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材2

机械制图教材2
机械制图教材2

第二章点、直线及平面的投影

目的要求:

1)建立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明确概念

2)掌握点、线、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作点和直线的方法

4)掌握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5)了解直角定理的原理及其运用

6)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作图及可见性的判断

重点难点:

1)熟练的运用点、线、面在各种位置的投影规律进行作图

2)掌握和正确运用直线上的点和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规律

3)熟练求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点、交线并完成及可见性的判断

授课学时:6学时

本章主要作图练习:

1)已知点的两投影,完成其第三投影,或已知点的三坐标,完成其三面投影和轴测投影;

2)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和作重影点的投影,并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及找出直线上点的投影。

4)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利用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直线的投影作图,并作出交叉直线的重影点的投影。

5)直角投影定理的应用,两直线是否垂直的判断。

6)完成平面的三投影并判断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

7)已知点或直线在平面上,而且已知其一个投影,完成其另外两投影及判断点或直线是否在平面上(尤其是特殊位置平面)。

8)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交点和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授课内容:

§-1 投影法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及其分类

1、投影法的建立

在一定投影条件下,求得空间形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投影中心、投影面、投射线、投影

2、投影法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投射线相交于一点,投影随物体与投影中心和投影面的距离变化而改变大小,故不反映空间形体表面的真实大小和形状,但富有真实感)

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当物体平行移动时,投影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

斜投影和正投影。

投影面

本课程研究平行投影且主要是正投影

,以后 投影”指正投影。

图2-1

中心投影法及平行投影法

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 实形性

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2、 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成点或直线。

3、 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投影面时

,直线的投影仍然是直线

,平面图形

的投影是原图形的类似形,但直线或平面图形的投影小于实长或实形 。

此外,正投影还有平行性 (即空间平行线段的投影仍然平行 );定比性(即空间平行

线段的长度比在投影中保持不变);从属性(即几何元素的从属关系在投影中不会发生改

投影面

变,如属于直线的点的投影必属于直线的投影,属于平面的点和线的投影必属于平面的投

影)等性质。

图2-2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三、工程中常用的两种作图方法

1、多面正投影图:采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在每个投影面上分别用正投影法获得物体的投影。它有良好的度量性,作图简便,但直观性差。由这些投影能确定几何形体的空间位置货物形状。

2、轴测图: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它能反映长、宽、高的形状,但作图较繁且度量性差,作辅助图样。

§-2 三面投影体系与三视图

只根据物体的一个投影,是不能确定物体形状的。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必须增加

由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几个视图,互相补充,才能把物体表达清楚

一、三投影面体系

由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和侧立投影面W三

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构成的投影面体系称为三投影面体

系。正立投影面简称为正面或V面、水平投影面简称为水

平面或H面、侧

立投影面简称为侧面或W面。三投影面两两相交产生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

简称X轴、Y轴、Z轴。

图2-3三面投影体系

二、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可得到物体的三视图。国标规定的视图名称是:

主视图一俯视图

左视图由前向后投影

由上向下投影

,在正面上所得的视图;

,在水平面上所得的视图;

,在侧面上所得的视图。由左向右投影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为:主视图在上,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按照这种位置配置视图时,国家标准规定一律不加任何标注。

2、投影对应关系及其投影规律

每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长、宽、高中的两个方向的大小: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x)和高(z);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x)和宽(y);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y)和高(z)。

从物体的投影和投影面的展开过程中,还可看到:

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方向的同样高度(等高);物体上各个面和各条线在主、左视图上的投影,应在高度方向上分别平齐。简称高平齐”;

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方向的同样长度(等长);物体上各个面和各条线在主、俯视图上的投影,应在长度方向分别对正。简称长对正”;

俯、左视图反映了物体前、后方向的同样宽度(等宽);物体上各个面和各条线在俯、左视图上的投影,应在宽度方向上相等。简称宽相等”。

上述三条投影规律,尤其是最后一条,必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画图和看图的反复实践,逐步

达到熟练和融会贯通的程度。

3、物体的方位关系

图2-4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 点的投影

、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1 A

r i

-—-

'—

--- 1 1

—1

釧1

.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 、左右的方位关系;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

、前后的方位关系;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 、前后的方位关系

初学者应特别注意对照直观图和平面图

,熟悉

V

W

E3

Y

H

Y H

展开和还原过程,以便在平面图上

准确判断物体不同的方位关系

,尤其是前后方位

4 Z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