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2》优秀课件上课解析

幼儿园中班优秀课件精选【三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课件精选【三篇】 活动目标: 1认识停车场的标志,了解不同类型的停车场。 2知道在停车场玩耍的危险,能主动远离。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1)各种类型的停车场及停车标志;(2)《不在停车场里玩耍》;(3)《谁先达大停车场》。 2与幼儿人数相当A跳棋(4种不同的颜色)若干、色子若干。 3幼儿用书第40-43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1)引导幼儿了解各种类型的停车场,认识停车场的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哪些地方有停车场?这是什么标志?在哪里见过?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停车场,有地上停车场、有地下停车场、楼顶停车场以及立体停车场,停车场门口有停车的标志。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2),引导幼儿了解在停车场玩耍的危险,知道正确的做法。 提问:哪些做法是对的?那些是错的?为什么?

小结:在停车场,汽车尾气太多,会危害小朋友健康;小朋友个子矮,后视镜往往看不到,很容易在倒车时被车撞倒;很多车在出入停车场时速度很快,常常来不及躲闪。 小朋友要远离停车场。在停车场内行走要紧随父母,不追逐打闹、不玩耍、不逗留,特别不要在车辆附近停留或钻在车下,以防车辆突然启动,造成伤害。经过停车场的出入口是要执意查看有没有进出的车辆,确定没有车辆时在通过。不在停车厂门口停留玩耍。 3、组织幼儿玩飞行棋游戏,巩固经验。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3)《谁先到达停车场》,讲解玩法:幼儿4人一组,找到幼儿用书第42-43页的棋盘,选择不同颜色的棋子,轮流掷色子。根据色子上的数字决定走几步,并按照棋盘路线上图画的内容决定进退,看谁最先到达停车场。 活动延伸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了解停车场里的安全隐患。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不在停车场玩耍,出入停车场时要做好幼儿的监护工作。 2、请家长与孩子玩幼儿用书第42-43页上的飞行棋,巩固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了解简单的用电常识,不摸电闸,不到变电所、高压线附近玩耍。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谢国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正音解字(1分钟)] --------[指导诵读(2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正音解字(1分钟) 三、指导诵读(2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

(完整版)《登高》杜甫-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幼儿园中班安全优秀课件精选

幼儿园中班安全优秀课件精选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幼儿园中班安全优秀课件精选,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10、120)感兴趣,在活动中感知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海报背景图三幅,正面分别写着110、119、120,背面贴有双面胶的卡片若干,活动记录表张。 2、自制课件,不同的电话机、手机。 活动过程: 一、感知辨别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师最近,我们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电话机和手机。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时发现,家里的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字。黄老师还知道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字,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使用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号码吗?(110、119、120) 小结:我们班有小朋友知道这三个电话号码。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 2、配对游戏 课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场景图与三个电话号码,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师:发生这样的危险和紧急情况该拨打什么电话?房子着火了该打哪个电话? 幼119。(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将号码119与着火的房子相配。) 师.原来,发生了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那有人生病了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120。(根据幼儿回答操作课件,110与病人的图片配对失败,120配对成功!课件中响起欢呼声、) 师.这次对了。原来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那马路上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配对成功。) 师对l如果有人打架,周围的人可以打报警电话110。 拉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拉拉.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电话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幼.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三个数字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时用的。/因为这三个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中班阅读课件教案《谁藏起来了》

中班《谁藏起来了》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 2、体验和同伴一起阅读、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动物小图片房子图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动物要和小朋友玩游戏(有哪个小朋友认识上面的字),“谁藏起 来了”是什么游戏, 幼儿:捉迷藏的游戏 师: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 幼儿:有一个人躲起来,再请一个人去找 引入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就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数一数大屏幕中有几个小动物来做捉迷藏, 幼儿:9个 2、师:这9个小动物是住在一幢房子里的,这幢房子一共有几楼, 幼儿:3楼 师、幼儿:最底下的是一楼,最高的是三楼 师:你认识几楼第几个房间住的是谁, 幼儿:(1)二楼的第一个房间(201)住的是袋鼠 (2)三楼的第一个房间(301)住的是小狗 (3)一楼的第一个房间(101)住的是犀牛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犀牛, 幼儿:因为它的鼻子上有角 (4)师:一楼102住的是谁, 幼儿:小猪 (5)师:三楼302住的是谁, 幼儿:老虎 (6)师:河马住在几零几, 幼儿:303 (7)师:河马的楼下是谁, 幼儿:小兔——203 (8)师:兔子的楼下是谁, 103 幼儿:小羊—— (9)师:最中间的是谁, 幼儿:狮子——202 三:找一找 1、师:如果这些动物朋友躲起来,小朋友你能找到它吗, (1)让幼儿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眼睛,让幼儿观察哪个动物朋友藏起来 了, 幼儿:303的河马躲起来了 (2)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让幼儿观察 201的袋鼠、302的老虎、103的小羊躲起来了 2、(1)师:这次是让我们找谁呢,让幼儿观察大屏幕 幼儿:小猪——102 师:小猪不是在吗,为什么要找小猪呢, 幼儿:因为小猪转了一个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上课素材

《登高》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登高》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原文】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精品文档 (123)《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登高》课堂实录及点评完美版

《登高》课堂实录及点评 授课:商丘市回民中学丁晓红 点评:李青峰张建礼 师: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歌《登高》。 (板书课题作者)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幻灯片) 明朝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冠是什么意思?生:第一。在众多的七言律诗中,它数第一,可见这首诗歌不同一般,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师:(配乐朗诵。) 师:想把这首诗歌读好吗? 生:想。 师:读一遍试试。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声音洪亮,也很有气势,但诗中丰富的情感还没有读出来。要想读好一首诗,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内容,把握了情感,才能读得很到位。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交流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生:(讨论交流。)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哪些句子侧重于写景?哪些句子侧重于抒情? 生:回答。 师随机评价。问:在后两联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 生:悲、 师:那么在前两联中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呢? 生:通过写景,借景抒情。 师:首联写了哪些景呢? 生:风、…… 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六种景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图画,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而你就是那位登高赏景的人。 生:描述 师:真是一幅明丽清爽(或凄美)的画面,把你的情感倾注其中,用你优美的声音把首联诗句给大家吟诵一遍,好吗? 生读。 师:略作评价。(你的声音很好听,读得也很有味了) 师:本诗中为何用啸而不用啼?李白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郦道元有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啸和啼有区别吗? 师:(出示《满江红》中的相关句子)岳飞为什么仰天长啸? 生:因为有愤懑,需要宣泄。 师:有愤懑需要宣泄,既然我们揣摩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能把首联读一下?(指导到位啸字要拉长声音,要重读)

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登高》教案3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1,(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放音乐《二泉映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 2、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完整版)杜甫《登高》参赛教案讲解

《登高》教案 汨罗五中刘修明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登高》课堂实录

《登高》课堂实录 授课时间:2019年3月16日 授课地点:霍山文峰学校高一(11)班 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 师:同学们,上午好!我很高兴来到了美丽而充满朝气的霍山文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相遇在这美好的课堂上。看到同学们热情的笑容,我真的很激动。不过,我感觉有点对不起你们。 生:(惊讶)为什么? 师:因为今天和我一起来的老师,不是帅哥,就是美女。而我呢—— 生:老师也很帅。 师:谢谢同学们的安慰和鼓励。我已经是一个步履蹒跚奔六的老人了。我连头发都稀少了,有一点也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繁霜鬓”了。岁月的更替,坎坷的经历,在我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同学们,“艰难苦恨”中的苦恨是什么? 生:极其遗憾。 师:对!当老师真累,尤其是你们班主任。我本人的经历虽不像杜甫那样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却也是风雨兼程。有人说,人到五十方能解杜诗。确实如此,这几年我确实很喜欢杜甫。杜甫用诗歌写了他所经历的时代所遇到的苦难,并显示了圣洁的情怀。杜甫从“诗史”走向了“诗圣”。 那么,我们如何读懂杜甫呢?

生:结合诗人的身世,“知人论世”,从中悟出诗人的情感。 生:结合我们的亲身经历,品味诗的语言,走进诗人内心的世界,探索杜甫是如何面对人生苦难。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从品味《登高》的语言开始,通过联想和想象,逐渐的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杜甫的情感。首先请让我把你们分成四个组,每一组分别讨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的意义。 品味诗句 师:请第一组回答,首联中用了几个意象,你认为哪一个最让你感动? 生:“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一声猿的叫声,给人带来了凄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的“杜鹃啼血猿哀鸣”,也有哀伤的味道。 生:我也赞同。“猿啸哀”,还是“猿哀鸣”,不仅给人带来了凄凉和哀伤,还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心态。 生:我更认为“鸟飞回”写得好!在凛冽的秋风中,鸟寻找自己的归宿,但在秋风中是盘旋,更是在抗争,是与环境作抗争,就如同此时此刻的杜甫与自己命运抗争一样。 师:很好!我们从意象中,可以把握诗人的处境和遭遇。意象的本身,可以看出是诗人人格的化身。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回归田园以后的欣慰。杜甫诗句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飞鸟应该是杜甫流离失所,生无定居的写照。

《登高》韩军课堂教学实录

《登高》韩军课堂教学实录 摘要: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切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登高》韩军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切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

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杜甫《登高》赏析23920讲课稿

杜甫《登高》赏析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他生活很困苦,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品鉴赏】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谢国兵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分4 作者简介(] -------[分钟)2指导诵读(] --------[分钟)1正音解字(] --------[分钟)4 故事性导语引入([ 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

《登高》优秀教学实录

《登高》教学实录-中学语文论文 《登高》教学实录 星期三地第一节课.学习杜甫地《登高》.笔者课前先留两分钟让学生阅读诗歌及课文注释部分,了解这首诗地写作背景. 师:题目是《登高》,作者登到高处干什么? 生:抒发感情. 师:登到高处作者立即抒发感情了吗? 生:不是,首先是写景. 师:写了哪些景? 生: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师:景地特点是什么? 生:开阔宏大、色彩鲜明、动静结合…… 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尽力地描绘.过了几分钟,学生发言地劲头过去了,教室开始沉寂下来.为防止这热烈地发言场面冷却,我准备做适时地总结.这时,坐在教室角落里地蔡棋同学提问:“老师课本上地第八个注释说‘落木’是‘秋天树木落叶’,作者既然是站在高处描绘景物地,应该是看到远景,看到‘秋天树木’不足为怪,能清楚地看到‘树叶’吗?”未等我回答,其他同学抢先答道:“肯定能看到了”,“不能看到也能听到”.我则未加深究,即是认同其他同学地看法.蔡棋若有所失地坐下来,似乎感到自己提地问题没提到点子上. 师: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在形式上要求怎样? 生:对仗. 师:你能找出具体是怎样对仗地吗?

生:风急——渚清、天高——沙白、猿啸哀——鸟飞回,无边——不尽、落木——长江、萧萧下——滚滚来. 师:这两联对仗极为工整.景物、词性、色彩都相对,尤其是首联不仅上下句对仗,且一句之内又自然成对,为千古佳句.作者写这些景物是为了…… 未等我说完,又一位同学发言了:“老师,既然对仗工整,那‘落木——长江’就应该是偏正结构了,那就不能理解为课文地注释‘秋天树木落叶’.”大家都愣住了.我也认为他讲地有道理.应该理解为“形容词+名词”地结构,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到底该如何准确地解释呢?”我随即问道. 生:落,是凋零地意思;木,是树木. 生:不对,如果是“凋零地树木”地话,这句话讲不通,“树木”不能落下. 生:老师,应该是“凋零地树叶”地意思. 生:老师,是指树叶,我记得高一时学过林庚地《说“木叶”》举过这个例子. “哦”,他地话似乎带给同学们一个激灵,大家醒悟了.有地同学开始翻找以前地课本,在课本里有相关内容地介绍.原来“落木”在这里应该是“树叶”地意思,显然不能是树木从天而降. 生:老师,“萧萧”是什么意思? 师:是一个拟声词. 生:既然是讲究对仗,那“萧萧”就与“滚滚”相对了.应该是动词吧. 我感到一丝困窘,但没有轻易地否定他地意见,而是建议大家查字典.各种说法出来了. 生:《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页记载:1.形容马叫声

登高杜甫的教案完整版

登高杜甫的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杜甫《登高》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着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

杜甫登高微课教案

杜甫登高微课教案 【篇一:《古诗词中的人性美》微课教案】 《古诗词中的人性美》微课教案 -------(一)深挚的亲情 【教学目的】: 1.探究古诗词人性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2.通过古诗词赏析,学习古诗词鉴赏方法; 3.运用多媒体及合作、探究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古诗词人性美赏析 【教学内容及步骤】: 优美的古典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精华,古诗词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真善美品质和思想内涵,是蕴含于古诗词优秀作品中的丰富宝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发掘。。。。。。。【内容】:探究、赏析: (讲述)我们读诗,可以通过阅读欣赏,感 知其语言美,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其声韵美,可以发挥想象力,感悟其意境美,通过深入探究,进一步品味其人性美内涵。我们一起欣赏几首优秀古诗词作品,来探究其蕴含的人性美,并学习古诗词赏析的一般方法。 (诗配画)(逐句展示,学生轻声诵读)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讲述与讨论) 1.这是一首乐府诗,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 2.前二句:有哪两个意象?(“线”、“衣”) 3.三、四句:写了哪两种状态?(母亲动作:“密密缝”) (母亲心理:“意恐”、“迟迟归”) 4.五、六句:用了哪两个比喻?(“寸草心”------游子孝心)(“三春晖”------母亲恩情)

以孝心之渺小与母爱博大对比、衬托 这首诗写出母爱的温暖、博大,表达了游子(离家在外的儿女)的 感恩之心。晓谕世间儿女,切莫辜负慈母一片深情。母爱是人世间 最伟大的亲情,是最深挚的亲情。这就是本诗表现出的人性美内涵:(字幕):深挚的亲情 5. 方法:赏析中我们要注意分析诗中的意象。 (讲述)亲情中除了母子之情外,我们熟悉的还有哪种亲情在古诗 词中表现较多?(兄弟之情)请举例子? (字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讲述)佳节思亲是人之常情,而这首诗的独到之处,好像遗憾的 人不是自己,反倒是兄弟们感到佳节未能完全团聚的缺憾。这就曲 折有致,出乎常情。 【篇二:涉江采芙蓉微课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微课教学设计 乌市第101中学甘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荡的诗歌长河中,我们欣赏过波澜壮阔 的唐诗;感受过风光万千的宋词,还从未曾涉足过上游那隽秀夺目 的《古诗十九首》。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准节奏) 师:听起来效果不错,大家可以按照五言诗,二三节拍来读,如果 第三个字适当延长读音,效果会更好。 2、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老师的提示再次自由大声诵读全诗,并思 考:本是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师:这位同学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忧伤”,那么我再追问一句:为何 忧伤呢?(生:思而不见)。总结很准确,必是一位思路敏捷的同学。过渡: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思而不见的忧伤之情。 而这一切又是由采莲之事引发。 师:兰泽多芳草,为何独采莲呢?结合我们曾经学过的诗句加以解说:这位同学举手很快:学《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就知莲高洁。还有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里的莲都属于君子之花。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高》是鲁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中《唐诗三首》中的一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一单元的学习侧重点在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文情境,领略诗文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感悟。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感情深沉,意境苍凉,最能代表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设计意图:通过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者、作者、文本的深度对话,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学生分析: 学生对杜甫其人其诗并不陌生,他们能说出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但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大多学生羞于表达。但我认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节古诗文诵读教学课,我所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内心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尤其是诵读活动来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进入诗歌之境,感受诗歌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情的分析,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自己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更准确地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达到最佳教学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 2.品读诗歌,感受诗人杜甫深沉的苦痛与愁思。 3.背诵并默写本诗。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悲国之秋即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设计目的:通过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可以在教学时间上更科学地安排,教学方法上更恰当地选择,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体、深入,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丰满,而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