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科学性

命题的科学性
命题的科学性

从命题的科学性原则

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文章摘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如候鸟的迁徙,只有大致的方向和时间。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就如钟摆的搬动,是定向定速的。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很多试卷的考题也将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来表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这是对书本知识的错解,是对学生的误导,是违背命题科学性原则的。关键词: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命题科学性

“大气环流”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影响”,是整个”大气运动”这一章最重要的内容,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同纬度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季节变化引起的气候特征的变化,日常的天气变化等等都与大气环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的,但是其移动的规律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在常规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错误的理解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甚至一些名校或者级别较高的考试中也出现了错误的理解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试题。

首先我们就来看几个题目:

第一题:

安徽省屯溪某校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第25题: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

第二题:

河北省张家口某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第11题:

关于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规律,正确的叙述是( C )

A.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相反

C. 一月份向北移,七月份向南移

D. 一月份向南移,七月份向北移

第三题:

广东省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第10题: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B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C.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与此题相仿题目还有: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

题后括号内的答案是命题者给出的标准答案。

在考试命题的五大原则(科学性、明确性、全面性、整体性、独立性)中,科学性原则是首要原则,是命题的灵魂、前提。“命题必须要保证科学性,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悖,否则将有碍于考生正确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对有关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命题要反映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顾亚伟的《评价改革,从"学会命题"做起》)

三圈环流的形成高中地理的一大教学难点,它的形成是由于地球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存在,是在把地球表面看做是均匀的理想状态下形成。由于地球储存热量的缘故,北半球气温最高热量最多的时刻并不在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的时刻,所以北半球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7月(一般为陆地)或8月(一般为海洋),由此引起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在北半球夏至日过后还会继续北移,冬至日过后气压带风带也会继续南移。再就是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还受到实时的环流状况影响,并不是开启向南移动后就一直向南知道掉头北移。比如3月份,气压带风带应该整体北移,但是由于寒潮等强冷空气的活动,就可能使某些气压带风带或者是气压带风带的某些部位掉头向南移。在海陆等地面状况的影响下,产生了季风环流等更加复杂环流状况。也就是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均匀等值移动的。同一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年份月份日期强弱和位置都有差异,同一时刻同一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地区的强弱和范围也不一样。在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把握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大致方向,决不可按图索骥,把图示的内容变成死记硬背的文字:夏至日在北回归线,春秋分在赤道,冬至日在南回归线,那就大错特错了。

高中地理教材中图版的表述为: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南移。人教版的表述为: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夏季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两个版本都是模糊的表述却又十分科学的告诉我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的”(成因),其“移动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基本一致”(但不是绝对一致)。

打个比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就如挂钟的钟摆,是定时定向定速的,及北半球的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开始南移,直至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然后再掉头向北移动。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如下图示: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就如候鸟的迁徙,虽然有大致的时间和方向,但不是定时定向定速的,只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大致向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就如冬季滇池最诱人的红嘴鸥,他们大约每年11月起陆续从西伯利亚飞到这里,第二年的1月起又陆续飞回西伯利亚,但具体哪天来哪天走不同的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年份都不是固定的,迁徙途中也是走走停停、休憩补养,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截然不同的。

滇池: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 拍摄时间2016.02.02

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几个题目:

第一题明显是个错误命题,四个选项没有一个是可以选择的答案,命题者给出的答案D 是按图索骥的产物,是把书本图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气压带风带位置也偏北”错解为气压带风带位置也到达最北的结果。因为6月22日以后,由于北半球气温还在上升,赤道低气压的位置也就继续的向北移动,

整体 6.22 12.22

的气压带风带位置自然跟着继续向北移动。命题者断章取义的给出气压带风带位置从夏至日开始南移冬至日开始向北移,是对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严重错解,是对教材把握不到位、理解不透彻的表现,是把示意图中的日期看成终结时刻的结果,更是对学生的误导。

第二题在基础知识点的把握上比第一题的命题要合理的多。但是用气压带风带“七月份向南移,一月份向北移”作为答案,有点牵强。因为气压带风带何时开始向南移何时开始向北移,每一年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七月没有南移,一月没有北移,或者说有可能是八月才开始南移,二月才开始北移。再者说“七月份向南移,一月份向北移”,那二月份呢,四月份呢?何况在七月份南移或一月份北移的过程中会有停顿或回撤呢。四个选项中D只能算是最合理的答案,但不是科学的结论。

第三题,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作为标准答案,是命题者对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的结果,是将“钟摆的摆动”规律和“候鸟的迁徙”规律混为一谈的结果。一句话: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基本一致,但绝对不会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完全一致,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定时定向定速的,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只是有大概的时间,相对明确的方向,速度可快可慢,还时常会有短暂的回撤等。

总之,以上试题都违背了命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对课本知识的错解,是不应该在各类考试题中出现的。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高中地理教学难点之一,很多学生不易理解。在气压带风带形成原理的基础上,本不是难点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自然而然成了难点,原因就是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掌握不到位,对气压带风带形成机制没有吃透。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基本知识点,不能自己一知半解就去教学生,更不能把自己对知识的错误解读变成考题来为难学生。否则不仅丧失了命题的科学性,考试的严格性,还误导了学生。

菌种鉴定手段

菌种鉴定手段 (1)常规鉴定 常规鉴定内容有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形态特征包括显微形态和培养特征;理化特性包括营养类型、碳氮源利用能力、各种代谢反应、酶反应等。 (2)BIOLOG碳源自动分析鉴定 BIOLOG鉴定系统以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为基础,检测微生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建立与微生物种类相对应的数据库。通过软件将待测微生物与数据库参比,得出鉴定结果。 该系统已获美国FDA认可,已逐步应用于食品和饮品企业、环保、海洋生物/水产品、制药、农业微生物、生物治理、化妆品、临床等领域的微生物鉴定试验中。 BIOLOG是一种微生物菌种快速鉴定系统,涉及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酵母、丝状真菌在内近2000种微生物。 (3)分子生物学鉴定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遗传进化角度阐明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分类学关系,是目前微生物分类学研究普遍采用的鉴定方法。CICC拥有微生物菌种分类鉴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有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电泳仪、HPLC、凝胶成像系统、紫外控温分析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及DNAMAN、BIOEDIT、CLUSTALX、TREEVIEW等序列分析软件。目前CICC可采用核酸序列分析法分析细菌16S rDNA/16S-23S rDNA区间序列、酵母18S rDNA/26S rDNA(D1/D2)序列及丝状真菌的18S rDNA/ ITS1-5.8S-ITS2序列,提供科学的鉴定结果。(4)API细菌数值鉴定系统

API鉴定系统涵盖15个鉴定系列,约有1000种生化反应,目前已可鉴定超过600种的细菌。鉴定过程中,可根据细菌所属类群选择适当的生理生化鉴定系列,通过软件将待测细菌与数据库参比,得出鉴定结果。 CICC目前可应用API 50CH系列、API 20 E系列、API Staph系列对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相关细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和库克菌属(Locuria sp.)进行鉴定。 (5)功能性分析及功能基因 CICC不断致力于工业微生物资源的功能及其功能基因研究,目前通过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萄糖异构酶、β-甘露聚糖酶等功能基因的克隆进行菌种产酶的功能性分析。应用gyrA、atpD及pheS等看家基因于微生物菌种鉴定,在某些种、亚种、株间有较好的分辨效果。 (6)RAPD、SSCP技术 随着微生物菌种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在食品安全管理、生物产品出口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业需求日益增加,微生物菌种株水平的鉴别技术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ICC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技术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对微生物菌株进行鉴别。如采用RAPD技术能够对同一菌种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进行鉴别,对诱变菌株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SCP技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与鉴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目录

摘要 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选择培养基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得到能够产生果胶水解酶的细菌以及能够分解几丁质的霉菌。根据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结果,芽孢有无及位置,运动性以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对照种属特征初步鉴定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所属的类群。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细菌、果胶、霉菌、几丁质、划线分离、纯培养 前言 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常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群居杂聚。群落是不同种类微物的混和体。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或重新分离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发突变而丧失原有优良性状的菌株;或通过诱变及遗传改造后选出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及重组株。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纯培养是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由采集样品、富集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能够产生特殊水解酶的细菌以及霉菌的 方法; 2.学习运用划线分离法纯化分得的细菌以及真菌的方法; 3.学习测定土壤中细菌数目,种类的方法; 4.根据菌落形态,染色结果,运动性以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未知细菌;小室 培养法观察鉴定未知真菌。

实验原理 一、经典分类鉴定方法 以上便是在微生物鉴定过程中的经典思路及流程,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以上各项指标设计一系列试验包括形态学观察,染色,生理生化试验,免疫学试验等对其进行逐步定位。 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1.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1) DNA碱基比例的测定(G+C)mol%以下为该方法的关键因素: *解链温度法(Tm值) *(G+C)mol%值只能做否定判断; *(G+C)mol%值差别>5,属不同的种; 差别>10,属不同的属。 (2)核酸分子杂交法 *DNA-DNA分子杂交原理:DNA分子解链的可逆性和碱基配对的专 一性。 结论: I DNA同源性≥ 60% (同种) II DNA同源性≥ 70% (同亚种) III DNA同源性60~ 70% (不同亚种) IV DNA同源性20~ 60% (同属) (3)16s rRNA作为细菌进化的计时器 本次实验中由于实验性质以及仪器试剂限制,主要以微生物形态鉴定以及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主。 实验整体思路: 在确定取样环境之后,对微生物原样进行梯度稀释,产生合适的浓度在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涂板用于微生物的选择与计数; 通过检测得到有特定功能的细菌以及霉菌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用平板划线法多次划线得到纯种;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302001——2015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2015-11-20发布2015-11-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和工具 (2) 5鉴定步骤 (2) 6记录要求 (3) 7鉴定意见 (4)

前言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立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实验室进行图像真实性鉴定应当遵循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相关鉴定活动的规范有序。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施少培、杨旭、陈晓红、卞新伟、卢启萌、李岩、孙维龙、奚建华、曾锦华。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SF/Z JD0300001-2010声像资料鉴定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图像Image 特指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和设备,对客观场景拍摄形成的影像。包括模拟照片、数码照片和视频帧。 3.2 图像真实性鉴定Forensic Authentication of Image 特指运用元数据分析、成像分析、处理痕迹分析、图像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图像是否经过后期加工(或篡改)处理所进行的科学判断。 3.3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图像数据及其属性的数据。图像元数据包含EXIF信息。 3.4 EXIF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 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缩写,记录了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参数。 3.5 写保护Write Block 存储介质接入到计算机时,保证计算机无法修改存储介质中数据的防护设备或措施,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 3.6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 嵌于数字图像中,用于标识或校验的特定信息。 3.7 完整备份Integral Duplication 通过对存储介质进行逐比特复制及校验,获得与被复制数据完全一致的数据。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教师如何科学命题

教师如何科学命题 命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信息来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命题是教育测量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测试成败的关键。命题的动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习努力的侧重点,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命题原则,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使题目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若按应答的方式及判分手段的性质分类,试题可以分作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大类。 主观性试题是指应试者在解答问题时,可以自由组织答案,评分者对给分标准难以做到完全客观一致,需要借助主观判断确定,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客观性试题是因评分客观而得名,这种试题一般由主试通过试题把答案的形式提供给被试,格式固定,因之给分标准易于掌握,评分可以完全克服主观因素影响。 一、命题原则 试题虽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编制的具体要求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编制试题的过程中,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悖,否则将有碍于考生正确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对有关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 2.明确性原则 不但要求在不泄漏解题依据和思路的前提下,尽量使题目语意清楚,文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艰深字词,而且要求答案明确合理,不致引起争议。 3.全面性原则 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测试目的,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以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覆盖面既要大,又要突出重点,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力求做到各个部分的比例适当。 4.整体性原则 (1)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恰当确定试题的份量,不能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测试应以目标为准绳命题,使整个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达标情况。 (2)不同的能力水平,需要不同层次的试题来考查,应该从总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要达到同一功能的指标。 (3) 除在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上有良好的特性外,在试题的布局方面,要求试卷要有一个好的结构,应当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起点低终点高,有一定梯度。 5.独立性原则 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一方面要求在一个题目中考查的内容,其他题目不应重复考查。另一方面,题目之间不可相互暗示,一个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另一个题目原文中提供了线索,将影响测试效果。 6.合理性原则 在编制试题的同时,应当合理的制定评分标准,力求使评分简便、准确,有效的排除无关因素干扰,而且在分数的分配、给分的标准方面务求科学合理。对主观性试题要分步定分,对客观性试题中的四选多的选择题应慎重确定给分标准。笼统采取有一点小错,全部扣光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论地质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法律性

论地质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法律性 2011年5月 第24卷第2期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JournalofShanxiCoal-MiningAdministratorsCollege May,2011 V o1.24No.2 ? 社会科学论坛? 论地质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法律陛 王志强 (山西省地质司法鉴定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司法鉴定意见是根据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相关的鉴定活动而提出的意见.是鉴定人对鉴定对象 的认识.鉴定意见作为诉讼中的科学证据,都要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也要符合诉讼证据的基本要求,必须同时具备 科学性和法律性.对于执业司法鉴定人来说,只有在真正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才能够真正理解如何制作既符合科 学要求又符合法律要求的鉴定文书.

关键词:地质司法鉴定;科学性;法律性 中图分类号:D9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81(2011)02—0055—03 一 ,鉴定意见的科学性 司法鉴定意见作为诉讼中的科学证据,必须具 备科学证据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我们不仅要以理论 来解释和论证地质司法鉴定意见的正确性和合理 性.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地质 司法鉴定的实践工作. 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即鉴定意见必须与案件中 的事实有充分联系,以帮助裁判者解决实际争议, 或者说鉴定意见所依据的理论或技术应该适用于 争议中的事实,在地质司法鉴定中地上建筑物的损 坏,塌陷与地下采煤造成的采空区的侵权损害赔偿 案件中,通常以由于采空区所造成的地面建筑物的 损坏(裂缝,塌陷,倾斜等)作为提起诉讼的理由.并 且在没有采空区以前的地面建筑物的状况与采空 区出现以后地面建筑物的状况进行对比.我们知 道,地面建筑物的损坏并非完全由于采空区所造 成.而可能是由于其他多种原因所致. 地面建筑物的损坏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所致:

项目科学性 先进性 独特之处

一、作品的科学性分析 1、信息的收集和采用具有科学性:首先,课题组认真分析国内外网络交易模式,发现互联网交易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模式,并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必然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作为新兴产业,特别又是微信代购这样超越主流网络交易的模式,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同时,背后也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同时,研究了国内外对微信代购的研究状况,国内对于微信代购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而国外与之类型相近的研究也不多见。其次,课题组在文章撰写前多次对参与微信代购的卖家和买家采访调查,并发放了近千张调查问卷,以及在公开网络上发放问卷,从实践中得到了一大批科学、精准的数据用于文章的撰写。最后,课题组还参考了大量前沿的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新闻报道、学术专著、论文期刊、研究报告等,并结合研究的主题,严格的选取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资料,论据充分详实,组织得体,与文章的整体高度统一。 2、作品的论证方式具有科学性:行文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先阐述现有微信代购的现实背景、运营状况、出现的问题;再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我们的调查内容、成果及其分析;最后,从微信平台、消费者、政策法律三方面创新建议,创造微信未来新发展。文章环环相扣,互为依托,结论坚实可靠。 3、提出的结论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在提出未来微信代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分别从微信平台方面实行微信账户认证体制,提高交易可信度,强化微信支付,改善微信商品交付混乱,风险性高的现,开启微信售后评价服务,开创商家信用体系;消费者方面从消费指南、评论、反馈区、消费者交流专区、投诉区、建议区对消费者提出建议;政策和立法方面从改善立法、行政监督、社会舆论、微信本身监督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我们在改进原有缺点的同时剔除诸多不切合实际的创新点,更进一步的注重了微信代购现实状况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项目先进性分析 1、研究选题走在前沿:我们研究课题的选取十分新颖,就目前来说,国内对于微信代购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而国外与之类型相近的研究也不多见,或由于各方面难以在微信代购上适用。但相对而言,国内外对于网络交易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成果的,特别是针对近几年迅速壮大的阿里巴巴和旗下的淘宝网,以及后来涌现的大批网络交易平台。就微信代购和传统意义上的网络交易相比较而言,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总的来看,该课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也不全面,可是说课题的选取是与时俱进,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于主流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和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上,我们着眼于“微信代购”这样一个新兴的网络交易模式,既可以借鉴前人对于主流网络交易研究的经验、成果,也有相当巨大的研究空间和方向。 2、该课题研究需求是前沿的:眼下微信代购所暴露出的层层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注意,加之海外代购最近所频发的各种问题,相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管理代购业务和网络交易也在筹划之中。我们积极寻找、发现、研究、总结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优化方案,寻求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是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

命题的科学性

从命题的科学性原则 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文章摘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如候鸟的迁徙,只有大致的方向和时间。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就如钟摆的搬动,是定向定速的。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很多试卷的考题也将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来表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这是对书本知识的错解,是对学生的误导,是违背命题科学性原则的。关键词: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命题科学性 “大气环流”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影响”,是整个”大气运动”这一章最重要的内容,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同纬度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季节变化引起的气候特征的变化,日常的天气变化等等都与大气环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的,但是其移动的规律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在常规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错误的理解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甚至一些名校或者级别较高的考试中也出现了错误的理解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试题。 首先我们就来看几个题目: 第一题: 安徽省屯溪某校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第25题: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 第二题: 河北省张家口某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第11题: 关于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规律,正确的叙述是( C ) A.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相反 C. 一月份向北移,七月份向南移 D. 一月份向南移,七月份向北移 第三题: 广东省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第10题: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B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植物杂交种鉴定的方法综述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8, 6(3), 170-17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c8811277.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c8811277.html,/10.12677/ojns.2018.63026 A Review of Methods in Plant Hybrids Identification Zhie Li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22nd, 2018; published: May 29th, 2018 Abstract Hybridization is extremely prone to occur in nature, especially in the plant kingdo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diversity of plants.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select suitabl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hybrids, and to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hybrid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species, which has an essential guiding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wo methods of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marker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llow-up research. Keywords Hybridiza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s, Review 植物杂交种鉴定的方法综述 刘志娥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9日 摘要 杂交在自然界极易发生,尤其在植物界,其在塑造植物的多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选择合适的方法鉴定植物杂交种显得极其重要,对了解杂交的形成及在物种保育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形态鉴定和分子标记两种鉴定方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和纯化及鉴定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和纯化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单克隆抗体制备是细胞免疫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涵盖了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免疫动物和抗体效价检测等各个方面内容。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主要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而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两个亲代细胞的特性,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制增殖的特性,又具有免疫B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经在HAT培养基[含有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中进行选择性培养,未融合的脾细胞因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合成DNA的主要途径被培养基中的氨基蝶呤阻断,又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次黄嘌呤完成DNA 的合成过程而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经过克隆选择,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即可无限制地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 三、试剂与器材: 细胞培养板、解剖器械、平皿、酶标仪、加样器、细胞计数板、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等。 四、操作方法: 1、抗原制备; 一般而言,抗原的纯度不很重要,特别是免疫原性较强的抗原。 A.可溶性抗原(蛋白质)以1mg/ml~5mg/ml的溶液加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分多点小鼠皮下注射,总量为~,间隔3~5周再同样注射一次,

10天后,断尾取血一滴,测抗体效价,选滴度高的小鼠做融合试验。一个月后可以经静脉(尾静脉)给予无佐剂抗原~,3~4天后,杀死小鼠取脾做融合用。 B. 颗粒性抗原如抗原来源方便,可以不加佐剂而增加免疫次数,缩短间隔时间。例如用羊红血球免疫小白鼠,以1%浓度每只皮下注射0.2ml,每周2次,共免疫5~8次,取脾前3天,再免疫一次即可。有人认为最后一次免疫剂量要大,大到近于免疫耐受的程度更好。 2、免疫动物;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小白鼠和大白鼠,尤以小白鼠为好。就品系而言以Balb/ c小白鼠应用最广,因为所有的小白鼠骨髓瘤系均从Balb/c小白鼠系诱导出来。Balb/c系小白鼠必须用纯系的,雌雄均可,以8~12周龄为宜。 大白鼠也可,能产生较多量的单克隆抗体。现在已经在小鼠杂交瘤的基础上,发展了小鼠-大鼠,小鼠-人以及人-人杂交瘤技术。 免疫程序、剂量和方法是关系到是否能得到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的关键之一。 正常小鼠脾脏含有能产生各种不同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只纯种小白鼠估计能产生×107~×107种不同的抗体。因此一只正常的小白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融合,只能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获得某一种特定抗体。所以为了提高得到某种杂交瘤的机会,必须加强免疫,使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增加。 B淋巴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获得阳性杂交瘤也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处在转化时期的B淋巴细胞可能更易于融合,而免疫以后7~8天,虽然是抗体产生的高峰时期,但形成有活力的杂交瘤细胞的可能反而减少。故一般认为加强免疫后的第三天应杀鼠取脾做细胞融合。 3、免疫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脾细胞制备 (1) 免疫过的血清抗体滴度高的Balb/c鼠,拉颈或用CO2处死小白鼠。 (2) 将小鼠放于70%酒精中浸泡消毒,取出固定于板上,在无菌条件下取脾。

利用不同的方法筛选和鉴定转化子

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 利用不同的方法筛选和鉴定转化子 生命科学学院 生工121 指导老师: 田长恩、周玉萍 摘要 本次实验我们小组通过含Amp的培养基初步筛选出转化子、菌落直接PCR、摇菌培养观察细菌表达形态等一系列实验方法,从6个转化子中筛选出了2个目的重组子.,从而达到实

验的基本目的,基本掌握了转基因生物筛选鉴定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筛选、菌落直接PCR、摇菌培养、电泳 引言 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时,由于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的量少,连接产物没有也不可能在经过分离纯化而获得纯的重组质粒,连接产物中混有载体自连而成的空载体、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而成的目的重组质粒和载体与非目的片段连接而成的非目的重组质粒。同时,宿主的转化效率极低,因此,绝大部分宿主是没有被转化的,所以很有必要对转化产物进行筛选与鉴定。首先,通过抗生素抗性从转化后代中筛选出转化子。然后,通过菌落直接PCR从转化子中筛选出候选转基因生物。最后,摇菌培养观察菌株表达形态。 通过抗生素抗性筛选,从转化后代中筛选出转化子。因为非转化菌没有质粒而缺乏相应的抗生素抗性,所以可将转化产物涂布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只有含有相应抗性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才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通过菌落直接PCR从转化子中筛选出转基因生物,扩增出特殊目的基因片段,判断所得转化子是否为重组子。但因为PCR技术的高灵敏性,往往会产生假阳性结果,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鉴定.。从候选重组子中进行摇菌培养关注菌株表达形态,若出现荧光蛋白则说明菌株成功转化并表达了GFP荧光蛋白。 三、使用仪器、材料 1、材料:实验九准备好的菌株。 2、实验仪器及设备:PCR仪、恒温摇床、台式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琼脂糖凝胶电泳装置、电热恒温培养箱、电泳仪、超净工作台、微量移液抢、1.5mL离心管等。 3、主要试剂:10×PCR buffer 、dNTP mixture 、前向引物(P1) 、反向引物r(P2) 、 rTaq 酶、灭菌蒸馏水、LB液体培养基: 四、实验步骤 1、转化子筛选:在实验九含有Amp的筛选培养基中长出的菌落中挑选出6个白色单菌 落,并做好标记,这6个单菌落即为转化子。 2、菌落直接PCR:用无菌牙签把6个白色单菌落,先在编好号的6支PCR反应管中的 底部分别涂擦,然后在PCR管中配制60μL反应体系.并按每管9μL分装好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如下: DNA template buffer (用牙签挑取菌落在PCR管中涂抹) 10×PCR buffer 6μL

一、科学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价值是选择课题的重要依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选择课题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具有科学价值,而不能仅仅是“摆花瓶,当样子”。一要体现出理论基础的先进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要体现出目标内容的完备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既要有促进“全体发展”的“规定性”目标,又要有促进“全面发展”的“规定性”目标,还必须有促进“个性发展”的“可行性”目标;要体现出目标内容“面向全体”的普及性和“指向个体”的提高性。三要体现出体系构架的合理性。作为一种体系结构或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或条状分层,或块状分区,不管怎样必须与教育教学的需要相贴近,其构架不仅要体现出“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分级层次性,也要体现出“目标分类”的分块区域性,同时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一种比较合理的体系构架。 二、需要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性要强。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来选择课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课题研究是缺乏生命力的。坚持这一原则就能很好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有助于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呈现出活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改观等良好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惑,只要抓住抓准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找到突破口,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或困惑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就能较大程度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坚持需要性原则是课题选择原则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结合实际需要,选得准,选得好,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创新性原则 课题的创新性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新,问题的提出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或者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前人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三

谈谈中医科学性

浅谈中医的科学性 [ 摘要]中医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中医存废之争的焦点, 这既是医学问题, 又是哲学命题。当代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本质及其发展逻辑的深刻思考, 对于破解中医的科学性难题提供了思路。中医 确实带有鲜明的特殊性, 至今也难以为世界所共同理解。而给中医贴上伪科学的标签, 是不符合科学理性的, 中医是不是科学? 应该正确看待中医。 [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哲学; 科学 中医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以前的几千年里, 一直承担着中国人的全部卫生保健任务。应该承认, 中医为中国人的卫生保健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发挥了伟大的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2006 年第4期《医学与哲学》刊登了张功耀先生“告别中医药”一文, “中医不科学”则是其核心论点。这是拉大旗做虎皮吓唬人,一百年来对中医是否科学却存在着至今仍理不清的诸多问题。简单 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显然不符合实际, 也不是科学态度。但是, 在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医科学性方面, 却存在着许多需要辨析的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如何发展中医事业的认识基础和思想指向。 1中医学的起源与理性道路的选择 中医学源于中国古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是通过思考对医疗经验进行整理升华的产物, 在历史早期曾有一个阶段医疗活动主要被巫师控制, 有人因此视中医为巫术, 判定中医不科学。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虽然巫师们收集了原本散在的医疗经验, 但巫师治病靠的是对经验的简单重复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与探索疾病发生和治疗规律的医学是不相干的。因为若疾病的发生与治愈全是鬼神意志的体现则医学就没必要存在, 侍奉好鬼神不就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 中医思考和认知医疗经验的角度与巫术迥异, 它一出现就抛开了源于巫的困扰而选择了理性道路。《素问. 宝命全形论》明确提出: “道无鬼神”,《伤寒论.序》视”钦望巫祝”为降志屈节, 认为是蒙昧愚蠢。中医认为疾病可被认识也可被防治, 致病因素谓之邪气, 保护、保持和恢复生命系统稳定发展的能力则谓之正气, 邪正斗争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 而扶正祛邪是防治原则, 不必归咎或乞灵于鬼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对具体疾病而言人类最终会取胜,“言不可治者, 未得其术也”, 没给鬼神、上帝或其他神秘力量留下丝毫余地, 对疾病、预防和治疗作出了理性说明。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与人类进步的艰难, 有些中医学家信仰宗教甚或相信巫术, 或出于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可能 线索的考虑, 在医书中记载了巫术方法, 但中医学本身是沿着理性为主的道路前进的学科, 谁会 因为牛顿笃信上帝同时也是炼金术士判定牛顿力学不科学呢?1 2 中医学不是科学吗?

第二章 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一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行检验,从而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A =?= A′ ↓↓ B ~ C 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又称检材); 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又称比对材料); 概念要点: (一)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一定的方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人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 1、物质性反映形象。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血迹)、气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人体气味)之分。 (二)什么是“同一”? 同一是指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即A就是A′。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是则肯定同一,否则否定同一。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一种需要。如果A≠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二、同一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同一认定和物证鉴定 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人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一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一认定。同一认定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学术用语,不一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

活动。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行同一认定,但同一认定不一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一认定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文化艺术领域和历史文物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二)同一认定和犯罪侦查 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一个大的同一认定过程,查明一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一个个小的同一认定。 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 一、同一认定的主体 即由谁完成同一认定工作。 进行同一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一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一般人(凭记忆对人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来完成鉴定型同一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或一般办案人员,来完成非鉴定型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客体 同一认定的客体——需被认定是否同一的客体,即先出现的被寻找客体和后出现的受审查客体。 物证鉴定中,同一认定的客体可分为两大类:人、物(可含动物)。 (一)人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其实质是人的外形(相片)、肢体(手指)、器官(血液、骨骼)、技能(书写技能、步法特征、讲话技能)等可做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人的技能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表现这种技能的习惯性动作所留下的痕迹是否存在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二要看是否具有能被人识别的特征体系。 (二)物体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通常指具有一定外形结构和用途的工具或物品。一般是通过对物体留下的形象痕迹来进行认定的。 对于分离体的同一认定问题,即认定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个整体,不宜用“两者是否同一”的说法。但这两部分分离体仍旧是同一认定的客体。 对于合量物体(由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组成的物体群,如一袋粮食、一沓信纸等),其分离体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该合量物在形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后到被分离前是否形成了共同拥有的特异特征;二要看该类特征能否被检测出来。 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 一、同一认定的依据 同一认定的依据——客体特征反映体所反映出的客体特征。 通过检验特征反映体上的特征,反映同一认定客体的特性,最终解决同一认定问题。 客体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 1、共性特征:也称类型特征、一般特征。指同类客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 共性特征相符,不能轻易做出认定同一的结论;共性特征不符,则一般可作出否定同一的结论(防止伪装,多见于笔迹检验中)。 2、个性特征:也称细节特征。是单个个体存在的特征。如指纹的细节特征、笔迹的笔画运笔特征、足迹的鞋底缺损特征等。 二、同一认定的条件 (一)客体的特定性比较明显突出。 (二)客体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指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不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单克隆抗体制备是细胞免疫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涵盖了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免疫动物和抗体效价检测等各个方面内容。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主要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而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两个亲代细胞的特性,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制增殖的特性,又具有免疫B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经在HAT培养基[含有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中进行选择性培养,未融合的脾细胞因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合成DNA的主要途径被培养基中的氨基蝶呤阻断,又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次黄嘌呤完成DNA的合成过程而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经过克隆选择,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即可无限制地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 三、试剂与器材: 细胞培养板、解剖器械、平皿、酶标仪、加样器、细胞计数板、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等。 四、操作方法: 1、抗原制备; 一般而言,抗原的纯度不很重要,特别是免疫原性较强的抗原。 A.可溶性抗原(蛋白质)以1mg/ml~5mg/ml的溶液加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分多点小鼠皮下注射,总量为0.3ml~0.6ml,间隔3~5周再同样注射一次,10天后,断尾取血一滴,测抗体效价,选滴度高的小鼠做融合试验。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 (样本)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协作单位:×××××××× 组织鉴定单位:山东省科技厅/东营市科技局鉴定形式:××鉴定 ××××年××月

目录 鉴定大纲 (1) 工作报告 (2) 一、项目立项背景、目的及意义 (2) 二、主要做法及项目完成情况 (2) 三、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 (2) 四、主要体会与建议 (2) 五、主要完成人员 (2) 技术研究报告 (3) 一、立题依据与设计指导思想 (3) 二、研究内容 (3) 三、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3) 四、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3) 附件 (4) 1、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5) 2、检索查新报告 (6) 3、应用证明 (7) 4、其他要求提供的附件 (8)

鉴定大纲 一、项目名称:×××××××× 二、完成单位:××××××××××× 三、任务来源:(国家各类计划、省各类计划。市各类计划及计划编号,非计划内项目写自选) 四、组织鉴定单位:山东省科技厅(或东营市科技局) 五、鉴定形成:会议鉴定 六、鉴定内容: (一)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属实,符合要求 (二)评价研究成果的试验方案、工艺路线、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三)对成果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做出评价(四)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七、提供鉴定的材料: (一)鉴定大纲 (二)工作报告 (三)技术研究报告 (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 (五)用户使用证明 (六)检索查新报告 (七)发表论文 八、鉴定程序: (一)成立鉴定委员会 (二)讨论通过鉴定大纲 (三)课题组汇报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 (四)专家质疑、课题组答辩 (五)讨论、提出鉴定意见 (六)通过鉴定意见

克隆的筛选和快速鉴定

实验六克隆的筛选和快速鉴定 一、目的 掌握快速细胞破碎法测定大小不等的众多的质粒DNA;和菌落PCR快速鉴定克隆。 二、原理 在这个实验方法中,只需配制一种细胞缓冲液(它可以在室温下保存,长期使用)。利用破碎细胞缓冲液中的阴离子去污剂SDS在37℃溶解膜蛋白,使细胞破裂,并解聚核蛋白,SDS还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得蛋白质沉淀。利用EDTA螯合金属离子,防止破碎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酶对DNA的降解。然后高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核大部分的染色体DNA和RNA蛋白,将含有质粒DNA的上清夜直接进行点样电泳和分离。在琼脂糖凝胶上分离开的个组分中,有染色体DNA,不同大小的质粒DNA和RNA,它们都可以经肉眼观察或拍照显示。 或者用设计好的引物,做菌落PCR快速鉴定克隆。 三、试剂与仪器 (一)试剂 1.破碎细胞缓冲液50mmol/L Tris-HCl (pH6.8)、1% SDS、2mmol/L EDTA、400mmol/L 蔗糖和0.01%溴酚蓝。 配制方法:1mol/L Tris-HCl (pH6.8) 10ml 20% SDS 10ml 250mmol/L EDTA 1.6ml 蔗糖27.2g 1.2%溴酚蓝 1.67ml 加ddH2O至200ml 2.10mg/ml 溴乙啶 3.TBE电泳缓冲液(5×) 4.Taq DNA聚合酶(5U/μl) 5.10×反应缓冲液(含25mmol MgCl2) 6.dNTP 7.点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10×):0.25%溴酚蓝,40%甘油。 (二)仪器 1.电泳仪2.1.5ml 离心管3.Tip 4.培养皿5.PCR扩增仪6.台式离心机 7.紫外分析仪8.恒温水浴 四、操作步骤 (一)快速细胞破碎法测定 1.取1.5ml离心管编号码,每管加入50μl破碎细胞缓冲液。 2 3.待转化的细菌菌落长到2mm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