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VIP专享]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VIP专享]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

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

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

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

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

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

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

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

表静态,“矣”字表

动态。“也”字的基

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

行的判断告诉别人,

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

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③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①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②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③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④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⑤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类虚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属于虚词。 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词类活用: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目录学是文学典籍编目、提要、校理和有关文献编制体例的学问。 二选择题 1、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词在句中的词性: “与”在句中可做连词或介词。主要从以下两点加以辨别, 一是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换。二是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上,“与”前是否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P216 “与”作为连词,重要功能有以下两种: A.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B.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 “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辨别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的方法: (1)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与”是介词。 (2)看在不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之”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也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常在单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是表示时间关系的状语,有时亦可充当判断句的谓语。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结构充当状语,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 (3)“之”作为动词,表示“到。。。去”(详见P218) “虽然”“然而”“然则”在古代汉语里是代词 虽然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虽”也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可译为“即使”“纵然”“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 然而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精品

【关键字】语文、条件、难点、现代、配合、发展、掌握、需要、倾向、能力、办法、倾斜、发扬、公心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虚 (词类活用- 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 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 (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历史 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 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 字的第二次革命。 (6)楷书:出现于汉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易写易认,完全用于交际,无美学意义。 2、(1)①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个术语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的产生;②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③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2)隶书与篆文相比,发生了两方面大的巨大变化: ①一是大量出现了偏旁的简化和形体省变,使汉子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至许多隶书破坏了篆文原有的“六书”结构。 ②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直笔,而且笔划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出现了大量的挑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了。 (3)中国文字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次革命):①西周晚期变画面笔划为线条笔划,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 ②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4)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二)汉字是兼有表音性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 1、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清代以后,一般人对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说文解字》的,对次序则采用班固

古代汉语下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虚词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虚词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一、代词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类别。 1、他,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别的”,这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2、吾,第一人称代词,我。 3、莫,无定代词,表否定。 4、我,第一人称代词;若,第二人代词,。 5、厥,指示代词,兼指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们)的”。 6、乃,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7、或,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 8、莫,同3,相当于“没有什么”。 9、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10、之,这里是用指示代词代指句中的“大叔”。 11、谁,问人的疑问代词。 12、焉,问处所的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 13、焉,同上。 14、诸,特殊指示代词,相当于“之”,它是“之于”的合音。 15、是,指示代词,近指;彼,指示代词,远指。 16、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秦朝后为皇帝专用)。 17、兹,指示代词,近指,相当于“这、此”。 18、斯,同上。 19、安,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20、何,问事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21、谁,问人的疑问代词;此,指示代词,近指。 22、孰,问人的疑问代词。 23、恶,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24、胡,问事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原因)”。 25、然,中指代词,相当于“如此,这(那)样”。 26、孰,同22. 27、其,远指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28、此,指示代词,近指;其,同27. 29、我属,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这些人”。注意“属”并不对应于现代汉语表复数 的“们”。 30、若属,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这些人”。 31、君,第二人称的敬称;之,指示代词,近指。 32、孤,谦称(谦称一般只用于第一人称);夫子,敬称(谦称一般只用于第二人称)。 33、不榖,谦称。 34、臣,谦称。 35、君,敬称。 36、尔曹,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这些人”。“曹”不对应于现代汉语表复数的“们”。 37、公,敬称。 38、所,辅助性代词。

我国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

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复习整理(大二上)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 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 (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历史 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 字的第二次革命。 (6)楷书:出现于汉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易写易认,完全用于交际,无美学意义。 2、(1)①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个术语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的产生; ②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③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2)隶书与篆文相比,发生了两方面大的巨大变化: ①一是大量出现了偏旁的简化和形体省变,使汉子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至许多隶书破坏了篆文原有的“六书”结构。 ②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直笔,而且笔划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出现了大量的挑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了。 (3)中国文字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次革命):①西周晚期变画面笔划为线条笔划,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②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