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题报告】

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题报告】
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

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在保持了长期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后开始进入了迅速发展期,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之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大幅增加,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数也随之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根据国家人保部门权威统计,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大、增幅高,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今年为630万人。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虽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和措施,各个高校也积极应对,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那么,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关键原因到底是什么?舒尔茨说过,“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则是人力资本最大的投资”。那当今大学生为就业做了哪些人力资本投资呢?

2、选题意义

(1)国内外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学者们从高校、政府、家庭、企业等相对宏观角度提出一些对策,但在大学生个人(微观)方面对其自身就业能力提高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个缺陷。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就业率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业能力提升是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相对来说更倾向于提供就业信息和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而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注重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

(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随着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认知,各种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达到空前的

程度,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减少企业对新进人员投资的成本。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

2.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途径

2.1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2.1.1身体素质

2.1.2知识技能

2.1.3经历经验

2.2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

2.2.1刻苦学习课程,努力学好专业

2.2.2参加技能培训,获取资格证书

2.2.3广交朋友同学,培养交际能力

2.2.4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2.2.5担任学生干部,提升组织能力

2.2.6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3.大学生就业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

3.1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其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

3.2对宁波大学商学院工商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3.3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特点与就业成功的关系

3.4分析得出在大学生中最需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总结几点)

4.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4.1从政府出发

4.2从社会出发

4.3从高校出发

4.4从大学生个人出发

5.总结

本研究的重点在大学生就业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和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本文是通过对宁波大学商学院工商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现实背景和实证分析基础上的应用性理论研究。研究将以目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出发点,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注重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揭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将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通过查阅大量期刊文献,注重制度和历史分析法的运用;定量分析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强调数据可靠、方法实用。其中不排斥常规分析方法。

2、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10-2011年第一学期

第11-14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15-17周: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第18-19周:进一步收集资料,并吃透文献;

寒假:撰写论文初稿;

(2)2010-2011年第二学期

第1-3周:结合毕业实习,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

第4-5周:根据指导老师修改建议,进一步修改论文;

第6-8周:毕业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韩宏华.《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08).

[2]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08).

[3]黄敬宝.就业能力假说—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4]黄敬宝.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就业问题研究的局限性[J].价格月刊,2007(09).

[5]吉彩红.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康小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赖德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4).

[8]李超.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9(01).

[9]刘朝华,靳艳玲.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10]刘清亮,苗洪丽.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7(18).

[11]刘昕.高等教育的私人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另外一种反思[J].中国流通经济,2009(07).

[12](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刘昕译,董克用校.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孙长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14]王翠平,喻入海,谢金桃,金卓. 解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查[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02).

[15]王建胜,吴旭红.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6]王雅荣.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高等教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17]吴克明,朱慧丽. 大学生就业难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4).

[18](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9]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20]余长林.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包含教育资本、健康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

理论研究[J].财经研究,2006(10).

[21]张涛,张烈侠.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6).

[22]朱宁洁,白冰.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J].生产力研究,2008(20).

[23]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04).

[24]Ben Mimoun Mohamed,Raies Asma.(2008).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Growth:A Dynamic Education Model.Journal of Businese and Public Affairs.No.1.

[25]Jinbo Wang.(2009). A Study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X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No.5.

[26]Qingzhen Hu.(2010).Xinjiang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