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文武北洋读书笔记

《文武北洋》读书笔记 姓名:刘春雪 专业: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我是个比较喜欢看故事,尤其是关于英雄的故事的人,所以选择了《文武北洋》这本书,我一直相信,在那样的年代,能够风生水起的人物,一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不管他们在别人眼里是好或坏,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文武北洋》的封面上这样写道:“几个大人物的文韬武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没有轻易地,在人们的记忆里匆匆流失。” 从最初接触1912-1928这段历史时,总觉得,这是一个军阀割据,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卖国反动的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必定也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学的历史书上,也将这一段历史写的十分粗略。渐渐的,也就忽略了这段历史中蒙尘已久的光芒与颜色。 首先,历史是什么?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根据先人遗留下来的文物,文献,以及民间的传说,故事,加以整理而成的。因此,历史就不免带有作者本人的喜恶,也免不了受当局政府,政党或统治者的影响。历史在一定层面上是可以被塑造的,而一些所谓真实的史实则或许会被遗忘。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真正历史的一个侧面,准确来说,是当局所强调的那些侧面。所以,历史的真实性就需要我们去细细考量和思索。 《文武北洋》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段别样的历史,展现给我们的是这个时代被现在的人所忽略的精神和力量。对于1912-1928年这一时期,我所能做的就是从这本书里,得到我所不知道的更多的历史,真实性先暂且不说,至少能让我以一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重新审视这一时代。 四朝元老周有光先生在他的口述书籍《百岁忆往》中写道“坏的时代能做好事”“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最自由的是军阀时代。”他这样形容这个时代“军阀不垄断整个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让进步的人来做,所以做出好事情。因此最坏的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这应该就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描述了,说它是坏的时代,因为处于战争时期,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而说它做了好事,则是因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令人热血沸腾的回忆,亦文亦武,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回忆,如今百年之后,那些人事,依旧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永生不灭。 这是我对这个时代以及历史的大致想法,下面就说说这本书的具体情况。 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寻找历史和呈现出来的方式。作者李洁通过走访故居,墓穴这样的独特的方式来感受这段历史的厚重与真实,来娓娓道来这一个个伟大的人的命运。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对所有试图推进中国文明进程的先人,都怀有一份敬意”,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份敬意,让他有勇气去追寻这段历史,去展现给人们别样的视角。书中的一些地方也有作者个人的倾向,但我认为,他已经努力的展现一段客观的历史和鲜活的人物了。 关于这本书的九个人,我选择了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几个来做一点分析。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与职权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与职权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与职权 清末民初,地方各省的管理秩序比较混乱,大多是各自为政。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顺天府属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中央特别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试图将各类机构和称谓统一起来,实现逐步的规范化。但是,整个民国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和职权的局部,一直处在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之中。 第一,省级行政机构与职权。 根据地方实行军民分治的规定,各省设立划一的“行政公署”,设民政长一人,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由大总统任命,职掌全省行政政务。省行政公署下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个司和一个总务处,各司置司长一人,由民政长提名,报经国务总理呈总统简任,掌管本司事务。1914年颁布《省官制》后,省民政长改称为省巡按使,省行政公署改称为巡按使公署。公署设置也改为政务厅和财政厅,政务厅下设总务、内务、教育、实业四科,财政厅所掌事务 “则合以前各省国税厅筹备处之职掌”,[1]管理全省财政。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下令改行政长官名称为省长,省行政机关为省长公署。并又先后颁布了《教育厅暂行条例》、《实业厅暂行条例》、《各省区警务处组织章程》,在省长公 署设立教育厅、实业厅和警务处,主持全省的教育、实业和警察行政,同时调整内政厅职能,撤销其原来下设的教育科和实业科。 1921年6月,北洋政府颁行《省参事会条例》,于是,各省相继建立起“省参事会”。作为省行政的辅助性机构,由会长和省参事员12人组成,省行政长官担任会长,由会长任命秘书若干,负责办理有关会务事宜。参事员分为委任、聘任、和选任三种,待遇分为专任和兼任两种。依照规定,参事会会议形成的决议,交由省行政长官执行,但是,省行政长官如有异议,条例并未规定是否可以行使享有否决权。 1928年国民政府在全国确立统治地位后,以省政府作为地 方行政最高机关,负责综理全省行政事务。根据《修正省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省政府采用“合议制”,又国民政府任命委员若干人组成省政府委员会(人数屡变), 设省政府主席一人。省政府主席的主要职权,有负责召集省政府委员会,代表省政府执行委员会形成的有关决议,负责监督全省行政机关的职责履行,处理日常或紧急事务。省政府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通过会议讨论处理全省政务,制订

晚清到民国时期混合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晚清到民国时期混合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起源于晚清的洋务运动时期。最初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官督商办,以后逐渐向官商合办转变。这都是混合经济的组织形式。到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给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划出了界限,同时也鼓励混合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混合经济企业的产生、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吸取某些有益的经验或教训。 洋务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官督商办,政府推进 在洋务时期,由于洋务官员普遍不相信商人能有对此等重要事业的创始能力,更没有对国计民生负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轻易放松对新兴企业的控制权。所以官商结合企业的早期形式就是官督商办。经营“官督商办”企业的具体措施是,先由官方提供部分官款作为垫借资本,同时指定与官方有一定联系的“商人”出面,向社会招募资本,然后由该企业以其经营所得,陆续归还官方前期垫借的款项。甲午战争之前,中国近代企业中大型的航运、煤矿、电讯和纺织企业几乎都采取官督商办形式。当时一些著名的近代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中国铁路公司、漠河金矿、华盛纺织总厂等,大多数都采用了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官督商办企业在集资经营方面确实采取了许多西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诸如发行股票,公布企业章程,并在章程中规定了公司的运作程式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等,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步尝试。 官督商办企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洋务派官僚意识到发展民族工业有利于“求富”,“求富”又有利于“图强”,用李鸿章的话说就是,“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而且通过发展民族工业还可以“稍分洋商之利”。正是由于这种出发点的矛盾,导致在官督商办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弊端。如产权不清导致治理结构混乱;政府的干预导致官商矛盾;市场垄断导致自身效率低下也限制其他企业发展;政府对企业无限制地索取加重了企业负担,使商民对“公司”产生恐惧感,严重影响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读后感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有感 读完这本书,首先最直接的是全书给予我一个对于晚清帝国的基本概况,丰富了我对于晚清时期的基本史实,并且能够将历史认识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该书从清帝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疆域结构上都提供了深入的介绍,从多个方面叙述并分析了历史的进展,以及对当代的影响。书中作者一些独到的见解对我启发很大,不会对这些问题再以简单化的眼光来看待,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观察这一时期,而且有一些新的认识,对于今后我在其他类似此种问题的研究中,也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剑桥中国晚清史》晚清史与当今中国多么的相似,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可能轮回,但不能排除是螺旋式的向前发展.所以,研究晚清历史对看清当今社会的发展走向仍有不小意义. 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整体说来,剑桥晚清史是一本比较易读的史书,除了开篇有些语句翻译之外。这本书分为几大章节: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条约制度的形成、太平军叛乱、中俄关系(1800—1862)、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清代的中兴、自强运动(寻求西方的技术)、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晚清至中国现代的历史,无论从历史轮廓还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在我们的成长历史中,其实已经受教太多,有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甚至是耳熟能详,因而,读这一时段的历史,不是要了解这一百年里,这个国度曾经发生了什么。恰恰相反,我们都很清楚发生了什么。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百日维新这些事件以及参与这些事件中的人物,我们的历史教材已经讲述了太多,重新介入这段历史的学习,需要的是进入历史的角度,结合作者的观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Cogitoergosum 大学迄今为止,自己为数不多写的公选课论文之一。自己感觉写的很跳跃,水平有限,能力不足,还望大家见谅。全文如下:以一人敌一国—甲午战争的感慨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夜黑暗中摸索出的救亡图存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呢?……但我又不得不承认:鸦片战争伊始,火烧圆明园,黄海战败,庚子赔款……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曾经的"天朝上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每当捧起相关书籍,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看,也是最看不下去的部分。因为每每读到此时,总是双眼喷火,义愤填膺,读到悲壮之处,更难免落下几滴眼泪,无限感慨。但仍咬牙坚持,力求进一步了解。

适逢前些日双十一图书优惠,所购一套"传记文学书系"里面就有一本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抓紧读完之后,内心诸多感慨,但更有一丝愤懑,一丝绝望。我结合一下《从晚清到民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此时的清军实力,尤其是海军,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也知道,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满清中先见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同西方列强的差距,如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我们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洋务运动"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举国上下,好不热闹。并且清军的实力,主要还是海军,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陆军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战斗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李鸿章不惜重金从外国买来许多"坚船利炮"装备海军。我们的海军实力在国际上是排名第八的,而日本仅排在第十六位!这相比于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战斗力能强上不少,我曾浅读过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书中所举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以及为什么我们会输的那么惨。 而我从唐先生书中了解并触动最深的是我们当时的海军高级将领们,竟然都是军校的"佼佼生".他们首先在我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堂——马尾水师学堂学习,学术实习并用,结业后,随轮实习三年。再由政府选送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校,深造三至五年,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至德法各高级船厂见习造船。 而我们熟知的海军将领刘步蟾,邓世昌等都是这样的精英人士!

晚清有个袁世凯读书笔记

晚清有个袁世凯读书笔记 赵焰 2014-03-14 相较于曾国藩和李鸿章,袁世凯更复杂,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首先,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影子,中华传统文明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质,在袁世凯身上表现得异常充分;其次,袁世凯还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袁世凯身上,既有儒、道、法的气场,正与邪的混合,也有阴与阳的起伏。 2014-03-14 袁世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时代里——它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事,因为袁世凯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警惕和自省。当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强人在1916年的夏天躺在灵柩里回归故土的时候,他甚至付不起自己的安葬费。尽管北洋政府在财政巨大赤字的情况下,拨了五十万元用于陵墓的建设,但这一笔费用由于袁克定和田文烈控制规模不力,远远不能满足安葬的需要。最后,他的弟子和手下,不得不又个人凑了二十万,用于弥补他安葬的漏洞。这个生平一直幻想着流芳千古的河南人,最后竟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看起来庄重肃穆,其实只是敷衍了事。尴尬地躺在“袁林”之中,面对如此结局,袁世凯若地下有知的话,会永远合不上眼睛的。 2014-03-14 袁世凯在晚清登上权力的巅峰,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上天的有意为之: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让他择机冲天而起,有所作为;最后,又毫不留情地让他一败涂地,遗憾终身。 注:对袁我是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会称帝的,虽然之前有讨论过,但总感觉理由不是那么充分。 2014-03-14 有很多人联系到袁世凯的出生环境、多变的性格以及末代权臣的地位,以为袁世凯在整体上像极了曹操。真实的情况是,袁世凯的性格和命运,与其说像曹操,不如说更像其远祖袁绍(袁世凯家族,就是三国袁绍的遗脉)。 注:像袁本初?本初同志志大才疏,就是有个好出生,不然哪里有机会和曹孟德在一起逐鹿天下啊。袁世凯好像没这么好运吧? 2014-03-14 自袁耀东到袁世凯这一代,四代袁家男性主人,几乎没有活过六十岁的,这四代的三十余个男人当中,先袁世凯而死的十四人当中,有十三人都是死于虚龄五十八岁以前,仅袁世凯的四叔祖死于六十岁。 注:这能解释他急于称帝吗? 2014-03-14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朝力求救亡图强的爱国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内外交困的晚清,救亡图强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日亟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晚清国民中一些先进的积极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以及其好友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尝试现代化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而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的一个侧面。在鸦片战争前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 和林则徐做着相似的事情, 他们关注、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 主张学习西方例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我将以这些先驱为代表研究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步引入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过程以及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 开眼看世界,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使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如果不破除陈腐、愚昧的思想观念, 对西方国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目标, 中国就不可能主动学习西方, 当然谈 不上搞现代化。林则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 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林则徐起初也不能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刚到广州时, 对西方文明知之甚少, 甚至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林则徐比同时代人英明的地方在于, 当他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 不是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而是与时俱进, 果断地与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决裂。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西方, 认识西方: 第一, 直接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及其家属等交谈 第二, 翻译西方的资料。林则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翻译西书, 又购其新闻纸。 第三, 指派人员打听西方国家及其商人活动的情况 第四, 亲自调查和考察。 林则徐明确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过来, 学习西方, 因此, 他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一是通过向清廷上奏、与清政府官员交谈、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介绍西方各方面的情况。二是翻译和整理西方的资料。如前所述,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人发行的书报。在报纸方面, 组织人员编辑了《澳门月报》; 在书籍方面, 组织人员整理出《各国律例》、《对华贸易罪过论》、《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林则徐认为, 在我们落后的情况下, 要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就必须“器良、技精”, 即搞现代化, 而在当时, 首先就是要军事现代化。 第一,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即“器良”和“技精” 第二, 建立一支能够海上作战、保卫海洋的现代化海军, 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魏源进一步发挥了林则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对现代化的尝试, 从引进西方的军事科技着手, 谋求军事现代化, 这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严复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

民国时期女子警察

民国时期的女子警察警察制度在清末传入中国之后,警界一直是男子的天下,其中绝无女性之身影。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创设女子警察,警界由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出现了第一代女子警察。一、创设女警之由来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设有女警的国家为数并不多。1923 年,国际联盟妇孺贩卖防止委员会为便于侦查拐卖妇孺案件起见,号召各国选用女子充任警察。1925 年,又函请各国设置女子警官,并督促那些未设女警的国家从速试办。对于国联的倡导,当时的北京政府作出了一些反应:1923 年9 月,内务部伤令京师警察厅拟具设置女警详细办法。该警察厅经过调查,草拟了一个办法,主要内容有:招募妇女4D 名,设立教练所,施以警察教育,毕业后分配各处服务,若行之无弊,再行扩充。由于经费问题,此办法未付诸实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筹设女警。1930 年9 月,首都警察厅已有增设女警之拟议,内政部则制定了正式筹设女警的计划。1931 年秋,内政部又命令首都警察厅试办女警,并令警官高等学校于第十五期招考时,酌收女生,以造就女警人才。1932 年冬,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召开,会上通过了一个关于推行女警的提案,该案要点为:(一)各省警官学校、警士教练所,于每次招收学员时,应考取女性十分之一;(二)考取女警资格,除各依警官学校及警士教练所章程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年龄在18 岁以上、25 岁以下未婚嫁者;身高在四尺五寸以上者,未受一年以上徒刑者;(三)所授课程,除侦探学应较男警所授较详外,余各按各级警察教育课本教授;(四)毕业后,除特别事项(如侦探要案等)外,其任务为:调查户籍,检查行李,救护妇孺,维持风化;(五)女警除执行特殊任务着便衣外,所穿制服与男警同,惟应着黑裙以示区别而免民众误会。1933 年1 月,内政部即通咨各省市政府转伤所属各级警察机关,体察各地情形,酌量试办。这样,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倡议下,创设女警正式提上日程,逐步付诸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纵观创设女警之经过由来,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创设女警,是外部动力和内在需要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而尤以内在需要为主。国际联盟的倡议虽推动了中国创办女警的步伐,但南京国民政府之所以能办理女警,主要还是因为社会对女警的需要。如1929 年,上海市公安局即以“沪上户口殷繁,华洋杂处,轮轨四达,奸民易生,匪徒往往假妇女为护符,携带违禁物品,滋生不法事端”为由,设置了协同男警执行检查职务的女检查员,以满足这种需要。二、南京、上海、北平办理女警之概况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后,内政部虽通令全国推行女警,但许多省(市)均以“现在尚无设立之必要”为由,没有举办:在已办理女警的省(市)中,以南京、上海、北平三市成效最著:这三个城市不但女警人数最多,而且还在内政会议议案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关于女警的法规,女警办理已趋于制度化。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南京、上海、北平三市办理女警的情形:(一)南京办理女警之情形南京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地位特殊,设有首都警察厅,直辖于内政部统领全市警政:1931 年秋,根据内政部的命令,首都警察厅开始先行试办女警,并以内政会议推行女警议案为基础,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首都警察厅试办女警暂行办法》(简称《办法)) )及《首都警察厅修正试办女警暂行办法》(简称《修正办法》)。这两个办法对办理女警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首先,对女警人数进行了规定。在《办法》中,明确“每届警士教练所招考学警时,得收女警十分之一”,后来,为了进一步落实女警人数,在其后的《修正办法》中又规定,“于警士教练所中附设女警班,暂定学额为30 名”。这两个《办法》对女警人数作了硬性规定,明显透露出首都警察厅力图推行女警的意图。其次,对女警的招考资格做了规定。在《办法》中,女警的报考资格为:高级小学毕业或有同等程度者;年龄在18 岁以上、25 岁以下未婚嫁者;体力及视听力均健全者;身高在四尺五寸以上者;未受一年以上徒刑之宣告者在其后的《修正办法》中,对女警的投考资格又有所放宽,如对投考者的婚姻状况不再加以限制,已婚、未婚皆可报名:再次,对女警的培养方法作了规定:与男警相比,女警之训练科目减了军事科目,增加了社会科学、体操、国术、使用手枪、驾驶汽车等;女警的训练以

从晚清到民国 解读版

从晚晴到民国(解读版)1.导读:唐德刚先生也是个“大嘴巴” 一本《中国近代史》书稿的“导论篇”,居然单独成了一本书。这种事,也就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能干出来——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描述宋教仁:“少年气盛,精力过人,心比天高,自命不凡,又生个倔强的个性,和右派大嘴巴。吧啦吧拉起来,听众掌声如潮,欢声雷动,使政敌听来,就真以为他是拔毛成兵的齐天大圣了。”——看到这段,哑然失笑。唐先生说宋教仁是大嘴巴,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当然这里的大嘴巴绝无贬意,相反,那是学识渊博、点豆成兵、思如闪电、笔如游龙才能形成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话语气势!正是由于这种气势,这导论最后成型为这部38万字的《从晚清到民国》。 唐先生一生着述颇丰。但是看书要看代表作,特别是《从晚清到民国》,讲的是中国近代社会到今天还没有完成的转型,与我们的当下密切相关,不读不显得咱太傻吗?鸿篇巨着读不来,至少读读我的解读版嘛!欧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2.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唐德刚认为,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历史三峡”终有通过之日。从此扬帆直下,大江东去,进入海阔

天空的太平之洋。 未来的太平之洋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进入?最后交代。只说,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看,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十年一变。谁干的?“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个嘛玩意儿?唐德刚说,中国一般史家都会肯定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的万恶之源,马列派的史学家,更会概念化地解释曰:帝国主义之所以为万恶之源,乃是由于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这些说法不为西方汉学权威所接受。比如当今剑桥学派的开山宗师费正清,认为所谓的“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它只是由于革命话语系统的渗透,而嵌于我民族心理上的一种幻觉——虽然他们也并不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日本战败之初,也有忏悔心态来着,可是后来居然有了进出论者,把侵略中国说成“进出中国”! 唐德刚担心国人忘记历史,甚至不知帝国主义为何物,所以他准备给大家挖挖这个根儿。先生一锹就挖到了近代欧洲的“扩张主义”。“扩张主义”是咋回事呢?欧洲的文艺复兴结束了欧洲的大黑暗时代,把人类文明自中古推入现代,因此一部300年的现代世界通史,就变成一部欧洲扩张主义的历史。

读书笔记——《国闻备乘》

读书笔记 ——《国闻备乘》 近几天我阅读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近代史料笔记丛刊——《国闻备乘》,其作者是胡思敬。胡思敬(1870—1922),字漱唐,号瘦篁、退庐居士、耶溪憨史等。生于江西新昌(今宜丰)的一个文化世家,祖上三代皆为举人。他自幼随父就学,刻苦读书。光绪二十年(1894)选翰林院庶吉士,戊戌散馆,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宣统元年(1909)才由人推荐任辽沈道监察御史、转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胡思敬自己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反对贪腐的官场习气,为官廉正,忠于职守。他在任时,曾上疏弹劾权势显赫、受清廷重用的两江总督端方、两广总督袁树勋、尚书载泽、善耆、徐世昌、四川总督赵尔巽等等多名权臣。后因为其言不能用,辞官归乡。1912至1913年度民国之初,以及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他都积极进行过阴谋复辟清廷的活动。1922年4月病死,年五十三。 胡思敬熟谙清末掌故,著述甚丰,有《退庐诗集》、《退庐文集》以及大量属于史部的撰述,如《戊戌履霜录》、《丙午厘定官制刍议》、《审国病书》、《大盗窃国记》、《圣武记纂误》、《盐乘》、《国闻备乘》等。 《国闻备乘》是胡思敬在京为官期间随时记载、陆续撰写而成的,这在胡思敬写的《自序》中可以验证,即:“予趋职之暇,时有所记,久之遂成卷帙”。目前,我所看的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近代史料笔记丛刊——《国闻备乘》是由后人顾菊英在胡思敬手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国闻备乘》不是一部系统的历史撰述,它是以笔记的形式分条记载了清季掌故、轶事,并且穿插了作者评述史事的札记。该书共四卷,每卷之内又有众多小条目,各条皆有题目,叙事翔实、细致,保留了较多的客观记载。因此,后人评价《国闻备乘》是研究清末政治的重要参考史料。 我在阅读《国闻备乘》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记述了许多官方史籍所没有记载的内容,为我了解清末的一些事实提供了重要资料。在这本书中记述了许多宫廷秘事,其中涉及慈禧太后的甚多,如卷一“文宗遗命得人”、“慈安防患之密”、卷二“文锡”、卷三“宫纬疑案”等条,作者通过“西后忌慈安久矣,无疾暴崩,宜外言之啧啧也”,“烛影斧声,遂成千古疑案”,“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孝哲毅皇后、德宗景皇帝、醇亲王奕、珍妃五人之死,外廷皆有异言……孝贞暴崩,群臣临视,十指甲俱紫,疑有变,然无敢言者……”这几句话向我传递出慈禧太后暗地害死慈安太后的传闻。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因此感到很惊讶。 在《国闻备乘》这本书中,胡思敬重点记述了清末官场状况。如卷一“调任”指出州县官的调任完全以政府的爱憎为转移;卷二“商部捷径”、卷三“北洋捷径”说这两处官员升迁要职,十分快捷;卷三“宦途异数”讲清末官员任命,已经

清末民国时期珍稀银币大全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用机器自铸银币,广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两制而采用银元制。 这里介绍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光绪十年吉林厂平银币 吉林省因长期缺乏制钱,许多商贾、钱庄的钱票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银价高昂,物价上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吉林机器局制造了中国第套机制银币。这套银币有厂平壹两、柒钱、半两、叁钱、壹钱5等币值,但没有发行流通,传世甚少。在满洲语中“吉林”是“船厂”的意思,当地的平砝习用厂平。光绪十年吉林厂平壹两、柒钱、半两三种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三行篆书共十二个字,上有圆状篆书“寿”字,两旁有狭长的龙纹,边饰连珠纹。背面方格内标明重量,外有满文对照,地饰卷云纹,边饰圈点纹。叁钱、壹钱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三行篆书共九个字,纹饰与上述三种银币相同。背面除纪值不同外,其余样式也相同。 广东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 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广泛行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大量流通,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广东设立钱局,用机器铸币。奏折中提到铸银钱“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洋,漏卮无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行我法,方为得体。”“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广东钱局使用机器铸制第一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5等币值。这套机制银币为中英文对照,但把英文置于银币正面不符合清朝的币制(俗称“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这套银币份量偏重,原意为驱逐外币,但被民间收藏或熔毁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铸。这套“七三反版”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汉文对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饰蟠龙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 为慈禧太后祝寿而铸制的银币——广东“寿”字壹两银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为慈禧七旬祝寿。近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该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币。这种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

中国警察历史沿革

中国警察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的司法部门 警察及其职务最早可追朔到距今2500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就曾出现过具有类似现代警察性质的职业。朝廷分别设置了司民(主管人口户籍)、司稽(主管防盗)和司寇(主管监狱、刑罚及监察事务)等职,行使治安管理职能。但严格说来,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地方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 二、近代中国警察的前身 中国,最早的现代警察制度的引进,首推清末的改良派湖南巡抚陈宝箴、黄遵宪等人参照西方及日本的警察机关,在湖南建立的“保卫局”,这是中国现代警察的雏形,并第一个提出了警政理论——“警视之职,以备不虞,以检非为。总局以外,分区置署。大凡户数二万以上。设一分署。六十户巡以一人。司者持棒巡行,计科受代。皆有手札,录报于局长。余考其职,盖兼周官司救、司市、司暴……修闾氏数官之职。后世惟北魏时设候官,名曰白鹭,略类此官。西法之至善者也。” 三、民国时期的警察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在这段时间,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得到了发展,不但进一步完备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警察网,使之更加趋于严密,而且逐步完善了警察的内部管理体制,还不断健全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但国民党统治时期,警察制度的建设是畸形的。全国警察总署是一个庞大的警察机构,但没有

文化宣传机构,仅设了对内的教育部门,而且片面地发展和强化警察执行社会镇压的职能。 四、抗战时期解放区的警察 1937年初,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进驻延安。当时,敌特活动十分猖獗,土匪地痞也经常出没。为保证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的安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1937年,我党在延安正式成立公安局,称为延安市公安局。1938年5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延安市警察队,隶属市公安局。从1938年至1947年,延安市警察队与正规部队密切协作,共建钢铁长城,赢来了边区人民长达10年的幸福安宁,保证了边区军民整风学习及大生产运动的正常进行,并维护了工、农、商、贸各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建国初期的警察 新中国成立后,警察被正式命名为“人民警察”。这是世界上首个在警察名称前附带“人民”二字的警察队伍。1949年10月2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了人民公安管理体制。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解放后的第一任公安部长是罗瑞卿大将。这支队伍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造了中外治安史上的“黄金时代”——犯罪率控制在万分之五;彻底消灭了吸毒、贩毒和娼妓。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警察的发展 70年代末,这个时期的公安工作任务空前艰巨,既要拨乱反正,又要整顿整个社会的治安秩序。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公安机关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严打”,这场斗争的实际效果,已经远远超出社会治安的范围,它对于党风、社会风气的转变,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晚清到民国(解读版)

从晚晴到民国(解读版) 1.导读:唐德刚先生也就是个“大嘴巴” 一本《中国近代史》书稿得“导论篇”,居然单独成了一本书。这种事,也就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能干出来——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描述宋教仁:“少年气盛,精力过人,心比天高,自命不凡,又生个倔强得个性,与右派大嘴巴。吧啦吧拉起来,听众掌声如潮,欢声雷动,使政敌听来,就真以为她就是拔毛成兵得齐天大圣了。”——瞧到这段,哑然失笑。唐先生说宋教仁就是大嘴巴,她自己又何尝不就是呢?当然这里得大嘴巴绝无贬意,相反,那就是学识渊博、点豆成兵、思如闪电、笔如游龙才能形成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得话语气势!正就是由于这种气势,这导论最后成型为这部38万字得《从晚清到民国》。 唐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但就是瞧书要瞧代表作,特别就是《从晚清到民国》,讲得就是中国近代社会到今天还没有完成得转型,与我们得当下密切相关,不读不显得咱太傻吗?鸿篇巨著读不来,至少读读我得解读版嘛!欧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2.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唐德刚认为,历史就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得潮流里,转型期就是个瓶颈,就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得性质,就就是两千年一遇得“社会文化大转型”,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历史三峡”终有通过之日。从此扬帆直下,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得太平之洋。 未来得太平之洋就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进入?最后交代。只说,从社会经济史得角度瞧,我们鸦片战争以前得中国史,几乎就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十年一变。谁干得?“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就是个嘛玩意儿?唐德刚说,中国一般史家都会肯定帝国主义就是近代中国得万恶之源,马列派得史学家,更会概念化地解释曰:帝国主义之所以为万恶之源,乃就是由于它就是资本主义得最高阶段。 这些说法不为西方汉学权威所接受。比如当今剑桥学派得开山宗师费正清,认为所谓得“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它只就是由于革命话语系统得渗透,而嵌于我民族心理上得一种幻觉——虽然她们也并不否认日本对中国得侵略就是不折不扣得帝国主义。日本战败之初,也有忏悔心态来着,可就是后来居然有了进出论者,把侵略中国说成“进出中国”!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读书笔记详解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读书笔记近代以来,中国几经战火摧残,不论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英鸦片战争,还是随后而来的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以及中法战争,都无一不意味着,中国不再似“康乾”般强大。但在这一系列战争之后,满清的统治阶级似乎并没有真正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而只是“天真地”以为“狮子打了一个盹”,并且相信“狮子”总会苏醒。但是,中国在三十年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再次失败,使统治阶级大为震撼。一直以来被中国称之为“倭寇”的东洋小国日本,持着“现代化”的武器,大刀阔斧的向中国袭来,而中国在如火如荼的“洋务运动”下创办的一系列成效显著的“战果”,掩不住“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的面目,亦挡不住昔日不足挂齿的“手下败将”;最终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收场,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跌到新低,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天朝上国”的“美梦”,“狮子”还未苏醒,便已“遍体鳞伤”。 石泉先生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正是基于这场战争而作。在自序中,老先生说道:“私意颇欲就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之内政背景进行探索:何以中国同日本同于19世纪60年代起步效仿西方,而二十余年后,以甲午战争为标志竟乃成败判然,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皆因之发生重大变化,下启我国此后更为动荡之历史新阶段?拟寻究其所以然之故。”石泉先生通过分析战前、战后中国之政局变幻,以“明其所以为近代史上一转捩点之故,以求与远东国际局势之演变相表里。”

“中日甲午战争,无论就远东国际形势,或就中国国内局势言之,皆为近代史上划时代之大事。”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导致远东国际均势被破坏,中国国际地位日益下降,而日本则成为远东强国。同时,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也以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破产。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全书共有六个章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即第一章:甲午以前政局概观。讨论了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内部政局的状况。在这一时期里,首先,“洋务运动”在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以“清流士大夫”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摩擦”中艰难发展。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创办了一系列“兵工厂”,其中尤以李鸿章创办之“轮船招商局”为最;在海防、海军、军舰等方面亦颇有建树在轮船、电报、铁路等交通事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煤矿业方面也取得不朽成就;但,此“一切大小事物之创建,几无一不遭士大夫之批评与反对者”。其次,在白莲教和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期间以及之后,统治者为尽快解决事端,不断放权于汉族将领,使得汉族将领在军队中的势力日益扩大,而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地方军队不再是“中枢所能遥制”,这不可避免引起了满清统治者对汉族新兴势力的猜忌与防范。最后,宫廷矛盾与朝臣党争也很激烈。形成两宫太后、亲王之“后党”,德宗一列之“帝党”,以及各“党”之间内部相互斗争的局势。 第二部分论述了甲午战争期间满清政府内部政局的变化。中日甲午战争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导火线,中军与日军先后出兵朝鲜,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中学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从整体上理清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核心问题。为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分别从制度、课程、训育等中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入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论述。而后试图在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归整分析的基础上,以量化形式描述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发展。西方中学的发展存在贵族性的“下构型”路线和平民性的“上构型”路线,现代中学制度在两条发展路径的沟通中逐渐成形。沟通过程中这种由社会性矛盾所引起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矛盾在西方自然发展的中学制度中逐渐得到调整。而我国现代中学制度的产生是在向西方借鉴和模仿的基础上骤然、成套出台的,所移植的制度中包含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意义并不与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学教育目标定位上一直纠缠于升学准备、充实普通知识以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生活和职业预备三种取向的分离与结合,在中学制度模式上长期存在单轨制与多轨制、分段制与一贯制、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争论,正表明了这种调适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在理论上虽已深受西方各种课程观念的影响,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则一直以科目本位和学科中心课程为主导,即使在20年代儿童中心主义盛行的时候也没有完全偏离这一中心。20世纪前半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文化主义的教育哲学逐渐被

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所取代,教育心理观念上的形式教育说逐渐让位于实质教育说,作为这种变化在课程上的反映,是非学术性的技能性科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逐渐增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的演变大体反映了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工具类课程比重减少,文体技能类课程比重的增加。训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从人自身出发的教育内涵分解逐渐演化为学校内部工作职能划分的结果。清末民国中学训育从指导原则看,经历了清末的专制权威、民国初年的人格感化、五四时期的学生自治和个性主义,到国民政府时期强调团体和纪律的训练等阶段,明显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节律变动对学生行为观念的要求。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艰难地承受着中国社会变革所赋予的使命,不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内部结构上也逐渐能反映现代社会的要求。如学生来源的阶层分布日益广阔,中学教育平民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女子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主体的多样性,师生比例、教职员比重的渐趋合理化,办学效率的不断改善等。清末民国的中学教育已成历史,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中学教育问题中却有历史的影子。在对中学教育的历史过程进行认真思考总结之后,我们将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

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 外历史纲要上 单元综合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中 华民国的建立 A卷——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中外关系史上,某条约是中国由天朝时代转入条约体制时代的界碑。这个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选A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由天朝时代转入条约体制时代的界碑。 2.2018年4月,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的青铜器文物“虎蓥(yíng)”在英国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如果虎蓥确系为圆明园文物,它被劫掠应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解析:选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了大量文物,并火烧圆明园。 3.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解析:选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出台《资政新篇》,这是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4.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B.“求强”“求富” C.顺应世界潮流D.实现中国近代化 解析:选B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求强”“求富”。 5.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 A.“致远”舰B.“定远”舰 C.“靖远”舰D.“经远”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