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十大基础图击破》专题09地质构造图练习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十大基础图击破》专题09地质构造图练习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十大基础图击破》专题09地质构造图练习

09地质构造图

典例在线

F 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题。

1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1. B 2 . B

【解析】1-读地质剖面示意團可机 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 成甲沉积岩。

2.團中共形成了 4次侵蚀面,苴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

形 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輙过程。因此,形成褶细的次数是2次。

【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

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

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一一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

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图例 口 砂岩 更岩 石灰岩

慢蚀面

技巧点拨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

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图1地质地貌示蠶图图2褶皱利断层构造示意图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川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I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

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w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川和n。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

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 1 中n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

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

左侧岩层I 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 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 成了沉积

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图2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1题。

+ +

Z 坯乂' C ■歷;

+ + ■+ + + 屮 +

+ 扶匚

斗 + + q_* + x +

4 +

上十屮 + + * + + ■?■++ + 4- + +斗申++即屮+"+?倉 +X/yVj

1 .图中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 P 、C D 、S 2、S,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

6 —

7 题。

鈕田曰

E!

物 岩 岩

积岩灰岩崗洞层 沉砂石页花溶断

X

C

CJ

Q第四系P二

穆至

C石炭策

D泥註泵

S3志昭糸上段5志惘乗下段

? 83高程点—等高钱尊屈距为孔米—地层界钱

2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3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4 .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 .褶皱一沉积一断层

C. 沉积一褶皱一断层 5.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 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 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 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 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读“某地岩层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

6— 7题。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读等(山东省荷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 (单位:m ),完成4— 5

题。

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 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地形等窩线

110

T

T

断层

地层界线

刮洎

■玄武出匚黄土

ocm

8.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 .浩瀚沙漠 C.温暖浅海

9 .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 .背斜成山

C.块状山地 10.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 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 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乙受热变成丙

6 .图中所画的甲一丁四条河流中,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7 ?该河

A. 发育于断层处,岩层破碎,侵蚀成河

B. 发育于地堑处,地势低,汇水成河

C. 发育于向斜处,地势低,汇水成河

D. 发育于背斜处,岩层破碎,易侵蚀成河 C.丙

D. 丁

F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8—10题。

B.冷湿沼泽 D.长寒苔原

B .向斜成山 D.地堑

口砂盲、砂谿;空石嵌样辺花岗朴一斯层找

答案解析

【答案】1. C

【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

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

成的,D错误。故选Co

【答案】2. A 3. A

【解析】2.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优,根抿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隆,排除& D项。其况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Y,新老变化为老需f—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彎曲。故找项正爲B. G D项错误。

乳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娈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 C. D项错误。【答案】4. C 5 . B

【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

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

4.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

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选C正确。

5?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

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选B正确。【答案】6. B 7 . D

【解析】6?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图中所画的甲一丁四条河流中,甲、丙、丁都位于向斜构造部分,向优秀干部槽部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不易形成河流,A、C、D错误。乙位于背斜顶部,易侵蚀成

谷地,出现河流,B正确。

7.该河发育于背斜处,岩层破碎,易侵蚀成河,D对。图示岩层没有错动,没有断层形成,A、B错。向斜

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C错。

【答案】8. C 9 . C 10 . A

【解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根据图例,图中乙是石灰岩,形成时的

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浅海,C对。浩瀚沙漠、冷湿沼泽、长寒苔原环境下,不能沉积形成石灰岩, A B、D错。亠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层不同,有断层分布,相对两侧岩体上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块状山地,C对乜不能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 B错。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D错。

10.根据團例,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都是沉积岩,A对。丙是慢入岩,丁是喷出岩,生成的地质环境不同'E错。丙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存是,C错。乙受热变成变质岩,不育膨成花岗岩,D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