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介绍(自己整理版)

汉服介绍(自己整理版)
汉服介绍(自己整理版)

汉服分为上衣下裳和深衣两种式样,所以上衣下裳,就是上下分离,深衣,即为上下通裁。

女装

1 曲裾

是很古老的一种汉服样式,流行于汉代,但在隋唐之后成为历史,再不可见。但其奠定了汉服交领右衽,系带的特征

2 襦裙

是最常见的汉服女装式样,即上襦下裙

3 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流行于隋唐时期,讲裙腰提高至胸口,故名为齐胸襦裙。常被误认为韩服,其实存在很大区别

4对襟襦裙

上襦衣领为相对的衣襟,而不是汉服普遍的交领,故名为对襟襦裙。

5 半臂

半臂是加在外面的类似于小外套,通常加在襦裙外。

6 明制袄裙

盛行于明代,上袄下裙式样

男装,男子汉服多在前后各有一道中缝,象征中正平直

1 曲裾同于女装

2 直椐

因衣裾不同于曲裾绕身,故名为直裾

盛行于隋唐之后,明代的官服也为圆领袍,领子为圆领,故名圆领袍

3 直裰(又名直身)

为上下通裁式样,下开叉,里有暗摆,为明代男子日常盛行穿着,一般不加腰带,或加细腰带,式样宽松休闲

4 襕衫

多为书生学子穿着,为古代太学的“校服”式样,衣摆下有一道襕,故称襕衫

汉服知识竞赛100问

一、选择 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 A.《史记》 B.《春秋左氏传》 C.《汉书》 D.《论语》 2、同袍一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 A.《楚辞》 B.《仪礼》 C.《尚书》 D. 《诗经·秦风·无衣》 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汉服运动的第几代复兴者?(C )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4、汉服运动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 A.2004;陈朕冰 B.2003;王乐天 C.2003;李婷 D.2004;菲古想 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 A.晋代 B.五代十国 C.宋代 D.元代 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甲丙丁乙 D.丁丙乙甲 7、《三字经》言:"昔孟母,择邻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 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 A.铁观音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西湖龙井 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 A.楚国和越国 B.秦国和晋国 C.齐国和燕国 D.晋国和楚国 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 风光和繁荣景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而此画的

汉服简介 附图

漢服简介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展品簡介: 第一部分:深衣之曲裾 曲裾 释义: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 記載: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 唐孔颖达疏。《汉书·江充传》:“ 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汉代时,服饰制度虽还不够完备,但对宫中的后妃们的衣饰已有了明确的规定,汉代妇女礼服采用深衣制,《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后汉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饰,绀上皂下;蚕服,青上缥下,都是深衣制(即单衣)。深衣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

大学生汉服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汉服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前言 为了提高我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家的课外娱乐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增强我们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生命热情,为同学们创造更好地交流、学习和娱乐的平台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增强院系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通过一场完美的汉服知识竞赛让你重新体验生活的激情与丰富,让你重新定义你的大学生活,它不应该是平淡无奇的,而是丰富多彩的,让你走进充满阳光的大学世界。 三月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全国两会在这时隆重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相信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精神家园,成为了我们党和人民一直不变地追求着的目标。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力量,更应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如今,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充斥着学生们的眼球,浮躁的气息不免滋生,又有多少学生读过《论语》、《大学》等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有多少同学了解汉服、汉文化呢?为此我社团特举办此次汉服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以气氛活泼的活动形式达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及活动意义 两会的召开,无疑会继续完善党的行动纲领和执政理念。为更好的学习先进的时代精神,同时不忘传统,号召同学们温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当代大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与执政理念,做一名人、家、国和谐统一的优秀大学生。 三、活动主题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紧跟先进时代潮流

汉服由来及简介

简介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溯源 汉服起源于华夏文明肇始的炎黄时代,定型于春秋战国,汉民族在汉朝正式形成后遂有汉服之名。此后,历朝历代均有沿革,但其基本特点从未改变。宋明两朝为汉服的集大成时代, 古朴、典雅、华贵、明快等多种风格并存,百花齐放,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汉服体系。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隐扣束带、宽袍大袖,不用扣子,而用绳带

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礼服制式严谨,为正式场合穿的服饰;常服一般去掉大袖,适合百姓日常起居。以衣冠(汉服)、礼仪(汉礼)为表征的中国,被邻国评为衣冠之国、礼仪之邦。汉服运动是旨在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媒介,引导人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寻回失落的华夏情节,由物质的汉服导向精神的文明,并最终实现传统中华文化向现代转型的社会文化复兴运动。“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与华夏衣冠(汉服)相应的礼不是形式,而是民族历史之积淀,民族之根脉,汉服之美更须礼仪之大的依托。礼的卑己尊人、长幼有序、严密规范诠释着华夏社会的理想,而庄重、纯正、质朴的周礼更充分的发挥了礼的内涵。汉服属广义的礼的范畴,通过礼仪的形式,指向华夏文明的内涵,因此汉服是礼与仁的统一。

中国汉服文化_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汉服文化_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装的简称,是我国各名民族服装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影响范围极为广大的一种民族服装。据现代人体研究学家研究论证传统的汉民服装最为符合人体健康要求,其舒适程度远远大于大于现代服装。汉服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衣扣,对人体的束缚极小。汉服礼服高雅华贵,气势雍容,汉服常服潇洒飘逸,如仙如云。汉服在千百来曾经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组合,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汉服可以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和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 一、汉服特征

汉服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汉服的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 “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 “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 “襦裙”制(襦,即短衣) “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 1衣裳

衣裳,上衣下裳,衣一般是交领大袖的,裳的结构类似裙子,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为了表示尊重传统,衣裳制被作为最高级别的礼服形式。 2深衣 上衣下裳相连,有曲裾和直裾之分。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即"续衽钩边"。深衣被儒家赋予了很多理念与意义,成为文人的基本装. 3袍服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

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 4襦裙 上短衣,下裙,裙以带系扎.有短襦,半臂,大袖衫 二、汉服的种类 常见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汉服知识图文概述(上)

目录 一、汉服概述 (2) 二、历史发展 (3) 三、汉服结构 (13) 四、纹饰配件 (17) 五、汉服形制 (25) 六、汉服文化 (29) 七、地位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汉服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男装汉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女装汉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按功能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按用途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按形制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现代汉服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汉服英文介绍

汉服英文介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Dress culture is introduced 服饰文化介绍 Hanfu clothing is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the Han Chinese(Han -the predominant ethnic group of China).?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服饰。 It's the significant cultural symbo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 has had a long history for nearly 4000 years since China originally began.? 她从中华文明开端时就已经存在,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当然如果你喜欢你可以说成5000) However, it has been eliminated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Qing Dynasty (the Manchu minority ruled dynasty) in about 300 years. The ruling class of Manchu banned Han Chinese clothing and replaced it with their own costume. This is why today's Chinese national costume was widely known as Qipao (Chi-Pao), a Manchu style of clothing. Our effort is to re-promote and advocate Hanfu to the public awareness.? The main feature of Hanfu is wrapping the right side over before the left.There are casual wear and formal wear of it.?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包含礼服和常服两种。 For the casual wear such as Shenyi (Shen-Yee): a long full body garment; Ruqun (Zu-Chin): a top garment with a separate lower skirt, etc. Formal garments may include: Xuanduan (Shyan-Duan): a dark robe, this dress is mostly used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and state occasions; Yuan-Lin Shan: a closed, round collared robe, mostly used for official or academic occasions.?Chinese civilization, also called "Hua-Xia" ("Hwa-Shia"). "Hua"("Hwa") means the beauty of the dress & decoration which is Hanfu clothing; "Xia"("Shia") is the grandeur of rites and social conduct.? 中华文明又被称为“华夏”,华代表服饰之美,夏代表礼仪之大。 Many East Asian national costumes, such as the Japanese Kimono, the Korean Hanbok still share the basic style with Hanfu,as historically these nations we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Han) Chinese culture. 东亚许多民族的传统服饰,比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在汉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ostume in the Han Dynasty 汉服

汉服知识普及

汉服知识普及 1.什么是汉服? 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不是旗装,不是古装,更不是影楼装 2.汉服是否种类很少 汉服的种类很多,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相应的款式,第一不必担心冬天穿会冷,第二不用担心款式单调 3.关于汉服曲裾 一问:曲裾有多少种? 答:汉服曲裾分为马王堆曲裾,短曲,三绕曲裾 二问:有一种曲裾叫小曲,小曲算汉服吗? 答:小曲不是汉服 三问:怎么区分各类曲裾? 答:1.短曲:短曲是指在膝盖以上不入字底的单绕曲裾或在膝盖附近的双绕曲裾 2.小曲:小曲是指在膝盖以上入子底的单绕裾 3.三绕曲裾:三绕曲裾最好辨认,一直绕到地上的就是三绕曲裾 4.马王堆曲裾:马王堆曲裾有出土文物的证明,是完全符合形制的一款

四问:如果购买曲裾应该避免什么呢? 答:1.避免八字袖,避免八字袖的方法是,通袖长度=身高+80cm 2.避免入子底 3.去封腰改腰带 五问:什么是八字袖? 答:八字袖是指通袖长度不够,胳膊弯回来时,两个袖口之间的空隙是一个八字 如图所示: 六问:什么是入子底? 答:如图所示【因为我不造怎么形容】 4.关于褙子和披风的区别

一问:褙子和披风有什么区别 答:褙子和披风其实是一个东西,只是不同时期的形制不同而已 二问:怎样区分褙子和披风 答:1.看襟缘,襟缘到底的是褙子,但是也有襟缘到胸前的褙子,襟缘到胸前的是披风 2.看侧面开叉,开叉到腰或更大的是褙子,开叉小的是披风 三问:襟缘是什么 答:如图所示,襟缘长的是褙子,短的是披风【也有襟缘到胸前的褙子】 5.袄裙和衫裙的区别 衫裙是变薄的袄裙,袄裙适合冬天穿,衫裙是夏天穿的 袄裙:衫裙: 6.汉服的袖子都很大,穿起来很不方便 袖子大的大多是礼服,可以选择比较日常的,比如短打

汉服简介

汉服简介 文章来源:汉服资讯 汉服(Hanfu),指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现在所指古代汉服,是指约公元 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 末清初)的近四千年中,以华夏民族 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 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 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或者 说:历史上的汉民族传统服饰(古代 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 (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 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 饰的总体集合。 在现有考古实物支持年代之前, 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的服装体系 了。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 帝所制”。《易经·系辞下》:“黄帝、 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诗经·曹 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黄帝 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 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 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 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 图一汉服常见款式之襦裙 服章之美,谓之华。”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外部特征。”但在古代,由于中华文明相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发达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民族自豪感、优越感,“汉服”概念较少见,而多以“衣冠”“衣裳”等代替。 在21世纪汉服复兴运动兴起产生了“现代汉服”的概念,即:现代中国人所穿着的正在被复兴的具有鲜明汉民族传承特色的并反映了汉民族特有之精神文化的民族服饰。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都属于汉服范畴。而民族服饰本身的属性应该是传承的、不中断的,但汉服在17世纪因一场横祸遭受剧变而暂时消逝三百余年。这正是历史之悲痛。今天的汉服复兴者正努力将现代汉服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与汉服消亡前链接起来,亦即汉服复兴者正在修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性。 汉服的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显示了世界各地包括欧亚美洲人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倾慕和向往。直到三百多年前满清入关,这一服饰制度才消亡。1644年明朝灭亡后,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满清统治者为削弱汉人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顺利和长久统一中国的目的,

中国汉服文化

中国汉服文化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是从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和影响了整个。汉人、汉服、、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穿在身上的文化——浅谈汉服复兴 上个学期学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首先,我要说,这门课真的很棒!在学习传统服饰制度之前,我对中国的古典服饰一点都不了解,看电视的时候就有一种“看热闹”的感觉,但现在,虽然说不上“看门道”但也有点韵味了!说到时下较热的一个话题——汉服复兴,下面就来“卖弄”一下我的小小看法。 我觉得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何为汉服。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已经传承了4000多年,足以证明它的魅力所在!“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只是在明末清初时满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文明被人为的给中断了,从而使汉服中断了300多年!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它始终是我国的传统服装,是为中华民族瑰宝,而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 在明朝和唐朝,韩国人和日本人从我们汉服这里继承后直接变成了韩服和和服,他们对韩服和和服一直是当作珍宝保护着。可是我们呢?汉服是韩服和和服的母亲,那种儒雅浑然天成的气质,衣裾渺渺广袖飘飘,可是,广袖飘飘今在何方?衣裾渺渺而又终成绝响。如今的中国人有几人识汉服?正如位汉服拥趸感叹“我们懂得了民主自由,却常常忘却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很多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我们看着樱花节身穿和服出行的少女少年,为着那传统与现代交织出的浪漫而陶醉,甚至中国也有不少人效仿。难到在我们在传统的七夕节,女子身穿汉服出游,进行类似灯谜传统节日的活动不比日本来的浪漫吗?汉服能突出身体美的一面,穿上汉服后你会自然而然地注意自己的举止,人不知而不愠,是为君子也;女子,则显淑女风范。 因此,在复兴汉服这一观点上我是持赞赏支持的态度!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汉服精神,是华夏的“根”和“体”,汉服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汉服并不是指汉代或唐代的服装,而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体的服装,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就是一个融合过程。”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马久成博士认为。第二,用汉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感。我们恢复汉族文化,但也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我们不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个自由包容的社会中,对很多人而言,汉服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但起码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多一种选择。第三,弘扬华夏礼仪。我们被尊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华夏文化的礼仪就是尊重别人,尤其是提倡“自正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王道”精神,而不是“霸道”主张。而在你穿上汉服的那一刻,你会自然而然的树立起君子与淑女的形象,男性更显挺拔与潇洒;女性更显清秀与雅致。第四,纠正一些错误看法。一来复兴不是复古,我们只是沿着华夏文化的传统,回归华夏正道;二来.汉服不是古装;三来,汉服复兴不是“汉服热”那么简单,离开历史谈传统服饰是荒诞的。

汉服系统知识纲要——服饰的各个部件及其他基础知识简介

服饰的各个部件简介 《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 上衣下裳制(衣裳类) 上下连裳制(深衣类) 上下通裁制(通裁类)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衣裳制;后世男子的服制由于后来出于行动方便的内在缘由逐渐向一体式发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动的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有没有道理。 1.上衣 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礼服上衣一般是交领大袖,女子服装的上衣多为襦、衫、袄、半臂,袿衣等。 襦:《说文》曰:襦,短衣也。故此,襦的长度最长也一般在膝盖以上。不过,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有汉服研究者以长短来区别襦、衫、袄等上衣,将襦定义为“短小的上衣”,是有失严谨的。实际,襦的“短衣”是与“深衣”相对而言的。深衣长至踝部,襦与之相比,的确是短衣。 襦有长短之别。长襦称褂,僮仆的长襦叫裋(Shù),短襦又叫“腰襦”,可能也叫“小襦”。《孔雀东南飞》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杜甫《别李义》有:“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 襦也有单复之分。单层襦近乎衫,复层襦则近袄。 襦是庶民的常服,深衣只作为他们的礼服。 衫:作为上衣的衫,衣型多样,有作为内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为外衣的长大的衫。衫,一般是单层。 《说文新附》:“衫,衣也。”《释名》:“衫,芟也,芟无袖端也。”袖端(即今舞台上古装的“水袖”)。马缟《中华古今注》:“古妇人衣裳相连。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官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不过,后代的“衫”的名称也开始泛了起来。也指长衫。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已是指官服了。 袄:一般是指有衬里的上衣,如:一面一里两层的夹袄、里面之间加絮料的棉袄。袄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隋代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日本。 宋代出现“旋袄”,衣制有些像今天的短大衣,齐膝、对襟,直领下两条窄花

汉服简介

我学跨国文化交流之体会 ——以汉服为例 一、汉服的简介。 本学期在李荣建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深入学习了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由文化基础衍生出的风俗习惯。在本学期的学习下,我认识到了文化对各个国家社会生活及经济体系建设的巨大影响,应该来讲文化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层。由此我对我国自身的文化体系建设也进行了思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加强着,而我们对本民族的服装——汉服,确没有给它应有的位置。我们应该回溯汉服在历史的地位及进一步思考汉服的回归对我国目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古人还称之为华夏衣冠、华服、汉衣冠、汉装等。史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礼仪是华夏民族形成的标志,也是华夏社会特有的人文风貌,至周朝,衣冠礼仪形成完备的制度,汉帝国之后,“汉”取代“华夏”成为民族名称,汉服之名逐渐定型。 秦汉以后,汉服历经魏晋南朝隋唐宋明,历朝历代均有沿革,但其基本特点从未改变。1644年满清入关后,汉服在满清政府“削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下,伴随着血雨腥风被人为禁止。汉服的禁止,导致汉族的人文风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易衣冠,亡天下,民族尊严被抹杀,君子之风被葬送,“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成为遥远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萎靡猥琐的奴性,一直延续至今。 汉服的消亡不仅仅是汉民族外型的异化,更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没落,衣冠亡,礼仪亡,神圣的冠礼、笄礼(汉族成人礼)、典雅的婚礼、文武兼容的射礼、郁郁人文的祭礼随衣冠而消亡,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失去了核心的祭祀、娱乐部分,仅仅余下了饮食风俗。汉服亡,士子亡,终满清一朝,传统也仅是剩余的风俗和迂远的考据,失去了修己达人兼济天下的灵魂。一段灰暗的历史,令华夏这个浩瀚瑰丽的文明体系凄然谢幕,而五四运动所反之传统只是满清异化之传统,真正的华夏早已尘封。 《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袭衣冠,背后却是沉重的历史,当我们拭去血迹和尘埃以后,衣冠上显出的字迹叫做“华夏”,这是一片雾霭重重、尘封已久的精神故园,天地玄纁,清新的泥土中埋藏着我们民族的魂魄。 360年之后,汉服终于归来,汉服兴,则礼仪兴,则汉族兴,则中国兴。汉服所代表的人文风貌,汉服运动的大众化诉求,使之短短数年间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汉服运动以复兴华夏文明、振兴汉民族精神为宗旨,以衣冠礼仪为开端再造整个华夏,由衣冠而礼仪,由礼仪而仁本,由仁本而道统,以践行的方式重构华夏自身,对社会而言,则化民成俗,对自我而言,则修身达命。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隐扣束带、宽袍广袖,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服饰。 对于传统文化复兴,几乎所有的人都踊跃支持,然而说到汉服复兴,却总是众说纷纭。为什么要复兴,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华夏”。 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华夏儿女,海外游子也因之称为“海外华人”。然而,什么是“华夏”?语见《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在世人心中华夏民族与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密不可分,却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见衣冠服饰和礼仪制度、思想文化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中华古老的服饰文化绚丽多彩,与民族属性息息相关。中国也因此自古以来被尊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易经. 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也就是说,早在黄帝

华服(汉服)知识讲座】

李求败华服知识讲座【注:红色字体是李求败的网名】 群名称:师范影视文学交流群 =========================================== 2014-10-25 18:38:53 1251***43(1251***43) 你已经是群成员了,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2014-10-25 18:39:01 文学部——莫莫(183***14) 来了 2014-10-25 18:39:07 文学部——莫莫(183***14) 欢迎讲师 2014-10-25 18:39:15 文学部——莫莫(183***14) 大家都出来 2014-10-25 18:39:18 顾惜(157***907) ⊙▽⊙ 2014-10-25 18:39:24 失心于他。╯(103***306) 来了 2014-10-25 18:39:25 文学部——莫莫(183***14)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2014-10-25 18:39:27 1颗糖,1种味 大家好 2014-10-25 18:39:43 文学部——莫莫(183***14) 讲师好/磕头/磕头/磕头 2014-10-25 18:40:06 1412.王*慧(145***488) /鼓掌/鼓掌/鼓掌 2014-10-25 18:40:16 顾惜(157***907) /鼓掌/鼓掌/鼓掌 2014-10-25 18:40:18 1颗糖,1种味 你们都有自己的华服(汉服)吗? 2014-10-25 18:40:26 文学部——莫莫(183***14) 我有 2014-10-25 18:40:28 『第五°』百里冰(14***473) 老师好/磕头/磕头/磕头 2014-10-25 18:40:38 『第五°』百里冰(14***473)

英语作文《Traditional_Costume_of_Han_Nationality》汉服简介

Traditional Costume of Han Nationality When I wanted to introduce the Han nationality; When intended to give publicity for the Han nationality; When I saw the 56 ethnic groups take photos together, I always thought about what is our national costume? What is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s that Cheongsam? Tang suit? Or just reluctantly say that,” sorry, we don’t have traditional costume”? Of course no! Our name is Han. Our language is Chinese. Our word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n, if there is a kind of clothing that only belongs to the Han nationality, it must be Hanfu, without a doubt! Hanfu exist in Han culture and Han people’s life for more than 3000 years until the ruler of Qing-dynasty forced Han people to give up there traditional costume. In ancient China, both men and women only wore clothes that overlap the right side to the left side. The opposite right-over-left style is for other nations. For Han people, right-over-left style meant death. There are many kind of Hanfu, like Shenyi, which could wear on Chinese holiday or some important ceremonies. The Zhiduo was worn by men. It was popular among scholar in Ming Dynasty. In

【整理】汉服面料知识大整理解析

一纤维分类 1、天然纤维。常规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天然纤维又有出现,比如菠萝叶纤维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竹纤维。 棉、麻、竹、菠萝叶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用火点燃很快炭化为灰烬,伴随着烧草的气味。毛、丝纤维是天然动物纤维,点燃后变焦并有烧头发的气味,其中丝纤维是投入使用的唯一的一种长纤材料,可长达几百米,现在正在研究中的蜘蛛丝纤维应该也是长纤,但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2、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兴起的,目前已经成为纺织纤维的主体。 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成纤维,一类是再生纤维。 A、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纤维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等。它们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长度或直接使用长丝。其统一的燃烧特点是熔融成滴。 涤纶纤维刚性较好,有很好的保型性与挺括性,常与棉、毛等混纺。 锦纶又称尼龙,是一种较有弹性的纤维材料,并且最为耐磨,常用做服装的“三口”,并在袜类产品中经常使用,最近几年常见锦纶与粘胶纤维交织,形成锦粘交织面料。 腈纶是保暖性最好的合成纤维,俗称合成羊毛,常用做毛衫材料。 维纶吸湿性能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服用性能接近棉纤维,民用较少,档次很低,通常用于工业产品,如绳索、水龙带、鱼网等。 丙纶质地最轻,比重为0。91,是目前纺织纤维中最轻的一种材料,耐磨、耐穿、不起球。 氯纶不易燃烧,常用做针织内衣、毛线等民用产品,还用于工业滤布、工作服、绝缘布、安全帐篷等。 氨纶是弹性最高的一种纤维材料,高伸长、高弹性,常用做紧身产品,但由于不着色、强力最低,所以一般很少裸丝使用。 B、再生纤维,也叫做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材料经制浆喷丝而成,有再生纤维素与再生蛋

汉服知识

汉服知识 目录 汉服概述 基本特点 文化内涵 汉服的风格与特色 汉服运动目的和具体实践 历史发展 样式变迁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汉服概述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教神道设教的一部分。“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宋朝郭靖不愿弃汉衣冠而自杀。到了宋元明时期,异族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衣冠,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金国熙宗甚至“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满清以此为鉴,对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汉服遂亡。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

汉服与汉文化复兴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许多的青年人本着复兴汉族传统服饰的信念投身到汉服文化产业中来。随着汉服爱好者人数的增加,影响范围的扩大,汉服圈子的各种思想鱼龙混杂,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摩擦不断,甚至以此为基础产生的一些偏激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外界人士对汉服文化的抵触。 回归到最基础的最原始的端头,汉服爱好者们只是想通过对汉服的宣传和推广来达到“使汉民族有衣可穿”的目的。最直接的借鉴就来自于日韩。众所周知,和服和韩服都是对汉服的本地化改良,也算是改良版的汉服。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汉民族服饰几近消失,而日韩两国却始终保持着对本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从这两国来看,一件衣服是可以起到维护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作用的。自汉服复兴活动发展至今,反对者一直存在,他们最主要的论点就是汉服已经被潮流所抛弃,不在适应时代的发展。反对者中激进者甚至认为,主张复兴汉服的人,是对封建旧习的崇拜,是历史逆流。对于这种论调,自然是要受到汉服爱好者的反驳。这两者之间的辩论似乎也日渐走向了彼此的极端。对于汉服文化的发展毫无益处。 要说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可追溯到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了新中国建立,文革的出现无疑使中国传统文化断了层,中间断裂出现的鸿沟使得我国的文化缺失。到了改革开放,在经济利益的催动下一切东西都进入了功利化轨道,以物质成就为标准。对文化的保护从政府到百姓都不够重视,社会文化尽显薄弱。空虚久了必然就想要充实。到今日,随这国际竞争的转变,国际上对于文化软实力逐渐重视,文化软实力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自然也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 作为社会上最激情最蓬勃的群体,青年人显然比以中老年人更愿意担负一个民族文化复兴的重担。这或者是汉服爱好者群体年轻化的原因之一。但是,也正是由于群体的年轻化,许多不够成熟的言论和理念自然会受到社会中流的批驳。这是阻碍之一。 现在汉服的爱好者几乎已经遍布了全中国,四处都能发现“同袍”。他们穿汉服工作、学习、活动,出入各个社会场合,且自诩为“汉服复兴者”。虽说有些许的人试图用激进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汉服复兴的诉求,但是更多的人把这当成是个人爱好,尽力去影响小范围的人来了解汉服、接收汉服。后者这样温柔的宣传远比前者好,前者只能引起大众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汉服文化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方面的现状 汉服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现状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目前来说,我国关于服装的知识产权保护基本上只有“外观设计专利”这一项(一般某件时装的独特外观设计申请在当天就可以取得专利申请号码,并在6到8个月内获得专利授权)。而汉服作为民族服装,款式和外观基本上是固定的,从款式和外观来说属于全体公民共有,所以任何商家不可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而面料和颜色花纹基本上属于面料的范围(国外有面料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内没有),而商家的面料一般是从外采购,所以不同商家也可能买到相同的面料,某家商家不可能用了某种独特的面料就不允许别人用(因为就算面料有专利,也属于面料开发商,而不是汉服制作商家)。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汉服商家自己设计出独有材质或花纹图案的面料,再拿去纺织厂生产出来,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这时的这个汉服商家是有权利维护自己的独家使用权的(当然这种自己设计定量生产的面料,其他汉服商家估计也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就算想山寨也山寨不能)。而最后就剩下颜色搭配了,这个的侵权更没有办法认定的。 第二,从国内整个服装行业来看,主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商家基本没有。这是由服装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服装外观设计专利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服装产品因为与人体的特

中国汉服文化

中国汉服文化 篇一:中国文化概论课外活动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课外活动 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研究报告 专业:行政管理 组员:***、****、*** 一摘要: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族没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服饰”很多人都这样说。事实上,汉族也有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汉服。由此,我们主要选取了“汉服的由来、发展及消亡,汉服的特点,汉服的分类,从汉服看中华礼仪”四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具体地阐述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的发展史,更好地对中国传统汉服做出详细的介绍。中国传统汉服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庄重实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前言: 中国传统汉服文化是汉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它的优秀传统的部分,并且,不断的改革创新,赋予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使之永葆生机与活力。 对当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融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汉服文化越来越淡漠出人们的生活之中。由此,我们做了这样一

个关于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呼吁和激起广大汉族同胞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使汉服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能够做到详细地,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汉服文化,我们小组采取了文献调查法,网上查询,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六个成员分 工明确,两个人为一组,分别负责完成幻灯片制作,查询资料,整理修改的任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历时两个星期(9-24至10-7)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地,详细地研究报告。 三研究报告简介: 1、研究过程: 根据汉服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各个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及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关系、影响做全面地研究。 【汉服的由来、发展及消亡】 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但目前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它,也不清楚汉服究竟是怎样一个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