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免费下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免费下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 1. 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2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 75 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逻辑推理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写作 2 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 30 分,论说文 35 分,共 65 分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电力保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

Ⅳ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 整数

(1) 整数及其运算

(2) 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 奇数、偶数

(4) 质数、合数

2. 分数、小数、百分数

3. 比与比例

4. 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2)均值不等式 (3)不等式求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三)几何 1.平面图形 (1)三角形 (2)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3)圆与扇形 2.空间几何体 (1)长方形 (2)柱体 (3)球体 3.平面解析几何 (1)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

(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四)数据分析

1.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排列与排列数

(3)组合与组合数

2.数据描述

(1)平均值

(2)方差与标准差

(3)数据的图表表示

直方图,饼图,数表。

3.概率

(1)事件及其简单运算

(2)加法公式

(3)乘法公式

(4)古典概型

(5)伯努利概型

二、逻辑推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 概念

1. 概念的种类

2. 概念之间的关系

3. 定义

4. 划分

(二) 判断

1. 判断的种类

2. 判断之间的关系

(三) 推理

1. 演绎推理

2. 归纳推理

3. 类比推理

4. 综合推理

(四) 论证

1. 论证方式分析

2. 论证评价

(1) 加强

(2) 削弱

(3) 解释

(4) 其他

3. 谬误识别

(1) 混淆概念

(2) 转移论题 (3) 自相矛盾 (4) 模棱两可 (5) 不当类比 (6) 以偏概全 (7) 其他谬误 三、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

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2.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检查和检测处理。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电气设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199管理类联考大纲

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大纲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包 括MBA/MPA/MPAcc/MEM/MTA等专业联考)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2016年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2016年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大纲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包括MBA/MPA/MPAcc/MEM/MTA等专业联考)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 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 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新增加考点)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2)均值不等式 (3)不等式求解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 3、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历史脉络: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4、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口:教育对人口数量有制约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教育可以实现青少年人口的职业分流,调整社会人口的职业构成;特定人口(亚人口群体,如残疾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与教育。 B、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促进劳动力和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D、教育与精神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的发展 B、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佛洛依德,威尔逊,格赛尔,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外铄论(荀子“人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一打健康的婴儿,可以培养出小偷至领袖的各类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阶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单考数学考试科目代码:[701]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函数、极限、连续20% 一元函数微积分学60% 二元函数微积分学10% 无穷级数5% 常微分方程5% 四、试卷题型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单选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填空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7小题,共90分 五、考试内容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函数左导数与右导数的概念以及函数导数存在与左、右导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理解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了解并会用泰勒(Taylor)公式。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全解析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全解析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分别主要以算术、代数、几何和数据分析四个数学知识范围来对这四种能力进行检验。近几年管理类联考考研大纲数学部分没有任何变化,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的大纲应没有变化。9月15号,考研大纲正式发布,与往年相比,确实没有任何变化。 首先,考研大纲很重要,真题都是以大纲为基准进行出题的。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那些命题人必须在考研大纲范围内出考题。只要我们把考研大纲上规定的知识内容都复习好了,那必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既然,考研大纲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应以大纲依据按照知识模块进行详尽的复习,然后再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今天呢,结合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分析各个知识模块的主要考点和各个知识模块在考试中的占比。 由于在历年的考试中平均有5至7道题为应用题求解,今天就针对应用题和大纲中的四个知识范围做详尽的解析。 (一)应用题 应用题部分主要包括:增长率问题、价格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集合问题、线性规划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平均值等问题。其中增长率问题是每年必考考点。 这部分内容总体难度不大,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式,要么列综合式一步步分析得出其值,要么列方程把已知关系通过等式列出来,解方程解得答案。之所以把应用题进行

分类,是因为特定题型会经常使用特定的关系式:比如在解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中,我们总会把工程总量看做单位1,工作总量又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 会做应用题也直观地展现考生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用题在历年考试中的占比较大,分数较多,所以考生应优先解决应用题模块的疑问和问题。 大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最好分类学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解题的思维定式,以便考试时可以较为迅速地得到答案。 (二)算术 这部分主要涉及整数、分数小数与百分数、比与比例、数轴与绝对值四部分内容。 算术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从上学以来就开始接触到这部分内容。整数部分主要考点:质因数分解法、20以内的质数与合数、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与比例的主要考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运算性质、比与比例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会体现在一些应用题上,比如比例问题、增长率问题,主要问题一是给出个体以及个体所占百分比,去求得总体,主要问题二是已知条件中有甲比乙多(少)a%,或者甲是乙的a%,,或者是连续增长率问题。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除了在应用题中考查百分数、比与比例外,在历年的考研中平均会有2至3道题考察这类知识点。

2019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2019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考点 9:教育学的概念

2017年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2017年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综 合能力和英语二) 2016年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大纲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主要包括MBA/MPA/MPAcc/MEM/MTA 等专业联考)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试卷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试卷《数学三》试题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若函数10 (),0x f x ax b x ?->?=??≤? 在0x =处连续,则 (A )1 2ab = (B )12 ab =- (C )0ab = (D ) 2ab = 2.二元函数(3)z xy x y =--的极值点是( ) (A )(0,0) (B )03(,) (C )30(,) (D )11(,) 3.设函数()f x 是可导函数,且满足()()0f x f x '>,则 (A )(1)(1)f f >- (B )11()()f f <- (C )11()()f f >- (D )11()()f f <- 4. 若级数211 sin ln(1)n k n n ∞ =?? --??? ?∑收敛,则k =( ) (A )1 (B )2 (C )1- (D )2- 5.设α为n 单位列向量,E 为n 阶单位矩阵,则 (A )T E αα-不可逆 (B )T E αα+不可逆 (C )2T E αα+不可逆 (D )2T E αα-不可逆 6.已知矩阵200021001A ?? ?= ? ???,210020001B ?? ?= ? ???,100020002C ?? ? = ? ??? ,则 (A ),A C 相似,,B C 相似 (B ),A C 相似,,B C 不相似 (C ),A C 不相似,,B C 相似 (D ),A C 不相似,,B C 不相似 7.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且,A C 相互独立,,B C 相互独立,则A B U 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 试大纲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综合考试大纲—2015年MBA等管理类专硕考试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真题考试大纲) (2014年MBA/MPA/MPAcc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199管理类联考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包括 MBA/MPA/MPAcc/MEM/MTA等专业联考)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2012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考生报考的条件

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考生报考的条件 单独考试:研究生入学初试分为全国统考、联合考试、单独考试及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是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报名、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一致,所有考试科目均由报考学校自行命题。 编辑本段在职研究生单独考试 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独考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编辑本段报考条件 单独考试考生报考的条件:(1)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并且是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可参加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可向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为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的招生单位申请报名。(3)有所在单位和两名高级专业职务的专家推荐。(4)年龄可放宽到40岁左右。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应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独考

试硕士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参加单独考试考生直接到招生单位或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确认截止日期与统考生确认截止日期一致。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单独考试考完后可以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2020年管理类联考大纲

2020年管理类联考大纲 Ⅰ、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1.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Ⅳ、考试范围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各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贯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习德育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西北工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页共页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2.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什么? 3.在室温下,多数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铜与纯铁这两种金 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 4.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 的变化规律。 5.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 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Fe-Fe3C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 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 2、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AB、XY,如图所示。假设以下两 种情况中,位错线XY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v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

3、已知H原子半径r为0.0406nm,纯铝是fcc晶体,其原子半径R为0.143nm,请问H 原子溶入Al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 4、柱状试样,当固溶体合金(k0>1)从左向右定向凝固。凝固过程中假设,凝固速度快, 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α/L(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由于α/L界面前沿液体存在成分过冷区,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当合金从左向右定向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请分析并画出:①k0>1相图;②α/L界面处固体、液体的溶质浓度分布图;③液体中成分过冷区图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 2、如图所示,在立方单晶体中有一个位错环ABCDA,其柏氏矢量b平行于z轴 1)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类型的位错。 2)各段位错线在外应力τ作用下将如何运动?请绘图表示 西北工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页共页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6.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2020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I. 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 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I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 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 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IV. 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3)奇数、偶数;(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2)均值不等式;(3)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几何

教师资格证笔试之《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笔试之《教育知识与能力》选 择题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 数学科目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函数、极限、连续约25% 一元函数微积分约55% 无穷级数约5% 常微分方程约5% 多元函数微积分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7小题,共90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15年的考研管理类联考大纲在9月13日新鲜出炉,和2014年大纲对比,未进行任何调整和变化。 Ⅰ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Ⅳ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 (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