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纺织行业的困境和对策

当前经济形势下纺织行业的困境和对策
当前经济形势下纺织行业的困境和对策

当前经济形势下纺织行业的困境与对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一直凭借国内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快速发展,在出口创汇、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20 世纪末,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纺织业一直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将它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更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低附加值生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

一、纺织行业现状

1、纺织业利润增长缓慢,亏损基数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 1.7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38.76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到227.5亿元,同比增加99.85%。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2466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工业高2.2个百分点。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数同比增加28.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0.4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工业高1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75.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69.8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工业高8.5个百分点。

2、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放缓。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1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增幅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

2011年1-11月,纺织品出口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8个百分点、较2010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2个百分点、较2010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3、纺织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增多。

2008年上半年以来,一批批传统的中国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内忧外患中破产倒闭。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纺织企业将会有三分之一倒闭,约有400多万纺织工人将下岗。与此同时,纺织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纺织企业的大量破产,无疑将使大量已从农业人口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重新回到农村,这不但将大大减少成千上万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更会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危机后中国纺织业的困境

(一)技术落后,品牌缺失

我国纺织企业技术普遍较落后,机器设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国内

丰富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所建立起来的成本优势参与竞争,产品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中高档品少而“大路货”多的格局。多数纺织企业都以生产附加值低、同质化程度高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凭借低价优势抢占市场,还常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竞相压价的方式,大打价格战,结果不仅使自身利润微薄,更常常因此招致各种反倾销诉讼。

人民币升值加速,尤其以纺织业受到的损害最大。国泰君安的研究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升值幅度的上升,各类纺织行业出口利润会急剧下降。报告发现,当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达到8%、10%、11%和12%时,棉纺织、家用纺织品、毛纺织和服装行业出口产品开始由盈利转为亏损。根据相关数据,纺织行业的国际依存度是40%,而服装行业更高,仅从产价格而言,人民币升值将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世界纺织大国,中国在整个全球纺织产业链中却仍主要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而技术

落后和品牌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我国纺织企业普遍研发水平较低且创新能力不足,大都倾向于通过从国外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多数企业都长期为国外品牌做贴牌加工,少数拥有全国认知度的自主品牌大多也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高端市场几乎都被洋品牌主导。

(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则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成本的加速上涨和终端市场价格被不断压低形成强烈反差,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1.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棉花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高。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材料,我国棉花产量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近年来我国纺织业产能的增幅远远高于国内棉花产量的增

幅,国内企业对进口棉的依存度日益加大。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市场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加大,全球棉花资源开始供不应求,导致国际棉花价格一路上涨 ;其次是石油价格,伴随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对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危机后石油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作为化纤生产最主要的基础原料,油价的不断上涨势必会增加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2、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劳动力价格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东部大多数地区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已大大高于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而随着危机后纺织品市场的逐渐复苏,很多纺织企业都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现象,为了吸引和留住员工,企业都采取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措施,这必然会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据调查显示,有近八层以上的企业以上调工人工资来缓解用工短缺的问题,成本比2009年的时候提高了20%,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3.环保成本、用电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土地使用成本的上涨也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国内纺织

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严重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一些国家为扶持和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稳定就业,纷纷

采取贸易救助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中国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2009年 1月 1日至 11月 3日,全球已有 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了 102起贸易相关调查,中国更是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第一产业,纺织业自然成为受贸易保护影响最严重的行业。

(四)过分注重数量增长,产能过剩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飞速扩张,产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纺织企业大量出现甚至聚集在同一地区,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加之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发

展过程中过分注重数量增长,纷纷将抢占市场份额作为参与竞争的主要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能过剩矛盾。

(五)对外依存度较大,出口市场太过集中

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第一产业,纺织业对推动我国外贸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也使其很容易受到国外市场波动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

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一方面,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使得我国纺织品很容易招致欧美的各种贸易限制,而欧美的做法又很容易对其他国家会产生较强的引导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欧美等国金融全球化程度较高,一旦发生经济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事实上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饱和度,竞争激烈且市场空间有限。

(六)资金问题依然突出

融资难、融资贵在纺织行业比较突出。纺织企业贷款利息普遍上浮,1-10月纺织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7.2%,资金紧张导致企业去库存明显,产品价格下降。有大量中小企业的纺织行业,不仅面临融资难,更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多数纺织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难以得到信贷支持,而得到信贷支持的企业又不得不面对银行上浮利率、采用承兑汇票、难以全额获得贷款、贷款周期过短等问题,企业最终承担的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10%-30%。

三、中国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探讨

(一)努力培育差异型竞争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曾将竞争优势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依靠低

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依靠产品差异化而形成的优势。中国纺织业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依靠低廉的生产要素所形成的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而新形势下中国纺织业的低成本优势正不断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培育高层次的差异型竞争优势成为新时期中国纺织业的首要任务。

要立足于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先进的、差别化的纺织加工技术以及一些行业关键设备。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要重视对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尤其是绿色环保型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努力依靠高品质高科技建立起竞争优势,彻底摆脱依靠低价竞争的产业模式。

要加强品牌意识,努力创建自主品牌,培育品牌优势,走品牌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它除了能为产品带来较大的附加值增长外,其所代表的文化和丰富的内涵更能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绝不再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而是如何增加深加工、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因此,我国要集中资本和精力,在自主设计、创建自主品牌方面下功夫。由于多年来一直给国外品牌打工,我国很多企业对他们的生产环节、销售模式已经非常熟悉,这就为我们创建自主品牌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加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外经济震荡严重,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受到重创,价值大打折扣,这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方面,

可以乘机将一些国外名牌收入囊中;另一方面,很多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也可以借机向国际纺织品中高端市场挺进。

(二)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1.纺织企业要积极转变营销观念。

重视非价格竞争,避免低价倾销和恶意竞争,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如今纺织品的竞争已由原来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变为质量、技术、品牌的竞争。因此,要加倍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努力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合理地运营资本,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努力创建自主品牌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国外标准法规的收集和学习,积极学习使用国际标准,避免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积极实施目标市场多元化战略。

即在巩固欧美等优势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和发展新市场,通过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来有效规避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将目光从欧美转向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东欧、西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区域,这些国家虽然相比欧美经济较落后,但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能在这些市场上立足,不但可以分散风险,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利润。

重视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

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波动都可能对整个世界市场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其他国家。纺织业更是我国对外依存度很高的产业,对外需市场的过高依赖对保持我国纺织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面对国外需求的萎缩,订单的大幅度减少,我国纺织企业大都束手无策,众多企业停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因此,我国纺织企业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挖掘。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纺织品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企业应抓准国家扩大内需的大好时机,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国内居民的衣着消费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也不断升级,这就为国内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尤其是目前国内很多的细分市场仍处于空白,企业若能利用好这些市场,必将成为自身的一大优势。

(三)积极实施对外直接投资

面对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力资源的紧缺以及欧美日益频繁的贸易壁垒,我国纺织企业应适时合理地改变传统单一的出口模式,通过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来有效的缓解当前的一些困境。首先,国内企业可以到一些有优惠措施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如印度、南非、越南加拉

等。这些国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且他们还为到其国内投资纺织业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提供投资补贴、免征企业所得税、补贴土地、厂房购置费等。通过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生产,企业不仅可以凭借这些优惠措施大大降低成本,更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从而进一步缓解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用工紧缺的困境,而且通过对这些国家进行投资生产再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方式,还可以很好地分散他国的注意力,从而避免一些直接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壁垒。此外,我国有实力的纺织企业也可以到一些一体化组织或贸易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内部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因为所有的一体化组织和贸易集团都对内部贸易提供特别优惠,我国纺织企业若能到其内部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就可享受到他们内部的各种贸易优惠政策,从而有效地规避它们对中国纺织品自由出口的限制。

(四)加快产业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劳动力、原材料、土地以及环境等要素成本正呈不断上升之趋,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显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吸收就业等方面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西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产业梯度,即使传统的纺织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丧失比较优势,在中西部地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并没有必要片面强调整个纺织业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通过将传统纺织业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中西部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有效解决东部企业的成本上升,招工难等问题,延长我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周期,还可以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纺织业在致力于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应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即将成品的制造环节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重点进行品牌培育和产品设计研发,从而实现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纺织业发展上的“双赢”。

四、结论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清了我国纺织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为我们着力解决纺织行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契机,也为我国向纺织产业链的高端挺进创造了机遇。随着危机后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当前我国纺织业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但保持这一势头,任务艰巨。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仍存在,成本上升、用工紧缺、贸易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快纺织业的转型和升级已刻不容缓。当然,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选择合理的转型升级路径。只有这样,中国纺织业才能在真正在后危机时代获得新一轮的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地成为世界纺织强国。

思考:

纺织行业应不应该成为担保公司扶持的行业之一?

二、中小纺织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 管理水平低, 造成资金链断裂

中小纺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 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结构单一且缺乏自主品牌创新能力, 抵御风险能力差, 经不起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以及产品价格的波动, 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纺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 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信誉较差, 信用观念淡漠, 这些都为中小纺织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 致使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纺织企业。

2. 资产负债率过高, 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纺织企业

据统计资料显示, 纺织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0%左右, 一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80%。一般认为, 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50%左右, 作为资产负债率较高的

中小纺织企业, 银行提供的资金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 所占比例较高, 企业不能偿债的可能性较大, 企业的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 这对银行来讲, 是十分不利的, 很可能存在到期收不回本息的可能性, 致使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中小纺织企业。

3. 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 使得中小纺织企业不能像大型纺织企业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的方式融资

我国..证券法.. 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 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 万元, 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 亿元的, 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 以上, 等等, 这些硬性条件都阻碍着中小纺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此外, 我国..公司法.. 规定, 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为, 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 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 万元, 累积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这一系列条件也都限制了中小纺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使中小纺织企业融资困难

政府部门对中小纺织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 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 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 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以上多方面最终直接形成了中国纺织业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从外部对中国纺织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困难,但它也为人们清醒的认识并着力解决我国纺织业的内部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契机。通过这场金融危机,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新时期,中国纺织业要想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未来10年,中国将由纺织工业大国跃变为强国。在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家用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扩展将尤为引人注目。就纤维消费总量而言,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将“三分天下”。

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服装企业数从仅约两万家增加到近30万家,从业人员从不到百万增加到超过400万,服装产量从不到20亿件增加到超过200亿件,服装出口从约10亿美元发展到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成衣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份额超过三成。目前我国城镇人均衣着支出超过1000元,是农村居民的五倍以上。未来城乡服装消费市场都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目前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纤维的比重为53:33:14,与本世纪初的68:22:10相比,服装占比明显下降,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将演化为40:35:25,类似于当今欧美国家“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来10年,我国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未来10年,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仍然具有不

可替代的支撑作用。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将保持增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将突破4000万吨,保持在全球总加工量中40%的比重。

担保公司对纺织行业应持的态度——予以支持,但要慎重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千千万万的纺织企业,同质化的企业特别多,关键的区别不在于品牌,而在于企业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因此,我们应该比较看重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因为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技术优势在里面,相应地就会降低成本。

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层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能不能给企业带来很崭新的商业模式。

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是集企业技术、员工、管理能力于一身的,考察生产经营能力是为了考察企业的生产发展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历史成本,还要研究未来几年是不是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信誉好、信息披露充分、标准化程度高

创新服务形式,提供新的融资手段

随着风险投资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数量日益增加, 作为企业的融资方式之一, 中小纺织企业在需要时, 在合理的利率条件下, 可以寻找合适的风险投资公司筹集所需资金。由于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 所以, 中小纺织企业应不断引进新的生产工艺技术, 向高新技术企业靠拢, 吸引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金。此外, 风险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 有直接投资、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提供一部分贷款或担保资金同时投入一部分风险资本购买被投资企业股权三种方式。尽管取得风险投资的成本可能要高于银行贷款成本, 但是在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 引入风险投资资金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

(三)鼓励和推动银行在小企业金融业务上的创新

如果在上述两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有所起色,下一步则是如何繁荣其发展的问题。在政策层面上应该鼓励和推动银行在小企业金融业务上的各种创新。一方面,在信贷业务上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模式,如分组贷款、互助担保、金融联结等机制,这些措施的核心是通过连带责任将外部信息的监督内部化,从而减少银行的监督成本;另一方面,除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外,银行还须在其他业务上创新,如针对同一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为小企业主提供理财等,通过全方位的服务留住小企业客户。

浅谈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与认识

浅谈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与认识 温总理说:“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doc 6页)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doc 6页)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05年头3个季度毛纺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摩擦涉及的毛纺产品不算多,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其影响不能低估。预计,2005年毛纺行业生产比较饱满,出口总体保持增长,但增幅可能减缓,总体运行不会出现大波动,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毛纺内销市场稳定,部分产品外销增长迅猛 进入2005年,全行业产销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1-9月规模以上毛纺织、毛针织、毛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6%和20%,均高于同期出口交货值24%、22%和18%的增长幅度,表明毛纺产品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毛纺产品出口同样对行业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1-9月洗净毛、毛条、面料、化纤毛毯、羊绒衫、毛梭织服装等出口数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增速分别达到:洗净毛19%(2.4万吨)、毛条56%(2万吨)、面料20%(9141万米)、化纤毛毯31%(16898万条)、羊绒衫46%(1502万件)和毛梭织服装32%(4563万件);毛纱线出口同比增长2.1%(6.9万吨);只有毛针织服装出口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比下降17%(21514万件),其中羊毛衫下降1%(8758万件)。一般贸易出口数量增

传统毛针织服装市场竞争力减弱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毛针织服装的市场受到了不断壮大的其他类别服装市场的严重冲击,销售比较平淡。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全国重点大型零售销售企业2004年各类服装累计销售量同比平均增长15.4%,其中皮装、牛仔装、夹克衫、T 恤、男西装累计销售数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0.9%、25.8%、22.7%、22%和20%,超过平均增长幅度,而羊绒羊毛衫销量同比只增长了4.6%。2005年1-9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销售企业各类服装累计销售量同比平均增长17.9%,其中,皮装、防寒服、男西装、T恤等品种的销售同比分别增长56.7%、28.8%、24.7%和22.7%,而羊绒羊毛衫销量同比减少了9.1%。从国际市场看,2005年,毛针织服装出口出现了负增长,1-9月出口数量同比减少17%,其中羊毛衫出口数量同比减少1%,反映出传统的毛针织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减弱。 贸易摩擦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1、配额地区出口增长较快,2005年毛纺产品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产品出口目的地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配额地区出口增幅较大,非配额地区出口数量减少,甚至负增长(见表1)。 表1:2005年1-9月主要毛纺产品出口目的地

浅谈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的再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8469743.html, 浅谈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的再思考 作者:祖子涵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24期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 大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又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企业管理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尽可能地缩小与国际大企业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企业管理;再思考 一、对当前新经济形势的分析 当今世界,不单单是依靠工业产量和销量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依据,而已然变成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科技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环境日益发生着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和改变,否则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取而代之。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各企业之间的经济沟通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走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遍布全球,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也愈演愈烈。如何把握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的形势,融合外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管理制度,成为国内外大多数企业首要思考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管理改革的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二、对企业管理的正确认识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针对本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企业发展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活动管理、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的管理等多方面。所以说,企业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转的重点,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总而言之,企业管理包括对企业运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为了保障企业能顺畅并成功经营而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企业管理改革是指通过对企业运行团队的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发展,依照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并通过不断创新和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企业内部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调整,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在保障企业的良性运转的同时,又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能够自如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 三、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浅谈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应对措施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得各国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各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缓解经济衰退。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G20峰会上提出的应对措施的积极作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例如4月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便是很好的明证。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 一、当前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可谓造成影响的围非常广;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谓造成影响的程度非常深。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因此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首先是美国金融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这种打击宣告着是美尔街投行时代的结束。举世闻名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目前处境惨淡: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轰然倒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转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这些都标志着一个高杠杆金融时代的结束;其次是美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我们可以从美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中窥见一斑: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6.1%,比上一季度萎缩6.3%略微缩小,但从去年三季度下降0.5%至今,累计下降12.9个百分点的幅度,已经刷新了大萧条以来连续下降幅度的纪录(此前最高纪录为1953年三季度至1954年一季度的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这就无怪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要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并将引发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 (二)欧洲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传播,并且在欧洲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欧洲银行业首当其冲,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传统上,欧洲的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并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这种与美国相似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得欧洲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4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英国央行也在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这次英国经济走向衰退的严重性将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相当,预估英国六大金融机构可能损失1300亿英镑。这个金额已远远超出政府宣布的500亿英镑援助方案。 另外,金融危机也敲响欧洲实体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2%降至0.9%。 (三)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纺织经济形势的回顾及分析

2006年度纺织经济形势的回顾及分析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10.7%.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在国际经济方面,日本经济复苏、欧美经济继续走强和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率为8.9%,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1%,略高于2005年4.9%的增长水平。 在以上有利的国内外经济和贸易发展环境的推动下。2006年我国纺织经济也形势喜人。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预测: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5 000亿元,同比增长26.30%;利润总额875亿元。同比增长26.81%;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l 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 一、2006年纺织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况 2006年我国纺织经济虽然有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了诸多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如: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贸易摩擦和壁垒的侵扰.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等。这些不利因素也或多或少地

对2006年的行业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2006年行业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特点。 1.需求拉动,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我国纺织需求拉动特征十分明显。从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化情况看,一季度为40.49%.二季度为41.64%,三季度为29.71%,全年走势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究其原因,2006年一季度后,针对纺织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国家将纺织列为潜在产能过剩行业。在货币信贷和土地监管等方面采取了紧缩政策,导致纺织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2006年1—10月纺织固定资产投资比三季度又下降了4.27个百分点,达25.44%。尽管如此,这一增速仍比同期我国纺织出口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高出1.46和2.58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10月,我国纺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 593个.其中:已经竣工的项目1 492个,占全部项目的19.64%.同比增长31%。这些已经竣工的项目在年内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推动了2006年纺织生产的快速增长。 在市场需求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 439.98亿元.同比增长22.22%,产成品占流动资产比重16.83%,比上年同期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产销率97.58%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l一10月,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增长率为16.6%,同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增速为23.98%,我国纺织内外市场需求均呈2位数增长,表明我国纺织受市场拉动特征显著,经济运行产销衔接良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最新新经济形势下会计问题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会计问题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会计问题分析 摘要在经济动荡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全面权衡会计管理问题,通过制定和改善相关制度,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文章通过分析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会计管理问题找到了对策。 关键词新经济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接连两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国政府率先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使用多种金融手段回收市场上流动性。频繁变动的金融政策让企业无所适从,有的企业因无法适应这种现象而倒闭。在经济动荡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全面权衡会计管理问题,通过制定和改善相关制度,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当前企业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职责认识不清 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心目当中,会计工作的中心内容仍然是传统的记账、算账、管钱,会计的职责就是记好帐,算好帐,管好钱,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成本预算、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根本不是会计职责之内的问题。因此,在会计工作的分配上也按照传统的职责进行分配,这就造成作为掌握企业经济动向的会计被束之高阁,会计在企业当中只是起到了一个记账员、保管员的作用,这样势必会给企业在经营策略、战略方向和规避风险方面带来严重问题。

(2)会计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尽管我国对于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在法律上进行了规范,但是,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仍然有相当多的会计管理人员存在着造假和违规违法行为,这说明在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企业的会计管理过程中出现现金管理混乱、公款存入个人账户、打白条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违规放贷和私设小金库等情况。大量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使会计资料严重失真,这样势必导致企业的决策、规划、管理等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的运行,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3)企业缺乏具备会计管理资质的管理人员 在我国的企业内部,还普遍存在着会计管理专业人员。由于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它不但要求会计管理人员具备生产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求会计管理人员具备认识市场、分析市场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正是因为缺乏具备资质的会计管理人员,才导致企业在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造成企业成本核算的失误,导致企业损失。 (4)企业缺乏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虽然已经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方式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仍然是相当传统的集权管理方式。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制度还缺乏认识,甚至有的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样就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失衡,从而引起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现象。 2.企业外部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对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监督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修订稿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 析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05年头3个季度毛纺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摩擦涉及的毛纺产品不算多,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其影响不能低估。预计,2005年毛纺行业生产比较饱满,出口总体保持增长,但增幅可能减缓,总体运行不会出现大波动,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毛纺内销市场稳定,部分产品外销增长迅猛 进入2005年,全行业产销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1-9月规模以上毛纺织、毛针织、毛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6%和20%,均高于同期出口交货值24%、22%和18%的增长幅度,表明毛纺产品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毛纺产品出口同样对行业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1-9月洗净毛、毛条、面料、化纤毛毯、羊绒衫、毛梭织服装等出口数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增速分别达到:洗净毛19%(2.4万吨)、毛条56%(2万吨)、面料20%(9141万米)、化纤毛毯31%(16898万条)、羊绒衫46%(1502万件)和毛梭织服装32%(4563万件);毛纱线出口同比增长2.1%(6.9万吨);只有毛针织服装出口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比下降17%(21514万件),其中羊毛衫下降1%(8758万件)。一般贸易出口数量增加,出口总体表现良好。生产继续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改善在内外销两个市场的作用下,1-9月毛纺生产比上年又有提高。初步统计,1-9月主要品种毛纱线和面料累计生产同比分别增长4.9%和16.1%。1271户毛纺织企业、1578户毛针织服装企业和219户毛纺制品企业完成产销率分别达到97%、97.3%和95.9%。2005年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所幸的是上半年进口羊毛的美元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进入8月以来,进口羊毛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比年初低10%左右)。1-9月进口各类羊毛19.4万吨,同比增长5%,表明羊毛需求比较平稳。2005年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2014-10-01 09:46宣讲家 核心提示:从2011年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崩溃论”、“做空中国论”,但比较一下国家、银行、企业、居民这四个资产负债表,不难发现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流量恶化,而存量依然处于可控区间内,所以不能简单判断中国要崩溃。改革破局,在经济上,标志性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改革的标志是财税体制改革,而不是简政放权。第二,国企改革,我们要给市场以空间。但要看到,“破”当头,最先对经济产生的是一个下行的冲击力。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经济形势的关注度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以往几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2014年一季度、二季度又凸显出来,稳增长的压力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系列质的变化,由这种形势引发了国家对年前所定的一些基本调子做出重大调整。对于7.5%这个指标的理解,与早前的上下限的理解和区间管理的理解已经不一样了。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它是党和国家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今年3月份以来召开了很多会议,出台了近70个新计划和审批项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些变化?以及下一步我们到底应当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无疑是一个关注的焦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问题已经演化成一个世界问题。从2011年开始,全世界开始渲染“中国崩溃论”,到2014年一季度“中国崩溃论”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如何看待国家目前所做出的调整以及目前社会上思潮的变异,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的话题:第一,从思潮的角度来看,到底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以及我们到底应当从什么角度来看待目前的各种思潮;第二,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到底我们目前的调整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政策有何导向性作用;第三,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两个思潮中的中国经济对于中国经济,从2011年起在世界范围内就已经开始掀起一股悲观主义思潮。这个悲观主义思潮里有几种理论:一是学术研究所提出来的总体的“中国崩溃论”;二是金融市场上在实际操作上和国际资本流动上提出的“做空中国论”,就是全面抛售中国的金融资产,全面压塌中国概念,引发整个社会层面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发生变化。 (一)中国崩溃论 在理论界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2011年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发表文章谈论下一个接替世界经济危机的到底是谁?他的观点很简单,即:任何一次世界经济危机都是由中心向外围进行扩张的,任何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从金融层面进行突破,但最后买单的都是实体经济。按照这种思路,大家认为在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传播过程中,核心标志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结构性金融产品出现全面的危机,从而引发整个美国经济的危机。2012年以后,随着欧债危机平息,下一个轮到谁?按前面的逻辑推论,新兴市场国家将会是接替欧债危机的下一个危机触发点,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以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为主体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上一轮繁荣的过程中,随着美国金融繁荣、欧洲金融繁荣、全球需求的上涨,直接导致新兴经济体的产能和投资全面上扬,同时企业债务率全面上扬。所以,在这一轮危机里,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债务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在全球化的程度上产生的。因此,新兴经济体衰落可能会成为一种大概率事件。话音未落,2013年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直接导致全世界资本重新向美国集聚,从而引发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动荡。

(参考资料)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资产配置分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资产配置 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工作,资产配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也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在座的每一位对此都有感觉,要不也不会花近两万元来学习哈。我们大多数人现在的衣食住行跟三十多年前比,应该说是天上地下了,当然,红几几代可能得除外,富几几代不用除外。 现如今,中国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中国有5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有45万亿元的个人银行存款。可是中国有多少个人财富呢?这似乎是个隐秘且模糊的数字。根据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的统计分析,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个人所拥有的可投资资产约为73万亿元人民币,是北美财富市场的五分之一,是日本财富市场的三分之一。毋庸置疑,中国在绝对数量上已经成为一个财富大国。随着中国财富市场规模的壮大,财富人群呈现出人群特征的复杂性,各种各样的人有钱了。但这还只是财富市场的一端。在财富市场的另一端,金融产品也在蓬勃发展,23万亿元的金融产品市场已经颇具规模。 也就是说,中国财富市场的两端——财富和金融产品,有钱人和有钱人必然要买的产品,金融产品,已经跟随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蓬勃的发展起来,所以,必然会发生的是: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财富管理”无疑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中最热的词汇之一,各种财富管理机构纷纷涌现,从老牌的银行系统中的私人银行,到新锐

的第三方理财,再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纷纷建立各自的财富管理团队,直到如今各大互联网巨头也涉足其中,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 说到这里,我们想谈一谈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财富是有着明显的个人烙印的,每个人对自身财富的收益需求和风险偏好都是不同的。所以,财富管理的核心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本无好坏,只有合适还是不合适。我们只有在充分而准确的了解一个财富人士在财富管理上的基本诉求后,我们才能走到下一步的金融产品配置中。 也就是说,资产配置的核心内容就是量身定制,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用金融产品当做原材料来做出一件适合客户的衣服,也就是资产配置方案。当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除了客户个人的需求和喜好以外,还要看天气和场合,也就是环境。经济环境,比如是否有通货膨胀,是否是经济衰退,资产配置方案应该不同,也就是说穿的衣服应该不同。 在西方成熟的财富管理市场中,财富通过资产配置来进行管理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收益和风险的界定较为清楚。但在中国,资产配置还处在玩儿概念的萌芽阶段。资产配置是理财师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但现状是,理财师打着资产配置的名义,却缺少资产配置的资源与能力。

新经济形势下房地产经济发展思考

新经济形势下房地产经济发展思考 摘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需依托于土地、水、空间等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都应处于较为平衡与健康的形态下,才能确保中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性的发展。尤其,房地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占用与利用,我国应做好监督与管理。且注重突显社区的绿色环保理念,并强化社区的智慧化服务功能。在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应确保房地产经济的规范化、法制化、健康态的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中国房地产;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背景下,令我国房地产领域获得蓬勃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巨大投资回报率的同时,也给大众的生活与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魅力中国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国计民生与生态平衡问题。而房地产发展进程中,在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未对环境保护、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建立更多的思考。无论出现的空间资源大量消耗问题,还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住房问题而失去生活信心的问题,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等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新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从宏观视野出发,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既要考虑有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还需关注到大众对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基于这样的思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维度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 (一)地理位置成为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固定资产的价格与价值。而建设的地点被确定后,将无法进行改变。从这个层面可看出,地理位置会对房地产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不同的城市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并有着不同的政策与管理机制。即便从宏观视域出发,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也要考虑到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差异性。在制定相关政策与法律制度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需对房产建设的地理位置位置进行分析。做到因地制宜,而不应出现一刀切的粗暴现象。由此可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得地域特征。(二)房地产经济的增长量出现持续下降的特征。相较以往,房地产经济的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已出现放缓的特征。虽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同名42661)

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了“稳增长”。会议公报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话:“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证和完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这段话看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是“稳增长”。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外,还需要加两个,一是根据阶段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根据社会主义要求,调整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首先,应贯彻破产制度;其次,应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最后,应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内需依旧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临经济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难境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变化及时反应,于今年7月份提前5个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决议。今年,中央扔坚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重视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控物价”转变为“稳增长”,并着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努力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 2012年10期 11-17 【2】吴思远.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 【3】张立群.我国宏观经济刑事特点及政策分析《阅江学刊》 2012年10月第5期 5-13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doc7

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doc7 2005年头3个季度毛纺行业经济运行连续保持良好的进展态势,生产、销售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要紧动力。贸易摩擦涉及的毛纺产品不算多,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其阻碍不能低估。估量,2005年毛纺行业生产比较饱满,出口总体保持增长,但增幅可能减缓,总体运行可不能显现大波动,连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毛纺内销市场稳固,部分产品外销增长迅猛 进入2005年,全行业产销连续保持较高的水平。1-9月规模以上毛纺织、毛针织、毛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6%和20%,均高于同期出口交货值24%、22%和18%的增长幅度,说明毛纺产品国内销售比外销活跃,内需拉动是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要紧动力。 毛纺产品出口同样对行业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阻碍。1-9月洗净毛、毛条、面料、化纤毛毯、羊绒衫、毛梭织服装等出口数量连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增速分别达到:洗净毛19%(2.4万吨)、毛条56%(2万吨)、面料20%(9141万米)、化纤毛毯31%(16898万条)、羊绒衫46%(1502万件)和毛梭织服装32%(4563万件);毛纱线出口同比增长2.1%(6.9万吨);只有毛针织服装出口出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比下降17%(21514万件),其中羊毛衫下降1%(8758万件)。一样贸易出口数量增加,出口总体表现良好。

生产连续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改善 在内外销两个市场的作用下,1-9月毛纺生产比上年又有提高。初步统计,1-9月要紧品种毛纱线和面料累计生产同比分别增长4.9%和16.1%。1271户毛纺织企业、1578户毛针织服装企业和219户毛纺制品企业完成产销率分别达到97%、97.3%和95.9%。 2005年燃料、动力价格连续上涨,所幸的是上半年进口羊毛的美元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没有显现大的波动,进入8月以来,进口羊毛价格连续走低(目前比年初低10%左右)。1-9月进口各类羊毛19.4万吨,同比增长5%,说明羊毛需求比较平稳。2005年纺织服装行业经营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贸易摩擦使配额取消这一利好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宽敞生产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各种挑战,经济效益稳固提高。综合分析1-9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成本、利润构成情形,毛纺织、毛针织服装和毛纺制品行业实现利润分别为23.7亿元、13.2亿元和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6%和130%;销售利润率分别为3.4%、3.3%和3.4%;同比分别提高0.1、0.6和1.6个百分点;三费比率分别为5.7%、8.3%和7.9%,同比分别下降0.6、0.2和0.7个百分点。说明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运行质量得到改善。 传统毛针织服装市场竞争力减弱

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化解各种外部风险,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均实现正增长,部分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运行质效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 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趋缓态势。2017年,中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36.1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同比下跌4.8个百分点,增速环比小幅下跌。其中,东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增量的87.2%,由于东部新增产能较少,投资增长较快表明企业转型升级投入积极性较高。 表12015-2017年12月我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是我国纺织行业的主要投资方向,其次是棉纺纱加工行业。 表22017年纺织工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不含农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占GDP比重 2015、2016、2017年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分别是5.83%、5.49%和4.59%。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下滑趋势明显。

表32015-2017年纺织行业销售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行业供求情况 (一)行业供给:主要产品产量稳定 分产品看,2017年全国布产量累计为696亿米,累计同比增速1.2%;2017年全国纱产量累计为4050万吨,累计同比增速5.6%;2017年全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累计为60069.8万米,累计同比下降2.7%;2017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累计为4919.55万吨,累计同比增速5%。 表42017年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行业需求:市场需求增长放缓 截止2017年12月,棉纺织市场产销走弱。12月受下游需求减少,纱类产品出货继续走淡。纱、布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价格持续稳中偏弱。年关将至,现款低价或成主流操作方式。纯棉纱成交价重心继续下移,临近年底积极出货以回笼资金。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纱产品销售量环比增长7.04%,其中,纯棉纱环比增长5.98%,棉混纺纱环比增长6.73%,纯化纤纱环比增长10.12%;布产品销售环比增长2.51%,其中,纯棉布环比增长1.47%,棉混纺布环比增长10.18%,纯化纤布环比下降8.46%。节前部分纺企以收款为主,纱、布类价格弱势延续,预计2018年1月产品销售指数略有下降。 表52017年12月纺织工业产品销量汇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