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一、关于政治制度史研究

政治制度史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有些是要了解一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是为了了解政治制度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得到必要的借鉴和启迪。这就构成了政治制度史的两个主要方面,也就是首先要搞清楚的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同时探索它的发展规律。而对搞历史人来说,则是一项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政治智慧,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过去,由于革命需要,要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因此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也主要是强调专制主义这一个方面。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则多所忽略。

过去强调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镇压人民的机器,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国家能否进行统治,一个政权是否能够存在,是以它能否履行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能否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作为前提的。秦始皇和隋朝二帝所实行的制度和所采取的措施都是适应社会需要和国家统一发展的,但是他们滥用民力,赋税徭役超出了人民负担的能力,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后来唐太宗总结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也知道国家的各种措施不能超过人民的负担能力。而一个王朝当他刚刚建立和在正常发展的阶段,也总是把恢复发展生产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仅仅从压迫和镇压这样一个角度来论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全面的。

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不论在哪个时期,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边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设立新的官员和部门去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体制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是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皇帝和宰相的矛盾,官僚之间的矛盾,对政治制度的变化会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只能是对变化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往往构成变化的动因,不是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政治制度的不断调整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

成就盛唐之盛的,原因很多,诸如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而唐初以来政治制度的不断调整,也是唐朝前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例如宰相制度的不断调整,使职的设立,铨选和科举制度的某些调整,无不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和政治军事四形势的需要。因此,研究唐朝前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盛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对于理解盛唐这样一个神秘而迷人的时代,是很有意思的。

隋唐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上,处在承先启后的转折时期。隋和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度和州县制,既是汉魏南北朝以来政治制度的总结,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向后期的转变,反映了豪强士族的衰落。但是,真正反映社会经济变化和封建经济高度繁荣,适应封建社会后期需要的政治制度,是在武则天到唐德宗时期才逐步形成的。因此,隋唐的政治制度本身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的重点是处于变动过程中实际运行的政治制度。

我们研究的,是每个时期的政治体制、政权结构、运行机制和他们的发展变化,其中主要是决策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

政治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稳定程度,由于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时间有时长一些,有时短一些,但总是暂时的、相对的,而变化则是绝对的。而对政治制度作出规定的法令,总是力求保持稳定而不轻易变动。因此,实际实行的制度和法律规定相一致的时候,是不多的。秦和西汉初期建立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极权制度,到汉武帝时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后还在不断地变。隋唐虽然在制度的调整上比较及时,但是在法律上也是滞后的。为了弥补和原有法律的矛盾,他们也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中书令和侍中是不掌管行政事务的,但三省体制转变为中书门下体制以后,中书令和侍中作为宰相的同时要掌管决策和行政。这是和原来的法令不相符合的。为了表示和原有的法令不相矛盾,他们采取了让中书令和侍中兼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行政职务的做法。政治制度的情况是千变万化,很复杂的,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处于变动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停留在有关制度记载的条文上,以便真实地掌握唐朝前期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脉络。

四、关于文献材料与真实的政治制度

在唐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唐宋以来,许多关于唐代政治制度的记载和经过研究所发现的唐朝实际的政治制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方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于唐朝初年三省体制的描述,尤其是对“中书出命,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说法都不是很准确的。特别是对门下省的作用,说的是很不清楚的。在这里,他是用宋朝的制度来附会唐朝的制度;对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政治体制的变化,在《资治通鉴》书中更是一语带过,其实是不甚了了,没有搞清楚这个变化的意义。欧阳修在《新唐书·百官志》中,所记载的一些唐朝的制度,其实是唐朝后期的制度。例如门下省的给事中在封驳中使用“涂归”这样一种方式,在《新唐书·百官志》中是作为唐朝的一种制度加以记载的,其实它是唐朝后期的制度,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制度。另外关于“律、令、格、式”的定义,特别是关于“格”、“式”的定义,也是唐朝后期的。大家可以和《旧唐书·职官志》或者《唐六典》比较一下,说法是不一样的:《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

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

《新唐书》卷五十六《百官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

其实就是唐朝人对唐朝的制度有时候也不是搞得很清楚,可以从很多记载看出这一点。如后来的人将翰林学士大书特书为内相。其实内相在唐朝后期仅仅是很短一段时间,即陆贽担任翰林学士时的事情。再如“北门学士”的问题,“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说法。其实北门学士所做的事情不是宰相所要做得事情,所以谈不上是分宰相之权。可是唐朝人就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以上这些问题,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些论文和根教科书中仍然承袭这些成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传统的说法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总是以前人的记载、观点和成果作为起点,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进行研究,若不在前人基础上,吸收前人的成果,一切从头来,那显然是一种很笨的,很不科学的方法。但是对前人的成果必须加以分析。这些成果

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不一定正确但在学术史上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人的很多著作中。比方说陈寅恪先生关于唐朝政治制度发表过很多精辟的意见,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但是在总体上,他也有很多错误。然而,我们不能否认陈寅恪先生在推动唐史研究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我们要进行唐朝政治制度的研究,不能够跨过他这一步,必须仔细地去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认真地去研究它的方法,从中间吸取正确的有用的东西。还有一种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不加批判地、盲目地以前人的成果,以文献材料来作为我们研究的起点和根据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这些年来就有这样一种体会:我们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摆脱宋朝人种种成说的过程。我们只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史料出发,从历史出发,才能得出真正的科学的结论。

第二,当代人对当时的历史也不一定就说得很清楚,不要盲目迷信当时人的所谓第一手材料,对这些材料也要进行分析。特别是一些反映社会变化的制度变化,这样一些制度的变化在历史上,人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一下子就能认识到的。他们不了解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必然随之发生是变化,孤立静止的制度是没有的。他们往往是用制度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一种观点,以原有的制度作为一种标准,来评价变化了的制度。所以,在这个中间也有很多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一些记载。因此,在我们研究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当时人怎么说和当时人的观点,更要注意考辨和研究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总的发展趋势。只有把握了总的发展趋势,才能正确把握住所研究的对象。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体会是:必须把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要研究的是实际运行的制度,不是书本上、文字上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掌握唐朝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脉络。这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制度的不断地变化,是很难把握的。特别像唐朝,由于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快速发展过程之中,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化过程中,所以政治制度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把握它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奌和从这一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变化的关节奌,也就是转折奌,是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的。

五、研究隋唐政治制度的有关文献

研究唐朝的政治制度,根据我们这些年的体会,最好是以记载了唐朝开元年间制度的《唐六典》作为基本的材料。因为《唐六典》是唐前期政治制度的总结,它所记载的是当时正在实行的制度,同时它又在小字中间讲了许多制度变化的沿革,还记载了当时正在运行但还没有成为法令的一些制度。唐六典》不仅是对开元时期制度的静态记录,也体现了整个唐前期制度的变化。如果我们以《唐六典》作为基本的材料,同时结合《唐会要》、《唐律疏议》、《通典》,再结合其它文献材料进行研究。研究唐朝初年的制度,《唐律疏议》就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少走弯路的做法。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唐六典》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和把握。我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绪论中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大家可以参考。

关于《唐六典》简单再做一些介绍。

《唐六典》是唐玄宗下令修撰的。他在《定开元六典敕》说:“听政之暇,错综古今,法以《周官》,作为《唐典》。览其本末,千载一朝。”(《旧唐书》卷二六《礼仪志六》载大和六年太常博士顾德章议其中所引)

《唐六典》修撰任务下达后,受命编撰的徐坚无从下手,最后决定“以令式分入六司,以今朝六典象周官之制”,([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第十九》)也就是模仿周礼六官来叙述现行官制,将令式按内容分类系在有关职官之下。经过十余年的编撰,终于在开元二十六年完成,由时任中书令的李林甫领衔奏上。尽管《唐六典》虽然包含了正在变化中的各种制度,唐朝后期一些官吏也曾引用《唐六典》的条文,但是,《唐六典》毕竟不是作为一部法典来编撰的。就在《唐六典》编撰的后期,在中书令李林甫的主持下,删缉旧格式律令及敕,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了唐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修订,“又撰《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以类相从,便于省览”。新定令、式、格及事类于《唐六典》完成前,在开元二十五年九月壬申颁于天下[i]。(《旧唐书》卷五十《刑法志》;同书卷九《玄宗纪下》)这个事实说明,《唐六典》虽然包含了正在变化中的各种制度,但不是作为当时政治运作遵循的法典。

所以陈寅恪先生认为:“唐玄宗欲依周礼太宰六典之文,成唐六官之典,以文饰太平”。(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职官》)

《唐六典》所述制度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制度?“以令式分入六司”的这些令式都是什么时候的令式?学者一般认为是开元时期的,也有认为是开元二十五年的,如日本学者编著的《唐令拾遗》等。但是,开元时期制度变动很大,律令格式就经过了开元六、七年和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两次修订。这种变动,给《唐六典》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给人们留下了一连串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说凡是《唐六典》上的规定就是开元二十五年的制度。

就总体而言,《唐六典》所述制度主要是开元二十五年正在行用的制度,其中吏部、兵部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开元时正在变化的制度,在正文中都按变化后的加以叙述。其中开

元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变化,都已经写进了正文,并以注文形式加以说明,使人一目了然,知道这是改变后的或新设立的制度。如卷二尚书吏部郎中条“凡天下官吏各有常员”条小注。又如卷八《门下省》录事条:“主事四人,从八品下”注:“旧令从九品上,开元二十四年,敕加入从八品下”。但是,这种情况主要用于人员的增减和官品的升降,而开元以前和开元前期新实行的一些制度,其变化则有些有交代,有些没交代。有交代的如集贤院等一些机构和拾遗、补阙等一些官职设立的时间。没有交代的(不论是正文还是注文),如节度使、军、镇、彍骑这些在武则天以后以至开元时设立的制度。这就容易让人误认为唐初以来一直如此。

《隋书·百官志》。隋书的十志不是和本纪、列传一起修成的。故历来纪传部分题魏徵撰,志部分题长孙无忌撰。志成书较晚。由于此前所修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均无志,所以唐太宗命人分别修撰。

《旧唐书·职官志》。旧唐书·职官志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序论。序论概括地叙述了唐代职官制度的基本情况和变更情况,其中有不少材料是其它史书中没有的。对我们了解唐代职官制度有很大帮助。例如唐代的入仕途径,有关升迁的某些规定,等等。二是永泰2年(766)、官品。三是职官制度本身及其沿革。沿革一般用小注标明。

《旧唐书·职官志》一般认为是照抄《唐六典》。但事实上旧志较六典严密,不像六典有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旧志的有关叙述与六典也不尽相同。同时还补充了唐朝后期的材料,如神策军。旧志不是照抄某一本书,而是吸收了各个时期的材料,而主要的是根据韦述在天宝时修成的国史和唐六典。

因此,我们在使用《旧唐书》时要注意,一、它记载的主要是唐朝前期的制度。二、不同部分所载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它虽然消除了六典的某些公开的矛盾,实际上还是存在内在矛盾。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不能拿来就用,必须进行细致的考辨。

《新唐书·百官志》。百官序一般认为出自欧阳修之手,职官制度,也经过了他的删削。他的原则是故采其纲目条理可为后法,及事虽然非正后世遵用因仍而不能改者。表现了很强的主观性。新志记载的主要是唐朝后期的制度,对于研究唐朝制度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新志虽然记事简单,但一些材料却是其它史书中没有的。

《新唐书·选举志》。主要是唐代的铨选和科举制度。铨选就是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新唐书·宰相表》。这是研究宰相制度变化的重要材料。

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时,最受重视的莫过于《唐六典》和《通典帘隔离天麻钩端持。

《通典·职官典》。杜佑说他自己“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之学,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本书成书于贞元七年,正是贞元、元和中兴,改革的发端时期。杜佑通过此书探求“治道之本”,从历史上吸取借鉴。总的来说取材还是比较审慎的。但有的地方不够严密,甚至于有断章取义乃至望文生义的地方。还有的地方是以当时的情形付会历史,例如输籍之法,与《隋书·食货志》所述,就有相当大的出入。

《唐会要》。在有关政府机构、官吏和制度的条目中,大量引用了当时的诏敕。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而且可以了解政府机构的变化和运行情况。其中许多材料使其它历史文献中所没有的。

《册府元龟》。宋人所编。有关政治制度材料是相当丰富,主要集中在宰辅部、铨选部、台省部、牧守部、令长部。《册府元龟》材料来源,唐代部分主要是实录,保存了许多比较原始的材料,其中有一些是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通典中所没有的。各部有序,综述本部所叙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其独特的看法,是不可忽视的材料。

《资治通鉴》也是研究政治制度重要的材料。

在对有关唐代的文献材料的使用上,需要十分谨慎,特别是要力求搞清他们的时间属性,决不能用没有经过严密考证的材料或唐朝后期的材料,直接去说明唐朝前朝的制度。

除了这些文件材料和文献材料,还有一些专著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参考:张国刚的《唐代官制》全面论述和介绍了唐代官吏的设置、职能、选拔、管理、俸禄、考核、退休的制度变化及其情况。这本书出版于1987年,现在已很难买到,但在超声图书馆中有这本书的电子全文,大家可以借阅。

吴宗国主编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要论述了唐朝前期的宰相制度、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唐代前期的使职问题、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中央机关的文书胥吏、文官的出身与铨选等问题。

刘后滨的《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全面论述了中书门下体制形成的过程、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宰相制度与中枢格局,以文书运行为中心的中书门下体制下的政务运作等。这是一本年轻学者撰写的很有创意的论著。

第5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5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1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2决策的合理性3 科举制的影响4 地方行政管理体系5 监察制度的影响6综合7 一、选择题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解析:A“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 2.(2019·广东湛江一模)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

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解析:B宗室外戚代表皇权势力,在西晋和南朝还有一定实力,东晋则势力衰微;世家大族代表门阀势力,在两晋南朝势力强大,尤其是东晋。两者在官僚体系中比例的变化反映了两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的来源,并不涉及官僚的任命,材料无法说明官僚体系遭到破坏,A项错误。皇权势力存在反复,不能说明“衰微”,C 项片面。门阀势力在南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唐朝后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进步,D项错误。 3.(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 解析:B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中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在初中已经讲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对科举制重点放在对其历史影响的分析上,三省六部制主要介绍其职能及三省之间彼此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教学中重点探究其作用和影响,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赋税制度是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制度,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赋税制度的变化,加深对隋唐租庸调制的理解,对两税法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容特点,强调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也要分析其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隋唐的繁荣与制度的关系导入 (二)新课

第一子目:选官制度 1、从现在的高考制度导入,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之前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导入 汉代:察举制 问题1、曹魏为什么不再实行察举制? 问题2、你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包括历史纵横)来回答 2、科举制: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归纳其产生并发展完善过程 阅读史料(学思之窗)回答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 以《唐朝三省位置图》为基点,设置情景让学生直观认识三省的职能及相互制约,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第三子目、赋税制度 1、阅读教材了解从魏晋到隋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史实 2、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分析两税法的内容特点 (三)小结

隋唐政治制度思考题

隋唐思考题 1、需要掌握的概念:三省六部、枢密使、翰林学士、政事堂、集体宰相、科举制、府兵、御史台、门荫、释褐试、内轻外重。 2、简答三省制度的利弊。 3、唐朝宰相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4、唐朝道这一级地方政权是怎样演变的? 5、唐朝司法原则中的“十恶”、“八议”体现了什么精神? 6、科举制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7、唐代为什么要设置散官和勋官? 8、中唐为何会出现藩镇割据? 9、中唐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0、唐朝的官员任用与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1、府兵制度为什么会最终废弛? 1、需要掌握的概念:三省六部、枢密使、翰林学士、政事堂、集体宰相、科举制、府兵、御史台、门荫、释褐试、内轻外重。 三省六部: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三省之制起于魏晋,至隋朝基本定型。三省是分秦汉相权,将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府职能分归三省职掌,形成彼此牵制、互相监督的关系,既有利提高行政效率,也方便防止臣下专权。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集体宰相: 科举制: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

历史趣谈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 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导语: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 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出土,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西魏北周制度影响于隋唐者除均田、府兵、法律、学校而外,尚有许多。举其要者,至少还有如下数端。 职官制度:隋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职官制度,特别是文武散阶与职事品官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官吏的任职、使用与管理更为规范,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这一制度的发轫则始于西魏、北周,20世纪80年代末出土于咸阳的大批北周墓志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拓跋虎在大统九年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保定四年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若干兴以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骠骑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与之相应的是,他们同时被授予散骑常待或侍中一类的加官。在研究这些志主的经历时,我们发现,这个时期职、散的界限尽管还不十分严格,有些散官、加官还有职有权,但戎号与散阶的排序一致化却是明显的事实。如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则必然同时授予仪同三司,加官散骑常侍;若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则必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加官侍中。这种戎号、散阶与品级的一致正是隋唐文武散阶与品级制度的重要特征。勋官是为酬劳而建立的名号,它创设于北周,本是用来奖励立功将士的,后渐及朝官而成为制度。隋文帝曾定勋级都督至上柱国凡十一等,炀帝之后到唐代虽代有改易,但在“以酬勋劳”和整体框架上始终没有超出西魏、北周。可见隋唐勋官体系诞 生活常识分享

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调整 1 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唐代藩镇割据 3 唐代门下省的作用 4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6 综合7 1、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 D、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化 解析:C 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具有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的特点,相比九品中正制更符合国家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选官标准为策试成绩,而非靠门第,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孝感月考)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

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制,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C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C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刺史由前期与中央(尚书省)联系到中后期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A项“皇权强化”、B 项“刺史权力膨胀”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唐代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摸底)“唐代门下省的谏官们常随从宰相参加与皇帝之间的政事讨论,他们随从宰相左右,既可避免宰相与皇帝之间直接的冲突,也很自然地替代宰相说出宰相不方便说出的意见.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此处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课标导 航 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 隋唐时期的 制度变化与 创新。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 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 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 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选官制度趋势:由重门第到重才能。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 (2)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 ? ?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 ?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注意:三省制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隋唐。 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1.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租:即田赋,按亩征收产物;调:即户调,按户征收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①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成年男子。②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中后期: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 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阅读教材·想一想

习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解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三维坐标·时空清][三面解读·特征明] 政 治 层 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 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经 济 层 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 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 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文 化 层 面 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 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 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门阀政治的形成 (1)原因: 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 的工具) (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3.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真实写照! [注]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注]庄园经济是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而形成的。庄园主占据许多山、田、河流等,雇佣大量农民从事生产,农民承担着地租等沉重的赋税负担,庄园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拓]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二、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1.隋朝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门下、中书(隋称内史省)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唐朝 (1)内容: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有九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课题浚开先河的隋唐制度 1.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2.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阅读图示的、分析解读材料,了解并掌握隋唐选官制度、中央政务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确立过程 (2)认识科举制在促进政权开放、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认识三省六部制在制约相权、规范皇权,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历史意义,认识两税法确立对于促进自由经 济的先进性。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之制度为后世所树立的标杆作用(3)深刻认识到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必是在历史传统上,依据现实环境的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选官制度的积极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两税法的先进性 难点: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4.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5.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子目一:趋向开放公平的选官制度 材料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 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 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 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 设问:结合课本P38的历史纵横栏目,说说材料1中的王凝之 取得官职的依据是什么?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的伯父是东晋大将军王导。在家族庇佑下,才华平庸的王凝之承袭为东晋官员。材料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 设问: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说九品中正制的长期实行有怎样的影响 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死水潭一样的官场,使得官员“居官无官官之事,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史料内容,总结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doc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在公共基础考试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等多项内容,但学生往往只知其名称,却不知其具体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只能靠猜、抓阄等纯运气的方式去答题。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几项制度,顺利通过考试,小编在此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其具体内容。 一、府兵制与募兵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府兵泛指军府之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成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在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与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汗分治的遗迹。这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佣兵自重的局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和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农民身上。

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役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在赋税制度上,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均田制下的授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钠布或帛)。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政策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服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宣布采用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就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所以隋唐时期的政局长期还是稳定,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代表。 经济方面: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赋税制度采用两税法:唐朝中期实行,按资产交户税,按田亩交地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上的困难。隋朝两都的兴建与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农业上:生产工具改进、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兴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上:产地分布广(纺织、陶瓷、冶铁);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选D项;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 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史模拟测试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隋唐时期检测四 1.(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5)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 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这一变化() 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土族势力 C.为度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2.(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5)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3.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4.(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6)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5.(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5)杜佑《通典》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伴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6..(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7)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 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提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时空观念的落实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对照地图,编写时空图轴。 题解:制度优于个人和事件对历史的长远影响,隋唐制度来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创新的制度主要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的“庸”和两税法,其它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中学生只了解这几个就行了。 质疑:三个子目都讲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课题应该改成“三国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才与内容相适应,也与后一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致。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设中正官评定九等,中央依据授官,主要标准是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主要标准是文化水平。 2】唐太宗增加科目,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命高官主考。 3】公平,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文化修养,加强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 2.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事堂形成,中书门下合署办公,提高决策效率。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具体政务。 3.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中央决策和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三、赋税制度 1.魏晋租调制。租缴纳粮食,调缴纳丝织品。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朝继承,扩大庸的范围为成年应服役男子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2.两税法。 1】背景。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收入锐减。 2】780年,唐德宗、杨炎。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简化税目,扩大征税对象,保证国家收入,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 一、关于政治制度史研究 政治制度史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有些是要了解一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是为了了解政治制度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得到必要的借鉴和启迪。这就构成了政治制度史的两个主要方面,也就是首先要搞清楚的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同时探索它的发展规律。而对搞历史人来说,则是一项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政治智慧,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过去,由于革命需要,要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因此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也主要是强调专制主义这一个方面。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则多所忽略。 过去强调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镇压人民的机器,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国家能否进行统治,一个政权是否能够存在,是以它能否履行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能否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作为前提的。秦始皇和隋朝二帝所实行的制度和所采取的措施都是适应社会需要和国家统一发展的,但是他们滥用民力,赋税徭役超出了人民负担的能力,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后来唐太宗总结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也知道国家的各种措施不能超过人民的负担能力。而一个王朝当他刚刚建立和在正常发展的阶段,也总是把恢复发展生产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仅仅从压迫和镇压这样一个角度来论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全面的。 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不论在哪个时期,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边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设立新的官员和部门去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体制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是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皇帝和宰相的矛盾,官僚之间的矛盾,对政治制度的变化会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只能是对变化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往往构成变化的动因,不是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隋唐时期主要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过程,了解各种制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使学生懂得对科举制、两税法等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由此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通过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对这些制度、措施进行描述概括,理解相关制度的演变进程、彼此影响及意义。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的呈现方式,并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使学生养成“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习惯,具备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学生应当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逐渐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学习,产生对中国古代制度建设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二)难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特点、评价。 教学 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 以本校开展的第七届创新节主题“科技筑梦,创 新成长”中的“创新”一词为切入点导入本课《隋唐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强调“变化与创新”之于一个 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一、选官制度 (一)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2.秦国(含秦朝):按军功授爵。 3.汉朝:察举制。 (1)含义(2)标准(3)影响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2)背景(3)标准 (4)影响:影响:①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逐渐成为维护士族贵族特权的工具。(以上内容结 合《历史纵横》学生阅读回答) 以学生身边事为 切入点,更能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引 起共鸣。 学习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的发展变 化的历程,通过 《历史纵横》《学 思之窗》等提供的 史料,来重点分析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精练含解析

第4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成都模拟)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材料中北魏政权为外族使节设置“四夷馆” “四夷里”“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定名”可知,北魏政权以华夏正统自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魏政权的文化心理,没有体现出对经济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中北魏政权将南朝人士等外族使节称为“夷”,不能体现出民族政策开明和缓和南北政权矛盾, B、D两项错误。 2.(2019山东临沂模拟)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 答案 C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九品中正制 使官吏的选拔权把持在门阀之家的手上,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说明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故C项正确;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是在隋朝,故D项错误。 3.(2017课标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时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 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知识点一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机构 1.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省: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唐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2)运作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 (3)三省六部制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作用: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5)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中书省秉承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都必须听命于皇帝,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地方行政机构 1.隋朝郡县制,唐朝为州县二级制,后期划分成节度使州县三级制。 2.唐朝设置节度使带来的影响 唐玄宗统治后期,地方节度使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此后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的分裂混战局面,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 1.科举制 (1)产生:隋炀帝始设进士科 (2)标准:考试成绩 (3)评价:进步性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②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 局限性①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②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③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薄弱。 知识点二 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江南进一步开发:①水稻产量提高,圩(wei)田;②烧山、围湖造田—破坏生态;③江淮、江南产粮区;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水利发展和农具改进:①隋大运河;②唐水利专职官员;大兴水利;③筒车,曲辕犁 (3)农产品商品化:①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②唐中期开征茶税。 (4)土地制度: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前期 含义: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而不触及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而地主无此负担。 2、手工业的发达(特点): (1)产地分布广:①丝麻织品—全国;②瓷窑—中原、江南;③冶铁—100多处。 (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世界最大海船;洪州造船。 (3)分工细,品种多,产品新:①丝织品分类多;②唐三彩—彩瓷;③青瓷—越窑秘色瓷,白瓷—邢窑。 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①冶金—切削抛光焊接;②造船—推进器;③丝织—波斯织法。 3、商业的繁荣 (1)商路:①驿道:店肆,驿驴②水运:大运河,长江。 (2)货币:①隋五铢钱;②唐高祖起—“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3)市场:①管理:a市官管理—物价、税收;b规模不能任意扩大;c买卖时间限定,日中为市。②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③夜市和草市:夜市—繁华大城市里;草市—农村定期集市。 (4)商人:大商人、邸店遍海内;更多中小商人;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4、城市的兴旺 (1)长安和洛阳:商业大都会;①长安—坊、市分开,市有商行、邸店;②洛阳—武则天时,天下舟船云集。 (2)扬州和益州:①扬州—江南物产集散,大食、波斯商人云集,唐后期最繁华,夜市;②益州—“扬一益二”。 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的原因 (1)统一、强盛、交通发达;(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策;(3)民族交往密切;(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