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一、初步业务活动阶段

1、业务保持(承接)评价、业务约定书、风险评估日期混乱。

风险评估日期应在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之前,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应在约定书签署日期之前。

2、首次承接,与前任会计师沟通缺失。

3、业务约定书存在较多的空白,出具的专项报告未在报告中明确。

二、风险评估及计划类工作底稿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底稿浮于表面,行业数据及被审计单位数据过时。

2、了解集团及其环境底稿缺失。集团并非是集团公司,而是站在被审计单位合并的角度考虑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

3、重要性水平计算错误。

(1)选取的标准不是合并原报数;

(2)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中存在超过重要性水平的账户未被认定为重要账户的未说明原因。

4、舞弊风险的评估及应对底稿缺失,一般就只做了一个项目组讨论纪要,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应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就舞弊事项的沟通、对舞弊风险因素的评价基本上未执行。

5、审计计划粗制滥造。模版给了十一项,每项应具体详细描述,反映整个审计思路并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期间,可以不局限于此十一项,增加相应的内容,如:可以增加拟执行哪些循环的控制测试及其原因、与管理层、治理层的沟通安排、监盘的安排等等。而项目组基本上是进点时做好就再也不看或者是送审前赶紧编制胡个底稿。(建议审计计划手签批准)

6、风险评估汇总表上下脱节。

(1)不明白什么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风险,什么是认定层次的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以会计报表整体相关的风险,并不是与具体会计报表项目直接相关的风险。如:财务人员的频繁变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

下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但仍继续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

认定层次上的风险是指与具体会计报表项目在认定上相关的风险。如:仓库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存货出现错报等。

(2)未将收入循环认定为存在重在错报风险;

(3)未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却出现了相关应对措施。

三、控制测试底稿

1、未对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

共8个:与控制环境(即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即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集中化的处理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监控经营成果的控制、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每项均应先了解内控、到评价内控的设计有效性、再测试内控运行的有效性、再得出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结论、再抽样进行测试。

2、业务层面的内控测试存在多个子流程测试的样本一致的情况。

共13个大流程,包括采购与付款、工薪与人事、生产与仓储、销售与收款、筹资、固定资产、资金营运、投资、工程项目、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业务外包、对外担保循环等,均应是先了解各大流程及其控制(需要执行访谈、询问、观察等程序并编制相关底稿)、再进行穿行测试,最后再对各大流程中的各个关键子流程实施控制测试。

3、各大流程的控制矩阵中的“控制频率”不规范。每月一次、每季一次、每日多次、不定期等。

4、各子流程的控制测试中的控制频率与矩阵中的控制频率前后不一致,项目总体总数出现“**年合同”、“**年明细账”、“大于100”等字样。

5、与控制频率对应选取的样本量不符合本所最低要求。

6、缺少内控缺陷汇总及评价表。

四、业务完成阶段

1、与管理层、治理层沟通缺少被审计单位意见。

2、审计总结流于形式。以WP****代替。

3、业务复核核对表、复核声明书缺失。应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监、项目合伙人、质控复核人四级。

4、业务流转表日期逻辑错误。“报告盖章”、“报备文件签收”、“合伙人签发”、“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日期填写为报告日当日。“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日期填写为报告日前几天,其中项目总监日期应在项目经理填写日期之后。

5、审计人员简签表中人员与委派项目组成员通知单、独立性声明书签名、审计计划中的项目分工等不符。

6、未编制已更正错报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及其评价。

7、未编制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重大事项概要汇总表、问题备忘录、咨询记录等工作底稿。若无,也建议编制置于底稿中。

8、未编制项目工时统计表及约定工时成本控制表。

9、缺少律师询证函。

10、审计报告出具初稿,未经复核校对即送审。

11、抵销内部交易时未注明未实现内部利润是如何计算取得的。

12、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顺销、逆销未实现内部利润未进行抵销。

13、审计完成阶段的分析程序缺失。

14、审计报告中披露问题:会计政策中未按被审计单位情况披露收入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笼统地套用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中存在“应该”、“应”、“可”等准则原话,未按被审计单位实行执行情况进行修改;所得税费用未披露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或披露不正确;其他重要事项中未按新规定披露前期会计差错、分部信息情况;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情况披露不完整或未披露;未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

15、核销坏账和转销存货跌价准备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处理:被审计单位当期核销坏账或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仍然等于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错误。

五、实质性测试底稿

1、各项目程序表中的“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风险评估的结论”、“需从实质性程序攻取的保证程度”均与风险评估工作底

稿、内控测试工作底稿脱节。

2、货币资金:

(1)库存现金盘点表错误。

(2)未对零余额、余额较小的存款户进行函证且未说明理由。审计准则要求对余额为0及本期注销的账户也进行函证,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错报风险很低,但应在底稿中说明理由)。

(3)完整性测试不规范。

(4)银行函证未说明独立控制程序。

3、应收账款:

(1)函证未说明独立控制程序(涉及所有往来账):

①应对发函信息进行审核,确保程序实施的有效性。准则指南对此有明确的要求“确认函证寄发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是否正确,包括在寄发前检查部分或全部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的真实性”,具体操作为编制或索取发函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发函信息明细表,并将上述信息与相关合同、发票、官网等进行核对,收到回函时,应将回函地址、寄送人等信息与上述明细表进行核对,检查有无异常情况,最后将核对结论记录与底稿,对异常的记录进一步审计程序及其结论。

②跟函或对方来审计现场函证应留有证据。建议是拍照片取证,拍照时应注意证据的充分性。

③保存独立发函及收函的证据。审计人员应将发函及回函寄送单留存底稿,并在该底稿中说明发函具体方式及过程。

④回函为复印件非原件问题。准则指南上有传真件回函这种方式,但指出可能存在可靠性风险,因此尽量要求原件回函,确实是传真件回函的,应说明对验证可靠性采取的审计程序,如对方传真号码是否经核实、是否为审计人员亲自接收等。

⑤所发函件未经被审计单位盖章。项目组对某公司账面记录进行了函证,但发出的询证函未经被审计单位盖章,检查组认为函证工作底稿不能反映注册会计师对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进行了控制,底稿不能证明注册会计师有效实施了函证程序。

⑥发函时间早于现场审计时间

从快递资料看某公司函证发函时间为2015年1月22日至1月28日之间,现场审计开始日期为2015年2月,发函时间早于现场时间,审计人员未进场,该函证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代为发出,审计人员未能独立发函。

(2)函证控制表问题

函证控制表上的选样方法、样本量及其占总体的比例、回函金额、各种比例、替代测试索引等均应按最后情况填列完整。

(3)以账面余额发函对方确认相符后又进行了调整;

(4)工程类公司未函证合同金额;

(5)替代测试浮于表面(涉及所有往来账),未结合合同记录、出库记录、运输记录等进行检查;期后回款情况未检查也未说明原因(涉及所有往来账);

(6)个人回函根据北注协的要求应加按手印;

(7)确认为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包括其他应收款)但未计提坏账准备的账户未作为组合列报。

(8)核销坏账的会计处理错误:因诉讼或为促使客户单位回款,但判决或协商的回款金额小于原账面挂账金额,差额部分直接冲销坏账准备,会计处理错误,应比照债务重组处理。

4、预付款项:存在预付的设备、工程等购置长期资产的款项未重分类调整。

5、存货:未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进行测试;未对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成本在各品种间的分配进行测试,存货底稿除实施计价测试和截止测试外就是抄账;对BOM单中的标准成本认识错误;索取较多的企业盘点表加厚底稿不知作何用处;监盘结果未与仓库账核对、未倒轧至报表日与财务账面核对;监盘总结未说明执行监盘比例、盘盈盘亏以及盘盈盘亏占比情况;存货跌价测试选择资产负债表日期末的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存货预计可以变现的时点的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被投资单位派驻了董事也被认定为不存在重大影响而将长期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长期应收款、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业务收到或者支付的保证金、咨询费应该构成最低融资租赁收、付款额,但是实际计算时未考虑,影响未确认融资

租赁费用的金额及内含利率的计算。

8、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或已资不抵债,但未计提减值准备。

9、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实盘数量一个笔迹划下来;权属证明从以前的底稿中复印取得,未重新索取并检查原件;对于入账的非新购置资产未按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费用。

10、在建工程:盘点照片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仍未转固,应按单项工程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考虑;索取的竣工验收资料未与在建工程的转固进行核对,对推迟转固视而不见;利息资本化金额未考虑扣除未动用的借款产生的利息或投资收益;工程已超过建设合同中工期很长时间未完工,未追查其原因。

11、长、短期借款:与企业信用报告金额不符,存在由于银行原因未及时登记到时信用报告中,但未索取银行对此的说明;信用报告也未对对外担保情况进行检查。

12、应付票据:票据融资现金流量表列报错误。

13、应付账款:对暂估应付款未检查暂估金额的正确性。

14、应付职工薪酬:审定表的贷方发生额与计提分配表的审定发生额不勾稽。

15、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方发生额与当期所得税费用未进行勾稽;应交增值税期末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的未交增值税不符未查明原因;应交个人所得税与工资费用明显不勾稽未查找原因。

16、应付利息:大月末应为期后11天,错算为10天;整个期间的利息费用未与相关科目核对。

17、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1)收入确认时点不对,如采用DDU、DDP结算模式的,均是货物交给购货方才能确认销售的实现,而底稿中仍在按离岸作为收入确认时点;

(2)收入确认未对发运情况进行检查;

(3)月度间毛利率分析,仅罗列了各月的数据,未对重大波动进行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大客户的分析,仅罗列了各期前五大客户,未见对本期与上期差异进行分析。部分项目对毛利率变动只作简单解释,未见对该解释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4)与同行业的比较程序缺失。应对同行业公司情况、行业分析资料等进

行对比分析、对公司的产能进行分析等。

(5)截止性测试检查的原始凭证与公司披露的会计政策不符。如:某公司收入确认政策为“国内销售在客户签收后确认,国外销售在货物交付运输后确认”,项目组在进行收入截止性,审阅的是出库单,而出库单并不是公司销售确认的依据。(发生测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时应复印部分收入确认单据在底稿中,完整地抽查)。

(6)截止性测试差异未调整也未说明原因。如: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测试底稿显示,2014年12月确认收入60万元,相应的出库单显示出库时间为2015年1月,存在截止测试错误,未进行跨期调整,也未在底稿说明不进行调整的原因和理由。(个人认为如该业务对收入、利润影响不大,说明下不调整原因就行了,但存在既然已发现截止性测试差异,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的问题)。

(7)对收入确认依据的各原始证据不吻合现象未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如:某公司销售收入确认政策:公司销售的商品,如需安装调试,在货物发至客户指定地点安装调试完成并取得客户出具的验收报告后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实现;如无需安装调试的商品,在货物发至客户指定地点并取得客户签字或盖章确认的货物接收回执单后确认收入实现。

底稿中记录信息显示多项收入的客户验收报告名称与销售合同签订及发票开具单位不是同一单位,有的设备与合同上名称不同,企业做了说明,项目组也在应收账款函证时函证了应收账款的期初金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项目完成金额、合同号、合同金额、项目进度、验收日期等信息,但未对上述原始单据不吻合的情况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核实,无法判断舞弊和串通舞弊情况是否存在。

主营业务收入检查底稿显示部分设备销售收入,无验单单位签章、无验收人签字,但是审计人员未关注原因和进一步核实。

(8)大额外销未向海关函证。

18、期间费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缺失或不到位;费用项目与相关科目的交叉勾稽不到位;未对相关费用进行匡算复核,如:促销费、广告费、运输费、商业折扣等。

19、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文件中规定需要验收的也被于收到时确认为营业

外收入,或者文根据文件规定补助是与资产相关,但也被一次性确认为营业外收入,未说明其原因。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应收票据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应收票据 一、会计记录概况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存在; (二)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三)确定应收票据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四)确定应收票据是否有效,可否收回; (五)确定应收票据余额是否正确; (六)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明细帐和票据备查簿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由于财务会计软件在企业的广泛推行,账账相符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企业用手工账记录的,就要特别留意财务人员会在此犯低级错误。特别是应收票据的备查簿一般是会计人员手工记录的,发生差错的概率较高。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收票据分类汇总表”(底稿见索引A4-1-1)。 2、根据余额编制“应收票据余额明细表-财务账面”(底稿见索引A4-1-2); 3、向客户索取“应收票据备查簿明细账”(底稿见索引A4-1-3-1); 经查验:客户提供的明细账期末余额与票据备查簿期末余额存在差异,同时明细账借贷发生数与票据备查簿当期发生数存在差异(底稿见索引A4-1-3)。 审计人员逐笔核对票据明细表与票据备查簿中所有票据记录,并对其中应调整的项目已要求客户进行调整(底稿见索引A4-1-3-2)。 提示: 对财务明细账与备查簿中发生额合计数存在差异的情况,必须逐笔核对发生额的记录;

如合计数无差异,也应抽查部分明细记录是否一致。 (二)执行“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核对”程序审计人员监盘了库存的应收票据,并倒推至2005年12月31日的金额,经调节后与帐面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4-2)。 提示: 对盘点日的票据的盘点时必须看到票据原件,同时需详细核对票据的各项内容是否与备查簿记录完全一致。 (三)执行“检查汇票贴现是否按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作短期借款处理”程序经查验:发现有已贴现票据未按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作短期借款处理(底稿见索引A4-4) 审计人员根据票据备查簿的记录,统计后已作调整。 提示: 根据票据最长有效期为6个月的规定,审计人员一般只需统计截止资产负债表日前6个月的票据收发记录。 (四)执行“抽查部分票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向出票人、承兑人或前手发函询证”程序经查验:发现部分票据前手背书章的公司名称与冲减的应收账款的客户名核对不一致(底稿见索引A4-1-3-2)。 经追查审计人员已对财务入账串户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客户名称变更及代为付款的相关证明资料(底稿见索引A4-1-3-3-1~A4-1-3-3-6)。 提示: 在抽查票据收到时,对方科目如不是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则需对其深入了解票据入账的依据;在抽查票据背书时,对方科目如不是应付账款或其它应付款时需对其深入了解入账的依据; 在抽查票据收到时,如前手漏盖背书章则在函证时应写明票据复印件上显示的最后背书人,以确认该票据来源的合法性。 (五)执行“验明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是否均已正确入帐”程序 由于公司收到的票据均为无息票据,因此本程序不适用。 (六)执行“获取并核对已贴现应收票据明细表,检查其贴现额与贴现利息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恰当”程序 详查了全年贴现票据的利息支出情况(底稿见索引A4-3),并与财务费用-贴现息核对一致。 提示: 对发生贴现行为较多的公司,且公司内部控制可以相信的公司,我们可以抽查部分贴现凭证是否正确,同时总体分析复核应记贴现息,并与审核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贴现息的审计人员核对金额是否相符。

审计工作底稿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可不作为最终的审计工作底稿保存的是()。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结果汇总表 B、存货盘点记录表 C、计算加总有误的应付账款明细表 D、用于记录审计工作完成情况的审计程序核对表 2、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相关准则的规定,下列注册会计师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归档后需要变动的工作底稿,将新工作底稿替换需要修改的工作底稿 B、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只需记录修改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C、在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不能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D、如果发现需要对归档后的工作底稿进行修改,应记录修改的理由、修改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时间和人员 3、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B、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无须进行归档 C、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在规定的归档期限内分别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D、对于顺利完成审计工作的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4、在审计报告日后,注册会计师准备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审计报告日后,收到回函原件,注册会计师核对一致后,将原底稿中的传真件替换 B、发现以前工作底稿中有计算错误,注册会计师进行涂改修正,影响原所做的结论 C、有一张工作底稿字迹潦草,重抄一份,将原底稿销毁 D、注册会计师A编制的工作底稿没有索引号,项目经理安排助理人员代编索引号 5、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记录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两类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当充分、适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提供证据 C、注册会计师对所有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均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D、归档后修改工作底稿时,在对原记录信息不予删除(包括涂改、覆盖等方式)的前提下,可采用增加新信息的方式予以修改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 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2.审计工作底稿构成 2.1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通常包括: (1)审计业务约定书 (2)总体审计策略与审计总结 (3)具体审计计划 (4)程序表 (5)客户填报明细表及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6)审定表 (7)调查访谈问询表或记录 (8)分析表及分析程序,如交易和余额分析,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等 (9)核对及计算表 (10)抽样检查表 (11)询证函回函客户声明或说明 (12)观察及监盘或抽盘记录 (13)问题讨论与沟通 (14)咨询记录 (15)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 (16)客户文件记录摘要与复印件(如合同协议等),这些文件包括:企业法律和组织结构信息,重要的法律文件、协议和会议纪要等 (17)项目组及所内部审批文件 (1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的过程记录,如对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和结果的记录;由其他审计师审计的对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所执行的记录;同其他审计师、专家和其他第三方交流的记录等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关于了解会计和内控系统的证据、重要审计领域审计结论 (20)其他有助于形成审计结论的资料 2.2关于程序表 本底稿包括的审计程序系标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裁剪审计程序表,审计助理人员根据裁剪后的审计程序表实施审计程序,即不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应当删除,追加的审计程序应当补充至程序表中。 如何选择实施审计程序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质量与效率并重,即执行的程序恰到好处,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能够支持审计结论的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程序表中列举的程序执行的详略程度取决于: ——风险评估结果 ——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 ——重要性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2.3关于明细表 明细表系会计科目审计的总导引底稿,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地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明细表尽可能填列详细些。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项目经理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项目经理下发的模板填写各科目明细表。 本所“企业填报明细表”单列于工作底稿中,便于审计人员进场前或进场后将该空白明细表提供给审计客户,由被审计单位填报,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4关于审定表 (1)未审数:未审数应确保与被审计单位最终提供的已盖章未审报表数据相一致。 (2)调整数: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如客户已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客户尚未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先假设客户同意调整,再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后,客户不同意进行调整,应修改相关底稿,以与最终审定报表一致。 (3)审定数:根据未审数、调整数的确定而确定。 (4)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事项:即审计调整分录过入,并简要说明错报调整的原因。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银行存款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银行存款期初余额为90,431,125.03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94,184,723.85元,本期贷方发生额247,796,268.47元,期末余额为36,819,580.41元,共有7个银行存款账号,客户据此设置了7个银行存款日记帐,具体数据见“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1-3-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存在; (二)确定银行存款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三)确定银行存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四)确定银行存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及日记帐合计数核对相符”的审计程序 向客户索取银行存款日记账,将资产负债表日开户银行、银行、余额等容填于余额表中,加计与总账核对,确定是否相符;并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1-3-1)。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

提示: 由于财务会计软件的推行,在此步骤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手工帐记录,要特别留意财务人员的低级错误。 (二)就客户有关银行存款授权与批准制度问询财务和相关人员,并适当地进行核实对公司银行存款的授权与批准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并抽样核实。(底稿见索引A1-3-3)。 (三)执行“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对账单和调节表后,检查了以下容: 1、复核对帐单上的户名是否为公司的名称; 2、将调节表中所列账面余额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3、将调节表中所列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取得的银行对账单金额核对; 4、检查调节表各数据加计的准确性; 5、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是否已注明款项性质、分类、日期、金额、凭证号等。 查验结果: 1、余额核对一致; 2、未达账项的款项性质填写不完整,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客户已补充完整(见底稿索引A1-3-2-4)。 (四)执行“抽查全年对帐单额收付款项或同金额的收付款项与日记帐进行勾对”的审计程序

(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财务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TR公司本年度财务费用发生数(未审数)16,270,659.28元,具体数据详见“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财务费用的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财务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财务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帐、报表发生额及明细帐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TR公司财务费用明细帐的记录,编制了“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经“三相符”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提示:明细项目一般分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技改贴息收入、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汇兑损益、手续费等。 (二)将本年度财务费用与上年度的财务费用及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1、审计人员将本年“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与去年进行了分析性比较,形 成了书面记录(索引I8-1),执行这一审计程序的目的在于发现财务费用的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2、一般来说,利息支出(包括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发生额会占到财务费用的大部 分,应作为审计的重点。 提示: 如被审计单位发生了拆借资金的利息收入、技改贷款的贴息收入等业务,相对较显异常,也容易发生问题,亦应作为审计的重点,并按会计准则、制度处理。 (三)审查利息支出明细帐,复核借款利息支出应计数 审计人员编制了“长期、短期借款利息检查情况表”(可参阅短期借款审计底稿,索引F1-1),将应计利息支出数与关联科目“预提费用-利息”进行核对,与“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关联的往来科目进行核对(索引I8-1-1)。 TR公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与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结算借款与利息支出的做法,是否属于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可以免征营业税?审计人员将此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取证,形成了相应的审计底稿(索引I8-2)。 提示: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交税金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生产企业)应交税金期初余额为-1,736,805.41元,期末余额为-987,058.97元,按照税金的种类设置了若干个明细帐,具体数据如下: 本年度共发生以下事项: 1、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将公司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0万 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A公司付款500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已经办理完毕。A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000.00 2、本年公司销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86,635,348.11元,审计人员向公司获取的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为286,805,348.11元。

3、本年公司进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66,483,095.60元。 4、本年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502,972,456.20元,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为 172,637,345.03元。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未交税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未交税金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交税金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F9-0-2) 2、复核加计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帐、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如未审合计金额与总帐、报表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并作相应的处理。“审计调整数”与“审定金额”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二)执行“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认定数是否一致”程序 执行过程:审计人员取得上年度经税务机关盖章确认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申报表,申报表期末的应交数和客户的账面数一致。(底稿见索引F9-0-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复核管理规定精修订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复核管理规定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复核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我所审计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及管理,确保执业质量和审计任务的完成。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制定本制度。 二、本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是由在所内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可参照本制度办理。 三、审计工作底稿应如实反映审计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包括与形成和发表审计意见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审计工作底稿可以由注册会计师或助理审计人员编制形成,也可由被审计单位或其他第三者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后整理形成。 四、本公司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为此,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手册中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统一印制了两种(一种称文字式工作底稿、一种称表格式工作底稿),三类(综合类、业务类、备查类)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工作底稿,供注册会计师及助理人员在执业中恰当运用。

五、凡在本公司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及助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服从项目主审安排,按审计计划的分工认真撰写所内统一印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按各底稿要求的格式逐项计算和撰写,必要时,要另加附表和计算过程,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对实质性审计工作底稿要求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及各个表格的编制说明要求内容和项目正确撰写本人所承办的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底稿中的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及审计结论负直接责任,并在所编审计底稿上签名,以示负责。 六、审计底稿中运用的各种审计标识应说明其含义,并应保持前后一致。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交叉注明索引编号。 七、依据本公司《质量控制制度》的要求,对审计工作底稿建立两级复核制,即由项目主审对注册会计师及助理人员撰写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项复核,在复核过程中要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名;由所业务负责人对正体审计项目进行复核,对在复核中,各复核人员如发现已执行的审计程序和做出的审计记录存在问题,应指示有关人员予以答复、处理,并形成相应的审计记录。 八、注册会计师及助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完成外勤工作后,应将本人所承办的审计工作底稿按所内规定的三类工作底稿目录顺序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doc 10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doc 10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交税金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生产企业)应交税金期初余额为-1,736,805.41元,期末余额为-987,058.97元,按照税金的种类设置了若干个明细帐,具体数据如下:

合计 -1,736,80 5.41 22,040,52 5.45 22,790,27 1.89 -987,058. 97 本年度共发生以下事项: 1、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 议书,将公司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0万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A公司付款500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已经办理完毕。A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5,00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00.00 2、本年公司销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 286,635,348.11元,审计人员向公司获取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为286,805,348.11元。 3、本年公司进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 266,483,095.60元。 4、本年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502,972,456.20 元,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为172,637,345.03元。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二)确定未交税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未交税金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交税金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F9-0-2) 2、复核加计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帐、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如未审合计金额与总帐、报表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并作相应的处理。“审计调整数”与“审定金额”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二)执行“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认定数是否一致”程序 执行过程:审计人员取得上年度经税务机关盖章

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格式(doc 20页)

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格式(doc 20页)

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格式范例 为演示注册会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本附录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销售交易为例,给出进一步审计程序表及其他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范例(包括控制测试、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的审计工作底稿)。 本范例仅以工业企业的销售交易为例,并且只包含该交易类别中被审计单位的部分重要控制活动及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部分审计程序(以[×××]表示)。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执行审计工作并作相应的记录。 本范例列示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并不是唯一的。在实务中,针对不同项目,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及结果等均不相同,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以下范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不应拘泥于格式是否与本范例相符,而在于是否符合相关准则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目的和记录的要求。 一、背景资料 被审计单位:A 公司,主营业务是生产及销售供暖设备,其客户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及一般的企业用户。该公司所在行业发展状况较稳定。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公司近三年发展计划,该公司本年要实现2%的市场份额增长和10%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长。A公司坏账准备是根据账龄分析法下的个别认定法计提。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注册会计师已在具体审计计划中,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了记录。假定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有关销售交易类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下:

风险的性质 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 报 风险水相关账户 及列 相关认定 为实现董事会制定的目标,A公司通过发展新客户等方法扩大其销售。财务报表显示收入增长预测已实现,但同时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度增加。管理层可能会为了满足董事会的预期而虚增收入。 同时,管理层为扩收入发生、截止和 准确性 高 应收账款存在、计价和 分摊 高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 计价 和分摊 高管理费用 -坏 管理费用-坏 账的准确性 高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 [本部分包括进一步审计程序表(L1)①、应收账款明细表(L1-1)、控制测试工作底稿格式范例(L2-1)、细节测试工作底稿格式范例——应收账款函证(L3-1)、应收账款函证核对表(L3-1-1)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工作底稿格式范例(L3-4)] 进一步审计程序表 交易类别:[销售] 被审计单位名称[A公司] 财务报表期间 [截至20×1年12月31日止] 工作底稿索引号 [L1] 编制人及复核人员签字: 编制人:[AA] 日期:[20×2年2月6日] 复核人[如项目经理/项目 负责人]:[BB] 日期:[20×2年2月25日]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如适 用):[CC] 日期:[20×2年3月12日] ①本附录所用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仅为示例之目的,会 计师事务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制定适合本所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其他货币资金 一、会计记录概况 A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期初余额为 50,633,184.05 元,本期借方发生额 184,755,173.91 元, 本期贷方发生额 175,902,410.00 元,期末余额为 59,485,947.96 元,客户设置了其他货币资 金日记帐,具体数据见“其他货币资金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 A1-4-1)。 二、审计目标 ( ( ( ( 一)确定其他货币资金是否存在; 二)确定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三)确定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四)确定其他货币资金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其他货币资金明细余额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和明细帐合 计数核对相符”的审计程序 向客户索取其他货币资金日记账,与总账金额进行核对,确定是否相符,并编制“其他 货币资金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 A1-4-1)。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审计人员在现金明细表中审计说明栏中打勾。 ( 二)执行“获取银行汇票保证金对帐单及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帐核对”的审计程序 向客户索取了银行汇票保证金的对帐单(底稿见索引 A1-4-2),由于对帐单的余额与日 记帐的余额一致,所以没有余额调节表。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 ( 三)执行“向所有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保证金、存出 投资款等函证年末余额”的审计程序 、根据 2015 年 12 月份华厦银行对帐单上的余额填写了银行往来询证函,并在客户的陪同 下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 、向客户索取了大鹏证券有限公司的资金流水帐,根据资金余额和股票清单填写了股票、 债券投资询证函,并在客户的陪同下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 、根据 2015 年 12 月 31 日华龙证券有限公司资金确认单上的余额填写了股票、债券投资询 1 2 3 证函,并在客户的陪同下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 查验结果:银行均盖章确认(底稿见索引 A1-4-3、A1-4-4、A1-4-5)。 提示: 对于存出投资款,应当获取董事会决议等批准文件、开户资料,授权操作资料,核对 证券账户名称是否与企业相符。获取资金对账单,对于交易的资金流水记录结合短期投资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 法及技巧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审计工作底稿是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取得的资料,它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CPA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编制各种审计工作底稿是执业CPA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体现。本文拟就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和技巧谈几点个人意见。 的审计过程实际上是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而作出审计结论的过程。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业已收集到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重点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理,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 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要求 《独立审计准则》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规范性的操作要求,主要包括: (一)必要性规定。《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第15条)。“《》同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进行记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第19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对CPA执行审计业务的强制性规定。没有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报告无疑是一份地道的虚假报告。 (二)技术性规定。《》第五条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规定,即“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三)适当性规定。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不是各种书面文字的简单堆砌,应当体现已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审计工作底稿种类繁多,且有不同的来源和编制人,为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适当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存货

案例介绍——存货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原材料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属于制造业。原材料期初余额3,751,093.3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71,143,876.63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1,130,353.96元,期末余额3,764,615.97元。A公司原材料分为瓶坯、辅助材料及备品备件三大类。原材料发出计价采用当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具体数据见《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原材料是否存在; (二)确定原材料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三)确定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 (四)确定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 (五)确定原材料余额是否正确; (六)确定原材料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过程的讲解以及相关提示和说明: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3、根据原材料类别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2); 4、《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提示: 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本案中查验结论: 1、原材料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余额核对相符; 2、《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中的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提示: 在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时对于原材料收入及发出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以便和存货其他科目进行勾稽关系核对。 本案中《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对于原材料的发出情况进行了细分: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底稿样本

第五章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底稿模板 5.1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前期调查方案模板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前期调查方案 一、公司差不多情况 1、历史沿革: 2、行业特点: 3、经营范围: 4、经营规模: 二、前期调查目的 1、了解公司差不多情况; 2、布置公司清产核资前期预备工作; 3、制订清产核资具体实施方案,确立审计重点、制订出适用、切实可行的清产核资策略和方法。 三、前期调查范围 1、调查单位范围 抽查原则:选取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依照上述原则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单位进行调查,以表格形式列明

被抽查单位名称、时刻打算及抽查简要缘故讲明等。 2、调查时刻范围 要紧调查时刻截止日为200х年хх月хх日。(调查截止日原则上选取距离调查日最近的会计报表日。) 四、前期重点调查内容 1、公司历史演变过程、人员素养、会计核算方法、治理人员水平和生产特点等; 2、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与清产核资范围; 3、报表合并方式及公司合并范围; 4、公司资产结构、规模; 5、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及内容; 6、资产损失要紧分布会计科目、项目; 7、资产损失金额较大的公司的地理位置; 8、资产损失金额较大的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9、重点会计项目(资产比重大或项目专门)分析; 10、重大资产价值情况了解; 11、关联方交易、往来初步统计; 12、200х年度及往常年度审计情况; 13、内部操纵水平了解; 14、有无账外资产及相关账务处理方法; 15、其他重大事项。

五、前期调查策略 1、现场调查地确定为集团公司,对其他重点调查单位以电话或邮件形式实施沟通,猎取所需资料; 2、前期调查要紧以符合性测试或批阅形式进行,对特不重大问题适当进行实持性测试。 六、前期调查方式 1、发放表格:公司组织结构、清产核资范围、资产结构、规模、长期投资明细、损失项目了解、重大资产情况价值情况了解、关联方交易、往来统计及公司预备工作相应表格等等; 2、问卷调查:内操纵度了解、会计政策等; 3、索取文字资料:公司差不多资料、内控治理制度、往常年度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合并范围、方法及损失事项情况讲明等事项; 4、调查底稿:重要会计科目分析、重大问题测试等其他事项; 5、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要注意被调查对象的选择,确保调查结果的针对性和有用性。 七、其他重大事项 1、调查前将调查目标与被调查单位充分沟通,最大限度得到客户理解与支持; 2、调查内容统一性与侧重性(普遍性与专门性); 3、了解客户对清产核资工作的理解及前期预备情况(确定会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其他应收款-2019年文档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其他应收款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为5,700万元,期末余额为7,649万元,共设置三级明细,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

(二)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三)确定其他应收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四)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可收回; (五)确定其他应收款余额是否正确; (六)确定其他应收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鉴于其他应收款的余额及发生额分为不同类别、性质明细项目,故编制底稿时无法对总体执行统一分步骤的审计程序,而要针对不同明细项目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执行其中不特定的几项具体审计程序。 具体执行审计程序如下: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审计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未审数增减变动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8-1); 2、复核加计正确并合计与总账数、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3、分析复核其他应收款各明细余额的性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分类列示各明细。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审计人员在明细表中审计说明栏中打勾,余额性质核对无误。 提示: 1、核对时需要注意可能有客户已经在明细账基础上自行重分类调整会计报表其他应收款项目,核对时需要甄别;“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2、一般单位均可能存在期末余额不大但发生频繁且混在一起的“其他应收款-其他”项目,该余额必须对期末余额按最明细项目进行分解,并对其中明细项目当期的发生额进行查验,执行相关审计程序。 (二) 执行“查验其他应收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审计程序 根据A公司提供的其他应收款余额表及账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其他应收款-上海金座置业XX公司出现贷方余额800万元,A公司将其账龄列入1年以内的负数; 2、经对上海中申工程XX公司发生额进行查验,发现其中有一笔代垫水电费相对应的300万元借贷发生额,可以明确认定有对应关系,而其他发生额为暂借款发生,A公司将收回代垫水电费300万元视为收回以前年度借款,借方发生代垫水电费300万元计入1年以内。 上述问题根据财政部财会[2019]18号问答有关规定应逐笔认定收到对应款项,应该冲减代垫水电费金额,相应暂借款账龄分析应按原发生时间列示,在计算坏账准备时按报表审定数重新分析账龄后填列。 提示: 1、账龄分析是否正确一方面关系到应收款项可收回性,一方面关系到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按账龄段分别按不同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账龄分析参照财政部财会[2019]18号问答(一)7,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

目前唯一一份编制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

请选择一家沪市或深市上市公司,试编写以下审计工作底稿:1、 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 被审计单位: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索引号:A 项目:初步业务活动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1-12-31 编制:勇复核:某注册会计师 日期:2011-01-10 日期:2012-01-15 初步业务活动目标: 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如接受业务委托,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1)审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2、业务承接评价表 业务承接评价表 被审计单位:___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__ 索引号:_____AB ________ 项目:_________业务承接评价____________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1-12-31 编制:__勇 __ 复核:_____某注册会计师________ 日期:___2011-01-15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2012-01-20_____________ 1.客户法定名称: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2.客户地址:银川市北京西路603号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网址: 联系人:孙志强 3.客户性质(国有/外商投资/民营/其他):民营 4、客户所属行业、业务性质与主要业务: 西北轴承公司属于轴承行业,该公司主营各类滚动轴承的生产与销售。 5、最初接触途径(详细说明): 1)本所职工推荐____ 2)外部人员引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要求详细说明)经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介绍(本人假设的) 6、客户要求我们提供审计服务的目的及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目的:使广大潜在投资者相信该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日期2012年4月10日出具2011年的财务表表 7、治理层及管理层关键人员(姓名与职位):

审计工作底稿汇编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原材料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属于制造业。原材料期初余额3,751,093.3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71,143,876.63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1,130,353.96元,期末余额3,764,615.97元。A公司原材料分为瓶坯、辅助材料及备品备件三大类。原材料发出计价采纳当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具体数据见《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原材料是否存在; (二)确定原材料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三)确定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 (四)确定原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 (五)确定原材料余额是否正确;

(六)确定原材料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过程的讲解以及相关提示和讲明: (一)执行“猎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1); 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3、依照原材料类不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底稿见索引A12-4-2); 4、《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提示: 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缘故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本案中查验结论: 1、原材料合计数与总账余额、存货-原材料类余额核对相符;

2、《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中的期初、期末余额与《存货分类余额明细表》中各大类期初、期末余额核对相符。提示: 在编制《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时关于原材料收入及发出情况能够依照需要进行细分,以便和存货其他科目进行勾稽关系核对。 本案中《原材料大类收、发、存各月明细表》关于原材料的发出情况进行了细分: 1、将主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领用主料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领用数进行核对;另一类是主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 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1 2、将辅料的发出情况细分成三类:一类是生产领用包装物计入“生产成本-包装物”,与生产成本中包装物领用数进行核对;第二类是车间领用辅料计入“制造费用”;第三类是辅料直接销售结转至“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材料销售成本进行核对; 经核对相符,底稿见索引A12-4-2-2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应付帐款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应付账款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应付账款期初余额12,338,252.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66,333,604.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64,904,656.00元,期末余额10,909,304.00元。具体数据见“应付账款余额增减变动表”(底稿见F3-3)。 (注:上年度非本事务所审计)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应付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付账款余额表”(底稿见F3-2),与应付账款明细账决算日的余额进行核对,复核加计与总账数、报表数进行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1、计金额与总账或报表数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2、对于有外币余额的明细账户,应注明外币余额及折算汇率,或单独编制外币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表。 (二)执行“对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末余额进行比较,了解其波动原因,对大额异常项目进行重点查验”程序(底稿见F3-3) 1、根据应付账款明细账编制各明细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增减变动表。 2、对期末、期初余额进行总体分析、复核,初步确定本科目是否为审计重点项目,是否需实施详查。 3、分析、复核各账户余额的增减及本期发生额变动情况,确定重点审计的账户。 提示: 对应付账款余额的分析性复核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前后两期总金额的增减变动; 2、账龄比例的变动; 3、采购周期、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4、供应商集中度的变动等。

审计工作底稿实务-综合类底稿知识分享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操作介绍-综合类工作底稿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的介绍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在整个工作底稿中的地位 如果要对一本审计底稿进行审计、复核的话,入手之处肯定为“综合类工作底稿”,综合类工作底稿集中体现审计工作执行情况、执行结果,是所有审计工作底稿的灵魂、精髓。 (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 综合类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进程阶段可以分为预备调查阶段等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综合类工作底稿按其编制特点、编制人员等区分,可以分为: 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为: (一)综合类工作底稿贯穿整个审计过程,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二)客户承诺书、客户声明书类的工作底稿划清审计与会计的责任,明确客户(包括会计 人员)的责任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对客户的行为起到威慑及约束的作用,保证审计基础的真实性; (三)调查了解类的工作底稿,让注册会计师能够迅速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控制环境、关 联交易等会计经营活动,从而帮助注册会计师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审计业务; (四)分析复核类、特殊、重大会计事项审计类工作底稿单独归类,既能够提醒注册会计师 必须重点关注此类会计事项,按照审计程序指引进行审计,又能够让查看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快速了解公司的重大事项; 客户承诺、声 明类工作底稿 分析复核类工作底稿 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 审计情况总结 类工作底稿 特殊、重大会 计事项审计类 调查了解类工 作底稿 综合类审计 工作底稿

(五)审计情况总结类工作底稿,既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情况的归纳汇总,又能够帮助审计工作底稿阅读者比较迅速的了解公司最终审计调整及审定报表情况; (六)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小结以及出具最终审计报告,该部分工作底稿流转于事务所内部,进行三级复核,是保障审计质量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之一,保障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严密。 三、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 (一)所有审计程序完成情况的综合类工作底稿 综合审计程序(索引号Z1)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 该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阶段分段记录审计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详细记录具体每一审计步骤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底稿索引。该底稿系注册会计师在完成所有审计程序之后,最终完成的工作底稿;该底稿集中概括记录了所有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 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 (1)回答审计步骤“适用与否”要明确、清晰,必要时候可以用简短语言表达该审计步骤的适合情况,记录相应的工作底稿索引要清晰、完整。 (2)该底稿编制时间是在完成所有审计工作底稿之后,是最终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但是需要在审计开始之前、审计过程之中不断阅读各阶段的审计步骤指引,可以帮助、提醒、敦促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二)预备调查阶段综合类工作底稿 1、业务风险和环境控制的调查问卷(索引号Z2)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 该调查问卷主要询问有关业务风险和控制环境各种情况的各种问题,主要是通过问卷形式的调查达到了解目标客户的审计目的、经营环境、经营活动、公司治理及控制环境、财务状况、管理当局诚信度以及内控情况等。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应在接受业务委托前填写本调查表,经主任(副主任)复核。主任(副主任)据此及其他有关考虑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 (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 ①实际工作中,是否接受业务委托要等到签订业务约定书时才能最后确定,因此本调查表的填写应以截止最近日期所获取的资料及了解的信息为依据。 ②项目经理在对本调查表所列的调查问题进行回答后,应对客户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概略性评价。 ③若接受委托后,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发现原对问卷所作回答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项目经理应及时修正对客户的概略性评价并报告主任(副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