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试验办法

水泥试验办法
水泥试验办法

精心整理

水泥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取样及频率

1.1外观质量检查

进场水泥必须有水泥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每批进场水泥需核对、检查生产厂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出厂编号、数量、包装、质量证明书以及是否受潮等。

1.2取样方法

散装水泥当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应采用槽形管状取样器进行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开关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袋装水泥应采用取样管连续取样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样品分割样品混拌均匀后采用分样器或四分法缩分样品至不少于12kg作为检验试样。将样品分成两份一份按试验检测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用于复试。

1.3检验频率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2.1准备工作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和搅拌叶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2.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3凝结时间测定

3.1测定前准备工作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备零点。

3.2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3.4终凝时间测定

更换终凝针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3.5注意事项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心撞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定完毕须将试针擦拭干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4安定性的测定

4.1试件制作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4.2沸煮

调好沸煮箱内的水位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加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内升至沸腾。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雷氏夹指针尖端的的距离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泠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4.3测试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A准确至0.5mm。

4.4数据处理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C准确至0.5mm测当两个试件沸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否则

判定不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5胶砂强度检验

5.1配料要求

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体成型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5.2胶砂试件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

0.5。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下表水泥品种水泥标准砂水普通硅酸盐水泥450±21350±5225±15.3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将标准砂放入砂筒把水加入锅里

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将档位扳倒自动档然后立即开动机器。在中间停顿的15s时间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然后将锅4上升到固定位置。

5.4试件制备

试模尺寸是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

料层播平接着振捣60次。再将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

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

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5.5试件养护

试件应在试件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坚直放在20℃±1℃标准养护箱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应朝上。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5.6强度试验试体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计时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

5.7试件抗折

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根据估计试件强度让仪器横杆达到一定的仰角。通过加荷圆柱以50±10N/s的速度均匀的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的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抗折强度和抗折力可以从仪器上直接读出。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下式计算

Rf=1.5Ff·L/b3

F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棱柱体正方截面边长mm。

5.8试件抗压

将抗折后的试件放入抗压夹具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在整个加载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值Fc。

Rc=Fc/A

Rc表示抗压强度MPa

A表示受压面积mm240mm×40mm=1600mm2

5.9数据处理

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强度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的±10%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抗压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0%则这组结果作废。

6密度试验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

30min记下初始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准确至0.01g。

4、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6.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结果计算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g /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至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至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cm3。

7比表面积试验

7.1试样准备

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部到整个试样中。

7.2标定试

料层体积仪器在使用前和以后每隔一年需要标定试料层体积。

7.3测定水泥密度见2

7.4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筛筛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

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可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7.5确定孔隙率

PⅠ、PⅡ型水泥的孔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

7.6确定试样

试样量m=ρV1-ε式中ρ表示水泥密度ε表示空隙率V表示试料层体积。

7.7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试样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注穿孔板上的滤纸

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即φ12.7mm、边缘光滑的圆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7.8透气试验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露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注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两周。打开微型电磁泵

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度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每次透气试验应重新制备试料层。这些数据仪器会自动记录。

7.10数据处理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若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精确到10cm2/g。试验结果如有争议以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结果为

准。

8细度试验负压筛析仪

8.1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所用试验筛应保持清洁负压筛和手工筛保持干燥。试验时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10g。

8.2操作过程筛析前调节负压至40006000MPa范围内称取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内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下落。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

8.3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F=Rt/W×100

F----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Rt---水泥筛余物质量单位为g

W---水泥试样质量单位为g

结果计算至0.1%。

8.4、筛余结果的修正修正方法是将8.3的结果乘以有效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C=Fs/Ft

C---试验筛修正系数

Fs---标准样品的筛余值

Ft---标准样品在试验筛上的筛余值

计算至0.01。

当C在0.80 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C可作为结果修正系数当C 超出0.80 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应予以淘汰。

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

9.1如跳桌在24h内未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9.2胶砂备制按上文试验4进行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9.3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沿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沿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9.4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轻轻向上提起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9.5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9.6结果与计算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该平均值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T0501—2005 水泥取样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取样的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等。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引用标准: 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 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GB 13693—1992《道路硅酸盐水泥》 2仪器设备 ⑴袋装水泥取样器。 ⑵散装水泥取样器。 3取样步骤 3.1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 3.2分割样 3.2.1袋装水泥:毎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kg。 3.2.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 3.3袋装水泥取样器: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4散装水泥取样器:通过转动取样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

入水泥—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4样品制备 4.1样品缩分 样品缩分可采用二分器,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标准要求的规定量。 4.2试验样及封存样 将每一编号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9mm方孔筛,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4.3 分割样 每一编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通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5样品的包装与贮存 5.1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5.2封存样应密封保管3个月。试验样与分割样亦应妥善保管。5.3在交货与验收时,水泥厂和用户共同取实物试样,封存样由买卖双方共同签封。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水泥厂封存样保存期为40d;以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水泥厂封存样保存期为3个月。 5.4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如只在一处标志应在器壁上。 5.5封存样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6取样单 样品取得后,均应由负责取样操作人员填写取样单. T0504—2005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采用勃氏法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本方法彩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1 定义与原理 1.1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来表示。 1.2 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2 仪器 2.1 Blaine透气仪如图1、2所示,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 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锥度一致,二者应严密连接。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5±10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 ̄1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3 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 1.0 ̄

0.1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空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2.4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m。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 3.0±0.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15.0±0.5mm。 2.5 压力计U形压力计尺寸如图2所示,由外径为9mm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从压力计底部往上280 ̄300mm处有一个出口管,管上装有一个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2.6 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2.7 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 2.9 计时秒表精确读到0.5s。 2.10 烘干箱。 3 材料 3.1 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基准材料基本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 仪器校准 4.1 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

石灰土质量控制要点

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1. 引言 石灰土具有造价低廉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板体性等性能,因此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于路面的垫层、底基层及基层(非高等级公路)中。但石灰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比较复杂,影响其质量因素也较多,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那么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并产生病害。现结合多条路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如何做好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以期与公路界的同行交流。 2. 石灰土压实质量控制 压实度是石灰土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影响石灰土压实效果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标准密度,压实机具,压实工艺,灰土拌和的均匀性,碾前含水量及压实层厚度等。 2.1 确定准确的标准密度 标准击实试验是控制石灰土压实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标准密度是用来衡量现场压实度的尺度,通过它衡量出路基的优劣等级,所以我们在做确定标准密度的击实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和相关要求去做,确保标准密度有足够的精度,以达到指导和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此外,平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填筑土的土质有无大的变化,一旦发现变化,就要及时重做击实试验,做到既要客观、公正,又要保证工程质量。 2.2 重视石灰土试验段施工 在石灰土正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试验段施工,这是灰土施工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通过试验段的修筑,我们能够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最佳组合,碾压的基本原则,灰土均匀性所需的拌和遍数,松铺系数及压实层厚度,碾前含水量偏差最佳含水量所允许的范围等。这些参数的确定为以后石灰土规模化施工提供第一手十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今后优质高效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2.3 碾前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对石灰土的碾压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指标,对压实效果影响比较显著,所以含水量控制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压实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对施工单位,从经济角度来说,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不失为一种最好办法。规范要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变化范围内碾压时效果最佳,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出现“弹簧”,影响压实质量。但这个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施工时的天气、气温、季节等环境的具体情况而定。在碾压前能够及时准确地测定石灰土含水量,使之被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这对控制碾压质量十分重要,这道工序不能省去。 2.4 布灰要均匀 采用路拌法进行石灰土施工时,不少施工单位对布灰的均匀性重视不够,工人在进

水泥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水泥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取样及频率 1.1 外观质量检查 进场水泥必须有水泥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每批进场水泥需核对、检查生产厂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出厂编号、数量、包装、质量证明书以及是否受潮等。 1.2 取样方法 散装水泥当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应采用槽形管状取样器进行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开关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袋装水泥应采用取样管连续取样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样品分割样品混拌均匀后采用分样器或四分法缩分样品至不少于12kg作为检验试样。将样品分成两份一份按试验检测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用于复试。 1.3 检验频率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 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2.1准备工作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2 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和搅拌叶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2.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3 凝结时间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采用勃氏法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Blaine 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透气圆筒:内径为±,由不锈钢制成。 2.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 2.4压力计:U形压力计,由外径为 9mm 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 2.5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2.6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2.7分析天平:分度值为 1mg。 2.8计时秒表:精确读到。 2.9烘干箱。 3材料 3.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基准材料基本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 仪器校准 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 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 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4.2.1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一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空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的水泥,按照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 50mg 为止。 4.2.2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式(1)计算。精确到。 V=(P1-P2)/ρ水银 (1)式中:V ──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见附录A表A1)。

水泥石灰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2) 二、工程综合说明 (3) 三、施工准备 (3) 四、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7) 五、施工工艺. (8) 六、质量保证措施 (12) 七、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3) 八、雨季施工措施 (13)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道路工程4:12:84水泥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道路工程4:12:84水泥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 1.3 编制依据 1.3.1 道路工程有关施工图。 1.3.2 施工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1.4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项目的各种规章和条款,确保实现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水泥试验方法及步骤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 Ⅰ执行标准: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Ⅱ代表批量及取样方法: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一批抽样不少于一次。从分布均匀的不同部位,至少从20袋中抽取(散装至少从三个罐中抽取)大致相同数量,混合后取12kg样品送试。 Ⅲ送试样品处理: 试验前:接到水泥试样后,应立即将水泥(约12 kg)装入内部套有塑料袋的留样桶里,然后封紧袋口、盖严桶盖,贴上编号标签后送至水泥试验室,待24h后进行试验。 试验后:试验完毕,剩余水泥应妥善处理,同样封紧袋口、盖严桶盖,放置于水泥样品留样架上,留置三个月,再报质量负责人按要求处理。

Ⅳ水泥室验室要求: 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养护池水温度应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h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Ⅴ水泥检测方法及步骤: 试验前先使仪器设备空转运行,检查是否正常,然后认真填写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几项。 一、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 1345—91 1、仪器:试验筛、负压筛析仪、天平 2、样品处理: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3、操作程序(负压筛法):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透气法的基本原理 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 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 1、仪器构造: 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

2.仪器常数的标定 2.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体积。根据在圆筒内装试料之前和装试料之后的水银 排开的质量,再除以试验温度下的水银的密度,即为试料层体积V(cm3),计算式: V=(P1-P2)/ρ水银 式中: 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试料是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ρ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 2.2 漏气检查 先用橡皮塞将圆筒上口塞紧,然后用抽气泵抽气,使U形压力计上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关闭连接抽气泵的活塞,2~3min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该仪器无漏气现象。 2.3 标准时间的测定 采用比表面积和密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来测定透气仪的标准时间,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仪器温度一致,并确保其无结团、块状。测定标准时间时,应称三遍物料,每一遍物料在被标定仪器上测两次时间(同一 物料所测时间应不超过0.5s),三遍料的平均时间相差应不超过1s。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时间。 ================================================== *****************************新标准*****************************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一、标准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vGB/T8074—19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实施已有20年了,许多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和以前相比要细很多,在测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捣器压不到底的现象,改变空隙率又不知道改变多少比较合适。 因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进行修订。 现将标准修订情况介绍如下。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增加了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在此次方法标准修订版中,对仪器设备的描述分手动和自动两种。以手动Blaine透气仪为基准法,自动Blaine透气仪为代用法。如果有争议时,以手动Blaine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为准。并规定自动Blaine透气仪必须要按Blaine透气法原理设计,相关结构和尺寸应符合JC/T 956《勃氏透气仪》标准中的要求。在正式投产之前要进行型式检验,并能够通过基准法或质量评定法的测试。 2.进一步明确了Blaine透气仪测量范围 Blaine透气仪测定的范围是2000-6000cm2/g,超过此范围的样品所测得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目前许 多超范围的比表面积值也在用Blaine透气仪测定导致测量不准确。 3.增加了GB 12573《取样方法》,GB/T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和GB/T 1914《化学分析滤纸》标准的规定 水泥样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表面积的试验也不例外。因为比表面积试验样品只需要几克,因此,从取样至试验前应保持基本不变,所以在此次标准修订中增加了具体取样方法按GB 12573《取样方法》 要求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准确与否与其密度紧密相关,水泥密度的测定要统一按GB/T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标准操作也是基本要求之一。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GB/T 8074-1987实施期间,仍有一部分仪器生产厂和用户所选用的滤纸

水泥土换填试验方案

水泥土换填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潮河段第五施工标段,设计桩号SH(3)158+200~SH(3)164+500,标段长度,本标段为全明渠段,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2座。其中左排两座,分别是教场王左排倒虹吸与小老营左排倒虹吸。 教场王沟排水倒虹吸工程位于河南省中牟县教场王村西南约1km 处,沟道与总干渠交叉断面处桩号为SH(3)159+,建筑物总长213.164m,管身长105.264m,孔数1孔、单孔尺寸为2.5m×2.5m(宽×高)。 小老营沟排水倒虹吸工程位于中牟县张庄镇西南,交叉断面处总干渠桩号为SH(3)164+,建筑物总长218.660m,其中管身长120.060m,单孔2.0m×2.0m (宽×高)。小老营沟排水倒虹吸由进口段连接段、管身段、出口消能防冲段组成。 本标段教场王沟排水倒虹吸身段第2、8节管身基础采用厚15﹪水泥土换填;小老营沟排水倒虹吸第3、10节管身基础采用厚15%水泥土换填,第1、2、4、9、11节管身段和进出口翼墙基础采用厚15%水泥土换填。 按设计要求,土方填筑压实度不低于98%,土料含水率的上下限偏差不超过-2%~+3%,具体施工压实参数应通过现场换填试验确定。 2.试验目的 换填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工程质量,检验所选用施工机械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核查水泥土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如:铺料厚度、水泥土参拌方法、单位面积水泥用量、所用土料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等。 优化选取质量好、进度快、成本低的施工方案,确定水泥土换填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浅谈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摘要: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关键在于对透气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试料层体积确定后需用标准(校准)试样进行复核试验。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在高速公路结构物以及桥梁建设中离不开水泥砼,水泥砼中最主要的原材料是“水泥”,水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水泥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1、前言: 1(1、定义、原理、方法 2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面积,以m,Kg表示。其原理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1(2、适用范围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2(1 仪器设备

2.1.1 FBT-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液晶显示屏、按键、抽气装置等部分组成的一体机。 2.1.2 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mm,由不锈钢制成。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0.25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1mm的边缘,用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1.3 穿孔板:由黄铜制成,厚度0.10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 2.1.4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捣器底面与捣器支持环之间的距离是35.03mm,当捣器放入透气圆筒时,支持环与透气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 15.12mm(50.25-0.10-35.03)mm。 2.1.5 U型压力计:由外径为9mm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2.1.6 抽气装置:小型抽气泵。 2.1.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1.8 天平:感量为1mg。 2.1.9 其它:烘干箱、漏斗、小勺、镊子、干燥器、毛刷、放置透气圆筒的不锈钢金属支架、推杆、3×3mm小块玻璃板等。 2.1.10 透气圆筒的内径,穿孔板的厚度,捣器的几何尺寸均符合规范JTG E30-2005(T0504-2005)要求。能够满足捣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的距离在 15mm?0.5mm范围之内;压力机,抽气泵,烘干箱,干燥器,天平的感量均符合规范要求;毛刷,小勺,漏斗,小玻璃板,金属支架,推杆等工具能够试验试用。

FBT-9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操作方法

FBT—9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 操作规程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被测试样烘干备用; 2.预先测定好被测试样的密度; 3.AC220V、50Hz+10%的电源; 4.1%天平一台; 5.少许黄油; 6.将仪器放平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1区显示“Err1”,表示压力计内的水平位未达到最底刻度线。用滴定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一滴的滴入请水,滴水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显示屏,如显示平屏出现S值、K值、温度值,请停止滴水。此时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如超过最低刻度线,请倒出水,然后按上述的操作使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再进行测量。 二.仪器常数K值的标定 1.需要的已知的参数 1)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2)标准试样的密度; 3)容捅的标称体积。 2.试样的制备 1)标准试样需在110+5℃下烘干3小时以上。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 2)按公式W S=ρS×V×(1—εS)计算试样量。其中ρS—标准试样的密度;V—容桶的标称体积;εS—标准试样的空隙率。(注:本仪器标准试样及初测试样的空隙率均为0.5) 3)例:标准试样密度3.16;容桶体积1.980;空隙率0.5。 W S=ρS×V×(1—εS)=3.16×1.980×(1—0.5) =3.1284(g) 请称重已烘干并冷却的标准试样3.1284g. 3.将容捅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通过漏斗将标准试样装入容桶(切忌不要振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试样表面基本摆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从支架上取下容桶,在容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许黄油。将容桶边旋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均匀的黄油密封层即可。 4.仪器的K值的标定,请参照操作说明中的K值的测量。 压力计保险管的更换 1.压力计的更换;把固定压力计的4个螺丝卸下,卸下已损坏的压力计上的胶管。把新的压力计用于螺丝固定的部位用医用胶布包好(包扎的圈数可按照换下的压力计的圈数),插上胶官,然后把压力计放到固定夹子上,调整好高度(压力计右端的3条刻度线分别与光电开关的1、2、3平齐或稍下方)再用螺丝固定。更换好压力计后,请参照使用说明书检查漏气。 2.保险管的更换 保险管在仪器的左侧电源插座内,先拔掉电源线,用小一字起子把插座内T形方块撬出,取下已损坏的保险管,然后换上新的规格5×20/1A的保险管,再把T形管推入座内。 3.电磁阀和抽气泵损坏请直接与厂家联系购买。

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S223(原S219)滑确线芦花岗至朱仙镇段改建工程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 本合同段K187+284~K201+630段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20cm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面积170831 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设计概况: 一般路段路基宽度米:其中行车道宽2×2×米,中央分隔带宽米,左侧路缘带宽2×米,右侧硬路肩宽2×米,土路肩宽2×米。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制方法和路拌机行驶速度、拌和数量、时间等操作工艺。 (2)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 (3)确定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5)确定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 (6)确定压实度,结合料剂量的检验方法。 (7)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水泥石灰稳定土最迟碾压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 5、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位置 考虑到成型路基施工及路槽验交时间,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部拟在K194+180~K194+310段左幅加宽段设立路面底基层铺筑试验段,长度130m,宽=,

面积。 (二)试验段日期安排 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07月17日,计划完工时间:2016年07月18日 (三)底基层材料的选择 为保证底基层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试验段所用原材料、检测方法及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在施工前半个月完成下列试验项目: 1、原材料试验 (1)水泥:使用长垣同力缓凝水泥,做无机结合料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试验。 (2)石灰粉:使用南阳蒲阳生石灰粉,进行有效钙及氧化镁试验。 (3)土:最大干密度m3,最佳含水量%。 2、混合料试验 混合料配合比按水泥:石灰:土=4:12:84,混合料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m3,最佳含水量13%。 (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1、路拌设备:一台宝马YWB200A路拌机,以保证底基层的拌和速度和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2、整平设备:一台徐工PY-190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 3、压实设备:采用XP261型胶轮压路机1台,1台英格索兰10t振动压路机,1台徐工20t振动压路机。10t振动压路机用于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初压,振动压路机用于底基层的复压,胶轮压路机用于底基层的终压。 4、运输车辆:配备10台斯太尔(15t)自卸汽车,以满足底基层素土的运输。 5、其它机械设备:一台徐工ZL-50G装载机,用于倒运水泥及石灰,及配合平地机整平素土,另配备一台6000L洒水车用于底基层试验段的养护工作。 (四)人员配置 为保证试验段优质、准确地完成,我单位在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配置上做到精心安排、认真挑选。机械操作人员均为有多年公路路面施工经验的熟练工人;管理及技术人员更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施工队长及工程师。在工作中将认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 引用标准 3.1 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3.2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 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3.3 GB8074-2008 4 主要内容 4.1 仪器:符合GB8074-87标准的要求。 4.2 材料 4.2.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颜色的蒸馏水。 4.2.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3 仪器标准 4.3.1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臂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 4.3.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按照4.4.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a.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 1-P 2 )/P水银 (1)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 P 1 ------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 2 ------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现场施工工艺标准

精心整理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下等级公路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和各等级公路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3 3.1 身安全。 3.2机具准备 3.2.1主要施工机械:装载机、平地机、洒水车、路拌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挖掘机。 3.2.2试验检测设备:土工试验检测设备、水泥试验用仪器设备。 3.2.3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直尺、钢丝绳。

3.3材料准备 3.3.1原材料:水泥、石灰、土、水等由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定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3.3.2主要材料要求 1)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土,土中有机物含量小于10%。 2)石灰:石灰等级宜用1~3级新灰。采用袋装磨细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石灰分批进场,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季的消解石灰应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 使用。 做到熟练掌握布石灰、布水泥的操作要求,含水量控制,拌和、碾压控制等技术。 3.4.3试验路段:在正式开工前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配备、压实遍数、最佳含水量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施工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4.2操作方法 4.2.1路基准备:下承层通过整平碾压,其压实度、横坡、纵坡等各项指标均达 到要求并通过报验合格。备土料高程比设计高程高1cm左右,土料层用平地机初平,Array用灰土路拌机拌和,并设专人检查是否拌到底,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含水量和石灰剂量,如含水量不足应补充洒水补拌,如石灰剂量不足应及时补石灰重拌,拌和过程中紧跟推土机排压以防含水量损失。含水量控制标准为在碾压前比最佳含水量大1%~1.5%。 4.2.6打网格 根据计算的水泥用量和摆放间距,用石灰布置在土层上做安放标记。 4.2-2方格网

水泥各试验方法

水泥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一、适用范围及试样准备方法 (-)适用范国 按我国现行国标(GB175一92)和(GB1344一92)要求,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胶砂强度等试验,这里主要介绍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后三个试验,本方法适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水泥试样准备方法 1.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一次运进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500t.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2.袋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运进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2oot。随机地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3.对来源固定,质量稳定、且又掌握其性能的水泥,视运进水泥的情况,可不定期 的采集试样进行强度检验。如有异常情况应作相应项目的检验。 4.对已运进的每批水泥,视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强度和安定性。存放期 超过3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复验,并按照结果使用。 5.取得的水泥的试样试验应首先充分拌匀,然后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检测方法 (一)概述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仪上,当标准试锥下沉深度为(282)mm 时的拌和用水量。 确定标准稠度的目的是为了在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时,对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测定,使不同的水泥具有可比性。 (二)仪器设备 1.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应符合GB3350.6规定)。该仪器由铁座和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构成。松紧螺丝用于调整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在量程0~75mm的标尺上可指示金属棒的下降距离。 当测定标准稠度时,可以金属圆棒下装一金属空心试锥,锥底直径为40mm ,高为50mm。装净浆用的锥模上口内径为60mm,锥高70mm。 2.净浆搅拌机(应符合GB3350.8要求)。由搅拌翅和平底搅拌锅组成,搅拌翅转速为90r /min,搅拌锅的内径为130mm,深为95mm,搅拌翅与锅壁底的间隙为0.2~5mm。 (三)试验方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2.测定前须经检查,以保证测定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 3.水泥净浆的拌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先用湿棉布擦过,然后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搅拌锅放到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伴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用水量是先按经验确定一个水量,然后逐次改变用水量,直至达到标准稠度为止;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用水量为142.5mL(准确至0.5mL)。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浅谈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摘要: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关键在于对透气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试料层体积确定后需用标准(校准)试样进行复核试验。 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在高速公路结构物以及桥梁建设中离不开水泥砼,水泥砼中最主要的原材料是“水泥”,水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水泥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1、前言: 1.1、定义、原理、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面积,以m2/Kg表示。其原理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1.2、适用范围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2.1 仪器设备 2.1.1 FBT-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液晶显示屏、按键、抽气装置等部分组成的一体机。 2.1.2 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mm,由不锈钢制成。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0.25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1mm的边缘,用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1.3 穿孔板:由黄铜制成,厚度0.10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 2.1.4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捣器底面与捣器支持环之间的距离是35.03mm,当捣器放入透气圆筒时,支持环与透气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15.12mm (50.25-0.10-35.03)mm。 2.1.5 U型压力计:由外径为9mm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2.1.6 抽气装置:小型抽气泵。 2.1.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1.8 天平:感量为1mg。 2.1.9 其它:烘干箱、漏斗、小勺、镊子、干燥器、毛刷、 放置透气圆筒的不锈钢金属支架、推杆、3×3mm小块玻璃板等。

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试验方法

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试验方法 试验室2010-05-08 12:37:16 阅读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仪器设备 ①小型击实仪一套(详见附图4.2); 技术性能为:锤质量2.6kg,锤底直径70mm,落高300mm,击实筒直径50mm,高50mm,其容积为100cm3。单位体积击实功:30击时为2207kJ/m3,35击时为2575kJ/m3,40击时为2943kJ/m3。 ②天平(感量0.001g),③上皿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④筛子(筛孔2mm),⑤烘箱及 盛土铝盒若干。 (2)材料准备 将土捣碎,通过2mm筛孔,选取1.5~2.0kg的土样,测其含水量,换算成干质量,按照设计的石灰剂量准确掺入熟石灰,并仔细拌匀。加入稍低于按经验估计的最佳含水量(约土样液限的0.65倍),再 充分拌匀备用。 (3)实验步骤 将两半圆筒3(见附图4.2)用少许煤油涂抹后,合拢起来放入底座1内,即将垫板9放入,拧紧螺丝2然后上套筒4,将折合干质量约200g的混合料装入套筒内,盖上活塞5,插入导杆7和夯锤6,夯击次数:砂性土的石灰土为30次;粉性土的石灰土为35次;粘性土的石灰土为40次;夯实试验应在坚实的地面(如水泥混凝土或块石)上进行,松软地面会影响测定结果。 试件按规定次数击实后,谨慎地将导杆、活塞及套筒取下,用土刀仔细地沿圆筒边缘将试件多余部分削去,表面与圆筒齐平拆开两半圆筒,或用锤自下向上将试件轻轻顶出,称其湿质量准确至0.1g。同时取样少许,测定其含水量。求该试件的干密度。如此重作数次(一般最好不少于5次),每次增加含水量2~3%一直做到水分增加而试件密度开始降低时为止。注意每次装筒的混合料质量要大致相等,过多或过 少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4)计算 试件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ρd——试件干密度(g/cm3); ρ0——试件湿密度(g/cm3); ω1——试件含水量(%)。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比表面积作为一种新推行的水泥细度检测方法,在试验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试验步骤,试验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试验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试验员在操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水泥一般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它的粗细程度(颗粒大小)称为水泥细度。水泥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强度、和易性、泌水性、干缩性、水化热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因此,在水泥生产中对水泥细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水泥生产中物料的细度的表示方法,有平均粒径法、筛析法(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法,和颗粒组成法等。目前,对于水泥的细度检测,我国普遍采用筛余百分数和比表面积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勃氏仪和FBT-5自动比表面积仪的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原理 2 1(水泥的比表面积,以1公斤水泥所含颗拉的表面积表示,其单位为,,,,。 2(水泥的比表面积,主要是根据通过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的空气流速来测定。因为对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是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函数,也决定了空气流过水泥层的速度,因此根据空气流速即可计算比表面积。 二、水泥比表面积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试样准备 1.1 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1.2 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水泥密度测定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的原理。其原理即为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具体步骤: 2(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2.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 2.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2.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3(仪器漏气的检查 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抽气,关闭活塞,在3分钟内液面如未下降,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加以密封。 4(圆筒中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用水银代替法测定料层体积。先在圆筒中穿孔板上填二片滤纸,然后在圆筒中汪满水银,用薄玻璃板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克,重复几次测定,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