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

第六章 交通规划

为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必须对交通发展制订出全面的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是综合交通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为区域或城市道路的投资、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章首先介绍交通规划的目的、框架、内容、方法;其次介绍交通规划数据收集工作;再介绍交通预测的原理和方法;然后讨论道路交通规划方案及对策的制订;最后简要介绍规划方案的评价与检验等。

§6-1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

一、交通规划的定义

交通运输业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为了使交通运输适应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必须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制订出全面的规划。

广义的交通运输规划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规划、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规划、生产经营的规划等。狭义的交通规划主要是指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规划。

规划(狭义)通常是指根据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与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建设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评价比选,确定推荐方案,同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建设项目时序、投资估算、配套措施等)一个完整的过程。

二、交通规划的层次和类型

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可以分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

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要对全国的综合运输网络包括铁路、公路、内河、海运、航空、管道等运输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作出总体安排。有时还涉及到国际间的运输通道规划(如欧亚大陆桥)。

区域性的交通运输规划包括了大区域的运输网规划(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规划)、省域运输网络规划、地区或市域运输网络规划、县域的交通网络规划等。

城市交通规划。在国家级和区域级运输网络规划中,城市一般只作为一个节点来考虑城市本身的交通系统建设和发展则需要通过城市交通规划来专门研究。城市交通规划还可分全市性的交通规划和地区性的交通规划(如中心区或商业区交通规划、居住区交通规划、新开发区交通规

划、火车站地区交通规划、航空港地区交通规划等)。

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有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

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一般根据区域或城市长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来研究确定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主干交通网络的总体布局。通常远期规划期限为主的远期规划要展望到30~50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时期。远期或远景规划的特点是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同时要保持充分的弹性,以适应长远发展的不确定性。

中长期规划,要在相对明确、可实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方针指导下,对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规模、结构、布局、标准等作出系统地安排或明确的规定,以实际指导交通运输设施的实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

近期建设规划,则是主主景战略规前:特别是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对3~5年内实施建设的交通运输设施项目、时序、规模、资金乃至初步方案等作出统筹安排,同时明确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政策的措施。

按交通规划涉及的对象和内容划分,综合性的交通规划和专项规划。区域性专项交通规划,指铁路网规划、公路网规划、水运网规划、航空港布局及航空线路规划等。城市专项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快速轨道线网规划、公交线网规划、停车设施规划、加油站规划、客货运交通枢纽规划等。

三、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厚

开展交通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阔。既要掌握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又要对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土地、资源和交通供需状况等作广泛调查研究,更要对上述要素进行系统的、深入细致的分析预测,对规划方案作审慎的设计和评价。据据系统工程的原理,交通规划的过程一般如图所示。

1.组织准备进行交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组织工作。要制订整个交通规划的工作计划,提出规划工作的任务,明确有一定权威性的负责单位,建立一个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协作,必要时还要吸收社会各阶层人士参加审议

2.制订目标为使交通规划方向明确,在规划编制之初就要界定交通规划的工作目标和规划方案需要达到的交通系统发展目标。交通规划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规划编制最终提交的成果内容、要求、形式、数量,包括文本、图表等,规划方案所体现或达到的交通系统发展总体的目标是:

(1)使旅客和货物具有适当的可动性;

(2)达到环境平衡。

对于第一个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如下子目标:

①出行时间最短;

②出行费用最少;

③提供充分的系统容量;

④保障充分的系统安全性;

⑤提供充分的系统可信性。

对于第二个总目标,可以分解成如下子目标:

①提供区域内生产、就业、教育、生活平等的可达性分布;

②促进土地利用和运输设施按期望的方向组织;

③减少社会纠纷,促进地区经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④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

3.收集数据交通规划的综合性,要求收集各方面大量的数据。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清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特性,提供必要的信息。

调查的规模和深度主要取决于所作研究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调查之前,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详见第二节)。

4.分析预测调查为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在分析预测阶段,要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研究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预测技术(模型)。利用这些技术和模型对所研究区域若干年内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详见第三节)。

5.制订方案利用系统分析法,根据现状分析和交通预测,对未来的交通网络提出若干

可行的方案(详见第四节)。

6.评价和选择对于所提出的不同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找出既优化又现实,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推荐规划方案(详见第五节)。

7.连续规划交通规划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意味着今天对未来所做的任何一个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完全有效的。因此,在规划方案实施以后,必须对交通系统进行连续的监督检验,不断更新现有的数据文件,修改规划方案。因此,真正的交通规划必定是个协调的、综合的、连续的过程。

§6-2交通规划的调查工作

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交通规划的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建立这三者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求得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在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之前首先要进行这三方面的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数据。

一、社会经济调查

1.社会经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经济调查是根据交通规划的需要,对所研究区域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作全面的了解。收集各方面的基础资料。其任务按性质可分为综合社会

经济调查和对某一固定的道路及大型构造物的个别社会经济调查。

综合社会经济调查,是对全国的或某一地区、某一城市的交通规划所需自基础资料。个别社会经济调查,则是指对拟新建或改建的某一交通线路(航线、铁路或公路)或构造物的社会经济调查,其目的在于确定客货运量的大小,决定路线的方向、技术等级和标准,确定施工程序以及论证投资效果等。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综合社会经济调查,个别社会经济调查可以参照进行。

2.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

综合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行政区划、分区规划、隶属关系、管辖范围、影响区域等;

(2)人口(总数、分布、构成、增长等);

(3)土地利用(土地特征、建筑构成、开发程度、客货发生等);

(4)国民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生产和基建投资等);

(5)产业(产业结构、布局、资源、运量等);

(6)客货运量(运输量、运输周转量、各种方式所占的比重等);

(7)资金来源(国家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等);

(8)社会价值(时间价值、劳动力价值、美学景观价值、人文历史价值等)

3.社会经济调查的步骤

社会经济调查的步骤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采集阶段、整理汇总阶段。

①准备阶段收集汇总调查区域内的地形、地物图册和各种已有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拟定调查提纲、表格,制订工作计划。

②采集阶段按工作计划和调查提纲进行实地采访调查、表格登记工作。

③整理汇总阶段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归并整理,推算规划年限所需的各种数据,如人口数,国民经济发展指数、客货运量、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需求量。

二、交通设施及服务能力调查

交通设施和服务能力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区域内交通系统的供应状况,即系统的容量和服务水平。就道路交通而言,要收集下列一些基础数据:

1.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数据(总长度、总面积、密度、面积率、各级道路比重、质量等),如表6-1

2.路段状况统计(长度、面积、线形、等级,车道划分、分隔设施、路面质量,侧向、竖向净空等),如表6-2所示。

3.公交线网设施状况统计(路线长度、经过区域、设站情况、车辆情

况、服务人员等)。如表6-4所示。

三、交通实况调查

交通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客和货及运送客货的车辆。为了对交通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弄清这些客、货、车的出行规律,以及它们在交通网上如何分布,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实况调查通常包括:起i乞点调查、货物源流调查、公交运营调查、对外交通调查和路网交通流调查等内容。网交通流调查已在本书第三章中介绍,不再重复,本节着重介绍前面三项内容。

(一)起讫点调查

1.概念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两个英文单词Orign(起点)和

Destination(终点)的缩写。其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等。这些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类似,统称起诡点(OD)调查。

2.术语

起点一次出行起始地点。

终点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出行—是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种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的移动过程。完成一个目的算一次出行。例如:某车辆送货去某单位,送完货又去商店购买东西,然后回单位,就完成了交货、购物、回程三次出行。

境界线 规定调查区范围的边界线。

期望线 连接各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间所发生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按小区间出行数比例太小而定,如图6-2所示。

核查线为检查OD调查数据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的障碍 (河流、铁道等)。可设一条或多条,将调查区分隔成几个部分,用以观测穿越该线各道口的交通量,如图6-3所示。

3.OD调查方法

OD调查根据调查内容、要求不同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宇去。这里介绍几种最常用的方法:

1)家访调查、

对居住在调查区内的居民,进行抽样家访,由调查员当面了解该户中包括学龄儿童在内所有成员一日的出行情况,调查表的形式和项目如表6-6。家访调查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得到居民家庭中所有成员一日内详细出行情况,数据可以了解家庭成员中一日内的详细出行情况,且还可同时得到出行者的许多社会经济特征资料,缺点是成本高、费时多、工作量大。2)发表调查

一般用于机动车出行调查。将调查表由公安交警发至驾驶员手中,逐项填写。表格形式'如表6-7。

2) 路边询问调查

在主要道路或城市出入口上设调查站,让车辆停下,询问该车的出行情况。调查表同表6-7

4)公交月票调查

对购月票的公交乘客发表调查,了解月票使用者的出行情况,调查表类似于表6-6

另外,还有明信片调查法、电话询问法、车辆牌照调查法等,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交通.规划方面的参考书。

(二)货物源流调查..

1.调查目的'

货物源流调查的目的是为分析预测货物发生(即各交通区的货物运人、运出量)、分布(即各交通区之间及各交通区与外地之间的货物来往量)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调查内容..

(1)各单位的货物运人、运出量。

(2)调查日各交通区之间及各交通区与外地之间的货物来往量。

(3)各单位历年有关基础数据。

3.调查方法

1)发表调查

可由主管单位(部门)按分系统(行业)发调查表到各所属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由单位负责.

填写,并按与发表同系统收回。

2〉采访调查4··

由调查员深入各单位进行统计调查。

(三)公交运营调查

1.调查目的

(1)确定公交线网上乘客分布规律,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依据。

(2)确定各公交线路的乘客平均乘距及乘客平均乘行时间。

(3)确定公交车辆的满载率、车载量,用于建立居民出行量与车流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调查内容,

(1)公交线路断面流量调查,如表6-8

(2)调查日公交线路总的运行情况调查,如表6-9

3.调查方法

(1)站点调查法

在每条公交线路的各停靠站设三至四名观测员,记录各公交车辆在各停靠站的上客数及下客数。

(2)随车调查法

观测员在车内随车观测,在每一被调查车辆内设2~3名观测员(一个车门设1名),调查

该车在各停靠站的上下客人数、车内人数,站台余留人数及开车时间。如表6-8

公交线路断面流量调查记录表表6-8

(四)对外交通调查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为了解城市对外的客货运流量、流向特性和需求,进行对外交通规需要进行对外交通调查,这在城市交通规划课程中讲述,这里下再赘述。

§6-3交通规划预测工作

交通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对历史的和现状的社会经济、交通供应及交通特征资料的分析研究推算规划年的交通需求。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交通预测的方法和模型寻访:这里只介绍预测建模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最常用的方法或模型。

一、交通发生预测.

交通发生预测的目的是建立分区产生的交通量与分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

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分区所产生的交通量。因为一次出行有两个端点,所以我们要区别分析一个区生成的交通和吸引的交通。交通发生预测通常有两种方法:回归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限于篇幅,这里着重介绍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根据对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统计分析,建立自变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简单的情况是一元回归分析,其一般式为:

Y=α+BX

式中:Y一一因变量:

X一一自变量;

α、B一-回归系数。

.如果用方程(6-1)预测小区的交通生成,则以下标i标记所有变量;如果用它研究分区的交通吸引,则以下标j标记所有变量。

模型标定方法是数学上的最小二乘法。

例6-1见P134~135

二、交通分布预测

所谓交通分布就是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流。现状的区与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已从OD表中体现出来。交通分布预测的目的是根据现状OD分布量及各区

因经济增长、土地开发而形成交通量的增长,来推算各区之间将来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已有很多,大体上分为两种应用现状OD表来推算将来的OD表,这叫"增长率"法,常见的有均衡增长率法、平均增长法、福雷特法等数种;另τ类是从现在也OD表选出一个重力模型,把这个重力模型作为推将来OD表的基础,这叫重力模型法'丁另外还有线性回归法、介入机会法等多种方法。目前国内外在实际规划时倾向于用重力模型法限于篇幅这里也只介绍这一种模型。

重力模型法考虑了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受到地区间距离、运行时间、费用等的所有交通阻抗的影响。分原来的重力模型(简称重力模型)和修正的重力模型两种。因为这种模型与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公式相类似。即区之间的出行分布同各区对出行的吸引成正比,而同区之间的交通阻抗成反比,故称重力模型。

l.重力模型..

一般形式为:

tij=KPiAjf(Zij)

式中:f(Zij)——i区与j区之间存在的阻抗函数,由运行费用、时间和距离等表达;

k——常数

因此,n为常数,是利用现在OD调查表根据最小二乘法来标定回归参数。

例6-2见P135~136

三、交通万式划分预测

交通规划方式划分就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建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依据观测到的交通方式划分、居民出行特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影响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种交通方式的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便性,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他样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根据各模型在测过程阶段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如图。

图中,第I类表示与出行生成预测同时进行;

模型标定的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模型中的回归参数。

南京市交通规划所建立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所考虑的因素有:

(1)地理环境;

(2)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3)出行目的;

(4)出行距离;:战苦恼茹

(5)公交车辆实载量。,,

四、交通分配预测

交通预测的最后一步是交通分配,就是将前面预测的各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网上去。

交通分配需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交通方式,即出行者所采取的交通形式,如公共交通系统、小汽车、自行车等。

(2)行程时间.即在某起点之间采用某一交通方式所需时间。它直接影响着出行分布、交

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分配。在交通规划中进行交通量分配时,应力求使交通网上总行驶时间为最短。

(3)路段上的速度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可以将道路网构成一个交通网络,网络节点由叉口、交通枢纽组成,网络连线为道路路段。在交通调查区内道路网形成了一个网络系统,假定每个区有二个矩心,交通产生和吸引均集中于该点。区的矩心可以在网络节点上,也可以不在节点上,而是通过附加的连线与节点相连接。

分配交通量的直接目的是推求具有起施点的交通,在网状图上究竟沿哪些线路运行,根据已知图上一定区间的交通量来鉴定网状图是否妥当。交通分配方法常用全有全无分配法、也称最短路径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概率分配法等数种。-

1.全有全元分配法

该法是从计算费用最少出发,通常以各区矩心之间的行程时间为基准。从某一区的矩心

出发以最短路径(最少费用、时间)到达其他各区的矩心的一组路线称为最短通路,当所有的起施点交通量在道路网图上都通过最短通路,即完成了全有全无分配。

全有全元分配法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寻找网络最短路径。这是一个运筹学问题,方法已有

多种,例如线性规划法,距离矩阵法,动态规划法等。而最常用的是狄克斯特拉算法和福劳德算法。这两种算法在一般的网络流理论著作中可以找到。

2.容量限制分配法

全有全无分配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使具有最少费用的道路吸引了大量的出行数,而不具有最少费用的道路则只有少数的出行。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因为原来最小费用的道路,当大量出行集中于该路时,就会发生超载行车速度慢,而变成不是最小费用路段。实际上,

在公路网上,运行费用和交通流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关系,而容量限制分配,就是应用现状的车速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交通分配问题。

容量限制分配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用一般方法把交通表示为路网,以"零流量"路段行程时间开始;

(2)依次对每个起点分区计算通过路网的最短行程时间的通路;

(3)按全有全无分配模型,将起施点的交通模式加到路网

(4)计算分配到每条路段上的交通量.

(5)在流量与行程时间的关系式中,用分配给路段的交通量计算修改路段行程时间;

(6)按全有全无分配模型将原来起诡点的交通模式加到路网上,但要用由步骤(5)得出的

修整路网行程时间:

(7)返回到步骤叫继续直到分配的娟和结果的何时间稳定为止

3.多路径概率分配法

为出行者不者将有不同的选择。多路径概率分配就是企图模拟这种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路线费用分布函数提出某条道路的运行费用,并假定出行者不知道所使用路线的实际费用。因此给出一个偏差值,调整出行者对这种道路运行费用判断的不精确性,尽可能将所有的出行均匀地分配到路网上为止。

其他分配方法还有静态多路径法,动态多路径法,容量限制多路径法等。一般而言,多路径概率分配法比较精确,但需求的计算机容量很大,而且能费机时较多。南京市交通规划中,在进行可行方案分配时,用了容量限制分配法,在进行决策方案分配时用了多路径概率分配法。

§6-4交通规划与路网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落脚点是路网规划。制订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路网规划方案要比单纯的交通分析和预测复杂得多。本节只介绍一下制订路网规划及交通对策的一般原则和程序,简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方法和内容。

一、制订路网规划方案的目的和原则

为了估计各式各样的土地使用和可能产生的运输需求,并能良好地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就需要通过系统分析对末来的交通网络提出多种可能的方案。研究多种不同运输网络结构的目的是:(1)为交通预测建模提供输入网络,(2)为寻求能最好地满足交通规划目标的道路网方案提出一个可供比较选择的范围。

研究制订路网规划方案以及相应的交通对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实施结果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开发,人民生活以及运输系统本身的效益和效果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

在交通规划和路网规划开始时,要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性质、社会经济特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内交通规划明确配战略目标。

2.要有全局观点和发展眼光'

现代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将区域内外的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宏观控制和规划,达到系统的综合效益。

3.要有工程经济观点-

在制订道路网规划和交通对策时,在不影响交通规划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应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又需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4.要有群众观点

今天的交通问题已成为L个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在交通规划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同时,如制订的交通规划方案及对策也应接受社会各方的审议和批评。.

二、制订路网规划万案的程序

制订可行路网规划方案的过程一般分如下几个步骤:

1.输入数据

以系统定量分析为基本手段的现代路网规划都需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路网规划分析时需要输入如下一些基本资料

(1)区域内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预测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可以由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纲要)来提供,如果不能提拱,或不合要求,则需要进行补充调查研究。

(2)交通预测资料,如第三节。

(3)初始道路网络。一般可借用区域或城市的现状道路网络

2.方案准备

根据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交通需求预测,区测内现状路网交通质量的评价出规划年区域内道路网改建、新建、调整、补充等一系列方案。

3.交通分配

将不同的规划方案输入计算机,把规划年的交通量分配到这些路网上,再进行第4步。

4.交通质量评价

根据对规划路网交通供应特性和分配到路网上的交通需求量之间的比较评估,得出该方案在规划年可能的交通负荷和服务水平,并同规划目标比较,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则进行第5步,若不可行,则回到第2

步,输入一个新的规划方案,继续进行以下各步。

5.可行方案的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第五节。

制订租选择交通规划方案的过程

以上过程可用图6-6所示的框图来表示。

三、路网规划的基本内容

在具体规划时,由于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性质与功能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口和工农业的集中程度不同,所以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规划也各不相同。

(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简介

城市交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之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首先就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因此,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必然也是城市规划的最基本的内窑之一。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运输,提出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方案,确定城市主要干道的走向、等级及建筑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是城市的详细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的经验,城市交通规划一般可分三个层次进行,即远景战略规

划、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和近期交通治理计划。

远景交通战略规划是战略意义上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完成以下一些任务:

(1)使远期增长对现有城市结构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少;

(2)使将来城市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少;

(3)通过合理平衡居住与就业机会控制上下班的行程距离和时间;

(4)发展一种财政上可行,与环境相协调并能为公众所乐意接受的交通结构。

战略规划的年限一般为20-30年。为了达到以上规划目标,必须在较大区域内考察研究

城市交通问题,这个区域应包含今后几十年内可能要向外扩展的所有地区。

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它要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主要任务是:

(1)详细预测未来10~15年内城市交通需求,如第三节所述;t ih--··

(2)提出一系列交通系统网络布局、结构优化规划方案;川·,.

(3)提出交通系统网络调整、改建的优先次序和分期建设计划;

(4)从根本上理顺城市交通供求关系,控制和消除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交通污染,保证城市机能高效益、高质量地运转。

近期治理计划,主要任务是:

(l)对城市交通系统现状作出分析和评估,包括容量、负荷、效率、影响

等。

(2)对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提出5年内和明年的近期建设安排。

(3)针对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以远景战略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为指导,提出能充分挖掘现有设施潜力,见效最快的交通工程措施或建议,包括交通管理措施,货车通行限制,停车管制,公交调度,票价调整,上{下}班,工休日制度,行人交通安排,单行线开辟,交叉口渠化控制等。(二)公路网规划简介

公路网规划一般可分为全国公路网规划和地区公路网规划。两者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国规划指导地区规划,地区规划补充全国规划。地区交通规划是地区建设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地区公路网规划是地区交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区公路网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1)客、货运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2)未来交通量的推算预测;

(3)公路与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

(4)调查沿路土地利用的运量变化分析;

(5)现有公路的调查分析

(6)拟建主要交叉口(平面和立体交叉口)类型选择与分析;

(7)出入车道控制及交通用地分析:

(8)路线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

(9)公路与铁路交叉口分析;

10)高速公路规划;

(11)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估等。

§6-5交通规划的评估与效益分析

一、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

1.充分性 规划方案必须在适当的原则下能为将来的客货运输需求提供充分的设施和服务。必须对比较方案进行检验,从中找出在交通服务方面最佳的方案。衡量的根本标准是人和物的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

2.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交通规划要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适应和协调。通过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可以保证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使用开发、文化价值保护等方面的目标能顺利实现。

3.与环境的一致性交通规划方案必须与环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4.可接受性规划方案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及其他可能反对方案

实施的人们所接受。

5.财政可行性方案的投资必须在国家、地区或城市财力所允许的限度之内。

二、交通规划的总体评价

根据上述要求,对一个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而且不仅对规划方案本身进行评价,还要对规划方案产生的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鉴别交通规划的优劣。总体上说,交通规划的评价目标体系包括图6-7所示几个方面内容。

1.规划的整体合理性评价。

所谓规划的整体合理性,主要是指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合理,规划机构和组织计划是否匹配,规划范围是否适当,规划年限是否正确,规划过程是否完整连续等。我国的交通规划起步较晚,交通规划的整体合理性还不够满意。

2.规划的适应性评价

交通规划是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应考虑到与区域或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与此同时,还要求远近期的交通规划互相适应,专项交通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相适应,客运交通规划与货运交通规划相适应等。

图6-7交通规划评价目标体系

3.规划的协调性评价

交通规划的协调性包括交通用地的协调性,路网功能的协调性,配套设施的协调性等。

4.规划的效果评价

交通规划的效果如何,既要在文字实施之前充分估计,叫做事前考察;又要在方案实施后进行检验反馈,叫做事后考察。考察的内容一般有:交通规划方案实施后的服务效果、安全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

三、交通规划75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要衡量交通规划方案的充分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可行性,必须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才能达到。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大致包括:相对规模、等级结构、布局形态、技资费用等几个方面。

1.相对规模指标,这类指标是将交通网络设施的长度,面积等与地区经济、用地、人口等相对比较,用可比的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如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积等等。

2.等级结构指标,是指交通网络系统中不同等级(标准)的交通设施的相对比重,如公剧网中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所占的相对比重,城市道路网中,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所占的相对比重,

公交系统中,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出租车线路、车数相对比重等。

3.布局形态指标,主要包括公交线网的非直线系数,公路网中位点的吻合度,道路网的连接度等指标。

4.投资费用指标,主要是指不同规划方案的投资费用大小,又可细分为工程直接费用,征用拆迁费用等。

四、交通规划万案的服务性及社会环境影响

如前所述,衡量交通规划方案好坏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人和物的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也即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好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方案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利弊是否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指标包括:交通设施的饱和度,人、货、车的运送速度,公交系统的准点率、候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车内乘客人均享用的空间,乘车舒适度,交叉口的延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等。

交通成为房价刺激点

一本叫《未来城》的书中谈到了一种美国城市建设“城市无核心”的理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所提出的“多中心”理论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首都的北京已经成了“首堵”,拥堵—缓解—更拥堵,愈来愈沉重的交通压力直让人感觉到疏解无望带来的“恐怖”。这与城市中心区域的过于聚集、居住与工作的过于分离有很大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