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醇的物理性质,认识醇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2.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

性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分析,认识醇类的沸点规律

2.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酸性。

3. 分析苯酚与苯的结构、性质,认识“有机物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醇的沸点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表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 2.通过对酚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练习】1.写出甲苯分子中一个H 原子被—OH 取代的生成物,并将各种物质进行分类。

酚 酚 酚

2.有关物质的比较

【总结】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叫脂肪醇,羟基与芳烃基侧链相连的化合物叫芳香

—CH 2

OH

—CH 3 OH

OH

—CH 3

—CH 3

HO —

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酚。

【过渡】醇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板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

一、醇

1.醇的分类 饱和一元醇 C n H 2n+1OH 一元醇

醇 多元醇 :乙二醇、丙三醇

【介绍】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二醇主要用于汽车防冻液,丙三醇用于配制化妆品。 2.醇的命名

【阅读】课本P —48页资料卡片,给下列物质进行命名。

2—甲基—1—丙醇 2—丁醇 1,2,3-丙三醇

【思考与交流】

表3-1例举了几种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请仔细阅读并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醇的沸点逐渐升高。

【讲解】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称为氢键。而且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因此这些醇能与水一任意比例混溶。

【学与问】表3-2列出了一些醇的沸点,请仔细阅读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加以解释。

不饱和一元醇

CH 3—CH —CH 2—OH

CH 3

CH 3—CH 2—CH —CH 3

OH

CH 2-OH CH-OH

CH 2OH

【学生】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数增多,沸点升高。由于羟基数增多,氢键增多增强。【教师总结并板书】3.醇的物理性质:

(1)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2)溶解性:能与水一任意比例混溶。

(3)醇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升高,碳原子数相同时随羟基数目的增多而升高。4.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讲解】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和碳强,O—H、C—H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反应时,O—H、C—H都易断裂。

5.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水轻,沸点78℃,易挥发,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思考】

1.如何检验乙醇中有水?(在乙醇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2.工业酒精怎样变成无水酒精?

(在工业酒精中先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就得到无水酒精)

6.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过渡】乙醇除过与金属钠反应外,还可以与镁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CH3CH2O)2Mg + H2↑

2CH3CH2OH + Mg

【思考与交流】阅读P—49页

【学生】选取方案3,向反应釜中慢慢加入乙醇,由于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缓和,热效应小,因此是安全可行的处理方法。

【讲解】受乙基(CH3CH2—)的影响,乙醇羟基(—OH)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乙醇比水难电离。由于水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因此水与金属钠的反应要

剧烈些。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3) 与浓氢溴酸反应 ——取代反应

C 2H 5OH + HBr C 2H 5Br + H 2O

第二课时

(4) 氧化反应

①燃烧(可以作为燃料)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催化氧化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 2H 2O

【讲解】反应中,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上的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碳氧双键,既生成醛。在此反应中,实际上是醇分子去了两个氢原子,通常在有机反应中,将有机物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例如,乙醇的去氢反应叫催化氧化,乙醛加氧氧化为乙酸。在有机反应中,将有机物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投影】在有机反应中,将有机物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将有机物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判断下列醇能否被氧化,如果能写出氧化产物。

①CH 3OH ②(CH 3)2CHOH ③(CH 3)3COH ④(CH 3)3CCH 2OH 【小结】

1.与—OH 相连碳上有2个氢,则被氧化为醛(RCHO) 2.与—OH 相连碳上有1个氢,则被氧化为酮(R-CO-R’)

△ CH 3CH 2OCH 2CH 3 + H 2O

Δ

浓硫酸 CH 3COOH + HOCH 2CH 3

3.与—OH 相连碳上无H ,则不能被氧化。 【过渡】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溶液由

【板书】④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反应

(5)消去反应(O —H 键断裂)——分子内脱水

【演示实验】 注意问题:

(1)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1:3 (2)碎瓷片的作用:防暴沸

(3)反应后溶液为何变黑?可能还有何种气体产生?怎样除去。

(乙醇会发生碳化,因此乙烯中可能有CO 2、SO 2等杂质气体,可以通过氢钠化钠溶液洗气)

(4)温度迅速上升到170℃。

【思考与交流】1.是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

2. 写出下列醇发生消去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

(1)CH 3OH (2)CH 3CHOHCH 3 (3)(CH 3)3CCH 2OH (4)(CH 3)3COH (5)

【学与问】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

140℃

【过渡】乙醇如果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温度没有迅速上升到170℃,在140℃时会生成乙醚。

(6)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CH3CH2OH + HOCH2CH3

【小结】乙醇在发生反应时,可能断开哪些键?在下列反应中,分别是乙醇分子中哪些化学键发生断裂?

【讲解】在乙醇分子中由于羟基的影响使乙

醇能发生这些反应。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第3课时

【引入】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酚,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苯酚是最简单的酚。今天我们来学习酚类物质。

【板书】二、苯酚

1.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展示】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CH3CH2OCH2CH3 + H2O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样品,指导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气味。

【学生】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教师补充】如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由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设疑】苯酚的溶解性如何呢?

【实验探究】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晶体,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呢?

现象:得到混浊液体

2.把得到的苯酚浑浊液稍微加热,观察现象,冷却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加热时,溶液变澄清,冷却时又变混浊。

3.将刚才的浊液分两份。一份留着以后用,向另一份中加入乙醇,观察现象。

现象:浊液变澄清。

【观察与思考】通过实验你获取苯酚哪些物理性质?

【投影】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65℃以上能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苯酚的熔点是43℃。苯酚有毒,能腐蚀皮肤。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医院里的消毒液、日常生活中用的药皂中含苯酚。

【板书】3.苯酚的化学性质

【介绍】苯酚最早是从煤焦油中得到的一种酸性物质。故又称---石炭酸,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探究苯酚的酸性。

【学生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试液,加入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不变色。结论:苯酚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学生实验2】用玻璃棒蘸取苯酚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现象:PH约为5 结论:显酸性,但酸性较弱。

【学生实验3】在苯酚混浊试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由混浊变澄清 结论:溶液显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板书】 1.苯酚的弱酸性

C 6H 5OH + NaOH

C 6H 5ONa + H 2O

2C 6H 5ONa + H 2↑ 2C 6H 5OH + 2Na

【演示实验】向上述实验3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由澄清变混浊

【设疑】苯酚显酸性,那么它的酸性跟碳酸比如何? 【演示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吹入CO 2。 现象:溶液变浑浊。

解释:因为苯酚钠与碳酸生成了苯酚。碳酸钠跟苯酚不能共存,无论吹入多少CO 2生成物一定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酸性:碳酸 > 苯酚 > HCO 3-

【学与问】苯酚、乙醇均有羟基,为什么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反应? 【学生】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O-H 键的极性增强,可以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因此显示弱酸性。

【设问】苯环影响羟基,那么羟基会不会影响苯环?苯酚分子里苯环的性质,跟苯有什么不同?

【演示实验】 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里滴加过量浓溴水 现象::试管中立即生成白色沉淀。

H +

【教师】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既不需要加热,也不用催化剂,立即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板书】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学与问】请对比苯和苯酚跟溴的反应,

【讲述】由于苯酚羟基氧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向苯环转移,结果增强了苯环的活性,尤其是邻、对位的氢原子活性较大,使苯酚与溴水很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同时也使酚羟基容易电离出H+ ,因此,苯酚较醇更易电离。)【演示实验】向苯酚溶液里面滴入FeCl3,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呈现紫色

【板书】苯酚的显色反应

【强调】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来检验苯酚。

【小结】在苯酚分子中,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促使其羟基的氢原子比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易电离,而显示一定的酸性;而羟基则反过来影响了与其相连的苯基,使其苯基上邻、对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容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以上事

实充分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课堂练习】

1.怎样分离苯酚和苯的混合物?

加NaOH 溶液振荡,然后分液,上层为苯,下层为苯酚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得到苯酚。 2.下列物质中

A B C D

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BD ) ②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BD ) ③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是……… ( BCD )

3. 用哪种试剂,可以把苯酚、乙醇、NaOH 、KSCN 四种溶液鉴别开来?现象分别如何?

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 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

BC ) A.Na 2SO 3 B.苯酚 C.Na 2O 2 D.CaO

5.白藜芦

广泛存在于食物(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

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 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 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D ),H 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C )。

A.1mol

B.3.5mol

C.7mol

D.6mol

6.

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的事实是 ( BD ) 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 B.苯酚具有弱酸性

3

C.苯酚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D.液态苯酚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7.可用来鉴别KI 溶液、己烯、苯酚、苯的一种试剂是 ( B ) A.FeCl 3溶液 B.溴水 C.石蕊试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8.A 、B 、C 的分子式均为C 7H 8O ,若滴入FeCl 3,只有C 呈紫色,若加入Na,只有B 无变化,推断A 、B 、C 结构简式。

A B C

9.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 5

(1)易溶于水 (2)与NaOH 溶液反应

(3)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4)能加聚反应 (5)能跟NaHCO 3 溶液反应

第二节 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析、推测醛基的性质,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

3.通过观察与思考、交流研讨学习、迁移和应用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体验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3

3

3

CH 3

1.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

【创设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许多人喝过酒后会面红耳赤,而有的人能“面不改色”?你认为这是什么物质导致的呢?

【ppt投影】其实,是由乙醛引起的。有些人体内有一种乙醇脱氢酶,可以迅速的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是脸红的原因。【过渡】那么,乙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第二节醛

【过渡】下面,我们以乙醛为例学习醛的性质。

【板书】一、乙醛的物理性质

【观察思考】请根据实验台上的乙醛溶液来归纳乙醛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乙醇等互溶。

【过渡】了解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大家一定想知道乙醛的结构。

【板书】二、乙醛的分子结构

【ppt投影】乙醛的球棍模型

【观察思考】请写出乙醛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学生活动】

【ppt投影】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

【学与问】通过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请你指认出两个吸收峰的归属。

【学生活动】乙醛分子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之比为1:3,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因此峰面积较大的是甲基氢原子,另一个是醛基上的氢。

【过渡】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那么乙醛的结构决定乙醛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交流研讨】请根据乙醛分子中具有的基团推测乙醛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板书】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并分组汇报】

【板书】1.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交流研讨】请设计实验验证乙醛具有还原性。

【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1】取适量乙醛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归纳】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结论:乙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板书】(1)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过渡】乙醛能被强氧化剂氧化,能否被弱氧化剂氧化呢?

【实验探究2】

步骤:(1)配制银氨溶液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2)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CH3CHO,振荡后把试管静止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现象:试管壁上有一层光亮的银镜

【板书】(2)银镜反应(先学生板书,教师再纠正。)

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 + 3NH3 + H2O + 2Ag↓

【ppt投影】此反应可用来检验醛基,工业上可用此反应来制镜或保温瓶胆。现在常用真空镀膜的方法,用铝膜来代替金属银。

【实验探究3】

(1)配制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2ml10%NaOH溶液中滴入2%CuSO4溶液4 ~ 6滴,振荡。

氧化

(2)乙醛的氧化:在上述蓝色浊液中加入0.5ml 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有红色沉淀生成。

【板书】(3)与新制Cu(OH)2反应 CH 3CHO+2Cu(OH)2 Cu 2O ↓+CH 3COOH+2H 2O 【ppt 投影】此反应可用来检验醛基

【过渡】通过实验验证, 乙醛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还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酸。 (4)催化氧化2CH 3CHO+O 2 2CH 3COOH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乙醛的另一个性质。 【板书】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迁移应用】请结合乙烯加成反应原理,写出乙醛与氢气加成的方程式。

2CH 3CHO+H 2

CH 3CH 2—OH

【归纳提升】乙醛加成可以得到乙醇,那么乙醇能生成乙醛吗?请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请总结乙醇、乙醛、乙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师归纳】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是去氢并没有加氧,在化学上我们将加氧或去氢的反应都叫氧化反应,将去氧或加氢的反应都叫还原反应。因此:乙醇可以氧化为乙醛,乙醛可以氧化为乙酸,乙醛还可以还原为乙醇,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体内除了乙醇脱氢酶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酶,它可以使乙醛迅速的氧化成乙酸,这种人喝酒后会面不改色。

【板书】 CH 3CH 2OH

CH 3CHO CH 3COOH

【过渡】在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 【投影图片】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用到醛类物质? 【学生】甲醛

【总结】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是过量使用甲醛会带来危害,因此物质具有两面性,只有很好的利用它,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催化剂

催化剂 氧化

还原

第三节羧酸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熟悉乙酸的弱酸性和酯化反应。

2.了解酯的结构特点,理解酯水解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酸的性质,熟悉酯化反应的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节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重点:羧酸的酯化反应原理和酯水解的原理

教学难点: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

【板书】第二节羧酸酯

一、羧酸

1.羧酸的概念及通式:

烃基与羧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COOH。

2.羧酸的分类

(1)按分子里烃基的结构分

饱和羧酸 CH3COOH

低级脂肪酸不饱和羧酸CH2 =CHCOOH

脂肪酸硬脂酸 C17H35COOH

高级脂肪酸软脂酸 C15H31COOH 羧酸油酸 C17H33COOH

芳香酸:苯甲酸(由苯环和羧基构成)

O OH

(2)按分子里的羧基的数目分

一元羧酸:CH 3CH 2COOH 、C 6H 5 COOH

羧酸 二元羧酸HOOC —COOH (乙二酸) HOOC(CH 2)4COOH (己二酸) 多元羧酸 C 6H 2(COOH)4

饱和一元脂肪酸:组成C n H 2n O 2 (n≥1)或者C n H 2n+1COOH(n≥0)

【过渡】乙酸是人类最熟悉的羧酸,下面我们以乙酸为例,学习羧酸的性质。 【板书】3.乙酸 (1)乙酸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因此又称醋酸) 乙酸的沸点:117.9℃、熔点:16.6℃ 。(温度低于16.6℃时呈冰状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与水、酒精等以任意比互溶. (2)分子结成和结构

分子式 C 2H 4O 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 3COOH 官能团: —COOH (羧基)或

【问题】通过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3)化学性质

【讲解】受C=O 双键的影响,羧基中的O-H 键和C-O 都会断裂,当氢氧键断裂时,容易解离出氢离子,使乙酸具有酸性。当C-O 键断裂时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①酸性 CH 3COOH

CH 3COO -+H +

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H 3COOH CH 3COO -

+ H +

b 能与金属钠反应 2CH 3COOH + 2Na = CH 3COONa + H 2↑

c 能与NaOH 反应 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

d 能与Na 2CO 3粉未反应 2CH 3COOH + Na 2CO 3 = 2CH 3COONa + H 2O + CO 2↑

e 能与NaHCO 3粉未反应 CH 3COOH + NaHCO 3 = CH 3COONa + H 2O + CO 2↑

C H

H H

C

O

H

O

【科学探究】课本60页:

如何利用图所示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酸性由强到弱顺序: CH3COOH>H2CO3>

【思考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醋除去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Mg(OH)2和CaCO3)。说明乙酸什么性质?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渡】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②酯化反应

【知识回顾】

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

3.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4. 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5.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①由于乙酸乙酯沸点比乙酸、乙醇低,因此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可提

高其产率;

②使用过量的乙醇,可提高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产率。

③使用浓H2SO4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④适宜的温度。

【讲述】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生成,我们知道就是乙酸乙酯。

【板书】CH3COOH + HOC2H5CH3COOC2H5 + H2O

乙酸乙酯

酸和醇起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探究】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O C O OH

H 【分析】脱水有两种情况,(1)酸去羟基醇去氢;(2)醇去羟基酸去氢。在化学上为了辨明反应历程,常用同位素示踪法。即把某些分不清的原子做上记号,类似于侦察上的跟

踪追击。把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换成O 18

8 这种特殊的氧原子,结果检测到只有生成的酯

中才有O 18

8

,说明脱水情况为第一种。

【投影】酯化反应的动画

【板书】酯化反应实质——一般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知识迁移】写出下列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1.CH 3COOH + HOCH 3 2.CH 3COOH +

3.

【知识归纳】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比较 ppt 【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特别是酯化反应的实质——一般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第二课时

【板书】4。自然界中有机酸 5.几种重要羧酸

(1)甲酸

【讨论】根据甲酸的结构推测甲酸的化学性质。

甲酸的分子中既含有羧基, 又含有醛基 因而甲酸在反应中将表现出羧酸和醛性质的综合。

【小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性质的特殊性,甲酸具有其它羧酸所没有的性质——还原性。到此,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除了醛类,还有甲酸、甲酸某酯。 (2 )乙二酸(草酸)

C O OH O

O H + CH 2

2

O H O H 浓硫酸△

CH 2

CH 2O O C C O

+ 2H 2O

乙二酸乙二酯(环酯) (3)高级脂肪酸

【过渡】什么是酯?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一起分析。 【板书】二、酯

1.概念:酸跟醇起反应脱水后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无机酸也可以和醇反应生成酯。 2.酯的命名——“某酸某酯” 说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 (1)CH 3COOCH 2CH 3 (2)HCOOCH 2CH 3 3.酯的通式

(1)结构通式:RCOOR'或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 (2)组成通式: C n H 2n O 2 (n≥2) 4.酯的性质

(1)酯一般是比水轻,难溶于水的的液体(或固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低级酯多数具有芳香气味。

(2)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思考与交流】

(1)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好,还是碱性条件好?(碱性) (2)酯化反应H 2SO 4和NaOH 哪种作催化剂好?(浓硫酸)

如:CH 3COOC 2H 5 + H 2

O CH 3COOH + C 2H 5OH

CH 3COOC 2H 5 + NaOH →CH 3COONa + C 2H 5OH

【总结】羧酸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性质的相似性(酸性和酯化反应),羧酸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性质的差异性:甲酸具有还原性、油酸能和H 2加成等等。酯主要能发生水解反应。 【练习】1. 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

A 丙烯酸与油酸

B 甲酸与油酸

C 硬脂酸与乙二酸

D 甲酸与苯甲酸

2.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 3H 4O 2,它的水溶液显酸性,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又能使溴水褪色,写出这种有机物的结构式 CH 2=CHCOOH 。

3. 已知酸性大小:羧酸 > 碳酸 > 酚,下列含溴化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OH 取代,所得产物能跟NaHCO 3溶液反应的是 ( C )

A

NO 2

CH 2Br

B

NO 2

Br

无机酸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三章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二课时) 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充分发 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育。 【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 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讲授新课: [实验3-2] 品红溶于水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 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 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1.把两个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细铁丝制作成小树并在树枝上放上小棉花团(3个小树) 3.在小棉花上均匀地滴上酚酞试液,把小树用细线拴好,并让小树花悬在 瓶子的中间、底部。另一个放在两个锥形瓶之间 4.事先在青霉素瓶中放少量浓氨水,将青霉素瓶用细线拴好并放在瓶底, 或者用注射器向青霉素瓶中注射浓氨水,盖上胶塞,观察现象。白色的小 花从下往上逐渐变红。)

最新高等数学第三章教案学习资料

授课时间第周周第节课次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第一节微分中值定理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其证明方法,掌握三大 定理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应用。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1. 费马引理 2. 罗尔定理 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4.柯西中值定理5.定理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以讲授为主。 作业和思考题: P132:5,6,10,12,14 教学后记: 填表说明: 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授课时间第周周第节课次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第二节洛必达法则 教学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未定式0 , 的洛必达法则,掌握未定式00 0,,0,1,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未定式0 , 的洛必达法则求极限。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1.未定式0 的洛必达法则及应用举例 2.未定式的洛必达法则及应用举例 3.其他未定式00 0,,0,1,的极限计算 4.说明洛必达法则的条件不满足时,所求极限仍然可能存在启发式教学法。以讲授为主。 作业和思考题: P137:1(2,5,7,9,13,15),2,4 教学后记: 填表说明: 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2017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刘上道小学教师高秀娟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

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教案

3.1 图形欣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 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知道怎样构造轴对称图形。 3.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 难点:构造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 1.投影课本P87的彩图。 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四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师指出:由图案的“漂亮”到图形的“对称”,说明大家已经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几何图形,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现实世界的许多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二、做一做,进一步领悟图形对称性的运用 1.教师活动: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 (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思维的广阔性。 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2)利用课余时间把较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三、想一想,如何进行图案设计 1.(出示投影2). 某公司要求,大厅的地面设计成图3—8所示的图案,试设计出一种大小相等,图案相同的正方形地砖,用它们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投影显示课本P89图3—8)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提供设计的多种方式。 教师活动: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投影显示课本P90图3—9与图3—10。 [说明]图3—10所设计的形状,通过旋转和拼接就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 2.下图是一个戴头巾的儿童的头像,你能画出它吗? 学生活动:先把握好图形的位置特征,形像特征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3.小明家的地面设计图为左下图所示的图案(局部),能否只用右下图设计地面砖?是否还可以将地面砖设计得更小一些?

小学生安全常规教育教案设计(全)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安全教育读本》 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首先:自己不能玩火。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三、防溺水

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四、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中毒等教育。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六、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

最新3电工基础第三章教案汇总

3电工基础第三章教 案

第三章电容器 §3-1、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5)、工作原理: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电容器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说明: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 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 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 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 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小学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育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流感的教育。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3)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交流对流感的了解。 导语:最近有一种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你知道这是什么病毒吗? (1)交流。 (2)说说如何预防这种病。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家居安全教育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三、小结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版电子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9学时 第三章教案内容分配 学时1: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时2: 第一节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4: 第一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学时5: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时6: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8: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9: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学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5、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授课思路: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问题导入: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

第三章教案首页

教案首页 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 急诊科的任务:急诊、急救、培训、科研 (一)急诊:急诊科要求24小时随时应诊,急诊护士负责接收、预检分诊、参与诊治和护理就诊的病人,随时接收院外转来的伤病员,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后续救治. (二)急救:急诊护士应与医师密切配合,对重病人或伤员,及时、有效的抢救,必要时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抢救生命. (三)培训 (四)科研 二、急诊科的设置 (一)基础设置 急诊科的设置主要为预检分诊室、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治疗室、清创缝合室、重症监护室、观察室、隔离室8个部门。 (二)辅助设置与布局 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也应在急诊区域内。 (三)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即急救生命绿色安全通道,是指对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 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1)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 (2)急救绿色通道的就诊流程图 (3)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 (4)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设备:可移动推车和床、可充电或带电池的输液泵、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监护仪、吸引器、气管插管、除颤起搏设备、简易呼吸机等。 3.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4。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 (1)首诊负责制是急诊科的工作制度之一。 首诊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并及时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或相关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应随叫随到,组织抢救工作。 首诊科室: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科室。 首诊医师: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师。 首诊医院: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院. 首诊医师发现涉及他科或确系他科患者时,应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写好病历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后,才能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科.不得私自涂改科别,或让患者取预检分诊处改科别。凡是遇到多发伤、跨科疾病或诊断未明的伤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首先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明确收治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如需要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医师向医教科(医务处)汇报,落实好接受医院后方可转院。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案例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案例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形式:小品、模拟、演示、拍手游戏。 活动过程: 一、用亲情激发学生“我要安全”的意识。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将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学生纷纷说起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中关心自己最让人感动和难忘的事情。说到动情处,有的学生掉了眼泪。) 师: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养到现在,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伤害。要是我们爱惜父母,体贴父母,除了要好好学习,不烂花钱,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就是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如果有一点伤害,父母就会很担心和伤心。同学们,那你们说他们是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二、小品展示,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的意义。 小品:一小孩在公路上骑车,突然一辆轿车疾驶过来,将小孩撞翻在地,无法动弹。小孩脸上露初痛苦的表情。路人见状,连忙拨打“120”急救。另一人连忙通知小孩的家长。小孩的父母见状,失声痛哭,扑到在小孩的身上。过了一会儿,急救车来了,将小孩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如果司机不及时踩刹车的话,小孩的命都不保。好在只撞断了脚。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什么? 生1:我们不能在公路上骑车、溜冰、玩耍。这样很危险。 生2:这个小孩不遵守交通规则,行车行人都应该靠右,而他是靠的左边。 生3:急救要拨打“120”报警。 生4: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这样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既让自己痛苦,也让别人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生5: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让家庭安宁,社会安宁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6: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每次都这么幸运,如果他不吸取教训的话,下次可能是失去自己的生命。

电工基础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 电容器 §3-1、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 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5)、工作原理: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便有电压U,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使得A板带有正电荷,B板带有等量的负电荷.电荷的移动直到两极板间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成骑虎相等时为止.这样在两个极板间的介质中建立了电场,电容器储存了一定量的电荷和电场能量. 2、电容 (1)、电容量是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简称电容,通常也用符号C 表示。 (2)、含义:电容器任一极板所储存的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的比值叫电容量,简称电容。用字母C 表示。 (3)、电容定义式为:U Q C 式中 Q ——一个极板上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 U ——两极板间的电压,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 C ——电容,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 。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 (5)、单位换算:法拉,简称法,通常用符号“F”表示。 当电容器两端所加的电压为1V 时,若在任一极板上储存1C 的电荷量,则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就是1F 。

小学生安全课教案6篇

小学生安全课教案 家庭生活安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教学重点】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能够自我保护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烧水时; 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 课间活动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校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准备】 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最近在学校内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对照自己是还有上述行为。 3、交流:自己以后该怎样做。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上体育课时; ?同学之间相处时; ?参加运动会时 这些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模拟练习: (1)去厕所的路上 (2)去食堂的路上 (3)上学、放学路上 (4)乘车时 (5)课间休息时 这些时候我们该怎样做? 5.总结: 校内安全不容忽视,希望每个同学今后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第三章教案--组织

第三章管理的架构(组织) 学习目标 ?理解组织、组织结构、管理幅度等概念 ?领会各种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掌握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组织运行中职责权限的确定 ?了解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结构框图 一、组织的含义 ?在管理学中,组织有两方面含义: 1.作为组织工作对象指和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 2.作为涉及活动过程的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的过程. 即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3.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组织存在的理由 ?个人能力的有限与个人需要的无限之间的矛盾,以及目标或使命的驱使 二、组织设计——确定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构成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形式,或者说是一个组织内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组织设计的任务: ①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组织的职能由组织所要完成的工作决定,例如企业需要专人进行财务管理,所以设计专门的财务岗。需要专人来管理员工的招聘、培训、评价、升迁等所以要设计人力资源岗,然后再根据这些岗位的具体分工安排职务,再选择合适的人安到各个职务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如果我们理解成因人设岗,那就不符合组织设计的原则。当然,私人企业免不了会有这样的情况。②部门设计。部门化是指企业根据各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物流、生产、市场/销售等)划分企业部门以及分部门的管理措施。它能使企业的各部门责权明确,各项任务能落到实处。 ③层级设计。确定管理层级并规定相应的职责、权限。例如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具有更加明显的层级结构,不同的大学内部管理组织设计之间存在差别。目前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甚至专科学校也参照本科大学的层级结构设计内部的管理层级。 2、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任务目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 权责一致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原则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正确处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组织结构 直线制组织结构

小学生安全教案最新

小学生安全教案最新 第一课:家庭生活安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教学重点】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能够自我保护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烧水时; 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 课间活动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课:校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准备】 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最近在学校内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对照自己是还有上述行为。 3、交流:自己以后该怎样做。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上体育课时; ?同学之间相处时; ?参加运动会时 这些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4、模拟练习: (1)去厕所的路上 (2)去食堂的路上 (3)上学、放学路上

教育学自测资料之第三章 学生(含答案)

第三章学生 一、名词解释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性个体的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 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与社会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和变化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在遗传决定论这一思想中,有代表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3、与皮亚杰的心理学比起来,杜威的儿童发展观在注重儿童作为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更强调环境条件,尤其是教育情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

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和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5、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6、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7、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要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儿童的感受和鼓励学生的创造. 8、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 三、选择题 1、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来会打洞.体现的是(⑵)观点. ①教育万能论②遗传决定论③中国古代儿童发展观 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体现的是(⑶)观点. ①二因素论②遗传决定论③环境决定论 3、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的主体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⑶)的结论. ①洛克②华生③皮亚杰④杜威 4、“教育即增长”、“做中学”、“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是(⑷)的理论. ①柏拉图②华生③皮亚杰④杜威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防雷电与防地震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防雷电安全的重要性; 2、在学习交流中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3、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防雷电常识;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讲述《上帝会救我》的故事;(注:后附有内容) 2、教师提问:通过这个故事,在自身安全受威胁时,同学们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 (1)要乐意接受他人的帮助 (2)自己要积极寻找出路(时间:10分钟) 二、夏季防雷安全知识 1、揭示雷州的命名,引出防雷课题(板书:雷电无情,我小心)

2、室内防雷安全: (1)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 2)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 4)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广东省球雷活动比较频繁,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一般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 5)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 6)不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被雷直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 3、室外防雷安全: (1)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 2)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等物体,否则是很危险的。 ( 3)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不要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可以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一旦汽车被雷击中,金属会将电流导入地下。 ( 4)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课本P79的问题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讲解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 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x-50 3 = x+70 5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 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x-50 3 = 50+70 2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

培训与开发第三章教案

培训与开发课程(第3章)教案 一、课题:第三章培训需求分析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同时着重理解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报告的撰写。 三、教学内容要点: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胜任力模型,需求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训需求分析流程,胜任力模型,需求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培训需求分析流程,需求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解、板书、举例说明、讨论、案例; 六、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人员培训实务手册》,郭京生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王瑞永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 七、课堂教学 (一)复习提问 在我们对前面两章节的学习后,我们应该了解了为什么要培训,企业培训的目的意义,人类学习规律也需要培训来更好地指导员工学习,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培训与开发工作呢,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评估培训效果、是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核心工作。我们进入培训需求分析的学习。 导入案例,“岭达制药企业的培训”,岭达制药此次培训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师和培训课程选择随意性,培训并没有针对性的目标,培训效果并不会好。企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良好的开始,因为它会影响到能否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为企业带来良好培训效果。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开展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活动呢,本章将重点讨论有关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含其间的讨论、练习、实作、问答等)

§第一节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1、培训需求 定义:企业要求具备的理想状态与显示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培训需求。 主要指: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改变态度 产生的原因:工作变化、人员变化、提高绩效 常规性因素偶然性因素 社会发展环境新员工加入 组织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员工职位调整 同类组织培训的发展状况员工工作效率下降 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设计顾客抱怨投诉 员工考核发生生产事故 员工行为评价产品质量下降或销售下降 组织资源对培训需求的限制组织内部损耗升高,成本增加 发生导致员工士气低落的事件 2、培训需求分析 指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何时需要培训、需要何种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价的基础。 3、内容通常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 分析和确定培训需求(谁需要培训什么?通过组织、工作、个人分析)(1)组织分析。 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的目标、资源、氛围、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地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A、组织目标分析。 明确、清晰的组织目标既对组织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对培训规划的设计与执行起决定性作用,组织目标决定培训目标。比如说,如果一个组织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那么培训活动就必须与这一目标相一致。假若组织目标模糊不清时,培训规划的设计与执行就显得很困难。 B、组织资源分析。 如果没有确定可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就难以确立培训目标。组织资源分析包括对组织的金钱、时间、人力等资源的描述。一般情况下,通过对下面问题的分析,就可了解一个组织资源的大致情况。 金钱。一分钱一分货。组织所能提供的经费将影响培训的范围和深度。 时间。对组织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培训是需要相当的时间的,如果时间紧迫或安排不当,极有可能造成粗略的培训结果。

第三章电子教案

第一章服装用织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织物分类、组织结构和服用性能及常用织物的特征。 2、使学生理解织物的分析鉴别。了解织物的量度。 重点和难点:织物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织物概述 一、织物的分类 (一)按织造方法分:机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 (二)按纺织品在服装中的用途分:面料和辅料 (三)按起花工艺分:原色面料、染色面料、织花面料、色纺面料、花色纱线面料、烂花面料、绣花面料、轧花面料、轧皱面料及其他。 (四)按织物的组织结构分: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变化组织织物、复合组织织物和提花组织织物。 (五)按组成织物的原料分类: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二、织物的量度 (一)长度 1、梭织物的长度:用匹长量度(匹长:织物沿其长度方向,两端最外边完整的纬纱之间的距离。单位:米)。 2、针织物的长度:匹长分定重方式和定长方式。 (二)宽度 1、梭织物的幅宽:织物沿宽度方向,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单位:厘米。 2、针织物的幅宽 (三)织物的厚度 织物的厚度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的绝对厚度,以mm为单位。与体积重量、蓬松度、刚柔度有关,影响服装的风格、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重量和耐磨性等。分类:厚型、中型和薄型 (四)织物的重量 概念:干燥无浆织物,单位面积所具有的重量。

计量:以每米克重(g/m)或以每平方米克重(g/m2)。 作用: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加工性能及计算价格。 (五)织物的体积重量 概念:织物单位体积内重量。表示:克/厘米3。作用:影响手感、导热性和透通性。 三、织物的分析鉴别 (一)各类型纺织面料及相似易混淆面料的鉴别 1、棉型面料—纯棉、棉混纺及棉型化纤面料。 (1)纯棉:光泽一般,无亮光,布面不够整洁。手感柔软,有温暖感,弹性不好。高支、精梳获丝光等有改善。 (2)棉涤:光泽比纯棉好,较明亮。布面细洁平滑,无棉结。手感挺括滑爽,弹性较好。 (3)粘纤:光泽好,色泽鲜艳。布面光滑细洁,手感柔软重垂,悬垂下坠感好,抗皱性差。湿强差。 2、毛型面料—纯毛、毛混纺及化纤仿毛面料。 (1)纯毛精纺:多为薄型和中型。表面光洁平整,质地精细,纹路清晰,光泽柔和,有膘光感,色正。手感柔软、滑糯,身骨挺括、悬垂。 (2)纯毛粗纺:多为厚型和中型。呢面丰满,质地或蓬松或致密。正面不露纹地。手感柔软、温暖、丰厚、无板结感,挺括而有弹性,垂感好。 (二)织物正反面鉴别 1、根据花色光泽:正面光泽好、颜色匀净。印花面料正面图案清晰完整。 2、根据洁净程度:正面结晶,疵点、杂质、纱结等多在反面。 3、根据组织特征:单面斜纹面料正面有斜向纹路;双面斜纹面料,斜向纹路饱满清晰的一面为正面;缎纹面料正面光亮平滑;提花面料正面花纹完整无虚线;纱罗织物正面纹路清晰,绞经突出。 4、根据质感特征:起绒、毛圈面料,有毛绒、毛圈一面为正面。特殊风格的一面为正面。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凸出的条纹或图案,立体感强。 5、根据布边特征:正面较平整、逛街,反面稍粗糙,有些布边织有或印有文字、号码,清晰地为正面。有些布边有针眼,凸出的是正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