒸气

【解析】【解答】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云、雾、雨、露、霜、雪的由来。

解析:水蒸气

【解析】【解答】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云、雾、雨、露、霜、雪的由来。

19.沙子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解析:沙子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20.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分

解析: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分析】本题考查冷却后的变化。

21.伽利略;空气温度计

【解析】【解答】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空气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示。

解析:伽利略;空气温度计

【解析】【解答】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空气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示。

【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的发明。

22.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胎生的动物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叫作胎生动物。

【分析】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解析: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胎生的动物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叫作胎生动物。

【分析】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23.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猫、狗属于胎生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胎生。

解析: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猫、狗属于胎生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胎生。

24.头部;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分析】当蚕的头部出现黄点时,表明蚕开始蜕皮,蚕的蜕皮从头部开始蜕皮,直至脱离。

解析:头部;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分析】当蚕的头部出现黄点时,表明蚕开始蜕皮,蚕的蜕皮从头部开始蜕皮,直至脱

离。

25.中国

【解析】【解答】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分析】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

解析:中国

【解析】【解答】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分析】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26.竹丝刷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解析:竹丝刷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27.纤维皇后

【解析】【解答】被称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可以制作服装、服饰品和美术品。

【分析】本题考查蚕丝。

解析:纤维皇后

【解析】【解答】被称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可以制作服装、服饰品和美术品。

【分析】本题考查蚕丝。

28.蚕蛹;2;6

【解析】【解答】蚕蛾是从蚕蛹羽化出来的。蚕蛾有2对翅膀,6只脚,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知识。

解析:蚕蛹;2;6

【解析】【解答】蚕蛾是从蚕蛹羽化出来的。蚕蛾有2对翅膀,6只脚,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知识。

29.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解析: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30.干净、通风、温暖;新鲜

【解析】【解答】蚕宝宝的家要干净、通风、温暖,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分析】本题考查蚕宝宝的家。

解析:干净、通风、温暖;新鲜

【解析】【解答】蚕宝宝的家要干净、通风、温暖,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分析】本题考查蚕宝宝的家。

三、判断题

31.正确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

32.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水和油相比,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33.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分析】本题考查冷缩的应用。

34.错误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

35.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分析】本题考查热胀的应用。

36.正确

【解析】【解答】种子随水分散失细胞收缩容易造成果皮扭曲现象,借此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的称为弹射传播。【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弹射传播。

37.错误

【解析】【解答】蚕茧的颜色各有不同,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浅黄色,甚至还有金黄色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

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38.正确

【解析】【解答】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39.错误

【解析】【解答】蚕宝宝的生长需要通风,所以不能将蚕房的门窗关闭。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适宜蚕宝宝生活的环境是温暖、潮湿、通风的。

40.正确

【解析】【解答】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

【分析】本题考查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

四、解答题

41.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解析】【解答】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这是因为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分析】本题考查热水变冷的规律。

42.海洋与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解析】【解答】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分析】本题考查水的循环。

43.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都比水强。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都比水强;【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44.因为白色衣服吸热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

【解析】【解答】之所以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是因为白色衣服吸热

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分析】本题考查白色衣服吸热性差的应用。

45.答:因为这时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而且距羽化还有两三天的时间,这时进行抽丝,丝的色泽好,品味高。

【解析】【解答】因为蚕结茧6~7天时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而且距羽化还有两三天的时间,这时进行抽丝,丝的色泽好,品味高。

【分析】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46.答: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解析】【解答】蚕卵的特征: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分析】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