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防治中的多种天敌昆虫

浅析生物防治中的多种天敌昆虫
浅析生物防治中的多种天敌昆虫

浅析生物防治中的多种天敌昆虫

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下,人们不得不思考更加环保的防治害虫的方法。由此生物防治也就成了首选,利用多种天敌昆虫进行农业林业方面的生物防治,不但效率更高而且环境问题也迎刃而解。生物防治即利用自然界的食物网关系,通过生物之间的制约来实现害虫的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新兴技术。

标签:生物防治;天敌昆虫

一、引言

中国作为农林业大国,耕地及林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森林以及耕地的害虫防治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日益加剧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生物防治也就成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利用自然的力量去改变自然环境,既解决了农林业生产方面的害虫问题,与此同时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协调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得到平衡发展。

二、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捕食性天敌昆虫是通过捕获猎物的肉体或者吸食猎物的体液来获得营养维持生命的。在捕食性天敌昆虫幼年时多以寄主为食物,来汲取寄主的养分供自己的成长所需。待长为成虫后,大多可以自主活动,就开始了捕食猎物的生活。以螳螂目螳螂科的螳螂为例,螳螂属于无脊椎肉食性动物。螳螂作为田间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以果蝇、蟋蟀、蚜虫、玉米螟、黄粉虫等四十余种田间害虫为食,螳螂在这些田间害虫幼年时就开始捕食,能够有效的抑制这些害虫的繁衍、生长,是生物防治技术中的重要角色。在应用螳螂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定点投放的方法,合理确定投放密度,然后在螳螂的自身活动下达到某一地区的害虫防治目的。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彼此制约,显著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让粮食作物更加安全绿色,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防治害虫可以达到以一治多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学防治中出现的重复性高、见效性差的问题,实现了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理念,更大程度上地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再如从国外引进的防治吹绵蚧的鞘翅目瓢虫科的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这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在产卵时会以吹棉蚧的雌成虫作为养分的来源,供养幼卵成长。在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长大后便会自己自由活动,逐渐分布广泛,从而达到防止吹棉蚧害虫的目的。

三、寄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寄生性天敌昆虫相较于捕食性天敌昆虫而言在体型、捕获猎物的方式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大部分是以害虫的幼虫为寄生主体,寄生性天敌昆虫不能脱离寄主而独立生存,大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是随着害虫的幼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