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第1课时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非洲)

1.地理位置:在非洲的东北部,莽莽沙漠之中,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以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埃及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赞叹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课本第4页小字)

2.产生发展: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埃及初步统一,定都孟菲斯。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扩大,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国家波斯所灭。

3.金字塔。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为什么每个国王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建造陵墓呢?古埃及的法老们不仅仅满足生前统治着人世,幻想死后复活成神,永远庇护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根据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法老的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法老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修筑陵墓的原因。

金字塔的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的下游,已经勘察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有三十多座可见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这些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落,现高仅为137米,共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和花岗岩垒叠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 2.5吨。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内有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整个建筑设计严密,工程牢固,历时几千年还安然屹立于尼罗河畔。

为什么金字塔千年不倒呢?金字塔有两个忠实“保镖”—52度“角”和方锥体的“形”。金字塔面与面之间的角度是51度50分9秒,这与有“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之称的52度角相差无几,而52度角被认为是最稳定的角,这说明金字塔是按照这种“极限角和稳定角”来建造的。

这些巨石是如何搬运到位的?一般认为是这样建造的:首先采石,工匠们把加工过的平整光滑的巨石用人或牛拉的木橇运往现场。由于木橇运行需一条平坦的道路,这需要先修路,据估计仅这项工程就花去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他们如何把一块块巨石一直垒到百米以上的高度呢?古埃及人很聪明,他们围绕金字塔塔基修出螺旋上升的缓坡道,随着塔的升高,坡道也螺旋上升,这样石料总是可以运上去。以此类推,等到塔建成后,再将土坡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在技术非常落后的古代,进行这样巨大的工程是异常艰苦的。这些金字塔的建成,充分显示出建造者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表现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金字塔是谁建的?面对高大雄伟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也产生了很多疑问。有人说是火星人建的,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有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一般人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所建,根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据说是用了10年时间修筑运石道路和地下墓室,又用了20年时间才砌成塔身,整个工程历时30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结论: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在哈佛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2米,长57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6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兵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无论是建造雄伟壮观的金字塔,还是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在于让人们相信,法老凌驾一切的威权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放映《空中花园》,图片属于哪一地域?古代巴比伦的景观)

二、古巴比伦(西亚,现在的伊拉克。)

1.地理位置:在亚洲的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因为形状犹如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地”。它的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这里的河水定期泛滥,水退以后留下的淤泥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2.产生发展: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3.《汉谟拉比法典》。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阅读课文6页小字部分)法典被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是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伊朗的苏撒古城发掘出的,石柱现存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石柱分为浮雕和正文两部分。课文中选用的插图,展示的是头部的浮雕部分,站立者是国王汉谟拉比,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法典》的文字共约8000字,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奴隶地位等内容。

从条文的内容看,处处维护上层统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这也说明法典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奴隶社会的重要资料。

三、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2.产生发展;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一些小国。后来,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伴随着印度的种族制度,产生了维护种族制度的婆罗门教。他们引用《吠陀》中的神话传说,造物神“梵天”用口、手、腿、脚创造出四个等级。还大肆宣扬轮回说,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者,来生可升为较高等级,否则,降为较低等级。他们制定了一部法典,即《摩奴法典》。法典规定:婆罗门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而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首陀罗如果评价婆罗门的品行,就要用沸油灌入他的嘴里和耳朵里。杀死婆罗门的人应处以最痛苦的死刑。高级等级杀死首陀罗,可用牲畜抵偿或简单净一次身就行了。《摩奴法典》实质上是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社会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课文第9页)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和军权。以上两个等级构成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第三、四等级构成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甚至不能共食、共住。在首陀罗之下,印度还存在着一个没有种姓的群体—贱民,按照婆罗门教教义,贱民被称为达利特人,意为“不可接触之人”,其他种姓不仅不能与他们交往,连喝水不能共用一口井。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维护雅利安人对当地居民的统治,对后来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我们本课所学的古代亚非文明古国。这几个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A.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适合人类的居住。

B.河水的定期泛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1.1《亚非大河文明》 习题

第1课亚非大河文明 一、填空题 1、四大文明古国 北非:()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 西亚:()流域——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 南亚:()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 东亚:()流域——古中国 2、古埃及:()——文明标志(法老陵墓)。 3、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作用:()地位:()。 4、古印度(雅利安人) (1)、种姓制度内容 ():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自由民(平民、商人)():土著居民(被征服者、奴隶) (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制度。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 B、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奇迹之一 C、埃及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见证 D、埃及国王智慧和力量的见证 2、如果你是古印度的一名官员,你应该属于的等级是() A、婆罗门 B、首陀罗 C、吠舍 D、刹帝利 3、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姓制度把印度社会划分为四个等级 B、种姓制度中,国王的权利最高,不可侵犯 C、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D、种姓制度实质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这句话的含义是() 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国土范围 C、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D、尼罗河是古埃及的内河 5、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6、印度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的多少 7、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8、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处在大河流域 C、有丰富的资源 D、人民的辛勤劳动 9、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A、中国夏朝 B、古巴比伦 C、摩揭陀国 D、古埃及 10、以下法律中,哪一个是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 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 D、《独立宣言》 11、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下列内容中,与古代亚非文明无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12、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出自《汉谟拉比法典》 B、反映了奴隶制度的残酷 C、带有平等思想 D、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3、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4、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一般来说,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15、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个同学争论最著名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们所说正确的是()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木乃伊 D、国王谷 16、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于公元前2560 年,塔身用230万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一、古埃及 (一)文明起源: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二)起始时间:约公元前 4000 年 (三)主要成就 1.金字塔:现存已知 80 多座,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2.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像):(1)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2)斯芬克斯之谜 3.太阳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二、古巴比伦 (一)文明起源: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二)起始时间:大致公元前 5000 年-公元前 4000 年,苏美尔人来此定居 (三)主要成就 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3.60 进制 三、古印度 (一)文明起源: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形成的冲积平原 (二)起始时间:大致从公元前 2500 年开始 (三)主要成就 1.种姓制度 2.数字 (1)公元前 3 世纪前后,出现了数的记号 (2)公元 5 世纪初,创造了 0 的概念和符号 3.佛教 (1)起源时间: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5 世纪 (2)诞生地:迦毗罗卫国 (3)创始人:释迦牟尼 (4)教徒:释家弟子、沙门释子

四、中国 (一)文明起源:中华文明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起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 (三)古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1)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司南 宋代时,指南针在航海业中发挥作用 (2)造纸术 东汉蔡伦在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成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印刷术 隋朝,雕版印刷术;唐代雕版刻印的《金刚经》,世界最早印有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4)火药 火药是中国炼丹家发明的;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南宋的时期发明了突火枪 2.农业 朝代人物著作影响及意义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元代王祯《王祯农书》综合了黄河和江南流域生产经验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 3.数学

古埃及文明历史成就

古埃及文明历史成就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古埃及文明历史成就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埃及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构成。 表意符号是用图形表示词语的意义,特点是图形和词义有密切关系。例如: 古埃及文字对照表表示水就画了条波形线≈,画一个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 表音符号是为了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取得了音值。例如:猫头鹰的图形用作音符时,读[m]音,已失掉“猫头鹰”的含义。表示门闩的图形符号,代表音,而另一个表示小山坡的符号,则用来表示[k]音。 限定符号是在表音符号外加上一个新的纯属表意的图形符号,置于词尾,以表明这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畴的。限定符号本身不发音。例如:在象形文字中,“犁杖”和“朱鹫”这两词的音符完全相同,都有两个辅音组成,读音为hb.区别词义的方法是:在hb后分别加上表示“犁杖”和“朱鹫”的限定符号。把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适当组合起来,便可构成完整的句子。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 3、世俗体文字:它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中考历史考点18: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一、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发展 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强盛 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衰落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灭亡 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科学文化成就: ①特点: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②表现: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

(1)含义: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法老的统治 (1)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 ①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②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③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2)王权衰落: ①原因: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②时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漠拉比法典》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明之古代印度》知识点练习题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明之古代印度》知识点练习题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亚非文明之古代印度》知识点练习题精选”,更多2019中考动态,2019中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中考网! 1.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 ) A.雅利安人建立 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印度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

利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选项哪一项与印度有关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 4.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 C.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几位同学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一部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 A.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 B.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C.婆罗门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 D.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6.古印度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8.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埃及的文字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 3、世俗体文字:它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古埃及的宗教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个: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赫尔摩波利斯和底比斯。木乃伊木乃伊是经过特殊处理而完好保存下来的尸体。前后三千多年期内,古埃及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变。 还有就是金字塔人类最早的太阳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 最早的太阳历。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埃及人就已经把1年确定为365天,全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作为节日之用;同时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季4个月。实际上,古埃及的这种历法并不精确,因为1个天文年是365.25日,所以古埃及历每隔4年便比天文历落后1天。然而在古代世界,它却是最佳的历法。在古王国时期,埃

及人观察到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天狼星清晨正好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于是古埃及人将这一天定位一年的第一天。建筑中的天文学知识古埃及的建筑与天文学密切相关,许多建筑中都隐含了一定的天文学知识。著名的金字塔就隐含了许多天文学知识。金字塔的四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胡夫大金字塔的北面有隧道,可以进入金字塔的中心部位,由那儿眺望北方夜空,北极星正好映入眼帘。哈夫拉金字塔王殿内南北方位有两个通气孔。北通气孔指向当时猎户星座的Zeta星。 另外,狮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它的正面永远都正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千万年不变。 古埃及的数学十进制计数法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记 数法。在现存的莱因特纸草和莫斯科纸草上记载了不少埃及人的数学问题,虽然只是片段,仍然可以表明当时古埃及人的数学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古埃及人依次用笔画排列记数到9,然后用一个好像倒写的“U”的符号代表10.但古埃及人写111这个三位数时,每一数位都用一个特殊的符号表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将1重复写三次。这说明埃及人当时还没有完全掌握十位进制。古埃及的医学千年不腐的木乃伊古埃及千年不腐的“木乃伊”闻名于世。古埃及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灵魂的安息处,要想获得永生,就必须把尸体保存好。制作木乃伊在古埃及第一王朝之前就开始了。 1991年,埃及科学家穆罕默德·塞闭特博士发现,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埃及国家博物馆对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练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点: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4.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 5.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7.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8.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9.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1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1.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组成小国,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1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但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1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15.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练习

1.1.1古代埃及(练习) 一、选择题: 1.(2013··6)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金字塔B.种姓制度佛教 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D.公元纪年基督教2.(2013··1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 埃及开罗最吸引人们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 A B C D 3.(2013··11)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重要的文明遗存是( ) A.空中花园 B.金字塔 C.克尔白神庙 D.巴黎圣母院 4.(2013··18)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 ) A B C D 5.(2013··17)图8所示的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是古代哪一文明最有影响力的象征之一( ) A.古代埃及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

6.(2013··16)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位于(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7.(2013·普洱·15)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能代表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圣索菲亚大教堂 C.巴黎圣母院D.麦加清真寺 8.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9.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 ) A.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 10.公元前6世纪,灭亡古代埃及的是 ( ) A.古巴比伦 B.古代印度 C.波斯 D.雅利安人11.四大文明古国中,位于北非的是 (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1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一个军事大帝国,它地跨 ( ) A.欧亚两洲 B.欧非两洲 C.亚美两洲 D.亚非两洲14.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金字塔里发现了许多符号,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 A.腓尼基字母 B.字母文字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15.下列有关金字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②现存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③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④胡夫金字塔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 ( ) A.胡夫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空中花园 D.黄帝陵

论古埃及的主要数学成就

论古埃及的主要数学成就 姓名:XXXX 班级:XXXX级X班 专业: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摘要:埃及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几个地区之一,位于尼罗河两岸,公元前3200年左右,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发明,其中数学成就引人注目。从保留下来的纸草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埃及人的数学知识相当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数学成就是古埃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算术;代数;几何 一、数学纸草文献和算术 1、纸草书记录下的古埃及数学成就 现今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根据两卷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一卷藏在伦敦,叫做莱因德纸草书,一卷藏在莫斯科。 埃及很早就用十进记数法,但却不知道位值制,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符,而不是将 1重复三次。埃及算术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复。 他们能解决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并有等差、等比数列的初步知识。占特别重要地位的是分数算法,即把所有分数都化成单位分数(即分子是1的分数)的和。 莱因德纸草书用很大的篇幅来记载2/N(N从5到101)型的分数分解成单位分数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分解以及用什么方法去分解,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这种繁杂的分数算法实际上阻碍了算术的进一步发展。 2、算术方面成就 古埃及的数学基本上是采用十进位制的,在算术的四则运算中,古埃及人实际上只是通过加法来完成的,减法是倒数,乘法则是化成加迭法步骤来进行运算。由此可知,古埃及人使用的是简单的算术,而非比较高深的数学,对埃及人来说,四则运算都可以化为记数形式,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缓慢,但是无需记忆且运算比较简单。

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一2q、【课标解读】: 课标:2-1-4 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课标解读:通过分析古代埃及等的地理环境特征,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这种地理环境对于早期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以理解早期区域文明的产生都深深刻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 二、【教材简析】: 古埃及作为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尼罗河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本课先通过文字和图片等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的航运条件等,建立起古代埃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及了解尼罗河的优越性。再通过一系列文明成就的展示,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如何影响文明产生。在本课教材最后,概述了古埃及的盛衰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五、【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古代亚非文明概述

古代亚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古代亚非文明表 古国名称 位置(大河流域) 文明代表 古老文字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国王陵墓,权力象征 胡夫最大,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制度; 三部分构成;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互不通婚 古代亚非文明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古代亚非文明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①埃及象形文字:为以后字母文字形成奠定了基础;②西亚楔形文字:被西亚各民族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③腓尼基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形成奠定了基础;④中国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亚非古代的四个文明的特点 幅员辽阔,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因此造就了农业文明,为小农意识下的农业文化的奠定了基础。 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欧等国也因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取向海洋文化为主的异型农业文化,这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以中国为例的“农耕文化”,使得人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并且做到人与自然相适应,从而产生人、社会、自然一体化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使得小农生产和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导致了农业文明。 海洋文化自由、规律性不强,人们对于自然表现出主观积极的能动态度,人们不过分地依赖自然条件,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航海导致商业贸易的发达,生活新奇富有刺激,对自然的依赖性在海洋民族心理上不断减弱,使得强调人的主动性,突出人对自然的征服。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要求崇尚经验,培养了人们爱好和平,礼仪为重,互帮互助的性格。这和欧洲人"好斗"性格以及"战争是万物之父"的观念极然不同。一个是寻

最新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11历本 11105214114 缪艳艳 【教材版本】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0XX年第1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中的第一目,主要讲述了古埃及的各文明成果,是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的延续和深化,又与古代西亚国家、古印度和中华早期国家连接和对比,是七年级下册的延伸,在本单元内部结构上具有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对此课的要求是“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 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课程标准还在活动建议上提出“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圈划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区域,标明其年代;指导学生从当时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成就中找出环境影响的印记。”因此,这一节课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材料、图片,让学生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做出整体感知,以及它产生的原因。引导 学生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得出自然环境(尤其是尼罗河)对古埃及 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要让学生将人类与环境联系起来,意识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埃及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对金字塔、木乃伊、法老等具有代表性的古埃及文明成就都有所耳闻。少数知识面较广的学生甚至看过专门介绍的书籍,因此有一定的基础。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早期文明区域》一课, 知道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知识和部分尼罗河文明成果。但是学生还没有将区域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来,也不明白古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早期文明的 区域。 2、了解古埃及的各 项文明成就。 3、简述尼罗河对埃 及文明带来的影 响。1、能通过图片提取有效信 息并总结特点或得出结 论。 2、通过学习,能够从自然 环境出发分析环境对文 明产生的影响,从而能 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 系。 懂得人与自然应和 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古埃及各文明成就。 2、教学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带来的影响,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分析图片,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四张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是属于哪几个国家的建筑物。 师: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并说说它们的地理位置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 (幻灯片上首先遮去国名,生指出位置并概括归纳)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授课老师:莫晓霏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一、古埃及 (一)文明起源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二)起始时间 约公元前4000年 (三)主要成就 1.金字塔 现存已知80多座,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2.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像) (1)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 (2)斯芬克斯之谜 3.太阳历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2017-联考】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B.古代埃及人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C.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D.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二、古巴比伦 (一)文明起源 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二)起始时间 大致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来此定居 (三)主要成就 1.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3.60进制 三、古印度 (一)文明起源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二)起始时间 大致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 (三)主要成就 1.种姓制度 2.数字 (1)公元前3世纪前后,出现了数的记号(2)公元5世纪初,创造了0的概念和符号3.佛教 (1)起源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2)诞生地:迦毗罗卫国 (3)创始人:释迦牟尼 (4)教徒:释家弟子、沙门释子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 教学用具 PPT 4. 标签 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与社会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设问: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设问: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教学预设:便于航行。 片段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3.教学环节二:几何学和太阳历 活动:分组采访官员和农民,自己设计采访的问题,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 活动设计意图:学生在采访和回答的过程中理解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几何学的产生的重要意义。 出示:几何图形和太阳历中的三个季节。 设问:太阳历发明的意义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一、古埃及 1、文明起源:非洲尼罗河 2、主要成就:①金字塔(陵墓),最大的—胡夫金字塔 ②狮身人面像,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又称:斯芬克斯像 ③太阳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二、古巴比伦 1、文明起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伊拉克境内;该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2、主要成就:①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②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 ③60进制(如时间的计算) 三、古印度 1、文明起源:印度河和恒河 2、主要成就:①种姓制度 ②数字:数的记号,阿拉伯数字 0的概念和符号 诞生地:迦毗罗卫国 ③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 教徒:释家子弟、沙门释子 四、中国 1、文明起源:黄河流域 2、主要成就: (1)四大发明 ①指南针:最早战国叫司南;宋代用于航海领域;被称水手之友 ②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又被称为蔡侯纸 ③印刷术:隋——雕版印刷术;唐——雕板《金刚经》,世界最早印有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④火药: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军事;宋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南宋——突火枪; 为资本主义到来吹响了号角 (2)农业 著作人物朝代影响及意义 《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 《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王桢农书》王桢元综合了黄河和江南流域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徐光启明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 (3)数学 著作人物朝代简介 《周髀算经》不详汉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九章算术》多人总结汉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 《九章算术注》刘徽魏晋创立“割圆术”计算圆周率,3.1416 《缀术》祖冲之南北朝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4)地理 著作作者朝代简介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系统介绍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明朝世界上最早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 (5)综合 著作人物朝代简介 《梦溪笔谈》沈括北宋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中国17 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解缙等明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第1课时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非洲) 1.地理位置:在非洲的东北部,莽莽沙漠之中,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以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埃及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赞叹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课本第4页小字) 2.产生发展: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埃及初步统一,定都孟菲斯。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扩大,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国家波斯所灭。 3.金字塔。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为什么每个国王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建造陵墓呢?古埃及的法老们不仅仅满足生前统治着人世,幻想死后复活成神,永远庇护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根据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法老的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法老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修筑陵墓的原因。 金字塔的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的下游,已经勘察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有三十多座可见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这些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落,现高仅为137米,共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和花岗岩垒叠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 2.5吨。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内有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整个建筑设计严密,工程牢固,历时几千年还安然屹立于尼罗河畔。 为什么金字塔千年不倒呢?金字塔有两个忠实“保镖”—52度“角”和方锥体的“形”。金字塔面与面之间的角度是51度50分9秒,这与有“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之称的52度角相差无几,而52度角被认为是最稳定的角,这说明金字塔是按照这种“极限角和稳定角”来建造的。 这些巨石是如何搬运到位的?一般认为是这样建造的:首先采石,工匠们把加工过的平整光滑的巨石用人或牛拉的木橇运往现场。由于木橇运行需一条平坦的道路,这需要先修路,据估计仅这项工程就花去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他们如何把一块块巨石一直垒到百米以上的高度呢?古埃及人很聪明,他们围绕金字塔塔基修出螺旋上升的缓坡道,随着塔的升高,坡道也螺旋上升,这样石料总是可以运上去。以此类推,等到塔建成后,再将土坡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在技术非常落后的古代,进行这样巨大的工程是异常艰苦的。这些金字塔的建成,充分显示出建造者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表现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金字塔是谁建的?面对高大雄伟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也产生了很多疑问。有人说是火星人建的,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有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一般人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所建,根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据说是用了10年时间修筑运石道路和地下墓室,又用了20年时间才砌成塔身,整个工程历时30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结论: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在哈佛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2米,长57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6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兵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无论是建造雄伟壮观的金字塔,还是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在于让人们相信,法老凌驾一切的威权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放映《空中花园》,图片属于哪一地域?古代巴比伦的景观)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 第一,象形文字。 约形成于公元前35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最初的使用者主要是僧侣。通常被刻在神庙的墙壁和宗教纪念物上,因而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在使用期间演化出三种形式:第一中间期时演变为祭司体;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演变出世俗体;公元前后演化为科普特文字。这三种书体虽然日趋简化,但其内部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象形文字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或称限定符号)。它有24个单辅音符号,但无元音,也一直未发展成字母。由于象形文字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为一般人所掌握和使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后来成为一种死文字,直到1822年才最终被破译。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第二,文学成就。 神话传说:以太阳神拉和冥王奥西里斯为首形成了两大神系。其中奥西里斯的故事最著名。现代埃及学家认为,该传说中王位由兄终弟及转为子承父位,反映了母权制被父权制所取代。短篇小说:题材众多,《辛努海的故事》、《船舶遇难记》、《一个能言善辩的农夫》和《占领尤巴城》等都非常著名。 诗歌:主要有世俗诗和宗教诗。世俗诗主要是一些民谣,如劳动歌谣、情歌,包括《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等,多流露了奴隶或劳动者对沉重劳役的不满。大部分诗歌是对太阳神、尼罗河和法老的颂诗,如《阿吞颂歌》《尼罗河颂》等。 战记作品:最有名的如《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它记述了图特摩斯三世第一次远征西亚时在作战会议上讨论如何攻打该地美吉多城的战术。这是我们所知最早的有关战术方面的记载。 箴言文学或教训文学:内容十分丰富,在古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它们通常出自帝王或官僚贵族之手,如美利卡拉王的教训等。但也有普通人的长辈对晚辈的教训流传下来,如《杜阿乌夫之子赫琪给其子拍比的教训》。内容涉及伦理道德规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或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如《阿美涅穆赫特一世的教训》。 第三,科学成就 天文:埃及人很早就绘制了星象图,到新王国时期,已经认识了43个星座。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了埃及人的历法——太阳历。他们根据天狼星和尼罗河的泛滥时期,把一年定为365天,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季四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余5天在岁末为节日,比现在的阳历仅误差1/4天。后来罗马共和国晚期凯撒根据太阳历制定了朱里亚历,是现代历法的基础。此外,埃及人还发明了圭表、日晷以及观测星象的天文仪器——麦开特。 医学:古埃及人外科医术特别发达,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史密斯医学纸草》,其内容就是关于外科方面的医术。发现于底比斯的《艾贝尔斯纸草》(因买得此纸草的德国人而得名),是古埃及人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包含900多个医治各种疾病的处方。医师们使用的医疗器械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一、古埃及 (一)文明起源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二)起始时间 约公元前 4000 年 (三)主要成就: 1.金字塔: (1)建造金字塔的用途:陵墓。当时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在活着的时候动 用人力、财力给自己修建陵墓,即金字塔。 (2)常考:现存 80 多座金字塔,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胡夫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的 法老,据说当时胡夫用了 10 万人、花费了 30 年的时间建成。胡夫金字塔高 146.5 米,由 230 万块大石块堆叠而成。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 2.狮身人面像: (1)胡夫有一个儿子,名为哈夫拉,哈夫拉也修建了金字塔,其金字塔前有一狮身人 面像。据说面容以哈夫拉为原型,造型源于古埃及神话中的妖怪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故狮身人面像也被称为斯芬克斯像。 (2)斯芬克斯之谜:希腊神话中也有斯芬克斯,它是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怪 兽,其给路人出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此谜语为斯芬克斯之谜。谜底:人,婴儿时期用四肢“爬”,中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暮年需要用拐杖。注意:斯芬克斯之谜常指代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考查过单选题。 3.太阳历: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属于历法的一种。 (1)历法: ①主要确定一年和一月中的日数; ②让一年当中的日数与一月当中的日数成整数。“年”在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月” 在天文学上称之为朔望月。回归年和朔望月包含的天数都不是整数,如现代推算的一回归年是365.24220……天,一朔望月是29.53059 天。历法要使一年的日数和一月的日数成整数,因为整数才利于计时、劳动耕作,故此,人为约定了很多历法规则,其中一种就是太阳历。 (2)太阳历也被称为阳历。规则: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而月数和月的日数人 为规定。例: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是一种太阳历,一年当中的日数是 365 或 366 天,约等于一回归年,月数是人为规定的,有 12 个月,日数有 30、31 天,2 月份还有 29、28 天。 (3)当时埃及人已经把一年的日数确定为 365 天,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每月 30 天,再加上 5 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二、古巴比伦 (一)文明起源 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被人称为巴比伦文明。 (二)起始时间 大致公元前 5000 年-公元前 4000 年,苏美尔人来此定居 (三)主要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