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还是衰落_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_李金铮

发展还是衰落_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_李金铮
发展还是衰落_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_李金铮

发展还是衰落: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

李金铮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特别注重考察历史现象的变迁过程。正如法国著名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洛赫所指出的:“历史首先是一门研究变化的科学。在考察各类问题时,我尽量做到永远抓准这条真理。”(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页)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也是如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肇始迄今八十余年来,不同学者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所有学者都无可回避的,那就是近代中国乡村经济的变化趋势,也就是它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状态,它是发展了,停滞了,还是倒退了?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当然不全是为了就事论事,而是最终发现其背后的制约因素。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当中国近代史仍在行进之时,在“复兴农村”和革命兴起的背景之下,就有一些学者对中国乡村经济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也包括对近代尤其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所做的分析。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意见,是全盘否定,认为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处于衰落和崩溃之势,农民生活入不敷出,日趋贫困。如吴黎平指出,近数十年来,农村生产力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日趋破坏,主要表现为灾荒频仍,粮食亩产量下降,荒地增加。佃农数量增加,农民生活恶化。总之,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极端尖锐的危机之中[高军主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254页]。陈振汉也认为,今日农村经济崩溃,与古代盛世恍若隔世(陈振汉:《政府银行学术机关与复兴农村》,《国闻周报》第10卷第46期,1933年11月,第1页)。陈翰笙认为,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后,农民的生活程度和经济地位还不如在纯封建制之下(陈翰笙:《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村》第7卷第3期,1941年1月,《陈翰笙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页)。梁漱溟认为,民国以来,中国农村日趋破坏,农民的日子大不如前(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2页)。还有学者主要是从1930年代初的情况,来判断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千家驹指出,近几年农村的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千家驹:《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农村》第2卷第1期,1936年1月,第19页)。张培刚也指出,近年来农村经济日趋崩溃,农民生活日渐贫乏(谭慧编:《张培刚经济论文选集》上卷,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89页)。顾高扬认为,现在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整个崩溃了,荒地面积增加,农产收获减少,农民收入降低,处处证明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顾高扬:《复兴农村之金融问题》,《中国经济》第2卷第8期,1934年8月,第2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学者,尽管学术背景不同,有的属于学院派,有的为乡村建设改良派,有的为马克思主义者,政见也不一定相同,但对上一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而这些看法,恰恰成为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乃至革命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学术话语中,受阶级意识惯性的影响,一般更多地强调了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有这种看法,显然是有悖历史实际的。

在上一主流看法盛行之时,也有少数学者提出了些许不同的意见。如卜凯根据1910~1933年的调查,认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者居多,农民衣食改善,瓦屋代替草屋。有的地区,农民生活程度降低,为灾荒期间的一种间歇现象,而非趋势(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经济系1941年版,第656~657页)。李景汉依据冀中定县的调查指出,近二十年来,农业生产有所增加。不过,与卜凯看法不同的是,他认为农民生活仍日渐低落(李景汉:《定县农村人口分析与问题》,《民间》第1卷第2期,1934年5月,第24页)。问题是,为什么不同的声音极少,或许一定程度上恰恰就是社会经济实际使然。

当时动荡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使得以上无论是衰落说还是改善说,只能是基于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短期现象所做出的判断,而缺乏长时期的整体研究,这无疑降低了问题探讨的深度。

在以上讨论中,虽有分歧,但有一点是大家

·8·

都认可的,即从绝对意义而言,中国乡村经济是非常落后的,农民生活状况是相当贫困的。甚至有学者估计,在贫穷线以下的农民,约占农民总数的75%,不下2.6亿人(柯象峯:《中国贫穷人口之估计》,《新社会科学》第1卷第4期,1931年3月,第181页)。其实,就是地主、富农,大多数的生活程度与普通农民也无太大差异。所以,有人说中国是普遍的“穷”,不过有“大穷”“小穷”而已(琢如:《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前途》,《求实月刊》第1卷第9期,1934年6月,第32页)。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中国乡村经济的败落和农民的贫困呢?有不少学者对此给予了分析,具体意见互有交叉,但各有侧重。

有的学者强调某一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统而言之,大概有人口过剩、土地利用和生产技术落后、租佃制度、手工业破产、农村金融缺乏、苛捐杂税、军阀混战、自然灾害、帝国主义侵略、社会秩序不良、政府不负责任等说。应当说,每一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实际。

有的学者则是根据个人的理解,对以上各个方面因素的排列和组合,从三四个到五六个乃至十多个不等。其中,卜凯的看法比较引人注目,他将此归结为农场面积零细、生产力薄弱、人口繁密、劳力过剩、农民平时积蓄缺乏、水利不修、交通不便、森林太少、缺乏信用组织等方面(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2页)。这一观点,被称为农业技术派。相比而言,另一派学者的影响更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被称为分配派。他们与农村技术派相对立,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导致了中国乡村的破败。如孙冶方指出,中国农业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不是技术落后、资本缺乏、农民知识缺乏,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残余的束缚(孙冶方:《孙冶方全集》第一卷,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薛暮桥也认为,所谓人口繁密、技术落后、农业商品化和世界经济恐慌等导致农民贫困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中国农村的破产,是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两个主子剥削的结果,而土地关系是导致中国农业生产衰落的基本原因(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第9~13、122~128页)。

中共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之后,1950年代至1970年代,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观的指引之下,中国学界对此问题延续了20~40年代的主流意见,成为无可质疑的规范性认识。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思想的破冰之旅,学界逐渐冲决了传统的认识格局,对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主要形成四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仍属悲观派,基本上承袭了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看法,也即中国乡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都处于衰落与恶化的趋势。如果说1980年代之前,主要是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此后则除了政治理论宣传之外,更多是从学术角度坚持此说。如王庆成认为,晚清和民国时期,无论是粮食亩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是人均口粮,都趋于下降。所谓粮食商品率的不断提高,是以农民实际口粮数量的缩减为代价的。所以,完全可以称之为“最低生活水准”、“糊口经济”(王庆成:《晚清华北定期集市数的增长及对其意义之一解》,《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第24~33页)。吴慧对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的估算也显示,近代的粮食亩产低于清中叶,1930年代中期粮食亩产量比清中叶下降了20%。近代史上生产的低落、逆转,是中国人民被侵略受剥削、动乱日剧的情势下不可避免的结果,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209页)。李伯重对江南的研究表明,近代以后江南农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在很多方面日益走向衰落,主要农作物都比清初明显下降。即便整个中国的主要地区,粮食亩产量也都出现了长期下降(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42~144页)。以上见解,虽与传统观点无异,但研究理念则发生了质的改变。

第二种意见,与第一种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也即,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虽然呈现衰败之势,但期间也有上下波动,不同地区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章有义一直被学术界看作是第一种意见的代表,而事实上,这种归类并不完全符合章氏的原意。他说,中国近代农业总产量是增长的,但人均产量又是下降的。从整体趋势上看,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恶化。但少数富裕户生活有可能上升,个别地区农民各阶层的生活都有短暂的不同程度的改善(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中

·

·

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36~238页)。刘克祥的看法,与章有义又不完全一样,他认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衰退是主要的,发展是局部的。某些地区的农业收成比较稳定,单位产量略有提高,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呈现停滞和衰退趋势,农业收成不断下降,大大加剧了农户的贫困化(刘克祥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4、470~471、540~545页)。

第三种意见,相对中和,即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处于发展与不发展之中。吴承明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发展”一派的代表性学者,而在我看来,他的看法是“发展与不发展”。他指出,到抗日战争以前,农业总产量是有缓慢增长的,基本上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不过,近代粮食的单产量却颇令人悲观,与乾嘉时代相比确实是下降了,人均粮食产量也是下降的。总的看来,我国近代农业生产力是有一定发展的,发展甚慢,但基本上还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变化极微,但也不完全是老样子了(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65~77页)。徐秀丽对近代华北粮食亩产量的研究表明,既不见有多大增长,也不像一向认为的那样减退得厉害。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华北农村乃至全国的粮食亩产,比鸦片战争前大为降低。但到20世纪20~30年代这个时期,已大致回复到鸦片战争之前的水平。当然,这是一种过密型的增长,有增长而无发展,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仍是下降的(徐秀丽:《中国近代粮食亩产的估计———以华北平原为例》,《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69~181页)。汪敬虞更概括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不发展的发展。既有“没有发展的增长”,也有“没有增长的发展”(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65页)。

第四种意见,属乐观派,认为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处于发展和改善的趋势。郑起东以华北地区为例指出,在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到抗日战争以前,华北的农业生产是有所发展,农民生活是有所改善的,农民消费结构开始从绝对贫困型向温饱型转变。只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才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郑起东:《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64~72页;郑起东:《再论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兼与刘克祥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97页)。王玉茹也认为,近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不能忽略它增长的事实。1936年以前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较快,表明农村经济在不断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抗战以后,一切发展被毁灭,农民生活跌入深渊(王玉茹:《近代中国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中共革命结束以来,西方学界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与中国学者的分歧不同,大多数西方学者的看法与中国学者的第四种意见基本一致,认为抗战以前中国农村经济虽有下降的时候,但总体上是增长的。珀金斯以人口的粮食消费标准做了推算,认为1400年到20世纪之间的6个世纪内中国人口是增长的,粮食单产量也在上升,中国的农业生产跟得上人口增长的步伐。但这种增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某些时候由于内战以及随之而来的灾难的结果,农业生产也随之停滞或下降。到20世纪中叶,差不多确已下降到远远低于维持最低生活的水平,只不过没有下降到零而已(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2、73~74页)。马若孟也认为,近代华北的农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业产量的提高略快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产量的上升恰好使农户维持住他们的生活水平。除了长时期的歉收和发生战争以外,在一切情况正常的地方,农村生活水平没有下降(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242、330页)。罗斯基提出,20世纪前几十年农村生产有所增长,农业工人的实际收入显著上涨,自耕农、佃农的实际收入也相应增加,人均棉布消费量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69~294、323页)。以上看法,不可否认有学术研究的支撑,但是否也有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经济相互促进的预设呢?当然,也有少数学者的意见与此不同,如黄宗智认为,长江三角洲农村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水平。虽然某些地区农民的收入增长,但中国农村的变化极少属于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类型,而是属于过密化一类,即产值的增长是以单位工作日更低的边际报酬为代价的(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

·

01

·

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44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中外学者无论持何种意见,一般仍都认为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是落后的,这点与二三十年代的学者完全一样。只是对于为什么会导致这一结果,则有不同的说法。譬如,不少学者坚持认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榨,造成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停滞和衰落。但章有义不同意将帝国主义作为主要因素看待,

认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落后,主要是由地主所有制支配下的封闭半封闭型小农经营的内在局限,和沉重的前资本主义剥削,包括地租、赋税和商业高利贷盘剥所造成的。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人口压力,

都不是主要原因(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

,第3~5、21~30页)。美国学者马若孟,则强调中国乡村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于人口增加、资源紧张和技术停滞,与地权分配、封建剥削关系不大(李

丹: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第140、325~332页)。还有的学者特别强调人口压力的影响,温铁军说,人地关系紧张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土地制度并非

农民贫困的直接原因(温铁军等:《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4期,第78、106

页)

。黄宗智也认为人口压力有影响,但它是与阶级剥削关系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

贫困(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307~308页)。其他还有强调天灾人祸或政府不能提供足够支持等因素的。

由上可见,关于中国近代乡村经济演变的争论呈现了多元化色彩,

并有可能还将持续争论下去。乡村经济仅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部分,就有如此纷繁的论争,历史研究何其难也!在我看来,受历史资料和认识论的局限,对历史现象的解释有所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历史现象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其具体面相和

变化趋势像现在一些学者所表现的那样对立,也不能说是完全正常的,

其中总有一方距离历史事实较远。解决的办法,自然还是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法则,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资料,还原乡村经济史的主要面相,

了解农民主体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价值预设,主义先行。受历史演进的复杂性所决定,尤其要对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的特殊状况进行具体研究,并突破近代史本身,

从更长时段比较近代与古代,在此基础上寻求近代乡村经济的位置。就我多年的研究实践而言,

我的基本倾向是,中国近代乡村经济是相对发展,绝对落后,低于古代高峰水平,频繁的天灾人祸是最大根源。但在以往的争论中,有的学者往往以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的现象,扩大为整个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解释,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一些学者经常使用1930年代初的数据和言论,证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低下乃至中国乡村经济的破产。实际上,这几年正是我国陷入世界经济危机的时期,同时也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之后的几年,而这恰恰是导致中国农村经济坠入低谷的重要原因。问题是,

这几年的状况能够说明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整体吗?当然,反过来,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研究者的悲观言论完全是知识分子的想象,将近代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描画为“天堂”,甚而认为多数农民过着幸福的生活,

同样是远离事实的偏执之论。偏执只可发泄情绪,哗众取宠,而与严肃的学术探讨无关。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民国日常生活”(13JJD770017

)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 2013—04—10

作者李金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危机:

事实与表述马俊亚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危机是学界的老话题,翻开上世纪30年代的刊物,

对危机的描述·

11·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西方对明清中国经济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一)

西方对明清中国经济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一) 对明清中国经济状况的看法,在西方过去的几百年中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当时中国的评价非常积极。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都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18世纪末开始转变,马尔嘎尼说中国是“一艘老旧的头等战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黑格尔以来,就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费正清提出“冲击——回应”论,认为中国是有变化的;但它是在外力的影响下发生的。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也认为明清是没落的封建社会末期。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论者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不是靠西方冲击下才发生变化的,并且,按照它自身的轨迹发展下去,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西方,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比较接近的是所谓近代中国的理论,这是越战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理论。美国当时一批中年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不是没有变化,因此,明清中国经济是有活力的。这一看法在西方虽然逐渐得到了接受,但他们的主流看法还是中国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国家。到了最近十几年,西方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90年代国际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对中国从汉代以来的GDP作了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此后,从1700年到1820年,中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中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居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在他之前,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保罗·肯尼迪,就作过一个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时,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是英国的17.3倍。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仅为中国的40%。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更直接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从他们这些看法来说,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而且,清代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虽然这些看法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它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过去那种认为清代是一个经济停滞的时期的看法,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对清代中国经济进行重新评价。西方对明清经济的看法为何会改变如此之大?我以为主要是由于视角的变化。19世纪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微不足道。按照安古斯·麦迪森的计算,在1820年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经济一直在衰落,而且是世界六大经济体(中国、欧洲、俄国、美国、印度、日本)中唯一出现人均GDP下降的地区。到1952~1978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为5%,人均GDP仅为全世界平均数的1/5到1/4。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贫穷国家。1979年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995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迅速上升到10.9%,已超过日本(8.4%)和前苏联地区(2.2%)而仅次于欧洲(23.8%)和美国(20.9%)。依照一些西方权威经济学家的预测,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近20年来的增长率,那么在二三十年后,中国GDP将超过美国。也就是说,在可以见到的未来,中国又将恢复其两百多年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背景下,研究者的心态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国际史学界,近20年中对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批判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史研究视角的变化。过去之所以轻视中国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像英国那样通过工业革命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着辉煌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被人欺凌。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启灵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个表面原因。为什么中国的专制统治可以从公元前五世纪一直到1912年清帝溥仪被迫退位呢?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他决定了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和走向。所以,导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漫长的社会文化原因才是近代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但是,在具体分析文化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封建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君位世袭。这种基本特征是国家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主个人的品质,即贤明与昏庸。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国家的前途则是一片光明;相反,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昏君,那么,国家的命运可以想象。贤明的君主上任自然会选拔贤臣,变革制度, 于是一时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君主昏庸的,就往往奸臣当道、朝纲颓废,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甚至于刀兵四起,国破家亡。这就是所谓的人治——"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其政息"。然而就是由君主个人品质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情况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之久。如果没有外界的入侵,或许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由此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每一个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注定了灭亡。可悲的是这种兴衰更替在中国重复了4000多年,中国人就是认识不到其中的弊端,不能摆脱他走上别的道路,而这就与中国人受到的思想教育脱不了关系了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中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骆飞

中国为什么走向衰落 10电信1 骆飞20100504146 中国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还是技术都排在世界的最前列。但从十八世纪末开始,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契机的西方国家纷纷超越中国,而依旧沉湎于天朝帝国梦的中国迅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第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总实力的绝对值会不断增长;但每个国家相对实力的总和不变。一国的相对实力就决定了该国在特定时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为各国在国际格局中的较量是一个零和博弈,有国家兴起必然会有国家要衰落。十八世纪末,西方各国抓住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中国,他们在世界中的相对实力迅速提高;相应的,中国、印度这些传统强国发展陷于停滞,故相对实力大幅度消弱。 第二: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农业社会,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发展水平,而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于是人口总数较多且政治比较稳定的中国、印度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到了十五世纪末期,贸易成为决定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先后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家实力急剧上升,并成为世界性大国;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极度动乱时期,国内政治一片混乱,同时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于是对西方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小。到了十七世纪末期,现代科学革命在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先驱者们推动下开始迅速兴起,科学的兴起为此后的工业革命提供了钥匙。而此时的中国在两位圣明君主的带领下也正经历着封建史上最后一次繁荣——“康乾盛世”,人口的膨胀和政治的稳定所带来的农业经济的极大繁荣以及丝绸、陶瓷等手工业品的出口产生的贸易利润勉力维持着中华帝国庞大的身躯。到了十八世纪中后期,工业实力成为决定国家实力的首要力量,而工业的发展更依赖于技术与资本,比较优势因素也从人口转变为技术和资本。当时中国却已经走到了农业社会的尽头,一方面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技术与资本无法输入,工业发展缺乏条件;另一方面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传统农业发展停滞;再加上政治局势的动荡,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开始急剧下降,中国正式步入快速衰落期,并成为落后国家。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包括东方的日本先后完成了工业化,并建立了近代的工业体系。而中国却开始了近大半个世纪的战乱,国内战争连绵,国际屡遭侵略,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总而言之,近代中国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贸易兴国和工业立国的两次潮流中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忽视了构建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错失了发展的机遇。 主观因素 第一:过于依赖统治者的决策模式。中国与西方一个很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一种自上而下拉动的发展模式;而西方更偏向于民间力量推动国家前进,是一种自下而上推动的发展模式。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国家昌盛时期,无不是由贤明君主积极地运用国家的力量来制定政策,通过政治途径使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合法化,允许民间的力量兴起,从而促进国家发展。在西方,更多情况下是民间新的利益集团兴起,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为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扫除政治上的障碍;于是国家被迫作出让步,并制定新的政策,由此推动国家发展进步。这一差异导致了中国的发展过于依赖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中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治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很明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次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应着政治的腐败是经济的落后,中国几千年一直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小农经济有它根深蒂固的局限性:自私、狭隘、保守、落后。它不能为反抗列强侵略提供合格的经济基础。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以及反抗侵略者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滞后。指出经济技术的落后时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才成为不可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

经济方面:1、在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则拥有很少或没有土地。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地租。而地主又通过政治权力或暴力兼并土地。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主要地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封建政府还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在中国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剥削压迫农民。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生活及其贫苦和落后。在社会内部缺乏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社会发展迟滞。 政治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的帝国以来,历代皇帝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又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在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结构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这种宗法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前中期起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加,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文化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还与佛教和道教相结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统治者还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统治者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虽然一方面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停滞,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经过清朝的康乾盛世后,封建社会也走到了末世,产生了许多危机,而且清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鸦片战争前夜,它以衰相尽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很大距离。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近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

时代缩影——亲历八十年变迁 ——从外婆的故事了解近现代国家发展 1927年的近代中国,可谓极不平静。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共产党于江西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起义。然而在纷乱的局势下,湖南南部群山包围的小县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时光流逝,仍旧基本保留着它的本来面貌。 我的外婆这一年出生。外婆的爸爸,我叫“公公”,凭着自己的经济头脑靠药材生意起家,慢慢地积累起资金,如同当时大多数有了一点钱的中国人一样,在老家购置地产,家业逐渐稳固起来。鼎盛时,县城里一条街两旁的铺子甚至均为公公所有。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近代化仍不完全,尤其是在中部、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县城中,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公公也遵循着传统理念,几乎把家产尽数用在了购买宅地上。作为地主,公公与佃户之间的关系却不像戏剧中那样矛盾突出,每逢饥荒,公公还会开仓赈灾,接济饥民。 外婆就在这样的平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公公常年在外奔波做生意,她便和自己的母亲(我称作“婆婆”)相伴生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尽管已有在先的维新变法及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启发民蒙,但在偏远地区的村县中,“重男轻女”等封建旧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外婆是二太太的女儿,大太太的儿子、外婆的大哥和二哥常常欺负她。公公还有一个三姨太太,是当初他去南京做生意时,碰到的一个可怜的青楼女子。我的妈妈还记得小时候见过她,记得她虽然岁月

流逝但却依旧迷人的气质。这位姨太太,可想在当时也肯定受过很多欺负的。大太太、二太太各育有十几个儿女,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常常病不甚重而无法医治,这些子女多半夭折。 地产、商铺、农田、几房姨太太和众多儿女,公公家算是典型的老式地主家庭结构。天有不测风云,外婆不到十岁的时候,一场大火将公公拥有的那一条街的木质商铺烧了个干干净净。整个家庭遭遇重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日军入侵湖南。不久后,日本人打进了这个群山里的小县城。公公一家带着值钱的家当开始举家流亡避难。“由于食物紧缺造成普遍营养不良,难民中常常发生流行病。至于住宿,更是一种奢望。由于日机狂轰滥炸,沿途缺少栖身之所,他们只能暂避于破庙内或断垣下,忍受饥饿、寒冷与疾病,许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1。公公的大儿子在途中被日军打死,家里的财产也在逃跑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殆尽。 在极端恶劣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公公一家终于撑到了抗战胜利结束,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初期,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公公家是典型地主家庭,自然首当其冲被打倒。“土地改革导致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表现为‘小农制’的转换,即现代自耕小农制取代传统租佃小农制”2,公公的地产都被分配给了农民。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反抗意识与积极性,大家都要“打倒地主”、“翻身当主人”,土改斗争掀起高潮,农民的斗争激情受到 1 王同起,《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与安置》[J] . 史学研究,2002(12):7 2 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J] . 中共党史研究,2002(4):31--‐33

中国大型商场的衰退阶段及原因

中国大型商场的衰退阶段及原因 “大型商场”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沿用下来的一个概念,也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百货店这一业态的代名词。百货店这一业态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建国后,国营百货店一直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商品流通主渠道,承担着短缺经济下生活物资配给机关的职能,其主要任务是“稳定物价”“保障供给”,并不完全具备百货店原有意义上的业态特征。当时这种按部门综合经营的国营百货店叫做百货商场,规模较大的叫做大型商场。由于没有竞争,也没有新的业态出现,这种百货商场几十年来便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市场中唯一的零售业态。 改革开放后,大型国营百货商场开始向规范化的百货店改革,同时新兴建的大型豪华百货店以及外资百货店的进入,使中国的百货店这一业态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尽管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拉开了档次,以及新兴业态使顾客有所分流,但原有百货商场以大众消费者为主的顾客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是大众消费者日常购物的去处。所以,传统的百货商场虽然属于百货店业态,但却不能与改革后出现的新型的豪华百货店等同起来,而“大型商场”这一概念便笼统的把两者都涵盖了。 中国的百货店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人快速发展时期。大型百货店效益普遍良好,销售额增幅在二十个百分点的并不少见,因而成为投资的热点。一方面,老企业纷纷投资扩建改造,扩大营业面积,装修豪华店面;另一方面,社会各部门竞相投资,兴建豪华高档的商厦,出现了一股“大商场热”。据原内贸部的统计:“八五”期间(1990年-1995年) 全国建成的大型百货店数量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有700多家。另据原国内贸易部统计,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百货零售企业,1 992年59个、1993 年87个、1994年127个、1995 年180个,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1 995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有20家,1992年时只有2家。兰州市大型百货店的数量在80年代中后期只有3家,到90年代中期迅速增加到近20家;在武汉,一个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竞汇集了17家上万平方米的商场,其中绝大部分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建的;上海这一时期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由2家发展到60余家;杭州延安路商业区80代末只有少数几家大百货店,到90年代中期已有十几家巨型商厦;在北京,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百货店54家,在建的还有120家,总面积达560万平方米,万人拥有的百货店面积达5000 平方米,是国际上通常认为万人拥有百货店合理面积(400-500平方米)的10倍。有人计算过一个大致的比例;北京市居民消费购买力是东京、纽约的1/3,而大型商场却是他们的8倍。 随着大型商场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到90年代中期,百货店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昔日场面火爆的大商厦接二连三关停并转。据国家内贸局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中国第一次大商场关门现象集中出现在1996年,它们是北京的信特、沈阳的协和、天津的亚细亚和广东国丰4家。此后这种势头迅速蔓延,1997年上半年,上海一百西安店、协和西安店、广州仟村百货相继宣布停业;下半年,北京卡玛商业大厦、亚视商城、万惠双安也步其后尘,陆续关闭。从1995年到1997年三年间深圳有十多家倒闭;杭州从1996年到1997年共有7家关门。进入1998年,大型商场的衰退之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据国家内贸局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1994年全国121个大型商场的销售额仅增长19%,低于23.4%的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而且利税已呈负增长趋势;到1996年,全国21 2家大型商场中,119家销售额负增长,160家为利润负增长,28家亏损。1997年亏损面比1996年扩大一倍。据广东省地方报纸报道,1997年广州的大百货店进入全面亏损期,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