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在司南版高中物理第6章第1节,主要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在牛顿三大定律占重要地位,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惯性大小量度等知识要点;更包涵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及牛顿等科学大师的智慧和科研方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当带着学生回到原始问题,经历科学大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物理学奠基性的科研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惯性现象及惯性大小量度都有了解。但对于力和运动的研究过程中所隐含大师们的科学智慧、对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真相及惯性的本性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仅停留于一些惯性现象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继续深入思考这些已学过的知识点,这是本节课的困难所在。

三、教学设计思路:

(1)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验引发力和运动关系物理课题的产生。让学生面对原始问题,身临历史研究过程,参与力和运动关系的步步揭开过程,引导学生逐步逼近牛顿第一定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领悟方法,产生对科学大师们的敬畏之心。

(2)以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应用和防止,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学生的身边和真实的生活中,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及惯性应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1)回顾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及牛顿等物理学家的科研过程,经历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历史过程,领悟大师们特别是伽利略和牛顿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2)能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物理学家们身上看出科研的魅力,体会他们为探索真理而孜孜不倦,不断思考,求得真相,激发学生敬畏之心;

(2)能不被一些表面现象迷糊,培养勤于思考,勤于实验、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体会惯性现象在生活中应用和防止,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伽利略的科研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3)惯性本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继续深入思考这些已学过的知识点。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的产物,故此无法用实验来得到,对学生来说很抽象,深刻理解有难度。

六、教学资源:原始问题、多媒体、演示实验。

七、教学流程简图(详细见附录)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与教学资源安排力与运动关系历史

回顾15分钟问题串启发性引

导、演示实验

面对原始问题、观察

现象、身临其境参与

到大师们解决问题

的过程;

重点突出伽利略的方法:实验事实+逻

辑推理

资源:多媒体、演示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5分钟问题串引导思考、回答

重点体会牛顿比前人看的远的地方

资源:多媒体

惯性应用及总结10分钟展示生活中实际

问题,引起学生注

意,激发学习兴趣

将知识迁移应用

迫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到自己的身边

资源:生活实例、新闻报道、视频资

八、教学过程

(一)演示引入+历史回顾【15分钟】

[演示生活现象,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古老的话题:关于力和运动。用我们的眼睛看看科学大师们在这个问题研究上给我们留下的启发。

首先演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个静止的物体,想让它动,怎么办呢?生:用力推。撤去推力,观察到什么?生:物体停止。生活中类似现象很多,2000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凭借观察和直觉提出的观点是:有力才有运动,力撤去运动就停止。【Q1:他认为力在运动中起到何作用呢?】学生:“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生活经验有力地支持他的观点。大家都认为眼见为实,这个观点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推翻的呢?]。

我们重演一下刚才的实验,仔细观察一次,手撤去,大家观察到什么?(演示时手停在撤去的位置)生:物体没有立即停止,运动一段才停止。【Q2:“物体没有立即停止”说明什么?】生:力撤去物体还会运动。师:这段运动并没有力在维持,亚里士多德派学说是错的,力撤去,物体并没有立即停止。【Q3:伽利略关注什么原因导致物体最终停下来呢?】生:摩擦力。师:伽利略的观点跟同学们是一致的,他领悟到水平面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摩擦的缘故,不是没有力的作用,恰恰是摩擦的作用。所以力不是维持运动,是改变运动状态。这是2000多年来的最大的突破。【板书并ppt展示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进一步观察到一些现象,我们来模拟一下(flash模拟同样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现象包含什么规律呢?平面越光滑,小车将运动越远。【Q4:如果我们观察到此现象,接下去会怎么想象呢?】生:若摩擦力为零,物体则会一直运动下去。师:老师欣赏大家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正是伽利略提供的。[ppt展示伽利略的完整结论]

为了向世人证明他的观点,他还假想了一个思想实验。

(1)将两个光滑斜面对接,让一个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顶端静止释放,紧接着又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等高处;

(2)如果减小对接斜面的倾角,小球仍会达到同一高度,但通过的路程呢?(需要经过更长的路程;)

(3)同理如果再减小对接斜面的倾斜度,小球经过的路程就会越来越长。倾斜角越小,经过的路程越长,[接下去你有何突破性推理?]若倾斜角为零,则路程为无穷远,为了达到无限长,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插板书提炼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利用这个斜面实验成功地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ppt展示伽利略的结论+理想实验方法]

师:我们知道伽利略并没有做个这个实验,这只是个假想的实验。【Q5:任何想象都不能凭空产生,这个思想实验灵感来源何处?/这个想象的实验主要依据什么现实呢?】

师:伽利略17岁那年,当时他还在医学院读书时,他观察到风吹进教堂,导致教堂中的吊灯摆动,他回去对单摆进行系列研究,其中一个著名的装置:针和单摆实验(演示)。用细线系一摆球,一端固定,将摆球拉向一边,由静止释放小球,摆球来回摆动,。他通过这个实验获得多个结论。今天我们关注其中一个结论,那就是摆球运动到右边时,能达到等高度的位置吗?我们用水平尺子标记其高度。

演示:摆球拉到左边,与尺子同高度的地方,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右边等高的地方吗?

接着,伽利略在悬挂小球悬点的正下方,固定一根针,当球往右边摆动时,碰到针,他还会摆到相同的高度吗?当时伽利略用一根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重复实验。在当时的测量条件下,伽利略得到的结论是:忽略空气阻力,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演示过程与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我们重现一下刚才的运动[按照演示顺序播放flash]

【Q6:除了ABCD四点等高度这个结论外,大家比较这三次运动,还看出什么规律?】生:针的位置越高,摆球运动轨迹越长,运动越远【Q7:这个实验给你什么启发?】(ppt从上而下展示斜面试验示意图与摆球轨迹的比较)他将这个现象与斜面运动联系在一起。伽利略指出,对于斜面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任何有意义的想象来源于长期可靠而有意义的积累。[教师板书]【Q8:大家觉得伽利略凭什么推翻亚的观点呢?】生:观察—--实验积累---逻辑推理。师:我们佩服他的想象力,基于事实,经过思维抽象,将研究事物理想化。[ppt提炼理想实验方法]

[对第一段总结]理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把研究的事物理想化,就可以更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化繁为简,易于认识规律,达到思维超越当时科学技术。伽利略的这一自然科学新方法,有力地促进物理学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就是现在,理想化模型对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之后,与伽利略同时代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完善他的观点,把伽利略的结论推广到没有重力、没有摩擦力、没有空气阻力的更理想的情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用通俗的语言就是:如果没有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ppt展示笛卡尔图片及其结论)

(二)牛顿第一定律【10分钟】

师:隔了一代人之后,由牛顿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Q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与前人的相同之处?】

(1)指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板书力:改变运动状态(继承前人)]

师:[这是继承前人的成果]牛顿自己也称: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Q10:牛顿比前人看的更远,体现在哪呢?】生:……师:将牛顿和笛卡尔的结论放在一起比较,问:他们叙述顺序有何不同?倒叙有什么深刻的物理意义?将牛顿和笛卡尔的结论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叙述的前后顺序有何不同,笛卡尔强调当没有其他原因,将保持原来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他认为保持运动状态是有条件的,而牛顿则认为保持是无条件的,一切物体与生俱来的本能。

(2)第一次明确、完整指出一切物体都有的属性--惯性。(故此牛一又称惯性定律)

[板书: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牛顿认为保持是无条件的,内在的;而改变是需要受力为条件,不能自动改变,不能口头说改变就改变。二者是内在和外因,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在牛一里面。牛顿更进一步揭示力和运动的本质。牛顿将前人的研究,统一起来思考,从中找到一个适合一切物体的规律,正如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涉及的也是一切物体,他善于从不同现象中找到共同的规律。牛一是逻辑的产物,不是从实验获得的结论,有人问牛顿如何发现定律,他回答:靠不停地思考。)

[对着ppt,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大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亚里士多德凭借观察和直觉得到他的观点,伽利略凭借实验和逻辑推理推翻了他的观点,牛顿凭借不停地思考得到惯性定律,更深刻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Q11:大家觉得大师们留下了什么?】学生:要观察、要实验和逻辑推理还要不停思考。

[对着板书]这些大师们都是西方的学者,其实中国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考工记》有“马力既竭,輈犹能取也”的描述。意思是说,在马拉车时,马不走了,即马对车不施力了,车子还可以前进一小段路。这是关于惯性现象最早的阐述;比同时代的世界的思想超出近2000年。我们的心中除了惊讶和自豪于老祖宗的智慧外,不禁反问:既然我们的祖宗最早观察并准确记录了惯性现象,但惯性定律却不是我们提出的,为什么呢?教师:对照大师们留下的启发,我们反思自己,也许是缺少了实验、推理和不断地思考;仅凭直觉是不够的,还需要实验事实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加上不停地思考,方能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相,这也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转折:带着这些启发,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学习惯性。

(三)惯性及应用

1 惯性: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的本能的内在的天然属性。英文名称inertia,解释为惯性或惰性。

牛一虽是逻辑的产物,但是事实可以证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Q12:你经历过惯性现象吗?】;【Q13:惯性有利还是有弊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视频,关注几个生活现象:

2013年某省新出炉交通规则: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内的快速路上不系安全带将被记3分,同时罚款100元;副驾不系安全带被记1分,罚款50

元。师:网友称这是史上最严厉的教规,教管部门为何如此严厉呢?全体学生:安全。

(1)播放刹车模拟录像,紧急刹车时,车内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砸碎车玻璃。刹车时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并提出你的意见来防止这些隐患。理智提醒:副驾也当系带安全带。

安全带:当汽车急剧减速时,前座安全带给人提供外力,帮助改变运动状态;将人紧紧限制在座位上,不至于前额受伤。师:教管部门如此严厉,为了人的安全,体现以人为本。同学们今天放学回家,坐在副驾上第一件事情就该系安全带。

(2)2012年9月25日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辽宁号面世,歼15于2012年11月25日第一次从辽宁号上成功起飞和成功急降。各大网站、报纸具有报道:航母甲板长度仅机场的1/10,拦阻索钩住飞机尾钩,在短时间内速度从300千米每小时减为0,当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经历红视。红视时感觉佩戴一副红色眼睛,周围世界一片红色,产生原因是眼部充血。【Q14:大家思考分析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眼部充血呢?】由于惯性,血液加速向飞行员头部涌去,飞行员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并使头部形成高血压,这对飞行员的颈椎、腰椎和脊柱都会产生影响,急降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故此飞行员需要预先通过身体关的选拔,其中有一项是红视适应。演示:红视产生的可能原因。

(四)总结:

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发现了规律,我们当尊重规律并应用规律。

作业1:关于惯性的其他应用,请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以惯性应用、惯性制导等为关键词。

作业2:假设某时刻地球停止自转,请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A.预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现象。 2、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

1牛顿第一定律

§4. 1 牛顿第一定律 班级姓名________学号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笛卡尔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定律(填“不是或是”) 4、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阅读课本第68—70页) 【问题1】亚里土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观点正确吗?在对运动和力的研究中,是什么影响了他对现象本质的研究? 【问题2】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他在研究中进行了那些科学推理?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是什么观点? 【问题4】哪位科学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何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 2、惯性 【问题5】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典型例题 【例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例2】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上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l/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例3】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Array (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______。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基础) 责编:雒文丽 【考纲要求】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4、知道物体的惯性;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高清课堂力和运动专题《第三讲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和受力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考点二、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要点诠释: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最新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 (1)“一切”说明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即不论固体、液体,还有气体都适用,没有特例。(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①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但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②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此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 (3)“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或叫科学推理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探究时应注意三点: (1)实验时,用统一滑块,同一斜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以保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初速度相同。 (2)实验时,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而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本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设计思路为:让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粗糙程度逐渐减少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再进一步推理得到小车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 例题:水平面上正在越滚越慢的足球,眼看就要停下来,如果此时足球失去所有的外力作用,那么() A、足球将越滚越慢并很快停下来 B、立即停下来 C、不会停下来,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你女女女女运动状态 D、无法判断 二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说明:

(完整版)初二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15?峄城区校级二模)竖直向下加速下落的雨滴,假设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雨滴将() A.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D.静止不动 【答案】A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2.(2016扬州)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人具有惯性 【答案】D 3.(201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答案】D 4.(2016玉林)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答案】C 5. (2016雅安)如图所示, 木块竖立在小车上, 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 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 B. 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 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 C. 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6.(2016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答案】C 7. (2016厦门)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惯性() A.先不变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逐渐变大 【答案】B 8. (2016厦门)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着陆器向下喷气获得反推力,以较小速度向月面匀速降落。着陆器匀速降落时,重力与反推力() A.施力物体相同 B.是相互作用力 C.是一对平衡力 D.其合力向下 【答案】C 9.(多选)(2016河南)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 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AC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

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 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 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 8.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1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蓬私高一物理组 2011/11/19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 一、考点自学 一、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而实际上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会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他推断,若____________________,球将永远滚下去。 (2)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3. 笛卡儿 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提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也不。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除 非__________________迫使它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 ⑴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⑴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⑵揭示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所以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理解:①惯性反映的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 性。 ③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 受力情况都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和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 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 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9.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 二、选择题 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斜面实验: (1)三次实验都要求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出的结论: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阻力 越小,滑行的距离_______。 (3)伽利略的推论是: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 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理论。 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实验法),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总保持_____状态 或_____________状态。 (2)理解: 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后,将保持_____________,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做什么运动,不受力后,物体都将保持撤去力之前那一刻的速度做______________。 ②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③力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都有惯性。 ②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与其它因素(运动状 态等)皆无关。 ③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二力平衡 (1)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 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教案

安庆蓝天实验学校中学物理汇报课教案 汇报人:操瑞祥 总课题:第八章运动和力总课时:6课时第1课时 课题: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能力目标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2.难点:物体的惯性●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教材16页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教材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通过flash演示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注: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注:说明“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异同。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中考物理 第02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课时训练

课时训练(二)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图2-1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出来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的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3.如图2-2,小钟同学在做模拟引力实验时,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假如橡皮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它将( ) 图2-2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B.以外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减小但仍做圆周运动D.突然停止运动 4.如图2-3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过程中受到的力为( ) 图2-3 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滑行距离比低速行驶的汽车滑行距离大,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脱手后的实心球继续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较大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使飞机飞行更加灵活 6.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2-4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4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8.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从斜坡上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9.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2-5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2-5

(完整版)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A.预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现象。 2、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

初中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范文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

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与二力平衡练习题整理

[基础精练] 1、一切物体在________时候,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__定律。 2、物体_ __的特性(性质)叫惯性。 3、公共汽车司机为了节约油料,汽车快到站时就把油门关掉,汽车由于________仍继续前进,最后停在站牌旁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 4、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_____时,乘员由于________而撞伤。 5、悬挂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中的小球,若突然摆向列车的后方,这说明火车在________行驶;若发现小球突然向列车行驶方向的右侧摆动,说明列车在向________拐弯。 6、抛出去的铅球虽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但还能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铅球具有,它沿曲线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作用的缘故。 7、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两个力___________。 8、二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两力须作用在________物体, 其次二力要__________, __________, 并作用在____________上。 9、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会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 ______。 10、某同学沿水平向南用20牛顿的力推着一辆车匀速前进,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 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_________和____ 的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12、起重机钢丝绳上吊着货物,比较货物静止时,匀速上升时和匀速下降时三种情况下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小: . ............... ........... .... ......... ...... .... .......... ...... ................[ ] A、货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货物静止时,拉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货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上述三种情况下,货物受到的拉力一样大,都等于货物受到的重力 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下列说法中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 ] A、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 B、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课本受到的重力 C、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发动机的牵引力是2×104牛顿,则火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 ............... ......................................................[ ] A、等于2×104牛顿 B、大于2×104牛顿 C、小于2×104牛顿 D、.等于火车受到的重力 15、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16、下面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只有固体才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7、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时,物体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曲线运动 C、做减速运动,最终静止 D、立即停止 18、如图, A、B为2个弹簧测力计,所挂重物的重均为10牛,当重物处静止状态时, A、B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惯性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难点:惯性、惯性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手中的粉笔头自由下落→学生观察回答:粉笔头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变为运动而且速度会加快。 演示2:乒乓球掉到桌面弹起→学生观察回答:乒乓球受弹力作用,从向下运动变为向上运动。 引问:从上述两个例子中可以了解,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运动的方向,也就是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物体不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将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回答(几种可能性):①马上停止不动;②继续运动,而且不受影响; ③先运动一会儿再停止…… 过渡:同学们想得很全面,这很好,但你们说的是否都正确,都有道理呢?我们先来做几个演示实验,然后再证明大家的想法。 (二)讲授新课 演示3:把粉笔盒、教学小车、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设问:它们现在怎样?→停着不动。 设问:处于什么状态?→静止状态。 设问:如果没有外力对它们作用,它们会不会运动?→不会。 设问:那是不是说明它们不受外力作用时,一直保持不动?→是。总保持原来的状态。 说明: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演示4:斜面实验 先讲解斜面实验基本情况,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下面几点: 思考1:这个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同一斜面、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 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二)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即:运动的物体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2、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理的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3)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4、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二、基础知识检测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 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