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证型用药

肝阳上亢

痰浊中阻

肝肾不足

心脾两虚

胁痛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证型用药

肝气郁结

瘀血停着

肝胆湿热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证型用药

风寒外袭风热上扰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内阻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证型用药

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虚瘀痹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证型用药

气虚血瘀

阴虚瘀阻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证型用药

寒湿困脾湿热内蕴

肝郁乘脾

肾阳虚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证型用药

暑湿阻遏

暑热蒙心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证型用药

毒热壅盛

气虚血瘀

病种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心烦易怒

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

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多或少,色暗红有块,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

经量少,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或头晕,或带下清稀。

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色淡红,质稀,伴腰膝酸软,足跟痛,五心烦热,头晕耳鸣

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血块排除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色淡红,质清稀,伴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常先期而下,色深红,质稠有块,心烦

口渴

色紫黑,有血块或小腹疼痛拒按,血块

排除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病种证型用药

脾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月经先期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阳虚寒凝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月经后期气血亏虚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丸(胶囊)

月经先后不肝气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定期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血虚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月经过少肾精亏虚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血瘀益母草膏

气虚补中益气丸/归脾丸

月经过多血热加味逍遥丸

血瘀血府逐瘀胶囊

- 28

-

痛经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气滞血瘀

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

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

寒凝血瘀

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

色黯黑有块

气血虚弱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痛,伴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证型用药

气滞血瘀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元胡止痛片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

积滞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乳食内积

有不节饮食史。食欲不振,呕吐物酸馊,腹胀或痛,

大便酸臭或溏薄,烦躁多啼,手足心热

脾虚夹积

平素体弱,面黄肌瘦,困倦无力。不思乳食,食则饱

胀。腹满喜按,呕吐物酸馊,大便溏薄酸臭,夜睡不

安,唇舌色淡

证型用药

乳食内积保和丸/小儿化食丸

脾虚夹积小儿香橘丸

痄腮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温毒在表发病初期,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肿痛,咀嚼不便热毒壅盛

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

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

尿少黄赤

1.2.5章中医护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D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从新》 D.《神农本草经》 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 B A.《伤寒杂病论》 B.《诸病源候论》 C.《难经》 D.《金匮要略》 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 C A.扁鹊 B.华佗 C.陈无择 D.刘完素 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 A A.王叔和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李杲 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 C A.张从正 B.李杲 C.刘完素 D.朱震亨 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 D A.李时珍 B.朱震亨 C.张从正 D.李杲 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 B A.张仲景 B.张从正 C.王叔和 D.李杲 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C A.李杲 B.张井岳 C.朱震亨 D.张从正 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 A A.《针灸甲乙经》 B.《铜人腧穴针灸经》 C.《针灸资生经》 D.《针灸大全》 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D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D.以上都是 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首 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A.叶天士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吴琨 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提 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吴琨 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 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B

2015年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送样员、见证员应具有____________。 A上岗证 B 建设单位书面授权 C 前二者 (C) 2、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____________人员。 A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C) 3、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____________。 A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 B见证证书 C送样证 (A) 4、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____________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 A管理人员 B见证人员 C检验人员 (B) 5、在办理样品接收手续时,若发现见证人与授权书所授权的人不一致,则该检测将被视作____________处理。 A见证检测 B委托检测 C抽样检测 (B) 24、送样员、见证员只要具有上岗证便可开展工作。(×) 25、送样员、见证员只要有建设单位的书面授权即可开展工作。(×) 26、施工企业取样人员在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块制作时,见证人员必须在旁见证。(√) 27、见证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有法定责任。(√) 28、混凝土回弹仪的回弹值即为混凝土的强度值。(×) 29、质监站质监员对现场某一混凝土构件的回弹结果可作为该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评价依据。(×) 30、钢筋保护层的测试仅是针对梁或板类构件的下排筋。(×) 一、选择题: 1、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取样数量,砌筑砂浆每台班、同一配合比、同一层砌体或砌体为一取样单位取一组试块 A:300 m3 B:500 m3 C:250 m3 (C) 2、建筑楼、地面砂浆则是每一层楼、地面取一组,不足时按计算。 A:1000m2 、1000 m2 B:2000 m2、2000 m2 C:3000 m23000 m2 (A) 3、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为℃。 A:20±5℃ B:20±3℃ C:20±1℃(B) 4、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以用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A: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 B:回弹法检测 C: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A) 5、砂的验收批,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或为一验收批。 A:400m3或600t B:500m3或600t C:600m3或600t (A) 6、石的验收批,用小型运输工具的,以为一验收批。 A:400m3或600t B:200m3或300t C:400m3或400t (A) 2、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用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3、水泥砂浆或微沫砂浆养护湿度应为90%以上(√) 4、砂检测的取样原则、数量: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12份,组成一组样品( ×) 5、从皮带机取样时,应在皮带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4份组成一组样品(√) 6、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验收批的组成是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 一、单项选择题(共36题,前4题为必选题,从5—36题中选16题做答,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编号)。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 A、委托检测 B、见证取样检测 C、监督检测 D、主体结构检测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 D、区人民政府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A、1 B、2 C、3 D、5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第1章 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1.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1.6试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1.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1.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1.9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传输速率为b (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假设x > p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 (p+h) (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b (bit/s),排队时间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多大? 1.12从差错控制、时延和资源共享3个方面分析,分组交换为什么要将长的报文划分为多个短的分组进行传输? 1.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1.1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m/s ?。试计算以下 28 10 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1)数据长度为7 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2)数据长度为3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15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16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1.17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1.18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1.19试解释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1.20判断以下正误。 (1)提高链路速率意味着降低了信道的传播时延。() (2)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无关。() (3)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运输层的功能。() (4)发送时延是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从发送方发出到该比特到达接收方之间的时间。() (5)由于动态分配通信带宽和其他通信资源,分组交换能更好更高效地共享资源。()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 1、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3、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1

上海市见证员考试重点

上海市见证知识要点 一、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规定 1、建设工程检测: 按检测对象的不同,建设工程检测可分为材料检测和工程检测;按检测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室内检测和现场检测. 检测机构资质按照其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 检测规则: ①建设单位到质监机构(市质监总站、市、区机专业质监机构)办理质监申报手续,递交见证书面授权书(一式5份),每单位工程见证人员不得少于2人。见证人员变动,建设单位应在其变动前书面告知该检测机构,并报该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②上海市在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基础上,推行见证单位、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三方确认制度。 ③上海市规定设计到结构安全的检测项目结构为不合格,检测机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上报质量监督机构,同时通知委托单位和见证单位;检测检测机构不得参与本机构检测项目不合格处理,参与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处理的检测机构应由质量监督规定的程序随机选定,监理单位应通过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检测报告的真伪进行确认,并对检测报告结构进行确认。 ④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⑤检测试样抽取、制作时,监理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应当对检测试样张贴或者嵌入唯一性识别标识(直径:20MM厚度2.2MM塑料币装薄片)。 2、《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规程》 ①委托单位需对检测报告中的试样信息进行更改的,应由原见证人员至检测机构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有见证单位公章和见证人员签名。更改检测报告中的试样信息应经检测机构质量负责人审核同意(备注:试样强度、日期不得修改) ②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应对《建设工程检测报告确认证明》中涉及的检测不合格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待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工程质量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建设工程检测报告确认证明》作为建设单位能否组织质量验收的条件之一。 ③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组号。不得在试块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严禁留置空白试块。 ④同条件养护:温度计量范围—10℃—50℃,要求每天02、08、14、20时四次定时观测,每次观测温度计读数精确至1℃,日平均温度按照02、08、14、20时四次观测值得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至1℃ ⑤钢筋首检不合格,使用单位加倍复验,在监理单位的见证和生产销售单位的现场确认,复验不合格,则使用单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到达目的端后再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组装成一个数据块。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 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

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 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 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教材11—15)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2)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3)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

痰饮辨治 汉代张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的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 一、痰饮的涵义 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个内容,原文如下: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 1、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2、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3、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4、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即现代临床所见的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的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的支饮)。以上是名义的区别。 在中医诊断学中,对痰饮二字又作为辨证方法用:咳唾之粘液,稠而厚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根据痰液的稠与稀可以分辨邪正相争的盛衰情况。《医宗金鉴》云: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阳盛为热,阴盛为寒。热痰、寒痰之分,与此意义相近。痰从火化宜清,饮从寒化宜温。急性炎症多热痰,稠厚色黄,治宜清火化痰。慢性炎症多寒饮,清稀色白,治宜温阳化饮。稠与稀反映抗病能力的强与弱,黄与白反映热化程度的快与慢,治各不

同。 二、病因病机 《金匮》所列四饮的病因病机很复杂。简括而言之:外因冒雨受寒,先伤体表卫外之阳气,进而影响肺气宣肃失常,以致不能通调水液,聚而成痰。又因饮水过多,或者过食生冷,中焦阳气被遏,脾胃健运失常,饮食少,不能输布精微,湿阻而成饮。如果久病衰老,肾阳不足,对水饮的蒸化分利失司,可形成肿满。诸家们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三者之间,尤其是脾阳居中,脾阳不振,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焦通道失常,发为痰饮喘肿。 原文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在日常生活体验中确是可以觉察到的。 《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化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脉,化而为血,灌溉全身。三焦气涩,脉道不利,水饮停滞,聚为痰饮。” 1、外感寒湿,肺脾受损,水湿停积成饮。 2、饮食不当,脾失运化,水湿停积成饮。 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水湿停积成饮。 病机: 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三脏中又以脾失运化首当其冲;病性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位: 饮留胃肠——痰饮

见证员试题及详细答案

见证员试题及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一、单项选择题 1.送样员、见证员应具有C 。 A上岗证B 建设单位书面授权C 前二者 2.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C 人员。 A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C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3.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A 。 A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B见证证书C送样证 4.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 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 A管理人员B见证人员C检验人员 5.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为B ℃。 A:20±5℃B:20±3℃C:20±1℃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A 。

A 30% B 20% C 50% 7. 机械连接、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B 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A 300 /300 B 500 /500 C 1000/1000 8.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C m2为一批,不足m2亦作为一批。 A 1000 /1000 B 5000 /50000 C 10000/10000 9.烧结普通砖A 万块为一检验批批 A 3.5~15 B 3.5~10 C 1 1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C 万块为一批 A 10 B 3.5~15 C 1 二、判断题 1.见证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有法定责任(√ ) 2.质监站质监员对现场某一混凝土构件的回弹结果可作为该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评价依据(×) 3.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以用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

第1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作业参考答案 第1章概述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案: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Message)分割为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分组。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案:因特网的基础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但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划分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部分重叠的,这是因为网络的演进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级ISP结构的因特网。 1.14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进行计算的依据是: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1)发送时延为100s,传播时延为5ms。(2)发送时延为1μs,传播时延为5m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又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7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案:服务和协议的区别: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本层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到下层的协议。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的定义;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只要不改变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实体可以任意地改变它们的协议。 1.19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从高层到底层分别是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1)应用层:功能是确定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即解决要做什么的问题。 (2)运输层:功能是使源端和目的端的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即解决对方在何处的问题。运输层只能存在于分组交换网外面的主机之中,运输层以上的各层就不

见证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送样员、见证员应具有 C 。 A 上岗证 B 建设单位书面授权 C 前二者 2.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 C 人员。 A 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 C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3.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 A 。 A 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 B 见证证书 C 送样证 应在检验委 B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4.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 托单上签名。 A 管理人员 B 见证人员 C 检验人员
5.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 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 为 B ℃。 A:20± 5℃ B:20± 3℃ C:20± 1℃
1 / 27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 试块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 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 A 。
A 30%
B 20%
C 50%
7. 机械连接、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 以 B 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 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b5E2RGbCAP
A 300 /300
B 500 /500
C 1000/1000
8.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 C m2 为一批,不足 m2 亦作为一批。
A 1000 /1000
B 5000 /50000
C 10000/10000
9.烧结普通砖 A 万块为一检验批批
A 3.5~15
B 3.5~10
C1
1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 万块为一批
A 10
B 3.5~15
C1
二、判断题 1.见证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有法定责任( √ ) 2.质监站质监员对现场某一混凝土构件的回弹结果可作为该构件混凝土强度的 评价依据( × )
2 / 27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 (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桂枝汤加减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桂枝汤加减 首先从桂枝加桂汤开始。【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君)生姜三两(臣)甘草二两(佐)大枣十二枚(佐)芍药三两(使)条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这是桂枝汤加大了君药桂枝的药量,从而加强桂枝药症的作用: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条文后说:“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桂枝加大用量,发散、降逆气和补中气的作用就大。桂枝发散力强,带动津液向全身体表发越、向外流动,经过汗和尿排出。因此,桂枝降冲逆,是释放上冲压力、使“气得旁流”的作用,没有表证的上气奔豚用了效果不好。尤其是对表邪很重的一些有汗出恶风的皮肤病,加大桂枝的用量,效果才好。加大桂枝的用量,散表通气而降逆,主要是发越法。生姜,主胸满咳逆上气,协助桂枝解表和降冲逆,单味生姜,量大一些水煎服,治水气上逆的眩晕效果就很好。甘草、大枣养中焦胃气津液,也降逆。芍药本身也有去水的作用,配合甘草,还缓急止痛。桂枝加桂汤主治的,是太阳表邪引起的上焦津液虚,下气趁机上逆,并不是下焦寒饮太盛,而是上下之气

不均衡了。所以,这个方子没加用温阳化饮的药。补一补津液,散一散外邪,释放一下上冲的压力就行了。桂枝这味药,有这么大的效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仲景还有一个以桂枝为君的“至简之方”,就是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君)甘草二两(佐)条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这个方的君药桂枝,具有温阳解表,降冲逆和补津液的作用;而蜜炙甘草,性质平和,甘滋生津,固护中土胃气。因此,由4两桂枝和2两炙甘草组成的本方,具备甘滋津液,温阳解表降逆的作用;可治疗津亏气逆合并表证的情况。在六纲,对治太阳病外感(伤寒或中风)证合并津亏。发汗过多,会伤及胃气津液,津液过损,上焦亏虚,下焦之气就会乘虚上逆,造成严重的心慌心悸,或心下胃脘部的悸动不安。这种悸动感属于虚性,得按则舒,这是桂枝甘草汤的典型症状。因此,桂枝甘草汤可以治疗阳虚而津亏的严重心悸,临床要注意辨证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君) 生姜三两(臣) 厚朴二两(臣) 杏仁五十枚(臣) 甘草二两(佐) 大枣十二枚(佐)

2020年见证取样员考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见证取样员考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办理样品接收手续时,若发现见证人与授权书所授权的人不一致,则该检测将被视作____________处理。 A见证检测 B委托检测 C抽样检测 (B) 2、建筑楼、地面砂浆则是每一层楼、地面取一组,不足按计算。 A:1000m2 、1000 m2 B:2000 m2、2000 m2 C: 3000 m23000 m2 (A) 3、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为℃。A20±5℃ B20±3℃ C20±1℃(B) 4、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以用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A: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 B:回弹法检测 C: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 度(A) 5、砂的验收批,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或为一验收批。 A400m3600t B500m3600t C600m3600t (A) 6、石的验收批,用小型运输工具的,以为一验收批。 A:400m3600t B200m3300t C400m3400t (A) 7、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取样数量,砌筑砂浆每个台班、同一配合比、同一层砌体或砌体为一取样单位取一组试块。 A300 m3 B500 m3 C250 m3 (C)

8、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____________人员。(C) A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9、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____________。(A) A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 B见证证书 C送样证 10、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____________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B) A管理人员 B见证人员 C检验人员 二、填空题 1、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不得少于3 组。 2、国标GB 50325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的验收项目包括甲醛、氡、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3、当水泥中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中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GB175-2007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时为合格品。 4、砂石的验收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的规定进行,使用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以400立方或600吨为一验收批。 5、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出厂检验检验批量:每批平板应以同一等级、 同一规格的产品,以(1000 )张为一个批量。 6、骨料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 份,石16 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7、混凝土拌合物主要性能为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采用坍落度试验进行测定。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 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 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 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 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① 高效。② 灵活。③ 迅速。④ 可靠。 缺点: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 产生额外开销;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 优点: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实时性强。不存在失序问题。控制较简单。 缺点: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长。信道利用低。 (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 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 优点: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简化了存储管理。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 数据量。 缺点: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 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 (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 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 TCP/IP一开始就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 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④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 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 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而TCP/IP则不 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 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 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

见证员考试复习资料-1

习题 1.写出五个建筑钢材的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200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03)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2008)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金属材料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5-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写出钢材按化学成分的分类。 碳素钢:低碳钢(含碳量≤0. 25%)、中碳钢(含碳量0. 25%~0. 60%)、高碳钢(含碳量>0.60%)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低合金钢≤5%、中合金钢5%~10%、高合金钢>10% 3.写出钢筋按生产工艺分类。 钢筋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冷轧螺纹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碳素钢丝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刻痕钢丝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绞线 冷拔低碳钢丝 4.写出钢材的检验项目。 (1)拉伸试验(屈服点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2)弯曲(冷弯)试验; (3)反复弯曲试验; (4)必要时需进行化学分析:C、S、P、Si、Mn、Ti、V; (5)冲击。

5. 碳素结构钢(型钢、板材、管材)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的取样方法和数量。 (1)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2)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材组成。 (3)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每批取试件一组,其中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冷弯试件,三个冲击试件。 (4)取样方法按《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CB/T2975-1998)进行。 ①试件应在外观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切取时应防止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②工字钢和槽钢:应从腰高1/4处沿轧制方向切取矩形拉伸、冷弯试件,厚度是钢材厚度。 ③角钢和乙字钢:应从腿长的1/3处切取。 ④T形钢和球扁钢:应从腰高1/3处切取。 ⑤扁钢:应从端部沿轧制方向在距边缘为宽度1/3处切取。 ⑥钢材:应在端部垂直于轧制方向切取度件:对于纵轧钢板,应在距边缘为板宽1/4处切取。 6.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的取样方法和数量。 (1)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2)每批由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组成。 (3)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且炉罐号最多为6个。 (4)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每批取试件一组。 (6)取样方法 ①按表6.4规定凡取2个试件的均应从任意两根(或两盘)中分别切取,即在每根钢筋上切取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②试件在切取时,应在任意一端截500mm后切取。 ③试件长度如下(供参考): 试样应满足在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符合下列要求: d≤25mm 350mm 25mm

【免费下载】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真题

苏州顺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员工基本业务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编号)。 1、送样员、见证员应具有____________。 (C) A、上岗证 B、建设单位书面授权 C、前二者 2、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____________人员。 A、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3、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____________。 A、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 B、见证证书 C、送样证(B、) 4、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____________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 A、管理人员 B、见证人员 C、检验人员(B、) 5、在办理样品接收手续时,若发现见证人与授权书所授权的人不一致,则该检测将被视作____________处理。 A、见证检测 B、委托检测 C、抽样检测(B、) 6、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取样数量,砌筑砂浆每个台班、同一配合比、同一层砌体或砌体为一取样单位取一组试块。 A、:300m3 B、:500m3 C、:250m3(C、) 7、建筑楼、地面砂浆则是每一层楼、地面取一组,不足时按计算。 A、:1000m2、1000m2 B、:2000m2、2000m2 C、:3000m23000m2(A、) 8、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为℃。 A、:20±5℃ B、:20±3℃ C、:20±1℃(B、) 9、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以用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A、: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 B、:回弹法检测 C、: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A、) 10、砂的验收批,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或为一验收批。 A、:400m3或600t B、:500m3或600t C、:600m3或600t(A、) 11、石的验收批,用小型运输工具的,以为一验收批。 A、:400m3或600t B、:200m3或300t C、:400m3或400t(A、) 1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B、)。 A、、委托检测 B、、见证取样检测 C、、监督检测 D、主体结构检测 1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A、)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 D、区人民政府 1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

第一章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是: ①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 ②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 ③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④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