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事故案例

案例一:松岗“11.20”粉尘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11月20日10点40分左右,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社区信新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正在进行打磨、抛光作业。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伴着大火覆盖了车间,玻璃被震碎,车间内7名工人被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打磨、抛光作业产生的铝粉尘,在抽排过程中因采集管道内的铝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极限后,遇静电火花引发爆燃。

案例二:平湖“11.24”镁粉火灾、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11月24日上午,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嘉瑞镁粉厂发生金属镁粉火灾、爆炸事故。火灾造成了4名工人烧伤。

(二)事故原因:装有镁粉的包装物存放在镁粉加工车间的门旁,因事故发生前期,深圳为多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地面潮湿,且下雨时有雨飘进车间,致使镁粉受潮、包装物内渗进雨水,从而造成镁粉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易燃的氢气,放出大量的热,引起火灾(自燃)和爆炸。

二、铝、镁粉火灾、爆炸的成因及危害

从近期深圳市发生的多起金属粉尘生产安全事故可以得出:铝、

镁等粉尘爆炸、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比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要严重得多。因此应引起我区同类企业高度重视,以此为教训,对镁、铝粉尘场所应采取相应防火防爆措施。

1.粉尘爆炸的原因

1.1粉尘爆炸的条件

铝、镁粉粉尘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铝、镁粉粉尘在与足够的空气混合后,并在一定的火源(明火、电气短路、静电火花等)作用下,任何超细固体燃料粉尘都会发生爆炸。而且,空气中悬浮的铝、镁粉粉状可燃物完全可能发生扩散型二次爆炸。一般粉尘颗粒越小,越易发生燃烧。

1.2粉尘爆炸的机理

铝、镁粉具有遇湿易燃特性,其爆炸极限范围小,爆炸压力危害大,是导致铝、镁粉加工行业潜在危害的重要因素。

铝、镁粉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一个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它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1)热能加在粒子表面,温度逐渐上升;

(2)粒子表面的分子热分解或者引起干馏作用,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

(3)这些气体和空气混合,便生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同时发生火焰而燃烧;

(4)由于燃烧产生的热量,更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不断地放出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而使火焰传播。

1.3粉尘爆炸的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的多。

(3)产生二次爆炸、多次连环爆炸。因为粉尘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粉尘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铝、镁粉粉尘爆炸属于爆炸式燃烧,其危害性巨大,当空气中粉尘与适量的空气预混,达到一定浓度范围,点燃后爆炸就会发生。从机理上粉尘爆炸被认为是一种瞬间的过程,爆炸的结果可能威力极大,造成巨大的破坏,如将整栋建筑物摧毁;因为爆炸时产生的空气温度高达2000~3000℃,甚至更高,通常爆炸气体产生的热量瞬间内扩散,会引起附近的可燃物质产生高温后燃烧,既而引发铝、镁粉火灾,加重爆炸的破坏程度。

三、铝、镁粉火灾、爆炸的防范对策

控制铝、镁粉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从生产工艺技术、操作空间环境和安全管理入手,严格控制作业现场粉尘的浓度,杜绝一切点火源(如:静电火花、明火等)。

具体防范对策: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知识3、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粉尘防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粉尘防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 检查 结果 检查说明 一、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 1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 尘的建(构)筑物,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其 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粉尘防爆安 全规程》 GB15577-2007 第5.1条 2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第5.2条 3多层建筑的结构要求如下: 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 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 要求的泄爆口; 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 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 《粉尘防爆安 全规程》 GB15577-2007 第5.3.1、 5.3.2、5.3.3 条 4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 构。 工房内墙表面应采用平整不易积尘和易清扫的 结构,且不应向上拼接。非整料构筑的墙体,墙 面应用砂浆抹平,不得留有孔隙。 工房、成品库房的地面、工作平台应采用硬质防 滑导静电的非燃性材料制作,且不应有积尘接 缝。 工、库房屋顶不应漏水,同时应防止室内漏水及 外部水流入。 工房、成品库房所有门、窗框架均应采用金属材 料制作。 窗扇应向外开启,且不得设中挺并配有摩擦式窗 栓。 《粉尘防爆安 全规程》 GB15577-2007 第5.5条 《铝镁粉加工 粉尘防爆安全 规程》 GB17269-2003 第5.2.3、 5.2.4、5.2.5、 5.3.1、5.3.2 条 5疏散通道要求如下: 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数目和位置应 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门应向外开启,并不得设门槛。 《粉尘防爆安 全规程》 GB15577-2007 第5.6.1条 《铝镁粉加工 粉尘防爆安全 规程》 GB17269-2003 第5.3.3条 6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doc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

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4.风险和风险评价: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5.可容许风险与安全:可容许风险是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6.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二、危险源辨识的意义(一)、进行危险源辨识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1、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要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试题A答案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至少有1个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危害因素辨识可采用(ABCD)方式进行 A.询问与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安全检查表 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 D )。 A.组织的所有区域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或由外界提供) D.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和区域 3.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 A )与事故可能造成后果严重性的乘积。 A.可能性 B.时机 C.频次 4.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是(BD) A.设备设施缺陷 B.自燃性物质 C.电磁辐射 D.腐蚀性物质 5.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ACD)。 A.事故发生机理 B.事故发生的原因 C.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D.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内部信息 6.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 B ) A.消除危害、个体防护、降低危险 B. 消除危害、降低危险、个体防护 C. 个体防护、消除危害、降低危险 D. 个体防护、降低危险、消除危害 7.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本质就是通过系列会议对( A )进行分析,由各种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进行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A.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 B.曾经发生的事故 C.操作记录报表 8.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ABCDE) A.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 B.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C.制定、落实应急预案 D.落实员工的安环职防教育培训 E.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臵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臵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臵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原剂);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概要

附件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也称之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认知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一、危险有害因素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附录A6、附录A7)。 二、安全设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13〕3号)、《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管三〔2013〕12号)要求的“两重点

一重大”生产装置安全联锁、自控、监控设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规定的预防事故安全设施、控制事故安全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安全设施。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根据岗位职责,按岗位单元和危险作业步骤进行辨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原则。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八大危险作业活动、六个重要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建议使用此诊断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2.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3.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

镁铝合金粉与镁铝混合粉粉尘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5289907.html, 镁铝合金粉与镁铝混合粉粉尘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喻健良,田甜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16011) E-mail:az99432@https://www.360docs.net/doc/8d15289907.html, 摘 要:本文对镁铝合金粉尘以及混合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镁铝合金粉反应迅速,爆炸猛烈,其爆炸反应能力要远强于镁铝混合粉;点火延迟时间对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十分明显;存在一个最佳粉尘浓度,使得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达到最大值;合金粉中镁含量越多,性质越不稳定;混合粉中随着镁含量的增加,性质更加接近纯镁粉。 关键词:粉尘爆炸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压力上升速率 1.引言 镁铝合金粉是烟花爆竹原材料中重要的还原剂,有时也用作白光发光剂或照明剂。合金粉燃烧产生的高温使不同的金属离子产生各种美丽的颜色和花样效果。它不仅用途广,而且在每个配方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来自镁铝合金粉等金属粉剂,合金粉的质量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影响到其安全性能[1]。镁铝混合粉虽然是二者的物理混合,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爆炸危险性。 2.镁铝合金粉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2.1点火延迟时间对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 点火延迟时间对镁铝合金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d t max P ()max dt dP 的影响规律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合金粉粒径为80μm ,合金粉尘浓度400g/m 3,合金粉尘中Mg 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和53%。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点火延迟时间的变化,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之变化,存在一个使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达到最大的延迟时间。对于镁占50%的,约为55ms 左右;对于镁占53%的,约为45ms 左右。可见,随着镁含量的增加,延迟时间大大缩短了。 当延迟时间较小时,气流来不及把管底的粉尘全部吹起,从而减小了管中心粉尘云的浓度,使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减小;当延迟时间逐渐增大时,粉尘颗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渐渐向管底沉积,管中心粉尘云的浓度变小,使得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有所减小。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场所、设备、设施、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可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高温等。 1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车辆伤害 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1.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机动车的照明灯、倒车灯和转向灯存在缺陷; (2)机动车在厂区内超速行驶; (3)机动车通过道口违章; (4)多辆汽车同时装卸,纵向、横向间距太小,或车辆与建筑物的距离太窄; (5)机动车装载大型、超长、超高、超宽、超重设备时,未遵守有关规定; (6)机动车辆客货混载; (7)机动车行驶中,有人站在车脚踏板或车帮上; (8)机动车停放在坡度较大的地段; (9)检修机动车辆底部,千斤顶支撑、木桩垫未同时使用; (10)酒后或疲劳驾驶; (11)道路(包括调车场)不符合规定要求; (12)厂内道路的交通标志、标识缺陷。 1.1.2 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车辆伤害一类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场内机动车运输过程中。运输原料的车辆及厂内叉车在装运现场,作业人员可能受到车辆的碰撞,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1.1.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车辆伤害是企业厂内车辆在行驶、装卸等作业过程

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造成的伤害; (2)使用各种机动车辆,发生车辆伤害的因素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将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3)车辆伤害一类危险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本身的缺陷,也就是车况不好;二是道路(调车场、作业场地)状况不好,也就是路况不良;三是作业环境不良,比如夜间作业无照明或照明不好;四是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五是不当载人;六是违反劳动纪律,如酒后驾驶。 1.2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或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但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1.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跨越机械的部分,未设过桥或走台,行走路面不防滑; (2)作业场所光线不足; (3)各种设备的传动部分防护装置不合格或无防护装置; (4)设备在运转中发生故障,不停机检修设备或清理杂物,未执行停电挂牌制度和设专人监护; (5)人员跨越运行的设备、输送带、钢丝绳和链条。 (6)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盘在帽内,穿裙子、高跟鞋、短裤、拖鞋、围巾或赤脚在现场作业; (7)设备安装检修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1.2.2 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切割机、刨床等设备和安装检修等作业过程,其存在的地点即作业地点,其部位主要是以上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运转部位。 1.3.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机械伤害是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2)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发生机械伤害的概率较高; (3)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四个方面,一是机

铝镁粉尘防爆措施专项考核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以下提供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每小题5分)。 1.铝镁合金粉的危害性不对的是:(A)。 A.长期吸入不会导致尘肺病 B.消瘦 C.极易疲劳; D.呼吸困难; 2.铝镁合金粉接触的急救措施( A )。 A.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B.不会做,慢慢一边上岗,一边学; C.到时再说; D.食入只要饮足量温水、催吐。不用就医。 3.铝镁合金粉的爆炸特性:( C)。 A.粉体与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也不会发生爆炸。; B.与氧化剂混合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 D.心情不好,就可以拒绝; 4.铝镁合金粉燃烧的灭火办法包括( D)。 A.用水扑救。; B.用泡沫灭火器;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D.以上灭火器都不能用; 5.铝镁合金粉危害的个人防护措施:(C )。 A.需要员工自费; B. 用旧后,由员工自费再买; C.公司免费提供;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按公司的培训内容,粉尘车间主要的危险有:(A)。 A.粉尘爆炸危险; B.防爆工具; C.防爆设备; D.以上都不是; 7.公司要求员工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目的是:( D )。 A.应付客户的检查; B.应付老板的检查; C.应付政府的检查; D.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8.预防铝镁合金粉尘爆炸的措施如:(D)。

A.疏散通道确保畅通; B.器材配备; C.禁火措施; D.以上都是; 9.不能防护铝镁合金粉危害的个人防护用品是:( A )。 A.普通口罩 B. 化学防护眼镜 C. 防静电工作服 D.过滤式防尘口罩 10.粉尘车间清洁制度,必须做好( D ) A.每天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包括对通风除尘系统,排风扇,抽风机等设备; B.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C.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0分,每小题5分)。 1.铝镁合金粉的爆炸特性: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 2.铝镁合金粉燃烧的灭火办法:可以使用消防沙来灭火。(√) 3.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4.铝镁合金粉接触的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5.粉尘车间,仓库内不应该安装防爆灯。(×) 6.铝镁合金粉危害的个人防护措施不包括防护手套。(×) 7.粉尘车间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检修作业时可以有,无需专人监管。(×) 8.粉尘车间佩戴不戴口罩无所谓。(×) 9.车间不能有明火,但是我可以带火机火柴进入车间和库房。(×) 10.铝镁粉尘加工车间和库房的存放不能和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质混放一起储存。(√)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有一个机械加工厂,现有一座戊类厂房,同时厂内还有办公楼、锅炉房、食堂、热水站、变电站等辅助设施。因为需要,现拟上一个机械零件清洗车间,准备采用有机溶剂进行零件清洗。厂房大小为20*40米,高9.6米。设备为全封闭的清洗机,每台机器可装汽油200KG。为了操作方便,车间内设有2.6米高的操作平台,零件采用小车运输。车间人员为10人。车间内设计两台清洗机。汽油采用桶装,用汽车运输。车间内采用一个1吨的电动葫芦进行装卸。废油也采用桶装。车间内不存放汽油。 一、按照《职工伤亡分类办法》分析清洗车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1物体打击各工具 2起重伤害电动葫芦 3车辆伤害运输车辆 4机械伤害运动机械 5触电各用电设备 6火灾汽油、其他易燃物质 7爆炸汽油 8高处坠落落差超过2m的各处,如操作平台 9中毒汽油 10其他噪声危害运动设备;震动危害运动设备 二、针对以上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包括: (1)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第 2 页共 4 页

(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5)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等方面)。 (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①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②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 ③其他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7)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三、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1物体打击安全帽 2起重伤害定期检测 3车辆伤害加强车辆检测维护、遵守厂内交通规则 4机械伤害防护罩等 5触电漏电保护器、屏护、安全距离、连锁保护等 6火灾消除、控制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7爆炸消除、控制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8高处坠落栏杆 9中毒加强通风 10其他噪声危害减噪措施、耳塞等;震动危害减震措施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第 3 页共 4 页

烟花爆竹用铝镁合金粉

烟花爆竹用铝镁合金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花用铝镁合金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专供烟花爆竹用的铝镁合金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108—1983 镁粉和铝镁合金粉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 GB/T 4374.2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1,10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铁量 GB/T 4374.3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氟化物置换络合滴定法测定氯量 GB/T 4374.5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丙酮-氯化银浊度法测定氯量GB/T 4374.6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湿存水量 GB/T 4374.7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盐酸不溶物量GB/T 4374.8镁粉和铝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活性镁及活性铝镁量 SN/T 0545—1996 出口烟花爆竹烟火药剂安全检验规程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 3.1.1 铝镁合金粉呈银灰色。 3.1.2 铝镁合金粉应无异夹杂物,允许有少量易碎粉块。 3.2 粒度要求 各级铝镁合金粉的粒度要求见表1。 铝镁合金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化学成分

4.1 外观 目测进行。 4.2 粒度 按GB/T 4108规定进行。 4.3 铝含量的测定 按GB/T 4374.4规定进行。 4.4 活性的测定 按GB/T 4374.8规定进行。 4.5 铁含量的测定 按GB/T 4374.2规定进行。 4.6 氯含量的测定 4.7 水分的测定 4.8 盐酸不溶物的测定 4.9镁含量的测定方法 4.9.1试剂 a)EDTA:0.02mol/L; b)酒石酸钾钠:5%水溶液; c)三乙醇胺:1+1水溶液; d)氨水:1+1水溶液; e)铜试剂; f)氨=氯化铵缓冲液(甲):取350mL浓氨水,加入54g氯化按溶解用蒸馏水冲稀至1000mL容量瓶中; g)K+B指示剂:将1g酸性络蓝K、2g萘酚绿B和20g氯化钾,均匀研细,装入小广口瓶中。 4.9.2 分析方法 取测铝含量剩下溶液25.00mL于三角瓶中,加15mL酒石酸钾钠溶液(5%),加20mL三乙醇胺溶液(1+1),用1+1氢水调至pH≈10,加20mL氨-氯化铵缓冲液(甲)、0.1g铜试剂,静置1min,加K+B指导剂少许,用0.02mol/L EDTA 滴至蓝色为终点,并按式(1)计算镁含量(ω1),数值以%表示:ω=(c*V*0.024 305*V1)100/(m*V2) 式中: C——EDTA溶液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EDTA所滴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V1——溶液样品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

铝镁粉尘防火防爆制度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铝镁粉aluminiumandmagnesiumpowder,L; F: Y5z!l2a7]3j,q 任何粒径小于420 a 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G)D%X'j#{2[;P;P;q 3 . 2 铝镁粉加 thema nu factureofa luminiuman dmag nesiumpowder 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鲜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l3B/u8a.P-K+o)H 3 . 3 铝镁粉防 thepreve ntio nan dprotectio no fdustexplosi ono falumi niuma ndm agnesium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x.w+Z#z,i1G%w!M 4管理 4. 1公司负责人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4. 2公司负责人应根据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结合本规程,

制定本厂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厂级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车间(或 工段)每月不应少于一次。(k'L"p( Y2w 4. 3气体、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应定期校验。 5z2H%q*、;x2U;{ 4. 4工厂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有关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铝镁粉的爆炸性及爆炸条件,牢记事故开关、警报器、急救设施、防爆设施和避灾路线的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对重点岗位职工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以考试合格,方准上岗。%f*e6q-Q(j'M 4. 5厂房、库房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主要 生产厂房所用电气设备应是粉尘防爆型的 6}.S4'(l9f&t!O3{*f0K "I!?)v0x6f8 z;i- y+C2S 4. 6安全、通风、阻爆、隔爆、泄爆等设施应完善有效,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得拆除或弃用。 )Z7v.S,o!_2q 4. 7新建、改建或扩建铝镁粉工厂(或车间)应进行安全评 价。'r)}#xr#l -K6B#G![+L/x#p(W;F 4. 8铝镁粉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存放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工艺设备和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设备本身是否满足工艺的要求(标准设备、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等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2)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液位计、阻火器、防爆膜); 3)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超限、异常、故障报警); 4)是否具备紧急停车装置; 5)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2.专业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 1)化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2)密封是否安全可靠; (3)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配套; (4)适用性是否强。 2)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2)电气设备是否具备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气的防爆等级; (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气火花引燃源的情况;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是否符合规定; (8)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接措施是否可靠; (9)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制度; (10)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 (11)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等。 3)锅炉与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锅炉与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是否失效; (2)承压元件是否失效; (3)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失效。 3.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煤粉防爆安全检查表

煤粉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安全 检查表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科创中心编制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科创中心发布 2017年7月

目录 1 使用说明 (1) 2 知识要点 (3) 3 安全基础管理(通用部分) (7) 4 煤粉防爆安全检查表(专业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检查表编制人员:吴长康。

1 使用说明 1.1本检查表适用于工贸行业具有煤粉爆炸性粉尘作业场所的企业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专业技术机构(专家)开展粉尘爆炸作业场所专项监督检查。 1.2本检查表所指爆炸性粉尘主要有煤炭等。如煤粉等。 1.3本检查表主要依据的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2014﹞68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GB 15577-200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29304-2012 爆炸危险场所防爆安全导则 GB 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 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AQ 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GB 17269-200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6543-2008 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 17440-2008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9081-2008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8245-2000 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AQ 4228-2012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GB 19881-2005 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AQ 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 1.4安全基础管理检查项目设置机构和职责、管理制度、培训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五个项目。作业场所管理检查项目设置建(构)筑物结构与布局、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通风除尘、作业安全六个项目。 1.5检查表按检查项目、检查内容与检查方法、检查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五类目设置。

镁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精心整理 铝表面处理工艺 一、选材 1.1铝合金6061:镁铝6061-T651是6系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镁铝6061具有加工性能极佳、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高及加工后不变形、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优良特点。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要求有一定强度和抗蚀性高的各种工业结构件,如制造卡车、塔式建筑、船舶、电车、铁道车辆。 6061典型用途:代表用途包括航天固定装置、电器固定装置、通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零件、精密加工、模具制造、电子及精密仪器、SMT、PC板焊锡载具等等。 1.2电镀是在表面添加一层金属保护层。阳极氧化是把表面一层人为按要求用电化学进行氧化,用这层氧化层作保护层。铝不好电镀,但氧化铝很硬(可作磨料),化学性能又特好(不会再氧化,不受酸腐蚀),比一般金属还好,还可以染成各种颜色。所以铝件一般用阳极氧化。 二、工艺类型、效果图、厂家调研 2.1氧化工艺 喷砂可以使丝印时,印料和承印物的结合更加牢固。均匀适当的喷砂处理,基本上可以 克服铝材表面常见的缺陷。详见附录 2.2、喷涂工艺 1、表面处理工艺:机壳漆 机壳漆金属感极好,耐醇性佳,可复涂PU或UV光油。玩具油漆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包括CPSC含铅量标准、美国测试标准ASTMF963、欧洲标准EN71、EN1122。 2、表面处理工艺:变色龙 随不同角度而变化出不同颜色。是一种多角度幻变特殊涂料,使你的商品价值提高,创造出无懈可击的超卓外观效果。 3、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银涂料 电镀银漆是一款无毒仿电镀效果油漆,适用ABS、PC、金属工件,具有极佳的仿电镀效果和优异的耐醇性。 4、表面处理工艺:橡胶漆 适用范围:ABS、PC、PS、PP、PA以及五金工件。 产品特点:本产品为单组份油漆,质感如同软性橡胶,富有弹性,手感柔和,具有防污、防溶剂等功能。这种油漆干燥后可得涂丝印。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包括CPSC含铅量标准、美国测试标准ASTMF963、欧洲标准EN71、EN112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1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夏季温度较高,增加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易引发人员中毒、中暑事故。 2.本项目靠近长江,存在洪涝的危险。 3.该项目位于地震带,多发生地震危害,对厂区造成有一定影响。 4.本项目的原料及成品中大多数对环境有影响,如果物料发生小量渗漏,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2.12 周边环境危险因素辨识 2.1. 厂区北面为荣丰河,如果防护不当,可能造成淹溺危害。 3.2. 厂区东面为重庆斯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扩散过来,可能引发中毒的危害。 2.2 厂区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企业由甲级设计单位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企业在建设过程按图施工,各装置之间的间距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及《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但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多种有毒有害物料,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液体物料大部通过汽车输送,因此存在如下危险。 1、本项目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聚氨酯粘合剂在储存、装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扩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对这些场所的人员及设施造成伤害。 2、本项目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毒性物质,且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剧毒品储罐如发生泄漏,形成的有毒易燃气团,扩

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可引起人员中毒及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本项目有多种物料由管道输送,如发生事故有可能通过管道扩散。 2.3场内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2.4主要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1)聚氨酯粘合剂甲、乙组分生产包括计量、混合、加热升温、搅拌、检验、稀释等环节,原料MD、TDI都具有毒性,特别是TDI为剧毒品,若发生泄漏,会发生中毒事故。 (2)在在转运、加料过程中操作不慎,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使用的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属于易燃物质,一旦泄漏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

镁合金的应用

镁合金的应用 1、概述 镁合金它具有数量大、强度大的一系列特点,在钢铁之后、在地球上是储量位居第三位的常用金属,海水中镁含量极其巨大。所以,一直以来镁合金都很受国内外的关注[1],但它的耐磨性以及耐蚀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镁合金的推广及使用。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耐磨耐腐蚀是最简单的方法。未来是一种表面上的激光熔覆层的最大的优点是,它是基于激光束辐射,合金粉末,陶瓷粉末加热衬底表面和迅速融化,因为它是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形成后去除梁。近些年来,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付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镁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密度小,密度大约是铁的四分之一,铝的三分之二,镁合金的合金强度比铁、铝大,并与铝合金有钢相似的刚度比。其加工过程及腐蚀和力学性能有许多特点:散热快、质量轻、刚性好、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抗冲击、耐磨、衰减性能好及易于回收;另外还有高的导热和导电性能、无磁性、屏蔽性好和无毒的特点。此外,镁合金具有优异的切削及抛光性能,易成型,导热性好,无磁性的电磁屏蔽性能,良好的可回收等金属材料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排名第六的地球丰富的镁含量,约为百分之二点五,因此,镁合金在第二十一世纪,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 铸造镁合金以及压铸镁合金是镁合金的最重要的形式,包括超过90%的铸造镁合金。Mg-Al-Ca-Sr镁合金是目前的研究和开发,并使用最成功,最详细的镁-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镁合金由于密度低,强度高,刚度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第二十一世纪理想的工程材料。然而,耐腐蚀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低限的性能优势。因此,表面改性技术,加强表面化学性质与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量轻,节能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环保工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能量生成,材料储能,推进多元化的发展和运输。这些挑战促使镁元素使用更广泛的传播。此外,回收方便,与聚合物相比,使镁合金的环境更有吸引力。重要的是,密度小于1.74 g/cm3,仅为铝的30%,钢的1/4,相同的许多聚合物的密度都小,镁的吸引力在于轻质的结构和系统,最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系统。一个典型的汽车称重为1525公斤目前包含着大约975公斤的钢,127公斤,114公斤的高分子材料,和镁5~6公斤。据估计,22.5公斤的质量减少了约1%提高燃料效率;因此,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新编版)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 分析(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3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新编 版)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过了解本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现场的勘察,对本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 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有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分散剂、阻聚剂、乳化剂、

消泡剂、钛白粉、颜料等,产品为丙烯酸树脂、固化剂(TDI加成物)、PU聚氨酯漆、乳胶漆、丙烯酸外墙漆、水性印花染料色浆。该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原料和产品中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和PU聚氨酯漆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内,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内。另外该项目的供热系统使用燃料柴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种物质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如表3.1-1: 表3.1-1物质的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 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特性健康危害 1二甲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